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探讨安顺市2008-2010年HIV/AIDS流行现状,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蔓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予以网络直报的该市户籍病例资料,由安顺市各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确认HIV抗体阳性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和2010年共报告625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多(155例,占24.8%);年龄以15~49岁年龄段居多;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报告病例逐年增多,性传播途径2008年报告47例,2010年报告170例;母婴传播途径2008年报告1例,2010年报告2例。结论 安顺市艾滋病疫情虽然处在低流行区,但疫情上升较快,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很重要。
【关键词】 安顺市;艾滋病; 流行病学
随着安顺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日趋频繁,艾滋病在该市悄悄蔓延。现对2008-2010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予以网络直报的该市户籍病例资料。人口资料由安顺市统计局提供。
1.2 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诊断均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规范》要求,初筛阳性标本送至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予以确认。
1.3 调查方法 由安顺市各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确认HIV抗体阳性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 时间分布安顺市1998年首次发现艾滋病,此后每年都有病例报告。2008报告数为153例,2009年为215例,2010年为257例,呈逐年增加趋势(表1)。讨论
安顺市自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每年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随着2003年该市疾控中心初筛实验室建立,HIV监测覆盖面从单纯的临床需要检测扩大到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监测,再到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和病人免费检测,使艾滋病报告数逐年上升,使原来的隐藏在海平面下方的“冰山”逐步浮出水面[1]。
2008—2010年共报告艾滋病数652例,主要为15~49岁年龄组的青壮年,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2],男性明显多于女性[4]。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但比例逐年下降,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比例有所增加,这与国内报道的一致[5],2010年异性传播比例达到66.1%。感染人群开始蔓延至农民、工人、学生、干部、离退休等多样化人群,这表明我市艾滋病疫情与全国形势一致,开始呈现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性进一步提升[6]。因此,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对高危人群、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行为干预,加大安全套推广力度,降低高危行为发生率,[7]等措施也是我市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积极的、重要的措施.根据目前的报告,安顺市的报告感染率约为0.41/‰,尚处于低流行区域。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8]估算,该市仍有大部分的感染者/病人未被发现。因此,在落实现有发现手段的同时,应进一步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将更多的病例发现出来,然后进行规范的告知、干预、随访和治疗[9]后,才能有效地控制艾滋病在该市蔓延趋势。
第二篇: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分析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632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数显著上升,且呈现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态势。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普种麻疹疫苗,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有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0.5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44.78%和24.68%。结论
麻疹初免及加强免疫接种不及时、流动儿童增多是造成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和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对安岳县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从而加速控制麻疹发病。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安岳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法定传染病疫情常规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
1.2 监测病例定义和分类
按照WHO标准病例定义开展监测,并按照中国现行病例分类方法进行最终分类[1]。
1.3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3-1995)。1.4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用统计软件和EXCEL表格进行处理。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4-2009年安岳县共发生麻疹病例63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79/10万。2004年发病132例,发病率为8.63/10万;2004-2006年发病率为8.63/10万~3.05/10万,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378例,发病率高达24.23/10万,与2006年相比,发病数显著上升;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麻疹疫苗普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为3例,发病率为0.19/10万。
2.2 季节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麻疹病例报告,3-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464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3.42%(表1)。
2.4 发病模式
全县69个乡镇均有麻疹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但个别年份麻疹散发疫情与局部暴发并存。以2007年为例,全县报告麻疹发病数378例;其中石羊镇发生局部暴发疫情1起,发病43人(采集病例早期血清标本38份,送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18份,阳性率47.37%),占当年病例总数的11.38%。2.5 免疫史
632例病例中,“零”剂次283例,占44.78%;1剂次162例,占25.63%;2剂次31例,占4.91%;不详156例,占24.68%。免疫史不详中以成人为主(56例),占35.90%。3 讨论
随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加强,2004-2006年安岳县麻疹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在2007年呈现上升态势,且发病模式出现麻疹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局面。充分说明个别乡镇对适龄儿童疫苗接种不及时,也存在部分乡镇接种质量不标达,很多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未按时按质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率回升或局部暴发的重要原因。
2008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对8月龄~15岁儿童进行麻疹普种。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召开文教、卫生、公安、工商、畜牧等相关部门的“麻疹普种”动员大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了全县乡镇的公卫人员进行麻疹接种培训,县政府印制公告330份,全县共制作宣传横幅595幅、发放宣传画2 025张、印发接种宣传资料24.50万张;城乡电视宣传273d、乡镇广播宣传1 725次;且县政府在每个乡镇均派有麻疹强免督导员,督导各个乡镇卫生院保质保量地对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全县接种麻疹疫苗20.97万人,接种率高达99.48%。因此在2008年、2009年麻疹发病数大大降低,2009年全年发病数仅为3例。
麻疹病例的季节分布,显示季节高峰“后移”,呈现春夏季发病高峰,3-7月发病占73.42%,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发病季节高峰推迟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2004-2009年的<7岁、≥7岁年龄组麻疹发病率的比较分析,<7岁组麻疹发病数为464例,占73.42%,说明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仍为7岁以下儿童,这与安岳县1991-2004年发病情况相同[3]。因此,继续加大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力度,认真做好秋季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对未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和接种剂次不足的儿童及早进行补种;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摸底、登记、接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这才是预防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与措施,也为2012年安岳县消除麻疹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分析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虫媒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6-2010年虫媒传染病三间分布。结果 广元市虫媒传染病1996-2010年共报告8种1 302例,死亡48人,年均发病率2.86/10万。1996-2000 年报告乙脑、钩体、出血热及疟疾4种虫媒传染病;2001-2005年新增报告狂犬病、血吸虫和黑热病,报告7种虫媒传染病;2006-2010年新增报告布鲁士杆菌病,报告8种虫媒传染病病例;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较1996-2000年下降73.70%;1996-2000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81.97%;2001-2005年与1996-2000年一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77.37%;2006-2010年病种以乙脑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64.04%。乙脑病例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占乙脑报告病例的59.1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占乙脑病例的95.13%;钩体分布在5-11月,其中10月为发病高峰,占钩体报告例数的74.41%;发病年龄主要在20~59岁组,占钩体病例的87.60%;出血热以6-7月、11月-翌年1月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9岁,占出血热病例的64.16%。发病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报告病例的93.70%。结论 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报告病种有增加趋势,虫媒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重点人群,应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
虫媒传染病是指被节肢动物叮咬而感染发病的一类传染病,以媒介的生物性或机械性传播将病原体从宿主动物传给健康动物或人类而引起发病【1】,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逐渐增加,近年新发的传染病有3/4属于虫媒传染病,环境改变和自然灾害可加剧虫媒传染病的流行【2】。在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中,有15种属于此类传染病。广元地处四川盆周北部、嘉陵江上游、毗邻陕西、甘肃,处于成都、西安、重庆、兰州4大西部城市腹心地带。是宝成复线、成广高速、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川陕高速公路、广巴高速公路的枢纽城市,素有“川北门户”之称,地理位置比较特殊,2008年又遭受5.12汶川大地震。因此,掌握广元市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对制定相应的对策,为广元地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广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6-2003年疫情档案资料,2004-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广元市统计局统计年鉴。1.2 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及动态变化。
1.3 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1.4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2007和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流行概况
1996-2010年全市报告流行性乙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狂犬病、疟疾、钩端螺旋体(钩体)、黑热病、斑疹伤寒、血吸虫病、布鲁士杆菌病,法定虫媒传染病8种1 302例,死亡48人,报告发病率波动在0.65/10万~8.4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2.86/10万(表1),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2005年与1996-2000年发病率相比,全市虫媒传染病下降30.72%,其中:乙脑下降44.53%、钩体下降18.60%、疟疾下降55.66%,出血热下降2.71%,新增报告狂犬病、血吸虫病、黑热病虫媒疾病3种。2006-2010年与2001-2005年发病率相比,全市虫媒传染病下降62.09%,其中:乙脑下降40.07%、钩体下降99.42%、出血热下降79.72%、疟疾上升42.78%,新增布鲁士杆菌病;2006-2010年,报告狂犬病4例,血吸虫病2例、布鲁士杆菌病1例、黑热病14例。
注:其他为累计病例在20例以下的狂犬病、布鲁士杆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市7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1996-2010年乙脑各县区皆有报告。钩体病主要分布于旺苍县,占报告病例的96.31%(365/379);出血热主要分布于苍溪县,占报告病例的76.88%(133/173)。2001-2010年,黑热病除青川县无病例报告,其余县区皆有病例报告;血吸虫病报告3例,为输入性疾病,报告县区为青川县、剑阁县。布鲁士杆菌病1例,报告县区为元坝区,系输入性疾病。
2.2.2 季节分布 1996-2010年,乙脑、钩体、出血热、疟疾发病季节基本未变化,乙脑病例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占乙脑报告病例的59.12%;钩体分布在5-11月,其中10月为发病高峰,占钩体报告例数的74.41%;出血热全年均有病例,但6-7月、11月-翌年1月发病较多;疟疾全年均有病例,其中5月、10-11月发病较多。黑热病除2、3、10月无病例报告,其余各月皆有病例报告(表2)。
2.2.3 人群分布302例病例中,男性发病879例,女性发病423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07.80:100。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43.24%,20岁以下发病占48.85%,40岁以下发病占75.12%;其中:乙脑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占乙脑病例的86.16%;钩体发病主要在20~59岁组,占钩体病例的90.24%;出血热发病主要集中在40~59岁,占出血热病例的64.16%;疟疾发病主要在20~59岁组,占疟疾88.10%,见表3。黑热病发病在15~64岁组,主要在30~39岁,占黑热病例数的50%。.2.2.4 职业分布
广元市虫媒传染病发病分布职业较广,总体以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的93.70%。乙脑发病主要以儿童和学生为主,占乙脑病例的97.02%;钩体、出血热以农民为主,分别占钩体病例的88.65%和出血热病例的78.61%;疟疾发病以农民、民工为主,分别占疟疾病例的60.72%和25.00%;黑热病发病以农民为主,占黑热病报告病例的66.67%。见表4。在职业分布中,乙脑、钩体、出血热职业构成1996-2010年无明显变化。疟疾职业构成有所变化,1996-2000年,农民占77.50%,民工占10.00%;2001-2005年,农民占50.00%,民工占33.33%;2006-2010年,农民占34.62%,民工占42.31%,说明,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广元市疟疾在农民中的发病比例在逐渐较少(x2=12.58 ,P<0.01),在民工中的发病比例在逐渐增加(x2=9.62 ,P<0.01)。讨论
广元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6-2000年的4.41/10万下降至2006-2010年的1.16/10万。但报告的疾病病种有所增加,1996-2000年报告的虫媒传染病有4种,2006-2010年增至8种,新增的狂犬病、血吸虫病、布鲁士杆菌病、黑热病发病中,血吸虫病、布鲁士杆菌病、黑热病为输入性疾病,其中,黑热病从监测的数据中分析看,已由输入性虫媒疾病转换为本地常见虫媒疾病。
钩体疾病在1996年和2001年呈出现2度高发,在1997年和2002-2005年实施钩端螺旋体病疫苗接种工作后,2006年后无监测报告病例。但钩体有周期性的流行规律,周期性间隔为8~10年左右【3】,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开展长期的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疫情的反复。
广元市乙脑发病高峰为8月,患者多为儿童,虽近年来发病率有一定幅度下降,尤其在“5.12” 汶川大地震后,实施了乙脑应急接种后,但低年龄组的农村儿童中仍是发病主要人群,因此,在实施疫苗接种的同时,还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及时发现乙脑病人。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③对乙脑高发地区的实施虫媒应急监测【4】,摸清传播媒介的分布及带菌情况。
广元市出血热发病地区主要是苍溪县,其中,6-7月、11-12月发病较高,高发职业为农民,该病虽然在广元市为散在发生,但不容忽视,但由于汉坦病毒的多宿主性及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流行因素十分复杂【5】,因此,采取防鼠灭鼠的综合防控措施尤为重要,其次,应建立监测体系,摸清本地媒介的传播方式及带菌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本地的防控模式。
广元市疟疾防控在各级政府部门和防控机构的努力下,采取以传染源防治为主,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点等综合防治措施,收到显著效果,发病率一直控制在0.5/10万以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流动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6】,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2009-2010年,广元疟疾病例多为外出到疟疾严重的非洲【7】务工人员。
建议在今后的虫媒疾病防控中,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②加强对乙脑、出血热等高发地区的虫媒应急监测,摸清传播媒介的分布及带菌情况。③建立全市常规的、主动的媒介生物监测网络,分析病媒生物变化动向。④结合媒介监测与疾病发病情况,建立病媒传染病预警体系。⑤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除孳生源,维护清净居住环境,这在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对媒介昆虫的控制或消除是致关重要的手段【8~10】。⑥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的监测,及时掌握输入性疾病的动态发展,防止输入性病媒传染病的发生。⑦加强农业、畜牧、林业等多部门的合作,互通相关媒介疫情信息。
4参考文献
[1] 方美玉,林立辉,刘建伟.虫媒传染病[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2.[2] 李文刚,赵敏.虫媒传染病流行现状[J].传染病信息,2011,24(1):8-11 [3] 邓秋云.钩端螺旋体体病流行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63-4468.[4] 贾永朝,刘玉萍,王晓燕,等.“5.12”地震灾区青川县病媒生物监测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0,25(6):360-362.[5] 方美玉、林立辉、刘建伟.虫媒传染病[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74-196.[6] 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7](美)莱蒙(Lemon.S.M.)//吕志平译.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5-37.[8]董柏青,谭毅.热带地区重要虫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18-1720.[9]周丽莎,黄丽华.广西2007年甲乙类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98-1799.[10]陈荣庆,李秀兰,牟飞飞,等.地震灾区虫媒病毒病防制技术[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2):143.
第四篇:韶关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韶关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广东省韶关市1980-2012年疟疾流行特点,为韶关市2014年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韶关市1980-2012年疟疾防治总结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疟疾疫情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1980-2012年韶关市累计共报告疟疾病例3 094例,其中,间日疟3 041例,输入性恶性疟4例,未分型49例;年平均报告疟疾病例94例,年平均疟疾发病率2.78/10万。其中1982年报告疟疾发病最多为651例,年发病率最高为14.13/10万;2006-2011年仅2008年报告1例疟疾病例,其余5年均没有病例报告。1980-2012年,5~11月份报告疟疾病例2 625例,占总病例数的84.84%(2 625/3 094)。男女性别比为4.34:1。在报告疟疾病例3 094例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年龄组,共报告疟疾病例2 486例,占总病例数的80.34%。1980-2012年,全市共血检475 337人次, 检出疟原虫阳性2 127例次,平均阳性率为0.45%。1980-1994年,居民原虫率调查,共血检31 139人次,检出阳性474例次,阳性率1.52%。结论 韶关市1980-2012年疟疾发病逐年下降,20~45岁年龄组是疟疾的好发年龄组;近几年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疫情平稳。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历史上是广东省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3]。经过历年抗疟灭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疟疾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1996年后疟疾年平均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达到基本消除疟疾的部颁标准[1-3]。通过对韶关市1980-2012年疟疾流行现状、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法等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和分析韶关市疟疾暴发或流行的经验和教训,为韶关市消除疟疾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韶关市疟疾防治工作总结,《韶关市防疫站年鉴》(1980-2001),《韶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2002-2012)及韶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订正数据等资料。1.2疟疾病例的侦查和分类
在韶关市辖属的县(区)、市级和镇级医疗卫生单位建立疟疾镜检站,开展“四热”病人(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发热、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检查疟原虫,原虫阳性者确诊为疟疾,并进行原虫分类。
1.3 病例诊断方式
疟疾病例诊断方式与我国现行的《疟疾诊断标准》一致。分类和分析时,对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统计。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各项指标统计分析。采用绝对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1疟疾发病概况
1980-2012年韶关市累计共报告疟疾病例3 094例,其中,间日疟3 041例,输入性恶性疟4例,未分型49例;年平均报告疟疾病例94例,年平均疟疾发病率2.78/10万;其中1982年报告疟疾发病最多,为651例,年发病率最高,达到14.13/10万;2006-2011年仅2008年报告1例疟疾病例,其余5年均没有病例报告。从1996年以后,疟疾年平均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见表
1、图1。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1980-2012年全年各月份均有疟疾报告。在报告的疟疾病例3094例中,各月份疟疾例数百分比分布(图2)显示病例以每年4月份起逐步增多,8月份为高峰期,1987-11因修建铁路,英德县(原属于韶关管辖))出现了疟疾暴发疫情,所以11月份病例较多。5~11月份报告疟疾病例2 625例,占总病例数的84.84%(2 625/3 094)
图2 1980-2012年各月份疟疾例数百分比分布
2.2.2 地区分布
全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韶关市的始兴县、翁源县和曲江区。在报告疟疾病例3 094例中,始兴县、翁源县和曲江区报告疟疾病例2 131例,占总病例数的68.88%(2 131/3 094)。
2.2.3 人群分布
在报告疟疾病例3 094例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年龄组,共报告疟疾病例2 486例,占总病例数的80.34%。同时,对1987-1995年报告疟疾1 478例进行性别分析,男性1 201例,女性277例,男女性别比为4.34:1。
2.3 传播媒介
据20世纪70-80年代资料证实,在人房的按蚊数中,中华按蚊占总数的97.59(561/581),微小按蚊占1.89(11/581)雷氏按蚊占0.52%,据报道微小按蚊是该省山区的主要传疟蚊种[1-4],调查发现微小按蚊也是该市的主要传疟媒介。
2.4 发热病人疟原虫检查
1980-2012年,韶关市共血检发热病人475 337人次, 检出疟原虫阳性2 127例次,平均阳性率为0.45%, 其中间日疟2 120例, 恶性疟5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三日疟2例。结果表明,随着发病率的下降,血检疟原虫阳性率也随之而降低,疟原虫阳性率从80年代的0.56%,下降至2012年的0.04%(表2)。
2.5 居民原虫率调查
1980-1994年,对韶关市居民原虫率进行调查,共血检31139人次,检出阳性474例次,平均阳性率1.52 %,均为间日疟。结果显示,居民原虫率最高的是1992年9.03%,这是因为该始兴县6个乡镇发生了疟疾暴发疫情。表明在疟疾暴发或流行期间,居民原虫率随之增高,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时,居民原虫率则逐步降低(表3)。3讨论
韶关市地处粤北,北与湖南省、江西省为邻,是广东省的北大门。外来人口流动频繁,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加之当时的疟疾防治队伍建设薄弱、防疫人员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原来老的疫区难以消除,新的暴发点不断出现。韶关市各级卫生、公安、劳动、城管、建设、农业等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等5个部委颁发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各尽其职,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好流动人口,同时,加强全市各级疟疾防治队伍的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疟防措施[1-5]。主要措施和策略有:①控制传染源,根治疟疾病人。韶关市各辖区疟疾流行严重的镇和街道重点抓好疟疾现症患者的根治,控制传染源。各级医院对疟原虫血检阳性患者,有条件的应动员住院治疗,并要认真做好个案调查;无论是当地的病例还是输入的病例,凡不住院治疗者,均由镇(街道)医院、卫生院派专人分片包干,送药到手,看服进口,给予初步治疗并实施追踪根治。②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对疟疾疫区、疫点内的烧窑、建筑、采石、筑路、种养、植树、架线等行业的重点人群,要强制实行溴氰菊酯浸泡蚊帐和睡眠挂帐措施,切断蚊媒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疟疾防治知识,提倡合理使用蚊帐,对外来人员及从疫区回归人员进行疟史调查或血检,对疟史者和血检阳性者,均进行根治,对无免疫人群进入疟区者,于疟疾流行高峰给予预防用药。
经过30多年积极防治,韶关市疟疾发病率从1984年的14.13/10万降至2006年以后没有本地病例,达到卫生部消除疟疾标准。近几年,韶关市疟疾疫情平稳,2012年虽有输入性病例,但是没出现继发感染病例。为实现韶关市消除疟疾的目标,必须加强出入国境检疫,加强企业出国人员疟疾防治知识教育,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疟防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疟疾诊断和治疗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杜绝死亡病例的发生[4-7]。
韶关市30多年的疟疾防治经验证明,只要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疟疾防治工作领导,采取控制传染源和防制传疟媒介等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策略,消除疟疾是完全可以做到的[8-9]。
第五篇: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了解玉溪市红塔区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流行病特征,全面掌握红塔区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防控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红塔区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红塔区2005-2009年共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257例,其中本地人口报告102例,占报病例数的39.68%;流动人口报告155例,占报病例数的60.31%;实验室确诊麻疹151例,占报告病例的58.75%,确诊风疹11例,占报告病例的4.28%,其他为实验室排除病例。结论 红塔区近几年麻疹发病仍处于较高趋势,病例主要呈散在流行,冬春季病例相对较多,麻疹发病人群呈现低龄化,开展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实验室监测仍然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关键词] 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麻疹;风疹;流行病学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极强,人群免疫薄弱的地区易引起暴发流行。红塔区自1982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目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麻疹发病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距消除麻疹还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及2006年下发的《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要求,结合辖区内麻疹发病情况,红塔区疾控中心在做好儿童常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的监测工作。通过分析红塔区2005-2009年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更加科学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红塔区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病例实验室检测诊断结果由市级麻疹网络实验室提供。
1.2 实验方法 麻疹IgM和风疹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由珠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均在效期内使用。结果判定采用美国产Etx808型酶标仪进行,以S/N值≥2.1判为阳性。
1.3 统计分析 采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EPI info6.04)软件和Excel2000进行统计处理。2 结果
2.1 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月报告病例分布
2005-2009年共监测发热出疹性疾病257例,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节病例较多,共报告144例,占监测报数的56.03%。各月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报告病例数分布见图1。
2.2 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年龄分布
25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分布在各年龄段,发病年龄主要为<3岁的婴幼儿,共报告147例,占报告病例数的57.20%,其次为30岁左右的青壮年,报告40例,占报告病例数的15.56%,各年龄段病例分见下图2。
2.3 不同户藉人群中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
25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中,本地户藉102例,占报告病例的39.69%,外地户藉155例,占报告病例的60.31%,外地户藉报告病例数多于本地户藉。各不同户藉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见表1。
2.4 发热出疹性病例的实验室监测
对报告的25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检测,其中麻疹-IgM阳性检出151例,阳性率为58.75%,风疹-IgM阳性检出11例,阳性率为4.28%,其他为实验室排除病例。各病例报告的构成比以及麻疹-IgM、风疹-IgM阳性率见表2。3 讨论
为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红塔区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制定的标准[1],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做好适龄儿童常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自2005年以来,要求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开展发热出疹性疾病的监测,采集血清标本及时送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检测。2005-2009年红塔区疾控中心共监测到疑似麻疹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257例,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的151例,占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的58.75%;证实为风疹11例,占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的4.28%,其它为实验室排除病例。监测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年龄段中,报告病例147例,占总报的57.20%, 其中<8月龄的病例44例,占<3岁年龄段病例的29.93%。说明麻疹发病年龄呈现出低月龄化的趋势[2],可能与近几年处于育龄期的妇女大多为接种麻疹疫苗后而获得免疫的人群,由于人工自动免疫时间过长,自身体内抵御麻疹的特异性抗体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导致母传抗体弱或提前消失 [3]。是目前低月龄婴幼儿未到麻疹疫苗初始免疫接种月龄而感染麻疹病毒发病的主要原因。
在监测的257例病病例中,经麻疹网络实验室检出麻疹IgM阳性151例,占报告病例的58.75%,检出风疹IgM阳性11例,占4.28%。为按期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仍然必须坚持发热出疹性疾病的监测,不断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时效性,预防麻疹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最终达到控制消除麻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