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时代,你是创业还是就业
互联网时代,你选择打工还自主创业?
打工与创业有什么区别,有人说都是为了赚钱,都是为了生活…… 1.打工是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创业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吃饭;
2.打工是靠别人给自己的平台来展示能力,世界创业实验室消息:创业是靠自己的决心和眼
光创造一个平台;
3.打工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创业是要思考体系运作的每一个环节; 4.打工的人期望的是一周有两天休息,创业的人是思考的是如何能低成本的运作; 5.打工的不愿意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收入,创业必须要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实力和财务状况; 6.打工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经历和文凭应该值多少钱,创业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勤劳和策略
能创造多少钱; 7.打工时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吃饭,存钱养家,创业时候想的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来赚钱养
活组织和员工; 8.打工的人一般都比较天真,认为辛苦和听话就可以长保无忧,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市场的变
幻简直就是日不可测,日不可知; 9.打工搞好上司和同事关系就可以生活,创业要搞好客户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生存; 10.打工要看上司和老板的脸色,创业看社会消费者和主管行政部门的脸色和媒体的脸色; 11.打工想的是今年我能存多少钱,发多少奖金,创业想的是今年能开多少店,占多少市场
份额; 12.打工人今天天下雨和下雪,没有客人就很高兴,可以放松偷懒,创业想的今天天气下雨下雪,心如火焚,着急无比,如何吸引客人上门; 13.打工碰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创业就要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怎么解决,还要怎么
预防; 14.打工碰到困扰自己的问题就回避,认为不能解决,创业碰到自己头疼的问题必须要勇敢
面对,并积极的想办法解决; 15.打工的时候把工作堆起来,能拖就拖,尽量少事情为好,创业的时候才知道问题堆在那里,就会成不定时炸弹,保不准那天公司和自己与员工就都被这问题炸死了; 16.打工时候看着钟点,踩着钟点来感觉很心安,创业的时候每天时刻都得想怎么生存发展; 17.打工的时候总是希望老板来请客,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创业的时候感觉请客就是一种
割肉,但是总是得大方的主动买单; 18.打工的时候到晚上八点就把电话关了,唯恐有人来麻烦,创业的时候三部电话放在床头
24小时不关机,希望有人来关照生意;
19.打工的人信心都在身体里面埋藏,创业的人信心都在身体外面张扬;
20.打工的人最不希望在大厅观众面前跟别人说自己是马仔,创业的人最怕在公共场合之中听别人说自己是老板,特别是没有成功时候; 21.打工时候电话费总是要省了又省,最好的是公司的电话无偿使用,出门在外,给老板电话,也是响了一下马上挂了,创业的时候电话总是咬咬牙要拨打,即使长途电话,只要是自己的合作方和客户,总是要等对方挂线,哪怕心上很疼也得承受; 22.打工碰到一些困难就打退堂鼓,想圈起行李走人或是逃避责任,而创业碰到困难必须要面对解决,把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自己的手中; 23.打工时候听到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能力比自己强,总是对他有嫉妒和提防心理,创业的时候总是渴望能够网罗到比自己能力高很多的俊杰和能人。24.打工就是做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好,创业就是做老师,要教好学生,还有想办法搞好学生思想工作,做好外部职称评定工作; 25.打工就是上大学,越自由越好,最好不要管理,越散漫越开心,这就是性格和酷,能随心所欲是欢喜不尽,创业就是办大学,最好是军训和男女不能同居,唯恐出一点点差错,毁
了所有的心血和劳动; 26.打工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来管理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点点都看不起那些比自己低的人呢,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多么希望有个好的导师和善知识来指点和帮助自己,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其实最没有什么了不起,所有比自己差的人都要尊重起来,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
短缺; 27.打工的时候想的时,无聊的时候有个恋人的问候和惊喜来温暖自己,创业的时候在无聊时候想的是有个重要的客户突然跟自己能签订一笔采购订单合同; 打工的时候想的是这月能发多少奖金,创业的时候想的是这月又损耗了多少的产品,能通过
什么方式节省下来; 28.打工的时候不知道感情到底有多么重要,不知道珍惜是什么,创业的时候才知道有个恋人人能在自己孤军奋战时鼓励和帮助是人世间最难的福报; 29.打工时候不知道要孝敬父母和事业有什么关系,要是没有钱花,自己干脆就忘记了家人,反正自己一个人吃饱就好,创业是时候才知道,做人都不好,根本就没有人来信任您,不孝
敬父母创业根本就赚不到安心的钱;
30.打工的时候不希望求别人,不希望去打搅人,创业的时候天天都得去求别人,天天都得主动出击给朋友客户信息和短信,麻烦别人; 31.打工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多学习很多的资格证书,最好是博士,再加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培训师等等的培训证书有十多二十个,创业的时候才发现最好就是一个不知道一切的勇夫蛮汉,什么文凭和职称和证书根本就是百无一用; 32.打工时候看到对方给的名片是某某跨国公司的某某总监,年薪XX万,心理就羡慕和自卑,极度的恭敬和小心,创业时候,只有一个人,也敢对自己人说,将来要培养这样的总监经理
几十个; 33.打工的时候听到有人介绍别人这是这个行业里的教授、导师、专家、大师的、成功者的时候总是恭敬有加,创业的时候,每每听到这些心里就有些窃笑,知道学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讲得好,不如做的好,实践是产生智慧的唯一途径,感觉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
34.打工的时候不怎么在意媒体和记者,创业的时候想记者又怕记者;
35.打工把产品当商品,当成谋生的东西,任其随意丢放,创业的时候把自己的产品当恋人,当另一半,烂了坏了,损伤了都心疼不已;
36.打工的时候把恋人当恋人,双方互不干涉,当盖身的被子,给自己取暖遮寒,创业的时候把恋人老婆当宝贝和珍宝,唯恐她跑了自己事业不能成功,必须要双方保稳定和同心协力; 37.打工的时候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娶到老板的妹妹和女儿,这样就可以少奋斗二十年,创业的时候想的是原来天下没有任何事情比自己的坚强和努力更重要,天上不会掉馅饼; 38.打工的时候,想嫁给一个好老公,可以衣食无忧,做师奶,创业时候才知道,最不愿意找这样一个女人来跟自己分享自己的心血和财富; 39.打工的人是很喜欢热闹,喜欢群居的,所以打工的人是喧闹而享受的,创业的人是希望宁静和思考,所以创业的人是每每在欲望里对自己的身心做修正;
40.打工的人把希望寄托给伯乐,创业的人把希望交给自己; 41.打工的人把梦想托付给机会,创业的人把生命交付给信念和上帝;
42.打工的人若是要能比喻就好比是家狗,创业的人是好比是野狼。这个世界上最终是狼比狗少,因为大部分人呢都愿意做狗。这是自然界的物种存在的现象; 43.打工的人占80%,创业的人占20%,因为打工的人都希望能够在创业者的大树下蒙荫; 44.打工的人不明白,自己拿比创业者少八倍的收入,其实是在一开始就决定了的,而创业的人也不明白,自己靠着那么多的心血智慧和付出赚了钱,居然产生原罪感是不应该的。
选择什么,得到什么,要什么,就要去选择什么。
第二篇:大学生是就业难还是创业难
大学生是就业难还是创业难
2014年,我省有约43万大学生,比2013年多了3万;武汉地区大学生也达到30万人,加上去年55000名毕业生未找到工作,两相叠加,2014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2014年就业形势分析》。今年,武汉市岗位供给预计较上增长5万个,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用工需求,预计全市空岗位总量将达到34万个。但因求职者呈现结构性矛盾逆差,所以仍有10万人面临就业困难。
由于就业压力加大,将迫使更多毕业生选择创业。而3月1日实施的‚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3万元的限制‛的注册资本等级制度改革新政,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热情。据东湖高新区工商局介绍,仅3月份就有52家是由大学生创办,这也是东湖高新区有史以来单月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数的最高值。
‚我以前对创业没有任何概念,只凭一腔热情。参加了创业大学的免费培训后,心里有底了,遇到问题还可以咨询创业导师。‛曾有过数次创业失败经历的冯磊,经过培训后成功创办了一家专营纸盒的网店,月销售收入达100万元。
真实存在的就业难和低收入引发了创业热。我们就重点讲讲大学生创业之旅。
长期以来,整个社会仍停留在‘就业型’思维上,大学生创业意识不高。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知识、能力等要素,也不敢自主创业。于是通路易招就努力摸索,搭建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培训平台。
针对大学毕业生不敢创业、不会创业的实际情况,湖北通路易招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创业促就业。该公司可以系统的学完全部的互联网热门项目其中包括国内国外广告联盟项目,竞价网商项目,地方门户运作项目,淘宝客项目,淘宝开店项目,SEO项目,推广客项目,软文写作项目,实业小项目等多达十几个项目和技术。不仅可以自主创业,更能让您成为全方面的社会人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社会形势多么的严峻,在通路易招的指导下,加上您的热情和坚持,我相信‚就业难‛和‚创业难‛对您来说一点都不难。
第三篇: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就业还是创业的论文应该怎么写?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就业还是创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1推动创业,促进就业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环境困难为背景,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各高校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所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符合现代的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
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全社会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存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创业是就业之源,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拉动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对于高校而言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重担。
一、高校推动创业教育是形势所迫、时代所需
(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在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鼓励大学生创业是素质教育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大学生创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二)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逐年增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反而是社会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由于高校毕业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经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在社会提供有限的就业岗位情况下,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可以直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由于创业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减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二、高校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
1、创建良好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学校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实施引导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为此如何营造好的创业氛围是大学完成创业时效性的关键。要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应注意下面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营造出一种创业文化的氛围。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关于创业的课程,组织学生听有关创业的讲座等形式,来宣传创业方面的成功事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的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努力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其次,要理顺大学生就业体制,提高其自主就业的能力和思想意识。学校要积极给大学生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最后,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给学生在创业中提供一定的保障体系,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健全的保障体系。
2、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创业型人才
只有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应积极建设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基地、社会实习基地和注册培训基地、创办创业园等,并且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本身,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科技型公司,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商务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创业信息、选择创业方向,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咨询和跟踪服务。指导学生选择创业的领域,创业项目,并且在所要选择的创业领域主要应与学生的专业有关,以现有资源和学生的智力为主。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教育,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著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这样方可造就出一批创业型的人才。
3、宣传创业文化,健全创业支持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业有其显著的优势,也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形式要求,但是我们针对大学生来创业也有其我们必须要深入考虑的限制条件。比如说创业资金、创业的心理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等等,因为学生毕竟是出入社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父母,以及创业需要具备的成熟的心智,面对困难和挫折和不惧怕失败的正确心态。类似这些学校应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去考虑,积极对学生进行创业过程的心理进行积极有效的辅导。并且要引导学生知道当前一些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明确在创业过程中可以享有哪些优惠的政策,为创业实习打下基础。
4、积极实践指导,创造模拟锻炼的机会,体验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不可纸上谈兵,口头理论,这样没有实际意义,学校应该以目前学生学习的专业和基础为前提,分析形势,选择相应的创业项目和地域,或创造模拟的机会,进行实际锻炼,教师进行实践的指导,通过这种体验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譬如,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锻炼;通全面地接受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比赛,可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说服能力、组织能力,还可以结识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增强创业的勇气和信心。
5、增加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动手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模仿能力、想象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应该在大学生中创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使得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学校应当在校内和校外创建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并且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综上所述,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展创业来进行自身的就业是对大学生的现有就业观念的一种变革,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开展创业,推动就业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可行之举,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努力,让我们通过我们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给我们的广大高校学子提供一道创业的彩虹,营造一片辽阔的就业蓝天。
参考文献:
[1]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6)
[2]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3]纪文元、对在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9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2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摘要: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出现了新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政府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节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加强宏观调控。
关键词:和谐 分配 失业 就业 劳动力 政府 宏观调控
近年来,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官方显示,我国西部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达0、47。200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解决好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是健全社保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就业问题。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至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我国就业现状的主要特点
1、失业从隐蔽到公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主要通过以下的两种途径将我国的人口失业的真实情况置于隐蔽性状态:一是通过户籍制度的实施,将农村劳动力全部限制在土地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二是按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的要求,以牺牲企业的效率为代价,把城市经济的失业人口隐藏在企业内部。目前,随着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两部分的隐蔽性失业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出现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大量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民工潮的现象。
2、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成为突出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生产垄断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状况的国有企业,它们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组织;既是企业,也是社会;既有经济功能,又有政府职能。如今,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减少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和政府的负担,突出其经济实体的功能,讲究经济效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减员增效而造成的工人下岗失业的情况。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主要包括七种类型: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职工;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企业辞退、除名或开除的职工;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3、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问题严重,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待解决。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人民公社制度给每个农村劳动力一个就业机会。并且每个劳动者都可以从集体劳动产品中分得一份几乎平均的收入:在这种体制下,即使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也不会有农民失业的问题。但是,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20世纪80年代农业改革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农业生产率提高和由此而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显性化。再加上近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造成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实际劳动力剩余量估计在9000万~1、2亿人之间,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新一届政府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4、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一胜调整所带来的失业。一种经济的发展过程总是从低级不断地向高级推进,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即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而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在这个产业结构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新兴的产业由于其突然崛起,出现了适合该产业的劳动的短缺;另一方面,老产业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劳动需求步下降,进而出现失业的现象。应该说,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主要是经济结构性调整造成的。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它。
5、城市经济中新型失业比例不断上升。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失业是指因工作岗位不足,从而劳动力闲置,即一般性失业。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城市中个人职业选择性失业的势头不断增强,表现为对于某些脏、累、苦的岗位,城市劳动者不愿意就业。其主要特征是:客观上存在着工作岗位,但人们挑选职业,不愿去填补这些空缺,而宁肯继续等待合适的工作,形成了新型失业,也叫做自愿失业。而这种新型的失业比例正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6、学生就业难成了新增的矛盾。据统计,在我国2005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人当中,学生占700万人。由于步入劳动者行列的学生受教育的时间较长,文化素质较高,其对就业条件的要求就相对要高一些,因此自愿性失业在此类人群中的比例较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就业问题的新增矛盾点。
7、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失业。以投资膨胀为起点,结构性瓶颈为信号,国家采取主动的宏观紧缩政策为结局的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常态。这种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引起失业的起伏:当经济扩张时,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任务充足,就业问题就得到缓解;在经济紧缩阶段,由于金融紧缩,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失业率不断上升。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也曾经历了数个周期性的波动,从而引发了失业的起伏。
二、以人为本,就业优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新一届政府在其施政纲要中首次将“扩大就业”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普通老百姓的心愿,更是党的心愿。因此,面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解决就业问题呢?
从历史上看,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不同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一是在移民可以前往国外的条件下,用劳动力外流的办法来缓解本国的就业压力:二是用限制劳动力流动,把劳动力就地安置在农村与工厂中,以隐蔽性失业代替公开失业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三是用加快本国经
济发展的办法,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就业问题。
应该说,在上述的诸多办法中,只有第三种才是可行的、长期有效的和我们所追求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以创业之策缓解就业难题。就业与失业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既产生于又解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越落后,失业率就会越高;经济越发达,就业的压力就越小。据测算,我国经济增长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上升1个百分点。因此,要解决就业难题的最终办法就是要想方设法发展经济。
1、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解决失业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就业岗位。政府可以采取稳健扩大政府投资,加大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直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通过适当放松贷款管制,调整利率。创造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创造新的就业。
2、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在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性矛盾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和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新政府应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寻求缓和失业的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经济部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形成失业的主要原因。新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建立新经济部门,开拓新市场,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和带动劳动密集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总就业的增长。
(2)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经济。由于国有企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面对社会增加的就业要求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确保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很重要的意义。
(3)调整城乡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减轻农村的就业压力,就必须好“三农”问题。具体落实好以下的措施:首先要调整农产品结构,真正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要逐步建立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带。第二要加快农村的税费等各项改革,以减轻农民负担。第三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第四要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4)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该战略在推动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并带动全国整体经济提高的同时,也拉在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的差距。这一差距的拉大,使占国土面积一半多的西部地区市场狭小,巨大的潜在需求无法变为现实需求,越来越强地拖住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加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综合国力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加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内需稳步扩大、就业持续增加的重要条件。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就业方针。要正确贯彻执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与再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中的主要作用,主要措施有:科学制定就业规划,引导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援助;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之,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措施,是解决我国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正确选择。
(三)选准再就业的重点方向。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时期,经济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制造行业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成为了失业的主要来源,因此,增加劳动就业的重点方向主要选择非国有经济领域,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新的天地。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需要重新界定就业的定义。第一、将其世界上广为通行的灵活性就业引入中国,如过去一周曾从事过1个小时以上合法劳动获取合法报酬者可视为就业;第二、实行在市场经济国家更为通行的非正规就业制度;第三、实行更为灵活就业方式;第四、鼓励正规部门创造非正规就业,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又可以创造较为灵活多样的就业;第五、鼓励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性就业,采取更为灵活的优惠政策。
在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可能达到45、5%。从统计口径看,非正规就业包括3部分:一是城镇私营企业,由1996年620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668万人,增长了1、3倍;二是个体经济由1996年的1709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410万人。第三项其他人员是指城镇总就业人数减去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以及私营和个体人员,是由进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职工、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组成。据罗斯基(2007)估计,1996年约3,733万人,2007年为7286万人。那么1996年全国城镇职工、再就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非正规就业606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约28、5%,到2007年非正规就业人员达9690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3、62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45、5%比1996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城镇新增加就业主要岗位是非正规或灵活就业,极少量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主要是大量进城农民工、正规部门下岗分流人员,还有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四)必须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再就业服务。
(1)完善和落实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小额贴息贷款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等,要使国家针对解决失业问题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环节中。(2)强化再就业的转岗培训。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过剩,但是许多行业尤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兴行业,却人才短缺,呈现出劳动力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的并存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搭建多层次的、网络化的转岗培训平台,通过免费培训,提高动者的素质与技术来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实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五)巩固“两个确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下岗失业者,政府一方面要提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巩固“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完善以失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劳动者在失业时生活能有所保障。
总之,一个国家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当前,我国新一届政府在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之一。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3以创业带动就业
摘要:就业创业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社会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帮助、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深受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就业 创业 高职院校
1、前言
创业不仅是发现机会、获取资源,并为社会创造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也是将一个新生的或者不成熟的企业创建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的过程。创业者必然要面对创业过程中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等。可见,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与风险投资是紧密相连的。
2、影响创业就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创业就业的因子有:
一是宏观环境的影响。政府管理和政府法规的变化会给创业者带来政策风险。相应地,经济发展和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则令创业就业面临社会风险。信息环境、市场环境、创新文化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除此之外的宏观影响因素还包括技术、物质环境以及相关的行业体系。
二是学校氛围的影响。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的重视,对这方面的大力推崇,将给创业就业的学生最基本的支持。另一方面,越多的成功校友将给在校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更多的信心。此外,越多的大学科技园为创业就业的学生提供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良好平台,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了完美的润滑剂。
三是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这里的社会网络关系主要指家人、朋友、亲戚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创业就业者。家人、亲戚主要从资金的支持上影响创业就业者,而朋友以及其他的创业就业者能给他们受用的建议支持以及社会关系和商业网络上的支持。
此外,创业态度、创业倾向、创业信念以及创业环境也是创业就业的影响因素。
3、如何实现创业就业能力的培训
第一,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实施“双证”融合教学。只有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拿到毕业证,只是完成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行。因此课程设置,应该让学生们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的同时,也至少获得一个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一个通用技能资格证书。这样学生不仅学好了专业知识,又获得职业技能,对学生创业就业有极大帮助。
第二,实行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培养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实用型人才。学校可以寻求企业进行人才合作项目,这既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有利于企业以更少的成本获取人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第三,提高就业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就业指导课及相关的课程管理和课程建设。为了教材内容真正兼备全面性与针对性、理论性与实用性、指导性与生动性,应该请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和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编写教材。教材内容要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创业就业服务。
第四,还要注意利用校外师资力量及校内学生社团的力量。一方面,鼓励和邀请人才市场和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来校进行宣讲会和招聘会,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社会,尤其是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邀请业界精英和成功校友来校做演讲,鼓励学生创业就业,或者特聘他们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此外,学生社团对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校应鼓励学生社团组织举行类似科技文化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比赛等活动,将创业就业教育实践化,融入其富有特色的学生活动之中。
第五,组织校园就业双选洽谈会,为毕业生搭建平台。学校应制定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校举办招聘会。此外,学校应该每年定期组织大型校园就业双选洽谈会,常年组织专场双选会,及时为学生提供校内外招聘就业信息,保持全年创业就业活动不断线,激励更多的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4、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中的一些问题
国家政策方面。国家普遍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差以及对高职毕业生政策方面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过程常遇到的瓶颈。
职业培训方面。尽管国家和学校会尽力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但是一方面毕业生的数量巨大,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还有一大部分毕业生无法获得职业培训的机会,甚至找不到实习。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去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培训与见习,这样又造成了有人才需求的部分企业找不到人才。
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够合理。学校设置的课程或者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或者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实践,忽略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老师的实际经验的缺乏,也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益。
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差。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急切踏入社会,高不成低不就。
指导教师实践经验少,往往导致教育工作事倍功半。当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可能学习到了基本的就业创业知识、理论,但是缺乏创业就业实践,因此其授课可能只是泛泛而谈,毫无针对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从事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模式难以脱离理论层面,与实践的融合自然也就无法实现。
此外,男性学生的创业态度比女性学生要强。而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中小型企业的业主均为女性,她们大多从事服务性行业,其创业成功率远高于男性创业者。
5、结语
大学生创业虽然已是社会热点话题,但真正成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还不多见。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人特质以及创业偏好信息,控制学生的创业类课程选课程序,为创业人才尽可能配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和培训。高职院校可从教育管理模式建设着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进行改革,以解决其教育模式不完善的问题。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团学组织,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春法,校企合作教育下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的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0(31)
[2]任孝平,尹伟伟,谈如何提高高职设计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004(01)
[3]陈修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对策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张雷,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创业培养探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5]张军,沈杰,北京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4就业向创业转换
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大众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逐渐增多,毕业人数与日俱增,这就使得社会与学生自身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将从我国艺术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切实地提出我国艺术类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系统的分析学院如何才能从就业指导有效的转化为创业指导,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创业指导 转换分析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一个大众化、人群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艺考热”持续高温,很多人都想成为艺术类院校中的一员,以便以后更好的在此行业发展。这样一来,艺术类院校的数量便会日益增加,而且对于生源的限制会适当降低,扩大其招生的规模,使院校自身的发展态势出现勃勃生机。但是对于从事艺术类的学生们,社会上的需求并不广泛,主要出现的都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艺术类的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独特特点,使他们的就业环境变得异常的激烈与残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这就需要社会与学校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尽可能的使毕业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能够切实的在就业大军中站稳脚跟。我国艺术类考生面临的实际就业问题
我国在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有大约一千余所高等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而且每年在招生中,学生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而逐年上升的招生人数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了人们对于相关艺术鉴赏与艺术设计作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对于我国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他们主要面对的是各类企业或者是演艺公司,但是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创业。从艺术生的就业情况上来看,他们的专业性较强,有着市场上需要的专业特质,相对来讲有一定的就业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艺术类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质量呈下降趋势,这就需要学生应该接受更多的、更专业的就业指导,以便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样的就业形势。我国艺术类相关考生在就业指导上遇到的问题
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渐下降,学生生源的质量并不高,有时根本无法满足就业单位的具体要求;二是,学校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在心态上就缺乏重视,仅仅强调书本的知识,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脱节现象;三是,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整体上存在欠缺,没有就如何由就业指导向创业指导转换进行相应的分析;四是,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没有从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上出发,仅是浮于表面,缺乏实际性的指导;五是,无论在就业指导还是创业指导上,都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社会资源的严重匮乏,无法切实有效地提供供学生使用的社会资源。这些问题对于艺术学校的学生的整体就业造成了相应的阻碍。就业指导成功的向创业指导转变的具体措施与想法3、1 确立科学化的转化思路
对于艺术类的大学生,应当切实从实际的就业指导入手,在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确立一种系统化的、阶段化的转化思维与转化思路。具体的方式主要是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上要坚持一种共性指导与单一个性化指导有机结合,根据学生自我的人生规划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我们要看到,社会上对于创业有着一定的需求,根据这种需求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就业指导基础上,加强相应的创业指导,创业的内容要紧贴学生自我的特质。
3、2 制定切合实际的转化措施
首先,根据艺术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艺术课程指导中加入相应的创业指导课,让创业的思维贯穿于大学的整体学习过程。坚持创业与艺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并予以一种创业的大环境,切实的加强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理念与创业基本知识的理解。具体来讲,学校可以切实的请一些在创业上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亲自来到校园对学生做一场专业性的创业指导课。
之后,应当设置一些专业的创业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对于指导者也应该辅以较为有效的培训,从而更好的提高创业指导者自身的实际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创业帮助。要想切实的实现就业指导转向创业指导,学校还要更加广泛的开展与创业有关的实践实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业的专业技能。如:学校可以给学生设立真正的创业基地,并提供一些相应的创业资金,通过较为实际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可以设立相应的虚拟化公司,让学生能够真正的适应创业的氛围,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相信这样可以真正的实现就业向创业的转换,真正的满足社会上的需求。结语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艺术类学生的需求水平不断上升,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由此造成了艺术类学生就业形势的紧张与复杂。由此可见,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讲,应当切实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个人能力实践的具体情况,综合的完善就业与创业的指导。同时也应该积极地考虑如何将就业指导成功的转向创业指导,这也是每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士考虑的问题。希望经过所有人的努力,能够早日地实现就业指导向创业指导有效转换的新目标,从而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培养出优质的艺术类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李云先、新形势下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刘卷、创意创业发展趋势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第四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冷思考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冷思考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但其成功几率却不足5%,这不禁引人反思。文章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深入研究,提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制约因素,如:创业机会日益减少;“网贷”平台良莠不齐;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等。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大学生有效地规避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风险规避
一、引语
近年来,艰难的就业形势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未雨绸缪,急着想抓住各种机会为创业打下基础。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的分析发现,5年来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从2012届的2.0%上升到2016届的3.0%。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从2012届的1.2%和2.9%上升至2015届的2.1%和3.9%,2015届与2016届持平。[1]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无疑为大学生创业模式提供了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殊不知,一些不正规的中介公司,甚至骗子抓住了大学生这种急切的心理,给他们设置陷阱诱其上钩。
二、“互联网+”的背景与优势
(一)背景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基于此迎来了创业狂潮。[5]那么何为“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系统。
(二)优势
1.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最近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手机成为我们日常上网不可或缺的设备。[3]
2.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涉及税收、贷款、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指导服务等诸多方面。不仅如此,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发出的《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将给劳动者创业带来的好处包括降低了创业者市场准入门槛,获得更多的能力培训、融资渠道拓宽以及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
3.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小接触互联网使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之于他们,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能敏锐的捕捉到个中蕴含的创意想法与商机。此外大学生有强的领悟力,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创意无限,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快转化为能力,进而创造。[2]
三、“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
(一)创业机会日益减少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制造生产行业和消费服务行业等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创业机会大大减少。况且,“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如: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贸、互联网+通信、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等,这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传统行业”受到了不小的挑战。[5]再加上金融危机对我国很多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银行借贷、资产通缩、投资无力、消费疲软等现象依旧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还需要面对来自国内汇率、信贷和税收调整的诸多矛盾,创业形势依旧严峻。
(二)“网贷”平台良莠不齐
创业是一项对资金需求较大的活动,而大学生普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创业资金不足成为大学生创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小额、快捷的“校园网贷”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但随着参与人数增多,其负面效应和金融风险也开始不断显现,而且愈演愈烈,“校园网贷”**不断,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不法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各种安全风险和诱惑难以抵御,一次次落入网贷陷阱,悔恨终生!“裸条”借贷、虚假套现、刷单负债等问题对校园安全和学生权益带来严重危害,校园网贷的危害可以说是擢发难数!
(三)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的网络发展迅猛,但网站安全建设却处于初级阶段,多数网站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安全漏洞,很易遭到“黑客”攻击,并且一旦受到破坏,恢复起来比较困难。伴随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网络上的数据呈爆炸式的急速增长,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植入恶意程序、诱骗网络用户访问系统连接等方式获取网络用户的重要隐私信息,以此获取不法收入。中国互联网协会23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6]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法律意识的薄弱、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为缺乏、对于各种欺诈行为难以分辨、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足,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出现了海量的信息,大家被动地接受。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里、信息发布平台的APP中,各类理财、加盟、投资等方面的信息不断刷屏;自媒体的兴起,更是让网络信息量与传播速度飞速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假消息泛滥,甚至谣言也在飞速传播。
而大学生创业者要透过层层虚假的消息找寻消商机绝非易事。网络平台虽然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一条便捷之道,但虚拟的网络世界深不可测,陷阱重重,一着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
(五)媒体的报喜不报忧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增多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于是,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报道席卷而来。但是,纵观这些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并不能完全如实地反映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整体现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的创业报道都是关于成功典型的,而对创业失败者的报道却特别少。如此,在大众的意识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大学生创业其实并不难,如果你敢于创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创业者才能取得成功。
媒体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大谈成功,不谈或很少谈及失败。[7]其实,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大学生创业也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及早地解决问题。失败的创业故事不一定传递的都是负面的信息。从另一方面来说,别人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来讲才更加珍贵,正如俗话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制约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企业合力鼓励创业
1.政府。(1)政府指定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方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2)构建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协调各个部门工作,深入分析挖掘创业机会,为大学生指点迷津,指引方向。(3)政府还可以积极拓展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种创业基金,联合社会人士使得大学生创业融资多元化。
2.企业。(1)大学生想要创业困难重重,企业如果能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对大学生创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确定今后的创业方向,并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4](2)企业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硬件支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摸索。(3)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创业中心,通过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外部联系,形成一个高校、社会、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效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帮助。[6]
(二)规避“网贷”风险保障创业
1、在校大学生应多学习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防骗技能。(1)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提高警惕意识的同时也应不回避新生经济事物,以便自己在步入社会之前提高在金融、消费等领域的敏锐性。(2)认识高利贷陷阱,零门槛、无抵押,最快三分钟到账,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3)自行了解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高校应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力度。(1)高校要普及信用知识,对大学生普及必要的经济、财务知识,认识经济的增长规律,来增强在校大学生信用意识。(2)建立大学生校园网贷保险机制,借助于社会的力量降低网贷平台的经营风险。
3.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打击取缔不法平台。加强网贷平台业务拓展过程中广告用语的规范,对于煽动性、言过其实甚至是虚假性的广告,坚决禁止并追究广告发布者的责任。最后,高校的网贷安全知识普及的责任重大,监察机构和网贷平台应共同努力,还大学生一个清静的校园。
(三)排除避免网络安全隐患
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1.课上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患于未然。2注重课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开设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四)提升网络信息甄别能力
对于创业的的学生,掌握海量的信息是前提,但如何保证其获得信息的质量,就需要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1.高校教师要特别注重教会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与判断能力。2.学校要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帮助、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去分析不良信息产生的根源并认识其危害。为此,高校创业中心教师应及时了解新兴事物,为学子分析利弊,教其辨别是非。
(五)媒体全面报道“以人为本”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强大主力军,他们的发展关乎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创业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加慎重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更为全面的报道,而不是一边倒的片面报道。[7]媒体如果只是片面地给大学生描述创业的美好前景,渲染创业成功者的风光和收获,却少了对创业的科学分析,理性引导,更没有全面的展示创业的不易与坎坷,那么会导致大量有志青年受到打击,更有甚者,或许是一辈子的阴影。
五、结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当然也有文中提及的诸多的制约因素,而与其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大学生规避创业风险,进而提高其创业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
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1,27(11):183-186.[2]
亓传伟,陈佳.“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J].教育与职业,2016,(4):76-77.[3]
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5):49-55.[4]
黄荡.当代大学生创业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09-210
[5]
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1-5
[6]
吕宏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01-104
[7]
吴远征,李璐璐,董玉婷.大学生创业的综述——研究、政策与发展.中国林业教育,2015,33(6):1-7
第五篇: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一、二八定律,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中国大学生的人数占中国总人口的8%,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大学生肩负的使命是什么?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要我们去做重复的技术性劳动,这时也许有人会说国家培养的就是高薪技术型人才,比如说IT业。现在除了大学有很多高专,中专等很多技校电脑学校一样可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大学生和技术学校的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生是全面的人才,而技术学校出来的学生是精通某项技术的人才。难道对方辩友不认为让国家耗费这么多年的资金精力,寒窗苦读十六载去做这样的工作是对大学生的一种人才资源浪费吗?那么经过高等教育能力与专业素养超凡的我们不争当这20%的人还要指望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大学生都应该去当将军。
二、虽然你就业一定很长时间后,你却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期。大学生毕业这是一个最佳时期(①这是一个灵感爆发期、②刚从高校毕业我们没有外界的约束与羁绊,有一种初生牛不怕虎的勇气,这就是继智商情商之后的第三大商——胆商③高校毕业生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这让初出茅庐的我们创业之路走得更加平坦,刚刚毕业的我们就是一张白纸,年轻的我们还输得起。
三、金钱、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有好创意但是没有资金、我想这是一个有创业想法但是没有付诸实践的通病即: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就是思想上的问题,资金从来不是问题,如果你坚信你的创意理念肯定会成功,你还会担心投资的问题吗?这就好比说有人让你拿出1000立刻就给你10000元,我想即使你现在连吃饭都困难难你也一定会搞到这1000元。
四、经验。①就业后的:俞敏洪:哪怕是富二代也要让家族企业先锻炼来学习管理经验,因为长辈会教会他经营理念。但是,我们大学生毕业后要多久才能进入管理层,接触对于创业有帮助的最核心的东西。卧薪尝胆有创业想法的人在就业的时候会学习,先不说这种人有多少,就算你又这种想法,我想知道你能接触多少这种管理层的东西,他们每次开会会让你听吗,他们制定方案会让你看吗?他们的营销电话会让你听吗?他们会让你知道家庭会议的内容吗?②如果先创业,这时同样经过长时间,你创业经历这个过程会给你相对于就业这几年几倍的经验,因为你是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去长时间打拼,获得了许多作为员工永远得不到的经验。其中有许多的挫折教育,磨练心智,是就业所无法给与的。
五、畅销书《富爸爸和穷爸爸》:主人公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穷爸爸本身是高校毕业生,他在名企工作,所以他告诉他的儿子一定要去名企工作,而富爸爸。则只告诉他要拥有自己的企业。所以思路决定出路、穷不怕就怕人穷志短、大学生历来都是世界上创业史上最具活力和最具前途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六、(对方辩友刚才提先就业后创业的想法)就业后如何,就业的人有两种,(一种人一直就业,上班上了一辈子,陷入老鼠赛跑的怪圈中 仅靠工资维持,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资努力工作。第二种人,像对方辩友所说的选择先就业后创业,可对方辩友在这么丰满的理想背后,是否考虑过骨感的现实:①负担(家庭负担,来自你的父母,你的爱人。对工作的负担,你的客户,你的同事,以及已形成的人际关系等等因素、都不是一刀能斩断的。②没有团体③没有后路,这时的你已经输不起。所以选择先就业后创业,你们考虑过这些问题吗?再退一步,就算是就业了,第一你得不到你想要有的经验,第二在老鼠赛跑的圈中你也永远攒不够你需要的资金。第三恰恰因为刚才提到的种种制约条件,你再选择创业将会很渺茫。所以老鼠赛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七、江泽民指出: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现在很多的成功人士顺应并很好的理解了江泽民的话,《创业家》的创始人兼主编牛文文在同济大学创业培训演讲中说道:创业并不应该是就业的另一个选择而应该是每个人应该接受的素质锻炼。大学生都应该经历这样一个创业锻炼的过程、就像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军训以锻炼其纪律和军事素养一样,应该有更多的投入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且顺应着江总书记的讲话,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为什么?就是因为国家认识到大学生应该跳出老鼠赛跑的怪圈的重要性,不应该重复的想如何找工作。而是给它一个意识,一个思路,让他找到一个更宽的道路。恰恰因为这样,我们中国的大学生都会迎来一个新纪元。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创业的意识,创业的态度,我们并不是要让所有人全去创业,更多的是让一部分人去创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创业的一种态度,一种拼搏的精神,提升人们的胆商,这就像我们XXX攀登上珠峰一样,我们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攀登上珠峰,更多的 是让一部分人去攀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攀登的一种态度,一种拼搏的精神,哪怕我们攀登的只是泰山,黄山,甚至是海棠山。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教育,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对于我们的国家而言,都是一种良性循环。
八、知识需要学习,能力需要锻炼,为什么有很多人能在校园成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尔盖茨在校园创业,创立了微软,戴尔在校园开始创业,创立了戴尔集团,这么多企业家都在学生时代开始创业。所以我恭喜你,你还不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把握住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人生难有几回搏,此时不播更袋是和,与其羡慕别人翱翔的身姿,与其羡慕别人抱着自己的事业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如自己付出努力,付出一番事业。
从国家政策到时代形势,从客观规律到主观思路,从能力素质到精神意识。所以我们坚信大学生毕业应该首选创业而不是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