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上)
小说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沉沦》 鲁迅:《呐喊》、《彷徨》、丁玲:《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一个人的诞生》、《水》、《夜会》、《意外集》、《一九三零年春上海》、《韦护》、《母亲》 老舍:《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月牙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微神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文博士》、《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茅盾:《子夜》、《幻灭》、《蚀》、《动摇》、《追求》、《虹》、《野蔷薇》、《腐蚀》
巴金:《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火》、《灭亡》、《第四病室》、《寒夜》、《憩园》
沈从文:《边城》、《长河》、《雨后》、《三三》 陈忠实:《白鹿原》 高行健:《灵山》 贾平凹:《浮躁》 谌容:《人到中年》 陈染:《与往事干杯》
丘东平:《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 萧乾:《刘粹刚之死》 张天翼:《华威先生》
萧红:《马伯乐》、《生死场》、《呼兰河传》 艾芜:《山野》、《石青嫂子》
张恨水:《八十一梦》、《五子登科》、《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传奇》、散文集《流言》 钱钟书:《围城》 苏青:《结婚十年》、《蛾》
师陀:《马兰》、《无望村的馆主》、《果园游记》 冯至:《伍子胥》
无名氏:《北极艳遇》、《塔里的女人》、《无名书稿》 沙汀:《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来来往往》、《孟祥英翻身》《地板》、《李家庄的变迁》、《催粮差》、《福贵》、《刘二与王继圣》、《邪不压正》、《田寡妇看瓜》、《小经理》
剧本:
田汉:《古潭的声音》、《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梅雨》、《月光曲》、《丽人行》
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杨绛:《称心如意》、《弄真成假》 王文显:《委曲求全》、《梦里京华》 陈楚怀:《骷髅的迷恋着》
洪深:《农村三部曲》、《青龙潭》、《五奎桥》、《赵阎王》
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新学究》、《以身作则》、《黄花》、《青春》、《王德明》、《阿史那》
夏衍:《赛金花》、《自由魂》、《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
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黑字二十八》、《蜕变》、《家》、《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林语堂:小品《大荒集》、《我的话》
老舍:《残雾》、《国家至上》、《归去来兮》、《面子问题》、《大地龙蛇》、《谁先到了重庆》、《桃李春风》
陈白尘:《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恭喜发财》、《后方小喜剧》、《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时》、《魔窟》、《岁寒图》、《升官图》 吴祖光:《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牛郎织女》、《林冲夜奔》、《少年游》
田汉:《秋声赋》、《风雨同舟》、《黄金时代》、《丽人行》、《朝鲜风云》 宋之的:《武则天》、《小**》、《雾重庆》、《戏剧春秋》、《春寒》、《群猴》
于伶:《汉奸的子孙》、《在关内过年》、《夜光杯》、《女子公寓》、《花溅泪》、《夜上海》、《长夜行》、《杏花春雨江南》
沈浮:《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小人物狂想曲》 张骏祥:《万世师表》、《小城故事》、《边城故事》、《山城故事》
散文集
冰心:《往事》、通讯集《寄小读者》、短篇小说和散文集《超人》、诗集《繁星》和《春水》 鲁迅:《野草》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
朱自清:《儿女》、《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郑振铎:《海燕》、《欧行日记》 王统照:《欧游散记》 李健吾:《意大利游简》 刘思慕:《欧游漫记》
郁达夫:《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钟敬文:《西湖漫拾》、《湖上散记》 李广田:《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丽尼:《黄昏之歌》、《鹰之歌》 陆蠡:《海星》、《囚绿记》、《竹刀》 缪崇群:《晞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 何其芳:《画梦录》、《刻意录》
杂文集
翟秋白:《乱弹及其他》、《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鲁迅:《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随感录》
诗集
郭沫若:《女神》、《恢复》
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闻一多:《红烛》、《死水》、《奇迹》 何其芳:《预言》
殷夫:《孩儿塔》、《伏尔加的黑粮》、《一百零七个》、《诗集》 蒲风:《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六月流火》 臧克家:《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运河》 艾青:《大堰河》
田间:《未明集》、《中国牧歌》、《中国农村底故事》
戴望舒:《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卞之琳:《三秋草》、《鱼目集》、《汉园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感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
提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首先想到的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觉得这些作品影响的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影响的是中国人民的人心,激励的是人们的精神!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我认为他当之无愧!
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文章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鲁迅用文字去唤醒当时昏庸的人们,反省自身,《狂人日记》这篇富含深刻哲理的短篇小说值得我们去回味,值得我们去深思。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小说详细的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柔和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所谓的狂人,就是指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他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狂人出生于封建社会,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他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他处在 “吃人”的世界中。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对人类整体的批判也许并非鲁迅创作时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却具有广阔的共时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决不仅止于五四前的中国国民而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其批判所指的人类劣根性也不是仅仅消灭“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许它本就是人类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分子,永远无法消除,并将在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的这种难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才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在他看来,这呼声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然而鲁迅始终是一位直面现实的勇士,即使他内心中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灭绝,有人在“以笔为旌”,寻找人类的终极价值„„虽然这呼声十分微弱,但却令人看到了人类世界的最后曙光。
在这篇白话文小说中,亲情、友情全都变成了泡沫,血淋淋的社会里,人性与人权化蝶而飞,笼罩着人们的只有腐败、冷漠无情。鲁迅把日记与精神病病人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思想特征。鲁迅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对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封建思想感到悲愤,不满缺少道德与仁义的社会风气,把社会中打着'仁义道德'招牌、实质是一副虚伪的面具、是丧失理智的限制通过一个“狂人”的日记展现在人们眼前,痛斥了现实社会,体现出鲁迅对社会的愤怒、不满、焦虑以及希望,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鲁迅先生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使人深思。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
程光炜
一、小说(被标黑色的作家作品为必读作品;括弧内为泛读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药》、《故乡》、《伤逝》、《祝福》、《在酒楼上》 郁达夫:(《沉沦》、《过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医院中》)茅盾:《林家铺子》、《春蚕》(《幻灭》、《动摇》、《追求》、《蚀》、《子夜》)老舍:《断魂枪》(《骆驼祥子》、《离婚》、《老张的哲学》、《二马》、《正红旗下》)巴金:《寒夜》(《家》、《春》、《秋》)沈从文:《萧萧》、《新与旧》、《边城》、《湘西散记》、《从文家书》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施蛰存:(《梅雨之夕》)张天翼:(《砥柱》)师陀:(《马兰》)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花雕》、《心经》、《自己的文章》(《半生缘》、《小团圆》)钱钟书:《猫》(《围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登记》(解放后创作)孙犁:(《荷花淀》)路翎:(《饥饿的郭素饿》、《洼地上的战役》)周立波:(《暴风骤雨》)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夜的眼》、《布礼》、《活动变人形》)宗璞:(《红豆》、《鲁鲁》)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游园惊梦》 陈映真:(《将军族》)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吴强:(《红日》)杨沫:(《青春之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曲波:(《林海雪原》)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靳凡:《公开的情书》 赵振开:(《波动》)汪曾祺:《受戒》、《异秉》、《大淖纪事》、《陈小手》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张承志:《心灵史》 史铁生:(《我与地坛》)韩少功:(《马桥词典》)贾平凹:《黑氏》、《废都》(《高老庄》)铁凝:(《哦,香雪》、《大浴女》)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马原:(《虚构》)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枯河》、《球形闪电》(《檀香刑》)阿城:(《棋王》)张炜:《(《古船》)苏童:《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红粉》 王朔:(《顽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王安忆:《文革轶事》、《米尼》、《我爱比尔》、《长恨歌》 刘震云:(《新兵连》、《塔铺》、《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格非:《春尽江南》、《隐身衣》 方方:(《风景》)陈忠实:《白鹿原》 阿来:(《尘埃落定》)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北去来辞》)阎连科:(《日光流年》、《受活》)
二、诗歌:
徐志摩、艾青、戴望舒、穆旦、北岛、舒婷、欧阳江河、西川
三、散文: 周作人、朱自清
四、话剧: 曹禺:《雷雨》、《日出》
五、文学史教材和研究著作: 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大出版社)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竹内好:《鲁迅》(《近代的超克》这本书中有)金介甫:《沈从文传》 余斌:《张爱玲传》
六、当代必读小说(课堂要讲)莫言:《白狗秋千架》(中篇小说,《莫言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王安忆:《妙妙》(中篇小说,“王安忆自选集之三”,作家出版社)贾平凹:《黑氏》(中篇小说,《贾平凹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格非:《春尽江南》(长篇小说)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孙良好
一、小说
1.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画出国民灵魂
2.沈从文《边城》《八骏图》《看虹录》——“乡下人”的人性探索 3.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月牙儿》——市民世界的全面展示
4.巴金《家》《寒夜》——大“家”的挽歌和小“家”的哀歌 5.钱锺书《围城》——无法突围的“城堡”
6.张爱玲《传奇》——普通人的“传奇”和“传奇”中的普通人 7.林语堂《京华烟云》——道家文化、个人性灵、爱情理想国 8.郁达夫《沉沦》——从性的沉沦到国的沉沦 9.萧红《呼兰河传》——哀婉低沉的抒情诗 10.鹿桥《未央歌》——理想诗意的大学传说 1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个时代女性的自白 1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旧家庭儿女的不同选择 13.废名《竹林的故事》《桥》——现代田园牧歌 14.徐訏《鬼恋》——人鬼情未了
15.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底头》——现实和历史的“新感觉” 16.艾芜《南行记》——漂泊者的行吟 17.张恨水《金粉世家》——民国《红楼梦》 18.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孤儿”的寻根之旅 19.钟理和《原乡人》——浓烈的原乡情结 20.白先勇《台北人》——回望家乡的“台北人” 21.汪曾祺《受戒》——戒不了的人性和温情
22.林斤澜《矮凳桥风情》《十年十癔》——温州风情画、文革症候群
23.宗璞《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野葫芦引”)——文学中的西南联大
24.王蒙“季节系列”长篇小说——共和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史 25.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从理想主义的歌吟到宗教的皈依
26.张炜《古船》《九月寓言》《柏慧》——融入野地的行吟者 27.史铁生《命若琴弦》——寻找光明的美丽谎言 28.阿城《棋王》——棋道即人道
29.路遥《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30.贾平凹《废都》——在精神废墟中游荡 31.陈忠实《白鹿原》——从历史命运看人性悲剧 32.莫言《红高粱》——高粱地上的生命张力 33.余华《活着》《兄弟》——坚忍地活着、人性的闪光和迷狂 3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走进穆斯林的心灵世界 35.王安忆《长恨歌》——上海都市的“民间史” 36.林海音《城南旧事》——旧事中的浓郁乡愁 37.金庸《笑傲江湖》——琴剑人生
二、诗歌
1.穆旦《赞美》《诗八首》《冬》 2.冯至《十四行集》 3.徐志摩《再别康桥》 4.闻一多《死水》 5.戴望舒《雨巷》
6.艾青《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 7.郭沫若《凤凰涅槃》 8.卞之琳《断章》 9.纪弦《狼之独步》
10.余光中《乡愁》《乡愁四韵》 11.洛夫《边界望乡》 12.痖弦《红玉米》 13.郑愁予《错误》 14.唐湜《幻美之旅》 15.食指《相信未来》 16.北岛《回答》 17.舒婷《致橡树》 18.顾城《一代人》、《墓床》 19.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三、散文
1.鲁迅《朝花夕拾》《野草》 2.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中国人》)4.梁实秋《雅舍小品》 5.朱自清《背影》 6.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7.何其芳《画梦录》 8.琦君《髻》
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0.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四、话剧
1.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 2.田汉《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 3.夏衍《上海屋檐下》 4.郭沫若《屈原》 5.陈白尘《升官图》 6.老舍《茶馆》 7.高行健《野人》
8.孟京辉、廖一梅《恋爱的犀牛》
第五篇:目录_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孙良好
一、小说
1.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画出国民灵魂
2.沈从文《边城》《八骏图》《看虹录》——“乡下人”的人性探索
3.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月牙儿》——市民世界的全面展示
4.巴金《家》《寒夜》——大“家”的挽歌和小“家”的哀歌
5.钱锺书《围城》——无法突围的“城堡”
6.张爱玲《传奇》——普通人的“传奇”和“传奇”中的普通人
7.林语堂《京华烟云》——道家文化、个人性灵、爱情理想国
8.郁达夫《沉沦》——从性的沉沦到国的沉沦
9.萧红《呼兰河传》——哀婉低沉的抒情诗
10.鹿桥《未央歌》——理想诗意的大学传说
1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个时代女性的自白
1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旧家庭儿女的不同选择
13.废名《竹林的故事》《桥》——现代田园牧歌
14.徐訏《鬼恋》——人鬼情未了
15.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底头》——现实和历史的“新感觉”
16.艾芜《南行记》——漂泊者的行吟
17.张恨水《金粉世家》——民国《红楼梦》
18.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孤儿”的寻根之旅
19.钟理和《原乡人》——浓烈的原乡情结
20.白先勇《台北人》——回望家乡的“台北人”
21.汪曾祺《受戒》——戒不了的人性和温情
22.林斤澜《矮凳桥风情》《十年十癔》——温州风情画、文革症候群
23.宗璞《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野葫芦引”)——文学中的西南联大
24.王蒙“季节系列”长篇小说——共和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史
25.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从理想主义的歌吟到宗教的皈依
26.张炜《古船》《九月寓言》《柏慧》——融入野地的行吟者
27.史铁生《命若琴弦》——寻找光明的美丽谎言
28.阿城《棋王》——棋道即人道
29.路遥《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30.贾平凹《废都》——在精神废墟中游荡
31.陈忠实《白鹿原》——从历史命运看人性悲剧
32.莫言《红高粱》——高粱地上的生命张力
33.余华《活着》《兄弟》——坚忍地活着、人性的闪光和迷狂
3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走进穆斯林的心灵世界
35.王安忆《长恨歌》——上海都市的“民间史”
36.林海音《城南旧事》——旧事中的浓郁乡愁
37.金庸《笑傲江湖》——琴剑人生
二、诗歌
1.穆旦《赞美》《诗八首》《冬》
2.冯至《十四行集》
3.徐志摩《再别康桥》
4.闻一多《死水》
5.戴望舒《雨巷》
6.艾青《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7.郭沫若《凤凰涅槃》
8.卞之琳《断章》
9.纪弦《狼之独步》
10.余光中《乡愁》《乡愁四韵》
11.洛夫《边界望乡》
12.痖弦《红玉米》
13.郑愁予《错误》
14.唐湜《幻美之旅》
15.食指《相信未来》
16.北岛《回答》
17.舒婷《致橡树》
18.顾城《一代人》、《墓床》
19.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三、散文
1.鲁迅《朝花夕拾》《野草》
2.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中国人》)
4.梁实秋《雅舍小品》
5.朱自清《背影》
6.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7.何其芳《画梦录》
8.琦君《髻》
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0.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四、话剧
1.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
2.田汉《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
3.夏衍《上海屋檐下》
4.郭沫若《屈原》
5.陈白尘《升官图》
6.老舍《茶馆》
7.高行健《野人》
8.孟京辉、廖一梅《恋爱的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