第一篇: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摘 要
神话是指古代人类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外物和自身,便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拟人化或超自然化,以远古诗歌或散文为载体,用以说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奥秘的故事和传说,在用文字记录成文之前,大多是通过民间长期的口耳相传。神话是人类最古远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也是原始民族观、信仰意识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雏形,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制约着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影响着民族的精神性格、生存方式与文化走向及社会发展。对于中西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索两地先民对自然万物、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潜质和依存在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增近了解、促进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应形势的要求,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正文
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中国神话传说主要是指汉族的一些神话传说,道教的、佛教的以及远古的神话。而西方神话传说则主要包括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旧约》。
1、主题上的相似
(1)神话都有十分相似的主题: 世界起源、人类起源、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如关于天地人类的起源,中国神话中盘古生于浑沌之中, 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传土作人。古希腊神话中卡俄斯与妻子浑沌之中先创光与昼, 然后创天地,天地生神族,神塑土作人。圣经中,造天地和造人的都是上帝。这意在说明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
在《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中宗凡滟从创世神话、造人神话、洪水神话、星宿神话、惩罚神话五大类型出发,对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中西先民对世界认识异同的根源,从而发掘民族早期中西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异同之处。
在《初探中西神话传说中的相似主题》中周含通过“创世造人”、“大洪水的传说”、“世界中心的山”、“天堂与地狱”这几个相似的主题进行比较,来探讨中西方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共同之处。在《中西神话传说中的几组共同主题》中王颖认为在中西神话传说中, 存在着“ 创世造人”、“劫后重生”、“塔树通天”、“徒劳无功”等四个共同主题。在《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中西创世神话比较》中卢沁钰把西方的创世神话, 伊甸园神话, 挪亚方舟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 伏羲、女娲兄妹和女娲补天分别作的对比研究,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相似处和差异性。在《从神话看中西古代文艺观的差异》中江宁康从起源类型、洪水类型、太阳类型、火的类型、英雄类型五个方面阐释主题内容的同异: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 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的天帝法力失灵而人世的疏浚水利见效, 神与人君合一,西方的神族法力无边,人世仰仗神赐才得以再生;文艺受神的掌管,日神掌管艺术并给人间以光和热,文艺有激扬人心的作用;火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中国由人世实践取得了火,古希腊人相信火自天来, 非人力可为;平定人类社会的英雄,在中国是人世的君王,在西方是借助神力并最终变成神的神人之子。
(2)对自然现象的神化的解释
如有名的洪水神话,中国是大禹治水、古希腊是丢卡利翁和皮拉、希伯来是诺亚方舟,还有比如,打雷了,古人无法科学地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便认为是天上的神仙在发脾气了。古希腊神话中掌管雷电的是天王宙斯,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有雷公。人们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把大自然当作神来顶礼膜拜,并演绎生成种种神奇、浪漫的神话。例如,希腊神话中有太阳神阿波罗、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海神波塞冬,等等;中国的神话也有诸如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太阳神炎帝,等等。
(3)对古人原始生活的记述
神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反映古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壮举,记述部族起源、发展,以及部族战争的英雄神话与传说。比如,中国的古代神话“夸父追日”,反映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精卫填海”中炎帝的女儿“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她化作精卫鸟,衔石填海,这是古人颂扬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了黄帝与蚩尤战争的一个片段:“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这其实是原始部族战争的反映。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众多故事实质上是历史附会神话的产物。古希腊神话也有众多的英雄传说,比如:大力神赫拉克里斯立了十二大功,被高尔基称为“人类最早的劳动模范”;伊阿宋为了个人荣誉,率领众英雄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夺取了金羊毛;奥得修斯设计了木马计,帮助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希伯莱中的《出埃及记》等等。
关于神话起源方面,蔡恒在《中西上古神话比较研究》中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十分的有限。他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 显得无能为力。因此, 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 归之于神的意志和力量。他们认为, 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 都是一种超乎一切的神指挥着、控制着。于是, 在他们的心目中, 一切自然力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 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的形象, 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
2、内容上差异性
(1)中国神话注重对女神的赞颂,西方神话中则是男性受到特别的尊崇。
在人类起源上,中国的神话中说,女神女娲造人,独立创造了人类,之后炼五色石补天,除恶龙,逐猛兽,填塞洪水,使民众重新安居乐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表彰自己的功劳,也不炫耀自己的声誉,因而被尊为“功劳上达九天,下及黄泉”的慈爱、谦逊、伟大的人类母亲。此外,“精卫添海”的神话中,炎帝之女女娃被水淹死,化做一只精卫鸟,衔西山树枝、石子以填东海,表达了中国女子改造自然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希腊神话则把创造人类的功劳归于男神普罗米修斯,所造之人也仅仅是男人,没有女人。而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却是宙斯为惩罚男人由众神拼凑出来的。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穷、饥饿、瘟疫、疾病、战争和死亡。希腊神话中明显的反映的是扬男抑女的思想。(《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高红樱)
(2)中国和西方关于诸神诞生的神话有巨大的差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大多是因感生受孕而出生,如关于颛顼的出生是“瑶光之星如蜺,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关于少昊出生据记载是“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姜嫄感巨人足印而生周人始祖后稷,庆都感赤龙而生尧。西方神话中却绝少此类似的感生神话。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多是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衍生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的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统中诸神皆为宙斯的血亲。宙斯是名副其实的“万神之父”。
(3)中西方神话体系不同。古希腊的神话世界犹如人间,最高统治者是众神之神宙斯,在他的统治下,有大臣即各种各样的神。他们分工明确,血缘清楚,各司其职。如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专司纺织、雕刻、制陶等专业技术;太阳神阿波罗主管光明、青春、医药、音乐和诗歌;中国的神话世界虽然也有创世纪神盘古、女娲和后羿、夸父、禹、蚩尤等超自然力的神,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血缘关系清楚、社会分工明确的神世界。
3、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在神话观念方面,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众神有着凡人所有的喜怒、好恶、欲望等情感,而且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宙斯的风流、赫拉的极强嫉妒心,赫尔墨斯的虚荣等,众神并没有被塑造成抽象道德的化身。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充满着凡夫俗子的种种感情欲望——恋爱、嫉妒、争斗等,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神与人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腊神话更像是“人话”。中国神话中的“神秘”色彩则浓厚了许多。“神”在先民的心中庄严而又肃穆。对于“神”,他们是既恐惧又崇拜。具体到神的形象,也与人是不同的类别,中国神话中的“神”十分奇特,通常是与“怪”相联系,甚至从中能够追寻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痕迹。例如,创造人类的女娲是人面蛇身,神农氏是牛头人身。这些神的形象,都是典型的鬼灵精怪,给人一种敬畏感。此外,中国神话中的“神”不像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那样具有人的情态和内涵,他们的个性大多平面化,而且与生俱来,恒定不变,有时还成为某种抽象道德的化身。例如,女娲的身上始终体现的是仁慈善良的母性精神,而开天地的盘古,逐日的夸父,则被赋予了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富有牺牲的精神。总之,在中国神话中的“神”身上缺少人的丰满的性格特征。
在《从炎黄战争和特洛伊战争神话中看中西神话的差异》中李瑞仙认为中国留传下来的神话, 是产生于上古时代的“原始神话”;而希腊神话传说,则是属于“文明神话”, 是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际, 经过进一步文学加工的上古神话传说。中国神话片段散乱,而且描写粗略。希腊神话完整, 情节丰富。中国神话人神异形异性,多是人面兽形,或由兽形幻化而成,具有高度神圣化特点。而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 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神中国古代神话神都是高高在上,几无七情六欲。希腊神话中的神外形与人多无差异,人间种种喜乐争斗也发生在诸神之间。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由于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迪特,因为后者许他以天下第一美妇。
在《简析中西神话差异》中李翠萍从中西造人神话的差异、神的形象差异、人神对立和天人统一的差异、伦理道德和个性自由的差异四个方面反映中西民族精神和风貌的差异。在关于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话体系、人生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方面,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中认为,希腊神话体系表现为完备、丰富、具备逻辑性,而中国神话表现为短小、丰富、散乱。在人物形象方面,中国神话英雄不食人间烟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注重品行与德操。古希腊神不但集中了人类外貌美的诸多优点,而且完全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动。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
关于中西神话差异的原因,杨则认为由地理因素、历史原因、民族心理因素、宗教、信仰的差别这几种因素引起。在《人的神话与神化的人——中西神话比较探析》中李娅菲认为,由于地理环境、心理结构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各自神话的变异和差别。在《谈谈中西神话不同的思想根源》中何鹏认为中西方神话的差异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人民当时的生活方式、神话产生的时间,以及所有的哲学都是有关系的。
在审美情趣方面,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形成了庄严悲壮与活泼欢快的鲜明对比。人们熟知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鲜明地透视出远古生存环境的恶劣、艰苦。灾难与痛苦使中国先民成为“早熟的儿童”,他们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历经了大悲大痛后,经过世代的遗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神话世界中,用幻想的方式记载了创世英雄们为生存与自然拼死搏斗的悲壮场面,使得中国神话天生具有悲剧色彩,庄严沉郁,令人压抑。古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天然的港口,富足的生活,使他们乐观向上、朝气蓬勃。其神话也处处呈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神们都过着无拘无束、安居乐业的神仙日子,因而古希腊神话活泼明朗,很少有中国古代神话中沉重、悲壮的气氛。
4、民族文化的差异
在民族信仰方面,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下,西方和中国神话分别体现出“崇力”与“崇德”两种神话特质。西方的神话中,赞美崇拜的不是救苦救难的“德者”,而是叱咤风云的“力者”。而“力”的最高形式是战争。王位都是通过战争取得的,而不是“禅让”。中国则是三皇五帝式的圣德。中国神话中的神为人们所称赞的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救世拯民的努力以及熔铸在精神品质中的“德行”。中国神话中创世女娲、天辟神盘古、夸父、文化英雄神农、后羿、治理水的大禹,他们为了整体的利益毫无顾虑的做出自我牺牲,成为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在人生观方面,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体现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不同倾向。中国原始初民生活在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之中,面对天塌地陷、洪水滔天、烈日炎炎、凶禽猛兽随时侵袭人的恶劣环境,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单薄、太渺小了。为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生存下去,原始初民不得不成群结伙, 协调动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抗御自然,以维持起码的生存。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维护群体利益、坚信美好未来的民族个性熏陶和化育了中华民族并代代相传。因此,中国神话中受到讴歌赞扬的英雄也是牺牲个人利益、克己奉公的典范。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眼睛变为日月,手足、身躯变为大地、四极和五岳,血液变成江河,头发变成了星星,他把自己的一切完全彻底地奉献给人类;大禹新婚四天就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古希腊神话恰恰相反,它大力提倡的是个人主义,张扬个性,放纵原欲,尽情地享受现实世界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宙斯虽是高高在上的天帝,却时常到人间寻欢作乐,美狄亚为爱情而背叛祖国,赫拉出于嫉妒而报复伊娥,帕里斯为女人而把金苹果判给阿佛洛狄特„„这些在古希腊人眼中都是正常的,值得称赞或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因为古希腊人的海上生活刺激了独立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个性的形成,他们意识到独立、自由的价值,关心的只是如何发展自己以应付来自大海的挑战,因而推崇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主义与原则。腊神话中尽管有的神具有英雄气质,但他们终归追求享受,注重自我实现,体现了个人主义倾向。
在自然观方面中西神话体现了“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的差异。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古代先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中华民族的祖先只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违农时,顺天行事,就可以得到生存的基本保障。和谐有序的农业文明,循环封闭的生存环境,使原始初民把大自然当作他们衣食住行的主宰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朋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自然幻化的诸神,不是某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是可以和人类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古希腊神话多写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人对神的抗争,希腊诸神常捉弄甚至三番五次地想毁掉人类。古希腊海洋文明孕育了驾役自然、征服自然的“天人对立”的思想。长期的海上冒险和漂泊不定的生涯,使古希腊人感受到大海的神秘和力量的巨大,惧怕大自然的威力,又不甘屈服于大自然的淫威,遂使古希腊人逐渐形成了人神对立的观念。
在《中西神话与中西文化传统》中何文祯从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善恶同源与善恶分明、以美主善与以善主美三个方面阐释中西文化传统的对立。
在《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中刘长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得出“在神话的深层结构中, 深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 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在民族精神的底层, 转变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和左右着文化整体的全面发展”的结论。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中莫柠源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分析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得出“中国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女性化和很强的长期取向倾向。希腊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较弱的不确定性回避、男性化和较弱的长期取向倾向”的结论。
在《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尹晓予论及中西民族文化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伦理至上;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注重个性,探究智慧。最后得出结论:希腊神话及西方民族文化得益于经济的、力量的、智慧的聚合力,中国的则得益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从而构成典型的具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两类神话和文化。
关于中国、西方神话之比较,学术界的看法:有的说崇实与求知、本善与原罪、尚性意识与两性禁忌、听命与由命。有的说,中国的神话传统和西方各国神话传统都产生在不可能正确地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幼稚时期,中西神话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劳动与实践,中西神话传说都反映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共同愿望,中西神话和英雄传说都具有戏剧性的因素,中西神话传说同样有着审美与道德价值同样升华读者的精神世界,同样有着永久的魅力,并同样成为人类的共同的文学财富,有的说中国与希腊神话存在神话的不同发展阶段、神际关系、神话的系统等差别。有的说有神人同形与人兽同体、女性崇拜与男性崇拜、神本与人本、崇力与崇德等差异。众说纷纭。
三、结语
中国和西方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而有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大综合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把眼光延及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从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民族性格与文化思想方面的差异。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更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史上的这两块瑰宝,使之在人类文明史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四、参考文献:
《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宗凡滟 《初探中西神话传说中的相似主题》周含 《中西神话传说中的几组共同主题》王颖
《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中西创世神话比较》卢沁钰 《从神话看中西古代文艺观的差异》江宁康 《中西上古神话比较研究》蔡恒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高红樱
《从炎黄战争和特洛伊战争神话中看中西神话的差异》李瑞仙 《简析中西神话差异》李翠萍
《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杨姗姗
《人的神话与神化的人——中西神话比较探析》李娅菲 《谈谈中西神话不同的思想根源》何鹏 《中西神话与中西文化传统》何文祯
《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刘长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莫柠源 《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尹晓予
第二篇: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神话的对比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
弗洛伊德说“:神话是民族的梦。”神话是人类文化最原始的表现形态之一。就神话的产生而言,中西方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原始时代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籍,因而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的崇拜和幻想,这就产生了神话。神话的产生无异于原始的宗教信仰,给予原始时代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希望和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战胜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且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而神的形象虽然是他们幻想出来的,但是却是他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起到了模范作用,使他们不断追求而不断进步。然而,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思想、民族文化、民族气质和性格、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两者又存在着较大差异。
比如说在创世神的构成方面。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在希腊神话里,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等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的创世
神体系。而中国的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几乎都是单个的神,他们之间也攀不上亲戚,构不成系统。还有在创世方式,神人关系上。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神话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来比较一下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地》和希腊神话《神谱》的创世故事。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于苏醒过来。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奋力挥舞开来。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然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却变成三山五岳,给大地以雄壮;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去,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
出自《山海经》 最初的宇宙一片混沌,从混沌(chaos)中最先生出了大地(地神盖亚(Gaea))和爱神艾罗斯(Eros),接着在大地底层出现了“黑暗”厄瑞玻斯(Erevus)与“黑夜”尼克特(Night),两者结合生出“光明”与“昼”。大地又生出了“天空”(Ouranos)。地神盖亚与她的儿子天神乌拉诺斯(Ouranos)结合,生下了十二提坦巨神(泰坦(Titans))及独目巨人、百臂巨人......。
出自《神谱》 从上面两个神话故事我们也对中外创世神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看出了其在对待宇宙、世界及人类的态度上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影响着中西文化的不同。
盘古开天辟地体现出了中国创世神的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盘古开天辟地可以说已是对世界做了很大的奉献,而他的奉献还不只在于此,盘古死后,尸化万物,造就了世间所有的一切,他呼出的气化为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他为月亮„„身上的小虫则化为万千人类。盘古以牺牲自己换得了人类所希翼的理想之国、光明之国。盘古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被后人经久不息地推崇与赞美着。同样,这种精神在妇孺皆知的《女娲补天》中的女
娲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在往古之时,天塌了,地陷了,到处是浩淼的洪水,没有水的地方便是熊熊烈焰,凶禽猛兽袭击百姓,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类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抱圆天”。于是天地太平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百姓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女娲也元气耗尽,神气泯灭了。盘古和女娲都是为改变人类的生存面貌而牺牲的,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并且在他们牺牲后,并没像上帝那样要求人类服从他们,甚至也没有要求人们记住他们。中国神话中的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以及关怀人类的大我精神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与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创世神们的这种奉献与牺牲的精神也是一种务实精神。
相反,从西方创世神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创世神们似乎都是比较自我与自私的。西方的创世神们为了争夺或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择手段 在古希腊神话中,儿子们一长大就联合起来动摇父亲的统治地位,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阉掉自己的父亲取代其权利,而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制服,并被其取而代之;宙斯以酷刑折磨普罗米修斯不仅是因为他为人间盗火,还在于他懂得自己将被另外的神推翻的秘密,为了套出秘密以防患除忧,便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使他日日
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上帝害怕诺亚子孙建成通天的巴比塔后威胁到自己的权威而混乱他们的语言阻止他们的行动;他看到人类到处作恶,破坏了他所创世界的面目就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此外,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人一开始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奉献而是沉浸在伊甸园中。西方创世所体现的这种重个体性,重个人权利的价值观与中国人创世神话中的奉献与牺牲的大我精神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西方许多神话中出现许多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亲人乱伦,杀兄弑父等。这是在中国神话中不可能出现的。正是西方创世神们这种重个体的性格使得他们拥有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征服欲。为了争夺或保护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方创世神不断地进行冒险与征服。
神话是各民族文化的最原始体现,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正是在创世神所传承给他们的征服欲之下,各种发明才相继出现,西方民族不断强大起来。我们也看到,西方创世神们传承下来的这种自我的性格使得他们每个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从而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但当这种精神在使西方民族不断强大的时候,而民族的内聚力不够,于是大家各行其是,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演绎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两次世界大战。
当然创世神话对中西文化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篇: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古代神话一样,其产生是必然的。确切地说,它是原始人类幻想和想像的产物,反映的是原始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是以原始社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非纯意识的,也可以把它称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收存古代神话的著作主要有《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等。其中《山海经》的收存量最多,也是最多地保持我国古代神话原始面貌的一部书。然而我国古代大量神话已经散失,即使保存下来的极少篇章,绝大多数也已大失原貌,这是非常可惜的。当然大失原貌的原因很多,除了由于年代久远而神话逐渐失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要算神话的历史化了,特别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儒家学派中的人物对它的改造,以致我国古代神话很多地方被打上深深的儒家烙印。虽然如此,我国古代神话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有关于自然神的描述,有英雄神的故事,还有异人异物的奇妙传说。其实这些神话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根据原始人对当时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真切体会以及神奇的幻想而产生的。“后羿射日”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原始人类遇到了旱灾,所以他们虚构了后羿这样一个神奇的英雄人物,并且让他以解救苍生为己任,给人类创造风调雨顺的生存和生产环境。“精卫填海”反映了原始人类崇尚死而不屈并且继续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虽然中国古代神话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具有非常完整的系统和极其深远的影响力,但是它却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古希腊神话是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产物,其中人物勇敢、自由、狂傲不羁,而且非常注重个人力量的体现;而中国原始人类是在黄河、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经受的风险较之古希腊人是很少的,所以中国古代神话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人物心中比较强烈的还是集体观念。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对我国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神奇奔放的幻想,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启发了后世作家的想象力,也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精神,对作家进一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到了重不可磨灭的作用。不难看出,屈原的《离骚》、曹植的《洛神赋》,诗仙李白、诗鬼李贺,以及元明时期的《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无不受其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其实,不论是希腊神话,还是中国后代神话,从同代传至后代,它们在文学史上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都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古希腊悲剧诗人的绝大部分剧作,都取材于希腊神话。李商隐的诗《瑶池》就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也都为美术、雕塑等艺术提供了素材。此外,两种神话都不同程度地对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等存在着影响。总之,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森华在对后世的影响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点。当然,产生预料个不同民族的深化对后世的影响具体方面也有不同。
神话是丰富多彩的,不论是希腊神话,还是中国古代神话,都是远古历史的回音,记录了人类历史,记载着人类社会步幅蹒跚的历史。
张诗怡
第四篇: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大全
一、《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第五篇: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教学构想】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作品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本课的三篇神话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话的特点。
本课三个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不同的是:夸父和女娲属于那种神力无比的神,他们的故事显得非常壮烈;而精卫却非常弱小,她的故事则显得哀婉、执著和凄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2.了解神话的特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3.掌握“走”、“堙”、“废”、“济”、“溺”等实词在文中的意思。4.背诵三篇神话。[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形象的精神品质。
难点:比较阅读。[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一、导人
现在,老师播放一段“夸父追日”的动画,请大家看后猜一个四字词语。
今天的课就跟这个词语有关。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古代神话三则》。这节课我们采用说读的形式学习。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三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多媒体提示: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①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音;②查工具书;③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三则故事。3.全班齐读。
(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既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也使他们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的大意,为下面译文打下基础。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再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懂词义,读懂文意。2.将全班分成两队组织竞赛。①就文章字词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比一比,看哪一队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倒。
②两队先分四人小组轮流讲述三则故事,再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要求:可以适当想象,尽量忠实原文。
(竞赛的形式和小组轮流讲述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枯燥的字诃学习和译文变成生动的舌动,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减轻学生对文言文译文的畏难情绪。)
四、作业
1.熟读三则故事。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第二课时
(要点:1.体会人物形象。2.比较阅读。)
一、检查旧知 1.齐读课文。
2.检查个别实词和句子的翻译。
二、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则故事。体会三则故事不同的情感色彩。
2.三则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3.夸父、精卫、女娲三个人物中,令你最感动的人物是谁?说说他(她)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学习语文,除了获取语文知识外,最终还是要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交流对话,落实新课标的这一思想。)
三、拓展学习
1.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除了这三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 2.你知道劳动人民为什么创造神话故事吗? 提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3.请大家归纳,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提示: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睛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三篇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有助于今后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巩固学习
在三则故事中选择一则写一篇400—500字的读后感。24 故事三则 【教学构想】
自古以来,世事无法两全,因此人们时时会面临着抉择。本课这三则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择取,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内容与含义,但都表达了古人的高尚品质与人格尊严。在当今物欲横流,拜金潮冲击着人们做人的准绳的时候,这些传统的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依然对我们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我组织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其深刻的做人道理,学习古人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这三则故事的鉴赏价值还在于虽然故事都很短小,但其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去品析与借鉴。如:《人有其宝>中叙事的取舍与语言描写的精当; 《嗟来之食》中对人物的刻画与对话描写;《许仲平义不苟取》中对人物的动作与语言描写,还有对比手法的使用,都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因此我设计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来对文章的艺术手法进行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故事的深刻哲理,学习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积累一些实词,如“诸、丧、食、啖、危坐”等。4.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故事寓意的探讨、理解。
难点:联系生活,品味寓意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准备] 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句做上记号。[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一则新闻导人,注意学生的不同反应。)昨天,老师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浙江商人,到武昌来考察投资环境,不甚满意,于是乘出租车到汉口转转。结果,在下车时,将随身携带的装有20万元现金的皮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而他又忘了索要发票。看来,要寻找这20万元现金,无异于大海捞针。就在这位商人准备自认倒霉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居然出现在他面前,把他遗失的物品完璧归赵,随后离去,不留名,更不提报酬„„
(教师话音未落,学生议论纷纷。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位司机拾金不昧,而有少数同学则说司机真傻,不要白不要。教师可将这种说法暂时放一放,继续话题。)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可以说是自古有之。今天,我们来学习几则古人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
1.请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断句。
2.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先由同学相互解答,若还有疑问,则由教师解答。
(注意诸、丧、食、袂、辑、啖、危坐等词语的准确翻译。)3.学生口译三则寓言,教师点评。
(注意人物语言的准确翻译,它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三、立足文本,概括故事寓意
1.找出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
(旨在通过品味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古人的人格魅力,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会故事寓意。)《人有其宝》中的语言描写:“我以不贪为宝” 《嗟来之食》中对饥者的外貌、神态、语言描写:“蒙袂辑屦,贸贸然来”,“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许仲平义不苟取》中对许仲平的动作、语言描写:“独危坐树下自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寓意。
子罕“以不贪为宝”是“不取”非分之物,视、“不贪”为宝,是追求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道德的完善。
饥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不取”施舍之食,至死也保持着做人的骨气和尊严。许仲平“义不苟取”是“不取”不义之财,高度自律,具有崇高的道德感。
他们身上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尊严,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无疑是人们行为的坐标。
3.小组交流:
用形象的语言复述故事、描述人物,并在故事最后加上精当的点评。
(考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品味古文的语言魅力。点评可以评故事人物,可以评文本特色。精当的点评为后面的演讲打基础、,)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即兴演讲——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 开头语: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我好像听到有同学议论那位司机太傻,那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即兴演讲。题目就是一“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
希望同学们在演讲的过程中注意运用你们所收集的资料。
结尾语:通过剐才的演讲,我想每个同学心中对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只是想为我前面讲述的故事补充一个结局:在富商拿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武昌投资,他说: “我很早就听说武昌是一个教育强区,今天这位师傅给我上了更深的一课。在这样一个如此诚信的区域,不进行投资建设,将会是我的损失。”
(通过演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现,学习古人高尚的品质。同时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学会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学后记】
这篇文言文的字词较为简单,所以我改变了以往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不再过多关注字词的积累,而注重通过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
在导入的处理上,我仔细地思考了一番:开始我打算把整个故事全部讲完,但后来我担心学生有排斥心理,因为学生很反感老师过多的倾向性过于明显的说教。于是,我就留下了一个尾巴,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才告诉他们故事结局,因为这时的学生通过学习有了自己的感悟,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才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说教。通过教学,我觉得这种设计似乎更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三个层次: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通过预习,疏通文意,熟悉故事情节。
二、学生和学生的对话。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分析故事寓意,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三、学生和生活的对话。通过演讲,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