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绘画是表现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
绘画是表现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幅好的作品,应该留下自然所不能替代的东西。即:我们因个人的喜好、性情、学识,对所感受的物象根据立意进行取舍、整理之后,采用相应的绘画形式加之表现的结果。绘画艺术创作是个人化的行为,没有既定的成规,但也不是无章可循。正是由于艺术世界无穷尽的可探索性,才使得艺术如此千变万化。艺术需要激情和感觉,它带给你瞬间的灵感和顿悟,可以说激情是引导创作的开始。不过,我认为理性地思考也同样不容忽视。不同的艺术追求会使画面的效果大相径庭。
当我确定了一个我感兴趣的表现主题或对象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突出它的特点。如何牢牢地抓住当时当地的感受,并特别注意针对不同景色的感受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同时探索新的绘画表现语言。就个人的创作经验而言,我遵循“变化中求统一”的作画原则。这种“变化”依托于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如强弱对比、虚实对比、形色对比等构成画面的诸多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在作品《春的气息》(1999年,140×120cm)中就充分考虑了各种对比关系的运用与“春的气息”这一主题之间的关系。画中梧桐树的枝条在风中舞动,和淡雅静谧的画面气氛形成动与静的对比。浅灰色系的同类色关系(如绿色系的走势和安排在画中的协调作用)是产生画面整体气氛的因素,枝条有轻重缓急的线形变化,和背景中房屋轮廓线的笔直形成对比。画面中小面积红与绿的补色对比在大面积的淡灰色对比中更加夺目,这个地方既是画面色彩纯度最高的部分也是线条密集处,同时黑白对比最强的色块也集中于此,我把它称为“画眼”。在几乎平涂色块的背景处理上,这些枝条更显示了丰富的色彩变化。
创作时我几乎不刻意追求画面的空间感,只讲求画面色彩关系的处理和画面各种对比关系的层次安排。点、线、面的构成是画面形式感的基础元素,当绘画抛开了主题性时,现代主义画家更多关注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空间意识被弱化,透视规律不再被奉为宗旨之后,绘画回到最本质的表现。从后印象派开始就有不少大师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验,他们的经验给我不少启发,尤其是凡高的用笔、马蒂斯对色彩关系的处理,还有毕加索多视点的理性分解和重构,维亚尔画面的形式处理等。作品《南国林涛》(2004年,38×46cm)就是我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整个画面是以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出现,没有明确的主题,只有抽象的形式。不同的点状笔法使画面产生了质感的变化,几块灰色块的形之间有一种势态形成了一股向心力,围住画面中零散不规则的散点,通过间杂安排小面积、高纯度的红黄绿小色块使这个部分成为画面的主体。那些看起来随意的用笔是经过了仔细推敲后安排的。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着重于画面形式感的处理,也考虑笔触和肌理质感的关系。同样地,在《山野》(2005年,73×54cm)的构图和形式以及笔触的处理等与《南国林涛》有许多共通之处。此外,我在作品《北方-旱春》(2005年,160×180cm)中,仍然继续画面形式的探索,落笔之前对于构图进行过思考并根据现场写生的经验安排了画面的线形框架,这件作品基本是点、线条和色块的结合,高明度低纯度灰色系的细微变化产生的画面平静感和线的波折动感之间的对比。画面前方的线条硬直,而画面后方的线形浅淡。为了突出画面的节奏感和松紧关系在画面的主要部位加强了黑白对比和造型的的变化,笔触也处理得更厚重,与画面其他部分的平缓用笔有所不同,这样的处理使画面的各种对比关系更加丰富。这就是我所需要的变化。同时我认为笔触的表现力和节奏感对传达情绪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作品《北方-旱春》没有像《山野》那样处理成高纯度的色彩对比关系,而是更多考虑色彩与表现形式内容和情绪的需要。《绿韵》(2000年,58×60cm)的创作主要是从形和色彩关系角度去表现它,从画面外围的冷色调的蓝绿到中部的黄绿暖色调的色彩冷暖对比,为了与满眼鲜艳的绿色进行对比,白色灰色的树干被处理成偏红的色彩。对比色的运用使画面更响亮。树形的处理上注意了空间疏密的安排,树叶被处理成各种点状的变化。在绿色系的主导关系中,形的变化加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沙家浜》(2005年,80×65cm)是一件高纯度色彩对比的作品。在色彩表现方法上,吸收了野兽派的色彩表现法,马蒂斯认为空间是依靠色彩来表现的而不是光线和透视构图上。不同的色相不同的造型分布拉开了画面的结构层次,丰富了画面语言的表现力。
对于我来说,写生就是创作。我的创作离不开能够触动心灵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总能不断地增加我鲜活的感受和创作活力,如果总是被动的描摹自然就会失去画画的兴趣,而主动的表现就会把握好主客体与绘画的关系。
创作和学习是一体的,古往今来的画家们无不是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过程中成长。西方绘画的传统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河,即使是在号称破坏一切和颠覆架上绘画传统的后现代艺术实验的大潮汹涌之际也未曾枯竭。人类视觉审美需求决定了它的存在。美的法则不一,可归结为“万变不离其宗”。在艺术技巧花样翻新的时期,怎样增加艺术内涵和突显个人审美情趣也是画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在现阶段的创作中如何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逐渐地让自己的绘画语言清晰可辨,是我当前所要努力做的事情。
第二篇: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黄孟轲
【专题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10年03期
【原文出处】《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年10A期第39~42页 【作者简介】黄孟轲 浙江慈溪中学 315300
一、让学生感悟文章背后的生命意义,使他们明白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还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而感悟体验作文背后人的意义与写作意义的关系,在寻求自我展示中将生命投入写作
人天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念,其目的在于寻求他人的理解,以实现彼此的心灵对话。当写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索而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认识时,他需要有一种方式来向这个世界袒露胸怀、展示才智。他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与他人进行精神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写作。对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写作会成为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和生存的重要标志,并伴随其天长地久。他能够在写作中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存在。史铁生与《我与地坛》、奥斯特洛夫斯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类写作史上可以为此作证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也说:“我写作,首先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和一种不可战胜的欲望。既然是我的一种爱好,那我就不得不写。”当然学生写作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这种将写作视为生命的形式,是我们的写作教育值得关注的理念。我们可以多让学生去感悟杰出作品的生命魅力,使其心有戚戚也。如我长期以来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与学生一起读作品,交流读的感受。我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学生也经常向我介绍他们在读的作品,师生共同与作家、与文本交流对话。我特别注意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那些优秀作品的语言文字背后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作家;作家的生命、作家的灵魂我们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阅读之后的对话交流中,我与学生的心灵也会被感化,读了作品后似乎可以慢慢感受到作家写作时一种生命搏动的情景,慢慢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写作不是一种文字技巧,更不是一种等待完成的任务。这样对学生的写作也是一种无言的启迪。记得学生岑孟棒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我真正爱上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老师常带我们阅读解剖鲁迅、张爱玲、史铁生、马尔克斯,甚至还涉及韩寒的《三重门》等作品。不只是作品本身怎样感动我,在黄老师的启发下,我还知道了原来小说散文是这样的,可以这么写;原来写作就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与生命的以一种独到的眼光的审视,我也有自己对生活的个人感受。”
学生的写作虽然有别于作家的创作,但对生活的感悟,写作情感的触发,道理是一样的。透过作品与作品背后作家的创作情景可以使学生领悟写作的意义与特质,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通过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去审视世界万物。中学生的作文世界是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生气勃勃的语言世界。
二、我们只有了解他们,才能从这代人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生活的世界,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灵魂世界
我们看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中,我们的学生常常处在封闭当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他们的处境又很无奈。学生常常很难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判断。所以不少学生又常常处于一种无奈的人生境地。长期以来,学校的作文教育费时费力且效果差,甚至在有些教师的“教育”下学生本来具备的写作灵气也被扼杀了。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无论作文指导,还是作文批改讲评,不少教师还只是以教师自我的意识、观念为出发点,从而导致学生作文的全过程都限制在教师自身的阴影之下。这样必然会使学生作文处于局限在教师意识支配下的被动状态,学生本来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个性习惯、生活经历像一个螺丝钉被拧在教师所控制的大机器之中。长此以往,不少学生的作文缺乏激情,没有童心稚气,没有青少年应该有的风华正茂年轻气盛,看不出真切的生活感觉和体验,常常是言之无物、平庸无聊,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甚至空话、套话、废话连篇。
三、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位子
作文教学的前提与本质应该是对学生内在的生活、个性、智慧等首先是尊重,其次是爱护,再次是发掘调动激发,努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个性志趣应该是有差异的,但有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却是一样的,以一种模子甚至以自己的一种喜好来评定作文。无论是内容、角度、手法、语言、文体都只剩下一种风格,这是很可怕的。学生作文时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位子被教师占领了,学生的生活、个性、智慧都被教师的主观意识给扼杀了。讲得严重一点就是对人的个性的扭曲,它改变的是人的灵魂。现在更严重的是,很多教师以中高考作文的所谓标准规范来指导作文,让学生大量地去表现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东西,导致伪手法与伪语言就不足为奇了,伪崇高、伪思想、伪情感充斥着作文。
我常对一些教师说,学生的个性素养在我们的所谓训练培养中被不知不觉逐渐耗损了,甚至被扼杀了。我的学生之所以会写文章,我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不扼杀他们的写作个性,努力唤醒他们身上的天性、灵性、智性,努力给他们的写作创设一个自由的良好的环境。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有些学生高一时文章写得不错,到高二高三反而严重地退化了。我曾经进行过三年的专门跟踪了解,一般来说学生刚刚进高中时很写与很不会写的学生占少数,多数是一般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一种,可见,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教育因素。我了解的一些高一开始时会写的学生到了高一下学期写作能力开始衰退,到高二明显下降,到高三就只会机械地写应试文章了,原来的一些还没有被初中老师耗光的灵性被高中老师耗得差不多了。这些学生后来再去改变很难。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尊重爱护其个性、智慧、情感再到尽可能多地去激发、唤醒实在太重要了。
写作教学中的唤醒,首先是挖掘学生身上的一种潜在的东西。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个性情感,不一样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我”能够在作文中凸显出来,让学生找到自己写作的位子。我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一定的写作个性。在个性化的文章当中,其实一个独立的写作的人也站立起来了,文章当然会各有不同,异彩纷呈。
四、对学生个性、才情甚至另类写作的思想观点应该去爱护,去引导,使他们的各种写作智慧充分张扬
劳林江同学是我2007届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自农村。他理科成绩好,善观察,会思考。进入高中按其说法是受了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影响“第一次真正知道要多读书”。他高一时特别喜欢读鲁迅、张爱玲、海子、沈从文、余华等人的作品,经常跑到我办公室拿书。到了高二读得比较多的是历史哲学及中西现代派的文学作品。这在今天的中学生中是非常难得的。他为人平和,但文字张扬,敢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个性;有时难免有点偏激甚至颓废,但更多的是显现着青春美好的东西。他的文字最可贵的是真诚,即使偏激颓废也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他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是在高一第二学期。我要求学生把观察练笔的本子每学期交几次,发现他的语言感觉特别好,干净利落,字字见物,常常能够把很普通的东西写出味道来。
但过了暑假,他的作品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部分文章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欧化味道浓的语言腔调,内容常常流露出无奈的阴冷,笔下的人生意义在迷茫无奈中得过且过;不少文章又不时地对身边的人与事轻率地揶揄,甚至嘲弄神圣崇高,语言与手法常常柔弱缠绵或无病呻吟,给人的感觉是气性浮躁,想写理想与现实的迷茫无奈的内心碰撞,但又很苍白无力。
我知道他被“80后”写作捆住了,像他这样的学生其实有一大批。为此,我在学校作了两次专题讲座,把“80后”写作的特征作了阐释,并把它同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作了比较。当然“80后”作家也有一些是冷静的思考者。
劳林江同学对这些也有所思考,他后来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我欣赏鲁迅、张爱玲,也由衷地喜欢韩寒、郭敬明,但我知道了我笔下的文字应该是紧紧地贴着地面行走的。我也在往这方面努力。”
通过劳林江及他在写作过程中的生命成长,我常常在想,对“80后”的写作与当下青春阅读写作,我们应该有冷静客观的认识。我们的教育需要我们的教师转变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只有认真读了才有发言权。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写作的基本道理:真正有独创性的文章要的是自己的生活与独到的思想,特别是要有生命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一切靠模仿是不可能达到的。
五、帮助学生练就会“发现”的眼光
写作是反映生活的,因此,“发现”它,其根本意义即是“发现生活”。
发现心灵的广阔,发现自然的美好,发现生活的多色多味……任何一部作品之所以成功,首先就在于它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发现。无论是一种新的义理、新的观念、新的现象,还是新的情感、新的感觉,总要有属于自己的新的内容。
首先是题材的发现:你所写的题材是别人很少或没有写过的。如《今生今世的证据》的作者,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个散文家”的新疆土生土长的青年农民刘亮程,以一个农民的独到眼光去发现,文章中“证据”“村庄”既是世俗的,更是精神的。“家园”不只是一种事物的记忆与怀旧,还应该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思想资源。他还思考“土地”“动物”是可以与人沟通,可以和谐地与人融会在一起的。他认为:“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其次是题旨的发现:在别人写过的旧题材中挖掘出新的内容。鲁迅先生在阅读古籍及中国的历史时发现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吃人”——即对人民的奴役,对人民心灵的摧残。他为自己的发现而震惊,于是弃医从文,立志疗救国民灵魂,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一系列作品。
再次是视角的发现:用新的切入角度,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生活另生一种观照。如发现自然界弱小生命蕴涵的力量,发现普通人的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这些就要求学生作为写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生活积累,有自己的生活体验。1.走出单纯的模仿,真正凸显自己的个性。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般的学生课堂习作到高考满分作文,从新概念作文比赛到《萌芽》《美文》(少年散文版)等报刊发表的优秀作品,很大一部分文章都有这样一些共同问题:缺少当代青少年应有的精神风采,而常常是或轻率地揶揄神圣嘲弄崇高,或眼光毒辣而过于阴冷,其人生在迷茫无奈中挣扎,多有反叛传统、反叛文化、反叛古典的倾向;其描写的世界也与以前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作者笔下的母语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汉语写作,语言欧化单一,有的甚至是粗糙,母语的典雅丰厚的魅力在其笔下很难看到;文风常常柔弱缠绵或无病呻吟;即使涉及到思想也常常是充满了虚空的味道。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在阅读批改一些有个性的学生作文时我也逐渐认识到,凡是学生中有独创性的文章,都对时代、现实、自我有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具体点说,就是能够将对现实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感情倾向,渗入到具体的艺术感受之中,从而使它变得大气,获得艺术穿透力。这往往也是今天学生写作中所最欠缺的。受“80后”写作影响的中学生,他们认同、追寻,并不约而同地模仿的常常只是宣泄某种愤青似的情绪,即反叛精神中所蕴涵的自恋倾向,柔弱缠绵的文风较为常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我们教师的有效教学。我们应努力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明白,写作离不开必要的模仿,模仿也是写作的一种手段;但模仿绝不是作文的全部。真正的写作只能是个性,是自我,是创造。即使模仿也应该找到与自己写作个性相似的作家作品,而且不能停留在“80后”身上。
我在作文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独创性除了要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否具有善感的心灵、丰富的个人体验。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思想与写法上的正确引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一样,个性才能不同,对世界的洞察力、理解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写作应该有其个人的生命印记,无论从语言到思想都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就拿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激情来说,可以是湍急澎湃、奔放热烈、激越昂扬、沉郁悲壮、灵动飘逸,也可以是宁静明丽、伤感流连、冷峻庄重。对现实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感情倾向,组成了作者具体感受世界的主导色调,是作者确定其个性风格的内在动力,让作文刻上了明显的“本我”胎记。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语言是个人存在的独特形式。我们应努力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找到语言的位子。
我们应该理解真正的写作要走的只能是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千百万人地挤在一起,即使你勇敢又聪明也只能是一棵墙头草,发出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80后”写作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内涵,我们可以吸收其优秀的东西,但写作生命的激情只能来自现实,它一定是对现实强烈、生动的审美感受,是对世界具体感受的独特方式,是能动的创造与生发。只有这样的写作才能发掘出生活中真正要表现的事物,才能够逼近人的生命内核,更好地关注人的精神性的内容。2.初步建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体系。
我们思考与探索的对象是“人”,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智性的活动,是一种生命的行为;作文教学的起始点与归结点是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是对人生的体悟,而决不是把写作仅仅建立在操作的层面。即便其中有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也是对“人”的认识和思考的结果。我们应把写作看成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中学生,其人生意识、人格意识已开始形成。写作是指向自我实现的,中学生在作文中要陈述事实,表露感情,阐发观点,都只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作文是心灵的外化构建,是心智的语言载体,写作教学的第一层面就是把学生潜在的能力激发出来。提倡个性化写作,意味着写作者对生活对生命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至少是有所感悟有所体味的独特的体验,这是一种只属于“我”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小天地”。
达到这一认识高度,一切技术层面的训练就有了根,就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一类写作技巧手法,也都应以写作主体的意志情感为触发点,才能率真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技巧才有生命活力。手法,如现代主义的荒诞变形,沈从文的清丽婉约,都是对生活的一种透视感悟。语言尤其如此,所以汪曾祺说,语言是文章本身。好的语言应该是你内在精神的再现,也是你生命的外化。追求语言首先应从内在情感出发,这方面,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感悟到作文对语言的追求是为了达到一个“意”,而不是为语言而语言。追求语言的“痛苦”,其实是表意传情的痛苦,正所谓“字字辛酸泪,句句情思意”。
六、让学生在体悟生活、感悟生命中由“心有所想”发展到“写有所成”
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感受到:一个经过教育培养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学生与一个缺乏写作培育的学生的最初差别,往往就表现在当两个人同处材料丰富的外部生活世界时,前者可以迅速地从中获取写作所需的种种印象、认识、情感体验等等,形成自己多姿多彩的内部世界;而后者则完全有可能内心一片茫然。这正如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种“发现”力,便是由外部世界向内心世界的转换能力。
两者之间的另一个明显差别,表现在当两个人都拥有丰富的、心理内涵相似的内部世界时,后者可能让它长期停留在从外部世界形成印象、认识、情感体验时的原生状态;前者则可能将这一切及时纳入主体自我反思的审美视野之中,能够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生命对话,重新辨析、感悟、提炼、重组,改变它的原生状态而创造出新的内心图式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在阅读了与自己的内部世界在心理内涵上相似甚至一致的同学的优秀作品,会发出一种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要写呢?”其实,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它是一个人的智慧生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主体意识的自我反思。其未来作文的基本雏形正是在这个与自己生命、生活对话,并能够反观自省的过程中设计完成的。
当然,“心有所想”并不就等于“写有所成”。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人都能体验到,将“心有所想”转化为文本的过程,并非简单地用文字记录的过程。这其中埋伏着重重写作难关,我们不排斥写作的方法,如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只是它应该包含着学生“心营意造”之功,这里体现着写作者生活积累与智性能力的高下,更体现着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这种感悟是一种个体化的审美感受力,是对语言精微之处和技巧的洞悉能力。每一篇作文其实都是一部与学生个体有关的“历史”;每一部作品都是写作者用文字建造出的一个和“我”有关的世界,存储“我”的生活、想象、虚构、质疑、批判和向往,承载“我”的趣味和思考。这一切,我上面也谈到过,对写作者来说不是天生的,通过教育是可以培育的。写作教育的功效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写作者在寻求自我个性精神、思想情感的展示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将生命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三篇: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性存在
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性存在。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指高尚的精神文化追求、正确的文化导向、良好的文化机制与氛围以及突出的文化成果和较强的文化辐射力。学校在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培育美好情感、涵养人文精神、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每一师生在一个融先进文化和人文关怀为一体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而这一切都与阅读密不可分。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里,一所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学校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有人说,阅读不是每天直接给你东西,它在你的性格里,它在你的举止里,它在你的谈吐中,它在你的词语里。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与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人文性是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根本所在。无论在怎样的时代,人们对学校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人文情结,视之为留守人文精神的神圣殿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认同的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和异化。21 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是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
实践证明,书香校园创建过程中切实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背景,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夯实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进了德育和情感的发育,促进了文化的自觉认同。阅读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润物无声中,“真”的追求、“美”的诉求、“善”的表达,浸润着校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和谐的传达中,也不经意地诠释了学校文化的内涵。
鉴于上述认识,学校近年来着眼内涵发展,以构建书香校园为突破口,通过实施“立体化阅读”策略,奠定了学生的学业基础,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提高了学校文化的影响力,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一、通过“经典诵读”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
传承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责,通过传承文化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至关重要。目前,不少学生缺乏理想、缺乏责任感、特别是对祖国的民族文化、历史地理、传统美德知之甚少,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和最优秀的精神财富;是成人之本,民族之魂,定国之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诸多经典作品,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得以弘扬的深厚土壤;其精华历久弥新,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光彩。学习传统文化典籍能够使师生更加了解、热爱中华民族,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使其思维、思想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和哲理性。传统文化大都是文、史、哲的统一,其中很多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启发人们用哲学方法思考问题,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同时还可以激发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行。此外,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正如一个国学大师所说:“一个民族数千年文化,精华不过几本经典而已,节选出的数百短篇作代表,单字在其中,文法在其中,文艺在其中,思想在其中。以此立下根基,则无书不可读,无理不可通,此乃执简御繁之道。”为此,引导学生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民族文化,继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培养民族精神,就成为学校教育的要务,也是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的必然过程。
为使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与各路大师在一起,踩在伟人的肩膀上,开启智慧,奠定一生高远的见识和优美的人格,实验小学自2003 年以来,不断完善和丰富校本国学课程。国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国学启蒙和经典诵读,教学通过每周固定一节课课时和每日晨间诵读来实现。国学启蒙的主要内容是经典名篇的赏析,历史名人故事,山东地方的历史名人与名作等,融故事性、欣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为学生喜闻乐见。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经典,中华古代经典主要篇目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孝经》《百家姓》《论语》《大学》《中庸》,唐诗200 首,宋词二十首,曲赋二十篇;下学年,学校还将在中高年级增加英文原版的经典篇目,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雪莱·十四行诗》《理想国》等。另外,学校在选材上注意了选取确属“经典”的精华部分,剔除了不适合现代社会、与科学民主精神违背的内容,在传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注意与时代接轨,使文化传承充分重视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学校通过常年坚持“四个一”活动,保障诵读活动形成常规,取得实效:每天晨间诵读一次,时间在20 分钟以上,采用教师带领下的集体诵读方式进行;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月学校在各班用集体背诵的方式测查一次,为减轻学生的负担,测查不采用答卷形式,也不采用逐一过关的形式,允许个别孩子有差异。测查看三个要点:一听集体诵读的流畅度,二看集体诵读的神韵,三查识字情况。每学期在读书节上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和成果汇报活动。为使诵读活动生动活泼有气氛,班级背诵活动经常采用“拍手歌”“换词唱经典”“小小擂台赛”“师生对诗”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与实效性。鉴于经典诵读篇目的流畅性和韵律感,便于无意识记,学校每日在大课间和学生到校过程插播优美的配乐诵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大量的经典篇目。如:把经典诵读的内容配上富有韵律感和现代感的音乐,变成课间操的伴奏曲,让学生在手舞足蹈的同时学习经典。把图书摆在教室的角落,让读书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在对所读经典熟读后,结合其他形式,进一步拓展、感悟、领会。如:把诵读内容编成有韵律的配乐诵读,让学生随着音乐律动。各班级还独创了许多方式,让学生在“书、写、画、摄、讲、演”等活动中提升了诵读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程度往往不取决于口语中的字词水平,而取决于扮演生僻字角色的大量书面文字。学校的实践证明,通过拼音大字本的经典诵读,学生无意识地提前识字,早期阅读程度大大提高,轻松克服了课堂语文生字词的教学障碍。最为明显的是低年级,在诵读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后,识字量就达到四千字,相当可观,这是每学期一本教材的传统语文教学所不可比拟的。经典诵读的效果表明,诵读大大增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二、通过“持续默读”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终身学习是现代人超越传统人的被动生存状态而提升生命质量、改善生活水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为此,学校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即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然坚持学习的人。传统观点中,教师认为阅读是课内语文教学的补充,家长认为学好课本才是最重要的。对语文之外如情感的发育、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背景的拓宽、文化的自觉认同等方面的作用的认识还不够。
我们认为,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每一课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先会读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才能了解题意;才能读懂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课文,如果阅读能力低下,就无法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由于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根植于阅读,因此,阅读是所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核心。也可以说,阅读是今日校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默读是一种最实用、最有价值的读书方法。比朗读要快得多,有利于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为此,实验小学通过“持续默读”工程实现了师生的人文精神陶冶、阅读习惯养成、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提升。
第一,学校提供条件、创设氛围。大量地丰富了图书馆馆藏图书,全天开放多个阅览室,建设了电子阅览室,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倡导了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使全体师生时时有书读,处处可读书,最大限度地提供读书方便和激发读书热情。
第二,开设了读写大课。每周两节,精选篇目,分类规范、分层推荐,教学生会选书,会读书,印发读书笔记,记录读书感悟,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读写课的主要内容为:教材中的经典诗文和现代美文为阅读重点;结合写作的名篇赏析;国内外优秀的图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参考新课程标准推荐的读书目录给学生选择不同的图书,包括中国的传统经典和名著,以学生现代生活的时代为主题的优秀健康读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具有较高内涵的经典外国名著。
第三,开展每日的持续默读活动。每天下午第二节课的后20 分钟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持续默读”时间,这一时间全校师生共同进行自由阅读。学校要求教师陪着学生一起阅读,做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学生,调节读书氛围,培养读书习惯。共同持续默读时间没有任务性阅读,没有指定书目,大人读大人喜欢看的有益书籍,孩子读孩子喜欢看的健康书籍。教师学生的书籍当中不忽略报刊杂志,不歧视好的漫画书,充分凸显阅读自由,彰显阅读个性,让师生体验个性化自由阅读的精神愉悦和兴趣。持续默读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增进同伴间读书情况的了解,相互影响、分享、交流、共享,便于持续恒久地保持阅读热情和通过环境不断提高阅读品位。更有意义的是,这会使学生把持续默读时间没有读完的书作为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接着读,细细品,产生了可贵的后效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据调查和测验显示,持续默读中,由于阅读去除了功利性,倡导回归阅读本真,倡导阅读的自由性和个性化,因此,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阅读行为中自然地体现出了不同的阅读特点。低年级学生以童话、军事、浅显的科普科学读物为主,偏爱形象生动、故事性强、童真童趣、绘本类图书。低年级男孩子偏爱自然科学内容,如动物世界、恐龙系列、军事等方面的书籍。《译林》和《夏洛的网》一类流行书目更为低年级儿童喜爱。三四年级的学生以小说、绘本、科普、童话、报刊、作文赏析、科幻类图书为主,五年级的学生则以儿童文学、中外名著、人文历史、百科知识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开始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趣,表现出明显的阅读理性。男孩子喜欢科普类、探险类如《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等,女孩子喜欢读儿童文学、童话、《感动人心的100 个故事》等。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内容呈现出与年龄特点相适应的特点,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内容由浅显到深刻,阅读视野由狭窄到逐渐宏阔,阅读的品味逐渐提高。通过常年坚持的持续默读活动,学生读书速度大大提高,读书量大大增加,三年级以上学生由每学期平均读2.2 本课外 书增加到人均15.8 本,有的同学每学期读大约近50 本书。
持续默读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其学科理解力,有效提高了学习力和学业成绩。学校在轻松的不断减负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实现了功利性和人文性的有益结合。童蒙养正,书润童年。为使阅读过程充满活力,学校积极创设氛围,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学校每学期都要常规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读书于活动,以活动引领读书。讲:每日语文课上的阅读、交流、口语交际;背:古诗,佳句,格言;写:手抄小报。赛:征文比赛,快速阅读、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展:摘抄展、优秀笔记展、剪贴本、获奖展。画:诗配画;演:在读书节、艺术节上,演童话剧、课本剧等。此外,学校还通过阅读足迹记录册、阅读晋级等形式,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选阅读之星。通过对群体读书质量、读书氛围和读书活动的评价来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学校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
正是在这种亲近文化、亲近书本的过程中,学校得到了良性发展。阅读滋润了师生的底气,阅读给予了师生灵气,阅读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三、通过“亲子阅读”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由美国知名专家组成的阅读委员会耗时两年,成就了美国25 年来最重要最具“常识性”的教育文献《成为阅读大国》。其主要研究成果中,有两项简单的论述很震撼人心。一是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二是证据显示,朗读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上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个家庭和各个年级进行。朗读过程中需要发音器官的配合,并通过声音和语气、语调等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对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作用。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背景,增进理解力,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专家认为:朗读是唯一的且最重要的活动。其比成绩单、家庭作业、评估表等更重要,朗读是最便宜、最简单、最古老的教学手段。不需要高文凭,就可以得心应手。事实证明,如果背景知识匮乏,或错误,即使你阅读到新的信息,也没用。就读书来说,对背景知识了解越少,读得就越慢。研究证明,人的阅读能力、理解力与听力在不同的年龄段和受教育水平下程度不同,八年级以上阅读力和听力才趋近相同。比如,一个六岁孩子可以听懂6000 个词的故事,但却看不懂一本300 字的书。故在小学段,仍需要大量高程度的词汇入耳入脑,提高词汇储备。因此,成人的朗读就十分重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孩子在家的时间是在学校时间的6 倍,说明家长必须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基于家庭的亲子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芭芭拉的一套祖传的教育秘诀就是家庭朗读活动。有足够的材料证明,给孩子读书是一个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儿童思维情感品质的有效途径。
为发挥学校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凝聚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推进学校的文化构建,为寻求家长认同和支持,实验小学提出通过“立体化阅读活动”拓展、开放、延伸到家庭的策略,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因此,学校费了较大的力气推进家庭亲子阅读和朗读活动。在推进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家庭亲子阅读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听家长朗读吗?二是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的较为丰富的家庭藏书?三是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能坚持多久?
围绕上述问题,学校通过高频次的专题讲座、专题辅导、发放专门资料和开展主题沙龙等系列互动性活动,来解决家长的观念和认识问题。互动主题有很多,如《孩子的书架,家庭精神的宝藏》《孩子今年要读哪些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家长朗读吗》《亲子阅读怎样进行》《假期指导孩子阅读的妙招》,由于内容和方法得当,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调研结果表明,学校94%的家庭都积极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这些家长每天都能够抽出10分钟以上的时间为孩子朗读,和孩子共同阅读。每个家庭的藏书量都在逐年增加,一二年级家庭藏书量有1/3 的学生能够达到200 本以上,四年级学生藏书量不少超过500 本,三至五年级学生平均藏书量达到400本左右。大多家庭都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少数家庭能够有意识的培养整个家庭的阅读习惯。假期阅读是学校家庭作业中的重要内容,假后的读书晋级各年级都有详细标准。通过口头提问、家庭调查、家长评价、读书足迹追踪、读书会上的交流情况,分别从读书数量、读书质量、读书习惯、经典背诵、古诗积累、习作运用、词句积累等方面进行考查,为学生晋级,借以激励学生,引发更为持续的读书兴趣和阅读行为。
有人说,阅读不是每天直接给你东西,它在你的性格里,它在你的举止里,它在你的谈吐中,它在你的词语里。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与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
实践证明,“立体阅读”策略的实施切实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背景,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夯实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进了德育和情感的发育,促进了文化的自觉认同。阅读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润物无声中,“真”的追求、“美”的诉求、“善”的表达,浸润着校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和谐的传达中,也不经意地诠释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人文性是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根本所在。无论在怎样的时代,人们对学校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人文情结,视之为留守人文精神的神圣殿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认同的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和异化。21 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是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
实验小学的“立体化阅读”策略,旨在统筹多种方式、多种资源、多种空间、多种内容,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旨在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人文精神支柱,提升综合素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幸福奠基。
第四篇:入党思想汇报: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
尊敬的党组织:为了能够实现入党的理想我一直在努力,坚持学习和分析,这些都让我更加善于思考,入党思想汇报: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让我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党课的教育让我不仅仅收获了党建理论,更让我产生了对历史的兴趣。所以今天我想和党组织汇报我思考的一点结果。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史为鉴、以史为师,这大概是很多人了解历史的一个动机,也经常被认为是历史最重要的功用。历史的是一种代表人类记忆的基本知识形态,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智慧的基本来源。对帕尔默教授等编写的《现代世界史》在交代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历史,因为时间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历时性是事物的基本特性,任何一个事物都“所来有自”,它的今天都是基于过去发展演变过来的。譬如现代社会,它的形成是有源流的,早期什么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什么重大的推进,怎样完成更迭换代等等。读完这部书有助于了解现代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今天中国的历史学,更普遍的是这样一种观念:历史只是一些事件,或者说故事,是案例。历史的功用,被主要理解为通过这些事例来讲道理,和寓言的作用差不多,思想汇报《入党思想汇报: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经商的人想从历史故事中学谋略,从政的人想从中学厚黑。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无论是鉴还是师,其中透出来的意思都是历史,只不过像寓言一样,被割裂了、中断了过去和现在的联系,但也忽视了历史最重要的认识论意义:现在和过去是一个连续体。把历史简化成一个个有趣的或者有教益的故事,对于普及公众的历史知识多多少少有些好处,但不能指望靠百家讲坛式的历史述说方式来提高全民族的历史思考的品质。如果将历史看成是由一系列的故事组成的,那些过去的事由于有趣、对我们“有用”会被留下了,还有一些人物政治史以外的、不能用故事反映的、历史深层结构的部分,譬如历史中的结构性、制度性的东西,就会被忽视、被遗忘。我们经常会被问到历史有什么用。其实历史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历史对于个体、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记忆。你说记忆对一个人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和文明的基本功能就在这里。历史学是追溯源流、追溯演变,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展示一个事物的连续性,这是历史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用。就像要了解一个人,你只知道他的相貌、身高、性格、职业、爱好等静态的、当前的属性并不够;要对他有深度的了解,特别是要达到深度理解的程度,你就要清楚他的履历、他的过去。回到现代化或者说现代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中国当代现代化,如果对人类发展的历史不了解的话,就弄不清很多问题。譬如国家和市场的关系这样一个发展和现代化研究中的基本问题,非历史的经济学总是说,国家干预总是消极的、破坏性的,现代化的、好的经济体制就是国家彻底的退出,让纯粹经济的力量、所谓自我规制、自我完善市场的力量来主宰。去看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就很明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国家和市场的关系非常复杂,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对经济领域起作用的方式也非常复杂,远不是经济学家讲的那样。的确,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加尔布雷斯所说的,是“系统地排斥历史”;而历史学家打破这种神话的工具就是具体的历史研究和历史分析。很多东西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不过麻烦的是,很多现实和历史问题的答案又不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所能求得的,是要在历史的深层结构、潮流趋势中去寻求的
第五篇: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
延迟满足
(六安市城北小学 张丽)
记得在杂志上看到“延迟满足”这个词,我心里想当然的认为就是让孩子学会等待。通过查资料我才知道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决策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自我,控制自我的能力。“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生活中有不乏这样的行为,比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这些都是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造成的。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些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给他们每一颗非常好吃的糖果,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掉糖果,只能吃一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一共可以吃到两颗糖果。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果马上吃掉;而有些孩子则能耐住性子,闭上眼睛,也有的孩子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力。消磨时间,以克制自己的欲望,而获得更多的糖果。心理学家跟踪这些做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是:那些能在等待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人人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高、更远的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现在有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之所以上瘾迷恋,就是因为游戏在非常短时间内就给出结果,非常符合人类这一天性。
我的孩子今年14周岁,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变化变化巨大,如何塑造良好的品质,是我思索的重要课题。
孩子的运动能力较差,记得在上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在体育课上教跳绳,半学期过去了,他一个都不能跳过去。老师和我谈到这件事,我就问孩子:“为什么跳不好?”他说:“我不想学,我想自由的玩。”我就告诉他:“你牺牲一些玩耍的时间,但获得了一项技能,而且这种技能对你的身体、体质非常有利,你必须要认真练习。”儿子听了我们的话,也表示愿意去。放学以后,我就手把手教他,孩子从一个跳不好,逐渐跳到10个,20个,30个,现在每分钟能跳到一百七八十,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大大提高了。现在不要我要求他跳,他也十分愿意跳绳,我感到十分欣慰。
一、人生从养成一个好习惯开始。
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而能持之以恒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孩子的作文能力比较差,我就鼓励他每天阅读以后,写上一两百字的读书笔记。开始孩子很不理解,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但是渐渐的,孩子写作觉得容易了,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虽然每天花了十几分钟时间但作用非常明显。
每天写500字的日记,或者每天写一千字的文章,每天跑步五公里,每天看书两小时,一年的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具有巨大的改变。延迟满足感让你重新思考生活,并持之以恒,向着努力方向前进。
二、设立长期目标为目标去持续努力。延迟满足感告诉我们,你不用天天想着春播秋种,而是把自己的目标制定的很远很远,这样你才会认真思考,长远规划。年轻人,应该有更高更远的目标,不要局限在买一套房,买一辆车。关注自己最根本的东西,然后持之持续努力。马云的成就就说明这个道理,他经过长期摸索,制定要建立互联网公司的目标,忍受了很多人的嘲讽,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堵车的时候总有人喜欢夹塞变道,他们看到旁边的那条道,好像走的更快,就迫不及待的把车别过去,因为觉得自己这条路貌似很慢,他们忍受不了这个。但一变道,马上就发现自己错了,刚才的道更快。
三、阶段性的反思。
只顾埋头走路的人,如果不思考与反思,很容易走了冤枉路。每天写日记总结自己的问题,巩固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并督促自己,沿着既有的方向前进。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撒谎。真正的持续努力,生活会给你最好的赏识。反思是人生前进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如竹子的精神,每一个阶段作一个总结。如果人生每经过一个阶段能作一个“总结与反思”,人生将会加快“成长”加快成功的步伐。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新阶段开始时,我选择反思而非展望。反思意味着理性的思考,而展望则带有一些浪漫的幻想。人生当然不能没有幻想,可是路却在脚下。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等待二十分钟,要遵循小步递进原则。最初的延迟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让孩子灰心丧气,放弃追求目标的信心。每个月每个学期,我都会陪着孩子花上一个小时或几个小时总结下这段时间的得失,并一一记录下来,好的有哪些,不好的有哪些,这样孩子就能对这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冷静思考,使本来模糊的认识、想法清晰起来,哪些对成长有利,哪些有害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下一阶段更好地学习就更加容易了。
四、延迟满足别忘了满足
有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出门,孩子哭着不让妈妈走。于是妈妈对孩子说: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等曾子的妻子回来,曾子真的拿着刀进了猪圈。曾子的妻子觉得他太较真了,可曾子说:“孩子都会和父母学。如果对孩子言而无信,是在教他骗人。父母骗了他,他以后就不会再相信别人了!”还是把猪杀掉了。
生活中,许多人都选择了曾子妻子的做法,用玩笑话来搪塞孩子,却不知道,孩子是不会开玩笑的——他们觉得小孩子被狼吃掉后真的还能活过来,觉得妈妈真的会因为更爱妹妹而把自己扔掉,觉得再出门妈妈就真的会给她买那个玩具,觉得到了“下次”得时候爸爸就真得会带自己去海洋馆……所以,他现在不闹了,变得乖乖的,因为他觉得你给他许诺,就是真的。如果你把这件事当做玩笑忘记了,他会觉得上当了,渐渐地不再信任你,也不会再信任别人——现在有棉花糖就赶紧吃,要不然这些大人跑路了,我就一个都吃不上了。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面对世界。孩子在延迟满足中磨练意志,砥砺对人生的期许,变得更有弹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