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有答案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3:2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有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有答案》。

第一篇: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有答案

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完成22—26题。(13分)把优秀变成习惯 陈鲁民 ①优秀,就是成绩优良、表现突出、出类拔萃之意。优秀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素质高、能力强、业绩过人、成就卓越者。雷锋、王杰、苏宁、杨 利 伟是优秀军人,钱学森、邓稼先、王选、袁隆平是优秀科学家,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沈浩是优秀领导干部,王进喜、时传祥、包起帆、许振超是优秀工人„„从他们的发展经历来看,绝大部分都是从优秀至优秀,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是始终优秀,优秀成了他们的人生习惯。②钱学森,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成绩就名列前茅;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是班上的高材生;出国留学考试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时,成绩一直拔尖,被视为“未来之星”;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后,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回国后,他更是把自己的优秀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③杨 利 伟,在中小学学习时一直是优秀学生,多年担任班干部;以优异成绩考取军校后,德才兼备,是优秀的军校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刻苦训练,技压群雄,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选拔宇航员时,他又经过重重选拔,在众多优秀飞行员中胜出;进入宇航员训练队后,他以全方位的优秀成绩,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第一个飞向太空的中国人。④除了这些知名人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突出人才。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不论工作怎么变换,年龄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动,都始终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表现出一流的工作能力,始终与优秀为伍,被公认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优秀变成了习惯,把优秀变成了人生不变的标准。⑤当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谁能轻轻松松就出类拔萃。⑥要把优秀变成习惯,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靠天赋,二是靠后天努力。相比较起来,天赋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是稀缺之物;后天努力则人人有这个条件,更可靠一些。所以,不论是钱学森还是杨 利 伟,不论是雷锋还是许振超,那些一直保持优秀习惯的人,都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流了更多的汗水,花费了更多的心血,没有哪个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年过七旬的优秀水稻专家袁隆平,至今仍没日没夜地忙碌在实验室和大田里,而绝大多数与他同龄的人,早就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⑦要把优秀变成习惯,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应当力争从一开始就做到优秀,走在前面,这虽然很难,但很重要。因为万事开头难,如果争取到了一个优秀的起点,再往下走就会逐渐形成惯性,就会自觉地要求自已保持优秀的习惯,就会想方设法取得新的优秀,一路优秀下来。相反,倘若一开始就落后平庸,形成习惯性落后,想在后来居上就很难了。⑧把优秀变成习惯,我们将获益匪浅。

22、作者在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文章论述严密,请具体说出第④段首句、第⑤段首词在文中结构所起的作用。(4分)

24、请仿照②③段再列举一个“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知名人物的事例。(2分)

25、请分析第⑦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26、读了本文,请从内容上谈一点收获。(2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2、把优秀变成习惯。

23、④段首句起承上(②③段)启下(④)过渡作用(作用1分,具体说明1分);⑤段首词“当然”起转折作用(1分),由上文论述“知名人物、身边突出人才把优秀变成了习惯”转入下文论述“把优秀变成习惯需付出巨大代价”(1分)。

24、示例:雷锋,上学时是优秀学生,品学兼优,多次受奖;当公社通信员时,任劳任怨,是优秀工作人员;后来到鞍山支援矿山建设,他加班加点,又是优秀推土机手,被评为劳动模范;参军后,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向高标准看齐,是个优秀军人、优秀汽车司机。

25、运用正(人生一开始就做到优秀、形成习惯,一路优秀)反(人生一开始就落后、形成习惯,想后来居上很难)对比(理论)论证方法(具体说明1分、方法1分),论述“要把优秀变成习惯,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的段首分论点(1分)。

26、要求围绕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谈。文中的思想1分,自己的感触1分,

第二篇:良好学习习惯有哪些

良好学习习惯有哪些?

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可以减少差错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或父母寻求答案。

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

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

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时间规定

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形成一种时间定向

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

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

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

回家八部曲

放好书包换鞋衣

讲究卫生把手洗

一定喝水吃东西

赶紧坐定先复习

再做作业心有底

检查对错需仔细

明天学啥先预习

收拾准备好欢喜

3.力戒拖延和磨蹭

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不专注

学习时摸摸这儿

迟迟进不到学习状态中,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

貌似学习,学习效果极低

“名模”(名磨=著名的磨蹭)恶果

白白浪费了时光

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

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

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

家长检讨

自家遗传是否就是“慢性子”?

提前上学或能力不足或发育迟滞?(学习能力不成熟)小学一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睡眠不够?(大脑兴奋程度不够)

家庭环境过于复杂?(干扰因素太多)

总是不断地催促与提醒?(不如规定时间)

过细过问与监测?(破坏情绪、形成依赖)

接无关话头?(分心)

随问随答?(依赖、磨蹭)

添加额外?(消极怠工)

解决策略

激发快些的动机——写完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制度化、合同化 解除额外负担——预防消极怠工

协调好作业与兴趣的关系——适当限制、适当放松

4.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 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5.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 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校上就会产生积重难反的大困难

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一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6.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因此,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 最好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第三篇: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

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东不会也不问;

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诸方面原因,不免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如作业马虎、上课小动作多、书本乱扔、学习拖拉等等。面对已经形成的坏习惯,教师该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矫 正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怎样才算是学习习惯不良。

一、学习习惯测量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学习习惯检查表”,以便教师大致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究竟处于什么水平。问题: 计分方法: 等级评定:

问题:

下列问题.符合自己的就答“是”,不符合的就答“否”,难以决定的就答“不一定”。

1.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吗?

2.有面对书桌就是没有兴趣而把时间浪费掉的时候吗?

3.身边经常备有辞典、字典之类吗?

4.学习时有下意识动作吗?

5.在学习中有经常沉迷于空想的时候吗?

6.做过快速读书的练习吗?

7.学习结束之后,收拾书桌吗?

8.学完后,背诵所学内容吗?

9.有一边听广播或看电视一边学习的时候吗?

10.发回的试卷,经常重看吗?

计分方法:

第l、3、6、7、8、10题,答“是”给2分,“不一定”给1分,“否”不给分;第2、4、5、9题,答“是”不给分,“不一定”给1分,“否”给2分。把每题所得分数相加,即是总分。

等级评定:

总分3分以下非常差

4-7分较差

8-12分一般

13-16分较好

17分以上非常好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观察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每种坏习惯的形成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在矫正时,要查明形成坏习惯的根源,对症下药。如果不问青红皂

白,只知说教或责罚,学生的坏习惯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愈加严重。例如,同样是学习拖拉磨路,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学生是时间概念模糊,有的是气质性格所致,有的是因为懒惰,而有的是对老师和家长的消极反抗。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有些坏习惯是由于学生情绪活动受到困扰而形成的。例如,受了委屈,没有人去理解他、安慰他,他便吮手指、咬笔杆以自慰。上课时害怕老师提问而内心紧张,就以做小动作或东张西望来加以缓解,如果教师不去解除学生精神上的困扰,仅去责备学生,试图以施加压力的方法纠正坏习惯,也许措施越严厉,后果越槽。只有找到情绪困扰的根源,帮助学生逐步卸下心理上的负担,树立起对自己和对学习的信心,才能使不良习惯最终消除。

因此,习惯矫正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方法。整个矫正过程都应贯彻针对性原则。

(二)及时性原则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神经联系,形成的时间越久,矫正就越困难。因此,教师应贯彻及时性原则,在学生的坏习惯刚刚形成或尚未形成的时候,就给予矫正。不要等到积重难返才引起重视。教师在平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不良习惯的苗头就及时抓住,并给予必要指导。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

当然,及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不是说,一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有不良行为,就要马上把他训一顿。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把握合适的时机。有时可以当时就批评,有时可缓一缓,让学生思考思考再批评。对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更应等一等,待其心情平静下来再批评。一般来说,心情

不佳时,不利于认识自己的问题;心情平静时,有利于认识错误。因此,及时性是以把握适当时机为基础的。在时机适当的前提下,矫正越及时,效果越突出。

(三)疏与堵相结合原则

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时,一方面需要疏导,像大禹治水一样开沟挖渠,把水引人正轨,顺势引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习惯;一方面又需要堵塞,需要一定的强制训练,通过各种惩罚让学生明确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疏没有堵,则水往这边流,也往那边流,难以奏效;只有堵没有疏,短期内也许有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不定哪一天又会洪水泛滥。有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时,一味“管、卡、压、罚”,动不动就批评、责骂,这往往会使学生阳奉阴违,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是不可取的做法。聪明的教师应把二者结合起来,以疏为主,以堵为辅,抓住学生的热点和兴趣点顺势引流,堵住已有的和潜在的缺口,充分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机会进行教育,做到“遇物而诲”,“遇事而诲”。

三、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方法

(-)疏导法

(二)惩罚法

(三)激将法

(四)消极练习法

(五)切断联系法

(-)疏导法

疏导法是一种不采取强迫手段,而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顺势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学生的心理较为放松,没有抵制情绪,同时又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故教育效果较好。例如,采用疏导法时,首先,要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其次,要贴近学生。最后,要利用机会。

例如,有个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学习,拖拉马虎。教师通过了解,得知他迷恋于看电视,也喜欢和别人谈论电视。于是,教师可以从电视入手进行引导,先谈电视节目、电视的好处,再谈电视的产地、电视的原理,最后过渡到学习上去。可以用一些问题刺激一下学生:“既然你那么喜欢电视,你知道电视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吗?”“电视为什么会接收到声音和图像?”“今后的电视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疏导,使他由看电视到想知道电视的原理,再到热爱学习,最后到形成良好习惯。这种疏导法就比一味禁止或说教要好。

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 学生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关心的问题,教师平时应仔细观察,深入其中,充分了解,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喜怒哀乐。这是顺利疏导的必要前提。

贴近学生 只有贴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敞开;只有敞开心灵,才有疏导的可能。教师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姿态是一种惩罚的姿态,而不是疏导的姿态。因此,刚开始疏导的时候,教师应理解、接受甚至同意学生的某些观点和行为,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而不应一开始就反驳和批评。如对爱看电视、不爱学习的学生,教师一开始应肯定电视的好处,甚至可以说明“我也很爱看电视”,再过渡到其他方面。这样,通过“投其所好”,能贴近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和抗拒心理。

利用机会 疏导最大的特点是顺势引流,势未足时则引而不流。这里的“势”其实就是指的机会。疏导有的时候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渐进,有的时候又是随机的教育,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只有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教师,才能使疏导法发挥出最佳效果。

(二)惩罚法

习惯是一种行为训练的结果,是一种动力定型。因此,要矫正讲习惯,光有疏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堵,需要一定的强制训练和惩罚措施。必要的惩罚对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是有一定作用的。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它全靠自觉是不行的。惩罚作为一种外部强制力量,对矫正不良习惯具有一定作用,是疏导法的辅助手段,但在运用的时候要慎重。

惩罚的方式有多种,如口头批评、通报批评、罚站、记过、罚款等。不管是何种方式,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并能激发他们努力改正。为更好地发挥惩罚的效果,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惩罚适度。第二,惩罚适量。第三,惩罚适时。

第四,罚之有理。第五,讲究技巧。

第一,惩罚适度。根据学生不良习惯的程度适度惩罚,不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惩罚是随心所欲的,是不公正的。如果惩罚太重,则会引起对抗情绪;如果惩罚太轻,则不足以使学生有深刻印象,教育意义不大。

第二,惩罚适量。惩罚不是正面教育,运用时要非常谨慎,次数不能太多。惩罚如果太多,则学生会产生“免疫力”,受了罚之后,依然我行我素,教育效果不大。同时,过多的负强化会使学生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和自卑感,有的学生则会破罐子破摔,干脆和老师对着干,抱着一种“反正我就这样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有的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翻来复去批评个没完,使学生的耳朵都起了茧子,或者动不动就罚站、不准回家,把惩罚

当成是灵丹妙药。这种观念和做法是落后的、简单的,是不利于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

第三,惩罚适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惩罚。合适的时机标准不一,因人而异,总的原则是:使惩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能积极推动学生矫正不良习惯。例如,对有些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批评,教师可以选择他们心情平和、愉快的时候,并且语气委婉,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对于有些胆汁质的,满不在乎的学生,则可以进行突然的强烈批评,使学生始而震惊,继而猛醒。另外,教师要避免在自己心境不佳时惩罚学生,因为此时惩罚往往伴有个人情绪,不容易把握惩罚尺度,容易过量。“过火”。

第四,罚之有理。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罚,使他们心服口服。因此,在惩罚时,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道理,不要让学生受罚后还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理可以在惩罚前讲,也可以在惩罚后讲,也可以边惩罚边讲,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

第五,讲究技巧。为使惩罚更有效果,学生更易接受,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教师可以欲抑先扬。在批评、惩罚之前,先进行肯定。例如,“你一直都是一个不错的学生,这次是怎么了?„„”“这一段你在听课方面表现很好,但在完成作业方面还得加把劲,尤其是要改掉马虎的毛病。”这种欲抑先场的手法既可以融洽气氛,使下一步批评易于展开,又可以使学生受到勉励,从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其次,惩罚后要避免立即表扬。“打一巴掌、揉两下”的做法,会使学生认为教师罚错了而在自责,这会降低惩罚的意义。再次,惩罚应对事不对人。你所针对的是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习惯,而不是他本人。因此,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不应对学生整个人进行否定,而只应针对他所犯的错误。如,教师不应说:“你真是太差劲了,我对你失望”,或

者“你这个花岗岩脑袋,屡教不改”,而可以说:“我对你的行为表示失望。我想,凭你的能力,你完全可以做得比这好十倍。”这样,不仅指出了学生的错误,而且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不要纠缠老帐。有的教师在批评和惩罚的时候,把学生以往的错误全部又数落一遍,热衷于“揭疮疤”、“算老帐”,这是会令学生反感的。以前的错误已经批评过了,就不要总是挂在嘴边、记在心里。否则,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老师永远记着我的错,我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显然,这种心态会大大降低惩罚的效果。

(三)激将法

激将法是惩罚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教师用比较强烈的或反面的言语、行为故意刺激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猛然警醒,从而下决心改掉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这种方法必然会触及到学生的自尊。从教师角度来看,运用此法是有目的的,而学生并不了解这种目的,他以为教师那些过度激烈的言行是真心流露,所以他的自尊心定会受到伤害。而且,他对教师可能抱有不满、怨恨、冷漠等情绪。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教师不要运用激将法,控制不好的话,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运用激将法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另外,要选择合适的言行。

选择合适的对象 对那些自尊心强、表面满不在乎,又屡教不改的学生适合采用激将法,而对那些胆小羞怯、敏感脆弱的学生则不宜采用。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场合。可以私下激将,也可当众激将,而当众激比私下激更为有效,对学生的震撼力量也更大。

选择合适的言行 激将时,教师的言行比平常的批评要更加激烈,更带有刺激性,要使学生霎时间感受到刺伤后的痛苦,这种痛苦足以使学生痛下决心。例如,某学生学习时

粗心马虎,教师教育多次均无效。单元测试又因粗心而损失惨重。发考卷时,教师发到这位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要是能改掉粗心的毛病,老师我就要搬到月球上去住了!”语调中饱含失望、轻视和讽刺。全班哄堂大笑。这位学生的脸“刷”地红了,并且怨恨地看了老师一眼。自此以后,他憋足了劲要把自己的毛病改掉,从做作业到复习到考试,均认真对待、仔细检查。两个月下来,似换了一个人。这时老师向他点破:“看来激将法确实能帮你改掉坏毛病。”可见,运用得当的话,激将法具有别的方法所没有的妙用。

(四)消极练习法

要矫正不良习惯,其前提是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而要控制则必须首先意识到所要控制的行为。然而,习惯行为是自动化了的,往往意识不到,因此,要克服它,必须首先降低它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它的意识自觉性。

消极练习法的目的就是降低不良习惯的自动化程度。它是指让学生故意地、认真地去做原先那些无意识的、自动进行的不良习惯,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不良习惯的行为进程,增强对它的意识程度,降低其自动化水平,从而克服这些坏习惯。例如,又如,消极练习法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学习习惯矫正,它只适用于那些行动性强并且动作较简单的习惯。对于那些复杂的、有一系列动作的习惯,消极练习法就难实行了。

例如,某学生常把“猜”写成“债”,这次更正了,下次照样错。教师就让他把错字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写上多遍,每天写一次,连续写10天。结果,他反而不再写错了。

又如,某学生学习时常咬笔杆,听课时咬,做作业时咬,看书时也咬,只要笔在手里不写字,他就自动地开始咬笔杆。老师批评、父母责骂、他自己也痛下决心要改正,但

都效果不大。后来有位教师建议他采用消极练习法试一试。要求他每天做6次消极练习,每次练习都对着镜子连续咬笔杆3分钟,休息1分钟,反复3次。咬笔杆时必须认真“欣赏”镜子中的自己。10天后,他的坏习惯就改掉了大半。

(五)切断联系法

许多习惯都是由一系列的行为组成。坏习惯之前,往往有一个先导的事件或行为,我们称之为先行事件或先行行为。它们对不良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克服不良习惯,就要切断它和先行事件间的联系。例如,有的学生在家里一吃完晚饭就顺便往沙发上或椅子上一坐,一坐下来就开始着电视,一看电视就会不得走,等到磨磨蹭蹭开始做作业时,时间已晚,于是作业做得马虎潦草,也没有时间去预习和复习。天天如此,成为习惯。要矫正学生的这种坏习惯,就要切断这一系列动作间的联系。一旦哪一个环节接不上了,坏习惯也就会随之逐步消除。

怎样切断联系呢?一是尽量避开先行事件。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家长可以不开电视,也不允许小孩开电视,就可以避免接下来的行为出现。二是有意识地中止开始出现的行为。比如,孩子吃完饭刚准备往沙发上坐,家长就可提醒;“吃完饭不要马上坐。到房间里去走一走,然后开始做作业。”这样经常中止,不良习惯便可逐步克服。在学校里,教师同样可以采取这些方式切断不良习惯与先行事件间的联系。

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套在学生身上无形的枷锁,阻碍着学生的学业进步。它一旦形成就难以消除,但也并不是无药可救。只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能多一些耐心、爱心和细心,不良习惯仍然是可以矫正的。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让我们再一次记住培根的名言:“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保持良好学习行为,改正不良学习习惯

纵观任何一个学习群体,都会发现,总有少数同学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会有几个同学总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分析过多个学习群体后,就会发现,前者往往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后者往往具有不良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认真吃苦型,这种类型的特征是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明确的学习目的,这类同学往往不怕困难,不会被暂时的挫折吓倒。

2、敢于攀登型,这种类型的同学,从不满足于课堂学习和教师的讲授,而是精益求精,常取得优异成绩。

3、井然有序型,这类同学能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平时条理清楚,脚踏实地,有一定的压力但不重。

与以上几种良好学习行为相对应的是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如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怕苦怕累、缺乏上进心等。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对抗型,这类同学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或有意对抗。经常迟到早退,对教师怀有敌意,逆反心理重,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2、抑郁型,这类同学一般性格内向,心胸狭窄,遇到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常常由于长期心情不愉快和过多的抑郁情绪而影响学习。

3、厌恶型,这类同学往往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无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机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以至于厌恶学习。

4、白日梦型,这类同学学习怕苦怕累,得过且过,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思想开小差,而课后则精神抖擞。平时喜欢高谈阔论,似乎有满腹经纶,理想很远大,但总是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类同学往往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一些人容易陷入情感纠葛而不能自拔。

5、偏科型,这类同学有的是因为自己以为某学科没有用途,而不愿在该学科上花时间;有的是因为自己某一学科基础太差,学起来困难较大,所以干脆放弃不学;还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某一学科的任课教师而把情感迁移到该学科上,也不愿

学习该学科。

6、学法不当型,这类同学一般有正确的学习动机,能刻苦学习,非常希望成功,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如只知死记硬背,对知识的运用不灵活,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正是由于以上一些不良学习行为,使很多同学学习效果不良,学习压力很大,如果能懂得一些现代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进行规律分析,结合自己的心理特点加以改进,则必能优化自己的学习心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关于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已成为热门课题,在中国,各学科领域已经在逐渐渗透学法指导。让我们先从学习心理着手,学习有关的学习心理论,探讨你的学习特点,共同努力以提高你的学习效果。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要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前、节假日和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自学。

2. 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精读为主,博览为辅。教科书、有关参考书要精读,其他读物要博览,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 自学时要多思考。真正做到: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提出问题,引向深入,把书读“薄”,增进学识。

4. 要注意积累材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资料归类,以便使用。

5. 处理好自学与从师的关系。坚持自学与从师相结合。在自学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有时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解决的。如能善于从师,请教师长或同学则可以少走弯路。在自学的基础上能有几个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启迪思想,这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大有帮助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荐的《十诀学习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序:有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精于勤,荒于嬉;三恒:持之以衡,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作笔记;七习: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至,专心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校运用;

十创:触类旁通,敢创新路。

第四篇:把优秀变成习惯

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别,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到2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自觉意识,已经开始明白什么样的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只有一种习惯才能抑制另一种习惯。

任何方法,只要多练习,就会变得简单易行。经过多次重复,一种看似复杂的行为就变得轻而易举,实行起来,就会有无限的乐趣,有了乐趣,出于人之天性,就更乐意常去实行。于是,一种好的习惯便诞生了,习惯成为自然。

即使我们的年龄再大点,我们也应进行训练,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包括对待老师和员工的态度,对很多事情的看法。

你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在人们眼中你就会显得优秀。

不管你是真心的还是职业性的微笑,只要你笑了,就会很美丽很好看,就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五篇:孩子良好的习惯有哪些

孩子良好的习惯有哪些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乃至学校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魏书生也说:“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所以,家庭教育应当特别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好基础。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且会不断地增值,让孩子一生都在享受着他的利息。良好的习惯,也是一个优秀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良好的习惯有很多,家庭教育应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主要的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

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以下十个方面对你的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破难的习惯。有的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遇难而退,或转向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所以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有关调查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3、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4、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5、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做作业时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做完作业之后,应该教孩子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长应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6、记忆的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7、阅读的习惯。让孩子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中外名著、寓言童话、散文诗歌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日积月累,反复消化吸收,对以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8、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多写感受,切忌平铺直叙,坚持住、写下去,写作水平肯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9、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孩子定计划的习惯,让他们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10、错题集的习惯。平时做作业或考试时做错的题目,专门用一个本子抄录下来,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力求下次遇有同类型的题目不再出错。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五、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前面我们清楚了应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习惯,但良好的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因此应抓住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通过奖励和惩罚(注意:绝不是体罚,“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反复几次,一个好的习惯就可形成了。

2、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父母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每当我上网游戏的时候,儿子就为其贪玩找到了理由,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本人虽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因缺乏耐心与毅力,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一定要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总之,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以这样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下载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有答案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有答案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仁庄小学四年级教师程解清 一、课前预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

    把经历变成财富(优秀范文五篇)

    把经历变成财富 周国平人不光有智力,也就是认识能力,还有感受能力。如果说认识能力主要是面向世界的,那么,感受能力主要是面向人生的。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两者难以分......

    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哪些?(最终版)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好比火力侦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而后带着疑问上课,从而达到提课堂学习效率。 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

    把职业变成事业

    把职业变成事业在漫漫的人生历程中,多数人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度过的。然而,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有的人就在平凡中碌碌无为地消磨着岁月。任何事物都是从......

    把口号变成行动

    把口号变成行动 ——关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评论 昨天,临时接到通知,有人告诉我要去参加一个”烛光晚会”,我满怀着欣喜,想象着那一刻的浪漫与迷离,仿佛心都要被点燃了。快到......

    如何把下属变成人才.doc

    如何把下属变成人才 主管要想把下属变成人才,首先要摆脱自己的思想障碍: 1、 没有时间。主管没时间,这当然是很合理的理由,但是会形成恶性循环:属下越是能力不足,主管越是不敢授权......

    把自己变成珍珠

    把自己变成珍珠 同学们: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自认为是全才,可毕业后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在海边,这个牢骚满腹的......

    开车应该知道 良好的驾驶习惯有哪些

    开车应该知道 良好的驾驶习惯有哪些 2013年11月18日 来源:车主之家良好的开车(驾驶)习惯有助于减免事故的发生,所以培养自己良好的驾驶习惯显得相当重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