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目标,对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现如今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各种教师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完成生物教学目标,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征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并巧妙运用多媒体,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多年初中生物教学经验,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学现状,针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生物;现状;策略
一、现如今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实际生物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影响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的问题,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1.教学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师没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追求升学率,过度依赖课本,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能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学习积极性也就不会很高。
2.教师对实验的重视度不够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活动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现如今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对实验教学不是很重视,学校没有完善的实验器材。在实际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对生物实验进行口头叙述,没能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理论验证,对生物理论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还有的教师虽然进行实验教学,但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目标,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和指挥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在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注重与其他生物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增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目标,越来越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生物学科的学习,必须结合理论与实践,给予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的机会。比如,在学习“蝗虫”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在实验课上准备两只蝗虫,让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将蝗虫的头部浸在水中,一人将蝗虫的腹部浸在水中,然后观察看哪只蝗虫先死,并让小组讨论分析原因。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不仅能够增强其生物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强课堂学习效率。
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性格特征进行教学设计,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学习中来,增强课堂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这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生物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人类的食物”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两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早、中、晚餐分别是怎么安排的,饮食安排又有什么特点。教师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充分体验到生物?W习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要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并且要注意能量的获取和营养的均衡。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生物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改革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生物课堂,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艳.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4).[2]王梓丁.用快乐演绎教学:探索新课改下的生物课堂教学[J].成功(教育),2011(23).编辑 高 琼
第二篇: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初探
论文
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初探
【摘要】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初中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并结合对问题的思考构建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是广大生物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
生物实验
问题剖析
解决策略
生物实验教学对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积极探索生物世界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然而在广大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之路可谓一波多折,理性看待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一、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实验室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场所,通过完成各种生物实验,学生不仅能获取生物知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能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使用效率较低。实验室里仪器、模型等摆放有序,但大多数放在橱柜里缺少生机,学生只能看、不能动,与“实验”室有点名不符实。实验室使用率也不高,学生在实验室内活动的时间少,探究学习机会更少。
(2)实验仪器设备老化。仪器基本上是按照老教材配置的,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
(3)使用效果不佳。受实验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需安排学生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进行,短短一堂课上每个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时间非常有限。有的实验操作起来费时间、效果又不好,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实现。
(4)缺乏实验创新。教材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实验基本上是对课本知识或结论的验证,少有探究性、研究性、创造性的设计性实验。
(5)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缺乏科班毕业的生物教师(很多情况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即使学校给配备了象样的生物实验室,购置了用于生物实验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在真正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又出现了教师不能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生物实验的频率,实验随意性强;教师实验前准备工作粗糙,实验过程组织不严密,实验质量不高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6)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在中考中,生物学科所占权重不大,还远不比物理,化学等学科,这客观上又造成了即使学校有了闲置资金,往往又会加强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诸如此类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
二、新课程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视实验对学习的支撑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中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何通过有效地利用与开发生物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如何改变传统实验方式,变固定实验室为活动实验室,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物 1 实验室的功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增加他们亲自观察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实验,这已是当前农村科学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我们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意在于说明做任何事情事先计划的重要性。生物实验教学也一样,我们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每次实验教学前,我们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课前实验的实际情况预测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以及在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可能会是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偏差的地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生物实验活动顺利开展。当然,农村初中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优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到广袤的生活中去开展实验活动,包括到田头,到池塘边等地方,把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充分利用校内实验资源
重视校外实验资源,更要重视校内实验资源。除实验室外,草坪、植物园、绿化带、食堂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问题,需要查找资料或上网查询,这时开放的图书室、阅览室和电脑室将成为学生好帮手。农村初中一般只有一个生物实验室,那么多的班级同时使用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些实验观察等是可以分散进行的。如,种子萌发、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实验可以在学校植物园内内进行;又如,鱼的形态结构观察可以在学校食堂进行;观察鸟的形体结构、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可以在校园内的草坪、花坛或植物园内进行。
3、充分挖掘已有实验资源
充分挖掘已有的实验资源,持久坚持全天性开放(从时间上提供服务)、全校性开放(扩大服务范围)、全员性开放(为所有师生实验提供服务)。如对标本的观察等,实验室可以将标本分别在相关教室的一角展出一段时间,让每个班的同学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凡是课上没有完成或效果不佳的实验,学生均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到实验室重做。也可以预约、借用仪器、自带实验材料,进行验证实验或自主设计实验。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充分挖掘其实验的功能,做到一物多用,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多年闲置的仪器、或者因教材更换而取消的那些实验器材、以及损坏报废的器材,我们都可以利用他们开发出新的实验,做到废物新用。
4、充分利用校外实验资源
现有的生物实验室是固定的场所,但是教师可以想办法让它适当延伸。教师要在实验过 2 程中影响和启发学生善于利用和创造,要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不一定非要到实验室才能完成,许多实验在生活中就能做。学校之间,学校与农场、林场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达到双赢。学生可以将家庭、山林、农田等作为临时实验室。如利用农村的庭院、道地来养蚯蚓;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茅坑周围是观察苍蝇蚊子生长规律的最好去处;又如在学习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附近的菜地里观察。这有利于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生物资源,弥补学校固定实验室场地和器材的不足。
5、通过展示平台的设计达到提升学习兴趣的目的。
学生应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实验室内可以设置一些简易有趣的小游戏和小活动项目。(1)“养一养”、“种一种”等,让学生在上实验课前进行热身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在玩乐中产生探究生物学的兴趣。如,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前,我们让学生带来家里的青菜籽、黄豆等分别在玻璃茶杯中试验,一下课就可以及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又如七年级上有“昆虫的变态发育”的内容,农村桑树较多,我们就提早让学生去采桑养蚕,记录蚕宝宝的发育过程。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小生命慢慢地长大,学生们兴致很高,学起来津津有味。
(2)设立“学生佳作展示栏”,专门陈列学生发明、制作的作品、种植的花草等,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激励他们更努力地探索生物科学。如,农村学生都有在春天上山挖兰花的习惯。我们就组织学生将自己挖的兰花放在教室内固定的位置,并让同学们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兰花的知识形成文字做成小标签放在盆边,让大家来评一评谁的兰花最好,谁的文字说明最完整。如,学习鱼的有关知识后,很多同学将自己最喜欢的鱼画成图画展示出来,获得师生的好评。又如,学习了生态系统后,学生展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瓶,让教师也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力。
(3)设立“建议箱”,让学生把自己对生物实验室的使用、管理、建设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为教师完善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如有的学生建议学校在绿化带开辟一个植物园,这个建议被学校领导的采纳并诸行动,于是学生多了一个了解植物的场所。此外,还可以设置“问题栏”,让学生将活动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疑问写出来,向同学或老师征集答案。为学生提供质疑、析疑、解疑的平台,激发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生命科学。还可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让有部分责任心的学生轮流管理实验室,让学生成为实验室的主人,为我要学习生物知识奠定基础。
6、改单一的实验评价的现状为多元实验评价模式
新课程实验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简单评价为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互动化,使评价结果达到最大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改进。(1)全程评价
对于探究的整个过程都应给予正面的、综合的评价。实验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和结论,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各种实验活动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是否积极参与实验,动手能力方面比以往是否有所提高,与他人的合作情况如何,是否重视生物与环境问题,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实验的准备过程,资料的收集,仪器、材料和用品的领借用情况;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物质的消耗或损坏的记录,以及实验的安全性;学生自己在实验过 3 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和纠偏能力;实验后仪器、材料的移交情况和实验成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伙伴合作情况等。(2)主体评价
以往的实验评价常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技能、情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培养。整个评价过程只有教师单方面参与,没有学生自己和同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因此主动参与生物实验的积极性也不高。我们改变以教师评价为中心的 “一刀切”评价倾向,将部分评价权下放给学生和家长。如某些课外合作完成的实验可以让组内学生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有积极性、动手能力、合作性、应变能力等;至于家庭小实验可以让学生家庭参与评价,如家长寄语。家长对学生在家中能否自觉完成课外探究实验,是否亲自参与了调查活动,是否经常地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电视节目、报刊,自觉收集有关资料,是否经常与家长交流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等方面提出希望。(3)综合评价
评价是对自己每一成长过程中实际状况的如实反映。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多方面的表现,如能否和同伴合作完成课程规定的实验并获得成功,能否主动收集与整理生物资料并自己设计、组织生物活动,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等,对学生实验的成绩、能力和素质做出综合评价,还增加了实验课程期末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实验实习册的完成情况、独立设计能力和创新成果等多个方面,重点于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考核评价。(4)制度评价
坚持记录过程性评价的具体资料,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定量评价的依据,也为学生全面提高生物学素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合理的评价要求有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评价,我们通过建册记录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包括: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个性、情感、责任感、态度、能力,提出问题的次数,方案的合理性,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集的各种活动信息资料,活动记录、图片、录像、摄影、录音、成果,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及同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心得等。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通过学生的反思和改进取得更好的成绩,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每人制作或购买一个资料夹作为“学习档案袋”,自己设计有个性的封面并起个有特色的名字。“学习档案袋”的内容包括:(1)查找的资料(上网、图书馆、社区调查);(2)有价值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3)探究性实验报告(文字稿或电子稿图片);(4)家庭小实验设计与实施报告;(5)单元自我小结;(6)课后问题讨论;(7)测试后反思;(8)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表;(9)小论文等等。“学习档案袋”的内容评价方式用等级制A、B、C、D,并充分利用班级墙报、校宣传栏等定期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定期开展评选活动。及时给学生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对学习生物学有更浓厚的兴趣。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科学素养,仅靠上好生物文化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克服种种困难,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在自己动 4 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生物学的奥妙,体会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生物实验与实用技术》张树舜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2]《生物教育学》曹道平著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生物》第一册.叶佩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4]《实践与创造力培养》陈欢庆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5]《初中科学流动实验室的开发和研究》姚国琴
[6]《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刘玲
【作者简介】占文莉
女
1984.9.17
中学二级
***
zwlgd0303@163.com
438300
湖北省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使学生各方面得到最大的提升。但现在初中的生物所面临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师资不硬等现状,针对存在的情况,可以采取提高认识、培养专业老师、通过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改变初中生物的现状。
关键词:生物科学;现状;多媒体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所谓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包括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学生家长,学校的管理层,也包括任课教师,甚至也包括学生。在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中,将语数外认为是大科,史地生是小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这样的分科意识是最容易导致连锁反应的,这样的反应也就造成了生物学科课堂上的弱势。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在一般的教科研活动中,生物教学也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每周一般每班2课时,多一点是每周每班3课时,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有些实验却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而流于形式。
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生物你再学的好有什么用,中考也不考它。”“到高中我学文,更不用学生物了”“就生物那点东西,我不学都知道”,殊不知,生物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即使你高中不学理,但在高中会考中依然会考生物,再说在初中生物学习中你将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二)师资不硬。自己有亲身体验,没教生物前感觉教生物很容易,教上了生物才知道,课堂上不敢多说话,怕自己误导学生。知识面的挑战,主要是对素质的挑战,并不是谁都能教生物,非专业老师与专业老师差距很大,需要付出更多。在我从事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了生物,说起来很简单但教好确实不容易,你在课堂上真的不能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除非你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然你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对学生的误导,语言的严密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对生物老师要求是很高的。初中生物教师师资队伍很多是别科转过来的,并不是很专业,跟专业老师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的生物老师适应起来肯定更容易一些。
二、应对策略
(一)提高认识
1.理解掌握初中生物的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提高重视程度。
学校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不能从领导的口中说出生物是小科的类似话语,加强对生物学科教科研活动,平时多走进生物课堂,从老师和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为老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其次是生物教师更要重视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己是学生最好的表率。老师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学生会在老师的感染下更好的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来。
(二)培养专业老师
专业化的老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生物专业的老师要比非生物专业的老师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一个非专业的生物老师至少教5年才能赶上一个生物专业老师的知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尽量让专业的老师来教生物,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尽量培养生物专业的教师,培养的时候要让这样的老师始终坚持在生物学科教学上,让他多参加生物学科的进修、听评课活动等。
(三)通过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单独的靠课本来讲解生物课,很多同学觉的很乏味和单调,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完全
减退。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例如在讲《传染病及预防》一节时,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表现形态图片,同时相应体现一些危害,同学的兴趣就来了,很想探究一下到底自己知道哪些传染病,自己有没有等,接下来同学们在课堂上就表现的很积极了。
2.多媒体能使生物中重难点知识更加形象和直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网上图片和动画资源创设生物教学情景,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直观形象,课堂上收到实效。例如在讲解《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中血液循环,如果光靠自己的讲解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糊涂了,但如果通过血液循环Flash动画展示,学生就很快而且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了。再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中,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的时候,学生除了自己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但消化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初中生物书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通过多媒体能够使生物中难讲解的变的直观和形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媒体能够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升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媒体能使课堂容量增大,并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相似点进行课堂练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而且有些图片的习题,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把要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增大了教学密度,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改变初中生物现状需要长期的进行,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初中生物无论是教学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下小组合作运用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下小组合作运用策略
摘要:随着中学教改力度加强与深化,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方式被引入到教学中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初中生物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教学与生活相脱离的情况。本文中笔者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切入点,详细分析该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程的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再加上刚刚接触生物课程,生物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实际维持初中生的好奇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接触生物学科后没有形成完善的学习方法,因而采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灵活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本文详细阐述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1“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概述
“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是指以学案作为载体,通过导学方式结合小组合作策略,师生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借助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教师引导与团队合作挖掘知识内涵,加深学生理解;通过系统总结与诊断评价,构建认知体系巩固学生知识点;通过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得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这同时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师紧紧围绕这个特点展开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制定不同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运用要点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2.1划分生物学习小组
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就是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小组划分时需要结合学生生物学习情况。通过分组可以通过组内互帮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分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情况,选择优生、差生互补的混合分组方式,保证所有学习小组整体水平基本一致,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基础。每个学习小组中含有5-6人,选择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完成分组后布置具体问题,每个小组可以安排不同的题目。如,教师直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安排学生讨论问题。也可以直接安排生物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等,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布置知识延伸题目,安排学生以小组方式查询资料、讨论方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深化知识。比如生物教师在布置具体题目,让学生汇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保鲜方法,并对这些方法所依据的原理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思考,彼此合作,探究分析各种生物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分析自己研究结果。此外,各个学习小组依据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纳入每一名小组成员,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2.2确保学案的科学有效
初中生物教学在设计学案时,通过三步骤保证学案的合理性。首先,对初中生物教材、教学资源及目标等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充分考虑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体现出教学重点与目标,对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其次,教师可以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网络、图书馆及档案资料等,搜集关于初中生物教案的资源,接着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学案内容;最后,全面整合教学资源,在框架的基础上完成细节设计,设计各个学习环节的时候,充分考虑课堂时间,逐渐深入教学内容、推进教学速度,保证生物教学质量。通过这三个步骤设计出的初中生物学案,可以将新课程理念在其中充分表达出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案,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3导学案导学正确使用
实际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习惯在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想要学生提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笔者经过调查后发现这点在初中生物课程中不是很合适,初中生自控能力不强,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做到提前预习。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每堂课程结束前5min中将下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导学案作用不能发挥,保证导学案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师主导地位不变,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站在学生角度完善与优化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保证师生平等,双方共同参与学习,通过各项活动达成双方互动的目的;整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毕竟其学识与知识水平有限,自主学习难免遇到问题,很多时候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此时教师要适当引导与解惑,帮助学生成功解决疑问;小组讨论完成后,由一个小组为代表上台展示答案,其他小组可进行质疑和补充,而后教师明确答案的优势与不足,并给出改进措施帮助学生完善。最后就是以评价的方式,通过一定激励措施,如:上台展示的小组有基本分数5分,其他小组补充正确的答案也能相应得分;相同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得分相对低,基础弱的同学得分相对高;每半学期统计一次分数,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褒奖……这些措施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与动力,保证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但其本身只是一个框架,如果不能灵活运用,一味的生搬硬套,教学中必然会起到反作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中同样遵循上述原则,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形成多元化的个性课堂。
3结语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应用此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教法概念与内容,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内容,将生物教学与项目教学有效融合,达成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为初中生物一线教师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善田,于淑慧.数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10):11.[2]蒋朝明,胡月,曾燏,胡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8.[3]王继文.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以八年级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45.[4]赵三为.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29):61.
第五篇:浅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
姜加刚
过去很多人认为,生物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我们知道,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
(一)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很多所谓“调皮”的、“后进”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生物。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挑战。
(二)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各种探究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在实验小组分工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过去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操作,其他学生只是看看,甚至个别学生连看都不看的现象必须消除。
(三)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