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台企业的合同治理、关系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平台企业的合同治理、关系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摘要: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核心生态主体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不同治理模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平台企业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较少;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提升,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比其他治理模式更好。
关键词:平台企业;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商业生态系统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5.17
中图分类号:F270;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5-0078-04
Abstract: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tract governance,relationship governance and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value creation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ecosystem.The data of core ecological body from investigation is adopted,and the inner connection of four governance models and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process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to create value is implor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factor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variance analysi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Results show that,firstly,the governance mode of equal importance both in contract and relationship is more popular than other modes.Secondly,the more strong is the contract governance level for platform enterprises responding to other species,the higher is 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so is the relationship governance.Thirdly,Relationship governance promotes the level of contract governance,and then affects 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positively.In the end,the platform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quivalent importance between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relationship governance,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other governance modes.Key words:platform enterprise; relational governance; contract governance; business ecosystem
价值共创需要平台,平台企业更需要价值共创;中国平台企业正向价值共创模式转变,但没能很好协调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且治理机制不完善,因此,提高平台企业价值共创治理水平,是平台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由于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产品同质化矛盾,平台企业逐渐认识到开放式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但关于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到底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缺乏实证分析。因此,治理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比较突出的一是如何结合中国管理情景,将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无缝嵌入到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二是如何选择有效治理方式使各物种方接受和适应;三是哪些因素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提高中国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至关重要。
根据成员关系紧密性和重要性,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可分为核心生态系统、竞争系统、支持系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等四个子系统[1];核心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产品提供商、物流、顾客,平台扩展是生态系统成长的重要方式[2]。本研究从核心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平台企业视角出发,针对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机制,探讨其对其他物种方多采用哪种模式的二元机制,单一机制是否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关系治理是否影响合同治理进而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以及哪种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作用最大,为平台企业价值共创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帮助。文献综述
1.1平台企业合同治理
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不仅将价值链末端顾客力量引入进来,还将商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方整合进来,导致整个系统多方参与复杂性和物种健康牵连性,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产生,在此情形下,为保证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克服机会主义,合同治理就不可或缺。它是多方共创前默契的产物――共识,合同能降低价值共创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3],实现从价值共创到共赢的跳跃[4]。一方面,多方参与使开放式服务创新更为松散和复杂,发生投机主义行为概率增大,须在共创前签订完善的合同;另一方面,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群以自发巧合性、特有自组织性和偶然集成性聚集到一起,共创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始料未及的事件,所以灵活、详尽的合同会缩小各物种方之间的风险范畴,保证价值共创活动顺利完成。
1.2平台企业关系治理
合同治理天然不完备性、约束不平衡性和强制履约的高诉讼成本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合同治理提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成效降低,合同刚性会降低各物种方之间的信任,阻碍各方知识交流与共享;由于物种方天生逐利性,合同治理结果往往不欢而散,而有效关系治理可维持价值共创连续性[5]。关系治理是保证价值共创协同优化、对生态主体起制衡与调解作用的非正式宏观行为规范与微观运行规则的综合[6]。关系治理维护机制和整合机制对企业生态位、生物链间关系以及整个系统健康都有重要影响[7];关系治理分为联合规划和联合求解[8];联合规划是制定措施避免危机出现的前摄性行为,与合同治理异曲同工,只是缺少明文规定的法律保护;联合求解是危机出现后共同应对的被动性反应行为,规避合同治理不完备性,致力于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1.3平台企业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整合分析
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整合形成二元治理机制,孰强孰弱又形成四种治理模式;已有学者对互联网环境下二者动态演化路径及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治理平衡进行研究[9];还有学者对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耦合的供应链知识协同机理进行研究[10];更有学者提出二者是否具有互补性、替代性以及同时兼有互补性和替代性[11]。平台企业开始聚焦于外部关系治理,而忽视了正式的合同治理;合同治理在新的环境下被弱化,其是否对平台企业开放方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鲜有学者研究;在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结合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无学者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假设
2.1 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使物种间协作频繁、非正式治理机制活跃,这种灵活关系容易导致失控现象;因此,合同治理有其成长的肥沃土壤;合同已成为生态主体间建立关系链接的必要形式;详细无漏洞的合同可以抑制不法分子钻空子,抵制机会主义;由于多方参与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等,无法订立完备的合同;因此要签订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很强的合同,但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执行[12]。违约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会破坏生态主体在系统中的声誉,一旦被逐出系统,就难有机会再次融入,违约导致的声誉损失远远大于一次违约所得;生态主体预期未来合作收益是合同治理的根本动力,从而达成合作共识,产生价值共创的法律依据;正式合同可以对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威慑,敦促各方按约履责,提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假设1: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的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
2.2 关系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仅靠合同治理无法预料价值共创中的风险和协调物种方之间的信任关系,更不能使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最大化,因此,关系治理至关重要。关系治理是随着价值共创时间延续和开放式服务创新实践展开而不断修正的契约,具有动态性和不断完善的特征;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的时候,物种之间的价值共创只是一个合作框架,甚至没有实质性内容,逐步依靠各方交易、交往和协作才形成大家一致默认的关系氛围,正是由于关系治理的动态性和过程性,才防止“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再发生。价值共创是嵌入社会网络的重复活动,会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有利于增强现时合作和促进未来预期;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13]。关系治理就是物种间关系的选择与调整,关系治理可以提升服务创新绩效和增强竞争优势[14],使企业获得1+1>2的利益模式,从而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15]。
假设2: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的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
2.3 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在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中,合同治理总是内嵌于一定社会环境之中,因此,关系治理影响合同治理。首先,价值共创本质是一种“社会网络组织”,从合同激励、执行到适应,每一阶段都是在信任、沟通、共享等关系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生态主体间容易形成联盟型、信任型和共享型关系,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众包等网络化组织形式提高资源的外部整合能力,进而更好履约;最后,合作性交易关系有利于合同执行,关系维持有利于重复性交易,可避免单次交易囚徒困境。此外,合同修订依赖于关系治理;由于环境不确定性导致合同适应性不足,各方出于对长期利益、信任关系连续性考虑,通过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争端而不是终止合同。良好的竞合关系可以增加彼此信任,不仅降低合同签订和监督成本,也能促进合同适应性;可见,联合规划、联合求解和协同优化等关系治理有助于合同治理水平提高。
假设3: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的提升;
假设4: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影响合同治理进而提升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2.4 组合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商业生态系统强调彼此依赖、协同创新、技术融合、义务协作及对市场及时反映等能力,单凭合同治理不足以应对,需要关系治理加以补充。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交互式影响。二者并重治理机制既强调关系治理在价值共创中对开放式服务创新风险规避作用和信任强化作用,又重视合同治理在价值共创中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保障作用和对机会主义的遏制作用。二者关系是互补或是替代的,更有可能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哪一种关系,如果能在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中统筹兼顾二者,必定能更好发挥二者规避风险、强化信任、保护各生态主体利益的作用。可能较强的合同治理会带来相对的不信任和强势等问题,但如果有关系治理作补充,这些问题都会缓和甚至消除[16]。因此,在双强型治理模式下,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会有更明显的提升。
假设5: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要好。
实证分析
3.1 研究设计
选取核心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产品提供商、物流和顾客五个关键物种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收集到的数据验证假设。为了得到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数据,采取多种方式对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进行管理,并选取对价值共创与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比较理性理解的调查对象,主要有平台企业管理人员、淘宝蓝冠及以上卖家、金冠及以上买家,以及EMS、顺丰、“四通一达”等七家快递公司管理人员。问卷主要包括:(1)背景资料;(2)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治理变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关系;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打分法,在问卷少量回收修改的基础上,从2015年6月开始进行正式发放,截止2015年9月收回问卷389份,通过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剔除错误数据,最终有效个案303份。
3.2 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
Bartletts球体检验均显著(P<0.001),KMO值分别为0.839、0.884、0.857,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关系治理中,提取“联合规划”、“联合求解”和“协同优化”3个因子,共解释了82.263%的总方差;在合同治理中共提取“合同激励”、“合同执行”和“合同适应”3个因子,解释89.326%的总方差;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共提取“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3个因子,解释87.294%的总方差;效度很高,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5,均通过信度检验。
3.3 聚类分析
基于二元机制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孰强孰弱治理模式进行分类。将关系治理水平界定为其包含的19个指标的得分均值,将合同治理水平界定为其包含的19个指标的得分均值,以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作为维度,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把这303个项目样本划分为四类(表2)。
大部分企业采取双强型治理模式(占比48.51%),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强关系治理模式(占比30.36%),而采取强合同治理模式的企业占17.82%,极少数企业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占比3.31%),符合中国当前平台企业价值共创环境下开放式服务创新治理的实际情况。
3.4 方差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程度大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的治理模式群组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进行比较分析(表3)。
四组不同群组变量与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之间关联强度系数分别为52.4%、48.7%和54.9%,表明治理模式差异对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水平有较强解释力。三个绩效因子中,3组均值最大,4组均值最小,说明双强型治理模式给平台企业带来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最大,而并弱型最差。从市场绩效来看,1组和4组、2组和4组、3组和4组(1组>4组、2组>4组、3组>4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四个群组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的市场绩效水平最差。2组与3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强合同治理基础下,无论关系治理程度高低与否,都不会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市场绩效水平产生影响。同时2组和4组以及3组和4组之间显著性差异特别明显,反映出平台企业对其他核心生态主体采用的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就越好,初步验证假设1。从服务绩效来看,3组和4组(3组>4组,P2组,P2组,P4组,P1组、3组>2组、3组>4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平台企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三种治理模式获得协作绩效水平更高,初步验证假设5。
3.5 结构方程模型
将调查数据载入AMOS17.0,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L)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拟合指标见表4,x2/df指标值小于2表示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同时模型的拟合参数GFI、AGFI、NFI、IFI、RFI、CFI均大于0.80,而RMSEA小于0.08,因此整个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分析结果如图1和表5所示。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535,p<0.001),表明平台企业在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假设1得到验证。关系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562,p<0.001),表明平台企业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假设2得到验证。关系治理对合同治理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487,p<0.01),通过正向影响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间接驱动作用(0.261=0.487×0.535),表明平台企业在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合同治理水平也越高,进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假设
3、假设4得到验证。
3.6 交互作用
检验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之间是否有交互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是否促进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把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以及二者乘积作为自变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做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b=0.097,τ=1.542*),说明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且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假设5得到验证。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治理模式分为四类:双强型、强关系、强合同和并弱型。我国平台企业大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2)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3)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或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治理模式取得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要好,并弱型最差。
本文研究启示如下:(1)合同治理在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作用依然很大。生态主体之间健康具有关联性,合同防止一损俱损局面出现;合同不但具有法律效力,更具社会影响力。(2)要与其他生态主体保持“和谐共生”的竞合关系,打造协同优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实力和竞争力来自“共同体”,重视商业生态系统嵌入性,把生态系统扩展至更大范围。(3)合同治理全过程要重视关系治理,构建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的互补机制。价值共创准备阶段达成共识――合同治理为主,价值共创前期重视(信息、知识等)共享――关系治理为主,价值共创过程中要两者并重,才能形成开放式服务创新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0.[2]尹波,赵军,敖治平,张良.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治理与创新研究――以泸州老窖商业生态系统战略为例[J].软科学,2015(6):46-50.[3]Turner J,Simister S.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8):457-464.[4]Floricel S,Miller R.Strategizing for Anticipated Risks and Turbulence in Large Scale Engineering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445-455.[5]Zaheer A,Venkatraman N.Relational Governance as an Interorganizational Strategy: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ole of Trust in Economic Exchan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5):373-392.[6]李维安,周建.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网络治理――基本的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J].南开管理评论,2004(2):12-17.[7]林润辉,张红娟,范建红.基于网络组织的协作创新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13(6):31-46.[8]姜翰,杨鑫,金占明.战略模式选择对企业关系治理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从关系强度角度出发[J].管理世界,2008(3):115-125+164.[9]冉佳森,谢康,肖静华.信息技术如何实现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的平衡――基于D公司供应链治理案例[J].管理学报,2015(3):458-468.[10]王清晓.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耦合的供应链知识协同机理研究[J].中国商论,2015(16):165-168.[11]谈毅,慕继丰.论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的互补性与有效性[J].公共管理学报,2008(3):56-62+124.[12]Mcafee P,Mcmillan J.Bidding for Contracts:A Principal-agent Analysi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6(3):326-338.[13]简兆权,柳仪.关系嵌入性、网络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5(5):1-5.[14]陈灿.国外关系治理研究最新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0):74-81.[15]徐亮,张宗益,龙勇.合作竞争与技术创新:合作是中介变量吗?[J].科学学研究,2008(5):1105-1113.[16]Ghoshali S,Moran P.Bad for Practice:A Critique of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3-47.(责任编辑:秦 颖)
第二篇:老城区居民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初探
老城区居民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初探
(枫树山社区 刘晓峰)
一、老城区居民社区特点:
老城区居民社区是指处于城区内,服务范围为房屋陈旧、设施设备老化、功能配套不全、没有专业物业管理或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的社区。此类社区存在以下特点:
1.房屋结构复杂,房屋及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严重。
老城区居民社区大多建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辖区内的大部分居民楼都进入“问题期”。如房屋外墙粉刷面起壳风化,多层楼房顶层防渗漏功能退化,房屋漏水情况普遍,房屋前后下水管道经常堵塞;道路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经常被占用等问题屡见不鲜。
2.物业管理缺位严重,社区代管物业捉襟见肘。
老城区居民社区管理的居民小区不同程度存在没有专业物业公司管理或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的情况,违章搭建,车辆乱停乱放,公共设施损坏占用等现象比较普遍。物业管理缺位导致社区承担了部分物业管理的工作,但由于基础较差、人员经费缺口大,往往效果不佳,居民群众满意程度不高。
3.人员组成多元化,服务需求面广量大。
随着城市发展,老城区居民社区的人员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遍存在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低收入及困难家庭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口聚集等特征。各个群体对于社区服务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复
杂,就近养老需求、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困难人群生活保障需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等民生需求成为社区服务的重点,这些居民“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使社区服务资源面临着“僧多粥少”,甚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此外,老城区居民社区同时面临行政事务繁杂,维稳压力大,城市管理任务压头等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方面的问题更为复杂,难以化解。
二、老城区社区的居民需求:
老城区居民社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人口居住、就业、就学、就医、养老等民生保障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不同阶层的居民的利益诉求、群众权利意识上升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于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关于老城区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序推进老城区社区综合整治。
一方面,政府应该有计划的进行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延长房屋使用寿命,改善房屋使用条件。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对社区老化管道、破损道路和区域进行改造修缮,美化绿地,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消防、监控等公共设施。另一方面,在日常维护中,政府可采用杭州上城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办法,采取前台服务、后台跟踪、第三方考评的模式,确保涉及居民生活的各种事务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居民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对切实感受到了环境质量提升,逐步满足居民“安居”的需求。
2.因地制宜,建立适合老城区社区特点的物业管理机制。根据各社区房屋、环境、配套设施、居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物业管理模式,促进老旧小区管理的良性循环。对于配套设施相对独立,较为完善,条件成熟的社小可以采取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并选举业主委员会,依法选聘物业企业,对小区进行物业服务。对于不具备实行条件的小区,应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可以由社区居委会牵头取得居民共识,成立非赢利的“准物业”服务中心,按照政府投一点、居民交一点的方式,聘请保洁、绿化、安保等人员对小区进行维护和日常管理。也可以楼栋为单位,组成若干个小区治理小组共同维护小区的公共秩序。
3.确立以居民需求导向,着力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1)贴近居民需求,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社区服务就是要贴近百姓生活需求,符合群众意愿。根据老城区社区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来创新社区服务。比如有的社区老人家多,其中有很多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吃饭成为他们的最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可以创办“爱心饭堂”,直接通过公益岗位的人免费为他们送饭,让老人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有的社区下岗人员众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可以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求职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可以扩大信息渠道,通过求职通,招聘会等形式,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社区服务应该从居民的需求出发,从细节入手,不为创新而创新,扎实办好事,做实事。
(2)引进枢纽型的社会组织,促进社区服务发展。
社会治理需要多方参与,而社区社会组织是完善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很多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是自娱自乐或志愿者组织,社会服务功能普遍缺乏,应由市区一级政府发展或培育枢纽型社区组织来帮助社区是对辖区内各领域社会组织进行整合,从而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
(3)抓住居民的个性需求,发展特色服务。
各社区的资源和需求情况有很多差异,各个老城区社区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发展特色服务。如廖家湾社区的孟妈妈青护园、鲁爷爷工作室,梨子山社区的红色服务联盟,牛婆塘社区的金牌邦女郎工作室,桂花社区的小老板俱乐部、社区邻里维和服务协会,枫树山社区的向阳花青少年兴趣引导站等抓住了居民需求和社区特色。
(4)提升居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人人有责的社区氛围。社区工作开展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和协助,社区工作不仅要服务群众,更要发动群众。社区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了解居民、发动群众和促进自治之上。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宣传,也可以通过社区事务共同治理的组织建设,还可以通过社区社工的大量走访,联络感情。居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归属感提升了,社区内的很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社区内的和谐氛围就能够形成了。
(5)削减行政职能,形成居民需求导向的工作理念
社区繁杂的行政事务消耗了社区工作人员很多服务居民的精力,职能部门任务乱摊派现象让社区社工苦不堪言。要让“为居民服务”
不成为空话废话,政府应厘清各项行政事务的头绪,职能部门的职责不能一股脑地都下沉到社区。必须建立社区事务的准入制度,严格执行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希望设臵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的双向考核机制,逐步减少部门绩效考核在社区考核中的比重,大幅增加民意调查和社区服务满意度的考核。“不唯上,只为民”应该成为社区工作的核心理念。
(6)开展社工职业教育,培育全能型服务型社工人才。
社区社工是社区服务的执行者,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具有专业技能和服务热忱的社工人才是服务型社区的中坚力量。现阶段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五花八门,一些新来的社工甚至对社区工作一无所知,到岗后也没有专门的岗前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主要靠在职社工传帮带和自学成才,不利于培养专业化的社工人才。大力发展社工的职业教育,培育全能型的服务型人才是解决社区社工来源和提升社工素质的重要手段,社区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是研究人、服务人和管理人的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要做好社区工作,不仅仅需要有心,还要有方法、有套路。政府应该确立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分类,要组织社区社工系统学习好的方法和套路,让社区社工更加专业,更加职业。
第三篇:完善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创新关系
完善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创新关系浅析
摘要
公司治理是企业在决策、监督,激励及约束方面的制度和原则,它涉及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在责任与权利方面的分配与制衡。公司治理的内容决定了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占较大的作用和空间。然而结合我国目前企业公司治理的需要,传统的管理会计已不能适应公司治理的很多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在管理会计的内容及方法上进行创新和补充。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还应有更深刻的认识。财务会计信息由于受到很多信息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部满足很多公司的治理需求,因此管理会计也必须重新构造它的目标和方法的体系,才有助于公司治理的更好地实现。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内部服务的。为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我们应该非常重视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因素、制度的创新以及会计信息的内在性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会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的趋势,它受到了很多企业的重视,成为了公司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本文主要基于公司治理对管理会计的实际需要,通过借鉴当前国内外学者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来促进理论和实务的共同促进和发展。
关键词:公司治理;管理会计;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ImproveCorporateGovernance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lationship
Analyses
ABSTARCT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a modern enterprise in the decision-making,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 of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and so on, it relates to corporate stakeholders,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in terms of balance and efficiency management.The content and the goa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determines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action will occupy a larger space.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cause of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constraints, can not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ut management accounting must also be re structure its aim and method system.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inherent nature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and standardized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In this paper,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based on actual need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by referring to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achieved in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to make further research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Key words:Corporate governance;accounting management;innovation;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目录 一绪论...................................................1
1.1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外研究现状............................................1 1.2.2国内研究现状............................................2二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的概述...............................2
2.1公司治理的定义以及内涵.......................................2 2.2管理会计的定义以及内涵.......................................3三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3
3.1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3 3.2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4四完善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意义.....................4五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应该如何创新..........................5 5.1目标构造创新.................................................5 5.2内容创新.....................................................6 5.3会计方法的创新...............................................7 六结论...................................................8参考文献.................................................9
一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管理会计的创新对公司治理有重大的影响,然后从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应该如何创新发展。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例研究法。
怎么把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公司治理主要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探讨。在宏观的视角里,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去适应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而不能从根源上找到问题的所在,所以我们应该重点从微观的方向出发,来考虑完善公司治理的具体方法。把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下发展的一个趋势,从国际的发展趋势来看,优良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提高公司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基础。
完善公司治理的主要方法是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的意义,是为了得出更加精准的信息,以便使公司更好地接受股东的监督管理。因为管理会计实际上有一个主要作用是为公司带来真实确切的信息,我们应该主要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完成这项研究后,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分析,研究和创新,然后把这些研究的结论运用到企业之中。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公司治理研究在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得比较早。现在公司治理在很多国家已成为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极富实践指导意义的公司治理研究成果,从“谁应占有公司治理的主导地位”,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效率研究,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福山曾指出:“一部分团队能够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节约成本,是因为经济代理人之间相互信任,所以可以比那些信任度低的社会有更高的效率。”Amihud和Levs的研究提出由大股东控制的企业可能更少地从事相关并购活动。Hill和Snell, Hoskisson发现许多大股东持有的股权份额其实是与产品的多样化呈负相关关系。Aghion和Bolton还从剩余控制配置权说明负债对代理成本的有很重大影响。管理会计在国外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成本确认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的问题;第二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发现管理会计应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特别是重要的管理层次的需要。所以为计划和控制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才尽快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是在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开始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使管理会计创新研究的新方向变为决策和分析;第四阶段,在知识经济和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又产生了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这些理论开始进一步解决多人决策的难题。1.2.2国内研究状况
公司治理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刚刚兴起的学科,七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九十年代初期传入到我国。我国徐莉萍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从股权角度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展开的,他发现股权集中与企业效率呈正向线性相关的关系,过高的股权集中制度对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权利的多度集中,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汪家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采用多种方式来阐明管理者计划和控制经济情况所需要的信息,主要围绕包括成本,利润,资本三个核心。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专门的管理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层管理人员能够根据日常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并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各种信息决策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
二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的概述
2.1公司治理的定义以及内涵
公司治理,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怎样安排企业权力的一门管理科学。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它是以企业所有权层次为基础,来具体研究如何把这些权利给公司的具体职业经理人,使他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的一门管理学科。
公司治理很难一句话进行概括,它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具体地我们可以应狭义和广义两个大的方面去理解。在广义上,公司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而不仅仅是几个大股东的公司,通常的情况下公司内部的结构是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治理来共同实现的,企业内部的治理的目标是让股东权益得到最大化和确保公司科学合理正确 地的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参与公司各方面利益的相关方获得最大的利益。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的主要管理者对低一级的员工的一种制衡和监督机制。换句话说就是管理者通过一种具体的要求,来更合理地处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主要包括责任和权利关系。不管怎样来讲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使股东权益实现最大化。公司治理是通过各种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样更具有科学性,可以更好地来维护公司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其实公司治理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层次的治理。然而广义的公司治理不只是公司管理者对员工的的监督和控制,还涉及到了很多公司利害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采购商,销售方,第三方等与公司利害有关系的各种团体。
2.2管理会计的定义以及内涵
管理会计是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广义的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是:(1)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为主体展开的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既可以为企业股东的管理目标服务,也可以为债权人,供应商,采购商,管理者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税务当局等一些非管理集团服务的;(3)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必须为企业提供实际和计划所必须的货币和非货币性的财务信息(4)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不只是包括财务会计,还包括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从狭义的视角来说(1)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主要股东的管理目标而服务的;(3)管理会计是一个最基本的会计信息系统。
三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3.1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开始不被大家认同,随着公司治理的发展和进步,管理会计的作用也慢慢地显现了出来,公司治理在管理会计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
(1)线性治理阶段扮演的角色
在线性治理阶段,公司治理主要侧重于内部治理和分权制衡,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成的大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分权和公司内部管理层的互相制衡,来降低成本和风险,这样来达到保护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管理者 3 的做出决策,这是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一般拥有公司治理的日常经营管理权和战略决策权。由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都是由管理者操纵,董事会仅仅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大大远离了决策的过程。这样使管理会计无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董事会只通过权力制衡来对管理者进行一定的制约,而不是认真参与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来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的,他们也更不会意识到管理会计对公司治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因为管理者的精力有限,也不能注意到其他人的得失,而且那些管理者也不是那些利益相关者的直接代理人,因此在对公司管理时对那些人的信息关注度还不够高。在这个线性治理阶段管理者关注的只是公司内部,只扮演了服务公司内部的角色。这是线性管理阶段在公司治理中一个巨大的不足。
(2)在共同治理阶段时管理会计所扮演的角色
在共同治理阶段,首先公司的周围治理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机构投资者的出现使企业的决策体系开始慢慢面向大家,这样使机构投资者能更好地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同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强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第二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各方利害相关者的资源和能力,所以在公司治理中越来越强调各方的利益,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好的科学决策。第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的决策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这样使他对传统的管理决策有了巨大的挑战。共同治理的阶段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这比线性治理阶段有空了更高的要求和觉悟。3.2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可以更加全面地提供管理信息。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可以规划企业的各种时期的经营目标,能有效地控制经济运营的全过程,规划企业的经营目标,编制经营预算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客观地预测经济前景,参与重要的经济决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现代管理会计创新的一个重要话题。管理会计是需要严格实行绩效考评的。降低公司的成本是企业永远的主题,良好的绩效考评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完善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意义 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受到公司各个部门的影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各部门之间形成的制衡关系为会计信息及时可靠的传递提供了最有效的保障。
母公司一般控制公司的经营活动,企业平时会根据母公司的需要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信息的披露。近些年来,母公司合伙起来操纵利润的案例有很多,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母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融资资本,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财富。这样的行为会导致上市公司对其财务报表信息进行隐藏和掩饰,会使财务会计报表信息披露出现错误和不充分。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如今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经理层次的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了去逃避掩饰公司的一些不良的业绩而操作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背离了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我国,公司和经营者通常采用一次性签合同的方式,管理者的薪金和奖励和惩罚在合同中一般被固定的标明,这样造成的弊端就是不能按照他们所做出的的业绩来给出对等的奖励。而且如果那些公司经营者为公司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也会造成心理极大的不平衡,这会使他们成为想犯错的最大的理由。另外市场机制发展不全和经理人市场发展不成熟也都会造成对会计信息质量得披露和显示造成重大的影响。
五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应该如何创新
5.1目标构造创新
传统的管理会计中,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和受托责任完成情况是传统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现在人们觉得,提高企业的竞争和盈利的能力应该是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若结合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在公司治理中同时提供一些对公司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第一为公司的制度和管理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公司的发展也都正在向实体经济转变,管理会计可以为公司的管理者提供好多对公司有利信息,还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适当的资料,这样可以更好地让企业在经营决策方向进行创新。第二,审核和辅助管理决策。第三,对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反馈和权利的制衡,其实内部控制主要是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和适应企业治理的需要;另外还有公司董事C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第四,建立奖惩和考核制度,为业绩考核提供依据。主要包括对董事会、经理层次,主管层次以及不同层次的员工评比和鼓励。第五,向公司利提 供相关对公司有用上的信息。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提供的有用信息包括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与社会责任信息。这几个信息中,未来预测信息比利益相关者的实用性更大一些。而非财务信息有利于对企业进行更深的了解和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动力,是管理会计和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而在当代社会中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对于那些企业他们刚开始时筹资非常困难,也同时会接收到其他大的企业的挑战,这些企业一般是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所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是这些企业的唯一目标。然而他们只顾着追求最大利润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管理者仅通常也是只注重平时的经营管理,并没有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太多的考虑,这样就使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呈向短期化。而且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能力有限,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只会盲目投资,能力的缺乏和经验的不足使这些投资显得非常盲目,投资方向一旦错误,就容易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企业破产。比如在在全国零售连锁比较有名的许昌胖东来商贸集团,最初是由一家小的零售商铺起家,刚开始并没有很全的管理会计体系,刚开始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也就是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通过调查顾客喜爱的商品来采购商品,完成了管理会计受托完成责任的最基本的职责,随着超市的发展与壮大,这些基本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商贸集团认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应该是它的最终目标,所以胖东来商贸业开始像实体经济方向发展,通过平时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明细流水账可以总结出顾客喜爱哪些商品,管理会计在这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胖东来在制度管理上也有很多的创新,例如售后服务这块做的大家很满意,其实这是一种他们企业建立的内部的一种无形的增强竞争力提高企业利润的一个手段,售后服务的提高使大家对企业的印象提高,增加去其超市消费的次数。还有公司内部的控制,胖东来是董事会为主要中心来对公司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的,权利的集中有利于他们更好的管理,但是也会有一定的弊端,有时候会造成决策的失误。
5.2内容创新
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是对公司管理过程中的经营和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控制等方面施以影响,并没有涉及到公司治理问题。如今传统的管理会计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控制权的行使和配置,对董事会、经理层和职工的监督和业绩评价以及激励方案的设计与推行。因此管理会计的内容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包括:第 6 一为股东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第二为董事会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第三为经理层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提供决策信息。
阿里巴巴集团是互联网中很成功的一个典范,在2014年初,阿里巴巴的北部高层得到适当的变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结构简单但是关系却很复杂,一直以来阿里巴巴董事会架构相对简单,成员比例是2:1:1(阿里巴巴集团、雅虎、软银)的比例。但内部关系却比较复杂,这中间涉及到3个国家、3种语言、3个时区。在2014年的1月份阿里巴巴的董事会内部高层做出了轻微的调整,女性高层的加入使阿里的团队里注入了柔和性。很显然内部结构的变动也是为了使公司内部的治理有更好的模式和发展空间,在传统的管理会计中最基本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等方面施加影响后,开始着手重视公司治理的问题了,内部结构的变动使股东可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决策信息,可以提高企业信息的准确度,只要公司内部主要管理结构内董事会高层人员决策信息灵敏有效,管理会计信息内容的创新和发展可以更好地推动整个阿里公司的发展。5.3会计方法的创新
管理会计方法创新主要体现在责任会计的创新。作为以责任中心为主体,利用会计信息的先决条件来反映内部责任的传统的责任会计,直接体现为建立激励机制的经济责任。在公司治理活动中,采用的是层层分级的方式,公司的股东将管理权分配给董事会,董事会将他的大部分权利交给了经理层次,最后经理层次的人又会放权到主管或者员工层次,这是一种层层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层次关系很好地体现了权利的分权和制衡。如果企业这样建立了责任会计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就需要有一个更好的公平和准确的测量,以便实现所有级别的公平合理操作,它是会计方式的责任的创新。
第一,责任预算的扩充和报酬计划的制定。责任预算是企业进行考核的的主要依据标准,报酬计划是根据企业的考核结果来进行奖惩评比的。责任会计是在基本账务创立的情况下进行大胆的创新,为了适应公司治理的发展和需要。在各种不尽相同的管理模式下,公司治理的目标也一定不相同的,责任预算的目标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计量的具体指标也有很大的差异。
第二,责任中心的增加和扩展。在公司治理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然而他们的控制权利有很多不同,并不能简单地按照成本、利润和投资中心来进行分类。由于责任中心往上面我们可以把它扩展到经理董事会层面、股东层面,经理层面以及员工层面。通常把股东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责任层次,为了更好地约束股东的行为。股东作为企业所有者,他们还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的很多决策。董事会是企业内权利最大的组织,经理层是具体的来执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对他们的考核和评比也需要根据可控性原则进行制定。
2010年12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集团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发起“管理会计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标志西方管理界认可了海尔集团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他们对这个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小范围分散的营销导致个性化需求非常旺盛,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分散的模式必须向大规模的生产转变,也就是采用先调查市场,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生产。海尔取得较大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责任中心的增加和扩展,在海尔公司的治理核心是董事会经理层,为了更好地行使大家的权利,扩展责任中心,员工和客户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海尔集团把奖惩具体分配到每位员工,不再以企业为主导,而是以人为主要目标。海尔的管理会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责任会计的创新。在公司中企业考核的主要标准就是责任预算,最后的奖惩根据责任预算的结果来评定。管理会计方式的创新为海尔公司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此海尔的利润也有了空前的提高,权威资料显示,海尔企业经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使其在世界有了更稳固的地位。
六结论
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公司治理的科学化产生了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公司治理中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广泛的需求学术界努力地去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进行完善与创新,管理会计的更新变化对公司治理的完善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我们在进行公司治理的时候,要考虑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只有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才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林克利,企业核心竞争力计量,评价与报告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04-01 [2]陈祥星,有限公司治理研究,厦门大学,2003-10-01 [3]胡玉明,叶志锋,范海锋,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1978年至2008年,[4]岳宁花,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1-3-13 [5]张晓明,企业内部管理报告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06-20 [6]刘李冰,浅谈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15-01-30 [7]池国华,邹威,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认识,财务与会计,2015-01-05 [8]蔚亞莉,张立刚,管理会计变革和创新的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4-25 [9]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量研究,吉林大学,2007-10-01 [10]胡晓静,论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平衡,吉林大学,2007-04-20 [11]令胡云龙,治理结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3-25 [12]穆研,浅析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新经济,2015-03-15 [13]翁秀芳,叶云静,论企业内部审计和治理,中国包装工业,2015-02-28 [14]朱柯达,公司治理影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研究,2014-12-15 [15]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01 9
第四篇: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合同模板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合同的场合越来越多,签订合同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合同有不同的类型,当然也有不同的目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合同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合同模板篇1合同编号________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事项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概况
(一)治理标的物类别(请在选择项中打“√”)
□商务办公楼(室)□家庭□医院□厂房□酒店□学校□公共场所□公共建筑□其他
(二)治理施工地点:________区(县)________路________弄________号________室
(三)治理空间及项目
1.治理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治理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治理前污染情况描述(请在选择项中打“√”)
1.治理前是否通过检测:□是 □否
2.治理前检测机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前检测结果(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方已进行治理前检测的,需提供检测报告________份交乙方。
5.治理前室内装饰、陈设描述(□附图片 □不需附图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治理方案及治理产品
1.治理方案(请在选择项中打“√”)□需要 □不需要
2.治理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条 治理标准
双方约定选择下列第________项标准执行。
(一)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填写标准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双方约定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条 治理施工期限
开工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竣工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第四条 验收
(一)验收日期:治理竣工后________日内验收。
(二)验收方式(请在选择项中打“√”)
□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验收,检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检测费用由_______方承担。
第五条 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一)本合同价款为:人民币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圆。
(二)支付方式(请在选择项中打“√”)
□治理结束验收合格后________日内一次性付清。
□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乙方定金人民币________元,待治理工程验收合格后________日内付清余款,定金抵做价款或返还。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结算方式(请在选择项中打“√”)□支票 □转帐 □现金 □其他:
第六条 双方权利义务
(一)甲方应当确保治理施工场所的供水、供电正常。
(二)甲方应当配合乙方治理施工的工艺及操作要求,不擅自改变治理施工场所的密闭或通风状态;不擅自变动治理施工场所内的固定及移动设备。
(三)甲方应当妥善保护乙方放置的治理设备,不挪作他用,不擅自移位、变更用途、关闭或启动电源。
(四)甲方应当确保检测验收时室内空间物的名称、数量与治理施工时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五)乙方合法拥有室内环境治理施工的相关证明文件。治理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治理上岗证。
(六)乙方应当使用质量合格的治理产品,并向甲方出示该治理产品的合法检测报告。
(七)乙方应当文明、安全施工,不损坏甲方治理施工场所内的固定装修、固定及移动设备。
第七条 违约责任
(一)甲方逾期支付价款的,每逾期一天应按未支付金额的 %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二)因乙方原因造成治理施工未按期竣工的,每逾期一天应按合同价款的 %向甲方支付违约金,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继续施工直至完毕。因施工延期给甲方带来损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如治理延期导致甲方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三)治理质量不符合约定的,乙方应重新免费负责治理施工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四)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设备损坏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五)因乙方施工造成甲方物品损坏的,由乙方予以赔偿。
(六)其他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八条 其他约定
(一)售后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九条 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选择下列第________项方式解决。
(一)向上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XX市室内环境净化协会制
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合同模板篇2委托方(甲方):
地址:
被委托方(乙方):北京艾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名称: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望京支行
开户银行账号: xxxx
公司地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法规的规定,经甲、已双方友好协商,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委托方指定区域室内空气净化治理施工工程事项达成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北京美英华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办公室室内空气治理工程办公区室内除装修有害气体及异味施工。
1.2 工程地点:
1.3施工内容:除装修有害气体施工
二、工程委托范围:
2.1净化工程具体包含:1.室内装修污染空气处理;2.现有家具有害有机挥发物质消除;3.装修异味消除;
2.2治理项目:甲醛、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3治理项目:治理后室内空气中上述污染物比治理前(初检数据)明显降低,达到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以复检数据 与国家标准数据对照值为依据。
2.4治理后复检
2.4.1甲、乙双方按国家规范或双方确认的项目或约定的治理指标(见2.2)要求复检验收。
2.4.2、乙方在治理结束后3天至7天内(产品技术要求时间),预检验收所治理工程,并出据复检报告,若约定治理项目在施工工期达不到治理目标,将执行违约责任条例中的规定。
三、合同工期:
工期: 天。拟从 年 月 日开始施工,至 年 月 日完成;具体开工日期以甲方正式通知进场为准。
四、质量标准:
按照治理合同、室内空气净化工程治理方案,达到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2006版)。
五、工程委托方式:
5.1本合同采用按建筑平方米综合单价的方式。
5.2综合单价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管理、技术及安全文明施工等。
六、合同价款
6.1 面积金额:合同含税按建筑平方米综合治理面积计算,单价RMB 30元/平方米,治理总建筑积为:平方米,合同总价为RMB,大写 元整。
七、付款方式和约定
7.1甲方在签订合同时向乙方支付合同预付款(总价50%)RMB,大写:。
7.2施工完毕同时提交验收报告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额余款RMB,大写:人民币 元整;
7.3甲方付清所有合同款项后,乙方须在7日内提供正式发票。
7.4甲方在正式签订本合同后3日内应向乙方支付合同首付款,乙方收到首付款后按照甲方要求日期正式开工。
7.5由于乙方原因延误,每逾期开工一天,按预付款金额的1%偿付给甲方违约金。
7.6验收合格后7日内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合同尾款,每逾期一天,按逾期付款的金额1%偿付给乙方违约金。
八、甲方职责
8.1 及时确认治理范围点,并在入场前作好室内清洁工作,不留施工余料,确保装修完工及室内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如因甲方原因,室内现场未具备乙方提供的施工方案要求的室内施工条件的,造成损失由甲方承担,工期相应顺延。
8.2负责向乙方提供水、供电源连接点,配合施工人员施工中的用水用电,施工期间水电费由甲方承担。
8.3负责组织人员对工程实施监理协调相关工作。
8.4须在收到乙方验收通知书后两日内签字认可完成,有通风系统须正常开启,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开窗通风。
九、乙方职责
9.1进场施工前,应向甲方报送乙方项目部管理人员名单。
9.2乙方项目部如需变更人员安排、设备、施工方案等,必须提前书面通知甲方并经同意方可变更。
9.3 乙方应在开工前向甲方提供施工治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治理的方案施工。
9.4乙方应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噪声、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垃圾清运、施工人员管理等规定,并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服从管理。
9.5工程竣工验收后乙方人员和设备等应在1天内退场完毕,做到工完场清。
9.6在治理过程中由于乙方操作不当而给甲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9.7所使用的治理药剂均为国家检测合格产品。
十、暂停施工、工期延误
10.1 乙方应当按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开始本工程的施工并在规定的完工日期或以前完成本工程。
10.2 乙方的实际开工日期应以甲方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10.3 乙方不能按时开工,应在接到开工通知后立即以书面形式向甲方提出延期开工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10.4 因甲方的原因造成委托方不能在本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开工,甲方应正式通知乙方,延期开工并相应顺延工期。
10.5甲方认为确有必要暂停施工时,应向乙方发出暂停施工令,乙方应按甲方指令停止施工,并妥善保护已完工程。因甲方原因造成暂停施工的',工期相应顺延。
十一、竣工验收
11.1 竣工验收流程
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后,乙方应当先进行自检,自检后向甲方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申请。
11.2 竣工日期的认定:竣工日期为甲方在竣工验收检测报告上签字同意的日期。
十二、合同的生效、争议、解除和终止
12.1 本合同自甲方与乙方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并盖章后即生效。
12.2本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首先本着友好态度协商解决,若经协商仍不能解决,甲、乙双方同意以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解决。
12.3合同签订后,甲乙方不可单方解除本合同;
12.4所有本合同约定的双方各自的全部义务履行完毕,本合同即告终止。
十三、其他约定
13.1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甲乙双方均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准确地通知对方应通知的事项;
13.2本治理合同仅对以上约定事项负责,如果治理结束后,空气质量验收检测前甲方因再次装修或添置家具,改装等原因引起新的污染,则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13.3治理过程中,如因甲方造成的治理时间变化,则治理工期顺延,若因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治理期,经双方协商后,治理期顺延。
13.4治理过程中乙方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作好安全防护工作,乙方因操作不当造成自身的安全事故由乙方负责。
13.5 在工程结束经乙方检测合格后,甲方对检测结果若有异议,甲方会出资请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做第三方检测,双方最终以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为最终报告。若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不合格,甲方将扣除乙方的工程余款;或乙方安排在一周内重新施工一次。第二次施工完成后,由乙方出资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重新检测,若能达到合格标准,甲方付乙方全款。
13.6本协议中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合同法律条款进行。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保存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北京艾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章)(公章)
委托代 理人签字: 委托代理人签字: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合同模板】相关文章:
1.服务合同模板
2.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3.技术服务合同模板
4.净化心灵净化灵魂的句子
5.陕西省室内环境质量保证合同E款模板
6.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7.《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8.净化环境作文
9.水的净化的教案
第五篇:论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论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引述
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变革成功的同时保持已有优势,即同时具有探索与开发的双元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在维持现有能力的同时不断塑造新能力。探索性创新(exploratory innovation)和开发性创新(exploitative innovation)正是企业这种双元能力的重要体现,它们与企业的事前战略目标更密切相关,不但体现出企业对新知识和新机会的不断探索,还更多地体现出企业对现有知识和资源的驾驭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主动适应性,而不仅仅是事后对创新成果的感知。同时,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在基本的行为适应方式上体现了创新活动的特征及企业绩效的来源。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是两种性质不同、具有明显绩效差异的组织活动,它们对组织资源形成了竞争。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两种创新方式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二.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评价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评价企业绩效的主要方法,在国内外经过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典范。研究内容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即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形成了各种绩效评价的观点;二是对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基于不同观点形成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框架。企业绩效评价理论 国外企业绩效的评价理论研究己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根据理论研究的内容不同,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成本评价理论阶段。该理论研究的是早期的一种简单将本求利思想,企业绩效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企业主服务。
二是财务评价理论阶段。这种理论始于20世纪初,通过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最著名的是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它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使财务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完善。在这一阶段,企业绩效评价主要为企业经营者服务。
三是价值评价理论阶段。这种理论由日本松下公司首先创立,20世纪初,日本松下公司提出了“剩余收益”绩效评价方法,使剩余收益取代投资收益率成为一种主要业绩评价指标。最终形成了经济增加值评价法(EVA),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绩效衡量指标方法,EVA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为上市公司的企业股东服务。四是综合评价阶段。这种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韩国,该国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国有企业实施绩效评价。到90年代初,美国卡普兰和诺顿平衡计分卡的诞生丰富了综合评价的内涵,完善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使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1.企业绩效的测量方法
Christopher(2001)等明确指出:“市场营销策略的最终目的的确是为了赢得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客户。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对构成整个经营环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更加广泛地定义和关注。包括供应商、企业员工、对企业经营有影响的机构或个人、分销商,以及与企业有战略伙伴关系的其他企业在内的构成企业经营大环境的多重市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赢得和留住目标客户的能力。”
测量企业绩效的方法有很多,如VenkatramanandRamanujam(1986)通过归纳整理,将企业绩效的测量方法具体分为:财务绩效、事业绩效和组织效能。此外,在针对市场导向的研究中,绩效测量指标还包含财务、创新、顾客反应及员工反应等内容(Kirea,JayaehandranandBearden,2005)。学者们在企业绩效研究当中,对绩效指标的选择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基于利润最大化及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假设,学者们首先选择的是用财务指标(FinaneialPerformanCe)来测量企业绩效。例如,Siguaw(1993)在市场导向对供应商与分销商关系的影响研究以及Matsuno(2000)、Garbarina(1999)在对市场导向中顾客满意、信任及承诺的角色研究;Hurley(1998)在市场导向与创新、组织学习关系与绩效相关的研究,普遍采用的都是财务绩效指标。这种选择有其内在原因,首先,使用财务指标的优点之一是资料获取方便,可以根据研究企业的财务报告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其次,使用财务指标可以保证计量上的准确性。除了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公开的年报得到外,财务指标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计算获取,相对于其它企业绩效指标来说,取得要容易得多。
然而,随着企业绩效理论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财务指标所体现的企业绩效并不能够较全面地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财务绩效指标容易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操纵。Freeman(1984)最早提出企业绩效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可以包括任何影响组织或者被组织影响的团体。如股东、顾客和员工,各方都有各自的利益,共同参与并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取决于其对公司的绩效期望与所感知的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战略管理研究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绩效测评中的实践价值,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战略管理的企业绩效研究中得到了肯定,并将其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进行推广。
一般而言,绩效指标的测量方法有主观性(自我报导)及客观性(财务报表)两种,两者都经常被使用于营销领域,RodriguezCano,Carrillatand Jaramil。(2004)的分析显示主观绩效测量方法会强化市场导向与绩效的关系,但DaweS(1999)和HarriS(2001)等学者认为由于客观绩效测量多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取得比较困难;同时,客观绩效测量还受企业长期投资的波动及投资回报率影响,无法及时获取信息;而且主观测量方式更适合进行跨行业的比较.因此,主观绩效测量还是普遍用于企业绩效的研究当中。Dawes(1999)研究市场导向与主客观绩效关系时,结果也显示出主客观绩效测量方法为正相关,即主观与客观绩效的测量方法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本文采取主观测量方式,以问卷方式测量经营者的知觉绩效。
三.产品创新
1.创新及产品创新
Sehumpeter(1932)首先提出“创新”与“发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把创新看作是“新的组合”,包括引进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得一项新的供给来源、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强调创新在经济体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自此“创新”的概念开始获得学术界的重视。wolfe(1994)认为在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不一致。一般而言,创新包含产品、服务、技术或管理等(Damanpour,1991),因此Garciaand Calantone(2002)认为创新是指组织产生或接受新的创意、新的流程或新的产品服务。KleinSChmidtandCooper(1991)在研究中发现具有原创性的新产品会有较高的价值。创新的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孙连英,张德政,钮文良,2005),一是创始阶段,即企业根据所面临的困难,运用正确的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产出阶段,即将通过解决问题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经验或技术),根据市场需要,转化为商品;三是受益阶段,即通过创新成果的转化,激励并强化了更新的创新意识,从而实现了由初始到终结的一个完事的创新过程,同时,为新的创新活动打下基础。刘胜福和刘国新(2003)在研究中对创新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包括六个方面:
1、创新过程的复杂性。首先是创新成果筛选就是一种动态的复杂过程,如何客观地从复杂的创新成果中筛选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创新成果成为一件极为复杂艰难的工作。其次,创新成果应用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投入。第三,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推入市场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企业的营销、财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紧密相关,这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复杂的过程。
2、创新的时滞性。创新活动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创新思想的产生到商品的形成,再到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接受,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创新时滞。创新时滞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品创新的时滞性已经越来越短,但是这一时滞依然普遍存在。存在原因一是新的创新产品在成本及效益方面相对于旧产品而言,其比较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时间来酝酿,二是创新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盈利和持续创新能力而人为放慢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
3、创新的综合性。创新是技术、产品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要通过满足社会经济性的要求,将创新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经过创新的体系化和社会化,使创新的活动和目的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并与相应技术相匹配,最终才能形成产品。
4、创新的连续性。由于创新是一个涉及不同内容、经过若干阶段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存在着内在联系,表现为不同环节相互联系,不同阶段彼此衔接。因此,从创新的发展来看,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以过去的创新成果为基础,呈现出创新的连续性。
5、创新的跳跃性。创新的跳跃性是指在创新过程中,由于新技术代替了旧技术、新产品取代了旧产品,使产品和技术功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6、创新的高效性。伴随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每一次成功的创新,都能取得最大化的收益,这种收益即表现为企业绩效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会在社会效益中逐渐显现出来。同时,王春法(1997)在研究中还提出了创新的不确定性。即由于创新的各个阶段与环节包含了不确定性因素,创新成功率非常低。从而使创新具有高风险性。Atuahene一Gima(1996)在研究市场导向与产品创新关系时,从公司及顾客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就顾客而言,产品创新是新产品对顾客使用经验及消费形态的适应,适应性越低的新产品对顾客来说就越新奇;对公司而言,产品创新是指新产品和过去营销与销售产品的相似性低。MichielPort(1996)指出,所谓产品创新,就是基于顾客对产品的品种、价格、质量、服务、信誉等要素的评价和满意程度,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增强、提高或者削弱等改良活动,这种活动通过采取各项措施降低顾客在消费产品过程中的时间、金钱、心理成本,使顾客从产品消费过程中取得尽可能大的感知利益,并支付尽可能小的感知成本。
2.产品创新的方式
产品创新是产品在技术、市场以及行业范围上的变革和商业化。根据创新程度,WindandMahajan(1997)将产品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inerementalinnovation)和突破性创新(radicalinnovati。n)。渐进性创新是指技术变化较小、产品改善简单或通过实施产品线延伸达到以最低限度提高企业绩效的活动;相反,突破性创新是对产品技术进行新颖的、独特的和艺术般的创造,从而显著改变市场的消费模式。Dahlin和Beh一IenS(2005)认为渐进性创新是利用新技术对现有产品或者工艺进行扩展;而突破性创新是使产品、工艺或服务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或者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它通过在工艺、产品和服务领域创造出戏剧性的变革,以改变现有的市场和行业,或创造出新的市场和行业。Veryzer(1998)利用技术能力(指对现有技术边界的变革程度)和产品能力(指顾客或用户所感觉到的产品利益程度)两个维度将渐进性和突破性产品创新再分为四种类型:渐进性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突破性创新。BennerandTushman(2003)又将突破性产品创新细分为技术突破与市场突破创新;ZhengZhou,YimandTSe(2005)将其改进为技术基础(Teeh一based)与市场基础(Market一
based)的产品创新两种类型。这些分类方法反映了对现有技术和现有产品的变化程度。渐进性创新反映了技术的变化程度较小,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市场创新是以类似于现有 产品的核心技术为基础,但比现有产品能为顾客带来更多的利益;技术创新虽然采用了完全不同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但并不能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价值。相对于前面三种创新类型,突破性创新则涉及到完全不同于现有产品的技术,能为顾客提供比现有产品更优质的价值。相对于渐进性产品创新,突破性产品创新存在更高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企业都将渐进性产品创新列为经常项目,而对突破性产品创新采取尽力回避的态度。通过对产品创新相关文献的整理,依据产品新技术和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顾客需求这两项指标,可以将产品创新细分为:渐进式创新(工ncremental)、激进式创新(Rad1Cal)、技术突破(Breakthrough)和市场突破等四种类型,3.产品创新的测量
对突破性产品创新概念,本文使用Veryzer(1998)的突破性产品创新量表来测量。该量表包括技术新颖程度和顾客行为改变程度两个因子共4个具体问题。例如,和企业现有产品相比,创新产品完全采用了不同于现有产品的技术;和企业现有产品相比,创新产品需要顾客完全改变原有消费行为;和竞争产品相比,创新产品完全采用了不同技术;和竞争产品相比,创新产品需要顾客完全改变原有消费行为。对渐进性产品创新概念,本文根据ZhengZhou,YimandTse(2005)的研究成果,利用技术创新程度和市场创新程度两个因子共3个问题来测量。具体包括:创新产品是对现有产品和现有技术的改善;顾客容易理解新产品;创新 产品不需要顾客改变原有消费行为。
四.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两种创新方式
(1)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是提高企业绩效的两种重要途径,且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绩效影响差异。两种创新分别与成长性绩效和盈利性绩效显著正相关,但它们对两种绩效的边际作用大小不同。这表明在行为适应层面存在着两种创新增效途径,即通过实施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从成长性和赢利性两方面来提升绩效。其中,开发性创新更有利于改善成长性绩效,探索性创新则更有助于提升盈利性绩效。(2)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平衡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两种创新可从成长性和赢利性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它们之间的平衡虽然对盈利性绩效影响不显著,但却能够显著改善成长性绩效。也就是说,通过探索性创新 可以抓住新的商业机会,同时再迅速地通过开发性创新对之加以深入开发,就能不断扩大市场和销售规模并获得收益。(3)两种创新之间的不平衡对成长性绩效和盈利性绩效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由于这两种创新活动都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协调,则势必会影响企业未来长期发展。这昭示着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对两种创新进行协调平衡的重要性。(4)两种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有赖于组织结构特性的相应匹配。在组织分权化
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创新主体拥有较多的自主权,更具积极主动性,可以充分发挥部门和个人的聪明才智,从而更有利于进行探索性创新,能够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进行搜索、识别和发现新的机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成长点。而开发性创新是在既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与探索性创新相比,需要更多的是承诺、专注和内聚,因此,较高的分权化不一定会带来较高效率的开发性创新。正式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往往会对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清晰地描述,这样员工可以很明确地知晓某一项创新工作应该从哪里开始、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由谁来完成等。所以,一定程度的正式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开发性创新、提高了绩效。组织联通性主要反映了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水平。从理论上讲,如果沟通和协作的目的比较明确、效率较高,则对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人员素质、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沟通和协作的目的往往与创新目标不一致,所以较高的组织联通性并不一定会促进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进而不会提高企业绩效。从理论层面看,本文为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及其平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中国情景的实证支持,进行了有益补充。从实践层面看,本文的启示为: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需要全体员工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因此,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企业应努力设计和培育与两种创新分别相适应的心智模式和组织结构特性,在匹配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其他一些管理问题。只有当组织结构与任务良好匹配时,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绩效水平才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如3M公司在创新方面所获得的极大成功就是源于其具有的良好的组织结构特性———企业不但赋予了员工较大的自由和权利,而且非常强调公司内外的交流和沟通,对创新大胆鼓励、对失败高 度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