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一模最牛作文发现者:因为珍稀,所以珍惜
深圳一模最牛作文发现者:因为珍稀,所以珍惜
温卓越的一模作文卷面(点击滑动查看)这,是没有想到的,起码是我这个图片发布者没有想到的,绝对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这张试卷如此惊艳!更没有想到这张试卷的出品人名字就“卓越”——温卓越!“好瓜人人赞,好女人人夸”,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你孤单吗?》卷子一公布,从深圳语文圈子迅速传播出去——现在是什么时代呀!孤芳自赏?哪个还有这个本事!各方语文大咖品评不断,从惊艳卷面,到作文内容的品评,再到分数,一时间热闹非凡。
今天,写这篇小文的时候,这热闹劲儿似乎已经过去了。包括给高分的与给低分的分歧间的短兵相接,或长篇大论,吵吵嚷嚷之后,几近平静。不过,这场搅动华南甚至全国语文圈儿的网络事件给人的思考,却并不能因事情的渐近平静而消失:为什么“卓越版”作文会让人惊喜得如此不知所措?答案应该是:因为珍稀,所以珍惜!
“卓越版”,是阅卷场上的珍稀。这种“字帖版”卷面,在阅卷场上的稀缺,几近一级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大熊猫?朱鹮?都行。深圳一模30000多考生,影响到阅卷老师心情的卷面可能会不多,但能让老师们惊喜得不知所措的,像温卓越同学的这张“字帖版”答卷,可能也只此一家了吧。阅卷场上,当你在疲惫与压力中突然打开这张“卓越版”试卷,你会不心旌摇荡吗?你会不把分数上扬吗?你会不急着向改卷子的其他老师分享吗——虽然这是“别人家的孩子”。
“卓越版”,也是现实生活中的珍稀。请你自问一下,你多久没有写过手写体汉字了?你周围把汉字写得好写得美的有几个人?每年的春节对联,你会自己书写吗?你有过对一张手写的便条、手写的书信而惊讶叹赏的经历吗?
“卓越版”,更是当下教育意义、文化意义上的珍稀。写得一手漂亮字,从汉字书写的角度获得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外显,做到“字如其人”般清雅、飘逸、厚重、大方,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书生人人皆可具备的传统文化标志性形象,但是,现在却成为珍稀。因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小学书法课的开设就具有了深远的意义。不过,虽然书法在中小学是以“课”名之,在课业负担高压之下中小学生“没有课余”“删减爱好”而成为绝对意义上的“考生”的时候,书法课及书法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学生书写的现状也就不难想象了。多次见到深圳的小学生趁着地铁前行的节奏把作业本放置在自己膝头匆忙补写,那样的环境和心态,能写出“卓越版”的卷面吗?当过去读书人人人可及的书写成为稀缺时,练书法、写好字不也可以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吗?套用深圳一模作文试题中的一句话,“这场‘字帖版’作文答卷引发众人热议的背后,有着深层文化因素”,这“文化因素”便是公众(不仅仅是语文教师)对于一手漂亮字体的渴慕之心,是在当今时代下,对中国汉字文化的一种强烈的追慕之情。深中高三生温卓越
老师们对这张“卓越版”试卷青睐有加,珍惜非常,此情不仅仅只是对一张试卷、一位考生的爱惜,更有着深广的情怀期许,那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珍爱之情。因为珍稀,所以珍惜!予以高分,有情有理!
“卓越版”出现在深圳,出现于深圳一模试卷,真庆幸深圳中学温卓越同学一举而夺得深圳一模语文最高分,才会有机缘选出来做样卷,否则,岂不少了一次“样板”育人的好机会。感谢“卓越版”,感谢温卓越同学!感谢温卓越同学所在的深圳中学!感谢温卓越同学的父母!感谢在她成长过程中吸引她如此钟爱传统文化的每次机缘,每位贵人!(作者葛福安,深圳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知多点——考场作文是如何评分的?考场作文评分,还需善待考生
近日,深一模场内数个作文样本流出,在几个专业网络平台引发多省同行的关注,试评给定分数并补以评分说明,几成时尚。其中有一篇样文评分更是涵盖44分—59分这样的大区间(场内实际终评分数为59分),分差高达15分。继而引发关于考场作文评分的新一波热议,也自然会衍生出诸多有益的思考。平心而论,考场作文评分存在个体误差,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高考作文评卷,一、二评设定的差值也达7分之多。也就是同一份作文随机分发给两位老师评分,差值不超过7分,则取其均值为终评分数。超过7分,电脑才会自动提交给另一位老师进行三评。换个角度,我们也大致可以这样解读:一是官方实际承认作文评分是有个体偏差的;二是官方能接受的个体评分偏差极限值是7分。平常的各类联考同测,受制于人员配置、批卷时间等因素,实际上很难达成高考这样的批阅水准,产生的实际偏差当也然也就会更大一些。实际上,时至今日,考场作文评价依然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评卷者的业务能力,甚至个人情感、意志、性格、习惯、具体心境、精力状态等都会对评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也曾在工作实践中做过一些实证研究。最有意思的还是前后评分同一性测评——在一次考试作文评卷中,我们随机选取了10份样本,通过电脑后台设定,在上、下午两个时段重复投给同一位阅卷老师判分。然后进行判分同一性统计。结果被抽样的5位评卷老师,同一样本前后评分完全一致的只占20%,同一样本前后评分差值超过7分的占10%,同一样本前后评分差值在3分之内的占40%。
其实,国内外都有专家做过更为系统的相关研究。广东省教研院就曾做过连续性的专项调查。多年统计数据表明,以满分100分计,评分的摆动幅度大约在40分上下。美国ETS也有过专项试验。取样300份作文,请53位评分者按9个等级评定。评定结果,1/3的作文得分囊括9个等级,60℅的作文有7个等级,没有一篇作文少于5个等级。由此,称考场作文评分偏差为世界性难题似乎也不为过。按理说,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也都熟知这种情况,那为何针对一些样本还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引发如此多的热议呢?私以为:一是角色极易错位。尽管参与争鸣的有些同仁不太乐于承认,实际上我们在模拟评分时已经不自觉地从场内阅卷移位为平常作文判分。场上阅卷,快速通览——内容定档——表达识判——寻找亮点——给定分数,一般情况下也就90秒而已。而我们置身场外,很难做到完全依此而行,且预先已知这是优秀样本,阅览所花时间远多于场内,思考评判当然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定。
二是群体样本缺失。稍有点资历的同仁都熟知,排除工作态度与责任心的因素,一般来说,无论阅卷老师水准如何,其场内评分偏差总是会随着阅判数量的累积而逐渐趋小。而我们身处场外,无论如何认真模拟,也无法准确获得场内阅卷真实而无可替代的群体参照样本(用时下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大数据”)。
更多的还是依据平素的经验累积,对学生群体情况的预估(恕我直言,这种预估通常情况下都存在不小的偏差。这也是为什么在试评确定评分标准时要抽取一定数量学生作文样本的原因所在),自然也就比场上作文判分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指标。
三是评判标准培训缺失。大型考试正式评分前的阅卷培训非常重要。用我们资深的高考作文阅卷领头人的话来说,就是一定要抛弃你自己的标准,而无条件接受官方制定的统一标准。而我们身处场外,许多老师都不可能在模拟判分前认真研读场上评阅标准。实际上依据的还是自己的个人评判标准。如此,再叠加诸多个体因素,落实到个别作文样本评判上,产生远高于高考考场的评分偏差也就不足为奇了。此次热议实际也在提醒我们,日常作文评判与考场作文评分还是适度区分为好。日常作文训练,评分从严,更利于学生在备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获得警示,利于学生规避成文风险。但考场作文评分,在遵照官方评分标准的前提下,还是要多一点为师者的“情怀”。
考场作文只是对高中生写作表达能力的相对水平评估,而不是选拔作家的专业考试(选拔作家的专业考试,除了为数不多的专家以外,绝大多数在高三一线从教的老师并不具备参与阅卷评分的资质),所以老师们不必苛求,更不必吹毛求疵。只要学生能从核心角度切入,立意符合题旨,内容充实,表达顺畅,就应该多关注多寻找其行文亮点,争取多给分,给高分。一个大省,六、七十万的学子,56分以上的所谓高分作文,百里挑一,还是应该有的。王大文豪诗云:“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今日考场,我们也还是不要误了“群英”才好。
第二篇:2018深圳一模作文评析
深圳一模作文评析
【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
语文学科尤其是作文题最能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要求。2018高考深圳一模作文题与高考的这一要求高度契合。
本题是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事实类材料的任务指令型作文,对中外父母在育儿理念上的差异与冲突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中外文化差异,思考自身的成长。
一、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近年来,中国在各方面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就教育领域来看,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为国际叫好,英国已经引进中国小学的数学教材。因此中外文化的差异、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时下的的聚焦点之一。
试题所关注的中外父母的育儿理念冲突,更切合着家风、家教的时代热点,倾注了对民族未来的关心。
二、契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方向
2015年开始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发生巨大变化,由材料作文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2016年高考让任务驱动型作文朝着更宽广和纵深发展。2017年高考全国卷,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础上发展,强调几个对象(或概念)之间的有机关联,强化逻辑和理性思考,呈现为“任务指令性作文”。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依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2018深圳一模作文题,完全契合任务驱动型作文和任务指令性作文的以下几个特点:
1、材料是来自生活的叙述类材料,有真实的情景,要求考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思考,并且给出了思考的角度或者方向——“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
2、材料提供的内容有争议,命题者不持立场,需要写作者对材料中的对象做文化因素的思考和挖掘,然后在评析中比较,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或者思考。本题中,中外夫妇对孩子摔倒的事情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且双方还直接语言对峙,但命题者本身没有表达谁对谁错。对材料涉及的问题,需要考生自己深入思考文化因素的差异,从而来比较、思考,判断,作出回答。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话可说,说真话,深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防止套作和宿构。【试题解析】
一、题型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指令性作文题,具体讲来就是:情景+叙事(矛盾冲突)+任务指令。
(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
1、“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内容方面的任务指令。这是作文的方向,必须围绕文化因素去谈,换言之从育儿理念冲突看文化差异。
2、“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思维方面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有独到的见解,可以由此深入思考,也可以由此横向联想。
3、“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与立意等方面的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整体解读材料,整体立意,文体明确。
(二)情景
旅游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中国夫妇在长椅上休息,两家的孩子都刚刚学会走路,同时摔倒。
(三)社会热点现象 如何教育孩子,是扶持和帮助?还是旁观以期独立?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教育问题,切合了时代热点:家风、家教。
(四)主要对象
外国夫妇、中国夫妇,年幼的孩子。
二、审题立意简析
(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
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
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情景。中外夫妇面对同样的问题:孩子摔倒哭起来了。
2、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差异。中外夫妇不同的做法:外国夫妇置若罔闻,中国夫妇扶持安慰。
3、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这对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冲突。中外夫妇语言冲突:展现不同的育儿观。
4、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影响。众人围观与议论。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中外夫妇面对年幼的孩子跌倒,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处理并对对方的做法进行批评。
材料展示的是中外家长不同的育儿理念。
(二)审题,即挖掘材料的含意,探究立意点
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
1、整体解读材料(略)
详见“
(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部分。
2、各部分之间关系
(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核心事件,是起点。
(2)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事件结果,截然不同的结果。是(1)的进一步。
(3)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这对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交流与碰撞。
(4)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影响,扩大事件的价值,成为作文的情景。
这四方面之间,(1)(2)紧密相连,(2)是(3)产生的条件,深入思考其实(3)是(2)的原因。
3、原因挖掘
中外父母对年幼的孩子摔倒都不同反应和做法,是缘于中国和外国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理念的差异,这种理念的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材料既体现了中西文化差异,也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冲突。
(三)立意,据材料内容、含义与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主题。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对其含义的挖掘,结合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观点或者思考的重要话题,这些观点或者思考在解决材料中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要力争指向对现实中一类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在教学上主张教学生立意追求精准的,在阅卷场主张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立意。
1、最佳层次(综合的大角度)(1)小切口:关注家庭教育的角度
①家庭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既要给孩子关怀,又要给孩子独立的锻炼。
②在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看家庭教育。(2)大切口:关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③从育儿理念的冲突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
④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2、基本层次
①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 ②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3、跑偏层次
①在中外父母的育儿理念中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②拒绝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独立的品格。
③家庭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 ……【范文1】
育儿观背后的文化密码
如果找一个事例来论证中国父母和外国父母的最大不同,材料中的事例无疑是最好的注解。相较于中国父母育儿时的处处呵护,外国父母则是大胆放手。育儿观,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观念,而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中外迥异的育儿观背后,文化是最大的“推手”。
不同民族文化形成的家庭观念,是破译这种不同的密码。
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孕育出重血缘重集体的文化传统。就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团体是超于个体的存在”。家庭是社会团体最基础的单位,血脉相连的亲人属于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圈子”,“父慈子孝”的相互扶持,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这样的家庭观念绵延几千年,早已成为中国人重要的文化基因。且看当今的中国,孩子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哪一个都少不了父母的身影?更何况年幼时摔倒哭泣。同样,孩子对父母的养老也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家人始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国人无须思考的“集体无意识”。
而西方在文化上重“个人主义”,即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看得极其重要,主张“自我独立的美德”。这种文化中,一个人先是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某个集体的一分子,家庭也不例外。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到,“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材料中外国父母的做法就很好理解了:哪怕是一个幼儿,跌倒了爬起来,是个人的能力范畴,自然无需别人插手。
我认为,两种育儿观都教育出无数优秀的人才,都有属于自己“忧与爱”,不宜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西方父母因孩子更独立而负担减轻,但关系稍显疏离;中国父母虽操心多,但能享受到脉脉的亲情。况且,育儿观从来都不是固化不变的“非黑即白”。相信不少中国家庭也都如材料中外国父母一样,鼓励孩子独立;也有很多外国家庭,远比材料中的中国父母更保护孩子。
因此,材料的事例可以作为整体特性的某种写照,但未必能代表各个具体的家庭。对于父母来说,与其围观议论“中外育儿观大不同”,不如从孩子的自身特性出发,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育儿之法。胆小脆弱的,及时抱起安慰;活泼独立的,笑着看他爬起。
除了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家族习惯、父母的性格经历等,都会或多活少地影响着家长的育儿观。但无论何时,孩子本身的特性,才应是育儿观形成的决定因素。
【范文2】
无“智爱”不“挚爱”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热议:孩子摔倒了,外国夫妇认为:应该自己爬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形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夫妇则认为:要及时扶起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世界的温暖。无问西东,皆源于“爱”。我认为,两者皆有可取之处,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
如何做到“智爱”: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扶不扶不应该由家长来决定,而应该取决于孩子当时的状态。在孩子摔倒时,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没有看到“的行为,值得商榷,但中国父母”马上扶起并轻言安慰“也不可取。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摔倒“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也许在大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孩子眼中也许是人生的关卡。孩子此时的目光,会投向父母,他们不一定需要父母双手的援助,但一定需要父母目光的“援注”。父母坚定的目光、鼓励的话语,会让孩子内心充满自信,感受到爱与包容,他也会将这种爱加以传递。相 反,一个靠自己能力爬起的人,他也许无法在幼小的心中建立与世界爱的互联。如果孩子确实爬不起来,需要父母援手,扶一把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不能“忙上前把孩子扶起”,要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毕竟,他终将单枪匹马地面对世界的铁壁铜墙。
这种现象,就像一滴水珠,表面上是东西方育儿理念的冲突,实际上折射出深层文化因素的差异。不禁让我们思考:父母和孩子之间,责任有哪些,界限又在哪里。如果我是文中的中国父母,我的答案是:在位而不越位。在位,是父母责任的体现。西方的文化,孩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优点是自由成长,不足是,当孩子在人生的关卡,需要助推的时候,父母是缺位的。东方的文化,孩子是一棵棵树苗,缺点是有亲情的牵绊,优势是,他们有父母做成长的沃土,可以长得更枝繁叶茂。不越位,是亲子界限的彰显。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回答“为什么要养孩子时“,知乎上点赞最多的回答是:我想陪伴孩子一起,看着世界的风景。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龙应台的“智爱“,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挚爱”。
【范文3】
和而不同 相融至美
面对摔倒的孩童,中外父母的反应截然不同:外国父母置若罔闻,中国父母关心备至。进而于互相指责对方而冲突。究竟谁对谁错?众说纷纭。
往深里说,这冲突背后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面对不同文化的相遇,我们该作何选择?窃以为,应以“和而不同,相融至美”的态度去面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在中外父母对待孩子跌到问题上体现出来的差异甚至矛盾都是其正常教育方式的反应,因为这和彼此背后的文化背景直接相关:
外国文化,主要基于工业文明,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个体主义,尤其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对个性的尊重,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譬如就餐,奉行分餐制,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付账也往往采取AA制。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的育儿理念,自然就是放手让孩子独自历练,以锻炼独立性。
而中国文化,主要基于几千年来农业文明为主的文明,主导价值观是群体文化,讲究“有福共享,有难同当”,重血缘重家庭,讲究集体意识,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譬如就餐,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围坐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聚餐的目的更多的不是吃一顿美味佳肴,而是增进情感,正所谓“饮食所以合欢也”,强调一个“合”字。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的育儿理念,自然就是给予孩子关爱和帮助,让孩子明白集体的重要。
因此,当我们与不同的文化相遇,我们不能妄自尊大而鄙薄对方,譬如在育儿上,“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的确是让孩子独立自主摆脱依赖的最好办法。同时文明也不能妄自菲薄而仰视对方,譬如在育儿上,“让孩子得到帮助和关爱”有助于孩子远离冷漠和自私。
于我们而言,在与外国文化时时相遇的今天,面对不同文化的相遇,我们该怎么办?窃以为,应以“和而不同,相融至美”的态度去对待。唯此,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得以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换言之,尊重文化差异,珍视文化传承,学习不同文化的优点。回到育儿话题上,我们尊重中外父母不同的育儿理念与做法;珍视并传承中国父母育儿理念中的恰当的关爱、帮助,譬如陪伴、助推,而不是代替、包办;学习外国父母育儿理念中的独立、自主,譬如放手、历练,而不是冷漠、远离。
当一种文化基于其优秀基因,再嫁接上另一种文化的优秀基因的芽,这文化之树必将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范文4】
爱子当计深远,文化岂有贵贱
当中国和外国的孩子同时摔倒,扶还是不扶就成了一个问题。扶,外国的父母认为你纵容了孩子的依赖性;不扶,中国的父母认为这是种极度伤人的冷漠。
育儿观念冲突的背后,其实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西方社会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体现,更加追求个体的相对独立性。而中国社会却更注重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体现的价值,更加追求个体在集体中的存在感。这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西方人普遍家庭观念、亲情观念淡薄,子女到了18岁成年后大多独立谋生,父母年老也无需子女赡养。而中国人的家庭宗族观念却是融入血液,很多人即便是在成家立业后也和父母甚至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几世同堂的情形恐怕只有在中国才能够见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父母和外国父母做出不同的选择、坚持不同的理念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两种不同的选择,其背后的出发点却是一致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爱”。《战国策》中触龙告诉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外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成人之前养成自立的习惯,以便成人之后更好地适应淡漠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孩子摔倒时选择了不扶,不能不说这是为孩子做了深远的打算。中国的父母选择扶起孩子,尤其是同时扶起两个孩子,不经意的举动却有着更深刻的文化意味。中国是人情社会,在问题不得不诉诸法律之前,人们更多地依靠关系解决问题。父母在孩子小时所付出的关爱,往往在年老时收到回报。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也需要相应的付出,中国父母在扶起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扶起了外国的孩子,这一举动恰是告诉自己的孩子应如何与人建立亲近的关系。这又何尝不是中国父母立根中国文化所做的深远打算呢?
中国父母的善意之举并未收到善意的回应,其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盲目用符合自己文化的做法去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问题,这样必然会带来矛盾冲突。
但是中西文化之间又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事实上二者经常会互相学习对方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中国学习了很多西方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等,而西方国家也在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近些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开创性做法。因此在面对文化的差异时,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夜郎自大,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无论扶还是不扶,你都要知晓:爱子当计深远,文化岂有贵贱?
【范文5】
.将爱藏心底
同样的地点,巧合的摔倒,“扶”还是“不扶”?虽然中外夫妇的态度与行为截然相反,但父母对孩子发自本能的爱却无可指摘。“依赖”或“冷漠”的两顶帽子背后折射的不过是中西方育儿理念的差异——独立与呵护。
也为孩子母,也知养儿难。但在严爱与宽慈的抉择中,我还是更倾向于外国夫妇的做法——狠下心、背对你,假装看不见,将爱藏心底。
爱藏心底,外国夫妇的“置若罔闻”是理智而非冷漠。西方国家崇尚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 灵魂,人是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是这世上最独一无二的存在。既然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那面对孩子的摔倒置若罔闻,则是父母的用心良苦。
不扶,让孩子的独立性从小得以培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不等待、不依赖,党外国夫妇从一而终坚持这样的育儿方式,那么孩子从小就不会想过自己摔倒还要等待别人来帮助与安慰。“靠自己”就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以后不管何时何地,孩子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靠自己,因为在儿时这种独立性就已深入她的脑海里。所以,在国外,我们会看到在假期奔波于各个餐厅的打工学生,会看到在自己忙于洗碗、剪草坪的幼小孩童。可见,外国夫妇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可不是仅仅停留在“不扶”,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独立性的培养贯穿其中。所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之事,不越俎代庖,是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也是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尊重。
不仅如此,不扶,还能让孩子的抗挫力日渐强大。孩子今天在公园摔倒,明天后天就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摔倒,今后就有可能在人生之路上遭遇挫折与坎坷;孩子今天可能面临自然的风风雨雨,明天就可能经历人生的暴风骤雨。父母可以扶其一时,可以扶他一世吗?父母可以为其遮挡一时的风风雨雨,能为其遮挡一世的暴风骤雨吗?“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与其紧张兮兮让他感受温暖,倒不如让他尽早明白所经之路也会跌倒,把坎迈过,把坡爬过,风景依旧美好,而孩子的抗挫力与抗压力也日渐增强。所以,外国夫妇的“置之不理”并非无情决绝,而是深谋远虑,将爱藏心底。
当然,中国夫妇的安慰亦是人之常情,是亲情最本真、最直接的流露与体现。千百年来,“和”字贯穿儒家文化始终,“家和万事兴”更市深深烙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美好愿景。孟母三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足以证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国家。但是父母的爱不应该是无原则、无限度的爱,否则本恐怕滋生的只是温室里的花朵。放眼现在的社会,儿时的“小公主”“小皇帝”,大时的“妈宝男”“娇气包”“啃老族”,哪一个不是亲情过度滋养的结果?从小的娇生惯养让他们丧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从小的呵护备至让他们丧失了抗挫抗压的勇气,这,还是为人母、为人父愿意看到的结局吗?
我也为人母,也知养儿难。但我更愿意将爱藏心底,做那个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却绝不声张的父母!
【范文6】
温情教育独立成长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希望,对于孩子如何培养,中外父母持有不同见解。近日一则公园中孩子摔倒父母是否应将其扶起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西方父母的“不管不顾”与中国父母的“关心备至”,孰对孰错?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我看来,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温情”与“自立”并不矛盾,大可在温情中让孩子独立成长。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宗族群居、家族观念。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单位,父母与孩子是基本成员。有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是一种熏陶,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中国父母眼中,如果孩子跌倒了没有人去扶,或许在孩子眼中,在他幼小的心中,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缺少爱的世界,假如孩子在一个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他又如何能够去付出“爱”。试想,如此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又怎能践行“乐于助人”“雪中送碳”等流传千年的美德呢?如若年幼时感受到的都是无情与冷漠,那么未来再困难面前,他将如何施以援手,在苦难面前,他将如何展现爱心? 教育不仅仅是言传,更是身教。想来中国父母的做法,自有一定道理。正如歌词所写:“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轻轻一扶,带去温暖,温暖了人心,更温暖了世界。
当然,孩子成长中,对孩子必要的帮助绝不等同于溺爱,更不等同于事事走在孩子前,为其扫去人生路上的荆棘。必要时让孩子经历些“风吹雨打”,学会自立自强。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时,家长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着急出手相助,不如学做一名旁观者,静看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让其学会自立自强。
在我看来,西方父母的做法并不是对孩子缺少关心,而是“以人为本”“个体独立”等观念深入他们的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他们也无非是让自己的孩子更早的学会独立自强。
当中西方文化碰撞时,我们不必着急去肯定或否定一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指导行为的思想不同,其行为表现自然不同。当然,更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面对思想碰撞,我们应尊重彼此差异,学习彼此的优点,让孩子在温情教育中独立成长!
【范文7】
爱无对错,但凭真心
面对刚学走路不慎摔倒的孩子,外国父母选择无视,让其独自站起,而中国父母马上扶起并轻声安慰。外国父母认为不应过分保护孩子助长其依赖性,而中国父母却埋怨外国父母的做法太过冷漠。同样身为父母,也同样都爱自己的孩子,却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选择了迥然不同的做法。
而这两种育儿观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西方人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在他们的文化中,个人的权益更为重要。因此在他们育儿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选择放手和旁观,因为即使只是个孩子,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所以西方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相比,通常会更独立,自我生活的能力也会更强。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在他真正需要帮助时父母不施以援手,这份亲情会越来越疏离,父母和孩子之间便少了一份羁绊和温暖。
而在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中,集体观念更为重要。“家国天下”的思想绵延至今,“母慈子孝”更是一个和睦家庭最直接的象征。在父母的呵护下,孩子经历了读书工作,结婚生子,这每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自然也对父母有着不容推辞的赡养义务。这份相互扶持不容分割的关系,支撑着每一个家庭。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当然也会换得孩子的感恩与回报,这份融融的亲情无可替代。但过分的溺爱,却也可能让孩子成为无法独立生活的寄生虫,爱到了极致却生成了恨。
因此无论哪种育儿观念,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都是出自父母对孩子最真心的爱。所谓“教无定法”,我们不该简单地判定哪种育儿观念更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而定。具体点说,就是父母应该用心感受并判断孩子到底需要的是扶持还是放手。若这是一个敏感而脆弱的孩子,在他摔倒时,给他一个温暖而坚定的拥抱,帮助他站起来,也许能让他更有勇气再次迈步,因为他知道有父母强大的支持,便不害怕再次摔倒;若这是一个开朗而自信的孩子,大胆地放手,他便能在一次次的摔倒中吸取教训,走得更好。
“扶”与“不扶”,不能决定育儿观念的对错。无论是中国父母还是外国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真的,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这便需要父母用心来判断,这份父母的真心,就是最正确的。
第三篇: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
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育儿观与文化”审题与例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试题解析】
一、题型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指令性作文题,具体讲来就是:情景+叙事(矛盾冲突)+任务指令。
(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
1.“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内容方面的任务指令。这是作文的方向,必须围绕文化因素去谈,换言之从育儿理念冲突看文化差异。
2.“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思维方面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有独到的见解,可以由此深入思考,也可以由此横向联想。
3.“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与立意等方面的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整体解读材料,整体立意,文体明确。
(二)情景
旅游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中国夫妇在长椅上休息,两家的孩子都刚刚学会走路,同时摔倒。
(三)社会热点现象
如何教育孩子,是扶持和帮助?还是旁观以期独立?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教育问题,切合了时代热点:家风、家教。
(四)主要对象
外国夫妇、中国夫妇,年幼的孩子。
二、审题立意简析
(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 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
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情景。中外夫妇面对同样的问题:孩子摔倒哭起来了。
2.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差异。中外夫妇不同的做法:外国夫妇置若罔闻,中国夫妇扶持安慰。
3.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这对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冲突。中外夫妇语言冲突:展现不同的育儿观。4.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影响。众人围观与议论。
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中外夫妇面对年幼的孩子跌倒,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处理并对对方的做法进行批评。
材料展示的是中外家长不同的育儿理念。
(二)审题,即挖掘材料的含意,探究立意点
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1.整体解读材料(略)
详见“
(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部分。2.各部分之间关系
(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核心事件,是起点。
(2)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事件结果,截然不同的结果。是(1)的进一步。
(3)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这对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交流与碰撞。
(4)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影响,扩大事件的价值,成为作文的情景。
这四方面之间,(1)(2)紧密相连,(2)是(3)产生的条件,深入思考其实(3)是(2)的原因。
3.原因挖掘
中外父母对年幼的孩子摔倒都不同反应和做法,是缘于中国和外国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理念的差异,这种理念的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材料既体现了中西文化差异,也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冲突。参考角度:
①家庭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既要给孩子关怀,又要给孩子独立的锻炼
②在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看家庭教育 ③从育儿理念的冲突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
④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⑤认可中国育儿理念,注重育人以情
⑥认可外国育儿理念,注重育人以独立,防止“巨婴” ⑦融合中外育人理念,育人要既独立又温暖(立人与仁人)⑧从中外育儿冲突看文化自信
例文
一、包容审慎 携手共赢(可评为一类卷 56分)
深圳市一考生
孩子摔倒哭泣,外国父母弃之不顾,期待孩子独立爬起;中国父母悉心安慰,希冀给予慰籍温暖,育儿理念的冲突联系着文化观念的矛盾。事情的理性解决方式深入地进入公众舆论空间。(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这一事件引起人们的理性思考,入题简洁。)此时不妨浅析产生差别的背后原因,(衔接自然,析原因)一是历史传统所带来的不同观念的根植蒂固。西方自达尔文提出进化学说,即信奉丛林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逐利观的影响下,弱肉强食成了提升社会竞争力的不二法则。而中国的儒学思想影响深久,“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使得中国父母处理问题更显中庸,仁爱而平和。(深刻剖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思想的不同。)
二是现实社会的影响。西方受启蒙思想影响,认为孩子作为独立个体需要有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义务。而在高压和竞争下,父母自然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独当一面的理性个体。而中国自古为人情社会,比之是否独立,父母更加关心孩子以和谐、快乐的态度融入社会,心向光明。而受家庭结构的影响,上一辈人对于子孙的溺爱也影响了父母的教育理念。(交代了根本的思想差异导致的不同个体期望值)教育理念的不同,潜移默化、持久深远地塑造着价值观。不难发现,西方的孩子在家庭社会的义务承担上有更好的表现,从小承担部分家务,在学业和社会实践中平衡发展,多元发展,走出象牙塔也能迅速适应社会竞争。而中国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则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现象,进入社会的心理断奶期被延长,神童被退学的新闻层出不穷。(本段对家庭层面的原因进行了精彩分析——个体期望值不同、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同,并举例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三段分别从文化、社会、家庭三方面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大到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西方的抑郁症患者和心理变态者也远高于中国。对竞争一味渴求和小时候遭遇的冷漠极易导致心绪一点点地低沉,自我一点点地封闭,痛苦一点点地加深。目标设在高高塔尖上,千军万马逐宝塔固然好,但精神肌体免疫力的欠缺却使其不敢接受社会援助,遇到困难是失望,是无望,是绝望,唯独没有希望。(阐释西方教育结果的不良后遗症)
无论怎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使其成为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避免空运转负运转,同时提高孩子感知幸福,触碰阳光的能力,使其相信社会,有着健壮体魄,健全心境。(此段拔高:点出了感情的倾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体,从而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怎么办”。)
那么,何不互相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教育理念的长处结合,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帮助成长?如让孩子自己爬起,但明确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并希望你成长得更好。即使孩子独立,也不损伤安全感和信任度。(回归材料,解决矛盾,辩证统一,顺理成章。)
在文化多元并包的时代,人类对不同文化乃至亚文化的接受已然增强,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乃是最佳解决方式,满足不同个体的成长需求,需将这些理念借鉴至教育领域。(点明观点,紧扣题目)
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不在夏天忧虑冬天将至,亦不在冬天忧虑夏天姗姗来迟。
永远选择包容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建立人类共赢的时代,也实现中国教育的弯道超车。(抒情升华)
点评:本文是逻辑性极强的一篇文章,作者在紧紧围绕材料中事件的同时,展开对教育理念的差异挖掘,论证了“小事件”背后的“大原因”,以小见大。又分别论证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应当“中西合璧”——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作者的论述语言简洁,文章条理清晰,视野开阔。
“包容审慎,携手共赢”是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借鉴合作共同进步的社会大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韩振聚)
例文
二、合理对待文化差异(可评为一类卷 56分)
孩子摔倒该不该扶?外国夫妇与中国夫妇的争执,引发了新的教育命题。
表面上扶不扶孩子是一场育儿理论的正面冲突,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提来的必然矛盾。这种差异离不开历史遗留的痕迹。
西方夫妇主张“不扶”,来源于西方国家对一个人“独立”“自主”能力的重视。不管是美国的《独立宣言》,英国的议会制,体现的都是群众对民主、独立自强的需求。西方学校不同于中国式“家长陪读”教育,很多时候孩子要自己面对学习及生活上遇到的麻烦,他们很少会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找老师、父母帮忙,而是等自己无法处理时才寻求帮助。西方孩子对朋友的依赖性往往不低于父母,他们乐于与同伴互助共度难关。这也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团队合作的训练,老板欣赏有自己想法的员工,社会要求的是独立性强的人才。
东方夫妇主张的“扶”,来源于“父慈子孝”的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我们讲究尊 老爱幼,老人和儿童群体是重点保护对象,不关爱老人和儿童的人被视为“不孝”“不爱”。而对儿童的呵护,于计划生育开展后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那还不宝贝呀?另外,在“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理念被教育专家否决之后,中国夫妇们纷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的教育下,孩子仿佛成了一个家庭的核心,父母通通围着他转。
西方嘲笑东方“温室教育”,东方看不起西方“冷血对待”。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民情不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文化冲突决定了不同的价值理念和育儿取向。西方的“独立论”也好,东方的“慈爱教”也好,都代表着一方的传承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无所谓对与错。“扶”与“不扶”只是教育的一个片段,文化的一个侧面,但并不是起教育决定性因素。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并不像“扶”还是“不扶”一般不可折中,两者其实相互交错,都是秉着“以人为本”的态度,满怀着父母的爱与关怀。对待文化差异,最好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以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必强求对方同意自己的观念,防止属于本国国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寻找文化融合的交错平衡点,为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喝彩。
点评:文章没有肯定或否定某一种育儿观念,而是从“深层文化因素”着手,准确分析了两种育儿观念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对待文化差异”的主张,切合题意。考生还辩证分析了“扶与不扶” 的现象和“文化差异”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指出其文化共性,提出辩证看待的方法,逻辑清晰,颇具说服力。(南头中学 陈媛)
例文
三、和而不同 温暖人间(可评为一类卷 54分)
对待孩子,父母们一向是毫不保留地用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而凝结成的甘露来浇灌的。因此,中国父母与外国父母的不同育儿理念,本质上是不同的文化心理与人生观的体现。中西文化虽有差异,却殊途同归,在不同角度促进人的成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文化向来注重人际,注重情感,所以,中国父母扶起孩子时,希望他体会到父母之爱。
中国文化是人与人在交往时创造的。儒学入世应世,向往兼济天下,与众仁人同治天下太平;中庸之道圆滑处世,为得人与我间和平友好;君子则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至人形象;中国文学巅峰造极之作《红楼梦》则是在人情错杂却又规矩运转的四大家族背景下的巨作。其中宝钗得以赢得众人的喜爱而甚于黛玉,根源就在中国人心理对和众友好相处,对世界给与爱,对他人的重要性的关注上的认同与追求。
因此,中国文化潜移默化下的育儿理念,向孩子灌输了丰富的对他人的情感,使他们对他人力量有尊重与重视。
一骑绝尘长啸去,单刀直入是英雄。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独立自主则是英雄。孩子跌倒,西方父母默立远视,对哭声充耳不闻,是希望孩子能反求诸己,培养独立精神。
西方对独立精神的推崇在其文学与电影作品上多有体现。《堂吉诃德》中塑造了一位孤独的末世骑士形象,他的所作所为看似荒诞无比,却体现了一种独立精神及对征服世界而不是融入世界的精神。当下许多英雄电影,最后的结局是英雄自己拯救了世界。
因此,西方文化下的育儿理念,培养了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自信,对独立解决困难的精神。中西文化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只要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也能互相认可。西方独立精神并非“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且合作团队精神也一直重点强调;中国处世精神不是对他人依赖,而是和而不同,温和不犯的独立。
泾渭似分流,同源在东海。中西文化合理适当交融,殊途同归,美好人生,温暖人间。
评语:本篇文章立意精准,作者能够透过这场中外父母育儿理念的冲突,挖掘出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提出和而不同,互相交融,尊重文化差异的这一观点。全文思路清晰完整,将中外文化因素差异放在典型的实例中进行解读,化大为小,论证精辟透彻,理性十足。而《红楼梦》《堂吉诃德》等中外文学作品内容的恰当化用,又为本文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中西文化看似对立,实则统一。”作者宕开一笔,转向写中西文化可互相交融,殊途同归,使文章论证水到渠成。整篇文章中心观点突出,议论深刻有力,语言凝练流畅。只是标题中的“温暖人间”在全文的论述中没有得以充分体现,还可再行推敲。瑕不掩瑜,本文仍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南山外国语集团滨海中学 刘焕翠)
例文
四、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
(可评为二类卷 49分,对育儿理念冲突背后的文化因子开掘得不够深入)在某景点,两个孩子的摔倒,两家父母处理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应当仔细呵护,外国父母则认为孩子应学会自立。依笔者之见,外国父母的做法更为合适,因为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两对父母育儿理念的冲突,背后隐藏的是文化的差异。多数中国父母认为孩子理当被仔细呵护着,古时孟母三迁便可窥见一斑了。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更畅导“放养,”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学会立足于社会中。
两种育儿理念并无对错好坏之分,但我认同外国父母的理念。
中国父母的理念固然没错,但他们总喜欢以为孩子着想为理由,全面干涉孩子的生活。诚然,为孩子着想并无过错,但中国父母有时却难把握住着想的程度,变成了溺爱,相较之下,外国父母则更为理性。他们在知道孩子并没受伤的情况下,选择让小孩自己爬起来,以此断绝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中国父母的做法像一种保护,但其实也是一种约束,他们想在盆里种松,笼里养鹰,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外国父母抛弃了花盆与笼子,给了孩子一块绝壁,一个断崖,让生命中的困难锻炼自己的本领。时间的流逝会让父母的保护渐少,但自己的本事只会逐渐加强。
脸书的创始人如今拥有上亿的财富,但他却公开发言表示,自己死后财产将会悉数捐出去,而他的女儿将不会得到他的财产,她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谋生,此外,很多明星家中的孩子也必须自己打工挣零花钱。而中国人则更希望子承父业,让孩子享受现成的财富,恨不得一辈子能将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
中国“熊孩子”后来被广大网友吐槽,父母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的任性,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常道德绑架别人。长大之后,更有所谓的高分低能儿,这些都是过度保护所造成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我相信,若以生活中的苦难为磨石,定能铸造出一把锋利的宝剑。
我始终相信,花盆里养不出苍松,笼子里飞不出雄鹰。
评语:本文是考场中一篇不错的议论文。首先,考生能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标题 “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统领全文,精确地用对比手法解读两对父母不同的做法、原因和结果。文章思路清晰,从分析领队父母态度的不同到剖析“育儿理念的冲突,背后隐藏的是文化的差异”,进而得出要经历苦难才能铸造出宝剑的结论。其次,文章的语言畅达准确,逻辑严密,设喻巧妙,富有说服力。再次,能联系客观现实分析“熊孩子”现象,举例论证准确到位,能很好地驾驭素材。问题是,对育儿文化的差异谈得还不够深入。(南山赤湾学校 胡莹)
例文
五、文化冲突是进步之梯
(可评为三类卷 38分,谈文化冲突,但没有进扣“育儿理念”“孩子教育”,偏离了
作文任务)在某景点,中外夫妇间因育儿理念发生了激烈的文化争执。外国夫妇认为孩子摔倒应不予理睬以培养独立性格;中国夫妇则认为应扶起并安慰,让孩子感受爱和温暖。众人议论纷纷。笔者认为,这次冲突是值得赞扬的,文化冲突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进步之匙。
马克思曾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大到万物发展规律,小到育儿观念冲突。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冲突。冲突是两种观念的碰撞,两种精神的火花,更是两种个体的融合。对于冲突,不能消极地“敬而远之”,“以和为贵”。而应正视冲突的原因及其有利的价值。
冲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有养育观念冲突,古有“日地争辩”。神学黑暗的统治下,一位青年哥白尼在罗马教廷的威严下开展了一场神圣的争论,新兴的“日心说”思想与传统的“地心说”展开了辩论。虽然青年最后没有赢得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而且牺牲,但思想的光芒在这次争辩中开启了科学之路。无数的能人志士延续着这场争论,最终,真实的世界苏醒于我们眼前。反观当下,这起育儿冲突,双方父母在对自己思想争论时,更新了教育理念,不仅开阔见识,还对自身观念的进步提供了养分。这场争论孰是孰非已不重要,我们应从争论中汲取积极的有利因素,滋养自身,迈向更高的阶梯。
正视文化冲突,就是选择了积极主动、包容开放的交往理念。在这动荡与和平、交流与封闭错综复杂的世界交往中,我们更加应该坚定文化冲突有利的根本观点。景点内中外夫妇值得肯定,但在争论中影响公共场所的秩序,则是对育儿观念的最大违背。“做文明人,做文明事”。是文化冲突正确而解决的基础,才能促进进步大门的开启。
正视文化冲突,挖掘有利因素。我们需要这把成功之匙,包容开放的明天需要我们携手打造。冲突吧,有思想的青年们!
第四篇:2018深圳一模作文导写
2018深圳一模作文导写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学生作文的主要亮点
(一)同前几届同期学生作文相比,文体意识普遍比较强
从抽样检查的1200余份不同等级的作文来看,考生大多有明确的观点,能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议论。“四不像”的作文同比明显减少。
不少作文从标题就能管窥其立意角度。其一,肯定中国夫妇育儿理念的 春风到处,便是繁华 用温情呵护孩子成长 慢慢成长路 悠悠父母心 自立诚可贵 呵护价更高 独立意识诚可贵 温情脉脉价更高 让教育如沐春风岂不更好? 为中国式育儿观点赞 温暖一扶 坚强一路
“扶”的背后是“仁者爱人” 唯有春风来
方得花盛开 中国式育儿更显人文关怀 其二,否定中国夫妇育儿理念的 扶起的,也许是阿斗 是关心,还是溺爱? 扶而惰,不扶则刚 扶得起身躯,扶不起自立 谁为“温情”还债? 其三,肯定外国夫妇育儿理念的 拒绝依赖 独立成长 “冷漠”背后有温情 放手:立足长远的爱 不独立展翅,何以成为雄鹰? 道是“无情”却有情 为“放羊式”育儿观点赞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独立,从跌倒的那刻开始 还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 此时无情胜“温情”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放手也是爱 学会独立 方成大器
其四,否定外国夫妇育儿理念的 冷漠,别当成育儿良方 谁为冷酷买单? 其五,辩证思考的 取人之长 克己之短 刚柔并济 育儿之道 与其冲突 不如取长补短 要独立 也要温度(关怀)中西互补 方为上策 放养、圈养:各美其美 育儿不妨“中西合璧” 扶与不扶:育儿的两难选择 伸手要斟酌 放手要有度 育儿之争
文化之辩 从扶与不扶看文化差异 筷箸刀叉 求同存异 在放手与呵护中寻找平衡 扶与不扶 爱意皆浓 适当呵护 适时放手
题目给定的任务为“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部分学生对“这种冲突”理解有误。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意在提醒考生,作文中,不能一味谈中外育儿理念的冲突的是非,还要挖掘育儿理念背后的文化因素有何不同。而且谈“文化因素”不能信马由缰,必须紧扣“育儿”“孩子教育”等相关的文化因素来思考。
基于此,在审题立意方面,我们确定的评分细则为:
及格层级,紧扣中外育儿理念冲突来谈,有明确的观点,能言之成理。在字数、结构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在36—42分之间评分。
良好层级,达到及格层级的要求,能从“育儿”“孩子教育”等相关的文化因素来思考,有一定合理性,在字数、结构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在42—48分之间评分。
优秀层级,达到良好层级要求,对“育儿”“孩子教育”等相关的文化因素有独到见解,在字数、结构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在48—54分之间评分。
范文层级,达到优秀层级要求,在立意、语言、结构、论证、书写等方面出类拔萃,可考虑在54——60分之间评分。
例文
一、包容审慎 携手共赢(可评为一类卷 56分)
孩子摔倒哭泣,外国父母弃之不顾,期待孩子独立爬起;中国父母悉心安慰,希冀给予慰籍温暖,育儿理念的冲突联系着文化观念的矛盾。事情的理性解决方式深入地进入公众舆论空间。(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这一事件引起人们的理性思考,入题简洁。)
此时不妨浅析产生差别的背后原因,(衔接自然,析原因)一是历史传统所带来的不同观念的根植蒂固。西方自达尔文提出进化学说,即信奉丛林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逐利观的影响下,弱肉强食成了提升社会竞争力的不二法则。而中国的儒学思想影响深久,“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使得中国父母处理问题更显中庸,仁爱而平和。(深刻剖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思想的不同。)
二是现实社会的影响。西方受启蒙思想影响,认为孩子作为独立个体需要有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义务。而在高压和竞争下,父母自然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独当一面的理性个体。而中国自古为人情社会,比之是否独立,父母更加关心孩子以和谐、快乐的态度融入社会,心向光明。而受家庭结构的影响,上一辈人对于子孙的溺爱也影响了父母的教育理念。(交代了根本的思想差异导致的不同个体期望值)
教育理念的不同,潜移默化、持久深远地塑造着价值观。不难发现,西方的孩子在家庭社会的义务承担上有更好的表现,从小承担部分家务,在学业和社会实践中平衡发展,多元发展,走出象牙塔也能迅速适应社会竞争。而中国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则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现象,进入社会的心理断奶期被延长,神童被退学的新闻层出不穷。(本段对家庭层面的原因进行了精彩分析——个体期望值不同、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同,并举例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三段分别从文化、社会、家庭三方面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大到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西方的抑郁症患者和心理变态者也远高于中国。对竞争一味渴求和小时候遭遇的冷漠极易导致心绪一点点地低沉,自我一点点地封闭,痛苦一点点地加深。目标设在高高塔尖上,千军万马逐宝塔固然好,但精神肌体免疫力的欠缺却使其不敢接受社会援助,遇到困难是失望,是无望,是绝望,唯独没有希望。(阐释西方教育结果的不良后遗症)
无论怎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使其成为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避免空运转负运转,同时提高孩子感知幸福,触碰阳光的能力,使其相信社会,有着健壮体魄,健全心境。(此段拔高:点出了感情的倾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体,从而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怎么办”。)
那么,何不互相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教育理念的长处结合,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帮助成长?如让孩子自己爬起,但明确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并希望你成长得更好。即使孩子独立,也不损伤安全感和信任度。(回归材料,解决矛盾,辩证统一,顺理成章。)
在文化多元并包的时代,人类对不同文化乃至亚文化的接受已然增强,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乃是最佳解决方式,满足不同个体的成长需求,需将这些理念借鉴至教育领域。(点明观点,紧扣题目)
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不在夏天忧虑冬天将至,亦不在冬天忧虑夏天姗姗来迟。
永远选择包容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建立人类共赢的时代,也实现中国教育的弯道超车。(抒情升华)
例文
二、合理对待文化差异(可评为一类卷 56分)
孩子摔倒该不该扶?外国夫妇与中国夫妇的争执,引发了新的教育命题。表面上扶不扶孩子是一场育儿理论的正面冲突,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提来的必然矛盾。这种差异离不开历史遗留的痕迹。
西方夫妇主张“不扶”,来源于西方国家对一个人“独立”“自主”能力的重视。不管是美国的《独立宣言》,英国的议会制,体现的都是群众对民主、独立自强的需求。西方学校不同于中国式“家长陪读”教育,很多时候孩子要自己面对学习及生活上遇到的麻烦,他们很少会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找老师、父母帮忙,而是等自己无法处理时才寻求帮助。西方孩子对朋友的依赖性往往不低于父母,他们乐于与同伴互助共度难关。这也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团队合作的训练,老板欣赏有自己想法的员工,社会要求的是独立性强的人才。
东方夫妇主张的“扶”,来源于“父慈子孝”的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我们讲究尊老爱幼,老人和儿童群体是重点保护对象,不关爱老人和儿童的人被视为“不孝”“不爱”。而对儿童的呵护,于计划生育开展后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那还不宝贝呀?另外,在“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理念被教育专家否决之后,中国夫妇们纷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的教育下,孩子仿佛成了一个家庭的核心,父母通通围着他转。
西方嘲笑东方“温室教育”,东方看不起西方“冷血对待”。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民情不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文化冲突决定了不同的价值理念和育儿取向。西方的“独立论”也好,东方的“慈爱教”也好,都代表着一方的传承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无所谓对与错。“扶”与“不扶”只是教育的一个片段,文化的一个侧面,但并不是起教育决定性因素。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并不像“扶”还是“不扶”一般不可折中,两者其实相互交错,都是秉着“以人为本”的态度,满怀着父母的爱与关怀。对待文化差异,最好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以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必强求对方同意自己的观念,防止属于本国国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寻找文化融合的交错平衡点,为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喝彩。
例文
三、和而不同 温暖人间(可评为一类卷 54分)
对待孩子,父母们一向是毫不保留地用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而凝结成的甘露来浇灌的。因此,中国父母与外国父母的不同育儿理念,本质上是不同的文化心理与人生观的体现。中西文化虽有差异,却殊途同归,在不同角度促进人的成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文化向来注重人际,注重情感,所以,中国父母扶起孩子时,希望他体会到父母之爱。
中国文化是人与人在交往时创造的。儒学入世应世,向往兼济天下,与众仁人同治天下太平;中庸之道圆滑处世,为得人与我间和平友好;君子则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至人形象;中国文学巅峰造极之作《红楼梦》则是在人情错杂却又规矩运转的四大家族背景下的巨作。其中宝钗得以赢得众人的喜爱而甚于黛玉,根源就在中国人心理对和众友好相处,对世界给与爱,对他人的重要性的关注上的认同与追求。
因此,中国文化潜移默化下的育儿理念,向孩子灌输了丰富的对他人的情感,使他们对他人力量有尊重与重视。
一骑绝尘长啸去,单刀直入是英雄。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独立自主则是英雄。孩子跌倒,西方父母默立远视,对哭声充耳不闻,是希望孩子能反求诸己,培养独立精神。
西方对独立精神的推崇在其文学与电影作品上多有体现。《堂吉诃德》中塑造了一位孤独的末世骑士形象,他的所作所为看似荒诞无比,却体现了一种独立精神及对征服世界而不是融入世界的精神。当下许多英雄电影,最后的结局是英雄自己拯救了世界。
因此,西方文化下的育儿理念,培养了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自信,对独立解决困难的精神。中西文化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只要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也能互相认可。西方独立精神并非“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且合作团队精神也一直重点强调;中国处世精神不是对他人依赖,而是和而不同,温和不犯的独立。
泾渭似分流,同源在东海。中西文化合理适当交融,殊途同归,美好人生,温暖人间。
例文
四、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
(可评为二类卷 49分,对育儿理念冲突背后的文化因子开掘得不够深入)在某景点,两个孩子的摔倒,两家父母处理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应当仔细呵护,外国父母则认为孩子应学会自立。依笔者之见,外国父母的做法更为合适,因为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两对父母育儿理念的冲突,背后隐藏的是文化的差异。多数中国父母认为孩子理当被仔细呵护着,古时孟母三迁便可窥见一斑了。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更畅导“放养,”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学会立足于社会中。
两种育儿理念并无对错好坏之分,但我认同外国父母的理念。
中国父母的理念固然没错,但他们总喜欢以为孩子着想为理由,全面干涉孩子的生活。诚然,为孩子着想并无过错,但中国父母有时却难把握住着想的程度,变成了溺爱,相较之下,外国父母则更为理性。他们在知道孩子并没受伤的情况下,选择让小孩自己爬起来,以此断绝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中国父母的做法像一种保护,但其实也是一种约束,他们想在盆里种松,笼里养鹰,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外国父母抛弃了花盆与笼子,给了孩子一块绝壁,一个断崖,让生命中的困难锻炼自己的本领。时间的流逝会让父母的保护渐少,但自己的本事只会逐渐加强。
脸书的创始人如今拥有上亿的财富,但他却公开发言表示,自己死后财产将会悉数捐出去,而他的女儿将不会得到他的财产,她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谋生,此外,很多明星家中的孩子也必须自己打工挣零花钱。而中国人则更希望子承父业,让孩子享受现成的财富,恨不得一辈子能将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
中国“熊孩子”后来被广大网友吐槽,父母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的任性,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常道德绑架别人。长大之后,更有所谓的高分低能儿,这些都是过度保护所造成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我相信,若以生活中的苦难为磨石,定能铸造出一把锋利的宝剑。
我始终相信,花盆里养不出苍松,笼子里飞不出雄鹰。
第五篇:2012年深圳一模优秀作文点评
2012年深圳一模优秀作文点评
1—4号作文分数分别是59、58、57、56分。心要在焉
蟹六跪而二螯,只能寄托与蛇蟮之穴,蚓无爪牙之利,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故用心一也。【“是故”使用不当】故欲成事,必先凝神守一,心在焉,方能滴水石穿。
凝神守一,心在焉,必先心有所止。观现代社会,名利已然成为万众心之所向,浮躁之风盛行。追名逐利间,人心早已不知飘往何处,不复归了。然而,只追求速度和名利,如何能成大事?心不在焉,如何能成事?【这两个句子柔弱无力】心在焉,必先止其心。止其心也,孔子在听老子一番话后,闭关三个月,终于悟得。孔子停下游说的步伐,闭关三月反思,便是心有所止,心如止水。【活用《荀子》《庄子》,开篇便觉气势不俗,然而语言运用时感生涩。】 凝神守一,心在焉,其次要心有所指。心在焉,不是单纯的褪去浮躁,心如止水。而是在心有所止后,更要找到心中所指。只有有了明确的指向,才能真正的用心,用力在一件事情上,术业有专攻。因此,心在焉,要心有所止,也要心有所指。《庄子》的《达生》篇中说到一个木匠,做出的东西人人称赞,故有人向其请教。原来啊,他在制作前要先闭关,静心,这便是心有所止,而后便是自己去采集木料,当他看见一块木头时,作品形象已了然于他心中,因此能找到形状最好的木头,这便是心有所指。心在焉,要心有所指,找寻自己的那块木头。凝神守一,心在焉,终要心有所执。【读到“心有所执”,抚掌称妙。“止”“指”“执”三个字读音相近,在意义上又有层进意味。这样的文字运用机智,绝非一日之功。】心在焉,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执,不是固执,呆板,执板,而是执著,对心中所指的执著奋斗。像《庄子》中捕蝉老人的故事那样,像那个老人一般凝神守一,将捕蝉这件事练成一门绝活,一门功活【疑为“功夫”之误】。要说心有所止,心有所止是成功的条件,那么心有所执就是那临门一脚,就是“东风”。一个人如若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不懈的努力,怕是难以成事。古人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拂】乱其所为。”专心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困难和挫折的难免的,然而最难能可贵是一份执著。心有所执,因此凝神守一,心在焉,心止焉,而向心所指。
凝神守一,心要在焉,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必能专其业,攻其业,得其果。【句子不顺畅】
人问:“名利难逐,术业难攻,如何是好?” 我答:“凝神守一,心要在焉,便得花开心中,沃野千里。” 评语
把“心要在焉”分解为“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三个层次,递进论述,是本文的一大优点。选用“止”“指”“执”三个字,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表述追求典雅,举例专注经典,都为本文增色不少。
段落内部的逻辑,不及段落之间层进那样严谨,遣词造句也时显生涩。思维如何才能更深刻严谨,表达如何才能更准确得体,还要进一步锤炼。【点评教师: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董希旺】
心要在焉
心在,则无所不能。——题记 心在何处? 阿基米德说,我的心在数学那儿,于是有了“让我画完这个圆”的千古绝唱。钱钟书说,我的心在文学,于是有了目不窥园,名满天下。“扫把姐”说,我的心全在那一把扫把上,于是那把扫把像有了灵性,与她共舞出无限曼妙风情。
心要在,在所爱之处。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文天祥的浩荡正气,仍激励着炎黄子孙。砰然令我心动的,是他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心。他将一颗心安放在日渐式微的国家上,一切行动便都有了落脚点。一切战役,一切悲愤的诗,便都有了共同的根源,那便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心系国事,便有了那份勇气,以匹夫之力,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林觉民何尝不爱妻子?只是对国家的大爱使他抛却儿女私情,投身于挽救危亡的事业。心在所爱之处,即便雷霆轰击,亦不动摇丝毫。
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那种力量,能够承受众人的冷眼,即使荆棘遍地,也踽踽前行。还记得那个潦倒的老人,“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当屡试不中的蒲松龄开始各处搜集奇闻逸事时,人人都以为他疯了,但在看过《聊斋志异》后,却不得不感叹那是一部“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旷世奇书。正是有着那份信念,一心扑在文学上,他才能不理会众人的非议,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纵使险阻无数,他只坦然视之。
有些人将心放错了位置,便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涩。唐玄宗爱着杨贵妃,沉迷于“温泉水滑洗凝脂”,换来的却只是“此日六军同驻马”,马嵬兵变,大唐风光不再。现在的一些人爱着名利金钱,向往高官厚爵,换来的却只是贪婪的双眼与累弯了的腰杆,却再也找不回“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可见,选择所爱,也应慎重。
心在何处?
有些人不知心在何处,便只能“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些人找错了所爱,便只能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而有些人,找对了心的位置,方不惧艰险,矢志不渝。
找回自己的心吧,找到你所爱的地方,将他安放。别再羡慕别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只要心在,你也能做到。
心在,则无所不能。评语:
这是一篇立意准确,构思巧妙,既有独特思想,又有流畅文采的考场佳作。本文作者首先运用设问的方式,举阿基米德、钱钟书、“扫把姐”的例子,自然巧妙地对“心要在焉”做出准确而个性化的解读,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观点“心要在,在所爱之处。”这个立意开口较小,利于作者进行自由发挥,体现了很强的思考能力和驾驭能力。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在那里淘沙掘金,举文天祥、林觉民、蒲松龄、唐玄宗之例,分别阐释分论点: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勇气;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即使千次失败、万人非议也不动摇的决心;要将心慎重安放。作者或引证,或例证,或正反论证,对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佐证。文章材料丰富,分析精到,对比鲜明,有力地强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张。
文章的亮点还在于语言流畅自如有文采。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或提挈下文,或诠释形象,或表明情感立场,不但使论证严密,而且增加了文章内涵,使内容更加丰厚。当然,古诗词的运用也不能刻意为之,水到渠成就好。
附作者引用诗文: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文天祥《自述》)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蒲松龄《自序》)“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蒲松龄故居对联)
“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此日六军同驻马”(李商隐《马嵬》)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
(点评教师 : 第三高级中学
张洪波)
心要在焉
格物致知,心要在焉。——题记
毫无目的做事,必将乱其步伐,茫其方向,或酿成大祸危及社会,故必须明确方向,有目的,心在焉,方能使人生精采(彩)出色。
心不在焉,因小失大,酿出祸患。年前记不清有多少骇人听闻的消息侵蚀人们的心灵。社会道德滑坡愈发严重,全因人心被金钱利益熏染,心不在焉。韩寒与方舟子吵得不可开交,却曾知身后庞大的粉丝团内心所想,心不在本应做的事情上,而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不惜重金告发对方,结果只会导致社会信任度又低一级,口口声声要拯救社会道德滑坡却无从拯救,他们心不在事业生活上,却又加重社会道德沦陷,实不应该,为自己的小利益却牺牲社会大利益,真是令人憎愤!
心在焉,不但助你顺畅前行,还能让你活得轻松自在,赢得美誉。心在何处?只有你个人最清楚,怎么做?你会更加清晰明朗。成功人士给予我们的告诫往往是要树立目标,坚持不懈前行,这也正是心在焉的表现,促使我们明确人生意义,正确前行。乔布斯几经波折进出苹果公司,最终成为世人赞誉的传奇,因他心在焉,爱着他一手创办的公司,还有那份事业,他成功了;比尔盖茨同样创造不朽的佳话,成立著名的微软公司,只因为他全心灌注(贯注)于他的事业,心有在焉,举世闻名;李开复开设创新梦工厂,只因为他心在国家,为给国家培育出更多人才,心系国家,成为赢美誉的人选之一。心在焉,内心充实,理想丰满,但同时付诸行动,终能活出精采(彩)人生!
心要在焉,是每个人,社会、国家的目标。个人要心在焉,辩证地看待身边之事,不要胡乱、没有目的地滥用权力,做危害大众之事;社会要心在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宣扬积极有益的文明法度,如深圳近期宣扬“十大观念”就是好的现象,更多的人会耳濡目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会传唱千古永不朽,社会滑坡还拯救不了吗?心在焉,怎会达不到目的呢?国家亦要心在焉,因为作为一国之家,他是引领我们前进的主脉、舵手,没有国家的心在焉,我们怎么可能达到共同的理想,怎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又怎能立足于世界?未有一国之家心在焉,才能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创造美好的生活,有幸福的未来。当个人、社会、国家皆能心在焉,则我们的民族必能屹于世界之巅,我们的社会必将充满爱,我们的国家则可顽强不倒!
心有所止,心要在焉,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生绽放异彩!评语:
本文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和思考:
首先是立意准确。文章开门见山,反面落笔先写毫无目的做事的危害,然后旗帜鲜明的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方向,有目的,心在焉,方能使人生精彩出色。”开头不拖泥带水,简洁大气。
其次是层次清晰。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对照式、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先写心不在焉的危害,再写心在焉的意义作用,最后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写如何做到心要在焉。文末作者发出热情呼唤,给人以信心和启迪,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再次是材料丰富鲜活。本文涉及到韩寒、方舟子、乔布斯、比尔盖茨、李开复、深圳“十大观念”等等有时代感的材料。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社会、时代的关注,运用鲜活的富有时代感的材料,能启迪中学生从身边小事寻找感动,从现实社会挖掘写作素材。
不足的是语言运用不够规范,韩寒与方舟子的事例论说不太确切;有个别语句不够顺畅,例如“韩寒与方舟子吵得不可开交,却曾知身后庞大的粉丝团内心..所想”;“只有你个人最清楚,怎么做?你会更加清晰明朗。” “心在焉,内...心充实,理想丰满,但同时付诸行动,终能活出精采人生!”等等;另外有错别...字。字正句顺才能意明,希望同学们练好基本功。
(点评教师: 第三高级中学
张洪波)
4` 心要在焉
心要在焉,即讲究全情投入的专注。不论是专注于自身所爱的事物,或是做学问与处事,心在焉,何有不成事之理? 心在焉,即褪去浮华纷扰,付出全情于自己的热爱,去追寻,去达到,而没有利益打扰你的专注。
让人难以忘记的大提琴演奏家杜普雷,以生命为代价忘我演绎热爱的大提琴---她拉弦的姿势并不如女性的温和,而是充满野性与疯狂。她全心专注,没有观众,没有外物,她全心全意地演绎着自己热爱的音乐。一位提琴家在听过她的琴声后预言:“这样演奏提琴的人,一定活不长久。”不幸的预言成真,杜普雷在风华正茂的年岁患上多发性硬化症,从此无法演奏,最终年轻地逝去。然而她的演奏,她专注地演奏却成了乐史上的华美乐章,她演奏的埃尔加协奏曲充注了全身心血与情感,至今无人超越。
心在焉,心专注焉,心热爱焉。因而书写传奇。如杜普雷,她比烟花寂寞。却远耀眼过烟花。
也常常想起我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他身上有太多耀眼光环,“国宝”“大师”,他自己却不以为傲,甚至将头顶光环个个摘掉。季先生,一心一意做学问,专心致志读国学。他心在焉,心专注于做研究,罢却名利,罢却荣耀。
在季先生自己的回忆录中曾写到他翻译印度巨作《罗摩衍那》的故事。满目梵文,生涩难懂,然季老坚持不懈,未言放弃,一译十年。十年,一棵幼苗已而参天;十年,蹒跚孩童已而挺拔独立;十年,一切都已改变,然而季先生以十年的专注像我们展现了坚毅的,一心向学,全情专注的高度境界,专注,没有时间束缚,心在焉,即成事。
如今,世人常叩问,为何我们的时代再难出天才,为何我们的时代再难出大师,天才的音乐家们,不朽的文学巨匠们,他们都随岁月而逝去,而再难寻得接班人。
原因在何?只因对比之下,过去的大师们哪一个不以毕生热情投入自己的事业,哪一个不以“追求学术顶峰”而全心为之?他们,都共同拥有“心在焉”的专注品质,因而铸得大器,因而书写传奇。
反观急功近利的当下,哪一位演奏家能够不为高昂演出费而出场?哪一位学者能够不为响亮的头衔而潜心钻研?一旦贴上利益标签,心,也难在焉。
世人难道不应冷静下来,慢下生活的步调,心专注于事业,心在焉。那些,我们便可坚信,传奇将会再现,大师将会再临。
心要在焉,专注,投入,热爱,钻研。点评: 文章落笔入题,直接亮出观点:心要在焉,即讲究全情投入的专注。然后以并列方式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专注于音乐,因而书写传奇;专注于学问,因而成就大师。所举事例典型而贴切。文章行文流水,一气呵成,结尾处再次点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但文章流畅有余而深度不足,对材料缺乏深入的挖掘。(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肖绮)
心要在焉
心在,则无所不能。——题记
心在何处? 阿基米德说,我的心在数学那儿,于是有了“让我画完这个圆”的千古绝唱。钱钟书说,我的心在文学,于是有了目不窥园,名满天下。“扫把姐”说,我的心全在那一把扫把上,于是那把扫把像有了灵性,与她共舞出无限曼妙风情。
心要在,在所爱之处。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文天祥的浩荡正气,仍激励着炎黄子孙。砰然令我心动的,是他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心。他将一颗心安放在日渐式微的国家上,一切行动便都有了落脚点。一切战役,一切悲愤的诗,便都有了共同的根源,那便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心系国事,便有了那份勇气,以匹夫之力,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林觉民何尝不爱妻子?只是对国家的大爱使他抛却儿女私情,投身于挽救危亡的事业。心在所爱之处,即便雷霆轰击,亦不动摇丝毫。
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那种力量,能够承受众人的冷眼,即使荆棘遍地,也踽踽前行。还记得那个潦倒的老人,“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当屡试不中的蒲松龄开始各处搜集奇闻逸事时,人人都以为他疯了,但在看过《聊斋志异》后,却不得不感叹那是一部“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旷世奇书。正是有着那份信念,一心扑在文学上,他才能不理会众人的非议,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纵使险阻无数,他只坦然视之。
有些人将心放错了位置,便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涩。唐玄宗爱着杨贵妃,沉迷于“温泉水滑洗凝脂”,换来的却只是“此日六军同驻马”,马嵬兵变,大唐风光不再。现在的一些人爱着名利金钱,向往高官厚爵,换来的却只是贪婪的双眼与累弯了的腰杆,却再也找不回“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可见,选择所爱,也应慎重。
心在何处?
有些人不知心在何处,便只能“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些人找错了所爱,便只能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而有些人,找对了心的位置,方不惧艰险,矢志不渝。
找回自己的心吧,找到你所爱的地方,将他安放。别再羡慕别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只要心在,你也能做到。
心在,则无所不能。
评语:[58分] 这是一篇立意准确,构思巧妙,既有独特思想,又有流畅文采的考场佳作。
本文作者首先运用设问的方式,举阿基米德、钱钟书、“扫把姐”的例子,自然巧妙地对“心要在焉”做出准确而个性化的解读,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观点“心要在,在所爱之处。”这个立意开口较小,利于作者进行自由发挥,体现了很强的思考能力和驾驭能力。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在那里淘沙掘金,举文天祥、林觉民、蒲松龄、唐玄宗之例,分别阐释分论点: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勇气;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即使千次失败、万人非议也不动摇的决心;要将心慎重安放。作者或引证,或例证,或正反论证,对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佐证。文章材料丰富,分析精到,对比鲜明,有力地强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张。
文章的亮点还在于语言流畅自如有文采。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或提挈下文,或诠释形象,或表明情感立场,不但使论证严密,而且增加了文章内涵,使内容更加丰厚。当然,古诗词的运用也不能刻意为之,水到渠成就好。
附作者引用诗文: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文天祥《自述》)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蒲松龄《自序》)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蒲松龄故居对联)
“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
“此日六军同驻马”(李商隐《马嵬》)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
(张洪波)
心要在焉
格物致知,心要在焉。——题记
毫无目的做事,必将乱其步伐,茫其方向,或酿成大祸危及社会,故必须明确方向,有目的,心在焉,方能使人生精采(彩)出色。
心不在焉,因小失大,酿出祸患。年前记不清有多少骇人听闻的消息侵蚀人们的心灵。社会道德滑坡愈发严重,全因人心被金钱利益熏染,心不在焉。韩寒与方舟子吵得不可开交,却曾知身后庞大的粉丝团内心所想,心不在本应做的事情上,而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不惜重金告发对方,结果只会导致社会信任度又低一级,口口声声要拯救社会道德滑坡却无从拯救,他们心不在事业生活上,却又加重社会道德沦陷,实不应该,为自己的小利益却牺牲社会大利益,真是令人憎愤!
心在焉,不但助你顺畅前行,还能让你活得轻松自在,赢得美誉。心在何处?只有你个人最清楚,怎么做?你会更加清晰明朗。成功人士给予我们的告诫往往是要树立目标,坚持不懈前行,这也正是心在焉的表现,促使我们明确人生意义,正确前行。乔布斯几经波折进出苹果公司,最终成为世人赞誉的传奇,因他心在焉,爱着他一手创办的公司,还有那份事业,他成功了;比尔盖茨同样创造不朽的佳话,成立著名的微软公司,只因为他全心灌注(贯注)于他的事业,心有在焉,举世闻名;李开复开设创新梦工厂,只因为他心在国家,为给国家培育出更多人才,心系国家,成为赢美誉的人选之一。心在焉,内心充实,理想丰满,但同时付诸行动,终能活出精采(彩)人生!
心要在焉,是每个人,社会、国家的目标。个人要心在焉,辩证地看待身边之事,不要胡乱、没有目的地滥用权力,做危害大众之事;社会要心在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宣扬积极有益的文明法度,如深圳近期宣扬“十大观念”就是好的现象,更多的人会耳濡目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会传唱千古永不朽,社会滑坡还拯救不了吗?心在焉,怎会达不到目的呢?国家亦要心在焉,因为作为一国之家,他是引领我们前进的主脉、舵手,没有国家的心在焉,我们怎么可能达到共同的理想,怎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又怎能立足于世界?未有一国之家心在焉,才能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创造美好的生活,有幸福的未来。当个人、社会、国家皆能心在焉,则我们的民族必能屹于世界之巅,我们的社会必将充满爱,我们的国家则可顽强不倒!
心有所止,心要在焉,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生绽放异彩!
评语:[57分] 本文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和思考:
首先是立意准确。文章开门见山,反面落笔先写毫无目的做事的危害,然后旗帜鲜明的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方向,有目的,心在焉,方能使人生精彩出色。”开头不拖泥带水,简洁大气。
其次是层次清晰。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对照式、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先写心不在焉的危害,再写心在焉的意义作用,最后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写如何做到心要在焉。文末作者发出热情呼唤,给人以信心和启迪,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再次是材料丰富鲜活。本文涉及到韩寒、方舟子、乔布斯、比尔盖茨、李开复、深圳“十大观念”等等有时代感的材料。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社会、时代的关注,运用鲜活的富有时代感的材料,能启迪中学生从身边小事寻找感动,从现实社会挖掘写作素材。
不足的是语言运用不够规范,韩寒与方舟子的事例论说不太确切;有个别语句不够顺畅,例如“韩寒与方舟子吵得不可开交,却曾知身后庞大的粉丝团内心所想”;“只有你个人最清楚,怎么做?你会更加清晰明朗。”“心在焉,内心充实,理想丰满,但同时付诸行动,终能活出精采人生!”等等;另外有错别字。字正句顺才能意明,希望同学们练好基本功。
心要在焉
心要在焉,即讲究全情投入的专注。不论是专注于自身所爱的事物,或是做学问与处事,心在焉,何有不成事之理?
心在焉,即褪去浮华纷扰,付出全情于自己的热爱,去追寻,去达到,而没有利益打扰你的专注。
让人难以忘记的大提琴演奏家杜普雷,以生命为代价忘我演绎热爱的大提琴---她拉弦的姿势并不如女性的温和,而是充满野性与疯狂。她全心专注,没有观众,没有外物,她全心全意地演绎着自己热爱的音乐。一位提琴家在听过她的琴声后预言:“这样演奏提琴的人,一定活不长久。”不幸的预言成真,杜普雷在风华正茂的年岁患上多发性硬化症,从此无法演奏,最终年轻地逝去。然而她的演奏,她专注地演奏却成了乐史上的华美乐章,她演奏的埃尔加协奏曲充注了全身心血与情感,至今无人超越。
心在焉,心专注焉,心热爱焉。因而书写传奇。如杜普雷,她比烟花寂寞。却远耀眼过烟花。
也常常想起我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他身上有太多耀眼光环,“国宝”“大师”,他自己却不以为傲,甚至将头顶光环个个摘掉。季先生,一心一意做学问,专心致志读国学。他心在焉,心专注于做研究,罢却名利,罢却荣耀。
在季先生自己的回忆录中曾写到他翻译印度巨作《罗摩衍那》的故事。满目梵文,生涩难懂,然季老坚持不懈,未言放弃,一译十年。十年,一棵幼苗已而参天;十年,蹒跚孩童已而挺拔独立;十年,一切都已改变,然而季先生以十年的专注像我们展现了坚毅的,一心向学,全情专注的高度境界,专注,没有时间束缚,心在焉,即成事。如今,世人常叩问,为何我们的时代再难出天才,为何我们的时代再难出大师,天才的音乐家们,不朽的文学巨匠们,他们都随岁月而逝去,而再难寻得接班人。
原因在何?只因对比之下,过去的大师们哪一个不以毕生热情投入自己的事业,哪一个不以“追求学术顶峰”而全心为之?他们,都共同拥有“心在焉”的专注品质,因而铸得大器,因而书写传奇。
反观急功近利的当下,哪一位演奏家能够不为高昂演出费而出场?哪一位学者能够不为响亮的头衔而潜心钻研?一旦贴上利益标签,心,也难在焉。
世人难道不应冷静下来,慢下生活的步调,心专注于事业,心在焉。那些,我们便可坚信,传奇将会再现,大师将会再临。
心要在焉,专注,投入,热爱,钻研。
点评:[56分] 文章落笔入题,直接亮出观点:心要在焉,即讲究全情投入的专注。然后以并列方式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专注于音乐,因而书写传奇;专注于学问,因而成就大师。所举事例典型而贴切。文章行文流水,一气呵成,结尾处再次点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但文章流畅有余而深度不足,对材料缺乏深入的挖掘。(肖绮)
心要在焉
天地苍茫,谁主沉浮?望功名利禄无数,美色诱惑无数,众多缚心的绳索困住我们浮沉于世的心灵。面对前途未知的种种挑战,我们需要以一颗平静如澄澈秋水的心去乘风破浪,心有所止,心要在焉。
心在焉,则束缚消亡焉。心要在焉,必须挣脱缚心的绳索,活出自我的个性和风采。
庄子不违本心,辞楚相这一高位不做,因心在焉,从而逍遥于世间,终达到心目中天地人为一体的境界;李白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摆脱权贵的束缚,保有本心,因心在焉,从而遨游于天地,醉情于诗酒,终酿就“诗仙”称号而名垂千古;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于穷山僻角,坚守隐居山水之心,因心在焉,从而以笔墨之挥洒让世人感知其文学之厚重。这些人,均是不为功名而为自由,均是不为利禄而为尊严,留守心中的一方田园。因心在焉,所以活出了个性,活出了精彩!
心不在焉,则偃蹇遭致焉。心要在焉,否则只会被绳索越缚越紧,从而失掉呼吸的能力。
和珅乃一朝宰相,受皇帝宠爱,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宦海沉浮之中,他似乎忘却为官为百姓之理,一心地贪污受贿,终在黄金的枷锁下,迈往末路的下场,心不在焉人生漩涡即来焉。再看南朝“短命”皇帝李存勖,辛苦称帝,却又贪恋美色,重用伶人,不理政务。当初为道义而揭竿起义,却在称帝后荒靡度世,这不是心不在焉?因如此,仅三年,皇帝退位,为天下笑。因此,心要在焉,才不会被琐事所缠,不会为诱惑所误,才能划向成功的彼岸,迈进希望的殿堂。
时下,灯红酒绿,都市繁杂。许多人拥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住的人却越来越少;受的教育越来越高,“小悦悦”事件却屡次发生;我们拥有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多的自由,却更感孤独寂寞……这是为何?因为我们乘风破浪的翅膀被黄金所累,被金钱所负,从而使我们搏击长空,驰骋蓝天,翱翔万里的本领被渐渐磨灭,止于平庸。心已不在,又能何如? 忆起周敦颐一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苏轼亦云:“人生到处知何似?”苏轼本其爽朗,不为“蜗角虚名”所触动,古人尚且如此,那进化得更为高级的现代人呢?我们的心是否还在?是否在为你追梦的东西而搏动?
你,心在焉?
点评:[55分] 文章开头点题,然后在大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展开论述,通过正反对比,深化主题。文章视野开阔,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结尾处反观现实,发人深省!文章立意深刻,论据充分,但在有些文言词语的使用上应该细细斟酌!(肖绮)
心要在焉
晨钟暮鼓,修身齐家,是我们的心在接受锻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我们的心在熏陶升华。心在,理想在,光明和希望并存。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我们的心,我们的魂。
路漫漫其修远,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只有心要在焉,才能体会到个中的酸甜苦辣。心要在焉,是对人生一次完整的体验,心要在焉的对立是心不在焉。闺中少妇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因为丈夫未归而心不在焉,游子登高远眺直至日落却不知是因为思念故乡而心不在焉。我们的心,总有一个归属的地方,为何会心不在焉呢?其实心不在焉是相对的。闺妇的心不在琴上而在丈夫上,游子的心不在风景上而在故乡上。心不在焉其实是心在焉的另一种表现。
可是有些人的心不在焉,却酿成了无数的悲剧和祸患。佛山“小悦悦”事件昭然显示着十八名路人的“心不在焉”,郭美美充分说明了红十字会虚无慈善,又是对社会慈善的“心不在焉”。社会的道德沦丧终归是人们的心逐渐远离了善和美,这是何其悲凉!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心找回来,让心在道德的光辉下绽放开花呢?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即美德。是的,只有我们专注于知识,让心灵不断的汲取营养,才能够真正地成长。此时,心要在焉!专注于知识,就是心要在知识上。高华先生治学治史从来都是心无二志,他的心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在踏实严谨的研究的态度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心在焉,我们才可能高质量高成效地在知识里成长。
当面对着一个道德逐渐沦丧,人心愈加冷漠的社会时,我们的心开始迷茫。而诸多不安全因素也在迷惑着我们的视线。但是,请不要舍弃最初的真善美。人心本善,当我们的心仍然是善意的,心便始终在焉。即便冒出如此多的搀扶老人却遭诬陷的事件,仍有两名中学生毅然决然地扶起摔倒老人,即使人心冷漠,最美妈妈吴菊萍还是伸出手接住从楼上坠落的小女孩。简轸曾说:“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静待,看沧海变桑田。”尽管沧海桑田,我们的心也要在菩提树下保持最原始的模样。心要在焉!在美好的道德里,在善意的灵魂和思想里。
心要在焉,我们有无数的思念和期盼;心要在焉,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心要在焉,我们站在道德的净土上眺望彼岸的现世。心就在这里,梦还能去哪里?善意还能去哪里?人生难道还会不完整吗?
心要在焉,让心灵接受道德的洗礼而成为善意的信仰者。
评语:[55分] 文章结构紧凑,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深刻,仿佛思考者在凝思;特别是举例广泛典型,从游子思妇到最美妈妈;从郭美美到小悦悦事件,正反对比,层层深入,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最好是结尾,提升思想,深化中心,让读者从思念到知识,从道德到追梦,完善了内容,加强了情感!(心要在焉
纵观天下,九牧之黎民,苍生社稷,唯心而有异,常怀名利,常念痴仇,何能成一国?何能和一家?
故,古代之儒者,崇之格物,敬而致知,致知而后心正,心正而后家和天下平。既有知,胡不于当世之时,正心而平天下乎?
心在焉,成之首。观古鉴今,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心之所安,道之所存,岂可少视之?今世之人,吾曹之属,多物而不多心之所出际。然,古之论心,犹今之论金,岂可差矣?吾曹之当以古为鉴,以史为鉴,以圣论佳事为鉴。
心在焉,先须谦。
古有伯君之谈,出于秋水,名之谦者,知己之陋,方为学道之始,吾者,如坐井观天,会之当不禁望洋兴叹,置己于下,茶之源当于下之流,然所得不可胜计。若高己卑人,他者之所识岂可得于己?故曰“自卑而尊人,便凡博于闻。”再者,近之有弘一大师李叔同,称己之“一无所有,一钱不值。”观李叔同之绩,戏曲词文,无一不名于当世,再有通达禅学,通得禅意,而竟归于一谦,吾曹岂可复尊己卑人乎?谦者,心在焉;傲者,无在焉,何所得?
心在焉,毋缺诚。
正心,还须诚意,诚意而正心。昔有冯谖,为孟尝君之食客,大惠于孟尝君,而当是时,冯谖未尝有所绩,乃得君之重惠,而后,冯谖决于诚意,忠于孟尝君,矫命烧债券,助君相国九年而无患。故诚者,心之所向,而又有桀纣,荒淫无道,任心自恣,为心走使,无所雅向,残害人民,此之谓诚于国乎?心之所悖,而归汤武,其可怪谁欤?故心之在焉,诚之不可缺也。
心在焉,仍须礼。
人无礼,无以立。人无礼,必无所成。礼者,盛德之至者也。故昔者有言曰人须矜孤恒寡,敬老怀幼,忠礼有则,正心化人。赵氏孤儿,礼纵成室,非武之所降,非暴之所亡,而于礼,于节于此,给心一片宁静,故尘不起,时时自有清风扫。故,曰礼而守分,心于心之所,何成不在焉?
心要在焉,先须谦,毋缺诚,仍须礼。心之所向,无有强求,随于自然,自放于“春来花自清,秋至叶飘零”之境,圆融处世,患何心之乱,道之丧,心之不在焉?
评语:[55分] 本文足见作者的文学功底与文言功底。全文能够适当运用文言实词虚词,真是不可多得!文章观点明确,行文清晰,段落恰当,分论点明确(心在焉,先须谦——心在焉,毋缺诚——心在焉,仍须礼);文章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举例恰当而全面,把例证与引证相结合,足见作者的知识面与文学内涵!值得学习,值得赞叹!
心要在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家讲禅,修心,要人能在一粒沙里看见古今的演替,在一滴水里感悟出世界的感动。而在如今灯红酒绿的都市里,在余音绕梁的低回处,在每个人都如此匆匆而仿佛丢掉了灵魂的今天,又有谁仍在关注自己的内心,在每天夜阑人静下来,倾听它的碎语呢喃,问它是否沉静且专注于自己追求的事物呢?
人若要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创造出人生价值,需要正心,亦即心要在焉。让心沉浸在水气(改为:汽)氤氲的千年古泉中一般,无关十丈红尘,无关时间喧嚣,千年如一日地沉浸着以保持内心的洁净。将心浸润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并为之孜孜不倦地奋斗和努力,洒下汗水收获微笑,这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梵高曾作过的一幅《鸢(错字,原文中“弋”写成“戈”)尾》令我久久难忘。画中是一片花海,开满了蓝色的鸢尾,而唯独有一朵白色的鸢尾高擎,在群群蓝色中间显得那般卓尔不群。人们都说,梵高是用那白色鸢尾代表他自己。的确,他是卓尔不群的。在他那个时代,比他技艺精湛的画家如云,塞斯(应为“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高更等。然而梵高的画却最终成为不可代替的独一无二——只为他那热诚的心,他的话浓烈而蓬炽(“蓬炽”一词为生造词),那团团化不开的蓝色和黄色,都都难以配衬他狂嚣天真的性情,难以表达他对大自然,对一切色彩的热爱,以至于他的每一幅画都因那散发出来的温暖与动荡的激情而成为传奇和经典,梵高的成功,在于他将全身心都投注在了绘画上;只有倾注心血的艺术作品才能散发永久的芳香,历久不散。
“住在布达拉宫里,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城里,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是仓央嘉措的诗句。这位诗人用无比赤诚的赤子之心,寻求世间一切美的情感。他诗歌中的情愫像久酿的佳肴,醉人而芬芳,且随着岁月的深入而更加甘醇。而他的成就同样只因他的用心。因为心在,所以一切都如此理所应当。(在对细节的叙述和分析中传达真情实感)
回观我们当今社会。在浅阅读流行的当代,已很少人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大学生,也很少真正有理想并为理想奋斗的。我们的心思放在哪了呢?众多的诱惑,影视剧,流行衣物,金钱,物质等等,蒙蔽了我们本该清灵澄澈的双眼。何时,我们才能再读到如仓央嘉措写的那般纯净而触动心灵的文字呢?(关注现实,不禁发问。自问自答,探寻根由。对现实之关注,溢于言表)
总有一个地方是令我们心向往之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静下心来,找回我们飞翔的翅膀吧!只要心在,心沉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成功如美丽静谧的时光,被我们轻轻走过。
评语:[54分] 文章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开篇,引领读者循着佛家“修心”之路,“在一粒沙里看见古今的演替,在一滴水里感悟出世界的感动”。在提出“在每个人都如此匆匆而仿佛丢掉了灵魂的今天,又有谁仍在关注自己的内心”的疑问之后,明确指出“人若要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创造出人生价值,需要正心,亦即心要在焉”的中心论点,在“凝神静气”与“焦躁不安”的碰撞下擦出思想的火花。
作者以充满传奇和色彩的梵高的故事为论据,紧紧抓住了梵高“心在焉”做文章,调动其饱含热情与诗意的文学语言,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推导出“梵高的成功,在于他将全身心都投注在了绘画上;只有倾注心血的艺术作品才能散发永久的芳香,历久不散”的结论。
接着以仓央嘉措的诗句中“像久酿的佳肴”的“情愫”的细节真情印证了“因为心在,所以一切都如此理所应当”,再一次抓住了“心在焉”。
以一句“回观我们当今社会”,将视角引向“心不在焉”的社会现实,一个设问和一个充满渴盼的疑问“何时,我们才能再读到如仓央嘉措写的那般纯净而触动心灵的文字呢?”引人深思。
最后,强调“我该怎样做”——“只要心在”,人生价值就在。“静下心来,找回我们飞翔的翅膀吧!”以一个漂亮的比喻“成功如美丽静谧的时光,被我们轻轻走过”作结。宁静,安详,回味无穷。照片开头,水到渠成。
全文论点明确,层次清晰,思路畅达,结构完整,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不足之处:存在错别字和使用生造词的现象,同时,所引事例不准确(将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塞尚”写成“塞斯”),此乃议论文之大忌。
心要在焉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清人笔记中《菜根谭》中曾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事来事去,变化万端,为君子者,却能追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心系于事,最终发现事物玄奇之奥秘,深刻之道理。只有心在于此,不游移于他物,才能达到如斯君子之境界。
呜呼,古之君子不存也久矣,心之坚守不传也哀矣!遍观社会上的“海龟”“海草”,有多少人是真正为求学之真而踏出国门,为一展自身才华而重回国内的呢?据美国大学统计,每年都有一部分的中国学生修不完所学课程被学校留级,更有甚者直接购买假文凭,只为那一个镀金的学历证明。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围城》中的方鸿渐,心不在焉的下场只能落了个小小教员,终日担惊受怕学历被揭穿(语病,改为“终日担惊受怕,唯恐学历被揭穿”)。吾国今日的“学历门”“抄袭门”等事件愈演愈烈,这不由地(“地”改为“得”)令人叹息,那些心在于焉的学者真得(“得”改为“的”)就已经消失了吗?
又不禁追慕起上个世纪烽火硝烟中诞生的旷世一校——西南联大。在那里,聚集了中国上个世纪最杰出的学者,同时,也有那一群最敏而好学的学生。即使是刚到达昆明那一片简陋的教舍前,师生们的第一反应也不是先修整清理一下,而是即刻开始教学!荒草丛中的学堂,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精美的教案课本,有的只是成千上百颗专注的心。历史的黄卷在心中,科学的理论在心中,文学的诗行在心中……一切都只因心的存在而鲜活了起来,跃动了起来。嬉笑怒骂,书生意气,指点春秋。一刻颗颗璀璨的匠星在那一片漆黑的夜空中照亮中国的学术之途,一切,只因心在焉。
曾于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中读关于到西南联大的小故事,讲的是某一次日军空袭中众人都去了防空洞避难,却于回到校舍时发现有一兄弟淡定地在炉子上熬中药,一枚炸弹在他不远处炸毁了一栋宿舍。问之为何不逃,答曰不畏日军,只求趁众人不在早早将药煎了。依我看来,这位仁兄之所以不怕,是因为心在于此,外界的轰炸、流弹他无心注意。推及治学之风,也无怪乎西南联大会出现那么多的大师、学者,只因一个“心在于焉”。
“钱学森之问”似乎还徘徊在耳边,前辈们的专注也还能从字里行间觅得些许,我们有那么多的鼓励与支持,又怎能游心于外物,心不在焉呢?不要让心被光怪陆离的世界所迷惑,坚守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指引,去寻找那心中纯白无暇的莲花吧!
纵然跋山涉水,也有雪莲绽放于心的一刻。
评语:[54分] 文章开篇不凡,援用《菜根谭》中关于“事来”“事去”“心始现”和“心随空”的君子境界,提出要达到君子的境界,“只有心在于此,不游移于他物”的论点。开门见山,灵性妙语,语文味扑面而来。
作者以其厚实的文学功底,化用《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句,以“古之君子不存也久矣,心之坚守不传也哀矣!”引出当下人们为学,为人“心不在焉”的不良表现,并分析其危害。
以西南联大为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剖析深刻,入情入理,明确指出“心要在焉”重要意义之重大。因为“历史的黄卷在心中,科学的理论在心中,文学的诗行在心中……”所以“一切都只因心的存在而鲜活了起来,跃动了起来”,语言干净利落,富有张力。
结尾处通过反问,强调我们应“坚守”,应“专注”,“去寻找那心中纯白无暇的莲花”,意蕴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全文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行文酣畅。字里行间透露出极佳的文学涵养。语言富有感染力,语文味甚浓
心要在焉
上帝赐予人类双眼,是要让人类看见世界的美;上帝赐予人类鼻子,是要让人类嗅到世上的香;上帝赐予人类嘴巴,是要让人类表达对世界的赞美;上帝赐予人类心灵,是要让人类汇集五感,产生七情,体验六欲。
倘若遗失了这颗会跳动会思考的心,我们生活会变得多么乏味啊!
然而却常有人忽略了这颗心的重要,只用四肢配合躯体,机械无智慧地复杂着浪费生命的运动,殊不知他们这样做正是把知识挡在眼前。因此,快唤醒你那颗沉睡的心吧!
心醒了,便要去寻找心的定向。或许有人会问,心又何需定下来了,一颗如浮萍般的心不是更好吗?可以灵活改变。然而我却要说,这定与变是相对的,只有定下了心的方向,才能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当把全身力量聚集于一点时,朝成功奔跑的步伐便会提速,而你,也正是在这长跑过程中,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正如向日葵,倘若他没有深扎泥土的根,又怎能终身向着阳光微笑呢?
心在,心便能静。“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地投入一件事时,身边的喧闹并不会荡起他内心的波澜。所以心在,心才静。
心在,心便适,适而宽。用心对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以平常心对待变化,以宽容心对待不公,以包容心对待抱怨,以宽慰心对待悲者。曼德拉被困于孤岛二十七年,亦是对世界的宽容心,以对国人的爱心面对上苍的不公。尼克松面对“莱温斯墓”丑闻,亦是以诚心为自己的错行道歉。
“围城外的人想进城,城内的人却总想出去”,每个人的心之所往总有不同,要确定往哪走,首先要定心中之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兴趣,当他能为自己的趣做出贡献时,那么这一辈子也就值了。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这四然,是心中的最高境界,以此心看世界,世界亦已在心中。
静下心来,尝试体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顿悟,感受人存在世界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
心在焉,懂己焉。
评语:[54分] 高三(9)班学生钟瑜评论:这篇作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字体工整。文章读起来很流畅,紧扣主题。作者本身阅读量丰富,运用的素材很多,如《围城》的经典语句。文章开头与第六段的排比句可以看出文笔很好。结尾处富有哲理,让读者产生共鸣。稍显不足的是全文内容些许空洞,具体的内容少,可在三个分论点处适当加上一些具体例子,详略安排好,如可以突出描写曼德拉或尼克松的具体事例等,让文章显得更加有内容。总体来说,是一篇值得推荐的好文章。
高三(9)班学生彭媛媛评论:作者首先通过一段隽永而富有哲理的排比句,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紧接而来的感叹和疑问,写出了自己对心和心的定向的重要性的理解。以“然而我却要说,这定与变是相对的,只有定下了心的方向,才能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充分运用名人名言阐释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层层解说。最后,提出“心要在焉”是为了感悟,是为了“懂”。紧扣主题。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