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北信天游审美特征及人文色彩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得到重视与保护,因而信天游作为陕北民间最受欢迎的民歌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针对信天游的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进行剖析继而探讨陕北信天游的艺术性及价值性,本文首先对陕北民歌信天游进行概念性阐述,其次,本文依次从传统信天游时期、新民歌时期、“西北风”时期,到现今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对信天游进行深入分析,再次,通过针对信天游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深入探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传承与保护,为我国研究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提供理论性依据。关键词:信天游,审美特征,人文色彩
陕北信天游审美特征及人文色彩
引言
陕北的民歌独具风韵,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民间艺术母体,其音乐历史悠久,音乐风格高昂悲壮、慷慨激越、杀伐婉转。在宋代以前,陕北这种西部的音乐占据了我国音乐界的半壁江山。陕北民歌在我国的民歌史上跌跌撞撞历经上百个春秋,是我国华夏文明史诗的真实见证。“信天游”作为我国陕北民歌的代表作,所表现的是生存母题,将“吃”的艰难和“爱”的痛苦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其名字给人的感觉自由洒脱,旋律引人入胜,将人的灵魂带入凄美的境界。
信天游广泛流传于陕西的北部、宁夏和甘肃的东部,是我国民歌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黄土高原最具文化价值的代表作之一。信天游中包含许多独特的文化特征,蕴含着陕北农耕与牧游的生活方式、战乱之苦的历史背景、中原欲草原两种文化的结合、宗教信仰等地方特色。在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现代,信天游以别具特色的发展轨迹,演绎着其发展历程,从传统的信天游到新民歌再到现在的流行“西北风”。
一、浅析陕北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独特形式,信天游又称“顺天游”,曲调悠扬、语言淳朴、情感真挚,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陕北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文化格局中陕北的“黄土高原”文化占据重要位置,而“信天游”作为“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艺术文化形式,凝聚了陕北文化独特品味与审美情趣。“信天游”展现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的原创性、多元性、“厚土性” 都是不可替代。
二、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
(一)传统形式的信天游的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
陕北的榆林地区和延安地区是信天游的主要流传地,而信天游则是古老的陕北地区人们诉说生活艰难与心中情感的传唱方式①,即兴而作、信口漫唱,是当地人悲苦生活的情感倾诉,是该地区的主流音乐文化,曲调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是当地人们精神风貌、个性气质的充分体现。
传统的信天游采取的是一段或者多段的样式结构,其歌词中“兴”的手法大量存在、显而易见。在句式结构上,上下句工整,七字句较多,衬词有时也会加入。传统的信天游采用的主要是“起兴”、“比兴”两种手法。“起兴”也就是“即物起兴”,意思是先说其他的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属于“借物抒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协调韵律、创造氛围的作用。“比兴”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意思是“以彼物比此物”,例如“樱桃好吃树难载,朋友好交口难开”就是一种典型的比兴形式。其次,传统的信天游语言情感真挚,彰显出“悲情”特色,以描述凄苦的生活给予为主,在陕北的高原文化背景下,通过信天游而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宣泄与寄托,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展示出陕北民间文化的“生活化”气息。
信天游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弄能具有极大的差异。这也造就了不同时期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独特审美特征与发展方向。信天游最早出现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娱乐活动,因而信天游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彰显出陕北文化的“厚重感”。信天游的取材源于生活,所以在语言方面,非常的生活化,带有浓厚的乡土风情、纯朴的生活气息、厚重的黄土地的味道。例如“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细萝萝滔沙半萝萝金,妹绣荷包一针针,针针都是想那心上人。哥呀,我前半晌绣后半晌绣,绣一对鸳鸯常相守,沙濠濠水呀留不住,哥走天涯拉上妹妹的手,哥呀„„”从歌词中能看出相思之苦,是内心情感的充分表达,将生活的艰苦和爱情这两个部分融合在一起,真情流露,在人物刻画过程中以小人物的悲欢作为背景,彰显出“黄土高原”文化的人文色彩,彰显出黄土高原的夯实的情感。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当中,可检索出一百多首信天游,题材主要是爱情、亲情等生活题材为主,其中包含着当地人生活的酸甜苦辣,艰苦的生活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将信天游作为精神的寄托,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这句谚语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是对穷人内心深处的剖析。传统信天游的音乐形态有徽调式、商调式、羽调式、角调式,其中徽调式占主导地位,商调 ①牛冬梅 《陕北信天游的人地关系探讨———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民族艺术研究》2006 年第3 期,第56-70 页。
式次之,羽调式再次之。
(二)新民歌时期的信天游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
新民歌的信天游产生于红军长征至建国年间,陕北作为我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之一,大大的促进了当地信天游民歌的发展。这一时期大量的民间歌手,对信天进行了改编,演唱方式的改变,从不同角度,将各种元素融入其中,演绎成一种新的民歌形式。
在音乐的形态方面,这一时期的信天游主要采用的是旧的曲目填入新的歌词或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风格调整,例如《东方红》、《妇女自由歌》等都是旧曲填词的结果。在传统的信天游时期,歌曲的创作大多是即兴创作,这些作者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歌曲的创作比较随性。随着生活的改变,原有的歌曲内容显得与现在的生活格格不入,因此在新民歌时期信天游的创作者,在曲调、节奏等方面仅仅是随着内容的改变做出微小的调整。此外,信天游音乐的演唱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曲调也多样化起来,在情感的表达中掺入了对比的成分,歌曲风格也从传统的悲壮、凄凉、高亢转向了乐观、敞亮、清新成为新民歌时期信天游的审美特征。
新民歌时期信天游展现出时代与文化的特色,将思想解放、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文精神通过这一时期的信天游作品集中体现,彰显出新民歌时期的人文色彩。在作品中处处渗透着对爱情、婚姻的自由的向往,同时原有的小农经济、压迫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存在,传统信天游的悲情色彩也在新民歌时期发生颠覆性变化。
与此同时,新时期的信天游承载了重要的政治文化宣传任务,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与世界观,打破传统中思想、文化的糟粕,因而社会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天游的发展,为信天游提供成长的文化空间。同,在此时期信天游演唱歌手地位有了显著提高,精神面貌大为改善,为了我国的民族独立与解放大业,生活在陕北的底层的农民、群众踊跃参军,改变了以生活悲情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信天游的歌曲内容,开了对积极乐观生活的描述。因而“新民歌是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新民歌在继承与发扬传统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优良传统,又进行了艺术形式上的改进与创新,为新民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三)“西北风”时期的信天游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
“西北风”时期的信天游主要是产生月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音乐史上的转折点。最为出名的就是在1987年的春节晚会上,一首《信天游》带来了全国“西北风”的盛行。80年代中期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这一期,西方的文化开始涌入我国,这带给信天游的既是 ②
② 王耀华等著《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福建教育出版社[M],2006 年5 月第1 版,第190页
机遇也是挑战。
在这一时期,信天游歌曲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是还保留了原有的歌词结构,如信天游的上下句结构依然是传统的模式,但是在原则与结构手法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与传统的“起兴”、“写实”的手法已不再相同,歌词内容也是当前时代文化的真实写照,与现实的话语方式和生活场景结合紧密。信天游的场景中虽然描述的还是陕北当地的风景,如“山沟”、“小河”、“白云”、“黄土”等自然风光,但是歌唱的场景已不同于以往的形式,给人的感觉更是一种久别故乡、风景依旧,从前与现在两种社会现实的距离。
“西北风”时期的信天游继承了我国传统信天游的音乐元素,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创新,将西方的音乐元素与我国的乡土民歌进行有机的结合,无论是在曲调还是旋律上都有一定的改变,继承了传统的调式,并进行对比变化,加以丰富,情感的表达更倾向于城市化,集文化性与粗犷豪迈的演唱风格于一体。基于“万变不离其中”的原则,传统的信天游始终是其变化的灵魂。
(四)多元文化融合时期的信天游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
现今随着世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也开始重新审视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信天游作为反映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观的展现,浓缩了陕北高原文化的特征。然而多元文化融合成为信天游文化发展与传承重要方式,如在《米脂婆姨绥德汉》以信天游演唱方式为主的秧歌剧中,展现出高原文化中的人性美与时代感,在该剧中融合了西方歌剧、陕北戏曲与陕北民歌信天游,将中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构建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对陕北艺术文化形式的活体保护,实施“造血”式扶住,使极具陕北特色的信天游艺术形式得到发展与延续。同时在《米脂婆姨绥德汉》中以劳动人民、小人物的情感作为切入点,通过“人文”视角继而塑造出具有陕北文化符号特色的“米脂婆姨”与“绥德汉”这样的鲜活、生动的人物,继而展现出“人性美”。作为该剧的作者陈薪新提出“歌颂人性,让美永恒。”的观点,使信天游更加符合现代人对生活、情感的理解与阐述,让信天游增添具有时代化的审美特色。
总而言之,信天游作为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劳动方式与社会形态的变化,其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传统民歌时期信天游具有劳动性、诉苦性、排忧性;而新民歌时期信天游展示出浓厚的宣传性、歌颂型与记事性;而现今的信天游彰显出娱乐性、文化性、人文性的重要特色;信天游在不断发展中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特征,彰显出以人为本的人文色彩。
三、信天游的文化价值
(一)语言文化价值
信天游作为陕北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信天游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民众性,以陕北高原的生活作为独特视角,是歌曲语言塑造出的音乐形象鲜活而生动,继而展示出陕北原生态的生活状态。陕北是在古代的不断的迁徙而形成,因而陕北语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融合,展现出语言的多元性。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中大量运用陕北地方语言,因而为我们展现出信天游厚重的陕北文化特征,提升了语言魅力,完整的、原生态的展现了陕北的语言文化特征。
(二)民俗文化价值
我们认真的体会信天游的艺术魅力是,会从信天游作品中挖掘出丰富的陕北民俗文化特征。这些民俗从方方面面展现出了陕北的社会生活,如《过年歌》、《结婚喜歌》、《夯歌》、《打场歌》、《铡草歌》等。“民俗,简称为民间风俗,具体内涵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在民众生活中所创造、沿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通过“接地气”的语言与人文化的视角使信天游展现出陕北民歌艺术重要价值,是陕北民歌语言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为动态的对陕北文化进行研究提供完整资料。
(三)历史文化价值
信天游在陕北民间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中,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信天游的文化紧随着历史发展的步伐,进行着革新。从传统信天游,到新民歌时期,再到“西北风”时期,信天游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生产状态,“自然也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陕北民间的人、情、物、事。”使信天游成为陕北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展现出陕北历史的厚重,其中《东方红》、《妇女自由歌》等为我们展现出不同时期的陕北文化历史。
四、信天游的传承与保护
(一)信天游文化艺术的复合型活体保护
信天游作为陕北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历经千年的时间不断的发展、革新、繁荣,音乐的发展离与社会形态息息相关,因而陕北民歌信天游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也不能脱离当代社会的民俗发展现状。任何文化都不是单一的,都需要特定文化空间的成长、发展、传承,因而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保护的过程中通常以复合式活体保护为主,以多线条、多层次、多面性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将陕北民俗文化作为大背景,实现整体的文化推进,继而使陕北文化得到极大发展。
在信天游的不同发展时期通过贴近生活和激发民众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二)贴近现实生活,提升文化时代特色
任何艺术形式都溯源于生活,尤其是作为陕北民间艺术代表的“信天游”,以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状态,继而构建形成具有人文色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的滋养下塑造了信天游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千沟万壑的陕北高原为陕北民族声乐构建文化空间,因为基于文化空间的保护,通过文化的挖掘与再造,继而使民间文化得到大发展。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在时代的变迁与转型中,陕北人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发生重要的变革,黄土高原文化也在受到多元文化的冲撞,使传统的黄土高原民间文化成为“过去式”,更多的承载了文化与历史的鉴证,也成为黄土高原文化的一个特定符号,通过平民化视角将艺术回归于生活,从民间寻找艺术创作灵感,才能真正塑造出属于人民的艺术。
结论
本文通过针对信天游的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进行剖析继而探讨陕北信天游的艺术性及价值性,本文首先对陕北民歌信天游进行概念性阐述,其次,本文依次从传统信天游时期、新民歌时期、“西北风”时期,到现今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对信天游进行深入分析,再次,通过针对信天游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深入探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传承与保护,对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进行完整的分析与深度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牛冬梅陕北信天游的人地关系探讨———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J].民族艺术研究.2006 年第3 期,P56-70 [2]王耀华等著《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福建教育出版社[M],2006 年5 月第1 版,P190 [3]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蒲亨强.中国地域音乐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姚莉莉.从“信天游”透视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特征[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
期
第二篇: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从广义上讲,世界上各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可追溯到“象形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都有自己的“书法”。但是,各国文字都从象形中断了,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构成审美的基本要素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对象、是以笔画、结构、章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表现艺术的目的。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中国汉字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可为性,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天生就具有艺术素质。例如,(1)汉字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品字形、到品形;有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有左高右低、右高左低等等。(2)汉字的字体是不断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竹木简书、隶书、章草、今草、魏碑、正楷、行书等。(3)汉字的每种字体又有丰富的不同的风格和书写特色:或厚重、或飘逸、或庄严、或典雅、或苍劲、或灵秀、或稚拙、或老辣、或恬淡、或典雅、或茂密、或疏朗„„(4)书法的特有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各有特殊功能的:“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方圆、刚柔、提按、顿挫、疾徐、收放”等等,以及又能写出不同意趣的“点、线、面、结构、章法”(5)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殷商的契刻甲骨、周朝的铸造金文、春秋战国的帛书竹简、汉魏的碑志摩崖、晋唐的尺牍等。可谓名碑法帖浩如烟海,方家大师群星灿灿,所有这些都足可以构成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要素,足可以构筑了中国书法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我国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彩而有图画之烂漫,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入胜,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中国书画收藏在线.
由此可见,书法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书家往往借助手中的毛笔抒发情怀,或借物托志、或修养身心。将自身的生命情思,精神意蕴和审美趣味有机的与笔墨线条交织融合。画家吕子凤说:“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2.字体与书体风格的庞大体系(1)篆书 篆书泛指秦代以前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
甲骨文是商代契刻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是中国书法史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构成相当规模的文字体系,并且具备了很强的书法艺术性。古文字学家董作宾先生曾根据甲骨文的不同风格变化,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其风格表现为“一期书风雄伟、二期书风整饬、三期书风颓靡、四期书风劲峭,五期书风严整”。使甲骨文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有的率真天成,有的严整秀丽,有的奇异险绝,有的雄浑朴茂,有的肆意放纵等。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性开启了后世书法风格变化的源头。
金文是指周朝时铸造鼎、壶、盘、簋、盂、钟等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因为是铸造,所以比较起甲骨文更加庄重、雄强、厚重。金文总体上体现方正,笔画布置相对匀称,从前期、中期、晚期的风格划分来看,亦是有很大区别。比如《散氏盘》的苍劲古朴、肆意天成;《墙盘铭》的厚重俊秀;《大盂鼎》刻利奇崛;《毛公鼎》严整规范等,各领风姿。小篆是大篆简化的字体,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具有一定威严的正统文字,其笔画粗细均匀一致、线条圆润、笔画对称、行笔舒缓、结构严谨,极具美观性、装饰性。后世将小篆发展到了及至,称小篆为“铁线”、“玉柱篆”。
(2)隶书 隶书又在篆书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革,由篆书形体的长方变为扁方,由用笔的圆转变为方折,删繁就简,使隶书成为今文字与古文字的分水岭。隶书萌生于秦代,成熟于汉代。东汉时期遗留了下来大量的石刻,碑版铭文,可谓一碑一姿,一碑一奇,是书法史上一个辉煌顶峰时期。大抵隶书的风格可分为三个路数,以《曹全碑》为代表的一路隽永、阿娜;以《张迁》碑为代表的一路方正、奇崛;以《石门颂》为代表的一路肆意方纵、翩翩自得。隶书的简化,也萌生了隶书自身的快速写法o(3)草书 汉代的竹木简就是汉人日常应用的手书草写,又在此基础上行成了当时最初的草书——章草。章草每字独立而不互相连属,保留着隶书笔法行迹。汉简、章草又是隶书向今草的过度体。今草去掉了章草的波折,使上下字之间笔画连属,字与字之间互相映带,连绵不断,线条流畅婉转,富有表现力和韵律感。按着草的程度不同,有小草、大草、狂草的区分。大草、狂草用笔更加飞动放纵,回环萦绕,跌宕起伏,龙蛇蜿蜒,气势磅礴,使书法的表现力大大的增强。草书也被誉为书法中的最高表现形式。
(4)楷书 正统的碑版隶书发展了楷书,楷书发萌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早期的楷书(当时称今隶)受着隶书的影响,结构趋于扁形,用笔自然活泼,天真烂漫。北魏时期大量的碑版、墓志是这一时期楷书风格的代表,其出土的规模和水准,可与汉代的隶书相媲美,世称北碑、魏碑。楷书到了唐代,书体结构由扁形变为长方形,楷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结构端庄严谨,笔法完备。唐代以后楷书大家辈出,风格多样,著名的有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唐楷一经定体既成为现行规范化通行汉字至今一千多年,中国书法的字体再未演变。(5)行书 行书是在正楷的基础上,笔画借用了草书的灵活,对楷书进行了省简,笔势连贯,由折变圆,书写流畅又字型美观,书写快洁又易识易认,非常具有实用性。行书的风格亦是丰富多彩,自汉代以后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大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东坡、、赵孟俯、文征明等。
二、书法艺术鉴赏的综合层面
对书法艺术能够达到了懂得欣赏的程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欣赏它的难度,就在于它太抽象了。抽象的本身,在于区别再现艺术能够直观撷取生活的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使观赏者参照生活的阅历,对艺术作品作出赏评,(当然这也需要观赏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如绘画、影视、戏曲、小品等。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尤其是曾经受过书法艺术的审美教育,对不同的线条美感能作出鉴定或感悟能力,同时对历代法帖具有常识性的了解,并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对书法达到一定的欣赏能力的目的。书法艺术的抽象性,应该等同于音乐、舞蹈。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长短快慢,以及节奏的或舒缓或流畅,声调的明暗等,都与书法休戚相关,它的相同取决于作者对音乐声音或对书法线条的驾御能力,并介乎生活与抽象艺术之间的集中提取,从而应用抽象语言符号,进行想象力丰富的创造,这种想象空间就是抽象的、不固定、不具体的反映生活,但艺术自身又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对于抽象性,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下出的结论也会截然不同。所以对欣赏者来说也同样是具有不固定性。然而,要想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就是要抓住音乐欣赏的规律这样一个前提。掌握这个规律也是欣赏者的起码的音乐素养。对书法的欣赏也同样要掌握书法语言,对书法线条的美感有一个确切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象掌握音乐欣赏规律一样
1、传统的书法审美观
历来中国书法传统的审美观,或是结合自然,比拟自然界的山水、云雾、风雨、雷电;或比拟龙蛇、鸟兽;或比拟人文等,晋朝人放浪飘逸,崇尚清谈,对书法风气也崇尚“韵致”;唐朝人以彪炳赤诚为上,忠心耿耿,所以唐代的书风及至“法度”;宋朝人秉承晋朝遗风,崇尚书法的“意境”;元、明人更注重仪表、礼仪,其书风更崇尚字的“姿态”。就是说无论是那个书家,都很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背道而驰,只是每个人有个性差异而已。孙过庭说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形容王僧虔的书法:“如谢家子弟,纵不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骨气”;形容卫夫人的字“若舞女插花”等是用人来形容书法的美。形容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每作一‘点’如高山坠石”;“每作一‘横’如千里阵云”;“每作一‘撇’如陆断犀象”;“每作一‘竖’如万岁枯滕”„„事实上不同的线条却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直线”给人以挺拔刚劲的感觉;“斜线”给人以惊险的感觉;“弧线”给人以生命力的感觉;“曲线”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圆线”给人以柔和的感觉;“方折线”给人以硬朗的感觉,以及粗线厚重,细线灵巧,斑驳线苍劲,飞白线苍茫等等。古人还把书法中具有自然、动感、劲健、凝重的线条,比喻成“屋漏痕”、“断墙壁”、“折钗股”、“锥划沙”、“印印泥”。
于是,无论是真、草、隶、篆、行那种字体,其自身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又都是在以上这些不同的线条组合、作用下形成的。欧阳询楷书严谨峭拔、用笔奇险、化险为夷。是用简洁、硬朗、内厌、直斜线并用,形成这样的风格;颜体楷书体势宽博、雍容大度,用笔遒劲、厚重、外拓,起止转折,圆笔居多的线条所形成的;柳公权的楷书和颜体结构大抵相似,比较之下柳体更趋于挺拔、清劲;赵孟俯的楷书隽永、抚媚、平和。用笔更采用笔势连贯,轻巧、富有动感的线条构成的风格。那么其它字体如隶书、篆书、北碑、行书都同样具有相同的线条进行组合,比如欧体对应《曹全碑》;颜体对应《石门铭》,赵体与王羲之一脉相承。至于草书的线条应用更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
2、时代背景和现时条件
-欣赏书法对线条的认识固然是重要基础,是根本。除此而外,了解每一个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书家的师承、文学的修养和书家当时的心情的不同,环境的差异的了解,也都是作为欣赏书法所应具备的基本常识,时代背景例如:晋朝人放浪飘逸,崇尚清谈,对书法风气也崇尚“韵致”;唐朝人以彪炳赤诚为上,忠心耿耿,所以唐代的书风及至“法度”;宋朝人秉承晋朝遗风,崇尚书法的“意境”;元、明人更注重仪表、礼仪,其书风更崇尚字的“姿态”。就是说无论是那个书家,都很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背道而驰,只是每个人有个性差异而已。孙过庭说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就是这个意思。个性的差异最应当受到的制约和显现,是师承的影响、熏陶、天资、功用、性格的集中体现。比如献之学羲之,小欧学大欧,乃至初唐时的互师互学。书写作品时,书家当时心情和所处的环境也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条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和当时很有名气的四十二位文人墨客集聚在绍兴的兰亭,当时情形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又有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一殇一咏”的畅快心情下,乘着微醉,挥毫写下了千古佳作《兰亭序》。与这个心境相反,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平定叛乱时,被叛将砍了头,颜真卿在悲痛万分的心情下写完了这份《祭文草稿》的。所以《兰亭序》的风格恬静、淡雅、不激不历,反衬《祭侄文稿》的风格则是粗矿、苍郁,不计工拙,圈圈抹抹。《祭侄文稿》尽管是随意草稿,仍然体现了一代大书家的深厚功力。
3、书法艺术要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中国书画收藏在线
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作品所写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一幅作品的灵魂。古人说“文以载道,书以换彩”,字写的再好,都要服务于文章,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无论书写的内容或格言、或警句、或文赋,都能体现一个书家文学修养。当书家要写作品时,就意味目的性和针对性。如送给朋友贺喜的,内容选择自然就要与喜庆的内容相关。要写给给老人祝寿的就要与祝寿的内容相关。送别的、勉励学习的、布置家居的、悬挂厅堂的等等都要与书者或欣赏者情景、事物相关„„反之,人家结婚了赠一幅“送别诗”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闹出笑话。除此,书法作品的风格要与书写的内容尽量协调,比如写勉励的句子“学而不厌”、“学贵有恒”、“艺无止境”等警句。那么书写的风格则适合侧重于厚重有力的,以风格显示出内容的坚定性。如布置厅堂的作品,因为空间大,最好写气势恢弘的大草,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等。卧室家居空间比较小的,适合写“幽静”“恬淡”或根据主人的雅趣、嗜好写“兰石之性”、“风竹成韵”、“清风入阁”等,书风采用温和、隽雅的气息为宜。如果写“苍松翠柏”、“登峰造极”字迹就要有气势。反之笔调柔和,风摆杨柳,就显得形式内容不和谐,不统一。总之,书法是综合性艺术,它要求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修炼、积累和加强综合文化知识,才能对它达到认识、了解、掌握乃至于驾御书法艺术的目的.二、此外,意境美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修养的流露。思想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属性,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作者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从书法的内容、线条、结构、章法、体势等体现了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再如清代“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当时提倡馆阁体的书风下,在书法上大胆创造、锐意革新,创造出“板桥体”。他的章法如“乱石铺街”但“乱”出法度,“乱”出神韵、风姿格调、骨力、气势、气脉相通方面,心须意合,若明若暗地从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书法艺术的佳作。用崭新的眼光去看,那些真正的作品中才有可能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作品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言。因为那是作品本身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内涵。任何人都很难说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待作品如果真的有了如对待人的一种心态,那么便能敏于捕捉作品的细节与内涵,洞见作品的妙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鉴赏。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学习书法鉴赏是必要性的,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第三篇:民族舞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文化现象之一。舞蹈是原始人类生命情调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原始社会中拔高了的简朴生活,舞蹈随着原始人类身体的进化而发展,舞蹈又作为发达的肢体语言团聚起人类的原始社会。自觉地把舞蹈作为审美对象,同时又自觉地把舞蹈作为人类自我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段,严格来说是发生在近代的舞蹈现象。认识作为审美对象的舞蹈,需要了解自然沉淀着历史文化的舞蹈。
一、中华民族舞蹈的起源
关于民族舞蹈这一概念,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辞海》的释意是:“民族舞蹈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英国大百科全书15版》的解释是:“虽然民族舞蹈一般是指各个民族特有的欢快、娱乐的舞蹈,但它确切的含义在学者们中间仍然有很大的争议,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得以解决”。另外,舞蹈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以及对舞蹈感兴趣的人在不同的书籍、著作、论文当中,在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深度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更大的拓宽了人们了解民族舞蹈的途径,也使得民族舞蹈方面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
在我国远古的传说中有祝融的儿子长琴始作乐风,有的说帝俊的八个儿子始为歌舞,炎帝(神农氏)的重孙延始为乐风,还有的说黄帝创造了乐舞。实际上舞蹈的创始者应当是人类的群体。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为求生存而从事的劳动中,通过人体动作已产生了节奏、律动,最原始的舞蹈动作,也可算是本能式的“人体行为”。因此,舞蹈与劳动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舞蹈在原始部落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和宗教活动密切联系着的。化石智人在距今几万年前保存下来的宗教活动的艺术品。我国云南沧源岩画中,有双手向上举、五指张开的半蹲或****的男像,下露男根,头插羽毛;左江崖壁画中,也有两手上举、伸张五指的舞姿。这些可以判定为“蛙祭”的遗存,至今广西地区仍保留着“祭蚂拐”的风俗和“蚂拐舞”。我国在四五万年前逐渐步入氏族公社时期,其前期为母系公社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已有随葬的装饰品,说明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宗教意识已逐渐加强。伴随着宗教意识的产生和强化,必定会有祭祀活动,当时的祭祀活动主要是舞蹈。它们虽然没有留下具体的形象,但我们可以根据其后出土的舞蹈形象和至今保存的古老民间舞蹈,想象出那些富有神秘色彩和魅力的最原始的舞蹈。
二、中华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舞蹈美离不开人们对舞蹈作品的审美感受,但是人的主观感受又必须以客观存在的舞蹈美为前提,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中华民族舞蹈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舞蹈的第一重要的审美特征,各民族有各民族独特的舞蹈形象。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是各民族风格的标记。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来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的,这是一切艺术的特点和根本规律。离开了艺术的形象,就不可能给人以美感,也就没有了美。舞蹈作为艺术的一个种类,它也不能不受这个艺术基本规律的制约。
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而作为舞蹈美的形象性,它又具有其本身的特点。舞蹈是以人的动作姿势的形象性和连贯性来表现生活。最早的舞蹈素材大多是劳动的模仿和即兴的跳跃(包括对禽兽动作的模仿)。最初都伴有部落图腾、氏族祭祀或其它活动的特点,借助舞蹈增强团结与活跃的气氛。[2]例如:丹寨苗族的锦鸡舞,是本民族的土风舞,它对锦鸡形象的塑造是以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双手于两侧稍往外自然摇摆,加上身上花衣花裙,头上锦鸡银饰,颈上银项圈,手上银手镯,脚上绣花鞋,犹如锦鸡行乐觅食、悠然漫舞。每跳一步,双膝同时自然向前嬗动,犹如蜻蜓点水;双手于两侧自然放开,悠然摇摆来刻画形象的,使得此舞形象鲜明。杨丽萍的《雀之灵》,以民族民间舞蹈为基本素材,从“孔雀”的基本形象入手,但又超越外在的形象地模仿,以形求神,如:此舞开幕的造型,用人体的手,比拟为孔雀的嘴,模拟孔雀清晨迎着露珠梳洗羽毛的形象,栩栩逼真、惟妙惟肖。她以修长、柔韧的臂膀和灵活自如的手指形态变幻,把孔雀的引颈昂首的静态和细微的动态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二)中华民族舞蹈的地域性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的差异,是形成地域性的重要因素。因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不同的。换句话来说只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所相对应产生的不同民族的舞蹈,这本身对民族舞蹈来说就是一个苍劲有力的民族特征。维吾尔族民间歌舞主要发源于中国北方草原,后迁徙到西域,并逐渐由草原游牧生活发展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如《赛乃姆》就是以节奏明朗,舞姿明快活泼,优美情深,步伐轻巧,手腕和肢体变化丰富为舞蹈风格特征的。[3]这就是维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极具有草原游牧生活和农耕生活相融合的绿洲文化特征,人们所从事的劳动是轻快的农事生产。它是一种自发的、不约而同的情感的宣泄,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使得一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形成差异。
又如,傣族舞蹈优美恬静,感情内在含蓄,手的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四肢及躯干各关节都要求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傣族人民生活在水边,他们与水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结,他们爱水、赞美水,人也像水一样的纯净、柔美。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特色,体现出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和节令性风俗,在漫长岁月的沿袭中形成越地域性舞蹈相一致的文化品位。不同的传统遗存,其形成的民族舞蹈服饰风格不同,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价值是民族舞蹈文化的组成部分。傣族人的身高普遍偏低,体形较小,属于娇小玲珑型,生活中喜欢穿一种筒裙,高齐腰,紧紧裹着下身,这就形成了傣族舞蹈风格突出的步伐动作——勾踢步。当舞者在做勾踢步时,每走一步都要将裙子轻轻撩起,就像平静的河水掀起小浪花一样美丽,形成如诗如画的优美场面。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不但许多的人们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再如蒙族舞蹈风格以开阔、豪放、剽悍为特征,是因为他们生活繁衍在我国北方辽阔无垠的蒙古草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和震惊世界的赫赫武功,创造了博大深邃的草原文化,驯服了骏马驰骋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决定了游牧民族珍爱马的品行和视雄鹰为高洁的象征。于是,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来自草原的气势,都和这些矫健美丽、富有生命活力的生灵融会在了一起。在他们所创造的舞蹈形象中,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透露出他们的民间舞蹈粗狂、豪放、朴实和热情。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蒙族舞蹈“撒种式”的动态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样这也体现了蒙族舞蹈民间舞蹈的民族特性。
(三)中华民族舞蹈的意境美
何谓意境。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很精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意境就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善结合”。[2]在这里,它包含着两个方面:“意”,犹如一首诗;“境”,犹如一幅画。“意”是艺术家在他所创造的形象中表达的主观思想情感,而形象是意境的基础。舞蹈是一种讲究意境和形式性很强的艺术,它是通过直观可感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动态的人体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的。如果这些动态不生动,无变化,不新颖,无美感,平淡无奇,那就失去了这门艺术独立存在的价值。所以只有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灌注在舞蹈之中,把“形”与“神”、“情”与“景”有机的统一,才能创造美的意境。傣族舞蹈《邵多丽》表现了傣族的民族特色,那曼妙的舞姿、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带进了傣族那神秘的文化当中。
意境犹如“诗”、“画”,因此,要象“诗”那样感情激越、对比强烈;象“画”那样,注重神似、不求逼真、肖像。力求用概括、夸张,甚至是抽象等手法来表现对象的气质、精神和作者的情感。太“实”就没有了意境。群舞《荷花赋》表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黄土黄》表现了黄土高坡人的粗犷、奔放及对生活的渴求,震撼人心,催人向上。
形状,也是构成意境的手段之一。舞蹈是在运动中创造形象的。既然是运动就会有运动的方向和轨迹,这就是舞蹈的线条。各种线条图形所引起的情感反应是不同的。但却和某些情绪相对应。如横线,给人以稳定、安静;竖线则有直接逼来的压迫感;斜线似乎前程远大;而曲线、波浪线等则给人以婉转柔和、富于变化的感觉等。如群舞《小溪、江河、大海》便是应用线条上的变化,表现出由涓涓细流直奔江河大海的一种意境。
(四)中华民族舞蹈的情感美
舞蹈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情感艺术,舞蹈艺术借助于动、植物的情态特征和自然景物的形态变化,借物比兴,托物寄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舞蹈中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即主题,或者是宣泄内心的欢乐忧患,或者是表达亲友间的团结情谊,也可以是青年男女间的心灵的交流。总之没有任何主题的思想的舞蹈艺术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从各民族的舞蹈中分析人们多要体现的情感美,这种情感美可以是人性美、人情美、道德品质美、性格意志的美。中华民族舞蹈它强烈的人体律动情绪化,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社会的认识,透过那流畅激越的动作旋律,我们能够看到表演者强烈的情感表现。中华民族舞蹈如诗如画,含意隽永,它的这种情感美可以使观众得到更高的情感呼应。“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的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朝鲜族舞蹈《青山绿浪》,赞颂劳动、绿化祖国的主题思想,就蕴含在那翠绿一片、生意盎然的诗的意境中。这也是为舞蹈艺术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舞蹈是一种通过直观可感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动态的人体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的。
正如明代音乐家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中所说:“乐舞之妙。在乎进退屈伸离合变态,若非变态,则舞不神,不神儿于感动魂神难矣。”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 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独舞《雀之灵》超凡脱俗,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表现了雀之灵的“神灵”、“圣灵”,杨丽萍的眼睛始终似睁似闭,陶醉于灵性的顿悟之中。她不看任何人,即使仰头,眼睛仍是高傲地俯视,人神合一,不染尘埃,她所表现的就是孔雀的空灵而神圣,以及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是民族舞所要追求的情感美。
(五)中华民族舞蹈的律动性
现实中的人体舞蹈动态美会产生超越现实的感觉,就在于舞蹈中的人体动态经过了艺术家的匠心经营,他对日常生活人体美进行了形式化、秩序化、规律化的加工,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表现了人类复杂的感情。舞蹈的动态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人体动态,同时,舞蹈的动作孕育在节奏之中,节奏的变化体现着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各地孔雀舞的跳法都不一样,以表演者各自不同的技艺特长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独舞以模拟孔雀走路、飞跑、吃水、抖翅、飞翔、开屏等动作,形成丰富的舞步来展现孔雀静态的娴雅温顺和动态的优美灵动;双人孔雀舞也称“凡南诺”,“南”意为“高贵的女性”,“诺”意为“雀”或“鸟”,主要表现雌雄两只孔雀的飞翔、相对而舞的情景。
山民们长年跋山涉水,一蹬一颤富有弹性的律动,往往就构成了他们的舞蹈的基本律动。然而,同样的颠颤,高山顶上的舞蹈会有更豪放的山的粗犷;河谷区域的舞蹈则呈露出柔韧的水的秀雅;比较原始,人口稀少的部族的舞中,常常在膝盖的弹动之外,突出臀,胯的主动摇摆滚动,带着些许朴素的性煽动的意味暗示着潜在的生殖崇拜;文化较发达的礼义之邦,这种臀,胯乃至腰,腹的动态,则每每趋向内敛,比较地多了自觉意志的导引,转向美的韵律的方向上去发展。佛鼓舞是在佛教节日或晋升佛爷或迎接外寺长老期间,在佛寺的广场上和“象脚鼓舞”同时跳的。是男性集体舞蹈,舞者有敲佛鼓、击钹、敲铓共三人,在象脚鼓舞圈中表演,然而鼓点、动作与象脚鼓舞都不相同,象脚鼓舞气氛热烈欢快,佛鼓舞较严肃庄重。陇川县称佛鼓舞为抬鼓舞。以两男子用竹棍将鼓抬起,行走于舞队前列,一人双手各执一校敲击起舞。《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的祖辈呼图刺被推荐为“汗”的庆典上,“与豁儿豁儿纳黑川,众人围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从直踏出没之蹊,没膝之尘的情景分析,踏的动作是用力的,全身动作沉稳,踏得时间长,越踏兴致越高,只踏得大地“颤抖”,才能出现如此壮观的景象。古老的谚语说:“蒙古民族有双翼,一个是骏马,一个是民歌。”可想而知,这一定是载歌载舞的踏歌舞蹈。
三、当代中华民族舞蹈的审美变迁
舞蹈内容的民族性自然会由于主题的内容的千差万别而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形态,但其共同的基本要素则应是流贯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在民族舞蹈的发展中把握民族性是舞蹈创作的宗旨。求创新是每一个民族舞蹈创作者必须具有的创作观。但是,失去了民族性,发展便无立足之地。因此,如何把握发展中的民族性就是把握好继承与发展这对矛盾的关键。创作中除了从发展观的角度出发,还要站在继承传统的立场把握,然而此时,人们对中华民族舞蹈的审美也逐步产生了变化。
(一)向“原生态”理念发展
《云南印象》在2003年昆明首演,参加演出的七成演员都是来自滇南村寨的亦艺亦农、没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演员,有些甚至完全就是田间地头的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土得掉渣的农民,用他们的身体和歌喉,打动了多少原本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完全持怀疑态度的专家和观众。这些植根于丰厚民间沃土,源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元素,使《云南印象》获得了勃勃的自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因为他恢复了最古老的舞蹈方式,是真正来自民间的、原汁原味的、尚未被污染和扭曲的民族艺术。厌倦了喧嚣都是的钢筋水泥下的压力生活,人们开始向往自然的乡村田园世界。在生活环境无法真正回归自然之前,人们的心灵却展开了寻找自然和自由的翅膀。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是民族融和世界趋同。它作为当今舞坛的推动力,给人们对当今中华民族舞蹈的审美造成了强力的视觉化的冲击力,它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感动人,是人们对审美有了新的需求。
(二)与时尚舞蹈相结合
傣族舞蹈《邵多丽》是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作品“金荷花”奖得主,《邵多丽》中的“邵多丽 ”,带着竹担、斗笠、鲜花,一路吟唱,去追逐春天的梦,表现了傣族的民族特色,《邵多丽》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它把传统的舞蹈溶入时代的气息,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才能荣获此项大奖。当代中华民族舞蹈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需要有新的思想,而《邵多丽》正是中华民族舞蹈与时尚舞蹈的结合体,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使当代人对中国的民族舞蹈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新的一面诠释的当今中华民族舞蹈,使人们对本国民族舞蹈的审美发生了改变,被新鲜的事物美感所吸引,被他的独特性所吸引,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所以我觉得这就是近期来民族舞蹈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对新文化的挑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是美的,让我们用美的心灵去欣赏熔铸了人体灵与肉的舞蹈艺术美,在舞蹈的艺术美中去陶冶我们的情操,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这些舞蹈都不会脱离本民族舞蹈的风格美、意境美、情感美、律动美等。总之,只有对民族性的准确把握,把握好发展中的民族性,这就是把握好了继承与发展矛盾中的关键,这样才能使创作的舞蹈作品具有灵魂;只有对民族性的不断挖掘,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只有从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用发展的眼光放眼世界,才能在舞蹈作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结语
我们进行中华民族舞蹈的发展的审美特性的讨论,不能不立足于民族属性和艺术本体的基础之上。因为当代舞蹈文化的发展是各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这是多种文化传统的呈现与对话以及多种价值取向的交流与沟通,同样也是多种审美风尚的敞亮与绽放。
中华民族舞蹈所特有审美特性和审美风格给予了它一个很大的语言契机,利用舞者的肢体架构展示了具有审美特征的民族舞姿的静态造型与舒畅流动,突出了中华民族舞蹈所特有的审美风范,又处处轻描淡写不留痕迹,时而独具匠心,中华民族舞蹈的意味及神韵如甘露般融进了每一个动作处理与细节变化之中,使整个舞蹈也随之生动,润泽起来,更加符合当今的民族舞蹈的审美需求。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中华民族舞蹈美的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中华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民族舞蹈不仅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同时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第四篇:色彩的表现特征
归纳色彩的表现特征
归纳色彩的课题训练是通过写生的方式.以归纳为表现手段来获取对装饰性色彩的认识和把握。将自然色彩的写实性表现转换到自然色彩的装饰性表现,这是色彩造型观念的转变,也是造型方式、方法的转变,其表现特征为:
一化冗繁为简约
—般自然形象具有形、色丰富而繁杂的一面,形体具有体积感和空间特征.色彩上存在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因素。归纳色彩摈弃写实性表现因素、将繁杂的形、色关系通过概括、提炼、归类的删繁就简过程,并结合艺术形式语言的运用和表现,使之成为平面化具有装饰特征的艺术形象。
化繁为简是色彩归纳的必要手段和必然结果,简不是简单,艺术上的“以少胜多”常常用减法,艺术中的减法更为难能可贵。
二、化杂乱为条理
客观的自然物象存在着庞杂无序的特点,即使井然有序也未必符合画面的艺术需要。室内的静物虽经人为摆设,也会由于角度不同而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关注画面构成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象的理顺是通过概括、梳理使之达到画面的秩序化和条理化.这既体现了归纳色彩的技术要求,也从内涵上体现出一定的艺术原理,只有伴随对形式语言和风格的追求,才能得以准确把握。
三、化写实为夸张
色彩归纳摆脱对自然物象的传真、摹写.而采取平面的手法将自然形象转化成艺术形象,夸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常用方法。夸张能强化主题.突出形、色特征,增加形式风格特点,增强艺术感染力。归纳色彩的表现离不开对夸张手法的运用,然而只有结合画面追求的特点需要,才能使夸张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变形、变色是夸张的主要表现方式.也是获取画面形式意味的重要因素。通过变形、变色是摆脱客观的真实感、实现装饰效果的主要途径。
四、化立体为平面
平面效果是装饰色彩风格的主要特征。它所具有的朴实无华和单纯、舒展的装饰美感是装饰色彩所独具的审美风格。归纳色彩是通过归纳的手法将具有二维的自然形、色转变成具有二维平面的装饰画面。因此,平面化是色彩归纳写生表现的主要特征和研究目标。
装饰性色彩无论从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上都与写实色彩有着截然不同的造型理念。学习归纳色彩必须首先转换头脑.从对客观写实的依恋中解脱出来,转入到对平面性色彩的感悟和方法的学习。其次,在改变客观真实性中,归纳色彩导人到对艺术形式和本质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也必然带来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第一章、写实性归纳
绘画的写实性色彩课题训练,主要针对以客观的自然色彩的规律性为研究为目标,从而建立起对色彩基本要素的感性认识。其表现特征是将具有三维特点的客观物象在平面上表现出具有三维的真实感。色彩的关注点侧重于条件色,而在表现上多做加法,即尽量感受丰富的色彩关系和微妙的色彩变化并加以表现。
归纳色彩是以归纳为手段,将课题切入对自然的再创造为目的,探索装饰性色彩造型的表现语言。其表现特征是将二维立体的客观物象表现出二维平面的画面效果。色彩在感受的基础上更注重理性的处理和对固有色的关注,注重做减法。以简约的色彩创造出富有形式意味的装饰画面,是归纳色彩的目标。
一、写实性归纳的概念
写实性归纳是介于写实性绘画与平面性归纳两者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写实性归纳既尊重了写实色彩的客观性,又增强了对具体物象概括、表现的主观性,是两种造型理念转换的有效过渡方式,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写实性归纳所形成的画面风格既有客观的具象特点,又有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其视觉样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和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因此,在装饰绘画和现代绘画以及在现代各种设计中,这种形式不乏其用。
二、写实性归纳的特点
1、写实性归纳是以客观物象的形、色关系为表现依据,通过概括和梳理得以删繁就简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理过程,使之产生既有一定的三维具象特征,又有装饰效果的画面。
2、写实性归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客观物象的依赖,增加了学生在各自感受基础上的表现成分。因此,势必带来不同的感受,运用不同的技法,都会产生作品风格的不同。
三、写实性归纳的表现方法
1、块面表现:在保持客观物象的立体感、光感、空间感的基础上,以形、色合一为原则,对丰富的形、色关系通过概括做局部性有限度的归纳,并采取平涂的手法加以平面化的处理,形成色阶的变化,效果如块面状。块面表现的块是指具有立体感的整体,而面是指局部性的转折面,每一个面部是经过形、色归类后所具有典型色彩的特征。因此,色块的变化也随形体的转变、推移而形成色阶。
在块面表现中.因表现方法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1)拼接法:这是一次性表现法。即对概括归纳的区域性特征加以界定后,再逐一平涂填色,完成一个部分,再画另一部分,以此推完全画。拼接法是采取整体把握、局部完成的方法。因此,作画者要心中有数,前期要全面筹划好。
(2)叠加法:这是逐层表现的力法。画时要一层一层地画,首先铺基本色,再压第二套色,逐层叠加,使画面丰富起来。
2、点、线表现法:点、线都是造型的基本要素。点和线都可以单独使用,并以限色为基本原则,但在制作中要精心编排,步骤清晰。
(1)点绘:点的组合可以表现光影,表现明暗丰富细腻的形、色关系。归纳法是以点绘的形式,通过限色实现的,用预先设定的几种颜色分别加以点绘。点的疏密、大小都是变化的因素。对塑造具体形象可采取单色来表现,也可通过多色点的空间混合达到预想的色彩效果。
(2)线绘:线的作用不仅表现了形的外部特点,也可用疏密、粗细不同的线组合不同明度、不同色相的色面,以达到表现形、色关系的效果.也会产生独特的画面风格。通过运用不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方向变化的线的组合均可以创造不同的效果。
(3)点、线、面综合运用:点有细腻感,线有方向性,面有概括性。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使画面的表现语言更为丰富,采用有限的色彩既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效果,也可以塑造出不同风格的画面。
第二章平面性归纳
平面性色彩归纳是在写实性归纳课题基础上的训练内容,是更具装饰语言和装饰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平面性归纳简而言之,是以平涂的手法追求具有平面性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效果.这是一种常见的表现风格。这种风格从传统艺术到当代艺术,从东方艺术到西力艺术,从现代绘画到现代设计,广为应用,屡屡可见。其鲜明的装饰效果和简洁的艺术手法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也使众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不约而同地选择并加以发展。时至今日,平面化 的装饰手法依然备受青睐。
一、平面性归纳的概念
个平面性归纳色彩写生,首先应改变常规的全因素的观察认知习惯,在物体正面受光或逆光下,弱化了体积感和色彩,在变化中感受形.色合一的完形特征,从中领悟平面的整体效果。
平面性归纳是在高度限色中营造出的画面。因此,在构思立意中,要力求把握画面形象的完整和色调的协调统一,使每个构成部分都能在视觉上符合整体的需要,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平面性归纳构成中,更要关注面积、形状、方位等可变因素,以及色彩关系中影响色调的主体色和起活跃、点缀作用的主导色彩的合理运用。
在平面性归纳的实践过程中,在感受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意识,逐步延伸到从理想主义的浪漫构思到取代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以及主观的判断取代对客观的分析和依赖。因此,对于物象的自由选择和夸张变形,寓意化和工具材料的综合运用也必在考虑的范围,都会增加画面的独特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二、平面性归纳的特点
1.改变客观物象的立体感为平面感,将具有三维深度的空间关系,处理成具有二维的层次变化和画面的平面效果。
2.色彩中去掉了光源色和条件色的客观色彩因素,侧重固有色彩或以主观设定的理想色,并以大面积的平涂手法加以表现。
三、平面性归纳的表现方法
l、平涂表现:这是平面性表现的基本方法。即以色彩干净利落、涂平涂匀为特点.运用不同的平涂手法也能产生画面不同的效果。
(1)拼接法:先明确形,再一色接一色地画。
(2)勾填法:以线、面结合的形式表现,以线塑形,以色表现面。画时可先勾线所填色,也可光设色后勾线。
(3)重叠法:在构图上使两色部分相交,产生重叠部分,从而形成第三色;或主观对第三色设定,以增加画面的效果。
2、肌理表现:即以平面化效果为基本规范,运用不同的笔法创造不同的画画效果、如下蹭、湿染、点、挂、擦等。
3、其他表现:
(1)运用某些工具。如油画捧.利用其具有蜡质不着色的特点做底子,再以水粉覆盖产生特殊的效果.(2)对印法,利用一定的材料针对具体形涂色、再对贴、压印后,产生—定的效果等。
第三章 意象性归纳
艺术源自于对自然的感情,艺术也发自于自我的追求和表现,艺术的本质和活力在于创造。
拘泥于对自然的依赖和模仿并不是学习色彩的目的,达到自如地运用和表现,才是学习色彩的目的所在。意象性归纳是在写实性归纳和平面性归纳课题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形式语言的表现空间,在“创新与完美”的艺术原则规范下,进行创作性课题的训练。
一、意象性归纳的概念
意象的“意。泛指本意,是自我表意的意思;“象”指物象,即客观对象。这里的意象所体现的创意表现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包容性。意象性归纳的课题是以归纳的手法,以设定的客观对象为表现母题,通过自我感悟和审美判断的酝酿,引发种种创作构想,在寻求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中.使作品展示比新颖出风格样式。
二、意象性归纳的课题要求
1、在写实性归纳和平面性归纳课题训练的基础上,以平面性的装饰性色彩为意象表现的基准,确立色彩的形式美感和审美要求的定位。因此,色彩的自由发挥,必须以色彩的和谐和相应的视觉美感作为训练的前提要求,以免误入歧途.2、改变观察方式和定向思维的习惯定势,从客观的束缚中走出来。运用逆向思维.变换观察视角,在对象中寻找兴趣点和可变化的因素,在构思中运用夸张、变形、变色、变调、打散、重构、借物联想等各种手法,以创造新的艺术图像进行画面营造。结合草图色稿,寻找多种答案,从中筛选.加以深人、完善,绘制完成。
3、运用各种形式语言,调动可以调动的表现手法以追求独特的作品风格。通过观摩各种艺术作品以开扩视野,启发思路,获得灵感。古今中外
一切具有装饰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都将对我们在艺术形式的追求中有所帮助和借鉴。可从传统的壁画、陶瓷、装饰画中得以借鉴;可从民间艺术品如年画、剪纸、少数民族蜡染、刺绣中得到感悟;可 从国画、油画、版画、漆画、装饰画等艺术画种中补充营养;也可从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结合东方艺术的平面风格,从而形成具有装饰风格的现代绘画以来的野兽派、纳比派、立体派、表现主义等,以及马蒂斯、毕加索、勃拉克、米罗等众多绘画大师的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形式特点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当然应引起往意的是,当代艺术流派纷呈,具中有些色彩 运用已失去了视觉美感,与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背道而驰,因而是不可取的。同时,现代各种繁多的艺术设计中可以借鉴的表现形式也为数不少。
借鉴本身就是学习,借鉴要注重领会其色彩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不宜不得要领地生搬硬套。
4、求新求异、避免雷同是本课题的基本要求。在训练中强调主创精神,注重独立思考和独特的画面追求,要求既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有意加强对风格和手法的多样化追求,对设计专业的学习和日后的设计无疑是必要的。因此,个人在课题训练中,对作业的编排和设计要有意拉大反差。如构图中的密与疏;造型中的具象与抽象;色彩中的鲜与灰、明与暗、冷调与暖凋;表现风格中的工与写、繁与简等。与绘画的独辟路径的追求不同、艺 术设计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以适应更宽领域的设计需要。
第五篇:城市色彩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程论文
《城市色彩特征分析——以长春为例》
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建筑学 姓名:张家榕 学号:1321051096 日期:2013 年11月11日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告诉你城市文化是什么。
——埃利尔·沙里宁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的色彩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城市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会形成独特的色彩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但是近些年的城市建设进程势头猛进,大中城市的景观不断丰富变化,但与此同时,其历史文脉造就的城市色彩也随之破坏。这种破坏造成的结果就是城市的主导色彩特征遭到破坏,城市的精神显得浮躁。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城市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子的,貌似唯一区分城市的方法就是检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研究城市的独有色彩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相关的城市色彩规划,延续城市的文脉和地域特色就变得十分迫切。长春,我在那里生活了五年,作为一个经历了多个独特历史阶段的城市,形成了非常鲜明的传统城市色彩,由于没有很好的规划和控制这些传统城市元素,使得城市建设显得有些紊乱,而且引起了诸多争议。接下来的内容将从长春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过程入手,研究长春城市色彩的特征。
1· 城市色彩的影响因素
法国著名的色彩学家、设计大师让·菲利普·朗科罗在60年代提出色彩地理学,他认为地理气候和传统文化是影响城市色彩的根本因素,而文化传统等因素则受地理气候的影响与制约。
色彩的象征意义是独特而且不容置疑的,它已经成为了不同民族的信仰、历史、生活和习俗等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和城市都有不同的色彩偏好,这样就会形成不一样的城市景观色彩风格。在许多的国家的传统中,红色就代表着邪恶,但是在中国,红色则意味着喜庆和祝福,这种颜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官式建筑中,如宫殿、庙宇的外墙、庆典的服饰以及灯饰等。而且到了现代,红色还成为了我国的国旗的颜色,也代表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在西方国家,到了圣诞节,红色也会成为大街小巷的主打色,用来表达温馨。但是不同的是,在股票市场中,红色在亚洲表示上涨,而在美洲则表示下跌。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黄色象征着财富和权利,是皇族的专有颜色。在希腊和罗马,神庙上的颜色也是以金黄色为主。但是在欧洲,黄色却被认为是庸俗的色彩。
在不同的年代,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也会影响城市的主要色彩。比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主要颜色是砖红色;60年代的主要色调成为了灰色;到了80年代,主要色彩变成了白色的墙面贴砖和蓝色的玻璃。
地理与气候也影响着城市的色彩,我们知道,气候条件被分为寒地气候、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以及沿海气候等,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城市也会有不同的色彩。比如,温热的地中海沿岸城市的色彩倾向于金黄色,而寒冷的北方国家以及东北城市的颜色则偏向采用厚重色彩。
2.寒地城市色彩控制
城市色彩不但与城市规划相关,而且也影响居民的视觉心理健康,所以,城市色彩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城市色彩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城市特色,与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都有很多的关联。
城市色彩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面貌在视觉上的深度体验,虽然许多没有经过建筑学专业培训的人无法准确的捕捉到城市色彩的信息,但是如果一个城市的总体色彩纷繁冗杂,那么给予城市中居住、生活的人们的感觉也会是杂乱无章的,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这个城市缺少历史的积淀,又是改革开放首当其中的城市之一,其发展的迅猛势头势不可挡,但是却缺少一个整体的色彩感觉,所以给人感觉整个城市都很浮躁。改革开放后,很多城市也变成了这样,这就导致无论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呈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子,没有地方特色。
3.寒地城市色彩构成
说道城市色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的外表皮的颜色。的确,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城市色彩的体现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建筑色彩就是城市色彩体现与表达的灵魂。建筑的处理直接影响了城市总体色彩感的基调。建筑色彩包括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办公建筑等等,这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的建筑色彩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寒地建筑的色彩设计既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建筑的色彩区别,又要考虑到色彩的地域性、冷暖对比性等特征,使建筑色彩具有地域性。
其次,广场街道的色彩也是城市色彩的串联元素,它构成了城市的骨架,也串联了城市的景观节点。它是城市景观的管道,所以,应该考虑到其景观的延展性与建筑色彩的关系。或是顺应建筑的色彩感觉使整个区域显得和谐统一;或是强调出建筑的轮廓特征,使城市主导色彩更为突出。
城市内的指示牌、雕塑、广告、公交站等生活辅助设施都属于城市的辅助色彩,这些元素也是丰富城市色彩的组成元素,特别是北方寒地建筑更是如此,虽然这些辅助设施不是构成城市色彩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是冬季改变城市单调、乏味的景观形象的元素。除了冬季依旧生长的常绿植物外,许多设施也能传递温暖的感觉。对于不同植物的合理规划也会形成不同季节之间的城市色彩的演变。
4.长春城市色彩分析
长春处于东北中心,虽然被叫做长春,但是这个城市的冬天漫长而且寒冷,是典型的北方寒地气候。在长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并且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城市色彩风格。
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影响
长春处于长白上向松嫩平原过渡的中央,整个地势较为平坦。整个城市中心区是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布局。形成了道路、铁道、河道绿化为骨架的网络布局。在历史上被叫做“杏花雨、丁香雾、绿洞长街春常住”的特点而驰名,形成了田园城市布局风貌。
同时,在长春的东部建设了净月潭,作为长春的水源以及氧吧。本科期间,我的学校距离净月潭非常近,学校的空气非常清新,净月潭的树木经过了80余年的生长发展,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一片人工森林,面积广袤,风景优美。人民大街的绿化景色也让人赏心悦目,整个城市的绿化效果非常好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种地理面貌以及自然气候特点,这也决定了长春的城市色彩特点。
长春城市色彩的演变
a.初期建设阶段.1800年请政府设立长春厅,1824年长春厅在宽城子区成立。几十年后,宽城区经过自然发展变成了旧城区,那里以青灰色的砖木构架民居、商铺为主。现在的大马路、二马路等街区仍旧依稀保持着当时的风貌。
b.满铁附属时期
1890年期间,俄国在二道沟建立了方格网式规划布局街道,建筑主体为黄色系,局部的装饰纹样为白色以及红色等。日俄战争后,日本建立了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立了放射状+棋盘状相结合的道路系统,建筑采用了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多为红色,如大和旅馆(今春谊旅馆)的红砖灰浆等。这个时期的长春各个区域由于权力分治,所以风貌各异,色彩景观块状分散。
春谊宾馆建于1909年,坐落在长春市人民大街站北端。建筑面积为7,74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马蹄形布局,对称门面。自开业以来,酒店,电力,供水,污水处理和加热,大部分房间有一间浴室,1925年增加燃气设备,被称为最先进的酒店。1932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转移到长春,从沉阳村土地的风扇基地的指挥官。1945年日本投降,党委书记周宝东北与苏联走进长春,在长春的苏联驻军指挥官担任,在此逗留。那年9月,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此举行,由周保中会议主持。1946年长春国民党占领后,它成为一个地方接收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北平执行总部军事停战东北27队进行美国代表就住在这里,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代表伍修权谈判往往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的位置。1948年3月前夕,解放军,长春战胜国民党军60军在此基础上,他交出泽生与巴解组织在这里了解更多相关的谈判。
c.伪满阶段
1931年,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长春也被更名为新京。日本人主持了长春的新一轮的规划,将老城区,满铁附属地以及规划新区统一风格,将政府办公等大体量的建筑设计为红色或黄色的墙面,深色屋顶。现在存留的有市图书馆、四六一医院等文化广场附近的建筑。将居住区统一为黄色墙面,灰色屋顶。两年前,长春市进行了一轮城市面貌的整体翻新,许多这个时期的居住建筑都被拆除了,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种损失。同时又规划了大面积的绿化。但是长春的路网规划依旧保持了棋盘式的布局。
d.新中国建设阶段
建国初期,东北作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以及农业区域,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春在那个时期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建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客车厂等多个工业区,这时的城市色彩以及面貌相对鲜明:宽敞的街道,红色的砖墙建筑。这个时期的灰色建筑相对较少。改革开放至今,长春周边建立了多个开发区,如高新、净月等开发区。在这些开发区中建立了一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多采用灰色、黄色系,但是这些建筑色彩与那些历史街区的原有建筑的文化氛围不是特别协调,城市色彩没有被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下来。
5.长春城市色彩特征
可以看出,长春的城市色彩一暖灰色调为主,虽然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特点,但是长春有着寒地城市特有的色彩效果。
在确定城市色彩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发展以及典型的色彩,同时还要确保城市的色彩、街道的色彩以及景观的色彩保持和谐统一。长春拥有大面积的森林,又有 积雪覆盖,所以考虑城市色彩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绿色与白色的和谐关系,比如偏暖的红色,就会显得具有生命力。
6.结语
色彩是城市印象的关键因素,也是引导元素。城市色彩的规划成功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没理,能外城市带来巨大的潜能和价值。长春的色彩规划色彩、风格独特,但是不同区域也遭到了不同的破坏与影响。所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色彩战略,确保文脉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