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特征分析

时间:2019-05-14 13:2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色彩特征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色彩特征分析》。

第一篇:城市色彩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程论文

《城市色彩特征分析——以长春为例》

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建筑学 姓名:张家榕 学号:1321051096 日期:2013 年11月11日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告诉你城市文化是什么。

——埃利尔·沙里宁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的色彩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城市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会形成独特的色彩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但是近些年的城市建设进程势头猛进,大中城市的景观不断丰富变化,但与此同时,其历史文脉造就的城市色彩也随之破坏。这种破坏造成的结果就是城市的主导色彩特征遭到破坏,城市的精神显得浮躁。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城市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子的,貌似唯一区分城市的方法就是检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研究城市的独有色彩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相关的城市色彩规划,延续城市的文脉和地域特色就变得十分迫切。长春,我在那里生活了五年,作为一个经历了多个独特历史阶段的城市,形成了非常鲜明的传统城市色彩,由于没有很好的规划和控制这些传统城市元素,使得城市建设显得有些紊乱,而且引起了诸多争议。接下来的内容将从长春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过程入手,研究长春城市色彩的特征。

1· 城市色彩的影响因素

法国著名的色彩学家、设计大师让·菲利普·朗科罗在60年代提出色彩地理学,他认为地理气候和传统文化是影响城市色彩的根本因素,而文化传统等因素则受地理气候的影响与制约。

色彩的象征意义是独特而且不容置疑的,它已经成为了不同民族的信仰、历史、生活和习俗等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和城市都有不同的色彩偏好,这样就会形成不一样的城市景观色彩风格。在许多的国家的传统中,红色就代表着邪恶,但是在中国,红色则意味着喜庆和祝福,这种颜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官式建筑中,如宫殿、庙宇的外墙、庆典的服饰以及灯饰等。而且到了现代,红色还成为了我国的国旗的颜色,也代表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在西方国家,到了圣诞节,红色也会成为大街小巷的主打色,用来表达温馨。但是不同的是,在股票市场中,红色在亚洲表示上涨,而在美洲则表示下跌。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黄色象征着财富和权利,是皇族的专有颜色。在希腊和罗马,神庙上的颜色也是以金黄色为主。但是在欧洲,黄色却被认为是庸俗的色彩。

在不同的年代,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也会影响城市的主要色彩。比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主要颜色是砖红色;60年代的主要色调成为了灰色;到了80年代,主要色彩变成了白色的墙面贴砖和蓝色的玻璃。

地理与气候也影响着城市的色彩,我们知道,气候条件被分为寒地气候、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以及沿海气候等,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城市也会有不同的色彩。比如,温热的地中海沿岸城市的色彩倾向于金黄色,而寒冷的北方国家以及东北城市的颜色则偏向采用厚重色彩。

2.寒地城市色彩控制

城市色彩不但与城市规划相关,而且也影响居民的视觉心理健康,所以,城市色彩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城市色彩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城市特色,与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都有很多的关联。

城市色彩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面貌在视觉上的深度体验,虽然许多没有经过建筑学专业培训的人无法准确的捕捉到城市色彩的信息,但是如果一个城市的总体色彩纷繁冗杂,那么给予城市中居住、生活的人们的感觉也会是杂乱无章的,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这个城市缺少历史的积淀,又是改革开放首当其中的城市之一,其发展的迅猛势头势不可挡,但是却缺少一个整体的色彩感觉,所以给人感觉整个城市都很浮躁。改革开放后,很多城市也变成了这样,这就导致无论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呈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子,没有地方特色。

3.寒地城市色彩构成

说道城市色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的外表皮的颜色。的确,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城市色彩的体现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建筑色彩就是城市色彩体现与表达的灵魂。建筑的处理直接影响了城市总体色彩感的基调。建筑色彩包括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办公建筑等等,这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的建筑色彩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寒地建筑的色彩设计既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建筑的色彩区别,又要考虑到色彩的地域性、冷暖对比性等特征,使建筑色彩具有地域性。

其次,广场街道的色彩也是城市色彩的串联元素,它构成了城市的骨架,也串联了城市的景观节点。它是城市景观的管道,所以,应该考虑到其景观的延展性与建筑色彩的关系。或是顺应建筑的色彩感觉使整个区域显得和谐统一;或是强调出建筑的轮廓特征,使城市主导色彩更为突出。

城市内的指示牌、雕塑、广告、公交站等生活辅助设施都属于城市的辅助色彩,这些元素也是丰富城市色彩的组成元素,特别是北方寒地建筑更是如此,虽然这些辅助设施不是构成城市色彩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是冬季改变城市单调、乏味的景观形象的元素。除了冬季依旧生长的常绿植物外,许多设施也能传递温暖的感觉。对于不同植物的合理规划也会形成不同季节之间的城市色彩的演变。

4.长春城市色彩分析

长春处于东北中心,虽然被叫做长春,但是这个城市的冬天漫长而且寒冷,是典型的北方寒地气候。在长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并且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城市色彩风格。

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影响

长春处于长白上向松嫩平原过渡的中央,整个地势较为平坦。整个城市中心区是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布局。形成了道路、铁道、河道绿化为骨架的网络布局。在历史上被叫做“杏花雨、丁香雾、绿洞长街春常住”的特点而驰名,形成了田园城市布局风貌。

同时,在长春的东部建设了净月潭,作为长春的水源以及氧吧。本科期间,我的学校距离净月潭非常近,学校的空气非常清新,净月潭的树木经过了80余年的生长发展,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一片人工森林,面积广袤,风景优美。人民大街的绿化景色也让人赏心悦目,整个城市的绿化效果非常好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种地理面貌以及自然气候特点,这也决定了长春的城市色彩特点。

长春城市色彩的演变

a.初期建设阶段.1800年请政府设立长春厅,1824年长春厅在宽城子区成立。几十年后,宽城区经过自然发展变成了旧城区,那里以青灰色的砖木构架民居、商铺为主。现在的大马路、二马路等街区仍旧依稀保持着当时的风貌。

b.满铁附属时期

1890年期间,俄国在二道沟建立了方格网式规划布局街道,建筑主体为黄色系,局部的装饰纹样为白色以及红色等。日俄战争后,日本建立了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立了放射状+棋盘状相结合的道路系统,建筑采用了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多为红色,如大和旅馆(今春谊旅馆)的红砖灰浆等。这个时期的长春各个区域由于权力分治,所以风貌各异,色彩景观块状分散。

春谊宾馆建于1909年,坐落在长春市人民大街站北端。建筑面积为7,74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马蹄形布局,对称门面。自开业以来,酒店,电力,供水,污水处理和加热,大部分房间有一间浴室,1925年增加燃气设备,被称为最先进的酒店。1932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转移到长春,从沉阳村土地的风扇基地的指挥官。1945年日本投降,党委书记周宝东北与苏联走进长春,在长春的苏联驻军指挥官担任,在此逗留。那年9月,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此举行,由周保中会议主持。1946年长春国民党占领后,它成为一个地方接收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北平执行总部军事停战东北27队进行美国代表就住在这里,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代表伍修权谈判往往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的位置。1948年3月前夕,解放军,长春战胜国民党军60军在此基础上,他交出泽生与巴解组织在这里了解更多相关的谈判。

c.伪满阶段

1931年,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长春也被更名为新京。日本人主持了长春的新一轮的规划,将老城区,满铁附属地以及规划新区统一风格,将政府办公等大体量的建筑设计为红色或黄色的墙面,深色屋顶。现在存留的有市图书馆、四六一医院等文化广场附近的建筑。将居住区统一为黄色墙面,灰色屋顶。两年前,长春市进行了一轮城市面貌的整体翻新,许多这个时期的居住建筑都被拆除了,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种损失。同时又规划了大面积的绿化。但是长春的路网规划依旧保持了棋盘式的布局。

d.新中国建设阶段

建国初期,东北作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以及农业区域,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春在那个时期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建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客车厂等多个工业区,这时的城市色彩以及面貌相对鲜明:宽敞的街道,红色的砖墙建筑。这个时期的灰色建筑相对较少。改革开放至今,长春周边建立了多个开发区,如高新、净月等开发区。在这些开发区中建立了一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多采用灰色、黄色系,但是这些建筑色彩与那些历史街区的原有建筑的文化氛围不是特别协调,城市色彩没有被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下来。

5.长春城市色彩特征

可以看出,长春的城市色彩一暖灰色调为主,虽然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特点,但是长春有着寒地城市特有的色彩效果。

在确定城市色彩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发展以及典型的色彩,同时还要确保城市的色彩、街道的色彩以及景观的色彩保持和谐统一。长春拥有大面积的森林,又有 积雪覆盖,所以考虑城市色彩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绿色与白色的和谐关系,比如偏暖的红色,就会显得具有生命力。

6.结语

色彩是城市印象的关键因素,也是引导元素。城市色彩的规划成功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没理,能外城市带来巨大的潜能和价值。长春的色彩规划色彩、风格独特,但是不同区域也遭到了不同的破坏与影响。所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色彩战略,确保文脉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一脉相承。

第二篇:色彩心理效应特征分析(模版)

色彩心理效应特征分析

当人们看某种颜色或色组时,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生活经历中所遇到过的与此相关的感觉,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同时在情感上作出某种反应。尽管人们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宗教信仰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对色彩的心理效应有所同异,但对色彩在情感上的反应和情感表达大致上是一致的。

众所周知,光与色对眼和脑的各种效应属于生理学范畴,它不仅表现在对人的感观刺激上,光与色几乎对所有的生物均有一定的生理效应。虽然我们不能把色彩的生理效应绝对化,我们也无法理解在西班牙斗牛场上为什么公牛见到红色就进攻,见到黄色就退却的真正原因,但至少可以说动物和人类一样,在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中确实有着某种共同性的东西,而这种感受主要表现为动物对外界条件刺激所作出的条件反射。然而对人而言,这种外界条件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相对来说就复杂多了。它不仅包括最简单的生理影响,还涉及自身的嗜好、职业、爱好、年龄、性别、环境和民族习俗以及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的积累长久等等。

从色彩给人的心理所引起的情感反应而言,积极的色彩效应和消极的色彩给人们的心理刺激和效应是不大相同的,不同的色彩刺激或使人积极兴奋,或使人消沉悲伤。这就是为什么在节日喜庆、宴会厅以及商场的色彩设计中,一般多用积极的纯度较高的暖色的原因: 它可以创造出一种振奋人心,积极、欢快、活泼的环境气氛;而在丧葬的悲伤场面一般不宜用纯度较高的色彩,多以素净的单色为主调,以产生一种肃穆、悲痛伤感的芬围。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中对色彩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医院医生的服装大致上均为白色,因为白色在人们的心理上总是给人洁净神圣的感觉。红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被广大人民所喜爱的历史,它不仅在节日喜庆时被人们采用,作为欢乐、庆典、胜利时的装饰色,而且连平时的标志、宣传品、大量的包装设计、服装设计也常常采用。有人说,姑娘们在初恋时爱穿浅红、粉红色的衣裙,是由于粉红色温柔而易于接近;热恋时爱穿玫瑰红或深红的衣服,既热情又内向、含蓄;结婚时则要换上大红的服饰,这时的一切都明朗化了,也更加热烈了(这只是一种说法,但从中可以看出色彩带给人们的微妙的心理作用)。

色彩本身自然无所谓感情,这里所说的色彩感应只是发生在人与色彩感觉之间的心理效果。人们对于色彩的考虑往往是通过心理来判断的。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的色彩,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左右和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一般来说,这种影响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是由色彩的物理性刺激直接导致的某些心理体验,可称为色彩的直感性心理效应。如高明度色刺眼,使人心慌;红色夺目鲜艳,易使人兴奋。这种直感性心理反应强烈时,就会同时唤起知觉中其他更为强烈、更为复杂的心理感受。如饱和的红色,在强烈刺激下令人产生兴奋、闷热的心理情绪,由于它与我们在印象中的火、血、红旗等概念相关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伤痛、革命等,这种因前种效应联想到的所引起的在人们心理上更为强烈、层次意义更深的心理反应,属第二个方面,即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这种间接性色彩心理效应,包括色彩感觉的转移,色彩的联想、象征、好恶、思维乃至记忆等。两种效应相比较,前者具有更多的客观性、普遍性;后者则带有较多的主观性、特殊性、复杂性、广泛性。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通常与个人或团体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有关,随着地域、时间、民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知道,色彩感觉的产生来源于光线对眼睛的物理刺激,是一个纯粹的生理过程。而其之所以能产生复杂的心理效应,是因为色彩的视觉感与人的大脑中平时经验的记忆产生了同构关系,从而使色彩变成一种抽象的概念,存贮在大脑之中。

然而,人与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色彩的感知程度又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文化背景。即使是同一个人,在情绪高潮和低潮的情况下,或在特殊情况下,对色彩的反应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由各种不同的心态组成,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联想等等,而视觉只是包括听觉、味觉、嗅觉等在内的感觉的一种。因此,当视觉形态的形和色作用于心理时,并非是对某物或某色个别属性的反应,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过程首先是作用于人的生理反应,其次才是心理反应。另外,对色彩的嗜好和色彩的象征性也会给色彩带来某种特别的心理效应:心理联想。

色彩心理联想是指当人们看到某一色时,时常会由该色联想到与其相关联的客观存在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色彩的联想与平时生活的经验最为密切相关。例如对于红色,我们既可以联相到具体的事物,如太阳、火焰、红旗、鲜花等,也可以产生抽象的联想,如革命、激昂、热情等;又如黑色,既可联想到黑色衣服、黑色汽车、黑夜等具体的事物,也可联想到死亡、绝望等抽象概念。从心理学上看,联想是知觉的产物,它不仅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还可能同时影响到其他感觉器官,如听觉、味觉、触觉等。比如,我们说这种色调看起来很嘈杂,或者说这两种颜色相配显得很和谐,这里的嘈杂与和谐均属于听觉的范围。事实上,这只不过是由听觉经验的积累、记忆直至引起视觉上反应的心理效应罢了。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研究色彩与听觉特别是与音乐的关系,并建立了音波与光波振动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通常低音代表低明度色彩,高音代表高明度色彩。在国外一些残疾人学校,教师就是用音乐来向那些先天失明的人灌输色彩的概念,如一段激昂的音乐表示红色,一段欢快的乐曲表示黄色,黑色则用庄重的音乐表示,浅蓝色则用柔和的音乐表示等。国外也有一些球队曾利用色彩在心理上的不同效应作用,把球员更衣室和休息室装饰成蓝色以便使球员很好地休息,而把动员入场区则装饰成红色,以便使球员在红色的刺激下迅速进入最佳的运动状态。在医学界,有人利用红色曾作过这样的试验,发现在较饱和的红色刺激下,人的血压会有明显的升高。可见,色彩心理效应已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无可否认的是,当对某种色彩的联想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被某个民族、某种社会集团所认可并加以推广时,就构成了色彩的象征。色彩象征体现了色彩联想中共性的一面,是人们将这种共性普遍化、一般化后所形成的表达某类特定事物的形式。因此,色彩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同样的色彩在世界不同地区往往表示不同的信息。如黄色,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帝王的色彩,象征着帝王的崇高与威严,一般平民是不敢随意使用的,否则就会有欺君之罪;在古罗马时期,黄色也被当作是高贵的色,普通人是不准使用的;在东南亚各国佛教中,黄色显示 超世脱俗!等教义,神与佛头上的黄色光圈代表着神圣;美国、日本等国则把黄色作为思念和期待的象征;在基督教中,由于黄是犹大衣服的色,故在欧美国家被视为庸俗、低下的最下等色,流传到我国也是如此。又如白色,在中国人眼中意味着丧葬,而在欧洲人则意味着喜庆,意义完全相反。在中国近代,红色一直是革命的象征,人们对红色的敏感甚至到了荒唐的程度,国民党统治时期,谁家珍藏了红布则有通匪或赤党的嫌疑;在中国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红色风暴更是席卷全国,从红太阳、红海洋到万里山河一片红等,无不极具强烈的政治色彩,人们对于具有政治意义的革命的红色顶礼膜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反感红色或拒绝红色则会被认为是不革命甚至是反革命。在那个政治生命主宰一切的年代里,人们生活中的色彩十分单调,服装色彩流行较为普遍的象征一定意义的和艰苦朴素的军绿、蓝、灰、黑之外,其他的色彩则一概被冠以 资产阶级!含义的色彩性质。在那些虚伪的政治色彩统治一切的年代中,人们不敢对其他色彩有非分之想。由此可见,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效应与象征的特殊性,有时确实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美国色彩学家切斯金认为,支配色彩嗜好有三个重要因素: 第一是自我介入(个人的嗜好,占20%);第二是体面的维持(自我与环境的调和,占40%);第三是快乐的追求(追寻流行,占40%)。其中两项均涉及环境影响,占百分比最高。环境因素包括职业与场合的调和、教育程度、地位的相称、宗教信仰、民族与传统等。当然,个性仍具有应用色调的很大潜在力量。尽管对色彩嗜好存有个人差异,但从相对色彩象征的特殊性来讲,我们同样发现,人们对色彩的喜好也能在某一范围内存在着共性的因素。例如,应用在服装色彩中的灰色系列,无论男女都喜欢。对色彩喜好的不同人群,大致上是这样的: 男人喜欢蓝、绿色系的色;女人喜欢红、紫色系的色;知识分子喜欢含蓄的低纯度色系的色(这里不包含职业环境影响);民间就曾有红女绿男的说法,这就是说,色彩心理效应的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总之,对于色彩心理的研究,可使我们对色彩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某种教条上,而是更好地为发展现代社会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服务。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我国在经济上的迅速腾飞和加入WTO,我们社会生活色彩五彩缤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色彩在自己现代物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了。人们在生活中吃、穿、住、行都很讲究色彩。愉悦的色彩常常会给我们一份好的心情、一份意外的惊喜。享受色彩带给我们甜蜜美好的生活已不再是梦想。21 世纪是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色彩将与科学技术一起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

第三篇:色彩的表现特征

归纳色彩的表现特征

归纳色彩的课题训练是通过写生的方式.以归纳为表现手段来获取对装饰性色彩的认识和把握。将自然色彩的写实性表现转换到自然色彩的装饰性表现,这是色彩造型观念的转变,也是造型方式、方法的转变,其表现特征为:

一化冗繁为简约

—般自然形象具有形、色丰富而繁杂的一面,形体具有体积感和空间特征.色彩上存在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因素。归纳色彩摈弃写实性表现因素、将繁杂的形、色关系通过概括、提炼、归类的删繁就简过程,并结合艺术形式语言的运用和表现,使之成为平面化具有装饰特征的艺术形象。

化繁为简是色彩归纳的必要手段和必然结果,简不是简单,艺术上的“以少胜多”常常用减法,艺术中的减法更为难能可贵。

二、化杂乱为条理

客观的自然物象存在着庞杂无序的特点,即使井然有序也未必符合画面的艺术需要。室内的静物虽经人为摆设,也会由于角度不同而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关注画面构成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象的理顺是通过概括、梳理使之达到画面的秩序化和条理化.这既体现了归纳色彩的技术要求,也从内涵上体现出一定的艺术原理,只有伴随对形式语言和风格的追求,才能得以准确把握。

三、化写实为夸张

色彩归纳摆脱对自然物象的传真、摹写.而采取平面的手法将自然形象转化成艺术形象,夸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常用方法。夸张能强化主题.突出形、色特征,增加形式风格特点,增强艺术感染力。归纳色彩的表现离不开对夸张手法的运用,然而只有结合画面追求的特点需要,才能使夸张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变形、变色是夸张的主要表现方式.也是获取画面形式意味的重要因素。通过变形、变色是摆脱客观的真实感、实现装饰效果的主要途径。

四、化立体为平面

平面效果是装饰色彩风格的主要特征。它所具有的朴实无华和单纯、舒展的装饰美感是装饰色彩所独具的审美风格。归纳色彩是通过归纳的手法将具有二维的自然形、色转变成具有二维平面的装饰画面。因此,平面化是色彩归纳写生表现的主要特征和研究目标。

装饰性色彩无论从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上都与写实色彩有着截然不同的造型理念。学习归纳色彩必须首先转换头脑.从对客观写实的依恋中解脱出来,转入到对平面性色彩的感悟和方法的学习。其次,在改变客观真实性中,归纳色彩导人到对艺术形式和本质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也必然带来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第一章、写实性归纳

绘画的写实性色彩课题训练,主要针对以客观的自然色彩的规律性为研究为目标,从而建立起对色彩基本要素的感性认识。其表现特征是将具有三维特点的客观物象在平面上表现出具有三维的真实感。色彩的关注点侧重于条件色,而在表现上多做加法,即尽量感受丰富的色彩关系和微妙的色彩变化并加以表现。

归纳色彩是以归纳为手段,将课题切入对自然的再创造为目的,探索装饰性色彩造型的表现语言。其表现特征是将二维立体的客观物象表现出二维平面的画面效果。色彩在感受的基础上更注重理性的处理和对固有色的关注,注重做减法。以简约的色彩创造出富有形式意味的装饰画面,是归纳色彩的目标。

一、写实性归纳的概念

写实性归纳是介于写实性绘画与平面性归纳两者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写实性归纳既尊重了写实色彩的客观性,又增强了对具体物象概括、表现的主观性,是两种造型理念转换的有效过渡方式,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写实性归纳所形成的画面风格既有客观的具象特点,又有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其视觉样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和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因此,在装饰绘画和现代绘画以及在现代各种设计中,这种形式不乏其用。

二、写实性归纳的特点

1、写实性归纳是以客观物象的形、色关系为表现依据,通过概括和梳理得以删繁就简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理过程,使之产生既有一定的三维具象特征,又有装饰效果的画面。

2、写实性归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客观物象的依赖,增加了学生在各自感受基础上的表现成分。因此,势必带来不同的感受,运用不同的技法,都会产生作品风格的不同。

三、写实性归纳的表现方法

1、块面表现:在保持客观物象的立体感、光感、空间感的基础上,以形、色合一为原则,对丰富的形、色关系通过概括做局部性有限度的归纳,并采取平涂的手法加以平面化的处理,形成色阶的变化,效果如块面状。块面表现的块是指具有立体感的整体,而面是指局部性的转折面,每一个面部是经过形、色归类后所具有典型色彩的特征。因此,色块的变化也随形体的转变、推移而形成色阶。

在块面表现中.因表现方法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1)拼接法:这是一次性表现法。即对概括归纳的区域性特征加以界定后,再逐一平涂填色,完成一个部分,再画另一部分,以此推完全画。拼接法是采取整体把握、局部完成的方法。因此,作画者要心中有数,前期要全面筹划好。

(2)叠加法:这是逐层表现的力法。画时要一层一层地画,首先铺基本色,再压第二套色,逐层叠加,使画面丰富起来。

2、点、线表现法:点、线都是造型的基本要素。点和线都可以单独使用,并以限色为基本原则,但在制作中要精心编排,步骤清晰。

(1)点绘:点的组合可以表现光影,表现明暗丰富细腻的形、色关系。归纳法是以点绘的形式,通过限色实现的,用预先设定的几种颜色分别加以点绘。点的疏密、大小都是变化的因素。对塑造具体形象可采取单色来表现,也可通过多色点的空间混合达到预想的色彩效果。

(2)线绘:线的作用不仅表现了形的外部特点,也可用疏密、粗细不同的线组合不同明度、不同色相的色面,以达到表现形、色关系的效果.也会产生独特的画面风格。通过运用不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方向变化的线的组合均可以创造不同的效果。

(3)点、线、面综合运用:点有细腻感,线有方向性,面有概括性。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使画面的表现语言更为丰富,采用有限的色彩既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效果,也可以塑造出不同风格的画面。

第二章平面性归纳

平面性色彩归纳是在写实性归纳课题基础上的训练内容,是更具装饰语言和装饰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平面性归纳简而言之,是以平涂的手法追求具有平面性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效果.这是一种常见的表现风格。这种风格从传统艺术到当代艺术,从东方艺术到西力艺术,从现代绘画到现代设计,广为应用,屡屡可见。其鲜明的装饰效果和简洁的艺术手法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也使众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不约而同地选择并加以发展。时至今日,平面化 的装饰手法依然备受青睐。

一、平面性归纳的概念

个平面性归纳色彩写生,首先应改变常规的全因素的观察认知习惯,在物体正面受光或逆光下,弱化了体积感和色彩,在变化中感受形.色合一的完形特征,从中领悟平面的整体效果。

平面性归纳是在高度限色中营造出的画面。因此,在构思立意中,要力求把握画面形象的完整和色调的协调统一,使每个构成部分都能在视觉上符合整体的需要,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平面性归纳构成中,更要关注面积、形状、方位等可变因素,以及色彩关系中影响色调的主体色和起活跃、点缀作用的主导色彩的合理运用。

在平面性归纳的实践过程中,在感受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意识,逐步延伸到从理想主义的浪漫构思到取代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以及主观的判断取代对客观的分析和依赖。因此,对于物象的自由选择和夸张变形,寓意化和工具材料的综合运用也必在考虑的范围,都会增加画面的独特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二、平面性归纳的特点

1.改变客观物象的立体感为平面感,将具有三维深度的空间关系,处理成具有二维的层次变化和画面的平面效果。

2.色彩中去掉了光源色和条件色的客观色彩因素,侧重固有色彩或以主观设定的理想色,并以大面积的平涂手法加以表现。

三、平面性归纳的表现方法

l、平涂表现:这是平面性表现的基本方法。即以色彩干净利落、涂平涂匀为特点.运用不同的平涂手法也能产生画面不同的效果。

(1)拼接法:先明确形,再一色接一色地画。

(2)勾填法:以线、面结合的形式表现,以线塑形,以色表现面。画时可先勾线所填色,也可光设色后勾线。

(3)重叠法:在构图上使两色部分相交,产生重叠部分,从而形成第三色;或主观对第三色设定,以增加画面的效果。

2、肌理表现:即以平面化效果为基本规范,运用不同的笔法创造不同的画画效果、如下蹭、湿染、点、挂、擦等。

3、其他表现:

(1)运用某些工具。如油画捧.利用其具有蜡质不着色的特点做底子,再以水粉覆盖产生特殊的效果.(2)对印法,利用一定的材料针对具体形涂色、再对贴、压印后,产生—定的效果等。

第三章 意象性归纳

艺术源自于对自然的感情,艺术也发自于自我的追求和表现,艺术的本质和活力在于创造。

拘泥于对自然的依赖和模仿并不是学习色彩的目的,达到自如地运用和表现,才是学习色彩的目的所在。意象性归纳是在写实性归纳和平面性归纳课题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形式语言的表现空间,在“创新与完美”的艺术原则规范下,进行创作性课题的训练。

一、意象性归纳的概念

意象的“意。泛指本意,是自我表意的意思;“象”指物象,即客观对象。这里的意象所体现的创意表现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包容性。意象性归纳的课题是以归纳的手法,以设定的客观对象为表现母题,通过自我感悟和审美判断的酝酿,引发种种创作构想,在寻求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中.使作品展示比新颖出风格样式。

二、意象性归纳的课题要求

1、在写实性归纳和平面性归纳课题训练的基础上,以平面性的装饰性色彩为意象表现的基准,确立色彩的形式美感和审美要求的定位。因此,色彩的自由发挥,必须以色彩的和谐和相应的视觉美感作为训练的前提要求,以免误入歧途.2、改变观察方式和定向思维的习惯定势,从客观的束缚中走出来。运用逆向思维.变换观察视角,在对象中寻找兴趣点和可变化的因素,在构思中运用夸张、变形、变色、变调、打散、重构、借物联想等各种手法,以创造新的艺术图像进行画面营造。结合草图色稿,寻找多种答案,从中筛选.加以深人、完善,绘制完成。

3、运用各种形式语言,调动可以调动的表现手法以追求独特的作品风格。通过观摩各种艺术作品以开扩视野,启发思路,获得灵感。古今中外

一切具有装饰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都将对我们在艺术形式的追求中有所帮助和借鉴。可从传统的壁画、陶瓷、装饰画中得以借鉴;可从民间艺术品如年画、剪纸、少数民族蜡染、刺绣中得到感悟;可 从国画、油画、版画、漆画、装饰画等艺术画种中补充营养;也可从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结合东方艺术的平面风格,从而形成具有装饰风格的现代绘画以来的野兽派、纳比派、立体派、表现主义等,以及马蒂斯、毕加索、勃拉克、米罗等众多绘画大师的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形式特点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当然应引起往意的是,当代艺术流派纷呈,具中有些色彩 运用已失去了视觉美感,与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背道而驰,因而是不可取的。同时,现代各种繁多的艺术设计中可以借鉴的表现形式也为数不少。

借鉴本身就是学习,借鉴要注重领会其色彩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不宜不得要领地生搬硬套。

4、求新求异、避免雷同是本课题的基本要求。在训练中强调主创精神,注重独立思考和独特的画面追求,要求既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有意加强对风格和手法的多样化追求,对设计专业的学习和日后的设计无疑是必要的。因此,个人在课题训练中,对作业的编排和设计要有意拉大反差。如构图中的密与疏;造型中的具象与抽象;色彩中的鲜与灰、明与暗、冷调与暖凋;表现风格中的工与写、繁与简等。与绘画的独辟路径的追求不同、艺 术设计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以适应更宽领域的设计需要。

第四篇:浅谈城市色彩的主旋律

浅谈城市色彩的“主旋律”

最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空前迅猛发展,在打造特色城市、彰显城市魅力大背景下,“城市色彩”已成为城市建设热点问题之一,国内一些城市已率先启动了城市色彩规划方面的研究。

胶州市作为一座拥有4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因优越的地理位臵及其通达入海的密布水路,成为河运时代北方唯一的通商口岸而盛极一时。由此带来的是有别于周边地区的城市格局与老百姓的审美趋向,城市风貌兼收南北之特色。街道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造,造型轻巧、色彩淡雅、粉墙黛瓦的建筑,配以石径曲巷,一派水乡风韵。

如今的胶州市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青岛市“拥湾发展、环湾保护”战略的提出,新、老城区、少海、产业新区多点布局的大城市框架的建立,胶州的规划建设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深入研究我市的特点、打造城市特色、突出城市色彩个性、彰显城市魅力已成为我市建设发展的新课题。

一、城市色彩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面貌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地域文化传统的最直接的反映,城市色彩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一)城市色彩是城市建设、环境治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需要。

美籍城市规划专家伊利沙尔有一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的“面孔”,这张“面孔”的好坏最直观也是最集中的表现是建筑。建筑是城市凝固的音乐,而色彩则是音乐韵律的表现。韵律的优美与否直接关系到音乐的品质与流畅,科学的城市色彩规划能够使城市建设在色相表现上更加优雅和谐,更加贴合城市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层次的彰显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展开,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环境越发地关注起来,并且对于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城市色彩承载着保护地区文化和展现不同城市历史传统的需要。作为各种经济、技术、文化、政治活动的载体,城市的趋同俨然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和趋势。色彩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使得它在城市景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城市的色彩来协助表现城市的地区文化内涵,是在全球化大趋势下,获得地区化、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城市色彩现状分析

1.研究不系统。长期以来,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思想影响,国内城市建设往往忽视了城市色彩的研究与控制。随着“又好又快发展”口号的提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政府不能提供有效引导背景下,国内关于色彩的研究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多集中在建筑个体的微观层次,缺乏从城市宏观角度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很大程序上,往往仅仅依靠建筑师或决策者从表达自身设计思想的角度,对建筑个体或群体使用色彩,而缺少系统的色彩研究体系支撑。

2.认知不清晰。由于缺乏相关引导,人们对城市色彩的认知相当随意、模糊。据2006年至2007年一份色彩流行趋势调查报告中的城市色彩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彩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对鲜艳色(40%)的选择远高于对其它彩度的选择。这恰好反映出近年来国内城市在色彩应用上所呈现的无序状态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同时被调查者对所居住城市的色相印象最深刻的色彩是绿色(其中黄绿色占21%,中绿色占18%)。这也说明了伴随着人们对于建设绿色家园,以及环保和生态等意识的不断提高,现代都市人也对能够拥有一个更加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与憧憬。

3.应用无秩序。目前中国城市的色彩现状由于长期疏于色彩方面的规划与管理,城市色

彩展现出的“花(色彩杂乱无章)”、“俗(色彩艳丽刺激)”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建筑色彩、广告色彩和灯光色彩。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市民的视觉注意,商家刻意地选用那些高饱和,并且对比强烈的色彩作为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城市在缺乏有力的色彩管理机制导致了那些将城市视为自己广告牌的商家们的肆意“涂鸦”下,已经变得越来越艳俗、生硬,而距离一个有传统、有文化、有品位、有内涵的城市标准则越来越远。色彩应用的“花”与“俗”已经成为城市“视觉垃圾”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理解城市色彩的“主旋律”

理解城市色彩的“主旋律”,首先要理解城市色彩的“主色调”。现在的城市“主色调”总是出现规模相对有限的区块中。这些区块中的建筑与街区开发的年代临近,形貌趋同性强,色调也比较接近,主色调特征明显。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色彩“主旋律”的旗下,可以统领若干组“主色调”。从方法上看,只要把握“主旋律”的大趋势,整个城市色彩的和谐感才得以确立。

以杭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的表述为例:杭州城市色彩的“主旋律”定义为“水墨淡彩”。依据的是在杭州拥有许多类型的城市色彩形象。诸如:老城区中环湖的南山路、北山路的街面主要形象是由厚重的浓重的黑瓦、青灰色砖色和不同明度的褐灰色石材相砌的立面组成主色调;而这些区域的背街小巷基本上都是历经沧桑的传统粉墙黛瓦构成,一派水墨意蕴。而近年来建的凤起路、庆春路等大街则是以灰白色调、黄褐灰色调、褐色灰石材和砖红色调等复杂的色系构成,而新城滨江区的江南大道则是以各色玻璃幕墙、不同银灰色铝合金和花岗岩等为主要建材组成的主基调呈现出淡彩状态。纵观杭城色彩“主旋律” 的形式和杭州人文的气息来看,这个城市拥有“水墨淡彩”的意境是非常合适的。

同时,这个“主旋律”不仅可以从中分出技术层面的内容,而且还可以从中揭示出艺术层面的内容。在技术层面着重研究的是与客观对象“品位”(“高”或“低”)和“品质”(“优”或“劣”)相关的问题;而在艺术层面里研究的是与文化的“品格”(“刚”或“柔”,“繁”或“简”)与审美“品味”(“雅”或“俗”,“华”与“朴”,“古”与“新”)及其艺术效果等美学方面的内容。

四.对我市城市色彩应用建议

(一)深入挖掘,找准城市的“主旋律”

1.“主旋律”要适应城市的气候特点。

对城市色彩的研究,首要的是要研究城市的气候特点,分析和比较城市色彩的需求。我市虽属沿海城市,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冬季寒冷期较长,常绿时间较短,气氛单调,因此,应选择暖色调为主的色彩体系,使城市亮丽起来,同时宜将各类色彩在色调上统一起来,使环境统一而丰富。

2.“主旋律”要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与地域统一性。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文化相辅相承,因此,在色彩规划中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并采取“挖掘—继承—发展”的原则,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文脉特征,并予以发扬光大,逐步形成特色。

青岛市便是典范。所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些自然色彩并非青岛独有,而是所有沿海城市共同拥有的自然财富。关键就在于青岛旧城的规划中,巧妙地借用、利用了青岛的自然色,实现了城市色彩的和谐统一。

如今胶州的老城区虽然已经很难找回过去的历史记忆,但是“两河、一湖”的城市格局未变,紧凑、热闹的市井风貌未变,世代传承的审美情趣依然未变。所以我市的“主旋律”首先要切准历史与现代,地区共性与地域特色的脉搏,研究建立我市独有的城市色彩系统。

(二)合理定位,把握分区的“主色调”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与更新,城市中出现了若干的城市组群,因其建设年代、建设密度、建设周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分区性格”。把握好各城市分区的“主色调”同样意义重大。应对城市文化发展过程、经济技术特点、城市总体规划定性及典型建筑群体进行准确复合,在此基础上对色彩进行合理的定位,并根据定位进行分区规划。

胶州市的新城区是2000年开始兴建的,有别于老城区的是宽阔的街道、挺拔的现代建筑和相对优越的城市环境。新城区在规划初期就充分考虑了城市建筑与周边地区河道、水库、远处的低矮丘陵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整个新城只是落入全市大的生态背景下的一个棋子,建筑色彩多以朴素、淡雅的浅色调为主,局部点缀高彩度以体现现代建筑群落简洁明快的风格,行政建筑则主要采用稳重、典雅的石材本色与玻璃幕墙的对比效果,在面积绿色植物的掩映之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区景象。

(二)精雕细琢,控制建筑单体色彩

城市的现代感,最直观的体现在哪里?建筑。建筑是城市凝固的音乐,而色彩则是韵律的表现。优雅和谐的色彩,增添了城市的美丽,也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品位。

建筑色彩控制不难理解,就是通过对单体建筑的色彩引导,规范其色彩的运用,使之更好的溶于城市色彩的大背景之中。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其中标志性建筑物,因其重要的地位,往往会成为视觉的焦点,色彩的选择则需要更多的智慧。

2010年我市三大中心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会展中心、文化中心及体育中心主体均采用了以陶土红色为主色调,体现文化建筑与体育建筑热情奔放的建筑性格,陶土红色作为周边大背景绿色的补色更好的凸显了三大中心在新城区乃至全市建筑中的标志性地位。

(四)细化管理,规范城市细部色彩

城市细部包括道路铺装、城市家具、户外广告、城市雕塑、夜景灯光等等城市色彩体系中所有能被人所感受的细节的总和。城市细部色彩大量的充斥着人的眼球,却又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视。长期以来对于城市细部的色彩管理缺乏规范的操作方式和相关的法律制约,造成城市色彩混乱、“花”与“俗”的根源恰恰是色彩的细节。

在“色彩规划”的指挥棒下,常州市武进区将给电线杆、路灯杆、报刊亭、公安岗亭、公交停车站、果壳箱等“城市家具”统一着装,由原来的白色、绿色、黑色等等,改成与城市色彩规划理念相协调的灰绿色。最终统一在武进这座“花都水城”“清丽、淡雅、温润、平和” 的城市主旋律之中。

因此今后在处理好城市、分区、建筑的色彩规划与实施的同时,还应将城市细部色彩纳入规划与管理的范围。通过编制城市色彩规划,制订城市色彩标准,建立城市色彩管理体系,使城市各类色彩统一在城市“主旋律”的大框架内,创造个性突出、生动丰富的胶州特色城市风格,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第五篇:浅论城市街道的视觉特征

内容摘要: 摘要:城市街道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成城市纹理,体现城市文化和个性的重要元素;本文以概括性的词语,主要通过城市街道视觉形象的分析对城市街道视觉特征的提出了城市街道的六种视觉特征:识别性和连续性,可观赏性与可读性,时间和空间性并进行论述。

摘要:城市街道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成城市纹理,体现城市文化和个性的重要元素;本文以概括性的词语,主要通过城市街道视觉形象的分析对城市街道视觉特征的提出了城市街道的六种视觉特征:识别性和连续性,可观赏性与可读性,时间和空间性并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街道;视觉形象;视觉特征

可识别性和连续性

可识别性指对象的局部能有效地为人们所认知,并形成统一整体印象的性质。从行为科学角度,可识别性主要从两方面产生:①感知,当时当地的情景对人产生的印象;②认知,过去的经历和回忆对当地认知的作用。这两方面常被用来解释人在城市活动时所获得的信息和对行动的指导,城市街道如果缺乏个性,或很容易互相混淆,那么就很难让人们对它产生认知感和归属感,所以城市街道应根据其限定的空间性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恰当地运用色彩有效地烘托气氛,协调景观各要素,增加街道的可识别性。

连续性是线性形态的共同特征。连续性是视觉特征形成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从视觉心理出发,连续的线形是具有“格式塔”完形效应的较佳的形式。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强烈形式感、秩序感都源于这种连续性。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具有连续性,这这显然也是其功能的需求,人们通常依赖的就是道路的这种特性。街道空间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方向特征,其界面的视觉连续就尤显重要,人们也习惯于依赖这种性质去识别道路。连续性可以通过街道的路面铺装、两旁的绿化形式,空间特征、建筑的形式、街景小品等得以实现,由此也可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这些均能加强其形象,并能产生整段时间的连续感。

可观赏性与可读性

城市街道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从街道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街道景观都应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街道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同时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不仅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而且能使人们产生舒适和愉悦的心境。城市街道的绿化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尽其职”,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地面铺装应该要力求创造出动人的,能表现和加强场地特性的地面景观。在色彩、浓淡、尺度、质感方面要有变化,做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做好广告牌和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工作,形成良好的秩序感,讲究和谐统一。

城市街道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美,还应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供人们思索,产生联想和民族的认同感,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畅想,否则这个空间环境的美,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建筑物的造型上应保留传统的比例关系,符号尺度等,使其具有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它会引起人们对历史建筑及文化的回忆,产生联想。街景小品的设置,不应盲目的选用,而应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寻找出有价值的典故并进行艺术加工,使它能够起到强化艺术空间的环境文化内涵的作用,使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文化进行交流,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城市街道应从外在的观赏性和内在的生命力的“形神合一”,达到视觉形象和直觉的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城市街道形象。

时间性与空间性

城市街道是四维的,由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城市街道时,通常是将其作为一个空间来考虑的。既然是空间,就会有界面。“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如果没有界面,也就没有街道空间可言。一般来讲,城市街道空间的界面是由建筑、地面组成的,但也有街道的上方有顶棚、高架桥等构筑物。城市街道景观是逐渐形成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街道上的建筑会不断拆迁、新建;街道在一年四季中是不同的,因为植物的生长状态变化了;街道在早晨、正午、傍晚和夜晚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因为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都在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行走在街道上的人不断地发生变化。

下载城市色彩特征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色彩特征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作 者】鲍常勇 【作者简介】鲍常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7级博士生。(武昌:430072) 【摘 要 题】人口流迁1 问题的提出......

    红与黑 色彩分析

    《红与黑》读书笔记 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司汤达一部小说的名字。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

    陕北信天游审美特征及人文色彩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得到重视与保护,因而信天游作为陕北民间最受欢迎的民歌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针对信天游的审美特征......

    打油诗极其特征分析

    打油诗极其特征分析 学号:2008212936 姓名:朱小鹏 打油诗是一种体裁,不拘文人雅客、市井俗士皆可创作,没有任何门槛。它只是一个工具,有没‘文化’均可操作,或许文化人操作得更......

    人群特征分析(精选合集)

    人群特征分析: 老人(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相关产品): 老年期的涵义: 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源于生物学,后移植到社会 科学领域中,指一个个体从出生到逐渐成长、衰退 再到死亡的一系列形......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作为......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作......

    煤炭城市空气污染特征调查

    煤炭城市空气污染特征调查,以焦作市为例。 引言近代社会以来,人们在享受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的改变时,也承受着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痛苦。煤炭,这一曾经为人类带来福祉的能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