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医科大学成教专升本学位考试大纲
福建医科大学成教专升本学位考试大纲
一.总要求
考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基本的语法和词汇、一定的阅读理解以及初步的写作能力。
二.复习考试内容
1、词汇:考生应掌握约3800个英语单词的基本用法和相应的常用词组。
2、语法:考生应掌握下列基本语法规则
(1)词法:名词、冠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动词、连词、感叹词。
(2)句法:基本句型;句子按用途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子按结构分类(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
(3)构词法:派生法、合成法、转换法。
3、阅读:考生应能读懂各种题材(包括社会生活、人物传记、科普、史地、政经、文化等)和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2%的文字材料,考生应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掌握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辨识作者的基本态度和观点,能根据有关信息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或引申。
4、写作:考生应能理解所给出的语言情景,能够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完成所规定的写作任务。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阅读理解
约40% 词语用法
约20% 完型填空
约10% 英汉互译
约15% 短文写作
约15%
详细的考查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 I:Reading Comprehension)。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该部分由4篇文章组成,阅读量为1300词左右,每篇文章后有若干小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题后给出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Part II:Vocabulary)。共40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每小题留有空白处,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空白处,使句子符合语法规则,意思完整。
第三部分:完型填空(Part III: Cloze)。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该部分是一篇20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中有20处空白,每个空白为1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合理、完整。
第四部分:英汉互译(Part IV:Translation)。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要求考生按所给出的意思,进行英汉、汉英翻译,以填充各句中的空白处。
第五部分:短文写作:(Part V :Writing)。共1题,共15分。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约100词的英语作文。试卷上将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给出英语段首句要求考生续写,或用汉语给出每段的提纲,或给出关键词要求写出英语短文。作文要求能正确表达思想,内容切题,意义连贯,无重大的语法错误。
第二篇:专升本考试大纲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0年)
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及考试性质
本大纲适用于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文科各专业申请专升本的高职高专学生。按本大纲进行的考试系选拔性考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学生申请专升本的成绩依据之组成部分。考试性质为教学——水平测试,目的在于检测和考核学生掌握《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与应用能力的情况。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考试内容范围及分值分布 1.基础知识的考核
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体(含文体写作)知识两个方面。本部分分值为45分。
2.阅读分析的考核
鉴于本市各高校所用教材不尽一致的实际情况,阅读分析范围以本大纲所附精读、泛读篇目为准。本部分分值为20分。3.应用能力的考核
应用能力考核包括应用文写作、修改、写作常识运用三个方面。本部分分值为55分。
以上三部分的分值合计120分。每部分分值均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
(二)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1.单项选择题(设30小题)30分 2.多项选择题(设5或10小题)10分 3.判断题(设10小题)10分 4.简析简答及翻译题20分 5.修改或写作常识运用题10分
6.写作题(一般设一大一小两个文种)40分
(三)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范围及其具体要求
(一)基础知识(45分)1.语言知识(15-20分)(1)文言词语与句式 主要掌握、理解精读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句式与特殊语法现象。具体要求是: 解释常用文言词语(包括成语、通假字)的具体含义; 辨析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熟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等语法现象; 翻译试题规定的诗文句子。(2)现代应用文词语与句式
主要掌握现代应用文中常用的模式化词语和句式。具体要求是:
明确应用文以书面语为主,使用得到全社会认同的通行语体;不采用个性化语言、方言俚语以及超常规的句式和生僻字词;一般不用口头语。
明确应用文的句类一般使用陈述句、祈使句,较少使用疑问句、感叹句。能分辩与正确运用领起语、承启衔接语、称谓用语、结尾用语。
明确应用文为了表达的庄重、简洁,保留和使用了一定的文言词语,如:兹、拟、尚、悉、谨、予以、责成、业经、承蒙等;能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明确应用文常使用书面辅助语言(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以替代、补充文字语言。
2.文体知识(25-30分)(1)应用文体知识 1.应掌握、理解: 对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应用文选择材料的原则;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应用写作对叙述、说明、议论的基本要求。
2.识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13种);熟悉各文种的适用范围。3.熟悉行政公文的格式及制作要求(以国务院《办法》和《国家标准·行政公文格式》要求为准)。重点是:
眉首部分的要素(项目)及标注要求; 公文标题(完全式)的构成;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应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的确定原则与标注要求; 版记部分的要素(项目);
一份公文的主题词应不超过5个(类别词除外),词与词之间空一字(格),不加标点。4.识记常用事务文书的种类:计划、总结、简报、信息、调查报告、述职报告、讲话稿、感
谢信、慰问信、贺信、公示、启事、声明、申请书。
5.掌握简报的基本格式;简报报头的主要格式项目(四项)及标注位置。6.识记常用专用文书的种类:意向书、合同、起诉状(三种起诉状)、策划书、自荐信。
(2)文学(文章)文体知识
立足于本大纲所附精读、泛读篇目掌握、理解(能准确指出某篇目是何种文体): 1.古代散文的特殊文体分类:语录体、纪传体、论说体(政论、史论)、书信体、游记体、寓言体。2.古代诗歌的文体分类:
古体诗——四言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楚辞;乐府诗、歌行诗(乐府和歌行诗在体裁上与上述各体有重复。如《春江花月夜》是乐府诗,又是七言歌行,还属于七言古诗)。
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和散曲。3.现代文学文体的主要类别: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4.一般文章的文体分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此三种系按内容与表达方式划分)。
(二)阅读与分析(20分)
1.识记精读、泛读篇目的作者及所属国别或时代,所属文体类别。2.识记精读篇目中所选部分作品(以标题后加“*”号为准)。3.理解精读篇目的主旨(主题或中心思想),认识其思想意义。4.理解精读篇目所表达(抒发)的思想情感。
5.理解精读篇目的结构及主要段落表达的意思与情感。6.理解精读篇目中所用典故的含义。7.领会精读篇目的主要艺术(写作)手法。
8.识别并理解精读篇目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诘、反语、设问、借代,以及某一段或某句中几种修辞手法的结合运用)。
(三)应用能力(55分)
1.根据所给材料,按文体写作要求拟写常用公文:
通告、会议通知、通报、请示、批复、函(商洽、询问、答复3种)。2.根据所给材料,按文体写作要求拟写常用事务文书与专用文书: 事务文书——总结、计划、慰问信、感谢信;
专用文书——买卖合同、自荐书(用试题规定的学校、单位名称、姓名与地名)。【特别提示:在所写的任何文章中,均严格按给定的地名、单位、当事人进行写作;严禁出现表明或暗示考生本人的字样,否则将按违纪卷处理】 3.掌握计划正文主体部分的核心内容(三要素),写作计划的注意事项。4.掌握总结正文(四部式)的结构形式(内容),写作总结的注意事项。4.掌握合同的主要条款。
5.掌握起诉状的结构与内容项目。6.修改文章或文句中的错误。
7.修改或指出公文格式、简报格式、合同及起诉状内容项目中的缺失与错误。8.根据特定情景与写作内容,准确选用应该使用的文种(与“应用文体知识”对应)。
附:课文篇目
(一)精读篇目(21篇)
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等)(孔 子)2.谏逐客书(李 斯)
3.寓言二则(哀溺文序、蝜蝂传)(柳宗元)
4.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5.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6.氓(《诗经》)
7.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陶渊明)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李 白)10.登高*(杜 甫)1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 煜)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 轼)14.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15.书愤*(陆 游)1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7.炉中煤(郭沫若)18.雨巷(戴望舒)19.**(鲁 迅)20.背影(朱自清)21.秋夜(巴 金)
(二)泛读篇目(10篇)1.国殇(屈 原)2.廉颇与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3.山居秋暝(王 维)
4.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5.游子吟(孟 郊)6.前赤壁赋(苏 轼)
7.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8.都江堰(余秋雨)
9.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
10.苦恼(契可夫)
参考教材:
1.徐中玉,钱谷融.大学语文(自考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2.徐中玉,陶型传.大学语文(专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3.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高教司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4.徐中玉,方智范.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以上教材可选一种,所缺篇目用其他教材补充)
5.张家恕,郑敬东,林心治.现代应用写作教程,重庆出版社,2006年8月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考试大纲
(2010年)
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及考试性质
本测试适用于重庆市各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申请专升本的高职高专学生。
按本大纲进行的考试系选拔性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本市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学生申请专升本的成绩依据之组成部分。其性质为教学—水平测试,目的在于检测和考核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与应用能力的情况。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考试范围
1、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1)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熟练掌握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
(4)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Internet网络浏览器、电子邮件及QQ的使用;
(5)具有一定的网页制作能力;
(6)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
2、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语言设计程序)
(1)熟练掌握所选择语言的基本规定、语法规则、数据结构和程序框架;(2)熟练使用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算法;
(3)具有使用所选择语言设计程序解决一般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
1、考试总分
考试总分为120分,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70分,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50分。
2、题型及分值分布
(1)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单选题(40个小题,每个1分,共40分)、多选题(10个小题,每个1分,共10分)、判断题(10个小题,每个1分,共10分)、填空题(5个小题,每个2分,共10分)。
(2)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 设计程序2题,每题25分(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语言设计即可)。
(三)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2.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及其功能:主板、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4.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数、字符和汉字的编码,存储单位。
5.汉字常用的输入方法(熟练一种);了解汉字输入码(外码)、内码、汉字库的概念。
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知识:安全及安全保护的基本概念,病Du及网络攻击,相关法律法规。
(二)Windows操作系统 1.文件与文件夹:
(1)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命名规则、分类及属性,目录结构,路径。(2)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新建、删除、移动、复制、重新命名。2.Windows的基本知识:(1)Windows的特点、功能。
(2)Windows的桌面、图标、窗口、对话框、剪贴板、回收站。3.Windows的基本操作:
(1)桌面、窗口、菜单的操作,任务栏、工具栏设置。
(2)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硬件软件资源的管理。(3)控制面板的操作,常用功能的设置。
(三)字处理软件Word
1.Word的基本知识:功能与特点、窗口的组成、运行环境。2.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文档的编辑、排版、输出。3.表格制作和使用,复合文档的使用(图片、艺术字、公式)。
(四)电子表格软件Excel
1.Excel的基本知识,工作薄和工作表的概念,工作薄的保存与打开。2.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编辑、排版、输出。3.Excel表格数据的使用:计算、统计、排序、筛选、图表。
(五)电子文稿软件PowerPoint
1.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功能与特点、运行环境、窗口及视图方式。2.PowerPoint的使用:演示文稿的创建、制作、播放。
3.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功能(在幻灯片中插入超级链接的方法)。
(六)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基本组成、拓扑结构、常用设备和协议。
2.局域网的基本知识:主要特点、基本构成,Windows网络设置及使用。3.Internet及其使用:基本概念,IP地址和域名,常用的协议与服务,接入方式,信息浏览。
4.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QQ的使用。
(七)网页制作(FrontPage)1.站点和网页的概念。
2.网页制作中的基本知识:HTML、模板、表格、框架、表单、超链接、站点的发布。
(八)多媒体技术基础
1.多媒体基本知识:概念、特点,多媒体计算机。2.图像、声音、视频的基本知识,常用格式及其特点。
第二部分 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
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自己所熟悉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的能力。针对常见的一般应用问题,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
(一)程序设计语言基本规定的掌握
符号集、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程序单元的框架结构。
(二)程序设计基本结构的运用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三)复杂数据的使用 如数组、指针、结构等。
(四)模块化机制及函数(过程)设计与使用 如子程序、函数、过程、类等。
(六)文件的使用
包括文件的建立、打开、关闭、存取及应用等基本操作。
(七)常用算法的应用
1.递推算法(常用级数、数列求和、二分法、梯形积分法、穷举法等); 2.排序算法(选择法、冒泡法); 3.查找算法(顺序查找、折半查找); 4.有序数列的插入、删除操作;
5.初等数论问题求解的有关算法(最大数、最小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素数等);
6.矩阵的处理(生成、交换及基本运算); 7.递归算法(阶乘、最大公约数等);
8.字符串处理(插入、删除、连接和比较等)。
参考教材:
[1] 谭世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 洪汝渝等.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 楼 静.C语言程序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4] 谭世语等.FORTRAN程序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世迪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6] 吴 焱.Visual C++程序设计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7] 杨国才等.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8] 张新明.Java语言程序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大纲
(2010年)
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重庆市各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申请专升本的高职高专学生。
参加本考试的英语专业学生须达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基础阶段)的要求;非英语专业学生须达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B级以上的要求。
二、考试的性质
按本大纲进行的考试系选拔性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学生申请专升本的依据之一。其性质为教学—水平测试,目的在于检测和考核学生掌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基础阶段)的要求或《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B级以上的要求的情况,检测和考核学生能否胜任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重点考试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用英语处理有关涉外业务的基本能力以及获取和交流专业所需信息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内容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包括六个主要部分:I 听力理解,II 词汇和结构,III 阅读理解,IV英译汉,V 写作,VI 附加部分。非英语专业考生完成I—V部分,英语专业考生完成I—VI部分。考试时间共计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
测试考生理解所听对话、会话和简单短文的能力。听力材料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听力材料为一般语言材料和实用交流材料。本部分共15小题,分值为15分。题型为多项选择题和填空。
第二部分:词汇和结构(Vocabulary & Structure)
测试考生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运用能力。共10小题,分值为10分。题型为多项选择题和填空。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内容为一般阅读材料和常见实用性文字材料。本部分分值为40分。共计4篇短文,总词量约1300词。题型包括多项选择和其他题型。其中前2篇阅读材料的题型为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分值为20分;第三篇阅读材料的题型为简答,共5小题,分值10分;第四篇阅读材料的题型为填空,共5小题,分值10分。
第四部分:英译汉(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测试考生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能力。本部分分值为15分。翻译材料分句子和段落两种,包括一般性内容和实用性内容,共约140词。其中句子翻译为译文多项选择题, 共4小题,分值得为8分,段落翻译1小题,分值为7分。
第五部分:写作(Writing)
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分为两部分,Section A和Section B。Section A测试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的能力,写作词量为80词,该部分分值为10分。Section B测试考生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如应用文、填写表格或翻译简短汉语实用文字材料等,写作词量为80词,该部分分值为10分。
第六部分:附加考试(Additional Tasks)
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项,测试英语专业考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Section A测试考生在短文篇章水平上的完形填空能力,题型为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包括结构词和实义词)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考试材料为英语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各种材料和文章节选,约200词。该部分分值为10分。
Section B测试考生在短文篇章水平上的辨错和改错能力。考试材料为英语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各种材料和文章节选,约200词。题型为辩错和改错。该部分分值为10分。
考试项目、内容、题型分配表: 序号 考试项目 题号 考试内容
对话、实用会话、I 听力理解 1—15
短文
词汇和结II 16—25 词汇、语法结构
构
理解语篇,包括一III 阅读理解 26—45 般性和应用性文字
材料 IV 英译汉 46—50
句子和段落
题型
分值
多项选择、填空 15分 多项选择或填空 10分 多项选择、简答、40分
填空
译文多项选择、段
15分
落翻译
短文阅读约200词,Section A 概要、提纲、摘要 10分
写作约80词
V 写作 简历表、申请书、套写、填写、书写Section B 邀请信、通知等写10分
或汉译英
作
合计(非英语专业)100分
短文阅读约200
完形填空(多项选Section A 词,填写出空白处10分
VI 附加部分 择)的词或词组
Section B 短文阅读约200辨错、改错 10分
词,辨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合计(英语专业)
120分
第三篇:成教-药学专升本
药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前言
(一)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教育与卫生工作方针及成人教育的特点,培养具有较强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新疆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适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在专科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较强的自我完善、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
3、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分析和管理,并能初步开展药学科研工作。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并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药学本科教育标准及基本能力要求。
1、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质量控制、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制备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药物分析、新药临床评价和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4、具备与医务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有效沟通的能力;
5、掌握资料整理、分析和运用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研能力。
6、熟悉药事管理法规、政策。
7、具有初步运用外语阅读相关资料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
业余班修业年限:三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化学、药学
(二)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五、课程设置
(一)课程群分配:见附表Ⅰ
附表Ⅰ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群 专业基础课程群 专业课程群 专业选修课
总计
门数 2 5 8 3 18
学分 14 19 24.5 6 63.5
学时数 240 332 436 100 1108
占总学时% 21.6 30 39.4 9 100
理论课 240 256 344 68 908
实验/见习—— 76 92 32 200
理论:实验 —— 1: 0.30 1: 0.37 1: 0.16 1: 0.22
注:
1、公共基础课程群2门(14学分):英语、邓小平理论。
2、专业基础课程群5门(19学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
3、专业课程群8门(24.5学分):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学。
4、专业选修课群3门(6学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为指定选修(入学时持有近两年的全国高校CCT考试、XX
人事厅计算机职称考试合格证者,可免修免考并记4学分)、药学概论、中药民族药开发。
5、任意选修课4门(6.5学分):卫生统计(3学分、54学时)、药物经济学(1学分、18学时)、卫生法学(1.5学分、24学时)、体内药物分析(1学分、18学时)。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2
六、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一)时间分配表:见附表3
附表3(业余班)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
学年 一 二 三 总计
教学 34 36 18 88
假期 12 12 10 34
考试 5 4 5 13
入学/毕业教育2
毕业实习18
机动
合计 52 52 52 156
七、成绩考核与学位授予
(一)成绩考核
1、必修课程考试分为期末考试和随堂考试,期末考试时间由成人教育学院统一执行;随堂考试时间由学院根据教研室授课进度和停课时间确定。
2、课程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记载。
3、毕业实习成绩以优、良、及格、不及格记载。
4、毕业理论考试以百分制记载。
(二)毕业与学位授予
1、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经考核成绩合格,必修课取得57学分(英语课程参加教育厅抽查考试成绩合格者按12学分计)、选修课取得6学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持证书或成绩合格者按4学分计)、任意选修课取得3学分;毕业实习及格以上(包括及格);毕业考试合格者,准予毕业(共计获得66学分)。
2、符合《XX医科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实施细则》标准者,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篇:专升本成教自我鉴定
专升本即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专升本成教自我鉴定,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专升本成教自我鉴定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我的开头还是一如既往地用上这个词。快,真的很快,专升本的大学生活也已接近尾声。当然这两个春秋,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不是一个快字就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这样的小社会中体味酸甜苦辣。不由得让我再次感慨,岁月不饶人啊,岁月不饶我!在不断用心体会生活和青春不断溜走的日子里,我成长了许多,也有了很多新的体会和领悟,不光是学习上的,还有生活上的,不光是感情还有友情和亲情。
先谈谈学习上的,说实话以前三年的自认为认真比起专升本这两年来说真的算不上认真,也许专升本上来我们要补习的基础课程太多,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反而少了。不过基础课程学的东西是我的弊病,因为以前是文科生所以关于力学关于物理关于太多科目都是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和问号。一个学期考十几门没有周末的日子也就在熬夜点灯中熬过来了,至少那个时候让我明白了抱着一个目标和一种憧憬豁出去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交院的自己就像离笼的小鸟,像挣脱缰绳的小马,对大学生活既兴奋又充满幻想,那时的我们尽情挥霍吃遍后街每一家小店,与同学结伴而行到处玩耍只为好好珍惜仅有的大学青春。这两年在生活上,自理能力不断加强,少了玩耍,少了稚气。大三就在各种没有周末各种作业和考试的考来考取中结束了。大四开始了考研的生活。每天的吃饭图书馆寝室,有时候在寝室看书可以两天不出门。不过考研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在生活中抓重点,除了考研复习,其他的事都不算事。后来的一个学期考研和实习,不停地奔波在三地,每到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任务要完成,上班,考研,考试和毕业设计。不过在这些匆忙的奔波复习考试和不断地尽自己的努力去一件一件完成的时候,让我感受了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和自信,也锻炼了我抗压力山大的能力。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是成长。
大学生活就要结束,有些不舍,有些留恋。未来,大家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将匆匆渐行渐远。读研,工作,结婚,生子。未来的未来,希望能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2】专升本成教自我鉴定
转眼间3年的大专生活就要成为过去了!这3年的大专生活充实而紧凑,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综合型的社会应用人才。
漫漫人生又有多少叁年可以供我们挥霍,又有多少时间让我们停留。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希望能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自从考入大专的那天开始,老师的指导,同学的请教,为了心中的那片天地而不断学习,不断的求知,要求自己能成为一个不让家里失望,不让社会失望的大学生,要努力的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
我讲究信用,这也不仅仅是我,同学们,室友们能和睦相处之所以能够这样这靠的就是一个信用,诚信是立身之本,试想没有没有诚信的关系能让人感到舒服吗? 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这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应为这样让我许多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但有优点则必然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圣人也有缺点,而我的缺点确是,做事时常不够仔细,做一件事必须干到底,一旦中间休息则会出现惰性,有了煺缩的念头,所以我努力的改变自己的这中缺点,每件事情必然是要做就做到底,绝不让自己生出惰性,做事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
通过这3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3年中各种压力困扰着我,曾也悲伤、失落、苦恼过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心情得到放松,即便再大的困难也会度过,在浮浮沉沉之中找到自己,拿得起放得下,有多少的勇气。
光阴似箭,转眼间叁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如今站在临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事,大学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
一直以来坚持着人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我于XX年通过成人高考考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这叁年中,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xxxxx]x”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争做一个有高尚思想品德的公民。
大学对于我们这群接受成人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更深刻的含义,通过社会的实践和自我的发现,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所以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认真刻苦,要求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对学习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且取得优良成绩。作为学生干部,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对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
叁年的大学校园生活给我的人生赋予无限的亮点。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3】专升本成教自我鉴定
时光飞逝,转眼间叁年的专升本学习即将结束。首先我要再次感谢我的母校——济南大学,给了我这次再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回首参加专升本业余学习的这叁年,它将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因为通过再次系统全面的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全面地提高,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主要从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专业技能方面总结如下:
1、在思想品德上。作为一名教师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的教导下,我进一步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了严谨的学风,并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牢记着学师范学生的誓词: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我决心竭尽全力为祖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在学习上。三年来我不断地充实自己挑战自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圆满地完成了全部课程系统地掌握了英语学科专业课程。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相关教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口语和语法课的学习中我对《走遍美国》、《新编大学英语语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重点掌握练习了口语对话,对英语语法的系统学习使我在教学中更得心应手。促使我对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努力。也为以后更好地运用到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叁年的业余本科自学经历,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逐渐学会了该如何面对新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对其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运用,在边工作边学习中,我合理安排空闲时间,认真研读教材,然后整理有关要点、重点做好笔记;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想这些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将会使我受益终生。
三年的业余本科学习,实质上上课时间并不多。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通过学习《高级英语》本人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提升了许多,能更明了的看懂专业外语期刊,这为以后更快更直接地学习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时,本人也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
业余本科文凭不应该是我追求的终点,而是我走向新生活寻求更高发展的新起点,我将努力向更高的教育教学知识高峰继续攀登,并以此作为回报社会的资本和依据,为祖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做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第五篇:●●●●●●●●学位日语考试大纲
首都师范大学成人学位考试《日语考试大纲》
2013年版
一、概述
学位日语考试是由首都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继续学院组织实施的外语考试。考试对象为非日语专业的成人教育本科学位申请者。学位日语教学及考试组遵照“循序渐进、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学习和考试原则,根据日语的特征及其应用特点,结合专升本及高起本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位日语考试制定了以下的要求。
学位日语考试的水平和基准相当于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与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所组织的日语能力考试N3级。
学位日语考试于每年5月份与11月份各举行一次。
学位日语考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考生对象及报考时间:在校、在读的成人本科生,自入校后第二学期起方可报名参加考试,毕业后不能再参加考试。
二、评价目标
学位考试主要考查应试者的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及阅读理解能力。考试的评价目标是:参加考试的学习者在2小时内应完成词汇与语法的选答及读解任务,并能达到试题的合格分数线。
为达到上述目标,对应试者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分别提出如下要求:
(一)词汇量
考试所涉及的词汇和短语主要依据《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所附词汇表。要求应试者认知的词汇量为3000左右的单词及短语,对试题中的词汇能够做到假名与汉字的正确认知。
(二)语法知识
应试者应掌握的基本语法知识主要包括: 1.日语动词的各种变形; 2.日语助词的使用方法; 3.日语句子的基本语序及其意义; 4.日语惯用句型和惯用词搭配; 5.各种时制及体的形式及其意义; 6.句子中词语的指向、省略、替代,以及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等。
(三)读解能力
应试者应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日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试题中的文章或会话内容,同时对阅读题中的疑问进行解答。阅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2.了解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
3.利用上下文猜测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意义关系。5.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论。6.领会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三、试卷结构及考试内容
根据词汇、语法、读解的内容,将试卷分为9个考试题型。
问题一:标出题中汉字的读音(第l~10题,每题l分,共10分)考查应试者对日语汉字发音的掌握状况。
问题二:标出所列假名应使用的汉字(第11~20题,每题l分,共10分)考查应试者对日语汉字使用的掌握情况。
问题三:填入适当的日语助词(第21~35题,每题l分,共15分)考查应试者对日语句子中助词应用的水平。
问题四:将所给的副词填入句中(第36~45题,每题l分,共10分)考查应试者对日语各种副词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问题五:选择正确的动词词形填入句中(第46~55题,每题l分,共10分)考查应试者对日语动词词形变化及各种时态的掌握状况。
问题六:选择正确的回答完成对话(第56~65题,每题l分,共10分)综合考查应试者对会话的语境、惯用表现、词形变化的掌握状况。
问题七:选择词汇的正确使用方法(第66~70题,每题l分,共5分)考查应试者对词汇含义的理解程度。
问题八:文章读解(第71~80题,每题l分,共10分)综合考查应试者对文章主旨和大意、作者意图等的理解程度。问题九:中日互译(第81~90题,每题2分,共20分)综合考查应试者对日语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四、命题原则
考试命题的难易度及范围系针对应试者能力的要求而确定。考试命题原则如下:
(一)合理安排考试项目的层次结构。
根据日语学习的特点及日本语言所具有的独特性,均匀合理地安排各项目所占比重。
(二)科学地设置考试项目的难易度结构。
根据各种词汇、语法、惯用表现等的使用频率,在试卷中设置各种难易度的题目,使难易度不同的试题各占一定比例。
五、答题及判分标准
考试采用客观性和主观性并用的试题模式。对客观性试题,要求应试者从每题所给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对主观性翻译试题,要求语法及词汇的应用得体、语句通顺。考试中,应试者应在专门设计的答题纸上作答。应试者须特别注意:做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每道试题只能选择或做出一个答案。考试计分只计算答对题的数目,答错题不计算分数。
首都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继续学院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