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的意义

时间:2019-05-14 13:1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评述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评述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的意义》。

第一篇:评述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的意义

评述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的意义

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些新发现,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研究由宏观进入微观,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

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说:“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所大厦。”但很快物理学上三大发现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固步自封的思想。同时,这些新发现猛烈地冲击了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从而打开了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揭露了微观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

1895年11月8日晚,伦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以前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精确性,他事先用锡纸和硬纸板把各种实验器材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并且用一个没有安装铝窗的阴极管让阴极射线透出。可是,他却惊奇地发现,对着阴极射线发射的一块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幕发出了光而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严密封闭的底片,现在也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它们已经曝光了!这个一般人很快就会忽略的现象,却引起了伦琴的注意,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伦琴用黑的厚纸板把阴极射线管子包起来,意外的发现1米以外的荧光屏在闪光,而这绝不是阴极射线,因阴极射线穿不透玻璃,只能行进几厘米远。伦琴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特殊的从来没有观察到的射线,它具有特别强的穿透力,断定这是一种新射线。他一连许多天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彻底研究。6个星期后,伦琴确认这的确是一种新的射线。1895年12月22日,伦琴和他夫人拍下了第一张X射线照片。

其实很多人都曾观察到过X射线的现象,但未深究而错过机会。正因为伦琴善于观察,精心分析,因此他发现了“X”光。1901年,伦琴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奖,当之无愧。

天然放射性的发现与X 射线的发现直接相关。1895 年末,伦琴发现X 射线后,把他的论文的预印本和一些X 射线照片分别寄给了欧洲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其中包括法国科学家庞加莱。在1896 年1 月20 日的法国科学院每周例会上,庞加莱展示了伦琴的论文和照片,立即引起了贝克勒耳的极大兴趣。

1896年2月24日,贝可勒尔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论磷光辐射”的报告。他发现,硫酸钾铀酰在阳光下曝晒几小时后能发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能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贝可勒尔准备再多重复几次实验,但天公不作美,他冲洗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依然显示同样的结果。

后来,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盐的实验中,发现了铀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在进一步研究中,他发现铀盐所放出的这种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也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他还发现,外界压强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不会对实验产生任何影响。贝克勒尔的这一发现意义深远,它使人们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新的认识,并由此打开了原子核物理学的大门。

1898年,居里夫妇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由于天然放射性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居里夫妇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于1902年分离出高纯度的金属镭。因此,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它元素的许多放射性核素。

正是对于阴极射线的争论,到1897年,电子的发现者汤姆逊在出色实验结果面前,真相才得以大白。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他们称这种现象为电。后来,英国人威廉·吉尔伯特、法国人查尔斯·杜菲等先后研究和发表了许多关于电的现象和电的特性。但是他们都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产生的电,并且都没有办法存储住大量的电荷。一直到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彼德·马森布罗克发明出了用电容原理储存电荷的莱顿瓶,才为人类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1899年,汤姆孙得出结论:这些“射线”不是以太波,而是带负电的物质粒子。但他反问自已:“这些粒子是什么呢?它们是原子还是分子,还是处在更细的平衡状态中的物质?”这需要作更精细的实验,当时还不知道比原子更小的东西,因此汤姆逊假定这是一种被电离的原子,即带负电的“离子”(即:电子)。

后来汤姆孙正式将其命名为电子。这宣告了原子是可分的。为进行电子和原子的研究开创了新的实验技术。

电子的发现开辟了原子物理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在这以后,电子的性质,在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规律,电子通过晶体的衍射等都是物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在这些领域的不少研究成果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问世开辟了电子技术的新时代。

伦琴、居里夫人、贝克勒尔与汤姆逊的成功,无一不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艾萨克·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知识积累与传承的重要性。

但是,仅仅有前人知识的几类也不足以让他们在这些领域取得成功,取得成功更重要的因素,是这三位科学家本身的素质。

爱因斯坦曾玩笑说,成功是努力的汗水与很小的运气碰撞出的火花,伦琴、居里夫人、贝克勒尔与汤姆逊,遇到非议时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遇到困难时能够另辟蹊径解决,最终能够坚持下去,是他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作为21世纪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意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勇敢向前。

冰心女士曾写道:“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导致了20世纪初的物理学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我们还要看到其离不开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人及汤姆孙等人,遇到非议时的坚持自我,并最终取得成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电子管生产到半导体管的诞生及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再到集成电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微电子科技时代。作为现代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的微电子技术不仅使人类的通讯技术进入高速,准确和可靠的领域。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正是现代现代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基础,使今天人类社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信息社会。

第二篇:物理学发展概论

物理化学学科发展

一、物理化学概述

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若干个世纪。而物理化学则是以物理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发现并建立化学体系中特殊规律的学科。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去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一般公认的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化学体系的宏观平衡性质 以热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为理论基础,研究宏观化学体系在气态、液态、固态、溶解态以及高分散状态的平衡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性。

(2)化学体系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以量子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物体的体相中原子和分子的空间结构、表面相的结构,以及结构与物性的规律性。

(3)化学体系的动态性质 研究由于化学或物理因素的扰动而引起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的速率和变化机理。

化学被认为一门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基于物理理论的计算已成为化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标志着化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物理化学的发展史

物理化学的发展史一般认为,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形成,是从1877年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荷兰化学家范托夫创刊的《物理化学杂志》开始的。实际上,物理化学已有很大进展了。从这一时期到20世纪初,物理化学以化学热力学的蓬勃发展为其特征。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体系,特别是溶液体系的研究。吉布斯对多相平衡体系的研究和范托夫对化学平衡的研究,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能斯脱发现热定理都是对化学热力学的重要贡献。

当1906年路易斯提出处理非理想体系的逸度和活度概念,以及它们的测定方法之后,化学热力学的全部基础已经具备。劳厄和布喇格对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创造性研究,为经典的晶体学向近代结晶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阿伦尼乌斯关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以及博登施坦和能斯脱关于链反应的概念,对后来化学动力学的发展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20~40年代是结构化学领先发展的时期,这时的物理化学研究已深入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世界,改变了对分子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茫然无知的状况。1926年,量子力学研究的兴起,不但在物理学中掀起了高潮,对物理化学研究也给以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1927年,海特勒和伦敦对氢分子问题的量子力学处理,为1916年路易斯提出的共享电子对的共价键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1931年鲍林和斯莱特把这种处理方法推广到其他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形成了化学键的价键方

法。1932年,马利肯和洪德在处理氢分子的问题时根据不同的物理模型,采用不同的试探波函数,从而发展了分子轨道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期间,物理化学以实验研究手段和测量技术,特别是各种谱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由此而产生的丰硕成果为其特点。

电子学、高真空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但使物理化学的传统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时间分辨率有很大提高,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谱学技术。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超出了基态稳定分子而开始进入各种激发态的研究领域。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也大大缩短了测定结构的时间,使结晶化学在测定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电子能谱的出现更使结构化学研究能够从物体的体相转到表面相,对于固体表面和催化剂而言,这是一个得力的新的研究方法。

60年代,激光器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的激光技术。大容量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微弱信号检测手段的发明孕育着物理化学中新的生长点的诞生。

70年代以来,分子反应动力学、激光化学和表面结构化学代表着物理化学的前沿阵地。研究对象从一般键合分子扩展到准键合分子、范德瓦耳斯分子、原子簇、分子簇和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在理论研究方面,快速大型电子计算机加速了量子化学在定量计算方面的发展。对于许多化学体系来说,薛定谔方程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解的了。福井谦一提出的前线轨道理论以及伍德沃德和霍夫曼提出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建立是量子化学的重要发展。

三、中国物理化学的发展

中国物理化学的发展历史,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30~40年代,尽管当时物质条件薄弱,但老一辈物理化学家不仅在化学热力学、电化学、胶体和表面化学、分子光谱学、X射线结晶学、量子化学等方面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而且培养了许多物理化学方面的人才。

1949年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各个高等学校设置物理化学教研室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在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和各重点高等学校建立了物理化学研究室,在结构化学、量子化学、催化、电化学、分子反应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历史上看,化学家史随化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吸纳物理学成果来解决化学问题的。而且每次吸纳物理学成果都都是化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验和理论两方面都是如此。

四、物理化学的发展前景

物理化学是在物理和化学两大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丰富的化学现象和体系为对象,大量采纳物理学的理论成就与实验技术,探索、归纳和研究化学的基本规律

和理论,构成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水平在相当大程度省反映了化学发展的深度。

随着人们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科学认识的日益深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如新谱学方法、分子束和激光技术、巨型计算机和先进计算方法等的应用,使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均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物理化学发展的明显趋势和特点是,从宏观到微观,从体相到表面,从静态到动态等。目前物理化学已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分子工程学史当今的热门工程学,想要达到想宏观工程学那样的水平,显然需要以下几方面定量的化学知识和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操纵微观对象的能力。

1掌握物质的性能与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的关系

2掌管化学反应进行的规律

3在合成和组装中拥有在原子分子水平操纵微观对象的能力

为了实现分子工程学的设想,化学除了发挥自己现有的优势以外,还需要吸纳物理学的成果。物理学向化学渗透,在无机化学方面更突出,而物理无机化学更应该是吸纳物理学新成果的前锋。

第三篇:物理学发展简史

物理学发展简史

摘要:物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古代物理学时期、近代物理学时期(又称经典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物理学实质性的大发展,绝大部分是在欧洲完成,因此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欧洲物理学的发展史。

关键词:物理学;发展简史;经典力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人类未来发展 0 引言

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近代和现代,并逐一进行简要介绍其主要成就及特点,使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显得清晰而明了。古代物理学时期

古代物理学时期大约是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15世纪,是物理学的萌芽时期。

物理学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任何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必经之路。人类自从具有意识与思维以来,便从未停止过对于外部世界的思考,即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存在,它的本质是什么,这大概是古代物理学启蒙的根本原因。因此,最初的物理学是融合在哲学之中的,人们所思考的,更多的是关于哲学方面的问题,而并非具体物质的定量研究。这一时期的物理学有如下特征: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表面的观察、直觉的猜测和形式逻辑的演绎;在知识水平上基本上是现象的描述、经验的肤浅的总结和思辨性的猜测;在内容上主要有物质本原的探索、天体的运动、静力学和光学等有关知识,其中静力学发展较为完善;在发展速度上比较缓慢。在长达近八个世纪的时间里,物理学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古代物理学发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欧洲黑暗的教皇统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行为,禁锢人们的思想,不允许极端思想的出现,从而威胁其统治权。因此,在欧洲最黑暗的教皇统治时期,物理学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状态才得以改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与当时的科学革命一起冲破了经院哲学的束缚。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重新活跃起来。科学复兴导致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裂出来,这一时期,力学、数学、天文学、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2近代物理学时期

近代物理学时期又称经典物理学时期,这一时期是从16世纪至19世纪,是经典物理学的诞生、发展和完善时期。

近代物理学是从天文学的突破开始的。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公元15世纪,哥白尼经过多年关于天文学的研究,创立了科学的日心说,写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对地心说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16世纪初,开普勒通过从第谷处获得的大量精确的天文学数据进行分析,先后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开普勒的理论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从开普勒起,天文学真正成为一门精确科学,成为近代科学的开路先锋。

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文现象,使日心说的观念深入人心。他提出落体定律和惯性运动概念,并用理想实验和斜面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快”的错误观点,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他提出惯性原理,驳斥了亚里士多德外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说法,为惯性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真正的开端。

16世纪,牛顿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的提出了力学三大运动定律,完成了经典力学的大一统。16世纪后期创立万有引力定律,树立起了物理学发展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之后两个世纪,是电学的大发展时期,法拉第用实验的方法,完成了电与磁的相互转化,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场的概念。19世纪,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研究的基础上,凭借其高超的数学功底,创立了了电磁场方程组,在数学形式上完成了电与磁的完美统一,完成了电磁学的大一统。与此同时,热力学与光学也得到迅速发展,经典物理学逐渐趋于完善。3 现代物理学时期

现代物理学时期,即从19世纪末至今,是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和取得革命性发展时期。

19世纪末,当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和电动力学等取得一系列成就后,许多物理学家都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后辈们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然而,两朵乌云的出现,打破了物理学平静而晴朗的天空。第一朵乌云是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在实验中没测到预期的“以太风”,即不存在一个绝对参考系,也就是说光速与光源运动无关,光速各向同性。第二朵乌云是黑体辐射实验: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实验结果。这两朵在平静天空出现的乌云最终导致了物理学的天翻地覆的变革。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大胆地抛弃了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永久性地解决了光速不变的难题。狭义相对论将物质、时间和空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运动物质长度收缩,时间膨胀的观点,彻底颠覆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时空革命。十年之后,爱因斯坦提出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揭示了万有引力的本质,即物质的存在导致时空弯曲。相对论的创立,为现代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物理学的第二朵乌云——黑体辐射难题,则是在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一大批物理学家的努力下,最终导致了量子力学的产生与兴起。普朗克引入了“能量子”的假设,标志着量子物理学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爱因斯坦,对于新生“量子婴儿”,表现出热情支持的态度。并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设,把量子看成是辐射粒子,赋予量子的实在性,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捍卫和发展了量子论。随后玻尔在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量子化”概念和卢瑟福了“原子核核式结构”模型的影响下提出了氢原子的玻尔模型。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所有物质粒子,从而朝创造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的新的力学——量子力学迈进了革命性的一步。他认为辐射与粒子应是对称的、平等的,辐射有波粒二象性,粒子同样应有波粒二象性,即对微粒也赋予它们波动性。薛定谔则用波动方程完美解释了物质与波的内在联系,量子力学逐渐趋于完善。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力学的产生成为现代物理学发展的主要标志,其研究对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观到微观,深入到广垠的宇宙深处和物质结构的内部,对宏观世界的结构、运动规律和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的认识,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其发展导致了整个物理学的巨大变革,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随后的几十年即从1927年至今,是现代物理学的飞速发展阶段,这一期间产生了量子场论、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现代宇宙学、现代物理技术等分支学科,物理学日渐趋于成熟。4 结论

物理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成熟,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物理学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使人类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对于整个宇宙范围来说,当今人类的文明尚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并处于正在向第一文明等级发展的历程中。在这个发展的历程中,科学无疑是第一推动力,而在科学的众多分支中,物理学无疑是这一推动力的最先进的代表。

第四篇:对物理学的认识

对物理学的认识

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力、光、电等。物理学可以分为力学、光学、热学、量子力学、核物理学等。物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物理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可以说:物理学不是一切,但是一切都离不开物理学。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来量化解释世界。(法国皮埃尔·迪昂在他的《物理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中提出的观点)

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以后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人类进入了近代化。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可以看出物理学的作用是巨大的。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电学得到了应用,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学的应用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电力、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并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的标志.随着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理论的建立,在20世纪,以核能、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为标志,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现代化。20世纪前半期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又引起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为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物理学始终不停地演进。过去大家相信太阳绕着地球转,十六世纪时哥白尼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转,十七世纪时布鲁诺发扬此学说,便被罗马教廷处死了。这可以说是物理学上的一次革命。后来牛顿继承地动说,发展出他的运动定律。大家本以为此定律无懈可击。可是到了二十世纪,又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将它涵盖过去。由此可知,一切理论都是人为创造来解释自然的现象,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但是必须要能够解释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要能够预测未发生的事件,才算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理论。科学便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最圆满的答案。过去的物理学偏重于对观察物的研究,把观察者忽略。但自从“测不准原理”提出后,观察者对被观察物的影响便受到重视,未来对于“人”与“物”关系的研究将引起另一场科学的革命。

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是透过种种的仪器来研究宇宙万象。物理学上的实验结果具备一致性,但是在解释上是可以提出各式理论模型的。然而各种理论模型是由物理学家建立起来的,也就是依靠人的心智创造出来的,也因此受限于人的心智。

物理学是古老而前沿的学科。在天体物理学当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新星,一个是超新星,新星的亮度大概是太阳亮度的几万倍,超新星的亮度是太阳亮度的百万万倍。这两个都是在中国发现的。对宇宙的探索,未知多于已知,我们已知的物质大约只占5%,还有95%是暗物质和暗能量。从引力场我们知道暗物质的存在,从宇宙膨胀的加速度我们判断有暗能量.李政道认为,之所以有暗能量是因为天外有天,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还有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是物理学研究最大的挑战。

物理学是理论和实验紧密联系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物理学是严密严谨的科学。物理学追求真理、造福人类、引领未来、支撑发展。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先锋,物理学引领世界!对物理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同学的估算能力、模拟计算能力、实验动手能力、阅读分析总结写文章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等等。

关于库仑定律研究的过程,通过史学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在库仑之前,有一个叫普利斯特利的科学家,曾将静电力跟万有引力做了类比,他就在猜想,静电力应该也是与万有引力一样,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以说,如果没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在前,库仑定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为什么这样讲呢,实际上有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库仑能够把静电力和万有引力进行很好的类比,当实验测出来的这种数据发现静电力不是与距离的平方刚好成反比,而是与距离的2.04次方或距离的1.96次方成反比,这时候,库仑这个科学家他就坚信大千世界万物的力之间肯定有一种它的统一性,靠类比的方法,靠他的这种坚定的思想、信念使得库仑定律才得以比较早的发现,所以我想说,这个规律的发现的过程,实际上就蕴涵着物理思维方法的运用,可见对物理的研究可以培养严谨的思维和敏锐的直觉。这些对经济学研究的敏感性和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再者,物理基础理论的学习,为经济学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将成熟的物理模型和物理理论应用在经济学理论研究,是现在经济学发展的趋势。

第五篇:物理学发展历程

按照物理学本身发展的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各时期的特点,并考虑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把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经验物理时期(17世纪以前)这一时期内我国和古希腊形成两个东西交相辉映的文化中心。经验科学已从生产劳动中逐渐分化出来,这时的主要方法是直觉观察与哲学的猜测性思辨。与生产活动及人们自身直接感觉有关的天文、力、热、声、光(几何光学)等知识首先得到较多发展。除希腊的静力学外,中国在以上几方面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

东汉张衡(公元78至139年)所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也就是地震仪.三国时魏人制造的指南车。《墨经》中记载了一些粗浅的力学知识。

在这个时期,物理学尚处在萌芽阶段。物理学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是由伽利略(1564—1642)和牛顿(1642—1727)等人于17世纪创立的经典物理学,也就是经典物理学时期。

经典物理学经过18世纪在各个基础部门的拓展到19世纪得到了全面、系统和迅速的发展达到了它辉煌的顶峰。到19世纪末,已建成了一个包括力、热、声、光、电诸学科在内的、宏伟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它的三大支柱——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已臻于成熟和完善,不仅在理论的表述和结构上已十分严谨和完美,而且它们所蕴涵的十分明晰和深刻的物理学基本观念,对人类的科学认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生活的进步,才使物理学有了大幅度发展。可以说19世纪是经典物理学的光辉岁月。物理学的辉煌成就,使得不少物理学家沉溺于欢快陶醉之中。甚至在1900年新春之际,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讲演中讲道:“19世纪已将物理学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修饰、完美这座大厦了。”同时他也提到物理学的天空也飘浮着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第一朵“乌云”,叫“以太”学说,第二朵“乌云”叫“紫外线灾难”。

可是,让开尔文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两朵小乌云,引来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暴风骤雨。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在1900年,也就是开尔文发表演说不到一年的时间,从第一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紧接着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量子力学,也就是量子论。量子论的建立,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

如果没有这两朵乌云,那么我们 现在可能就没有晶体管,激光器,光信号处理系统等等,也就是说液晶电视,量子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等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下载评述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评述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洋物理学发展简史

    海洋物理学发展简史 物理001班邢玉春 海洋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并研究海洋水体与大气圈、岩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三体》中的物理学

    《三体》中的物理学 大家好,我叫李淼,来自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在广州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做院长,以后会到珠海成立物理天文学院。今天跟大家聊聊我的一本书,叫《三体中的......

    浅谈物理学史和中学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浅谈物理学史和中学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石钊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710062)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国家已经对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

    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电子的发现者是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的,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由于电子的发现,汤姆孙被后人誉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

    《19世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读书笔记

    《19世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读书笔记 ——潘来富 20世纪物理学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通过从“经典”或“牛顿”物理学跨入“近代”物理学阶段,从而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大师与物理学发展课程感想

    物理学大师与物理学发展课程感想 我是一名转到理科系的文科生,本学期要修大学物理,高中三年都没学物理,大一也没有学大学物理(1),直接学大学物理(2),压力巨大,想通过“物理学大师与物......

    物理学大师与物理学发展课后感想

    物理学大师与物理学发展课后感想 大二的第一学年的选修课,我选了《物理学大师与物理学发展》,其实我对物理挺感兴趣的,特别是那些物理啊大师啊什么的,特别是对那些对物理上的真......

    物理学史对我的影响和感想

    玻尔对物理学的贡献和对我的启迪 夏毛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09物理学重庆永川)摘 要:简要介绍牛顿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总结了牛顿的几个重大成就,并从产生背景、牛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