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

时间:2019-05-14 13:0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

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

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

西班牙采取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具体来说即为国王为国家元首与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理则是政府最高首脑,代表国家、政府负责治理国家并向议会报告工作。宪法承认并保证各民族地区的自治权。行政权由政府掌握,总理由国会多数党提名后由国王任命;立法权则由两院制的国会施行。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审批财政预算,监督政府工作。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司法领导机构是司法总委员会,由20名成员组成,最高法院院长兼任主席。司法机构分为司法法院和行政法院两大系统。最高检察机构是国家总检察院,下辖各级检察院及派驻各司法部门的检察官。西班牙的政党制度为多党制。

而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体即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它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我国政体的基本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班牙的政治制度存在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民主即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班牙的政治制度存在很多不同点。首先,体现的国体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是人民民主专政,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专政。其次,阶级实质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掌权,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第三,活动原则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的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而西班牙的议会制采取的是三权分立制,权力相互分立、制约与平衡,即中央政权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第四,实施效果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管理,效率高,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可能会出现相互扯皮牵制的情况。第五,经济基础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第六,权力主体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权力主体是人民,而西班牙的议会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第七,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西方的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无论是代表大会,还是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都不按党派分配席位。而西班牙则采取的是多党制。

综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均为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均是代议制民主,但在具体的含义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大纲

答案在课后作业和模拟作业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名词解释:年号、庙号、陵寝号 2.皇帝为了行使统治权,设置了哪些行政机构?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4.清代雍正帝密建皇储制度的历史作用。5.皇帝制度的特点。1.叙述秦汉三公九卿制。2.评述隋代三省六部制。3.评述明清六部制。4.辅政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5.职官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1.秦汉郡县制度及其影响。2.叙述明清里甲和保甲制度。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变化。2.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特点。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1.秦至清鸦片战争前赋税制度的演变。2.名词解释: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1.名词解释:湘军、淮军 2.清末行政机构的改革表现在哪些部门。3.简述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历史意义。2.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制的特点。3.北洋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特点。4.南京政府国民党***的特点。5.名词解释:五院制。6.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7.叙述抗日民主政权性质。8.抗日民族政权参议会制度的基本原则。9.解放区人民政权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1.南京政府公务员的考选和铨叙制度。2.简委叙述苏维埃政权干部制度。3.抗日民族政权选拔干部的标准和干部考核内容。4.解放区人民政权在干部选用上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做法。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总目录

目录(约500页)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1页)(简本16页)-5

第二章 宪法制度(13页)(简本10页)-3 第二编 政党制度

第三章 政党制度(11页)(简本8页)-3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73页)(简本50页)-23

第五章 民主党派(16页)(简本18页)+2 第三编 国家制度

第六章 人民代表大会(69页)(简本53页)-16

第七章 国家主席(9页)(简本6页)-3

第八章 国务院(31页)(简本23页)-7

第四编 行政区划与政府管理制度

第九章 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制度(24页)(简本18页)-6

第十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8页)(简本25页)-7 第十一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33页)(简本22页)-11 第十二章 干部与公务员制度(34页)(简本34页)-0 第十三章 纪检监察制度(17页)(简本20页)+3 第五编 社会政治生活制度

第十四章 政治协商制度(27页)(简本27页)-0 第十五章 选举制度(19页)(简本23页)+4 第十六章 基层自治制度(26页)(简本36页)+10 第十七章 社会团体与群众组织(26页)(简本20页)-6 第六编 审判与法律监督制度

第十八章 审判和法律监督制度(30页)-30(500-60)

第四篇:中国政治制度论文

班级:行管11-1 学号:22110896 姓名:宗亚辉 得分:

论强化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一绪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决定了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这一制度在中国确立,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而做出的正确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长时期的实践与摸索,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参议会制度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建国初期又采取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过渡形式。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通过了我国的第一部宪法,用根本大法形式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认下来,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确立,随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到今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民众表达民意,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二研究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途径,通过从地方到中央从从选拔人大代表作为人民表达民意的代表,所以人大参政议政的能力就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水平,决定人民的意愿能否实现。人大代表的职责主要包括:一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二是密切联系原选区选民、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三是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四是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由人民派往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要经人大代表充分讨论、表决后才能实施;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由人大代表决定通过后才能公布生效;国家机关的人事决定权由人大代表行使,国家的一切大事都要通过人大代表的具体活动才能实现正确的决策。这些都说明,人大代表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主导地位,负有神圣的历史使命,享有崇高的政治待遇,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代表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人大积极探索实践,代表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代表作用逐步得到重视和发挥。从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产生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产生方式的多样性,是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一个特色,也是人民代表会议区别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所在。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由于人大代表从不同阶级产生,也就决定了人大代表素质的参次不全,有必要对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的能力进行研究,找出人大代表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发展中国民主制度努力.三对人大代表素水平的研究

不可置疑,我国的人大代表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其参政议政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有不少代表的素质低下,人大代表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要求相比,与所担负的责任义务相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基本素质不高,部分人大代表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欠缺,社会阅历不丰,议政能力不强。有的出席人代会,“见面拉拉手,会上拍拍手,表决举举手,散会挥挥手”。有的议事漫无边际,人云亦云,空洞无物,无的放矢,缺乏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谈不出真知灼见。甚至有的当一届代表,一次言不发,一条建议不提,使自身的存在形同虚设。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把当代表仅仅看成是一种地位和荣誉,没意识到当代表所担负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把代表开展活动当作社交的手段,热衷于交际应酬,招摇过市。有的只片面强调权利,不同时履行义务,开会举手,散会抄手,遇事缩手,为民代言、为民办事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少数身为领导干部的代表,往往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或很少参加代表活动。有的甚至把代表工作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尽量回避,不愿作为。三是工作方式单一。有的代表仅限于一年出席一次人代会,不懂得运用视察、调查、询问、提出建议等人大特有的工作方式来参政议政。四是联系选民和原选举单位不够。有的当了一届代表,除在选举前与选区的选民见过一次面外,当选后石沉大海,与选区和选民失去了联系。有的间接选举的代表甚至一次也未与选举单位见过面。选区或原选举单位的意愿是什么,一无所知,很难体现“代表”二字。这些代表难于胜任本职工作,他们不能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极大地严重影响和削弱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同时人大代表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中经常遇到的障碍(1)信息不够。代表在审议报告、讨论问题时,常常不知说什么或者发言抓不住要害,点不中穴位。其主要原因是掌握的信息不够,了解的情况不完整、不深入,深层次的问题抓不住,影响人大的监督效果和代表作用的发挥.(2)代表兼职,参加代表活动时间少。由于代表本职工作任务繁重,保证参加每年的人代.这些都严重影响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四当前部分人大代表素质不高的原因分析

(1)代表意识不强,认识存在偏差,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

代表本身对人大代表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角色意识不强,因而在参加代表活动、履行代表职责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1]人大代表仅把代表资格当作一种荣誉,忘记了选民对其的信任和委托,履职积极性不高,联系选民少,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心不够.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人大代表应该具有被社会所认同的超群素质,许多代表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但是,由于现实工作中对代表的当选条件和代表当选后的参政议政活动等往往缺乏全面考核和严格要求,习惯以代表思想品质、现实表现、群众关系、工作需要等作为代表的当选条件,而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其社会政治行为能力的考核;习惯以传统的有计划按比例分配代表名额,或把人大代表的政治身份等同于行业的先进生产者、劳模、强人、明星;习惯于在强调代表先进性、广泛性、代表性和代表构成的方方面面的同时,把人大代表作为荣誉型、照顾型予以安排,致使一些人大代表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参政议政能力低当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不强,工作中没有热情,缺乏积极性,他的参政议政实际效率会大打折扣,没有参与的欲望,就不会有正常的表现。(2)知识、能力不够,不是专职化代表。

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是兼职的,有各自繁重的本职工作,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代表,有的担负着重要领导职务,有的挂名着多个社会头衔,有的还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相交叉,代表工作无暇顾及。甚至有时人大组织的代表活动,也因为参加者都是领导干部而在群众眼里走了味。代表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代表从当选到正式行使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代表的能力也需要通过培训和学习逐步提高。然而,目前人大代表中兼职代表数量多,知情知政者少,议政能力较低。由各级政府官员兼任代表违背“职业不相容”的任职原则,这就使得当选代表的素质难以培养和提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服务工作还不够,大会为代表发言提供的机会不充分。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代表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熟悉,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情况不了解,碰到具体问题吃不准、拿不下,因而开会审议报告时,有的代表既无言可发,又提不出议案、建议和意见;有的想说都不知怎么说。另外,代表不发言,也有没有机会的原因。每次讨论都是党政领导代表发言的多,占用时间也长,一般代表很难争到发言的机会。

(3)选举方式不完善,没有竞争机制。选举方式上,一些代表候选人主要来自于组织的指定而不是选民或代表的提名,当选的代表不是靠自身的竞选纲领和能力素质赢得选票,势必对代表资格的珍视程度和履职热情不会太高,选民或代表也会逐渐失去对选举的兴趣和对作为人民代表责任的感知。

为提高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性,真正选出能胜任人民代表重任的高素质代表,建立代表选举的竞争机制势在必行。

(4)缺乏监督,无法制约他们。

目前,我国法律对监督、罢免代表的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化。代表履职时也不存在具体的法律义务规定、工作标准和考核体系,一些不作为的人大代表只要不触犯法律,就不会被罢免。由于选民和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不明, 加之对代表进行监督缺少明确可行、具有约束力的具体规定, 实际上很难进行监督。当我们对行使权力的人大代表没有监督权的时候,就是最可怕的时候,没有了监督,他们也就没有了压力。代表法对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作了明确,但在监督的方式方法上没有规定,实践中无所遵循。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代表的权利而忽视代表的义务,注重代表的任前选举而放弃代表的任后监督,习惯于安排代表工作而淡化对代表工作绩效的考核考察。即使是负责代表工作的人大以及选举人,也往往对代表的工作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由于缺乏对代表的监督机制,致使一些代表产生干好干坏都一样的思想,乐得清闲,远离是非,不思作为,不愿作为,安安稳稳当太平代表。

(5)是社会支持不力。

部分群众甚至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对代表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对代表的活动尊重、支持、配合不够。有的地方对代表经费常年没有兑现;有的党政领导对代表的约见视同群众信访;有的国家机关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敷衍塞责;侵犯代表权利的行为时有发生。

五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对策研究

第一,引入竞争机制。人大代表只有具备较强的代表意识和执行职务的能力,才能不负于法律赋予的崇高地位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当然应该是各个行业、各个民族、各个方面的侥侥者,但同时又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具备适应国家权力机关工作需要,能够胜任所担负工作的能力。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人大建设的要求出发,加强对代表当选条件的宣传,让选民优中选优,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具有代表性,为大多数群众信赖的人选为人大代表。要逐步推行代表竞选机制。目前,干部选拔和村委选举已经试行了竞选,取得了好的效果,代表的竞选可以先从县乡直接选举中进行尝试。一些代表参政热情不高,议政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当选代表有组织安排,靠平衡照顾,轻而易得。实行竞选,可以促使代表主动思考问题,努力兑现承诺,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第二,建立专职人大代表制度。以代表作为专门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享受相应的工作报酬和待遇,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和义务,且没有其他工作。专职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不再局限于诸如劳动模范,体育明星,科技标兵,政府要人等人物。参加选举的候选人人大代表只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为和为选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掌握了相关宪法和法律知识熟悉人大议事规则和程序,擅长政务活动都可以成为人大代表。实行专职代表制以后,人大代表将成为一种职业,有其单独的财政预算。人大代表在行使职权时,不会再有诸如“丢饭碗”的后顾之忧。专职人大代表将成为一种常设机构,如同人大常委会一样有它固定的办公地点,它能够比较集中地讨论各种提案,避免兼职代表体制下,人大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力量过于分散,不能及时有效地向人大常委会提出质询和建议。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专职人大代表制有利于选民对人大代表实施监督专职人大成为一种职业后,违反法律法规或不能正确履行代表职务时,选民依法有权罢免其选举的代表,人大代表则面临失业的问题,这有利于加强人大代表的服务责任意识,有利于人大代表真实反映选民的呼声,不会出现人大代表因为有双职而置选民的监督于不顾,避免了人大代表消极行使权力或滥用权力。建立专职代表的意义:有利于改变代表的利益动机缺位;有利于克服人大自身组织结构的不足;有利于加强人大自身参政、议政的能力;有利于根除人大权威的虚化。

第三,建立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的制度。培训的内容包括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必要的法律知识;人民代表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人大制度的有关问题;人大行使权利的基本程序;民主、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我国的政治制度,等等。参加培训应规定为人大代表须尽到的义务,人大代表当选后在任期之内必须参加由人大组织的这种培训,以提高他在任期之内履行职责的能力。今后考虑人大代表人选,在重视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看是否热心参政议政。只有专业素质,不热心参政议政,不宜做人大代表;没有专业素质,只热心参政议政,也不是理想的人;大代表;既有专业素质,又热心参政议政,才是最佳的八大代表的人选。搞好培训是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关键。人大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譬如提议案,需写案由、案据、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要多少人联名提出才能有效等问题,就有很强的规定性

第四,建立和完善代表监督激励机制。一是代表执行职务情况通报制。二是奖励制度。对执行代表职务好的代表,进行评优表彰,授予荣誉称号。三是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四是代表辞职制度。除代表法有关规定外,对“无为”、“不为”的代表进行有效监督,限其整改,必要时劝其辞职,切实畅通代表“进出口”渠道。

六总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又是这项根本政治制度中的最重要因素,人民代表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基础,我们只有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才能保证人民的意愿得以体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人大代表的基本素质和参政议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切实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制度。

第五篇: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

(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或为相,或相、将并立,协助国君治国。

(3)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体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

(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组织突出变化是三省制的初步形成,三省诸部制逐渐取代三公九卿制。

(5)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是”三省六部制”。

(6)宋元国家组织的核心由“二府制”变成一省制。

(7)明代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内阁――六部制度与宦官制度。清朝国家组织的中枢是军机处、内阁。

明清地方政府与元朝地方政府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1)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多级制,但各行省之下层级并不完全不统一。行省具有很大的权力,行省的权力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2)明代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层级规范统一。省下有道,为监察区。

二、省一级权力分散,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司法、军事行政。明中叶以后,地方设巡抚、总督,巡抚、总督的性质、职责当时还不确定,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吏,但必要时也可以集中一省或数省的权力以处理地方事务,显示分散的权力又开始集中。但省级又形成三司、总督、巡抚的分权与牵制,并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

三、地方自主权比元代减小。

(3)清朝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府(州、厅)、县四级制。

二、省一级实行总督、巡抚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成为督抚下属。

三、省级督抚的权力集中,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督、抚互相牵制、监督,又受中央的控制。

为什么说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一)秦朝全面建立起了御史监察制度。中央监察机关称御史府,各郡设置监御史,隶属于御史府,简称郡监。在军队里设有军监。

(二)汉代在秦朝基础上,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1)汉代建立了多元化的中央监察机构。分两个系统,三大组织机构:御史府(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

(2)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西汉后期,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台实际上从行政系统分离出来。司隶校尉名义属司空,行使监察权却是独立的,与司空没有关系

(3)建立完整的地方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形成。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4)制订了监察法规。汉初有”察辞诏凡九条” ;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是汉代监察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

(5)形成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

从1928年10月到1948年5月,是国民政府所谓“训政”时期,在”训政”时期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在清朝政治 1

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绝对君主制的工具。,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

五院的构成……起初,五院之上设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院制渊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学说。从政治体制上讲,五院制有其一定合理性。

但实际上成为国民党***和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工具。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转入战时体制。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名存实亡。

从1948年5月到1949年,是国民政府所谓的”宪政”时期。五院之上设立总统和副总统。总统权力广大,可提名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各院院长人选,对行政院重要政策进行“核可”,实际上不受宪法的约束。故政体的实质依旧是个人独裁与专制。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抗日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因而它除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三三制”原则。“三三制”主要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权建设上的一个创造,这样配备政权机关人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抗日战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第二,抗日民主政权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性,是指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处于平行地位,而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之上没有再高一级的革命政权机关。这时,国民党所掌握的中华民国政权,还是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而抗日民主政权,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在中华民国领土内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地方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是联合政府,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选举的共产党人和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由于各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参加到抗日战争的行列,因而在政权中亦有相应的地位,共产党必须与他们合作。这种合作是以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为前提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抗日民主政权方针路线的正确实施,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这个联合政府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形式。

古代国体经历了哪些演化阶段?

夏商:奴隶制国家阶段;

西周东周:封建领主制阶段;

秦汉――明清:地主封建制阶段: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其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是成熟阶段;明清是最后阶段。

先秦贵族君主制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个特征,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君主制度诞生以来,自夏代就形成了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且在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及越来越神秘的外衣。这与古代西欧有些国家君主由诸侯选举产生确实大不相同。

第二个特征,君权受到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这种限制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君权受到来自贵族长老的制约。第二个层面,是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模式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影响?

(1)国家中枢机构分权制衡的原则、观念,对以后各代产生很大影响,分权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皇权。

(2)国家组织机构多被后代继承。三省制在宋代有一段时间仍然实行;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使)被五代宋代继承;自隋开始的政事堂宰相议政制度延及宋代,六部是以后各朝国家主要行政职能部门。

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有何区别?

(1)郡守县令(或大夫、长)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

(2)郡县长官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为中央尽守土之责。

(3)郡县长官虽有独立处理军、政、财事务的大权,但要接受中央统一指挥,接受中央的监督、考核。

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唐朝历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此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重外轻,之后演变为内轻外重。唐前期在行政和军事方面都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州县政府长官及其僚属,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军事方面通过府兵制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四方。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以使中央的各项政策能顺利地贯彻到地方。这使得唐朝前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内重外轻的情况。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节度使又兼观察使,使藩镇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些节度使,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相互勾结,各自割据一方。他们既有兵权,又掌握其割据地区内的政权,在割据地区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节度使死后,子孙世袭,兵将拥立,唐中央政府不得不予以承认。这些说明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轻外重。

明清时期绝对君主制的特点是什么?

明清时期,中国专制君主制度发展到第三个时期,即绝对君主制时期。绝对君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1)君主最大限度的总揽了权力,不受任何制约。绝对君主制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不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成为国家行政首脑,直接处理行政事务。

(2)丞相制废除后出现的内阁、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但从制度上看,其本身没有决策权,与汉唐宰相对一定范围内的政务拥有决策权不一样。

(3)绝对君主制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但也极大地暴露了君主制的弊端:自我调节的功能严重削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隋朝创立、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在清末以前,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1)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

(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清时期考试答卷的形式规定必须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的个性,销蚀了人的创造力。它也浪费了大量人才,消磨了众多人的时光,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机关有何调整?

(1)建立集中党、政、军权的国防最高委员会。

(2)国民政府主席职权的变化及各部、院的调整。

(3)设立国民参政会。

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为什么不能遏止腐败?

(1)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在监察制度上做了一些些改革,形式上完善了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但实际上形同虚设,监察组织却未能承担起监察的责任,惩治贪污和腐败。

(2)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不能遏止腐败,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因为制度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一个腐败的群体与政府难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纠正,监察制度并不能解决国民政府的腐败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国体和政体的解决一样,最终只能由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来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变化,逐步完成了由抗日民主政府向人民民主政府的转变。

(1)专政对象和政府任务的变化。

(2)参加政府的成分发生变化。

(3)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转化。

(4)针对管辖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是代表工农革命人民的工农民主政权――人民民主政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了领导全国苏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种尝试,为后来人民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2、领主封建制

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发展形式。周人灭商以后,建立了领主封建制。领主制是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人身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农奴在社会生产以及阶级关系中的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地主制下的农民。

3、政事堂

唐初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为了协调三省的关系,三省长官或宰相在门下省议政,议政之所谓之政事堂,后迁至中书省。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开元间,改为中书门下,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标志三省制解体。宋代亦有政事堂,为宰相执政议政之所。

4、宗法制度

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产生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内容包含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续、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承继规则以及祭祀制度等。宗法制度维护了贵族的权力与利益。

5、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是维护绝对君主制的工具。

6、行省制

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的行省是仿照金朝的模式而建的,到元仁宗时,共设立了11个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明清时期,继续实行省制。行省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世官制度

夏商周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官爵世及”。国家的官爵由贵族充任,并在这些家族内部世代相袭。这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利的国家制度的体现。

8、总理衙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的专门办理洋务、涉外事务的机构。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任务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海防、军务、关税及其他与“洋”有关的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9、皇族内阁

清末成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1911年,清政府为应付”立宪”运动,正式成立了责任内阁,作为国家最高政府机关。但是,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名,汉族4人,其中皇族7人,因此被讥讽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显示了清政府借"立宪”集权于皇室的目的。

10、城市军事管制军管会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载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发展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1956制度建设时期, 1957-1977年制度的曲折与衰退时期,1978年以来的制度的恢复与发展时期。 2.......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㈠.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起止时间: 1046——前771 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 灭亡: 公元前771 犬戎攻破镐京, 灭亡:2.西周分封制 (前1046......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第一章 1.政治制度:是指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比较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规范人类生活的规则体系,主要涉及政治权利如何分配以及社会秩序如何维护等问题。 二、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1、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2、国家政权的组织......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交卷时间:2018-04-23 14:05:29 一、单选题 1. (2分)实行“功绩制”典范的公务员制度国家是。A. 英国B. 美国C. 日本D. 意大利 得分: 0 知识点: 比较政治制度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资料 1、经书诸子类 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诸子百家:儒、墨、道、法......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形成性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1、所谓党委分口制,就是先把政务院和其他机构主管的国家事务分门别类,再由政治局直接派政治局委员或是中央委员掌管。高岗负责国家计划口、董必武和彭真负责政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