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分析
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成都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基础依据。
方法 整理成都市1980年以来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数据,采用ICD-10编码,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种类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结果 恶性肿瘤的登记报告发病率从1990年的32.29/10万上升到2010年的171.63/10万,登记报告死亡率从1980年的75.12/10万上升到2010年的181.12/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肝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积极开展肿瘤的早诊早治等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疾病模式转变,急性传染病死亡率明显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2008年,卫生部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情况,结果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其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原因,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2.45%和22.32%,而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第一位死亡原因[1],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本研究拟分析1990-2010年成都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成都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数据来源于成都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成都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监测系统所有病例均为医院首次确诊肿瘤病例。成都市死亡原因监测系统所有病例包含医院内死亡和院外死亡的病例。
为保证成都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成都市卫生局关于开展死因和慢病发病监测工作的要求定期开展对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培训、督导与质量控制,全部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人口资料由成都市公安局提供。1.2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不同肿瘤类别、性别、地区的肿瘤发病、死亡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和城乡地区肿瘤死亡率的差异。2 结果
2.1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 2010年成都市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
2010年成都市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胃癌。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33.49/10万和121.12/10万),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18.94,p<0.05)。(见图5)
2010年成都市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肠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城、乡肿瘤死亡率分别为176.95/10万和177.84/10万,城市死亡率略高于农村,没有显著差异(x2=0.02,p>0.05)。(见图6)3 讨论
3.1国内外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05年全球5800万死亡病例中,有13.10%死于恶性肿瘤[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240万,死亡病例760万;发病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和肝癌[3]。就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性别分布来看,据WHO统计,恶性肿瘤男女发病率比值为1.15,男女死亡率比值为1.3,因为致死率较高的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男性比女性高发[2]。我国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恶性肿瘤是我国第二位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32%,处于世界较高水平[1]。我国1973-1974年全人口死因回顾调查、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抽样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80.79/10万人、106.76/10万人、128.63/10万人;2000年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达到146.61/10万人,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达到112.57/10万人,均呈现上升趋势[4]。我国不同性别、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差异明显,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为第二位死因(占21.0%)。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1]。中国37个肿瘤登记处2004年的肿瘤登记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0.03/10万,男性(278.93/10万)高于女性(220.39/10万)。第1位恶性肿瘤为肺癌,其次为胃、肝、食管和乳腺癌;城市点合计男女合计发病率为255.48/10万(男性274.74/10万,女性235.65/10万),前5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胃、乳腺、肝、结肠癌[5]。
四川省2004-2005年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对10个县区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死因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10个县区居民恶性肿瘤2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2.6/10万和111.3/10万,是被调查地区总死亡原因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为23.79%;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9.3/10万和8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呈现增高的趋势;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6]。可见四川省和全球、全国的情况一样,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
3.2 成都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分析
从成都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可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死因顺位及减寿率中都居第一位,是严重影响市民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从发病率来看,成都市的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成都市的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发病率为110.70/10万,与2003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相比较,低于北京市(239.2/10万),天津市(255.1/10万),上海市(337.7/10万),大连市(283.8/10万),哈尔滨市(222.8/10万),杭州市(293.6/10万),武汉市(165.8/10万),广州市(255.6/10万),高于重庆市(101.7/10万)和深圳市(73.8/10万)[7]。
从死亡率来看,成都市的恶性肿瘤报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成都市的恶性肿瘤报告死亡率为121.56/10万,与2003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相比较,低于合计死亡率(166.22)和城市地区死亡率(161.92)[8]。虽然成都市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国不高,但是上升趋势和全国、全省的情况一样,十分明显,所以加强肿瘤防控工作刻不容缓[4[6]]。
将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别不大,甚至发病率低于死亡率。这个是因为成都市的肿瘤发病监测是放在4种慢病发病监测系统中的,不是专门的肿瘤登记系统,所以数据的质量不高。成都市死因监测系统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对死因监测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相比之下数据更准确。
从病种来看,2010年成都市发病人数排在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死亡人数排在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和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情况相同[7]。提示我们要针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重点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从性别来看,成都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和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情况相同[8]。2010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胃癌和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仍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特异性恶性肿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从地区来看,2010年成都市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农村一致,但全国及四川省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农村,而中国肿瘤登记地区城市死亡率低于农村[8],这可能与调查中对城市和农村的划分与成都市的方法不同有关。提示我们随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疾病谱也在发生改变,应该进一步加强成都市农村居民的肿瘤防治工作。
3.3 成都市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 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第三次全国死亡原因调查显示,部分原高发地区相应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建立了肿瘤防治机构和三级防癌网,开展了恶性肿瘤普查普治、抗癌宣传、综合防治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工作密切相关[1]。
针对成都市的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建议开展以下防控措施: 1.给与肿瘤综合防治工作充分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从政府层面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和经费扶持,大力开展城乡肿瘤综合防治工作。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计划,大力提倡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3.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积极开展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和职业致癌因素。4.全面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全程免费接种,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注射。
5.对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等8种重点癌症,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筛查工作,实现早诊早治。
6.建立和完善成都市肿瘤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建立肿瘤登记系统,加强患者基本情况、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等基本信息的收集,提高死因登记质量;并整合疾病控制系统、医院和社区的相关信息系统,建立癌症患者筛查、临床诊治与生存与死亡状况等随访系统,开展本地区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为开展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篇:麻疹的流行特征分析
麻疹的流行特征分析
了解成都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该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年报告确诊病例2200例,2008年全省开展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明显降低;麻疹的发病高峰在3~7月份;发病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低年龄学龄儿童为主,<1岁儿童和成人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流动人口麻疹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58.45%。结论
2008年全省开展强化免疫后成都市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及时有效的接种 疫苗,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提出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为了解近年来成都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我市麻疹控制进程,实现消除麻疹工作目标提供决策依据,现将2004-2009年成都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包括所辖区(市)县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主动监测资料;强化免疫数据来源于本市工作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
麻疹病例的诊断和分类标准按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进行。
1.3 抗体检测
麻疹抗体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血清IgM抗体。
1.4 统计分析
有关数据采用Exce2000进行统计处理。2 结 果
2.1 麻疹疫情
成都市辖19个区(市)县,2009年末人口1139.63万人。2004-2009年6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2865例,最终诊断麻疹病例2200例(76.79%),其中实验室确诊1610例,流行病学调查诊断42例,临床诊断548例,分别占确诊病例总数的73.2%、1.9%和24.9%。排除病例665例(23.21%),其中风疹95例,其他570例,分别占排除病例总数的14.29%和85.71%。
2.2 麻疹流行特征
2.2.1 发病情况
自1990年成都市开展了麻疹集中发病地区部分人群的麻疹疫苗强化接种以及建立麻疹监测系统等措施以来[1],1991-2004年发病率都处于较低水平(0.19/10万~1.32/10万);2007年上升至7.96/10万。2008-03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对8月龄~14周岁儿童强化免疫,2008年成都市麻疹发病率下降至2.17/10万,2009年降至0.36/10万(图1)。2.2.2 暴发疫情
2004-2007年共报告暴发疫情10起,142例病例,分布在本市八个区(市)县,所有暴发均经实验室证实。其中2004年1起,10例;2005年5起,89例;2006年3起,35例;2007年1起,8例。麻疹暴发主要集中在3~5月份,符合冬春季高发的特点,暴发病例人群集中在流动人口中,主要是12岁以内的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强化免疫后2008、2009年无暴发疫情。
2.2.3 地区分布
2200例麻疹病例分布在全市19个区(市)县,病例分布最多的是中心城区,共计1519例(69%);经济较好的郊区县共计599例(27.3%);发病较少的是经济欠发达且远离市区的郊区县,共计82例(3.7%)。
2.2.4 时间分布
以每年3~7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626例,占病例总数的73.91%,其中3~7月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2.68%、20.95%、17.59%、12.09%和10.59%;2008年病例数从当年5月后明显减少(表1)。2.2.5 人群分布
2.2.5.1 年龄、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中年龄最小的是出生后41d,最大的55岁;发病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学龄儿童为主,<1岁年龄段、1~9岁年龄段、10~19岁年龄段、20岁以上年龄段,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3%、48.95%、10.82%和17.23%(表2)。2009年2~9岁儿童发病明显减少,其中3、4岁年龄组没有病例,<1岁年龄段病例占了当年发病的51.35%;成人发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2200例麻疹病例中,男1183例,女1017例,男:女比例为1.16:1。
2.2.5.2 户籍居住状况
病例中本市人口占41.55%,居住在19个区(市)县,50.44%的本市人口居住在五城区,49.56%的本市人口居住在郊区县。流动人口占总数的58.45%,居住在本市15个区(市)县,在本市居住时间≥3个月的病例中,其中141例来自省外,1145例来自省内其它地市州;82.27%的流动人口病例居住在五城区,占五城区发病总数的69.65%;17.73%的流动人口居住在郊区县,占郊区县发病总数的33.48%。
2.3 免疫史
病例中有免疫史者398例(占18.09%),无免疫史者1002例(占45.55%),免疫史不详者800例(占36.36%);本地和外地人口1次和2次及以上免疫史情况无明显差异;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外地人口所占比例远远大于本地人口病例数。
2.4 强化免疫
2007年全市开展了春秋2轮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2008-03按照四川省麻疹强免方案,成都市接种目标儿童1678854人,报告接种率为98.43%,评估接种率为99.48%;在8月龄~6岁适龄儿童登记建卡情况中,漏卡率为1.48%,在强化免疫过程中对81.09%儿童进行了补卡;在摸底登记的目标儿童中有1.63%为零剂次免疫率,补种率达到98.25%。3 讨论
3.1流行特征及其变化
2004年以前成都市麻疹发病呈低水平散发,2005-2008年出现流行高峰。2008年强化免疫前后发病都以春季初夏为麻疹的流行季节,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低年龄学龄儿童发病为主;强化免疫前流动人口发病占了发病总数的绝大部分,2009年以后本地人口发病数超过流动人口,病例呈明显的聚集在市区和经济发达的区县。8月~<1岁组病例构成逐年增加,2004年构成比占当年的11.11%,到2009年构成比占当年的40.54%,和马超等[2]报道一致。1岁以内的小年龄组发病明显上升,说明8月龄以前儿童对麻疹已经易感[3]。20岁以上成人病例构成逐年增加,2004年构成比占当年的10.1%,到2008年构成比占当年的24.15%,可能受冷链等条件影响,疫苗接种不规范、有效接种率低或未种疫苗[4],是本市成人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强免以后2009年发病率降至0.36/10万,但和2012年消除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的目标仍存在较大。3.2 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 分析显示,本地和外地人口8月龄~9岁年龄段,未免疫和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占本地和外地人口发病数的33.04%和57.78%;强化免疫摸底中也发现了漏建卡和零剂次免疫儿童,说明我们的常规工作还需要加强。8月龄~9岁年龄段流动儿童的发病数是本地儿童的1.9倍;本市流动儿童的免疫水平较低,外地来成都入学的高中和大学学生中,也有较多的人员麻疹免疫水平较低[5],因此,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仍是我市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尤其是流动人口接种率, 强化免疫屏障是防控麻疹流行的关键[6]。学校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最易引起麻疹暴发流行。本市的10起暴发疫情,主要是12岁以内的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因此要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将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列入学校传染病管理的重要内容[7]。强化免疫后病例数明显下降,证明常规免疫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的不断提高是控制麻疹的基础,适时对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必要补充,对迅速提高人群抗体水平,阻断病毒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控制麻疹的有效策略[8]]。
3.3 对策建议 做好麻疹监测管理工作,在做好常规报告工作的同时,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建立流动人口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流动儿童的搜索和管理;严格落实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对于大年龄组人群,特别是高等院校新生和教师、工地民工等特殊群体,适时开展常规接种麻疹疫苗,降低特殊人群麻疹发病率[9]。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预防控制麻疹意识和水平;开展2010年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工作,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第三篇:凉山彝族自治州梅毒流行特征分析(推荐)
凉山彝族自治州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分析凉山州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5-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凉山州共报告梅毒病例29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各型构成中,以隐性和Ⅰ期梅毒为主,占总患者数的81.48%。无明显季节高峰。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69: 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66.4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1.34%)。结论
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和检测,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梅毒是传染性强、危害大的一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随着吸毒、性紊乱、性犯罪现象的不断增多,加快了梅毒的传播速度。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梅毒疫情传播迅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凉山州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疫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照发病日期进行统计);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人口资料由国家统计局提供)。
1.2 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
2.1 梅毒发病概况
2005-2010年凉山州累计报告梅毒2905例,死亡1例(为隐性梅毒)。年均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2005年为5.45/10万,2010年为22.7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53,P<0.01)(表1)。2.3 时间分布
2005-2010年各月份均有梅毒报告,2月份最低占5.99%,8月份最高占9.74%,无明显的季节分布高峰(图1)。
2.4 性别分布
2905例梅毒中,男性1187例,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1718例,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性别比为0.69:1(表3)。
2.5 职业分布特征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种职业中,17种职业报告有梅毒病例,以农民为主,累计报告1782例,占全部梅毒病例61.34%。具体结果见图2。
2.6 年龄分布特征
梅毒发病主要集中在20~39年龄组,共报告1931例(66.47%)(图3)。
讨论
近年来,凉山州报告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朱新凤等[1]、彭志文等[2]、郑海红等[3]、严丽英等[4]等的报道结果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加强了传染病诊断标准和疫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监督管理,特别是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梅毒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梅毒的诊断率和报告率,减少了漏诊和漏报。而且随着传染病防治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加深了人民群众对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的了解,患病后能主动去医院就诊,疫情能够得以及时上报。同时近年来凉山州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性日趋频繁也加快了梅毒的传播,卖淫嫖娼和静脉吸毒等犯罪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也使梅毒的传染源呈广泛复杂的趋势。
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分布无明显季节高峰,与朱新凤等[1]的报道结果相同。这可能主要与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源及性传播)和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卖淫嫖娼及静脉吸毒等)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有关。梅毒人群分布以20~39岁年龄段人群最高,占66.47%,呈青壮年高发趋势,与朱新凤等[1]、郑海红等[3]等的报道结果相同。主要与这一年龄段人群正处于性功能活跃阶段,为各种性犯罪和性紊乱活动的高危人群,而且这个年龄组人群流动性也最大,因而感染梅毒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人群,提示该年龄段是梅毒防治和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女性梅毒年均发病率高于男性,且有统计学意义,与彭志文等[2]的报道结果相同。梅毒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与该人群人口基数大、防病意识差有关,同时很多农民外出打工流动性大,已成为性紊乱的高危人群,在防治工作中应作为重点人群。梅毒临床类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与彭志文等[2] 的报道结果相同。
梅毒危害严重,且是HIV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5]。凉山州梅毒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应引起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实施综合预防措施,有效减低梅毒传播危险因素。因此建议:①继续大力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农村、娱乐场所以及流动人口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在重点公共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及一次性注射器等防护用品,减少因吸毒、性犯罪和性紊乱感染和传播梅毒的危险。②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最大限度的取缔卖淫嫖娼和吸毒等犯罪活动。加大对美容美发、宾馆、洗浴中心等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消毒效果,防止通过美容用品、理发工具和洗浴用品传播梅毒。③依托艾滋病防控项目,继续加大对不同高危人群的梅毒监测力度及干预力度。强化孕产妇围产期及产前梅毒的筛查和防治,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④进一步整顿性病诊疗市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诊治梅毒,降低梅毒流行率。4 参考文献
[1] 朱新凤,沈建勇.2004~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8):627-628. [2] 彭志文,吴戈.湘西自治州2005-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67-1569.
[3] 郑海红,王家春.福建省泉州市200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4): 35-37.
[4] 严丽英,吴李梅,许亚平,等.浙江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2):17转25.
[5] 张懋奎.艾滋病与性传播疾病的关系[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19): 3805-3810.
第四篇: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某县2009-2012年间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某县2009-2012年全民死因监测数据中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病例的死亡率变化情况。结果
2009-2012年,某县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共计2171人,2009-2012年该县人口累计数为122.72万人,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176.91/10万,标化死亡率147.73/10万;男性死亡数1394人,女性死亡数为777人,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28.58/10万和125.13/10万,标化率分别为168.73/10万和124.50/10万。该县在2009-2012年期间,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标准化死亡率达157.32/10万;肺癌与肝癌在各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分别列1、2位,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53.77%,死亡率分别为36.99/10万和36.26/10万,标化率分别为31.94/10万和28.08/10万。
结论
2009-2012年间,该县恶性肿瘤死亡率比全国第三次死因流调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率高;肺癌与肝癌的死亡率比全国调查数据高,已成为该县恶性肿瘤中的主要死亡病种,应加以重点防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受人口城市化、老龄化、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1],与之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恶性肿瘤而死亡的病例日渐增多,而且这种趋势一直在蔓延,这种情况的发生给疾病防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解成都市某县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现将该县2009-2012年期间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死亡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恶性肿瘤数据来源于某县2009-2012年期间各死因监测点网络报告数据;人口数据来源于该县统计局年鉴。
1.2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3软件和SPSS 15.0软件进行率的分析、比较。2结果
2.1基本情况
该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地区南部;境内以平原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76.6%,间有部分浅丘台地;县域经济以工业为主,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超过50%;该县人口总数增长缓慢,4年增加约5000人;流动人口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主。
2.2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2009-2012年,该县总死亡数8980人,年标化死亡率716.20/10万。该县因恶性肿瘤死亡人口数共计2171人,恶性肿瘤是该县第2位死亡原因,占居民总死亡数的24.18%。2009-2012年该县累计总人口数为122.72万人,4年平均死亡率176.91/10万,标化死亡率147.73/10万 ;其中,男性死亡1394人,女性死亡777人,男女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68.73/10万和124.50/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2.3分病种死亡情况
恶性肿瘤前5位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肛门癌,占恶性肿瘤总死亡数70.24%。各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在2009-2012年间波动情况如下:肝癌、胃癌、宫颈癌、白血病、鼻咽癌死亡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乳腺癌在2010与2011年出现死亡峰值,在随后的2012年出现下降趋势,且2010年为死亡率最高峰(表2)。
男性恶性肿瘤中,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占男性恶性肿瘤总死亡数75.47%;女性恶性肿瘤中,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食管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总死亡数的60.62%。男女性的第1、2位死因顺位分别为肺癌与肝癌,但男性高于女性(χ2=5.1,P<0.01;χ2=3.6,P<0.01),占恶性肿瘤死亡数的53.77%,死亡率分别为36.99/10万和36.26/10万,标化率分别为31.94/10万和28.08/10万。女性乳腺恶性肿瘤和子宫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的第5位和第8位。
2.4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5岁以前比较低,60~65岁恶性肿瘤死亡率骤升,从45岁以前死亡率47/10万骤然增加到45岁~的130.31/10万,增加了1.78倍;肺癌、肝癌、结肠直肠肛门癌、胃癌和食管癌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快速增加,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表现在60岁~,分别增加了0.78倍、0.71倍、1.20倍、1.20倍;结肠直肠肛门癌表现在65~,增加了2.17倍;白血病、鼻咽癌和膀胱癌在75~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3讨论
恶性肿瘤死亡能明显影响人群期望寿命,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男性期望寿命增长了3.34岁,女性期望寿命增长了2.67岁,总期望寿命增长了3.14岁[2]。成都某县恶性肿瘤死亡占死因顺位的第2位,恶性肿瘤在2009-2012年间平均死亡率为176.9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7.73/10万,占居民总死亡率的24.18%,比张宁梅等[3]的调查数据高。说明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某县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危害的恶性肿瘤有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直肠癌等,其中肺癌与肝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数的53.77%,应该加强对肺癌和肝癌的防治,死亡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直肠癌,占死因顺位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数的64.10%。男女性的第1、2位死因顺位分别为肺癌与肝癌,但男性高于女性(χ2=5.1,P<0.01;χ2=3.6,P<0.01),占恶性肿瘤死亡数的53.77%,死亡率分别为36.99/10万和36.26/10万,标化率分别为31.94/10万和28.08/10万。比张伟东[4]等的全国调查数据高。45岁以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骤然上升,比45岁以前恶性肿瘤死亡率增加了1.78倍,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高死亡人群,应对45岁以上人群加以重点防控,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要重点防控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对于65岁以上的人群要重点防控结肠直肠肛门癌。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28.58/10万和125.13/10万,标化率分别为168.73/10万和124.50/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男女间差别明显,男性高于女性,为1.83:1。男性肺癌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暴露更多的行为危险因素(吸烟、喝酒、社会压力)有关[5]。
应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发挥政府在肿瘤防治中的主导作用。争取政府主导,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实施防治规划,促进各部门合作,做到全社会广泛参与到肿瘤的防治活动中。需要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肿瘤防治的健康教育应该作为普及性的政府行为[6]。促使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防癌宣传,提高居民的防癌意识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7]。同时应该针对性重点加强各年龄段高发恶性肿瘤的健康教育与恶性肿瘤监测。尽早在该县建立全国恶性肿瘤监测点,争取恶性肿瘤的省级防控项目并结合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的平台开展恶性肿瘤的发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加强与高校合作,借助高校的技术力量开展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监测,进一步普及恶性肿瘤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五篇:梅毒流行特征分析及流行趋势预测
梅毒流行特征分析及流行趋势预测
[摘要]目的 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梅毒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G(1,1)模型对2011-2013年梅毒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梅毒发病率灰色G(1,1)模型预测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结论 新乡市梅毒发病呈持续增长趋势,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遏制梅毒疫情蔓延。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组织破坏乃至死亡[1]。为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对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按发病日期进行统计;人口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1.2方法
1.2.1 流行特征分析 采用Excel 2003、SPSS 18.0统计软件,以发病率、构成比、性别、年龄和职业等指标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1.2.2 趋势预测 采用灰色系统G(1,1)模型进行预测。其预测方程为:
(1)
根据“灰色预测精度等级表”判断灰色数列的拟合优度,若两者拟合精度好,即模型预测效果满意,可按下式进行外推预测:
(2)
若两者拟合精度不合格,则不可直接用于外推预测,须经残差修正后,再进行外推预测。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年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趋势卡方检验:2=1595.18,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7.62/10万;发展速度定基比逐年加大,发展速度环比波动于102.87%至249.21%之间,2004-201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见表1。
2.2 地区分布
新乡市辖4区8县,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累计报告病例数排前5位的县区依次为:长垣县(500例)、牧野区(373例)、卫滨区(351例)、红旗区(329例)、辉县市(269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0.81%。
2.3 年龄、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梅毒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性活跃人群,共计1 376例,占报告总数的45.93%;60岁及以上年龄组也占有较高的比例(36.28%);2004-2010年男性梅毒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30~69岁年龄组,女性则为20~4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1.04:1(表2)。
2.4 职业分布
梅毒报告病例以农民居多,占49.37%;其他依次为工人(10.78%)、家务待业(10.65%)、离退人员(9.65%)。
2.5 临床分型及构成比
2004-2010年报告的2 996例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及Ⅰ期、Ⅱ期梅毒为主,Ⅰ期梅毒797例,占26.60%;Ⅱ期梅毒239例,占7.98%;III期梅毒26例,占0.87%;胎传梅毒114例,占3.81%;隐性梅毒1820例,占60.75%。除III期梅毒报告病例较少外,其他各期梅毒病例报告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数增长幅度最为明显,且构成比增长较快,Ⅰ期、Ⅱ期梅毒构成比随年份呈现下降趋势,Ⅰ期梅毒构成比趋于在20%~30%之间波动,Ⅱ期梅毒构成比趋于5%~10%之间,III期梅毒与胎传梅毒构成比相对稳定(表3)。
2.5.2 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的常用指标有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其中后两者更为关键。模型的精度一般划分为4个等级。模型最后的精度级别取决于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2个指标中较低的级别,其中二级为后验差比值C0.50,小误差概率 0.80,由本模型计算后验差比值C=0.1303,小误差概率P=0.8571,模型预测精度等级达到二级,表明模型外推性好,可以进行外推预测。
2.5.3 外推预测
根据预测模型,对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进行了外推预测,各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见表5。3 讨论
近年来,全国的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全国性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所有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从2003年的5.63/10万上升到2007年的17.16/10万, 2001-2007年间发病率水平为6.11/lO万~17.16/10万,年均上升18.8%。200l-2007年间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是1991-2000年间的4倍,是1988-1990年间的52倍[2]。监测资料也显示了这一趋势,2004-2010年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7.62/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新乡市2004-2010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主要分布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市辖县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性活跃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人为主,临床分型以隐性梅毒及Ⅰ期、Ⅱ期梅毒为主,除III期梅毒报告病例较少外,其他各期梅毒病例报告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数增长幅度最为明显,于2007年首次超过Ⅰ期梅毒报告数,且构成比增长较快,胎传梅毒于2007年后也出现较快增长趋势。胎传梅毒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与筛查、检测和报告工作的加强有关,另一方面也提示孕产妇梅毒感染的增加,梅毒疫情存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隐性梅毒报告数的增加可能除了与梅毒流行有关外,还与梅毒筛查覆盖面扩大、检测水平提高及报告力度加强等因素有关。隐性梅毒为无症状梅毒,传染性较强,对疾病的传播尤其是母婴传播意义更为重大,因此,要切实加强婚检、孕期、产时人群的梅毒筛检工作,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建模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信息不完全明确的系统经数据处理后能得到较明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新兴数学预测系统。利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能够克服和弥补目前数理统计中诸多方法需要大量信息量,要求较典型的分布,计算量大,预测性差的缺点,比较适用于流行因素较稳定的疾病[3~7]。
对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发病率建立的G(1,1)模型拟合精度(C=0.1303, P=0.8571)达到二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外推预测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梅毒网络报告发病率为22.44/10万(发病数1281例),相对误差为16.98%,提示灰色系统预测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从数据上反映疾病的统计规律,预测模型应随时间推移得到不断的修正,以期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同时还必须考虑其它综合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今后梅毒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量的人口流动和人们观念、行为的改变,梅毒疫情呈现出日趋增长的态势。本文通过GM(1,1)模型预测显示新乡市在今后3年梅毒发病率,梅毒疫情仍将持续增长。由于当地在20世纪90年代集中整治性病诊疗市场后,行政许可统一收回,性病诊疗资质审验发放及规范性性病门诊建立的延迟,存在着大量梅毒病例的漏诊和漏报,因此,梅毒的实际发病人数可能明显高于报告病例数,新乡市未来梅毒疫情比预测出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加快规范性病门诊建设,加大对梅毒的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另外,梅毒危害的严重性仅次于艾滋病,是HIV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4~5倍,从而会促进艾滋病的传播,因此控制梅毒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也有重要意义[8]。
新乡市的梅毒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梅毒危害的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疫情管理,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将控制梅毒作为控制艾滋病的一项重要的策略,协同作战,遏制梅毒疫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