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是一种伟大的存在概要
生命是一种伟大的存在
汉阴黄冈创新学校 初二(2 杨世林
当我们看见小草翠绿, 树影婆娑;听见虫鸟鸣叫, 天籁之音;闻道清新空气, 百草芳香时, 我们会感到万物欣欣向荣, 世界充满了生机。生命是自然界最宝贵 的财富,最和谐的画面。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因存在而伟大。
周总理曾今说过:“人生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确,我们的生命很短暂,就像 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却有许多人, 用这小小的一滴水, 开拓了一片大海 王洋!雷锋,众所周知,一个平凡普通却又伟大坚强的人物。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 明了他所存在的价值。虽然他已经与市长辞了,但人们却永远记住了他!人生在 世,归根结底,生命的意义不就在于奉献与付出吗? 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那位背着妈妈上大学的刘霆吗?他在为自己的生命努力 奋斗的同时,也在尽力延续他人的生命。
他的父亲离家出走了, 母亲患上了尿毒症。为了给母亲治病, 耗尽了家里所 有的积蓄, 连房子也卖掉了。在母子相依为命的同时, 他也抓紧了每一分每一秒 努力地学习着。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他考上的大学。
为了能安心上大学, 19岁的他只好背着母亲去学校。为了挣钱买药,他只 好在食堂打杂工。为了照顾好母亲,母子俩挤在一张床上,同吃一份饭!尽管经 受着千辛万苦,但刘霆从未放弃过,从未抱怨过,也从未逃避过。因为他懂,他 不仅为自己活着,也为许多人活着,与此同时,许多人也为他活着。
他们母子俩就这样相依为命的活着, 刘霆也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背着母亲 上着大学。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要远远地优越于刘霆, 但为 什么有些同学却不珍惜时间, 不努力学习呢?为什么偏要浪费这宝贵的青春, 宝 贵的生命呢?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天赐予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活 着, 不是孤独的。身边的父母在默默关爱着我们, 我们身边的老师在谆谆地教导
着我们,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在默默地支持着我们。
我们活着, 我们存在着, 存在就要有意义, 存在就要有价值!为了体现生命 的价值,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尽自己所 能,为他人奉献,为国家奉献,为社会奉献!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我们肩负着家 庭与祖国的期望。因此,我们存在,我们就有责任!生命固然短暂, 如果你加倍珍惜生命, 生命就会延长, 就会更加精彩。那些 感叹生命短暂的人, 往往无所事事, 虚度年华, 而那些使生命充实的人, 生命总 是眷恋着他。
同学们,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存在,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 请你为生命 装上翅膀,让它绽放异彩,让它展翅翱翔!
第二篇: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黄孟轲
【专题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10年03期
【原文出处】《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年10A期第39~42页 【作者简介】黄孟轲 浙江慈溪中学 315300
一、让学生感悟文章背后的生命意义,使他们明白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还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而感悟体验作文背后人的意义与写作意义的关系,在寻求自我展示中将生命投入写作
人天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念,其目的在于寻求他人的理解,以实现彼此的心灵对话。当写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索而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认识时,他需要有一种方式来向这个世界袒露胸怀、展示才智。他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与他人进行精神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写作。对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写作会成为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和生存的重要标志,并伴随其天长地久。他能够在写作中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存在。史铁生与《我与地坛》、奥斯特洛夫斯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类写作史上可以为此作证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也说:“我写作,首先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和一种不可战胜的欲望。既然是我的一种爱好,那我就不得不写。”当然学生写作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这种将写作视为生命的形式,是我们的写作教育值得关注的理念。我们可以多让学生去感悟杰出作品的生命魅力,使其心有戚戚也。如我长期以来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与学生一起读作品,交流读的感受。我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学生也经常向我介绍他们在读的作品,师生共同与作家、与文本交流对话。我特别注意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那些优秀作品的语言文字背后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作家;作家的生命、作家的灵魂我们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阅读之后的对话交流中,我与学生的心灵也会被感化,读了作品后似乎可以慢慢感受到作家写作时一种生命搏动的情景,慢慢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写作不是一种文字技巧,更不是一种等待完成的任务。这样对学生的写作也是一种无言的启迪。记得学生岑孟棒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我真正爱上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老师常带我们阅读解剖鲁迅、张爱玲、史铁生、马尔克斯,甚至还涉及韩寒的《三重门》等作品。不只是作品本身怎样感动我,在黄老师的启发下,我还知道了原来小说散文是这样的,可以这么写;原来写作就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与生命的以一种独到的眼光的审视,我也有自己对生活的个人感受。”
学生的写作虽然有别于作家的创作,但对生活的感悟,写作情感的触发,道理是一样的。透过作品与作品背后作家的创作情景可以使学生领悟写作的意义与特质,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通过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去审视世界万物。中学生的作文世界是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生气勃勃的语言世界。
二、我们只有了解他们,才能从这代人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生活的世界,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灵魂世界
我们看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中,我们的学生常常处在封闭当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他们的处境又很无奈。学生常常很难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判断。所以不少学生又常常处于一种无奈的人生境地。长期以来,学校的作文教育费时费力且效果差,甚至在有些教师的“教育”下学生本来具备的写作灵气也被扼杀了。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无论作文指导,还是作文批改讲评,不少教师还只是以教师自我的意识、观念为出发点,从而导致学生作文的全过程都限制在教师自身的阴影之下。这样必然会使学生作文处于局限在教师意识支配下的被动状态,学生本来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个性习惯、生活经历像一个螺丝钉被拧在教师所控制的大机器之中。长此以往,不少学生的作文缺乏激情,没有童心稚气,没有青少年应该有的风华正茂年轻气盛,看不出真切的生活感觉和体验,常常是言之无物、平庸无聊,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甚至空话、套话、废话连篇。
三、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位子
作文教学的前提与本质应该是对学生内在的生活、个性、智慧等首先是尊重,其次是爱护,再次是发掘调动激发,努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个性志趣应该是有差异的,但有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却是一样的,以一种模子甚至以自己的一种喜好来评定作文。无论是内容、角度、手法、语言、文体都只剩下一种风格,这是很可怕的。学生作文时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位子被教师占领了,学生的生活、个性、智慧都被教师的主观意识给扼杀了。讲得严重一点就是对人的个性的扭曲,它改变的是人的灵魂。现在更严重的是,很多教师以中高考作文的所谓标准规范来指导作文,让学生大量地去表现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东西,导致伪手法与伪语言就不足为奇了,伪崇高、伪思想、伪情感充斥着作文。
我常对一些教师说,学生的个性素养在我们的所谓训练培养中被不知不觉逐渐耗损了,甚至被扼杀了。我的学生之所以会写文章,我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不扼杀他们的写作个性,努力唤醒他们身上的天性、灵性、智性,努力给他们的写作创设一个自由的良好的环境。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有些学生高一时文章写得不错,到高二高三反而严重地退化了。我曾经进行过三年的专门跟踪了解,一般来说学生刚刚进高中时很写与很不会写的学生占少数,多数是一般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一种,可见,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教育因素。我了解的一些高一开始时会写的学生到了高一下学期写作能力开始衰退,到高二明显下降,到高三就只会机械地写应试文章了,原来的一些还没有被初中老师耗光的灵性被高中老师耗得差不多了。这些学生后来再去改变很难。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尊重爱护其个性、智慧、情感再到尽可能多地去激发、唤醒实在太重要了。
写作教学中的唤醒,首先是挖掘学生身上的一种潜在的东西。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个性情感,不一样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我”能够在作文中凸显出来,让学生找到自己写作的位子。我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一定的写作个性。在个性化的文章当中,其实一个独立的写作的人也站立起来了,文章当然会各有不同,异彩纷呈。
四、对学生个性、才情甚至另类写作的思想观点应该去爱护,去引导,使他们的各种写作智慧充分张扬
劳林江同学是我2007届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自农村。他理科成绩好,善观察,会思考。进入高中按其说法是受了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影响“第一次真正知道要多读书”。他高一时特别喜欢读鲁迅、张爱玲、海子、沈从文、余华等人的作品,经常跑到我办公室拿书。到了高二读得比较多的是历史哲学及中西现代派的文学作品。这在今天的中学生中是非常难得的。他为人平和,但文字张扬,敢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个性;有时难免有点偏激甚至颓废,但更多的是显现着青春美好的东西。他的文字最可贵的是真诚,即使偏激颓废也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他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是在高一第二学期。我要求学生把观察练笔的本子每学期交几次,发现他的语言感觉特别好,干净利落,字字见物,常常能够把很普通的东西写出味道来。
但过了暑假,他的作品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部分文章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欧化味道浓的语言腔调,内容常常流露出无奈的阴冷,笔下的人生意义在迷茫无奈中得过且过;不少文章又不时地对身边的人与事轻率地揶揄,甚至嘲弄神圣崇高,语言与手法常常柔弱缠绵或无病呻吟,给人的感觉是气性浮躁,想写理想与现实的迷茫无奈的内心碰撞,但又很苍白无力。
我知道他被“80后”写作捆住了,像他这样的学生其实有一大批。为此,我在学校作了两次专题讲座,把“80后”写作的特征作了阐释,并把它同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作了比较。当然“80后”作家也有一些是冷静的思考者。
劳林江同学对这些也有所思考,他后来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我欣赏鲁迅、张爱玲,也由衷地喜欢韩寒、郭敬明,但我知道了我笔下的文字应该是紧紧地贴着地面行走的。我也在往这方面努力。”
通过劳林江及他在写作过程中的生命成长,我常常在想,对“80后”的写作与当下青春阅读写作,我们应该有冷静客观的认识。我们的教育需要我们的教师转变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只有认真读了才有发言权。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写作的基本道理:真正有独创性的文章要的是自己的生活与独到的思想,特别是要有生命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一切靠模仿是不可能达到的。
五、帮助学生练就会“发现”的眼光
写作是反映生活的,因此,“发现”它,其根本意义即是“发现生活”。
发现心灵的广阔,发现自然的美好,发现生活的多色多味……任何一部作品之所以成功,首先就在于它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发现。无论是一种新的义理、新的观念、新的现象,还是新的情感、新的感觉,总要有属于自己的新的内容。
首先是题材的发现:你所写的题材是别人很少或没有写过的。如《今生今世的证据》的作者,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个散文家”的新疆土生土长的青年农民刘亮程,以一个农民的独到眼光去发现,文章中“证据”“村庄”既是世俗的,更是精神的。“家园”不只是一种事物的记忆与怀旧,还应该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思想资源。他还思考“土地”“动物”是可以与人沟通,可以和谐地与人融会在一起的。他认为:“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其次是题旨的发现:在别人写过的旧题材中挖掘出新的内容。鲁迅先生在阅读古籍及中国的历史时发现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吃人”——即对人民的奴役,对人民心灵的摧残。他为自己的发现而震惊,于是弃医从文,立志疗救国民灵魂,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一系列作品。
再次是视角的发现:用新的切入角度,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生活另生一种观照。如发现自然界弱小生命蕴涵的力量,发现普通人的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这些就要求学生作为写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生活积累,有自己的生活体验。1.走出单纯的模仿,真正凸显自己的个性。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般的学生课堂习作到高考满分作文,从新概念作文比赛到《萌芽》《美文》(少年散文版)等报刊发表的优秀作品,很大一部分文章都有这样一些共同问题:缺少当代青少年应有的精神风采,而常常是或轻率地揶揄神圣嘲弄崇高,或眼光毒辣而过于阴冷,其人生在迷茫无奈中挣扎,多有反叛传统、反叛文化、反叛古典的倾向;其描写的世界也与以前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作者笔下的母语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汉语写作,语言欧化单一,有的甚至是粗糙,母语的典雅丰厚的魅力在其笔下很难看到;文风常常柔弱缠绵或无病呻吟;即使涉及到思想也常常是充满了虚空的味道。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在阅读批改一些有个性的学生作文时我也逐渐认识到,凡是学生中有独创性的文章,都对时代、现实、自我有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具体点说,就是能够将对现实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感情倾向,渗入到具体的艺术感受之中,从而使它变得大气,获得艺术穿透力。这往往也是今天学生写作中所最欠缺的。受“80后”写作影响的中学生,他们认同、追寻,并不约而同地模仿的常常只是宣泄某种愤青似的情绪,即反叛精神中所蕴涵的自恋倾向,柔弱缠绵的文风较为常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我们教师的有效教学。我们应努力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明白,写作离不开必要的模仿,模仿也是写作的一种手段;但模仿绝不是作文的全部。真正的写作只能是个性,是自我,是创造。即使模仿也应该找到与自己写作个性相似的作家作品,而且不能停留在“80后”身上。
我在作文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独创性除了要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否具有善感的心灵、丰富的个人体验。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思想与写法上的正确引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一样,个性才能不同,对世界的洞察力、理解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写作应该有其个人的生命印记,无论从语言到思想都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就拿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激情来说,可以是湍急澎湃、奔放热烈、激越昂扬、沉郁悲壮、灵动飘逸,也可以是宁静明丽、伤感流连、冷峻庄重。对现实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感情倾向,组成了作者具体感受世界的主导色调,是作者确定其个性风格的内在动力,让作文刻上了明显的“本我”胎记。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语言是个人存在的独特形式。我们应努力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找到语言的位子。
我们应该理解真正的写作要走的只能是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千百万人地挤在一起,即使你勇敢又聪明也只能是一棵墙头草,发出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80后”写作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内涵,我们可以吸收其优秀的东西,但写作生命的激情只能来自现实,它一定是对现实强烈、生动的审美感受,是对世界具体感受的独特方式,是能动的创造与生发。只有这样的写作才能发掘出生活中真正要表现的事物,才能够逼近人的生命内核,更好地关注人的精神性的内容。2.初步建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体系。
我们思考与探索的对象是“人”,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智性的活动,是一种生命的行为;作文教学的起始点与归结点是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是对人生的体悟,而决不是把写作仅仅建立在操作的层面。即便其中有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也是对“人”的认识和思考的结果。我们应把写作看成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中学生,其人生意识、人格意识已开始形成。写作是指向自我实现的,中学生在作文中要陈述事实,表露感情,阐发观点,都只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作文是心灵的外化构建,是心智的语言载体,写作教学的第一层面就是把学生潜在的能力激发出来。提倡个性化写作,意味着写作者对生活对生命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至少是有所感悟有所体味的独特的体验,这是一种只属于“我”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小天地”。
达到这一认识高度,一切技术层面的训练就有了根,就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一类写作技巧手法,也都应以写作主体的意志情感为触发点,才能率真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技巧才有生命活力。手法,如现代主义的荒诞变形,沈从文的清丽婉约,都是对生活的一种透视感悟。语言尤其如此,所以汪曾祺说,语言是文章本身。好的语言应该是你内在精神的再现,也是你生命的外化。追求语言首先应从内在情感出发,这方面,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感悟到作文对语言的追求是为了达到一个“意”,而不是为语言而语言。追求语言的“痛苦”,其实是表意传情的痛苦,正所谓“字字辛酸泪,句句情思意”。
六、让学生在体悟生活、感悟生命中由“心有所想”发展到“写有所成”
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感受到:一个经过教育培养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学生与一个缺乏写作培育的学生的最初差别,往往就表现在当两个人同处材料丰富的外部生活世界时,前者可以迅速地从中获取写作所需的种种印象、认识、情感体验等等,形成自己多姿多彩的内部世界;而后者则完全有可能内心一片茫然。这正如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种“发现”力,便是由外部世界向内心世界的转换能力。
两者之间的另一个明显差别,表现在当两个人都拥有丰富的、心理内涵相似的内部世界时,后者可能让它长期停留在从外部世界形成印象、认识、情感体验时的原生状态;前者则可能将这一切及时纳入主体自我反思的审美视野之中,能够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生命对话,重新辨析、感悟、提炼、重组,改变它的原生状态而创造出新的内心图式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在阅读了与自己的内部世界在心理内涵上相似甚至一致的同学的优秀作品,会发出一种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要写呢?”其实,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它是一个人的智慧生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主体意识的自我反思。其未来作文的基本雏形正是在这个与自己生命、生活对话,并能够反观自省的过程中设计完成的。
当然,“心有所想”并不就等于“写有所成”。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人都能体验到,将“心有所想”转化为文本的过程,并非简单地用文字记录的过程。这其中埋伏着重重写作难关,我们不排斥写作的方法,如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只是它应该包含着学生“心营意造”之功,这里体现着写作者生活积累与智性能力的高下,更体现着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这种感悟是一种个体化的审美感受力,是对语言精微之处和技巧的洞悉能力。每一篇作文其实都是一部与学生个体有关的“历史”;每一部作品都是写作者用文字建造出的一个和“我”有关的世界,存储“我”的生活、想象、虚构、质疑、批判和向往,承载“我”的趣味和思考。这一切,我上面也谈到过,对写作者来说不是天生的,通过教育是可以培育的。写作教育的功效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写作者在寻求自我个性精神、思想情感的展示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将生命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三篇:生命是一种缘故事精选
听朋友复述已故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生前所讲的一个故事;
在大草原上,有事出远门的人只需背负一条生羊腿,便可以不必为一路上的食宿担心。每当日暮黄昏,孤独地行走了一天的旅人,只消将背负的生羊腿献给前往投宿人家的主人,便会蒙人以一饭相款、设一榻供眠;次晨客人动身前,留客人家的主人,会主动交给他一条新鲜的羊腿,让其带上继续赶路,汪老称,他本人就曾背负一条生羊腿,游历草原月余,及至返回住处,手上仍拎着一条戈壁深处牧羊人家馈赠的更大也更新鲜的羊腿。
乍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得承认,我内心的冷暖一时是说不清楚的。如果说人生是一趟远程串门,而生命又是一个去化缘、去结缘的过程,相信没有谁希望自己来这个世界一遭,仅仅是为了空手而归的。通常,我们给这个世界所能带来的礼物,仅仅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行将垂睫大去之际,反复检视肩头所负之物,倘若毕生渴望感动人间的奔行,换来的是来自人间的更加巨大与新鲜的感动,我想那份满意和知足,只有来自于对缘分二字的默默体认。
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们,有将吃剩的西瓜皮郑重地一块块覆盖在地上的习惯——人们会让有残瓤的一面朝下以延缓其水分蒸发的速度,说是没准会有从沙漠深处归来的饥渴难耐的旅入,需要它们,这是另一种人与人的结缘方式,施受双方可能永不相识。被无缘谋面的同类远远地牵挂着,这又是人间怎样一种既使人幸福又让人帐惘的缘分啊!
那年夏天,在无人区拍摄纪录片;有一回在帮别人拖车时,自己的车也陷入泥沼。有位牧民见状二话没说,赶来自家一群牦牛将两辆车一并抱出了沼泽地。原来,若干年前,有过路的司机,曾经搭栽过这位牧民病重的妻子,去乡医那里救治。此后他的家便一直安在沼泽地附近,没挪过地方,总想着,没准哪天会有哪辆过路的汽车遇到麻烦,需要他帮忙。多年以来,他把多少辆陷入沼泽的过路车给拖了出来,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但他知道的唯一一点,便足以使人肃然起敬了,那便是“这一带的司机师傅基本上都认识我”!
如果说生命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缘分,在得人相帮之后,数十年如一日地相机助人,这又是怎样一种令人为之动容的惜缘方式呢?
第四篇: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性存在
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性存在。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指高尚的精神文化追求、正确的文化导向、良好的文化机制与氛围以及突出的文化成果和较强的文化辐射力。学校在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培育美好情感、涵养人文精神、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每一师生在一个融先进文化和人文关怀为一体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而这一切都与阅读密不可分。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里,一所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学校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有人说,阅读不是每天直接给你东西,它在你的性格里,它在你的举止里,它在你的谈吐中,它在你的词语里。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与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人文性是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根本所在。无论在怎样的时代,人们对学校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人文情结,视之为留守人文精神的神圣殿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认同的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和异化。21 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是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
实践证明,书香校园创建过程中切实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背景,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夯实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进了德育和情感的发育,促进了文化的自觉认同。阅读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润物无声中,“真”的追求、“美”的诉求、“善”的表达,浸润着校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和谐的传达中,也不经意地诠释了学校文化的内涵。
鉴于上述认识,学校近年来着眼内涵发展,以构建书香校园为突破口,通过实施“立体化阅读”策略,奠定了学生的学业基础,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提高了学校文化的影响力,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一、通过“经典诵读”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
传承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责,通过传承文化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至关重要。目前,不少学生缺乏理想、缺乏责任感、特别是对祖国的民族文化、历史地理、传统美德知之甚少,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和最优秀的精神财富;是成人之本,民族之魂,定国之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诸多经典作品,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得以弘扬的深厚土壤;其精华历久弥新,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光彩。学习传统文化典籍能够使师生更加了解、热爱中华民族,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使其思维、思想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和哲理性。传统文化大都是文、史、哲的统一,其中很多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启发人们用哲学方法思考问题,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同时还可以激发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行。此外,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正如一个国学大师所说:“一个民族数千年文化,精华不过几本经典而已,节选出的数百短篇作代表,单字在其中,文法在其中,文艺在其中,思想在其中。以此立下根基,则无书不可读,无理不可通,此乃执简御繁之道。”为此,引导学生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民族文化,继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培养民族精神,就成为学校教育的要务,也是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的必然过程。
为使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与各路大师在一起,踩在伟人的肩膀上,开启智慧,奠定一生高远的见识和优美的人格,实验小学自2003 年以来,不断完善和丰富校本国学课程。国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国学启蒙和经典诵读,教学通过每周固定一节课课时和每日晨间诵读来实现。国学启蒙的主要内容是经典名篇的赏析,历史名人故事,山东地方的历史名人与名作等,融故事性、欣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为学生喜闻乐见。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经典,中华古代经典主要篇目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孝经》《百家姓》《论语》《大学》《中庸》,唐诗200 首,宋词二十首,曲赋二十篇;下学年,学校还将在中高年级增加英文原版的经典篇目,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雪莱·十四行诗》《理想国》等。另外,学校在选材上注意了选取确属“经典”的精华部分,剔除了不适合现代社会、与科学民主精神违背的内容,在传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注意与时代接轨,使文化传承充分重视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学校通过常年坚持“四个一”活动,保障诵读活动形成常规,取得实效:每天晨间诵读一次,时间在20 分钟以上,采用教师带领下的集体诵读方式进行;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月学校在各班用集体背诵的方式测查一次,为减轻学生的负担,测查不采用答卷形式,也不采用逐一过关的形式,允许个别孩子有差异。测查看三个要点:一听集体诵读的流畅度,二看集体诵读的神韵,三查识字情况。每学期在读书节上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和成果汇报活动。为使诵读活动生动活泼有气氛,班级背诵活动经常采用“拍手歌”“换词唱经典”“小小擂台赛”“师生对诗”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与实效性。鉴于经典诵读篇目的流畅性和韵律感,便于无意识记,学校每日在大课间和学生到校过程插播优美的配乐诵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大量的经典篇目。如:把经典诵读的内容配上富有韵律感和现代感的音乐,变成课间操的伴奏曲,让学生在手舞足蹈的同时学习经典。把图书摆在教室的角落,让读书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在对所读经典熟读后,结合其他形式,进一步拓展、感悟、领会。如:把诵读内容编成有韵律的配乐诵读,让学生随着音乐律动。各班级还独创了许多方式,让学生在“书、写、画、摄、讲、演”等活动中提升了诵读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程度往往不取决于口语中的字词水平,而取决于扮演生僻字角色的大量书面文字。学校的实践证明,通过拼音大字本的经典诵读,学生无意识地提前识字,早期阅读程度大大提高,轻松克服了课堂语文生字词的教学障碍。最为明显的是低年级,在诵读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后,识字量就达到四千字,相当可观,这是每学期一本教材的传统语文教学所不可比拟的。经典诵读的效果表明,诵读大大增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二、通过“持续默读”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终身学习是现代人超越传统人的被动生存状态而提升生命质量、改善生活水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为此,学校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即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然坚持学习的人。传统观点中,教师认为阅读是课内语文教学的补充,家长认为学好课本才是最重要的。对语文之外如情感的发育、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背景的拓宽、文化的自觉认同等方面的作用的认识还不够。
我们认为,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每一课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先会读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才能了解题意;才能读懂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课文,如果阅读能力低下,就无法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由于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根植于阅读,因此,阅读是所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核心。也可以说,阅读是今日校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默读是一种最实用、最有价值的读书方法。比朗读要快得多,有利于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为此,实验小学通过“持续默读”工程实现了师生的人文精神陶冶、阅读习惯养成、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提升。
第一,学校提供条件、创设氛围。大量地丰富了图书馆馆藏图书,全天开放多个阅览室,建设了电子阅览室,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倡导了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使全体师生时时有书读,处处可读书,最大限度地提供读书方便和激发读书热情。
第二,开设了读写大课。每周两节,精选篇目,分类规范、分层推荐,教学生会选书,会读书,印发读书笔记,记录读书感悟,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读写课的主要内容为:教材中的经典诗文和现代美文为阅读重点;结合写作的名篇赏析;国内外优秀的图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参考新课程标准推荐的读书目录给学生选择不同的图书,包括中国的传统经典和名著,以学生现代生活的时代为主题的优秀健康读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具有较高内涵的经典外国名著。
第三,开展每日的持续默读活动。每天下午第二节课的后20 分钟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持续默读”时间,这一时间全校师生共同进行自由阅读。学校要求教师陪着学生一起阅读,做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学生,调节读书氛围,培养读书习惯。共同持续默读时间没有任务性阅读,没有指定书目,大人读大人喜欢看的有益书籍,孩子读孩子喜欢看的健康书籍。教师学生的书籍当中不忽略报刊杂志,不歧视好的漫画书,充分凸显阅读自由,彰显阅读个性,让师生体验个性化自由阅读的精神愉悦和兴趣。持续默读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增进同伴间读书情况的了解,相互影响、分享、交流、共享,便于持续恒久地保持阅读热情和通过环境不断提高阅读品位。更有意义的是,这会使学生把持续默读时间没有读完的书作为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接着读,细细品,产生了可贵的后效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据调查和测验显示,持续默读中,由于阅读去除了功利性,倡导回归阅读本真,倡导阅读的自由性和个性化,因此,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阅读行为中自然地体现出了不同的阅读特点。低年级学生以童话、军事、浅显的科普科学读物为主,偏爱形象生动、故事性强、童真童趣、绘本类图书。低年级男孩子偏爱自然科学内容,如动物世界、恐龙系列、军事等方面的书籍。《译林》和《夏洛的网》一类流行书目更为低年级儿童喜爱。三四年级的学生以小说、绘本、科普、童话、报刊、作文赏析、科幻类图书为主,五年级的学生则以儿童文学、中外名著、人文历史、百科知识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开始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趣,表现出明显的阅读理性。男孩子喜欢科普类、探险类如《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等,女孩子喜欢读儿童文学、童话、《感动人心的100 个故事》等。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内容呈现出与年龄特点相适应的特点,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内容由浅显到深刻,阅读视野由狭窄到逐渐宏阔,阅读的品味逐渐提高。通过常年坚持的持续默读活动,学生读书速度大大提高,读书量大大增加,三年级以上学生由每学期平均读2.2 本课外 书增加到人均15.8 本,有的同学每学期读大约近50 本书。
持续默读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其学科理解力,有效提高了学习力和学业成绩。学校在轻松的不断减负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实现了功利性和人文性的有益结合。童蒙养正,书润童年。为使阅读过程充满活力,学校积极创设氛围,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学校每学期都要常规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读书于活动,以活动引领读书。讲:每日语文课上的阅读、交流、口语交际;背:古诗,佳句,格言;写:手抄小报。赛:征文比赛,快速阅读、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展:摘抄展、优秀笔记展、剪贴本、获奖展。画:诗配画;演:在读书节、艺术节上,演童话剧、课本剧等。此外,学校还通过阅读足迹记录册、阅读晋级等形式,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选阅读之星。通过对群体读书质量、读书氛围和读书活动的评价来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学校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
正是在这种亲近文化、亲近书本的过程中,学校得到了良性发展。阅读滋润了师生的底气,阅读给予了师生灵气,阅读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三、通过“亲子阅读”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由美国知名专家组成的阅读委员会耗时两年,成就了美国25 年来最重要最具“常识性”的教育文献《成为阅读大国》。其主要研究成果中,有两项简单的论述很震撼人心。一是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二是证据显示,朗读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上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个家庭和各个年级进行。朗读过程中需要发音器官的配合,并通过声音和语气、语调等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对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作用。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背景,增进理解力,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专家认为:朗读是唯一的且最重要的活动。其比成绩单、家庭作业、评估表等更重要,朗读是最便宜、最简单、最古老的教学手段。不需要高文凭,就可以得心应手。事实证明,如果背景知识匮乏,或错误,即使你阅读到新的信息,也没用。就读书来说,对背景知识了解越少,读得就越慢。研究证明,人的阅读能力、理解力与听力在不同的年龄段和受教育水平下程度不同,八年级以上阅读力和听力才趋近相同。比如,一个六岁孩子可以听懂6000 个词的故事,但却看不懂一本300 字的书。故在小学段,仍需要大量高程度的词汇入耳入脑,提高词汇储备。因此,成人的朗读就十分重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孩子在家的时间是在学校时间的6 倍,说明家长必须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基于家庭的亲子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芭芭拉的一套祖传的教育秘诀就是家庭朗读活动。有足够的材料证明,给孩子读书是一个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儿童思维情感品质的有效途径。
为发挥学校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凝聚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推进学校的文化构建,为寻求家长认同和支持,实验小学提出通过“立体化阅读活动”拓展、开放、延伸到家庭的策略,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因此,学校费了较大的力气推进家庭亲子阅读和朗读活动。在推进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家庭亲子阅读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听家长朗读吗?二是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的较为丰富的家庭藏书?三是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能坚持多久?
围绕上述问题,学校通过高频次的专题讲座、专题辅导、发放专门资料和开展主题沙龙等系列互动性活动,来解决家长的观念和认识问题。互动主题有很多,如《孩子的书架,家庭精神的宝藏》《孩子今年要读哪些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家长朗读吗》《亲子阅读怎样进行》《假期指导孩子阅读的妙招》,由于内容和方法得当,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调研结果表明,学校94%的家庭都积极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这些家长每天都能够抽出10分钟以上的时间为孩子朗读,和孩子共同阅读。每个家庭的藏书量都在逐年增加,一二年级家庭藏书量有1/3 的学生能够达到200 本以上,四年级学生藏书量不少超过500 本,三至五年级学生平均藏书量达到400本左右。大多家庭都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少数家庭能够有意识的培养整个家庭的阅读习惯。假期阅读是学校家庭作业中的重要内容,假后的读书晋级各年级都有详细标准。通过口头提问、家庭调查、家长评价、读书足迹追踪、读书会上的交流情况,分别从读书数量、读书质量、读书习惯、经典背诵、古诗积累、习作运用、词句积累等方面进行考查,为学生晋级,借以激励学生,引发更为持续的读书兴趣和阅读行为。
有人说,阅读不是每天直接给你东西,它在你的性格里,它在你的举止里,它在你的谈吐中,它在你的词语里。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与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
实践证明,“立体阅读”策略的实施切实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背景,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夯实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进了德育和情感的发育,促进了文化的自觉认同。阅读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润物无声中,“真”的追求、“美”的诉求、“善”的表达,浸润着校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和谐的传达中,也不经意地诠释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人文性是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根本所在。无论在怎样的时代,人们对学校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人文情结,视之为留守人文精神的神圣殿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认同的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和异化。21 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是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
实验小学的“立体化阅读”策略,旨在统筹多种方式、多种资源、多种空间、多种内容,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旨在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人文精神支柱,提升综合素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幸福奠基。
第五篇:伟大的抗日战争概要
《伟大的抗日战争》讲稿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张2015年9月的日历,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知道2015年9月3号是什么日子吗?
生: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
师:没错,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而今年呢,正好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那么,7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到底遭受了怎样的苦难?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来学习那段苦难而辉煌的历史。
同学们都知道,日本是我们的邻国。早在东汉时期,中日之间就有了一定的交流,到了隋唐时期,两国更是互派使者,友好往来。可是,到了近代,日本不仅发动甲午战争,甚至派兵侵华,企图吞并整个中国。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呢?下面,我们就从材料中找寻找答案。同学们先看一下这段材料。
生:看材料。
师: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发展十分迅速。而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它的扩张野心也在不断地膨胀,提出了用战争手段吞并中国和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陆政策。简单来说,大陆政策一共分六步,首先吞并台湾,其次吞并朝鲜,接着吞并满蒙,然后吞并整个中国,最后称霸亚洲乃至全世界。而在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会后,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提出所谓的《田中奏折》,里面也说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支那是对中国的一种蔑称,那从这个段话中,同学们就可以看到,日本的侵略野心是非常大的,而大陆政策和《田中奏折》都说明了: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这也是日军侵华的根本原因。
我们再来看第二段材料。看完之后,我请同学起来说一下,你在材料中所找到的原因。师:好的,那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生:回答。
师:非常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这场大危机很快就波及到日本,使得日本的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种矛盾也在不断地激化。而我们知道,在甲午战争中,日本获得了清政府的巨额赔款,这就让日本尝到了战争的甜头,所以,他们此时又想发动新的战争,来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两个原因都是从日本方面来说的,其实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况也为日本提供一个有利的时机。那是什么呢?我们来看这段材料,蒋介石在给国民党将领训话时说到“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这说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当时在做什么?没错,国民政府为了确保政治上的统一,正在全力“剿共”。而国共之间的内战,正好给了日本一个可趁之机。
这是我们分析的日本侵华的原因。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笔记。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日本侵华的过程,看看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蚕食中国的领土。同学们可以看到黑板上的地图。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嫁祸给中国军队。然后,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就占领东北三省。接着,日本对上海闸北的中国驻军发起进攻,发动“一·二八”事变。1935年,日本为了实现不战而取华北的目的,以政治手段策动华北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自治”,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华北事变”。华北事件之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在 1937年,日本又发动卢沟桥事变,这个时候,日本的侵华战争已经从局部侵华转变为全面侵华。之后,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华北日军侵入山西,占领太原。而华东方面,日军为了控制上海和南京,挑起八一三事变,不久之后,上海失守。上海离当时首都的南京非常地近,可以说南京的门户,上海失守,直接威胁着南京。12月,南京沦陷,这个时候,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到了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同学们可以看到,红线以东的地方基本都被日军占领,中国已经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大片领土。
然而,日军在侵华战争中,除了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还犯下了一系列滔天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进攻过程中,日军肆意杀害中国人民,而刚才我们说到的南京大屠杀就是有力的证据。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城,对南京城的平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在这次大屠杀中,遇害人数达30万以上。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当时的图片。(图一)这是当时被日军杀害的无辜的孩子。(图二)这是当时日本的两个军官进行的杀人比赛,而他们杀害的正是普通的百姓。(图三)这是当时被日军扔到江边的遇难者的尸体和一段日军处理尸体的材料。这些图片和材料真实地纪录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惨案。从去年开始,我们国家把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而就在这个月的9号,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最新的“世界记忆名录”。这体现了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尊重,我想,作为一名高中生,特别是学过这段历史的高中生,这是大家应该关注的。
此外,日本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公然违反国际法,研制细菌战和化学武器,并把中国人民当作试验品。请同学们看到教材33页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部队分布图,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细菌部队和下属支部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的各大占领区。其中,有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七三一部队做实验的一些工具。看了这些工具,同学们有没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生:有。
师:在当时,日军正是利用这些工具在中国人身上做活体解剖等一些惨无人道的实验。而在抗战结束后,被日军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还有200余万枚,至今,这些武器还对我们有一定的威胁。
这是日本在军事方面所犯下的罪行。而在政治上,日本则通过扶植傀儡政权来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这是日本侵华的一项政治方针。为了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日本就在中国培植傀儡政权。书上36页列出了主要的傀儡政权,同学们看一下有哪些?日本正是借助这些力量来破坏中国的抗日活动,以便达到侵略的目的。
同时,日本侵略者还在占领区内实行经济掠夺政策,用掠夺到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供应其侵华战争的需要。这种靠战争掠夺到的财富来支持战争的政策就叫“以战养战”。这是日本侵华的一项经济方针。
而在文化上,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消磨中国人民的抵抗意识,想从根本上把中国人民变成他们的顺民。
这是日军在侵华过程中所犯下的罪行,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下来,没有的,就把它补充上去。生:做笔记
师:我们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会怎么样?没错,不想当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关内关外的中国人民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学们要知道,这里的“关”指的是山海关。山海关以南称为关内,以北就是关外。大家可以在书上标记一下。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31年到1937的卢沟桥事变是局部抗战阶段,主要是在东北、华北、华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从1937年到1945是全面抗战阶段,其中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为战略防御阶段。1938年10月到1944年为战略相持阶段,1944年到1945年为战略反攻阶段。同学们可以把这个时间表记在书上。
生:记笔记
师:那这里的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其实就是局部抗战。这里有一个表格,我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看一看37页的内容,总结一下,中国共产党、东北军民、国民党爱国官兵以及爱国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分别有哪些。然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完成这个表格。
生:看书。
师:好的。我们先来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先请第一位同学来说一下。生:略
师:很好。请坐。其实已经概括的比较全面了。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就发表了抗日宣言。1935年,中共又发表八一三宣言,并召开瓦窑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还将东北的抗日武装力量组成抗日联军。这是中共的抗战活动。那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东北军民的主要活动有哪些。生:略
师:没错,东北军民首先组成抗日义勇军,后来在中共的组织下发展为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的主要力量。当时,抗日联军战士的姓名都是要保密的,因为一旦敌人知道了姓名,全家人就会惨遭屠杀,所以抗联战士们都用外号相称,因此许多战士牺牲后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东北军民的抗日救亡活运动,那当时的国民党的爱国官兵又有哪些抗战事迹呢?我们请下一位同学来说一下。生:略
师:说的很好。这个时候,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是英勇抵抗,比如蔡廷锴和蒋光鼐率领的十九路军,还有安德馨、宋哲元等人在长城一带进行的抗战。这其中还有一些故事。当时,宋哲元所率领29军和日本关东军在喜峰口交战,喜峰口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就武器装备来看,日军是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29军想取胜,必须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于是,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一种特殊装备上,那就是大刀,还挑选出500名擅长刀术的士兵组成大刀队。由于日军的飞机大炮在晚上都发挥不了作用,所以,大刀队选择在晚上向日军发起突袭。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大刀队不负众望,取得了喜峰口战役的胜利。为了歌颂大刀队的英勇事迹,作曲家麦新在1937年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这首著名的抗战歌曲。
这里要特别讲一下西安事变,西安事变,也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逼蒋抗日”的行动。这里有一段关于西安事变的视频,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看了这段视频,我相信同学们对西安事变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的局面,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而除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军队,当时还有许多的爱国民众也以罢工、募捐等各种方式支援抗日战争。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许多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保全中国的领土完整,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他们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这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情况。那我们来总结一下,局部抗战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从地域上来说,东北、华北、华东、陕北等地区都有抗日救亡运动,这是不是说明抗战的地域很广泛?其次,参与抗战的不仅有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群众、国民党爱国将领,还有普通群众、爱国学生等等,说明参与抗战的阶层众多。再有就是这一阶段是抗战是与反蒋相结合的,当时蒋介石主张不抵抗政策,而这一系列的抗战活动,其实是对不抵抗政策的一种有力的反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刚才我们说到的西安事变。
那么局部抗战有什么作用呢?对日本方面来说,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不是打击了日本的侵略野心?而对中国来说呢,在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时,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勇敢抗争,这加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觉醒;另一方面,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局部抗战推动了国共两党调整政策,也就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这是局部抗战的特点和作用,同学们做好笔记。
但是同学们,虽然局部抗战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也有一定的分散性和自发性。而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局部抗战能够有效抵抗日军的进攻吗?
生:不能。
师:正是因为局部抗战难以抵挡日军的进攻,所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显得尤其重要。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当时有哪些条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呢?
首先,我们说,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由局部侵华转变为全面侵华,这个时候,中国人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是第一个条件。
而我们刚才是不是还说到,中国人民组织的各种局部抗战?这些局部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也推动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而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国民党和共产党也意识到:再斗下去,大家都要变成亡国奴了,所以国共之间也暂时消停了。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给了双方一个合作抗日的机会。
此外,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呼吁各国人民行动起来,反对法西斯。因此,共产国际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条件,同学们可以把它记在书上。生:记笔记。
师:好的,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
1935年,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接着,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把西北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来又改编成第十八集团军,把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到这个时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正式建立了。那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有哪些特点呢?
既然是民族统一战线,是不是应该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因为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大资产阶级。其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最主要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而实际上,国共两党各自拥有政权和军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府和军事指挥部。第三,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都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而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是它的三个特点。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意味着国共开始合作抗日,抗日的战场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那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看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抗战活动。请同学们先浏览39页的内容,找出国民党组织的几次大型会战。
生:看书。
师:同学们找到这几次大型的会战了吗?同学们一起说,有哪些? 生:略
师:没错。那我们就分别来介绍一下这几次会战。
卢沟桥事变后,为了能够实现长期作战的目的,蒋介石决定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为由东向西,于是就在上海主动反击,这就是我们说的淞沪会战。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会战持续了三个月,虽然最后以国民党的失败告终,但它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而在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还组织了太原会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参与了这次会战,并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首次大捷,也是体现国共合作最典型的会战,极大地加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1938年春天开始的徐州会战是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呢,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台儿庄大捷。而在台儿庄战役中,有一支队伍应该引起我们四川人的关注,那就是川军。这些川军士兵在师长王铭章的带领下,奉命苦守滕县。滕县保卫战共打三天,最后,王铭章和3000多士兵全部殉难。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可以说书写了川军抗战史上最为光荣的一页。而指挥“徐州会战”的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到了1938年6月,中国军队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了武汉会战。这次会战的规模非常大,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最后,国民党被迫撤出了武汉。这次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线。但对日军而言,虽然打通了南北交通线,但同时他们也发现,由于战线过长,已无力再发动大型战役。所以武汉的沦陷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而枣宜会战就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发生的一次会战。在这次会战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战死。这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他在战争中誓死抵抗,所表现的英勇精神让人非常敬佩。据说,在张自忠的遗体运回后方的时候,日军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天,以避免伤到他的遗体,而当灵柩运到重庆时,蒋介石亲自护送灵柩,并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这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的几次大型会战。在这些会战中,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总的来说,国民党可以说是节节失利,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正面战场的抗战呢?这里有一段材料,同学们先看一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伤亡,正面战场的损失可以说是非常地惨重。然而,正是由于正面战场的抵抗,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使这场战争变成了持久战,为最后的胜利提供了可能。同时,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的主力,也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我们介绍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那么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看看敌后战场为抗战做出了哪些贡献。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制定抗战方针与政策,在1937年8月22日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党的战略任务是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这里有一张表,同学们看看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根据地有哪些。
敌后战场的主要军事活动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1940年8月,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促进全国抗战形势的发展,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分三个阶段,有104个团参加,参战人数达到20多万。这次战争,打击了日军“囚笼政策”和以战养战的企图,同时提高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但是,由于过高估计了八路军的实力,发动大规模战役,造成军队有生力量的过度消耗。其次,也使根据地遭到日军的疯狂报复,加剧了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困难,据说彭德怀一个村庄召开干部会议,而与会者已经饿得连坐都坐不稳。那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是有多么的困难。
这是我们介绍的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抗战。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呢?这里有两段材料。
生:看材料。
师:看了这两段材料中,同学们觉得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什么关系? 生:略
师:没错,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一种相互配合,协调作战的关系。正面战场承受敌人主力的攻击,而敌后战场则通过游击战,扰乱敌人,来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那我们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抗战。所以,除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抗战,其他的中国人民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普通的中国百姓纷纷为抗战捐款,而在海外的华侨也积极为抗战筹集资金、物资,在书上38页有华侨支援抗战的相关情况,同学们下来之后可以看一下。
在前面我们讲到,全面抗战分为三个阶段,那么1944年之后是哪个阶段?没错,随着这场持久战的继续,抗战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在这一阶段,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共在延安召开了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党的任务。同学们看一下,任务是什么? 生:看书朗读。
师:没错。此外,这次会议还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并且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那它的意义在也在书上,同学们把主要内容和意义勾画下来。
这是当时国内的情况。而国际方面,1945年7月,中美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同年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此时的日本,已经处于团团的包围之中,它的盟友意大利和德国也先后投降。最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这是当时的场景。中方的代表时是何应钦,日方的代表是冈村宁次。到这个时候,中国的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那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思考
师:首先,我们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而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国有句话叫做“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抗战就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第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这个也是抗战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反法西斯盟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比如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运送物资的美国飞虎队,还有出兵东北的苏联红军。正是有了反法西斯盟国的支持,中国才能坚持抗战,并最终赢得胜利。
那么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我们回望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最终都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但抗日战争不同,在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最终赢得了近代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在世界上只是一个饱受列强欺压的对象,不要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连起码的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一个屡战屡败的民族,可能赢得别人的同情,但不可能赢得尊重。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此外,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中国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绝大部分主力,是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同学们看到41页的下面的反法西斯事件统计简表,看一看各个战场作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其中,中国战场是不是是世界反法西斯各大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场?另一方面,中国还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因此,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学们在书上的41页把抗战的意义勾画下来。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新课就上到这里。但是,这里有一个思考题?今天,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日本?是像图片中这样在门口用大字写着“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还是将日本的国旗踩在脚下来发泄不满?或者喊着“拳打脚踢小日本,没有谁能比我狠”?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
生:思考
师:在这里,老师想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1939年春天,日本军医山口诚太郎随日军来到了南京城。这时,南京城已经是满目疮痍。这一切,让他感到很不安。回国之前,他在南京的紫金山下采集了一些在战争废墟上盛开的紫色野花的种子。回国之后呢,他将种子种在庭院里,并将其称为“紫金草”。这种紫金草也叫二月兰,它的花语是爱与和平。第二年,他把紫金草分散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他们种在自己的庭院里。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坚持播撒种子,让紫金草在日本更多的地方生长。2009年4月,由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倡议并捐资塑造、象征和平的“紫金花女孩”铜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公园内落成,这座铜像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7、8岁的南京女孩,她手举一束紫金草,置身在漫山遍野的紫金花丛中,象征着对美好和平的向往和祈愿。揭幕仪式上,山口成太郎的儿子山口裕先生说,1966年父亲去世后留下遗言,要他把推广紫金草的事业继续下去。而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进行着这项工作。
同学们,紫金草虽然普通,但它所蕴涵的精神非常可贵,时刻提醒着日本民众不要忘记那段不幸的过去。两位山口先生的紫金草也表达了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真诚面对历史、反省历史、愿意与中国人民一起面向未来的决心。当然,我们也希望紫金草,这一和平之花能够世代开放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最后呢,我想用***的话来结束本课。我想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好的。那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