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3:4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一篇: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

陋室铭

一、目标呈现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4、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教学难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资料链接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关于本文的“文外曲致”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二、预习热身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抄写两遍。

德馨()苔()痕 牍()鸿儒()西蜀()何陋()调素琴()2.翻译

a.解释词语。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b.试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再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试译全文。

4.三读课文,提出你不能解决的问题

(1)(2)(3)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 齐读课文,把握文章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活动二 翻译全文,小组内独学译文,群学订正,找出小组不能准确翻译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及订正。(解决好预习热身中的字词句的翻译)1.注意:虚词“之”的用法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2.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活动三

品读课文,独学理解,小组解疑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

2.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活动四 深入理解,合作探疑,把握文章情感及写法

1.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2.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活动五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请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盘点提升

1.梳理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2.学完陋室铭之后,你的同桌传了一个纸条给你内容如下,针对他的这种思想,你将怎样来劝告他。

新陋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你会对他说

搜集刘禹锡的诗词。

五、我的收获:

爱 莲 说

一、目标呈现

1.了解“说”的 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资料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预习热身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抄写两遍。

蕃()濯()亵()玩 淤()泥 清涟()噫()隐逸()鲜()有闻 新鲜()

2.翻译

a.解释词语。

蕃: 独:

染: 濯: 涟: 妖:

蔓: 枝:

亵: 益:

植: 鲜: 宜:

b.试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再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试译全文。

4.三读课文,提出你不能解决的问题

(1)(2)(3)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 齐读课文,把握文章节奏。活动二 翻译全文,小组内独学译文,群学订正,找出小组不能准确翻译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及订正。(解决好预习热身中的字词句的翻译)注意:虚词“之”的用法

1.代词,代指“他(她、它)”“这(那)

例:渔人甚异之

2.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水陆草木之花

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

例:“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将爱的对象提前,强调突出爱的内容。

活动三

品读课文,赏莲美德(独学理解,小组解疑)1.找出描绘莲的句子,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特点?,写了莲花的生长环境。,写了莲花的茎的主干。写了莲花的香味。

写了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写了莲花的风度气质。文章通过对莲的描绘赋予莲哪些品质?

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 ;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活动四 深入理解,合作探疑,把握文章情感

“衬托”: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特点作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特征的手法。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特点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耸立天外,直插云霄。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悬崖恶劣的环境衬托梅花坚强的品质,突出梅花那种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

文章除了对莲的高度赞美外,还有其他情感吗?写菊和牡丹有什么作用?突出莲的什么高贵品质?

活动五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请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盘点提升

1.总结归纳本文中莲的形象及象征意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你喜欢什么花?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50字左右

例如:兰花 兰花无论置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五、我的收获:

第二篇: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吆喝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吆喝导学案(无答案)

【教学重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2.结构安排独特。【资料链接】

一、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二、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自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商贩()吹嘘()吆喝()小钹().......荸荠()..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 饽饽: 秫秸: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囿于: 隔阂: 吹嘘: 吆喝: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二)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 至 段):

第二部分(第 至 段:

第三部分(第 至 段):

【自疑】我在自习中有以下问题:

【自探】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3、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1、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自测】 .

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第三篇: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

1.初读诗歌《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渡远荆门外()帘旌不动夕阳迟().. 徙倚湖山欲暮时()老木沧波无限悲()..2.再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渡远: 平野:

大荒:

月下飞天镜:

海楼: 怜:

帘旌:

夕阳迟:

横分:

徙倚:

凭危:

【自疑】

三读课文,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我还有这样的疑问:

【自探】

活动一 学习《渡荆门送别》

1.诵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和情感。

①听诗歌录音并跟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②听老师范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 学习诗歌?登岳阳楼?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和情感。

①听诗歌录音并跟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②听老师范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研读诗歌,自主探究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哪些地方能体现这一诗眼。

活动三 质疑问难

通过学习,对于《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的理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提出来解决。

【自测】

1、《渡荆门送别》中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的句子是:

2、《登岳阳楼》中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3、《登岳阳楼》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融为一体。

【自结】

通过这四首诗的学习,在理解诗歌方面的收获:

第四篇: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提高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通过阅读,理清文章层次,品味课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3、感悟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资料链接】

1、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有教育、认识、移情作用)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2)特点:真实、及时、简明。

(3)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结构: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5)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2、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指导课 【自习】

1、给下面带点字词注音。

鄂()豫()荻()港 芜()湖 溃()退 .....歼()灭 要塞()锐不可当()星宿()....绥()靖()阌()乡 杜聿()明 阻遏().....

2、解释词语意思。

锐不可当: 业已: 绥靖: 溃退: 阻遏: 要塞: 排山倒海: 气势磅礴:

及时:

简明:

4、新闻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自由快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5、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请在文中勾画出其各个部分。

【自疑】

第二课时

【课型】合作探究课 【自探】

1、导语前面的内容“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2、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3、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

4、在报道中、西路军进展情况后,作者写道:“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各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5、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用“从……我听出/读出了……”的句式说话。如:从“百万大军”,我听出了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6、“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们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把“突破”、“渡至”、“二十四小时”“即已”依次次换成“越过”“到达”“共”“现在”好不好?为什么?

7、“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画线句子换成“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好不好?

【自结】

第三课时

【课型】合作探究课 【自探】

1、划分文章层次,画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则新闻的各个部分。

2、新闻应“用事实说话”,但文中有议论,试找出来分析其作用。

3、比较下面两句话,哪一句表达效果好?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4、“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这句话中的“逃窜”能不能改成“逃跑”?

【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取缔()对峙()要塞()....2.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C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D约数,指百万左右。

3、对本文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里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知能提升】

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等句,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___________,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对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其作用是()(多项选择)A补充说明战役背景 B点明我军胜利原因 C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 D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4、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甚为微弱”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___________情绪。

5、文中写两个方面情况,后者详前者略的理由是()(多项选择)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 B.人民解放军情况人所皆知,故可略过

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说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

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四、秋天,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自结】

第五篇: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jié()fú 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着柔和的光芒。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闪烁 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讴歌了

的深厚感情。

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8、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精读精练】

阅读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回答问题。

9、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10、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11、这几段文字描写了老妇人的哪些细节?

12、试揣摩文中描写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主题阅读】

(一)生存的地方

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座无人的荒岛,岛上虫蛇遍地,处处潜伏着危机,条件十分恶劣。

其中一个人说:“我就在这里了。这地方现在虽然差一点,但将来会是个好地方。”而另一个人不满意,于是他继续漂泊。他终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18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他便留在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来,过得很惬意。

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财大气粗的他经过那座他曾经放弃的荒岛,他决定去拜访老友。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

老友过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说起变荒岛为乐园的经历时,更是神采奕奕。最后老友指着整个岛说:“这一切都是我双手干出来的,这是我的小岛。”那个曾错过这个地方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顿,但他奋斗了,他是生活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适、再富足,但他缺少艰难的创造和奋力的拼搏,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13、第二段的“他们”指哪些人?“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中“花园”是什么意思?

14、第三段“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句承上启下,照应了上文什么语句?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15、老友说“这是我的小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6、来访者过得很惬意,为什么听了老友的经历什么话也说不出?下文为什么又说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17、结合文中两个人的生活道路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寻找自己人生的立足点,开创全新的人生。

(二)生死攸关的烛光

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⑵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⑶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⑷ 轻松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此时此刻,那烛光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⑹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⑺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8、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_(A.严谨 B.严峻 C.严密D.严厉)的搜查。

19、第⑸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______。(2)______。20、(1)“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__的态度。

21、(1)“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分别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夫人此时既______又______的复杂心理。

(2)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A、态度之蛮横凶恶 B、态度十分友善 C、表情十分可笑滑稽 D、眼神十分专注执著

22、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① 伯诺德夫人。

② 小女儿杰奎琳。

23、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的优秀品质。

【能力提升】

下载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