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作 者】鲍常勇
【作者简介】鲍常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7级博士生。(武昌:430072)
【摘 要 题】人口流迁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4439万人。另根据最新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我国2005年的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473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96万人。在全部流动人口中,县和市内的跨乡镇街道的流动占45.5%,省内跨县市的流动占25.2%,省际的流动占29.4%(乔晓春,2003)。目前,国内对流动人口分布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上,即对流动人口的区际和省际、或者在一个城市内部分布的分析上,而且多使用的是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比如,乔晓春(2003)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的省际流出和流入的分布特征,周皓等(2006)利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返迁人口的特征,马戎等(2005)利用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城区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和就业状况。此外,也有专家和学者利用199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及人口特征作了研究(胡英2001)。人口的空间分布不仅包括地区分布,还包括城乡分布。同样,对于流动人口而言,也不仅存在一个地区分布问题,还存在一个城乡分布的问题,存在一个不同城市内部的分布问题。本文利用《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做一初步的分析,以期能对理解我国流动人口的分布规律性有所帮助。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2.2 流动人口的界定
在我国,由于有特殊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关于流动人口的界定问题比较复杂,不同职能部门、不同时期对流动人口有不同的界定。比如,我国第3、第4次人口普查规定户口不在本地而居住时间“1年以上”的为流动人口,居住时间达不到1年的为暂住人口,而第5次人口普查规定的常住时间“半年以上”的为流动人口;公安部门的规定居住在某一地区“3日以上”(公安部门要求流动人口办理暂住户口的时限)即为流动人口,而人口普查部门规定“半年以上”的视为流动人口。本研究使用的流动人口的概念是按照《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给出的界定。《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第二部分综合统计资料表1—4给出了按行政区划排列的2003年全国660个城市(按行政级别界定的城市,包括四级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辖区总人口(即该城市总人口),而且给出了对市辖区总人口的界定:市辖区总人口为户籍人口加一个月以上暂住人口。本研究把其中的“一个月以上暂住人口”界定为流动人口(即该城市的流入人口)。
2.3 流动人口的计算
《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除了在第二部分中给出了按行政区划排列的2003年全国660个城市的市辖区总人口(该城市总人口)外,在第三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统计资料表3—1(人口)”中还给出了按行政区划排列的2003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数。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算出2003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流动人口数,即,用第二部分中给出的市辖区总人口(该城市总人口)减去第三部分中给出的市辖区户籍
人口(该城市户籍人口数)(实际上,这里我们计算的流动人口指的是该城市的流入人口,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该城市流入人口数还应包括户口在本市而流出的人口数。但由于没法计算这部分人口,只能把城市总人口减去城市户籍人口看作该城市的全部流入人口数。换言之,计算有一个假定的条件,即城市户籍人口不存在流出。因为有这样一个假定条件,因此计算出的数据偏小,而且对有些户籍流出人口比较多的城市还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不过,考虑到我们只是作趋势分析,这些误差虽然会给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至于影响到其可信度)。由于《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第四部分县级城市统计资料中没有给出各县级市市区户籍人口数(该城市户籍人口数),县级城市的流动人口数无法计算,因此我们在分析中把县级市除外,只分析了2003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计算。其中,哈尔滨、昆明、佳木斯、淮北、宝鸡市、拉萨市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和《200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计算。上海市根据《2000人口普查分县资料》计算。湛江市根据《2003湛江统计年鉴》计算。以下各表相同,不再注明资料来源。
此外,《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给出的上海、哈尔滨、昆明、拉萨、佳木斯、淮北、宝鸡、湛江市的市辖区总人口数(城市总人口数)与市辖区户籍人口数相同(不知何原因),我们在做分析时做了如下调整处理:哈尔滨、昆明、佳木斯、淮北、宝鸡市的市辖区人口数用的是2000年普查时的市辖区城镇人口数,市辖区户籍人口数用的是《200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给出的2000年该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数;上海市的数据用的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即市辖区总人口数为普查时的市辖区的人口总数,市辖区户籍人口数为普查时的市辖区户籍人口数。拉萨市的市辖区总人口数用的是2000年普查时的市区(城关区)城镇人口数,市区户籍人口数为普查时的(城关区)城镇户籍人口数。湛江市的市辖区总人口数和市辖区户籍人口数用的是《2004年湛江统计年鉴》给出的市辖区总人口数和市辖区户籍人口数。2003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3.1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总体情况
根据《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给出的数据,我们计算出2003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总规模为4975.49万人,占该286个城市总人口的12.82%。其中,流动人口最多的是东莞市,为440.45万人(见表1);其次是深圳,为406.48万人。这两个城市的流动人口超过了400万人。流动人口在200~400万人的城市有4个,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和佛山,分别为327.79万人、292.96万人、276.86万人和206.62万人。流动人口在100~200万人的城市有5个,依次是杭州、温州、武汉、中山和南京;在50~100万人的城市有15个。流动人口最少的6个城市分别是商洛、辽源、安康、汉中、赣州和黑河市,都少于1000人。
如果从流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最高的是东莞,流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73.48%,这意味着,在东莞,每100个人中就有74个流动人口(表2)。其次是深圳和温州,流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2.92%和50.37%。流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例超过30%的城市除上面三个外,还有湛江、中山、佛山、珠海、厦门、广州、泉州、宁波等8个城市。这11个城市全部属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说明流动人口多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集中。在全部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流动人口比例占城市总人口比例超过1/5的有20个。
3.2 各省城市流动人口比较
由于不同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的程度不尽相同,所以不同地区城市流动人口
占城市流动人口总量的比重,以及所占该地区城市人口的比例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表
3)。
注:由于西藏、青海只有一个城市,海南、新疆只有两个城市,因此这4个省份未参加排序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区)中,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有1691.42万人,占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总量的1/3强;其次是浙江、江苏、北京和上海,分别为466.53,426.03,327.79和292.96万人,分别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总量的9.38%、8.56%、6.59%和5.59%。这五个省(市)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流动人口总量为3204.73万人,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总量的近2/3。这说明全国流向城市的人口有高度集中的趋势,大约有2/3的集中到了这5个省(市)的城市中,特别是广东省的城市。
如果从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看,最高的是广东,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37.4%。其次是浙江(24.9%)、北京(23.3%)、上海(20.4%)、福建(17.2%)和江苏(16.9%),这5个省城市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都超过了15%。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少的是江西,只有2.2%,次少的是安徽和吉林,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3.3%和3.5%。在参与分析的27个省(市、区)中,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低于5%的有8个,除上面3个外,还有四川、甘肃、山西、重庆和河南。
3.3 不同级别城市流动人口比较
我国的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由于缺乏县级市的数据,我们只分析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的情况。2003年我国内地共有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市,由于数量比较少,在分析中归为一类。
表4给出了我国2003年副省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流动人口规模和占总人口的比例。表中的数字显示来看,在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流动人口最多的是深圳,为406.48万人,其次是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和南京,这7个城市的流动人口都超过了100万人。如果按照城市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比例最高的是深圳,其次是厦门、广州、宁波和杭州。
在全部267个地级城市中,流动人口最多的是东莞,其次是佛山、温州、中山;这4个城市的流动人口超过了100万人(表5)。另外还有5个城市的流动人口超过了50万人,分别是苏州、无锡、湛江、常州、昆明。如果从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看,最高的是东莞,其次是温州、湛江、中山、佛山、珠海和泉州,这7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超过了30%。
此外,如果考察31个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情况,可以发现,在31个省会城市中,流动人口最多的是北京(见表6),其次是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和南京,这6个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都超过了100万人。而流动人口最少的省会城市是拉萨,只有5.18万人。次少的是银川、兰州和西宁,这4个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都少于10万人。从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拉萨由于市区人口很少,在此没作比较),最高的是广州,其次是杭州、北京、上海、昆明和南京。最少的是兰州,只有3.94%;次少的是太原、长春、南昌、西宁和银川,都少于10%。
3.4 不同规模城市流动人口比较
《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给定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为:200万人以上(市辖区户籍人口)为超大城市,100~200万人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为了更清晰的了解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我们根据上述标准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流动人口分布情况(因为县级城市的数据没有,参与分析的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市区户籍人口在20万以下的只有7个,不能作为一类来进行分析,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只分为4类,即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50~100万人的大城市,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其中最后一类城市中包括了上面提到的市区户籍人口在20以下的7个城市(见表7)。
表7显示,2003年,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全部4975.49万流动人口中,超大城市中有2560.21万人,占51.46%,特大城市中有1746.08万人,占35.09%,大城市中有529.16万人,占10.64%,中等和小城市中有140.04万人,占2.81%。这进一步说明,我国的流动人口聚集趋势为多向大城市集中,而且是多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集中。从数量上看,每两个流动人口中就有一个是流向了超大城市;有近90%流动人口的流向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只有不到3%流动人口流向了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如果从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不同规模城市也有明显的差异,超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比例为16.28%,特大城市的为14.72%,大城市的为6.19%,中小城市的为5.27%。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
3.5 不同地区城市流动人口比较
传统上,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分为三类地区,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和新疆。根据《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这三类地区城市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见表8)。
表8显示,2003年中国东、中、西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总量分别为3920.17万人、518.64万人和536.68万人,分别占78.79%、10.42%和10.79%。这说明,我国流动人口绝大部分流向了东部城市,流向中、西部城市的比例只有1/5多上点。
此外,流动人口在东、中、西部不同规模城市内部的分布特征和全国一致,即流动人口多集中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但也有细微的差异:在东部,超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的53.44%,高于全国51.46%的平均水平,特大城市的(36.58%)也要比全国的平均水平略高;而相反,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则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中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45.78%和28.58%)明显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则分别比全国水平高1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相同的情况在西部更为明显,超大城市的比重为42.7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特大城市的也要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则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近5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比较中部和西部的差别,我们发现,中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比重与西部的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差异非常明显,中部大城市的比重明显高于西部,但西部中小城市的比重则明显高于中部。主要结论
通过对2003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流动人口分析,我们发现:
(1)2003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流动人口总规模为4975.49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12.82%。流动人口规模最大两个城市是东莞市和深圳市,超过了400万人;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共有26个。流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例最高的也是东莞市,全国有11个东部经济发达城市流动人口比例超过了30%。
(2)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最多是广东省;有2/3的流动人口集中到了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和上海等五个省(直辖市)的城市中,特别是广东省的城市。
(3)在全国内地31个省会城市中,流动人口最多的是北京,有六个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超过了100万人。
(4)在我国,流动人口的聚集趋势为多向大城市集中,而且是多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集中。从数量上看,每两个流动人口中就有一个是流向了超大城市;有近90%的流向了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只有不到3%的流向了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
(5)从地域选择方面看,我国近80%的流动人口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选择中部和西部城市的比例基本相同,都在10%左右。在各地域内部,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与全国情况基本相同,即大部分集中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但也有细微的差异:在东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而在中部和西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比重则要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中部和西部相比,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比重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而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则差异非常明显,中部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比重明显高于西部,西部中小城市流动人口比重则明显高于中部。
【参考文献】
[1] 胡英.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人口研究,2006;3
[2] 乔晓春.从“五普”数据分析城市外来人口状况.社会学研究,2003;1
[3]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
(一).城市人口,2004;6
[4] 翟振武.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2007;2
[5]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
(二).城市人口,2004;8
[6]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7] 段成荣.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4
[8] 周皓.中国的返迁人口: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人口研究,2006;3
[9] 马戎.新疆乌鲁木齐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西北民族研究,2005;3
第二篇:当前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十大特征分析
当前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十大特征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劳动者进行的正规教育;在职培训活动;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对孩子的抚养;寻找工作的活动;劳动力的流动。这些行为都能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从而增强劳动者获取收益的能力。资本的生命在于流动和增值。作者认为,农民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重要的资本,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流动性。我国农村目前现实的情况来看,在受耕地制约和信贷资本约束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就业模式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了。对于许多农村和农民来说,外出务工,进行劳动力的流动,这是农村人力资本最好的投资方式和最大的收益活动。本文主要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十大显著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1、高规模性我国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流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70年代末,伴随着我国“一五”计划和许多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少部分的农民工进入到工业和服务产业;80-9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兴起了“全民经商”的高潮,这时期农民工主要是在中小城镇流动,跨省区流动的农民工数量较少;2001年至今,我国户籍制度得到了实质性的重大改变,劳动力流动极为活跃,出现了跨省跨区、规模空前的劳动力流动。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以600万的速度递增。据统计,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从业人数总计的57.6%,其中在加工制造业占到68%,在建筑业中占到80%;在第三产业的批发、餐饮业中,农民工占从业人数的52%以上。
2、高流动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流动性。农民工人力资本只有进行流动,才有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我们可以看到,从改革开放后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到“百万大军下广东”,到2002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再到劳动力从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都显示出了农民工人力资本具有很高的流动性。除此以外,农民工的高流动性还表现在职业的不稳定,极易丧失工作,因而职业的流动性也极高。高收益性当前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高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农民工及其家庭收益方面。据张古鹏、姜学民、任龙等人采用1%抽样,对青岛800名农民工收入的统计表明,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是927.49元。苏群,周春芳等人也对江苏苏南、苏北、苏中的468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是1082.71元。其中,绝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收入集中在750-833元之间,其次是900-1100元之间,有少部分农民工月平均工资达到1600元以上。其次表现为巨大的社会收益方面。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流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繁荣与富强,也缔造了“中国制造”的神话。世界银行统计,1980-1997年中国18年的经济增长中,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占16%,有的学者估计劳动力流动对年平均9.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6%。中国社会科学院蔡昉和农业部王德文等人的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3%。
四、高差距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高差距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收入的高差距性。由于农民工流动所处的地域、行业、部门、职业等不同,这些差异会导致农民工在收入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张杨珩对南京市633份农民工的问卷表明,农民工工资低于750元的人数占18.8%,750-1849元的人数占66.2%,高于1849元的人数占人数占9.5%。最低收入的农民工和最高收入的农民工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第二,身份地位的差距性。基于学历、职业、技能、收入等因素的较大差异,农民工实际拥有的资本资源和社会资源也不尽相同,农民工阶层内部的分化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现在已经出现了一部分拥有大量资本、社会地位较高的农民工,他们与那些就业能力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并且他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隔阂。
五、低存量性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流动,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95%,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仅占0.77%;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2.0%,小学文化程度占16.4%,初中文化程度占65.5%,高中文化程度占11.5%,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6%,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28.2%。虽然外出务工劳动力中的人力资本存量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低存量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低,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劳动熟练程度含量少,这往往使他们在劳动力供给中遭受歧视,以及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同时,也要看到,少部分的农民工其人力资本含量比较高,且其拥有的技能具有难以替代性,他们在就业中相比较而言会处于明显优势。
六、低组织性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集约度非常低下,这也是农民工工资经常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据建设部统计,2004年至2006年,全国新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64586件,拖欠工资总额303915.6万元。中国劳动保障网刊发的《2007年第一季度劳动保障工作情况》指出,全国27省、市、自治区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共为150万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17.35 亿元。这充分说明农民工由于低组织性而所处的悲惨境地。在已完成的流动行为中,80%以上的农民工仍然是靠亲朋好友介绍和“自找门路”,通过职业中介或者订单转移的劳动力不到20%。因此从流动形式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部门狭窄,转移速度缓慢等特点。现在许多地方已开始尝试把农民工有组织的组织起来并对他们进行培训,积极进行劳务输入,这是一种解决农民工组织程度比较低的有益的尝试,但其中问题也不少。总的来说,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组织化程度还非常低。
七、低地位性目前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专业技术要求低,城市不愿从事的粗、重、累、脏、危等岗位,在城市人眼里,他们收入较低、形象欠佳,影响市容,而且当农民工遭遇不公平对待时极易引发治安隐患。因此,农民工尽管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们却难以被城市相容,难以平等享受“国民待遇”,他们仍被当作“二等”公民而被城市所歧视。在对农民工的一份调查中,在被问及“城里人对你的态度如何”时?选择“非常友好”和“友好”的只占26.7%,而认为城市居民对他们带有“歧视”、“敌意或戒备”的却占到65% 以上。
八、低收入性农民工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低、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地位低,以及制度性的障碍,使得当前我国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比较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元至500元的占29.26%,500元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并且,农民工工作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在被调查者中, 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8~9小时的达40.30%,9~10小时和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23.48%和22.50%。
九、高风险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一旦人力资本流动的决策发生意外或失误,都会对农民工本人及其家庭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农民工从事的岗位大都是粗、重、累、脏、危等对身心有较大伤害的工种,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条件也较差,极易发生工伤事故。仅珠三角每年生断指个案至少3万宗,被机器切断手指的手指头超过4万只。有调查发现,来自农村乡镇的工伤者占工伤者总数的85.6%;工伤者平均年龄26岁,31岁以下的占81.6%,55.8%的工伤者未婚;61.7%的工伤者未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相当部分企业不按法定要求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绝大部分工伤者没有按规定获得医疗期间的工资。在珠三角,不少企业由于能源紧张而将吸尘设备闲置,工人在连口罩等基本劳保用品都没有的条件下仍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下工作,对身体伤害大,企业用工“年轻化”十分严重。工伤成为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杀手”,阻碍乃至切断受伤农民工的再就业之路,甚至使他们丧失赖以生存的劳动能力,严重的直接导致死亡。工伤造成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加速折旧,给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流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十、高成本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交易成本极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职位搜寻成本偏高。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我国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劳动力供求发布机制,农民工获取求职信息往往是通过亲朋好友、同乡、同学等亲缘网络获取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不充分的、有限的。第二,就业成本偏高。农民工找到工作后,需要在短期内办理诸如身份证、生育证、务工证、居住证等一系列的证件,需要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跑,会花费农民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三,生存成本偏高。农民工本来收入就很低,但每月需支付昂贵的房租、水电煤汽、子女教育等费用,庞大的费用支出会严重影响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第四,交通成本偏高。由于大部分的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都是跨地区、远距离的流动,节假日往返需要支付大笔的费用。第五,心理成本偏高。大部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被城市歧视和排挤,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第六,社会成本偏高。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大部分农村出现了老、弱、病、残留守的“空巢”现象,大量的耕地被“抛荒”,进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等太多的问题都要我们亟需解决,这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当社会资本向高效率的部门和行业进行合理配置时,这才是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体。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为其积极创造条件。当前,进行劳动力流动或许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切实可行的方式,而充分认识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六高四低”的十大特征,对于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三篇:城市色彩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程论文
《城市色彩特征分析——以长春为例》
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建筑学 姓名:张家榕 学号:1321051096 日期:2013 年11月11日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告诉你城市文化是什么。
——埃利尔·沙里宁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的色彩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城市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会形成独特的色彩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但是近些年的城市建设进程势头猛进,大中城市的景观不断丰富变化,但与此同时,其历史文脉造就的城市色彩也随之破坏。这种破坏造成的结果就是城市的主导色彩特征遭到破坏,城市的精神显得浮躁。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城市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子的,貌似唯一区分城市的方法就是检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研究城市的独有色彩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相关的城市色彩规划,延续城市的文脉和地域特色就变得十分迫切。长春,我在那里生活了五年,作为一个经历了多个独特历史阶段的城市,形成了非常鲜明的传统城市色彩,由于没有很好的规划和控制这些传统城市元素,使得城市建设显得有些紊乱,而且引起了诸多争议。接下来的内容将从长春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过程入手,研究长春城市色彩的特征。
1· 城市色彩的影响因素
法国著名的色彩学家、设计大师让·菲利普·朗科罗在60年代提出色彩地理学,他认为地理气候和传统文化是影响城市色彩的根本因素,而文化传统等因素则受地理气候的影响与制约。
色彩的象征意义是独特而且不容置疑的,它已经成为了不同民族的信仰、历史、生活和习俗等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和城市都有不同的色彩偏好,这样就会形成不一样的城市景观色彩风格。在许多的国家的传统中,红色就代表着邪恶,但是在中国,红色则意味着喜庆和祝福,这种颜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官式建筑中,如宫殿、庙宇的外墙、庆典的服饰以及灯饰等。而且到了现代,红色还成为了我国的国旗的颜色,也代表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在西方国家,到了圣诞节,红色也会成为大街小巷的主打色,用来表达温馨。但是不同的是,在股票市场中,红色在亚洲表示上涨,而在美洲则表示下跌。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黄色象征着财富和权利,是皇族的专有颜色。在希腊和罗马,神庙上的颜色也是以金黄色为主。但是在欧洲,黄色却被认为是庸俗的色彩。
在不同的年代,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也会影响城市的主要色彩。比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主要颜色是砖红色;60年代的主要色调成为了灰色;到了80年代,主要色彩变成了白色的墙面贴砖和蓝色的玻璃。
地理与气候也影响着城市的色彩,我们知道,气候条件被分为寒地气候、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以及沿海气候等,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城市也会有不同的色彩。比如,温热的地中海沿岸城市的色彩倾向于金黄色,而寒冷的北方国家以及东北城市的颜色则偏向采用厚重色彩。
2.寒地城市色彩控制
城市色彩不但与城市规划相关,而且也影响居民的视觉心理健康,所以,城市色彩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城市色彩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城市特色,与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都有很多的关联。
城市色彩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面貌在视觉上的深度体验,虽然许多没有经过建筑学专业培训的人无法准确的捕捉到城市色彩的信息,但是如果一个城市的总体色彩纷繁冗杂,那么给予城市中居住、生活的人们的感觉也会是杂乱无章的,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这个城市缺少历史的积淀,又是改革开放首当其中的城市之一,其发展的迅猛势头势不可挡,但是却缺少一个整体的色彩感觉,所以给人感觉整个城市都很浮躁。改革开放后,很多城市也变成了这样,这就导致无论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呈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子,没有地方特色。
3.寒地城市色彩构成
说道城市色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的外表皮的颜色。的确,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城市色彩的体现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建筑色彩就是城市色彩体现与表达的灵魂。建筑的处理直接影响了城市总体色彩感的基调。建筑色彩包括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办公建筑等等,这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的建筑色彩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寒地建筑的色彩设计既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建筑的色彩区别,又要考虑到色彩的地域性、冷暖对比性等特征,使建筑色彩具有地域性。
其次,广场街道的色彩也是城市色彩的串联元素,它构成了城市的骨架,也串联了城市的景观节点。它是城市景观的管道,所以,应该考虑到其景观的延展性与建筑色彩的关系。或是顺应建筑的色彩感觉使整个区域显得和谐统一;或是强调出建筑的轮廓特征,使城市主导色彩更为突出。
城市内的指示牌、雕塑、广告、公交站等生活辅助设施都属于城市的辅助色彩,这些元素也是丰富城市色彩的组成元素,特别是北方寒地建筑更是如此,虽然这些辅助设施不是构成城市色彩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是冬季改变城市单调、乏味的景观形象的元素。除了冬季依旧生长的常绿植物外,许多设施也能传递温暖的感觉。对于不同植物的合理规划也会形成不同季节之间的城市色彩的演变。
4.长春城市色彩分析
长春处于东北中心,虽然被叫做长春,但是这个城市的冬天漫长而且寒冷,是典型的北方寒地气候。在长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并且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城市色彩风格。
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影响
长春处于长白上向松嫩平原过渡的中央,整个地势较为平坦。整个城市中心区是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布局。形成了道路、铁道、河道绿化为骨架的网络布局。在历史上被叫做“杏花雨、丁香雾、绿洞长街春常住”的特点而驰名,形成了田园城市布局风貌。
同时,在长春的东部建设了净月潭,作为长春的水源以及氧吧。本科期间,我的学校距离净月潭非常近,学校的空气非常清新,净月潭的树木经过了80余年的生长发展,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一片人工森林,面积广袤,风景优美。人民大街的绿化景色也让人赏心悦目,整个城市的绿化效果非常好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种地理面貌以及自然气候特点,这也决定了长春的城市色彩特点。
长春城市色彩的演变
a.初期建设阶段.1800年请政府设立长春厅,1824年长春厅在宽城子区成立。几十年后,宽城区经过自然发展变成了旧城区,那里以青灰色的砖木构架民居、商铺为主。现在的大马路、二马路等街区仍旧依稀保持着当时的风貌。
b.满铁附属时期
1890年期间,俄国在二道沟建立了方格网式规划布局街道,建筑主体为黄色系,局部的装饰纹样为白色以及红色等。日俄战争后,日本建立了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立了放射状+棋盘状相结合的道路系统,建筑采用了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多为红色,如大和旅馆(今春谊旅馆)的红砖灰浆等。这个时期的长春各个区域由于权力分治,所以风貌各异,色彩景观块状分散。
春谊宾馆建于1909年,坐落在长春市人民大街站北端。建筑面积为7,74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马蹄形布局,对称门面。自开业以来,酒店,电力,供水,污水处理和加热,大部分房间有一间浴室,1925年增加燃气设备,被称为最先进的酒店。1932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转移到长春,从沉阳村土地的风扇基地的指挥官。1945年日本投降,党委书记周宝东北与苏联走进长春,在长春的苏联驻军指挥官担任,在此逗留。那年9月,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此举行,由周保中会议主持。1946年长春国民党占领后,它成为一个地方接收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北平执行总部军事停战东北27队进行美国代表就住在这里,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代表伍修权谈判往往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的位置。1948年3月前夕,解放军,长春战胜国民党军60军在此基础上,他交出泽生与巴解组织在这里了解更多相关的谈判。
c.伪满阶段
1931年,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长春也被更名为新京。日本人主持了长春的新一轮的规划,将老城区,满铁附属地以及规划新区统一风格,将政府办公等大体量的建筑设计为红色或黄色的墙面,深色屋顶。现在存留的有市图书馆、四六一医院等文化广场附近的建筑。将居住区统一为黄色墙面,灰色屋顶。两年前,长春市进行了一轮城市面貌的整体翻新,许多这个时期的居住建筑都被拆除了,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种损失。同时又规划了大面积的绿化。但是长春的路网规划依旧保持了棋盘式的布局。
d.新中国建设阶段
建国初期,东北作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以及农业区域,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春在那个时期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建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客车厂等多个工业区,这时的城市色彩以及面貌相对鲜明:宽敞的街道,红色的砖墙建筑。这个时期的灰色建筑相对较少。改革开放至今,长春周边建立了多个开发区,如高新、净月等开发区。在这些开发区中建立了一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多采用灰色、黄色系,但是这些建筑色彩与那些历史街区的原有建筑的文化氛围不是特别协调,城市色彩没有被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下来。
5.长春城市色彩特征
可以看出,长春的城市色彩一暖灰色调为主,虽然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特点,但是长春有着寒地城市特有的色彩效果。
在确定城市色彩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发展以及典型的色彩,同时还要确保城市的色彩、街道的色彩以及景观的色彩保持和谐统一。长春拥有大面积的森林,又有 积雪覆盖,所以考虑城市色彩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绿色与白色的和谐关系,比如偏暖的红色,就会显得具有生命力。
6.结语
色彩是城市印象的关键因素,也是引导元素。城市色彩的规划成功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没理,能外城市带来巨大的潜能和价值。长春的色彩规划色彩、风格独特,但是不同区域也遭到了不同的破坏与影响。所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色彩战略,确保文脉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一脉相承。
第四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特征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特征分析
摘要:研究不同城市规模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情况,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特征和务工经历与职业流动稳定性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平均1 a换一次工作;小城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稳定性低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男性、年龄较大、已婚、进城务工年限较长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稳定。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城市规模;稳定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77-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来寻找务工机会,因而出现了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农民工总量为2.69亿人,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为1.00亿人,占60.57%。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人生观、价值观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城市就业偏向于长期性。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第二、三产业的主力和支柱,因此,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职业流动特征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职业流动的稳定性,对于城市第二、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据来源及概念界定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2012年7―8月的调研结果。在辽宁省按照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选取了大、中、小三类城市规模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同时在各个行业进行分层抽样。其中:沈阳市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大城市);鞍山市、锦州市属于地级市(中等城市);北镇市、台安县属于县级市(小城市)。最终获取有效问卷651份。
1.2 概念界定
新生代农民工:指1980年以后出生,户籍在农村,出生在农村,未受过高等教育,来到城市从事非农就业3个月以上的农民工。
职业流动:指新生代农民工来到城市就业后,再次更换用人单位、职业、工种或就业城市的流动行为。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中职位、收入的变化不算作发生职业流动。其中换工作的次数是职业流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及职业流动稳定性。样本描述性分析
2.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
职业流动频次指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时变换工作的次数。若未更换过工作,职业流动频次计为0;若从事过两份工作,即为换过1次工作,职业流动频次计为1;以此类推。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33.18%的人没有换过工作,有93.10%的人换工作不超过3次。在大城市中,未进行过职业流动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高于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同时在大城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达到5~6次的占比高于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见,大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个体间差异较大。
从职业流动频次可以初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换工作的情况,但在城市务工时间较长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必然较多。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稳定性,本文继续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务工时间。农民工务工特征与城镇职工不同,他们过年回农村老家后,来年再回到城市务工有些人就会更换工作地点及工作单位,因此,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做到1 a以上,认为这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比较稳定;相对的,平均每份工作做不到1 a就会跳槽,认为这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不稳定。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70.05%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比较稳定;29.95%的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做不到1 a,即职业流动不稳定。在小城市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稳定性低于中等城市和大城市。
2.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交叉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会根据其个人条件来决定是否频繁更换工作。本文选取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来分析个人特征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稳定性的联系。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男性新生代农民工中有71.40%的人职业流动较稳定,而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中有66.15%的人职业流动较稳定,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农民工更多的要兼顾家庭,在工作上的精力比较少,因此职业流动稳定性低于男性。年龄大于2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较稳定的占比要高于小于等于2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农民工开始倾向于找稳定长期的工作。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职业流动比较稳定的占比为83.70%,高于未婚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联系,但读过中专或技校的新生代农民工有90.91%的职业流动都比较稳定,这可能是因为中专或技校已经为他们的就业确定了基本方向,因此其职业稳定性较高。
由于在城市务工经历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稳定性也有很大差异。本文主要选取进城务工年限来研究就业经验与职业流动稳定性的联系,选取进城务工前技能熟练程度、是否接受技能培训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水平与职业流动稳定性的联系。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年限越长,就业越稳定,进城务工大于9 a的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都做了1 a以上。进城务工前的技能水平是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经历的起点,在进城务工前没有学习过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职业流动稳定的占比为70.13%,略高于学过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同时,在务工期间未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职业流动稳定的占比为70.82%,略高于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两个数据都显示出有技术的新生代农民工换工作的频率要高于无技术的新生代农民工,这可能是因为当新生代农民工掌握某种技能后,其人力资本中专用型人力资本得到了积累,使其找工作具备了一个优势,因此相对其他人来说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这样他们会选择多次更换工作,以求最终找到工资、保障、工作环境等相对高质量的工作,因而降低了就业稳定性。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特征,进而研究了个人特征、务工经历与职业流动稳定性的联系。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及在城市务工经历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寻找长期稳定的工作。掌握技术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找工作上具备优势,但他们却倾向于频繁跳槽,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的选择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在注重工资收入的同时也重视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这就使他们找工作有了更多的条件和要求,因此他们多次更换工作以找到最满意的工作;二是很多企业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但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稳定性未升高的情况可以看出,技能培训并没能有效地留住他们在本单位长期就业,这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用人单位提供的技能培训正规性较差、质量较低、应用范围较小。
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稳定性,首先,政府和企业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拉进他们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差距,以增强他们在城市务工的归属感,使他们更愿意在城市长期、稳定地就业;其次,用人单位要重视技能培训的作用,重视培训质量,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本单位、本岗位有长期就业的意愿。
参考文献
[1] 康绍霞.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2010(11):89-90.[2] 杨慧玲,范叶超.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职业流动――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J].南方论刊,2011(1):49-50.[3] 吕晓兰.工作转换、流动与农民工收入增长[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40-49.[4]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9(3):93-101.[5] 朱明芬.农民工职业转移特征与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7(6):9-20.[6] 李长安.农民工职业流动歧视及对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6):27-32.
第五篇:试述我国城市政府职能的特征
试述我国城市政府职能的特征。
1、广泛性
由于城市公共事务复杂多样,分工细致,加之我国城市社会自治和社会组织还在发育之中,所以从邻里关系、社区卫生、居民福利、商业网点、公共设施到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事务,都要纳入政府的管辖范围,从而使城市政府职能从其他地方政府职能更加广泛多样。
2、服务性
在乡村社会,农民是具有自主生活能力的人,农民的基本生活大都能够自给自足,农村的公共事务也大多是自助性的,而在城市社会则会完全不同,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样样都离不开政府所提供的支持与援助,离不开政府或公营机构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服务职能体现了城市政府的本质,服务是城市政府的天职。
3、规范性
法制政府起源于近代以来的城市,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法制化和科学化,而法制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城市政府的职能范围、权责关系和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保证各种城市事务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调整和发展各项政府职能,从而确保城市政府职能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4、自主性
在现代社会,城市是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在国家行政体制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其职能的实现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城市社会自成一体,城市社会关系和城市事务也有其特殊性,无论从时间上、经济上,还是从效果上看,城市事务中的环境、能源、规划、建设、住宅、交通、福利、卫生、治安、消费等都自成体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适合由城市政府自主地实施管理
5、多样性
现代城市政府职能范围广、跨度大、城市公共事务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加之行政环境的剧烈变动和行政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至政府在管理这些公共事务、实现其各项职能时,不得不采用多种手段、途径和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保证城市政府的各项职能和管理决策得到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