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刘明会

时间:2019-05-14 13:3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论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刘明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论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刘明会》。

第一篇:新课程理论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刘明会

姓 名:刘明会

单位名称:彝良县海子镇中学

新教学理念下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新教学理念下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云南省彝良县海子镇中学 刘明会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有了新的变化。生物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准确掌握概念。如何在更新教材的同时,切实贯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更新生物教育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将成为教师 教学重点。

关 键 词:初中生物 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论 新的评价方法

一、实施新教材后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行,一个崭新的教材和教学观念也同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如何接受新思想并贯彻新课程标准,适应新的教材体系,走进早已熟悉而今又陌生的生物课堂,是我们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精心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保证上课质量好坏的前提条件,教师首先要在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并从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教材。备课内容要结合生物课程的特点及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梯度地进行。要不断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理解。通过创设情境来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以及价值观得以全面发展,达到我们的备课时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

2.选择时机,开展互动活动。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开放式、互助式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构建出互助互爱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不仅只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师生在情感交融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和思想共鸣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现在新课改、新课程对教学过程明确提出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传统教学教师站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新课改下的教学则发生重大改变,教学是师生的交往,也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的构建。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授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学习乐趣;更是教师自我成长、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自主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置身于信息水平发达的大环境下。自身本就带着朦胧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质疑、参与课堂活动,每一节课堂教学都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只有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以升华,把朦胧的知识加固成为自己永久的认知,才能充分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3.注重学生生物学科科学素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素质教育已经在社会和人名心目中达成了共识,为了适应这一改变而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了重大改变。素质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品质、性情、应变能力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因此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中学生物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能力。中学生物学奥秘包罗万象,新教材更是穿插了形式各异、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每章节前都配有情境解说图片,以及每节“课外阅读”,都反映现代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以及与社会热点问题、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使得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切实地更新教学的理念、方法,自主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现代先进的教育资源。根据自身、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教研和教改活动,真正树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应注重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困生的教学更应该积极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就可以完慢慢的在教学中渗透。才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关注生命、维护生态平衡等的价值观。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树立远大理想。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促进了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语言要活泼机智,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学习的动力产生于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不是每堂课上学生都精力充沛、时刻保持状态、不开小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必须充足,课前准备必须充分,教法多变,语言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一个神情严肃、死板的教师,其课堂气氛也死气沉沉的、学生昏昏欲睡,进而效果也不理想;而一个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有趣的教师,往往会成为课堂上学生注目的焦点,总是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很多时候,教学的内容难免有些枯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活泼幽默,往往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学习《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的时候,本来内容是很枯燥难懂的,但是我就在课前先给大家猜了一个谜语: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让学生思考讨论后猜出谜底,我就借着这个谜语来讲授心脏的有关知识: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大小、如何工作、如何休息的等跟心脏相关的知识?通过这个谜语和这些对问题的思考与讲解使得学生还没开始看课本就掌握了大部分知识点。最后上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后,我就利用了一首口诀帮助学生巧记忆今天上课的内容:“人的心脏在胸腔,形态恰似桃子状。里面共有四个腔,下为心室上为房。左右不通上下通,动脉连室静连房。房室之间有瓣膜,血液倒流可预防”。学生都很喜欢这首口诀。连那些接受能力弱点的学生都能背出口诀,通过这个谜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要想使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就必须使自己的教学中对于情境的创设有针对性与趣味性,不但能够引出教学内容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索的激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求。这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变更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因而教师要对教材把握和熟练的了解,以保证互动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生活中的生物学。

生物科学是21世界的主流科学,也是我们身边的生活百科全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应该广泛地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特别是要注重收集与学生的生活

联系紧密的例子来应用与教学中,最能引导学生产生对生物学兴趣。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如:在“蚯蚓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先挖取蚯蚓带到课堂上来,用蚯蚓是怎么爬行的?蚯蚓是如何进食和排泄的?靠什么呼吸的?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得出蚯蚓的各种生活习性。学生们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感到收获不少。再如:学习细菌、真菌的知识时,我提前一星期让学生拿煮熟的土豆放在自然开放的环境和套上塑料袋的封闭环境中培养。等长出菌丝后在引导他们了解细菌、真菌的相关知识和区别。学习光合作用是时候就联系身边的绿色植物。我所在的学校农村孩子比较多,根据实际需要教给他们一些合理种植,套种等的知识,以便让他们把这些科学知识带到实践中去;学习青春期发育的知识,为学生具体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别是卫生保健知识(农村孩子都比较害羞,最好把男女生分开来讲解);学习人的呼吸系统时准备各种烟龄下肺的照片,说明吸烟的危害;煤气中毒的急救等知识(让他们更珍爱生命);我在课堂上注重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的知识不但记忆深刻,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都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更能使学生的手与脑都“活”起来,也让课堂“活”起来。

四、适应新课改、新课程的评价方法。

从以往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来看,评价着重关注书面考试数字的相对评价,忽略对教师备课、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以及学生平时学业的绝对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活动、兴趣、思考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评价。新课改要求注重增加平时的绝对评价,激励和改造学生的素质教育,也使得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更合理更科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改革要求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再简单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论成败,要从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转变为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看其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分析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机制。(特别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能轻易对学生进行否定)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每一个进步都及时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些对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新课改,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更高了。教师应该把:如何让学生准确、系统、全面、高效的掌握知识点;怎样正确领会并认真贯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作为工作的重点。用新知识更新生物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能自主学习。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我国活动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代序)全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惠青

2、叶佩珉,生物学课程教材改革探索,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论著丛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学教育学·虞国庆,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年01月

5、中学生物学实验大全·张德永、于运联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6、全国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集·徐进军,西安:陕西人民出

7、初中生物教学心得 好词好句网

第二篇:浅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

姜加刚

过去很多人认为,生物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我们知道,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

(一)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很多所谓“调皮”的、“后进”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生物。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挑战。

(二)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各种探究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在实验小组分工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过去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操作,其他学生只是看看,甚至个别学生连看都不看的现象必须消除。

(三)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第三篇: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内容、方法也被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这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契机。作为旧课程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受旧体制影响,而用曾经受到的教育方式去对待现在的学生;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又充满着生机和创新,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去开创新的辉煌。

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凭一己之想,一日可得的,而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一套有指导性的方法和观念去引导和学习。因此,我怀着一颗学习、再学习的心,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一书,希望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来指导引导自己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观念、行为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从知识权威逐步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意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彰显,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整体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将逐步形成;教学过程将从禁锢走向开放,教师不再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由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以往单纯的听教师讲变为与老师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究。

下面我就从新课改下教师的变化来简单的谈谈我对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点认识。

1、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以前,我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大人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就在这样的“管理”中,学生“望师生威”,培养了一批批平庸听话的“好学生”。新课程使我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像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更不像以前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

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以前,我站在讲台上,像个讲经布道的大师,对着一群虔诚的信徒慷慨陈词,偶尔也会点到有数的几个信徒问几个无关痛痒的“大梦话”。而现在,我和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在争论中寻求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我不是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把学生尊为“主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受到重视,积极性大大提高。我的的主动参与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说唱脸谱的活动中,我和学生共唱《说唱脸谱》;在《看云识天气》中我和学生一起分组进行天气预报,看谁测的最准。

3、由独裁者者变为协助者

以前,在课堂上,我一人说了算,而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健全学生人格。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给以最大的帮助。当学生对《风筝》的主题争议不定时,我给以指导,并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给以肯定;对于那些很少发言的学习困难学生,我会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解除他心中的恐惧。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方面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是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我的任务减轻了,我的担子也更重了。

课改是个新事物,有它的活力和发展空间,这给我们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而我也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把自身锻炼成为一代新型教师

第四篇: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姜振华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观念、行为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从知识权威逐步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意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彰显,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整体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将逐步形成;教学过程将从禁锢走向开放,教师不再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由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以往单纯的听教师讲变为与老师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内容、方法也被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这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契机。作为旧课程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受旧体制影响,而用曾经受到的教育方式去对待现在的学生;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又充满着生机和创新,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去开创新的辉煌。

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凭一己之想,一日可得的,而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一套有指导性的方法和观念 去引导和学习。因此,我怀着一颗学习、再学习的心,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一书,希望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来指导引导自己的教学。

下面我就从新课改下教师的变化来简单的谈谈我对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点认识。

1、从教育本质的看,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既要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从教育与儿童的关系看,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前,在课堂上,我一人说了算,而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健全学生人格。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给以最大的帮助。当学生对主题争议不定时,我给以指导,并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给以肯定;对于那些很少发言的学习困难学生,我会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解除他心中的恐惧。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方面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是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我的任务减轻了,我的担子也更重了。

课改是个新事物,有它的活力和发展空间,这给我们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而我也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把自身锻炼成为一代新型教师。要做一名高素质、高效率的智慧型的教师,还要更新新的理念,与时俱进。因为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只有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

理论素养开启教育大门的钥匙,要照亮学生,先要自己身上有光明;要点燃学生,先要自己心中有火种。我要如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

第五篇: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方案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张新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价值

21世纪伊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省从2002年9月份开始有11个市、区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其中大连市、沈阳市、抚顺市清原县、丹东市东港、葫芦岛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营口市跋鱼圈区,都选用了人教社新编生物实验教材。

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人教版生物学实验教材,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的生个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体现了新的学习观、学科发展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上,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强调探究性学习,既可作为学习方式转变所呈现的标志性结果,又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过程与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很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因袭着20世纪30年代的原苏联凯洛夫建立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对赫尔巴特提出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教学理论是:教学首先在于“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的体系去武装学生,并在这一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才能得到发展”。因而,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而进行的。

最近几十年来,在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伴随着课程教材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关的研究与实践也日益受到重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主张“从做中学”的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把学生从被动听、啃书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转变。对我国生物学教学影响较大的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陈述问题──提出假设──评价、验证、得出结论”。该模式的教学思想是:学习就是依靠发现,学习的直接目标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其主要教学策略是围绕教学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相适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思想而选择的。

当前国际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什么是人们已知的东西;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用实验来检验人们已知的东西,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结果告诉他人。探究是能动地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来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加大探究活动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

探究式教学模式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探索能力、研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统一起来,在实践──讨论──总结的过程中,把知识、技能、能力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研究面向21世纪初中生物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在于充分认识21世纪对人才素质、人才规格的客观需求,以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第二,在于总结我省生物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第三,在于结合我省生物教学实际,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构建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多样化、现代化,有辽宁特色的生物教学模式。

近十年来,经过不断探索,我国生物学教学领域,构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生物学教学模式。我省生物学教学改革一直在扎扎实实地开展,我主持的辽宁省教委“九五”规划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构建生物学学科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究出了几种适合我省实际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如沈阳市的“边观察、边实验、边学习”的三边教学模式,辽阳市的“实验导读法研究”,阜新市的“探索──发现研究、锦州市的“激发──探索”研究,盘锦市的“探究式研究”、本溪市的“观察──释疑──反馈”三基整合模式,葫芦岛市的“启发探索式研究”教学模式,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模式。

从我省初中生物新课改的启动情况看,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正在转变之中,但要教师立即改变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改变习惯了的教学行为,是一项艰巨而痛苦的事。按照新编实验教材的要求转变生物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因此,我们选择进行了“初中生物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便为新编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搭建起一个实验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对19世纪的近代科学教育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的斯宾塞提出,实现科学教育价值的关键,在于把握科学研究的本质,将探究的灵魂注人到科学教育之中。

2.20世纪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从理论上全面阐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提倡以活动教学代替课堂教学,以儿童亲身体验代替符号化的书本知识,以学生习行主动及教师的配合代替教师的绝对权威,实现了教学论发展的革命性转变:教学从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

3.20世纪50年代来,从提高教育质量,改进科学教育入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所谓科学知识,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思维过程是可教的,且思维过程的学习比结果的学习更为重要。”他提倡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的,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传统认知程序发生了重大改变,即从“感知──理解—一巩固──应用”突变为“探索──发现──归纳──迁移”,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4.美国的施瓦布以“科学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为前提,揭示探究过程的本质及特征,并力图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科学的成果,使学生把握学科的结构,体验作为探究的学习。1964年,他首先使用了“探究性学习”一词。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6.《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科学目标。通过对新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实验,探索新义务教育生物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与策略。

2.工作目标。通过对新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实验,探索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育人目标。通过对新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实验,使学生在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综合、均衡的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索适应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研究)。2.新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评价标准、方法、途径等的研究)。3.义务教育生物教材资源开发的研究。

4.探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通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学习研讨、实践探索,总结并提炼出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力求使研究成果成为我国中学生物教材改革和创新的推动力。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3年(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

1.准备阶段(2002年6月至2002年12月)。(1)启动省级实验区骨于教师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2)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试点学校;(3)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4)召开开题报告会。

2.实施阶段(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1)市级课题省级实验区实验开题,并形成开题报告(2002年12月);(2)开展实施新教材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形成阶段性和终结性论文及研究报告(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3.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0年12月至2005年6月)。(1)课题组认定研究成果,准备验收材料;(2)课题组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验收预审;(3)召开课题总结会,提交最终研究成果,申请课题成果最终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中期研究报告。2.最终研究成果:论文、终期研究报告。

八、课题管理和保障措施

1.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管理,课题主持人是第一责任人。各市子课题组负责子课题的研究和管理。2.由课题组负责对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参与研究的每一个成员明确研究目标和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

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如何转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一生物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观、思、探、读、讲、练、查、作、撰”的教学模式。

一、观察是学好生物学的最基本环节

“观”就是观察。它是指有目的地应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环境的知觉过程,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途径。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与内容

教师按观察计划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目的和内容。例如,可以利用每个观察与思考后的讨论问题作为对观察目的的提示和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使观察更有效、更快捷。

2、注重科学的观察方法

教师要按程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不论是观察切片、标本、实物、挂图或模型等都应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例如,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程序应该是:先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然后剥去种皮分开两片子叶,再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认识各部分结构特征,把结构与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思考是学好生物学的积极因素

“思”就是思考。思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是人类通过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观察是思考的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及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只有把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上叶的结构课时,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考题。观察叶的表皮装片的思考题是:叶的表皮上有哪几种细胞?这些细胞各有何特点和功能?气孔又是怎样构成的?有何功能?这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探究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探”就是探究。真正的人才不仅是单纯的具备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去假设问题,然后设法(包括在课外)去获取事实和证据,去思维,去发现,去推理,去判断。为了正确地表达,要鼓励学生与人交流和合作。例如,在讲“种子的萌发”一课时,先让学生动手做“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实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讨论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动手中获得感性知识,在交流和合作中得到提高。最后教师进行点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智力和多方面的能力。

四、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式

“读”就是阅读。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阅读课文时抓住重点、难点或关键内容,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讲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课时,让学生阅读有关东非人化石的阅读资料,然后请他们讨论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归纳。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讲解是教学的必要过程

“讲”就是讲解。通过“观、思、探、读”,学生的学习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获得概念、原理等知识,让学生发言讨论后,再由教师总结肯定,并对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是教学的必要过程,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中图表很多,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图表,教师的点拨讲解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示意图时,学生很难弄清楚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这就需要教师点拨。

六、练习是达到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练”就是练习。通过讲练结合可使知识再现,使学得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例如,在学习细胞结构时,先让学生做临时装片,观察几种植物细胞,并带着思考题进行“观、思、探、读、讲”,掌握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再通过抽查提问、课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同时也重现了知识,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七、调查研究、制作、撰写是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环节

“查”就是调查研究,“作”是制作生物模型,“撰”是撰写生物小论文。这三个环节都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例如,让学生上网或实地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危害”问题,利用纸板、凡士林等制作“空气尘埃测定板”探测某地尘埃污染严重情况,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加强了课外阅读及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观、思、探、读、讲、练、查、作、撰”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九乡民族中学 保明凤 摘要: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模式 存在问题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学先后在课外活动、活动课、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但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积极热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们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探究《人的反应速度》时,我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抛接硬币,一个、两个、三个,其中我有成功、也偶尔有失败。成功时,同学们为我鼓掌,失败为我叹息。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当我刚停下,许多同学争着“试一试”。当即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反应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想探究反应速度在哪方面的问题?学生:“反应速度与人的性别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高矮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注意力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有关?”“反应速度与手指长短有没有关?”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39个不同的问题。人文、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心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发展。紧接着我鼓励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整节课大家在快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国非典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动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我会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极大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教师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活动教学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

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类活动:

1、游戏类。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我们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食物网和“一个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态球,猫和老鼠、听声音比赛,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变具体为抽象,寓知识于游戏中,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个个动起来。每次教师走进教室,学生就会上前追问,今天做什么活动?如在介绍《生态系统》一节时,我们设计两个学生参与活动:《编制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也不能少》。如讲到生态平衡时我们设计了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事先编制好一个网,请10位同学出来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其中一个代表人类。让人坐在网中间,其他同学将他抬起来代表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支撑着人。当人类破坏某一环境因素如使水污染,同学分析水污染会导致其他相继污染。当说到某因素污染,代表相应的成分的同学就离开,同学一个一个离开,坐在中间的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自己掉下来。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如果不遵照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破坏环境,最终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个也不能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如:在初一《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医生与病人》的游戏活动,“医生”背对黑板,“病人”面向黑板。当教师投影出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的疾病名称,“病人”说出该病的主要症状,请“医生”诊断,并提出合理建议。课堂气氛非常好,同学们踊跃参加。通过医生与病人的扮演活动,同学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制作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十指连心”手巧才会促进心灵。在课堂上,我们设计许多制作活动,如:细胞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我们设计《跟我做生态球》的活动,目的在使学生在制作“生态球”及观察中认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真正含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兴趣,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环境观念,提高环境意识。首先,老师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态球图片和自制生态球,吸引学生兴趣,再利用FLASH 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瓶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通过讨论、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制做生态球,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直接体验与感悟,是难以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与价值的。3、探究实验类。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结构和成分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探测脉搏与运动关系,探究反应速度„„。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们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当时季节问题,鲫鱼比较少,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方法一:“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方法二:“将鱼放在桌上蜡盘,因为蜡盘面积大,水浅 ”;方法三:“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方法四:“用桌上绑鱼鳍的塑料片拦住鱼”;方法五:“用手抓住鱼,直接往鱼口滴墨水”;方法六:“减少水,使鱼游速减慢”。并且对老师介绍的方法提出建议,认为直接滴墨水方法太粗鲁,容易伤害小鱼。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2.4 设计与创作类:我们开展了生物园设计、宠物条件反射建立设计,新的动物运动方式设计与制作、动物通讯方式探究方案设计、营养食谱设计„„ 此外还有调查、分析讨论等等。

以上的各种活动过程需经历亲身实践,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综合过程,眼、脑、手、全身并用才能完成。其中动手实践是个核心环节,体现了活动的本质特点,离开这一环节即失去了活动的特点。

总之,课程中生物学科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它的结论中,更在于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知识永远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地演变、充实和发展。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帮助其学习和获得镌刻在其中的情意、态度和认知能力。这些仅*接受和记忆学习都是不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获得。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作为非中考科目,学生学得轻松,乐学、爱学。三.存在问题 课堂组织。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扩大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活动中学生情绪激昂,教师如组织不当,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学习目标思维内化活动。要做到形、神结合,形散而神不散。师生需要默契,老师更需要有较强组织能力。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很好地控制。课堂评价。由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兴趣爱好也有差异,从而导致在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进度与产生效果产生一定差异。因此,在活动中如何及时、科学地评价课堂活动化教学效果,具有一定困难。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因此活动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老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但是对于新课程,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资料,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会遇到很大困难,深感自己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故往往会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搜集资料,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

下载新课程理论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刘明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论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刘明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为学......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学方......

    刘磊阅读与思考新课程高中数学

    新课程高中数学“阅读与思考”栏目教学模式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1-5册,共设置了24篇“阅读与思考”内容。这些内容是新课程......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思考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思考 虽然我们都接受了新课改的通识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也聆听过专家的指点和报告,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许多......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

    《初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范文

    《初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课堂有效教学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走进了我们校园,因其在培养......

    多媒体教学在新课程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摘要:本文从新课改中生物教学的转变以及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现状、优势和实际出发, 探讨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选择......

    新课程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编写示例

    新课程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编写示例 I、教学设计示例 一、第一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l 致同学们 l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 指导思想——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树立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