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要关于发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大全
要善于发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
-----沈从文作品赏析
[内容提要] 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有很多,有纯写景的,有写人文风俗的,把二者融会贯通的,作品惟妙惟肖的,体现得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的,近现代作家中,沈从文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
本文试图从沈从文作品中内含优美的自然山水质朴的风土人情论述其作品的自然美,人性美因自然美而得以生成,二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作品才得以为读者所熟知。
[关键词] 自然美
人性美
[正文] 祖国的大好山河无时不刻地在等待我们去发掘,去欣赏,随着电视录像技术的发展,秀美的影像我们可以随时观看,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大家也能从影视作品中找到些许痕迹,自然而然地人们逐渐忽略了文学作品中对优美自然风光的描写,好像说眼睛都已经看到了,写出来就没那么必要了,一些美文也渐渐地被大家所忽视,但我想,作为影视绘画和文学作品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各有其生命力,尤其是文学创作,她能让我们的情趣更高雅,更健康,让我们的生命更充实,更完整。
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有很多,有纯写景的,有写人文风俗的,把二者融会贯通的,作品惟妙惟肖的,体现得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的,近现代作家中,沈从文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反映自然美的场景。读者无不被作品中质朴强健的原始生命形态所震撼。“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那浅浅溪流中游鱼清闲的吐着水泡”;如此的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淡雅,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凸现一种未经雕饰的纯态自然美。这也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完美体现。边城茶峒位于湘川黔三省交界处。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乡土气息很重,那里有原始森林,也可以体验了农家的乐趣。河流,山川,渡头,渡船,竹林,茅屋,小镇,都是大自然的尤物,它们平凡,宁静,毫不张扬的散发着它们独特的美。这使我看到了边城的影子,看到了它质朴的村庄。而这座质朴的边城,在作者笔下宛若世外桃源,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小城的景色,那就是——“境”。这座小城的意境,像诗一般柔美,这清新脱俗的境界,令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
在以往对沈从文作品的评论文字中,较少有对这种自然美做出充分的研究。长期以来,批评的焦点,都集中在“湘西世界”、“乡土文学”、“人性与民族文化的重构”方面。当然,与过去那种“没有阶级性质,纯粹是地主资产阶级观点所想象出来的产物”的评价来说是进步。然而这些评论的背后,最本质的特征:社会历史性批判。即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是否有利于针砭时弊。
说到“湘西世界”、“乡土文学”,人们也只是认为沈从文通过异域情调来象征中国内地广大地区,象征分崩离析的中国农村,可惜的是,这种研究没有可持续性,在这种研究中,人们过分地想探讨中国内地农村的原貌,这样就与作品中优美的自然山水,质朴中散发自然气息的山村居民擦肩而过。
我们把作品中所呈现的自然美完全指向于对人性美的呈现上,转向为把人性美系于自然美之上。人性美因自然美而得以生成,构建一个具有独立生命形态的自然美,最大限度的回避价值因素等对自然美的任意切割。人只是处于这个具有独立生命形态的自然美中的一个因子。展开自然美多样化特征的作品中,特别是对沈从文作品中《湘行散记》系列作品为核心,进行研究,凸现其独立的自然美学意义。当然,这样一来我们脱离了长期以来以研究人物形象为核心的审美习惯,但从自然美学这个角度切入,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试图从自然美的角度去发掘作品更广阔的意义空间,创生一个具有独立生命意义的自然美形态以期有新的突破。同时我们也着力将这种自然美所表现的浅隐
性时代背景有所呈现;另一方面,近年来自然美学从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其概念的界定,研究领域的划分也日益清晰,但是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学作品来分析还很少,甚为遗憾。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人与自然诗意的相处成为现当代文学家迫切的表达愿望,所以从自然美学的角度分析沈从文作品的自然美对促成更多具有自然美学意义的文学作品的出现就显得极为迫切和亟需。
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美
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回溯一下人与自然变换着的关系。远古时期,人被自然的绝对奴役;中古时期,人主体意识的抬头,人类小心地移动滑向自然的步伐,索要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人们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念念不忘诗意和谐,我们称这是朦胧中的和谐。因为人面自然还无法分清物我。“天人合一”的梦幻之镜为人们世代传唱。近古时代,依靠知识与理性使人得以解放,宗教的信仰,自然的神性,阻挡不了扩张的步伐。因而,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大力颂扬人与自然搏斗的威力,讴歌人类征战自然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生存空间的扩大,并没有使人类感到欣慰,在物质伟绩面前,人们表现出异常的疲惫,像一种病症,上升到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种族之间。罪恶的尘埃封住人类的眼睛,只能依靠回忆来体味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然而,我们通过沈从文的视角,发现《边城》还存有一个勾起我们无限遐想的神话世界,只因为我们无法忘记,翠翠举目山水的遐思,三三溪边守渔时的怡然,萧萧委身于树林的“糊涂”。那流至人类灵魂深处的“小溪宽约廿丈,常年水皆静静的,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落底,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人们,体会了把生命缩小成一只小虫子的快乐,所谓人的自然化,是卸掉所有束缚在人类心灵上繁琐的历史沉淀——伦理道德、罪恶欲望的弃置,而知识理性只是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不是引起欲望膨胀的诱因,将历史的沉淀淡化为自然。我们真正领会到,生命的自然美。面对山水,我们“做出最自然的生命表白”。所谓自然的生命化,是指自然在对人类的物质赋予之后,还更重在对人类灵魂的感化,自然作为物质存在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对人类精神的引导,人类美的引导。这二者的终极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生具有独立生命形态的自然美。
现代社会,也在倡导着回归自然,工作之余,三两成群,走进自然,并发现大自然的美。世间什么都可以有欺骗,但是大自然不会。他会以一颗博大的胸怀拥抱我,安慰我,知我,懂我,而世人也喜欢在大自然的盎然中,倾诉一种感伤,一种快乐,一种温柔,一种甘甜,一种永恒的坦然,一种永远不变的爱心,缠绵悠远,抛却尘世的烦恼,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进山的一面,城墙宛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边城只是自然的一个点缀,它的出现并为划破作为整体的自然美。在作者轻描淡写的几笔中,绘画出一个人居的地方,故意冲淡人与自然之间的畛域。我们的视角是始终延续在青山绿水之间。但凡人
出没的地方无不闪现自然的生命魅力。“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自然生命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不使人神往倾心”。
正是自然生命力的张显,使人也焕发出自然的气息。表现为人物形象的柔美,人物内心的质朴,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妓女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面对许身于军士的翠翠的母亲,“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件事情仍然把日子过下去。”怀着自然而然的态度对待生命,叙说“一个健康优美而又缠绵悱恻的恋爱故事”,处处闪现着生命的样态之美。他们对人世所有的认知只是一种传遗到当下的“道法自然”的习惯,为获得用嘴唇去服侍那划船的外孙女的权利,天保和滩送选择用歌声来敲开翠翠的心扉。唱道“露水降了,歌声涩了,到应当回家了时,就趁残月赶回家。”
自然创造了人性之美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是深刻和广泛的,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将产生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最大,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话题。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产生人和的善,自私的社会注定引起自私的恶。这说的是百分之九十的大部分。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的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细读着文中的文字,人们情不自禁地步入了一
个如诗如画的境地——边城,一排苍翠的青山,峰峦叠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水潺潺;两岸绿水相映,垂柳依依,轻拂水面。白塔下住着的老人、女孩和黄狗,他们淳朴、善良,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品行诠释了人性美的真谛。其实这一切都是沈从文努力为自己建造了一个至纯至善至美的精神乌托邦,对于人性美的一个最高追求。
1922年,带着梦想与希望,接触新文学的沈从文千里迢迢到北京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由于它的文化底子太差,在北京大学当过不注册的旁听生,报考燕京大学因缺乏中学学业基础而未能录取。求学道路受挫、生活贫困,迫使他走上了以写作谋生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加深刻地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黑暗,都市人性的自私虚伪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无情。湘西和都市两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湘西社会赋予沈从文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人的神圣庄严在现代工业文明充斥的都市面前受到了冷酷的挑战,因此他深感迷惘、孤独。在人际冷遇的都市里,他这个乡下人开始了精神上的流浪与漂泊,于是把目光深入地投向故乡那诗情画意的境地,投向了淳朴善良的人性。在昔日的追忆中,以达到对急速转型中的社会风尚、对人性侵蚀的顽强抵抗。他是一个来到都市闯荡的乡下人,初到都市的他,生活的窘况恰似郁达夫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所描述的,他遭遇的冷漠以及根深蒂固的乡下人视角使他对“文明”带给都市的产品——人性的堕落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后来,当沈从文在母亲病重之际,回到了阔别11年之久的故乡,看到的却是农村生活的凋零,有些人在城市工业文明充斥下的变质。他深刻地意识到“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
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灭了。”“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劳、平和正直的型范。”这些令沈从文深感痛苦、悲戚。这一切的一切都更加坚定了他创造其精神写托邦的决心。他曾这样说过:“我除了存心走一条幻想中达到人与美与爱的接触的路,能使我感到这世界有气力,寂寞的活下来,真的没有别的什么了。”
沈从文曾多次称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乡下人,“我是一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带来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遍社会总是不合。” “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乡下人„„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我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他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他是带着个人的直觉进行创作的,既未系统地学习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也未系统地接受西方美学。“乡下人”的观念已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意念,认准自己的位置,以一个“乡下人”的从容来面对这个社会,将自己的从容、洒脱尽洒纸上。透过这个“乡下人”的从容,可以读出他清明如镜的内心世界,看到青山绿水,走进如诗如画、清澈明净的“世外桃源”可以与一群至真、至善、之美的人民进行心灵的对话与精神的交融。他从容的保持着自己的姿态,以地域的、文化历史的态度和真挚、从容、宽厚的审美情感发掘普通人生命的庄重坚韧与人性美,以一个具有“乡下人”的眼光的都市知识分子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
主人公翠翠是“爱”与“美”的化身。沈从文在《老伴》、《水方》等文章中说过,翠翠是由“绒线铺的小女孩”、青岛崂山的“一个乡村女子”以及夫人张兆和三个原型的合成体。但绝不是简单的合成,而是包含着作者的乡恋情感于怀旧思想的统一体。首先,翠翠的出生具有传奇性和神秘性。翠翠的母亲以为纯情温柔的少女与茶峒的一位军人热恋,并且怀孕。军人不能违背军纪,丧失作为军人的尊严,又不忍心违背姑娘的意愿,放弃自己的恋情,服毒身亡。翠翠的母亲不忍心离开年迈的父亲,又心疼腹中的女儿,更不能忍受失去恋人的痛苦,于是待孩子出生后饮冷水而死。翠翠是圣洁而又自由的“爱情”的结晶,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翠翠这个名字的来历:因住处两山多竹篁,翠色逼人而来,她“在风日里长大,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麓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自然、美丽、虔诚的一面。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是“美”的精灵和化身。
翠翠的“美”主要通过她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来。作为“美”的精灵与化身的翠翠,她的爱也是美的——单纯、自然、真挚、矜持,一切符合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她到小镇上去看龙船初遇傩送,傩送邀她到他家等爷爷,她误以为是让她去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认
为是欺负了她,就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傩送不但不恼她,还让人把她送回家。这件事,让她沉默了一个晚上,可见,一粒爱情的种子在她的心灵之土上萌芽了。一天天,她渐渐长大,心中那位“小伙子”的形象也不断地隐现,涌荡。两年后的端午节,她又跟爷爷进城看龙船,听说二佬在下游六百里外的“青浪滩”。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在青浪滩呢?”可见,她的心正在飞向何处。“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这一切表明他爱情的种子已经茁壮成长。这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她心中,那一点希望还那么渺茫,那么飘忽。在摆渡傩送时,见他正盯着自己看,她:“便把脸背过去,不声不响,抿着嘴儿,很自负地拉着那条横缆”,可见她是多么从容、自矜与自尊。当她爱上傩送时,又是那么执著、忠贞与专一。天保托媒人上门提亲,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当傩送上山为她唱歌时,她虽然在睡梦中不知歌的内容,却感觉身体已经随歌声飘了起来,“飞蹿过悬崖半腰”,去摘“虎耳草’。然而天保的身亡、傩送的离去、爷爷的长逝使她在一夜之间“成长大人”。她以“名分不妥”为由,谢绝顺顺的好意,可见她自强、自尊的一面,也可读出她人性的矜持。爷爷去世后,她依然一个人孤零零地继续挑起摆渡的重任,又可见爷爷的淳朴、勤劳、善良已深深渗入她的骨髓,她是爷爷“人性美”的延续。经历了种种的磨难,她依然执著地等待傩送的归来,可见她的性格柔中有刚,与当年为殉情的母亲相比,她更加坚毅,对于不幸的现实更具挑战性,也流露出她对生命的热爱。
当然,作品中的“人性美”还体现在老船夫对女儿和外孙女的爱之中,作为父亲,知道了女儿与军人相爱并怀孕,他“不加上一个有份量的字眼儿”,仍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他从容坦然,给了女儿一片自由的天空,而不是封建粗暴的压制。这种对子女爱情的自由观,也体现在翠翠身上。善良、朴实的老船夫辛辛苦苦将孙女抚养成人后,以苦命的女儿为鉴,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拥有自由幸福的爱情。当了解了孙女苦苦爱着傩送时,他奔波操劳。受到船总顺顺的冷遇,又怕伤到外孙女的自尊,他一个人独自忍气吞声,最后郁闷忧愁而去。
沈从文以美好的人性反观“常”与“变”的湘西社会,构成了他特殊的文化思维定势。生命、人性、自然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一种爱与美的新的宗教”在他看来,“人性”是支撑这种“宗教”的基石,有了“爱”,才会发现“美”,发现神——人性的至极,发现它们与人性的和谐共存。
自然美背后的社会思想根源
在我们从自然美的角度对沈从文的一系列作品进行解读时,我们的评价或多或少会染上“多处于空想,毫无社会意义”
诚然,“为着凸显人的道德理性却有可能消灭人的自然感性”。沈的作品在直接面对社会,针砭时弊时,力度较弱的,并不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能证明他对历史和时代使命的口号和术语。而实质上,是作者力求把这种对生活对民族之痛隐藏在具象化的生活细节上,间接和蕴籍地予以表达,是对“直说”的回避。他“相信文学理想的力量”
通过对自然美的生成映衬时代和民族的伤痕,表达对人性变异的隐忧。作品时常采用大跨度的跳跃,闪现一些生活的片断,通过激发人的自然性来张显人性美,并与自然相结合,创生出自然美。
“一种文化现象只有成为异常时才会凸显出来位历史所关注”。作者将时代特征渗进地方话语。一方面,表现追求自由理性的愿望;另一方面,对于渗透在自由理性背后的人性罪恶又促使作者不断的将这种愿望搁置。
现在我们用自然美学看沈从文作品对这个随着全球化而变而越加平庸的时代,是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提供艺术的关照。像这通过地方话语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引发出对人与自然交替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生境、对自然美的追求的作品对我们现代文明的走向来说,是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
[3]《中国现代美学从编》胡经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4]《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
凌宇
[5]《沈从文散文选》《黑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开
题报告
在现实美中,自然美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许多文学作品正反映了这种自然美。这和他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作同样重要,甚至有更高的美学价值。相对于社会美来说,自然美很少有人类社会可变的时代性、民族性等内容。不管人们对大自然采取象征还是拟人的手法,并以此求其社会内容因素的美,其结果都不能与自然美自身运动规律的变易性和多面性相媲美。时代变了,但人们对多姿多彩的大好河山之爱却不变。历史变了,但人们对自然界丰富无穷的美的热爱之情却没变。兴盛的民族要赞美它,衰亡的民族惋惜它,入世者歌颂它,出世者依恋它。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对大自然总是采取肯定性取向。初读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便为其作品中对湘西自然风貌和民俗风情的描写所感动,年初时去了一趟凤凰古城,游历了沱江,又极为震憾,因此常在闲暇之余把沈先生的作品来细读,有身临其境之感。
沈先生的作品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反映自然美的场景。读者无不被作品中质朴强健的原始生命形态所震撼。
沈从文先生的湘西系列作品中对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 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有感于此,便将本人的一点初俗之见表露出来,对其作品的的关于自然与人文之美进行一下初步挖掘,使自我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进行一下传统文化的熏陶。总之,大自然中万物生死更迭,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无时无刻不呈现出绚丽的美,而美对人的教育意义又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让我们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尽情领略琳琅满目、变幻无穷的美吧,使我们的情感、心灵在美的陶冶、净化中日渐完美,人格变得越来越高尚。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关键词··············································································································· 1 正文
······················································································· 1 沈从文作品整体分析 ····················································································· 2 湘西世界 ··········································································································· 3
一、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美············································································ 3
(一)何谓自然美 ··························································································· 4
(二)回归自然 ······························································································· 5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6
二、自然创造了人性之美 ··············································································· 6
(一)社会环境 ······························································································· 7
(二)沈从文的内心世界 ··············································································· 8
(三)翠翠 ······································································································· 9
三、自然美背后的社会思想根源 ·································································· 11 参考资料 ········································································································· 12
第二篇:文学作品教学要“深挖人性”
文学作品教学要“深挖人性”
【摘 要】新课程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目标没有明确规定,文学作品教学“泛化”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针对教学内容随意的问题,本文指出:作家对现实的情感态度反映是文学作品的第一内涵,而形成情感反映的“人性”则应是作品的第二内涵。解读文学作品,要清楚其情感态度(是什么),也要清楚情感态度的表现形式(怎么表现),更重要的是挖掘“人性”(为什么)。而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是挖掘文学作品人性的重要手段。完成“个性化解读”要实现语言从“浅表鉴赏”到“深度剖析”、形象从“可有可无”到“课堂灵魂”、主题从“准确分析”到“个性解读”三个转变。
【关键词】文学作品 人性挖掘 个性化解读 作品内涵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材体系的编排各异使得“文学作品究竟该教什么”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未就内容目标作出明确规定,教学中在内容选择和重点的确定上存在随意性。在教什么、学什么上的确见仁见智,难免出现内容的泛化和重点的偏离。这是语文课程的‘先天不足’,也是造成教学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崔峦语)。的确,即使有新课程理念引领,但是现今的文学作品教学大多“新瓶装老酒”,内容主旨单一,价值取向趋同,教学的“泛化”仍然是当前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文学作品的特质,弄清楚文学作品两个“内涵”的关系。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辞海》)从文学的这一定义看,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的形式,作家对现实的情感态度反映则是作品的第一内涵,而形成这种反映的“人性”则应是作品的第二内涵。因为,文学是人创的,其负载的情感必然是要表现人的思维的,而所有的“人性”表现又是基于社会和历史的。解读文学作品,无论是文本取向、教材取向、作者取向还是读者取向,其核心都应 该是直入作品第二内涵,即挖掘作品中的“人性”。
因此,教学文学作品,我们要牵住的牛鼻绳只能是“人性”,这一“人性”绝不止于作者思想情感那么简单,它涉及人的本性。也就是说,解读文学作品,我们要清楚其思想情感,也要清楚作者用什么样的手段(结构、语言层面)表现其情感,更要弄清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即关注“人性”层面的东西。当然,我们主张挖掘作品中的“人性”,旨在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并非对其他教学手段、教学切入口的否定,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文学作品教学的不同角度选择才会有着力点。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完成对作品“人性”挖掘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指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这个意见的核心就是关注和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而且对“个性化解读”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说明。
因此,基于以上“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综合考虑,我们在教学中至少要有如下三种转变:
一、语言:从浅表鉴赏到深度剖析的转变。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作品的阅读价值是读者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建构的,而读者的阅历、素养、理解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阅读主体面对任一文学作品,都会有其独到的阅读视角,而作品本身还涉及结构、语言、手法、人物塑造、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不同角度。因此,在教学文学作品时要立足文本语言而又必须明确文本语言只是人性表现需要的载体,语言本身绝不是解读作品的最高目标。课堂要完成的是进入文本背后的“人性”世界,从而达到鉴赏阅读、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我与地坛(节选)》一文对于学生而言,理解难度并不大,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处理得如何,将直接关涉到学生的生命体验深浅。我们看两个课堂教学切片: 切片一:
问: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教师概括: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教师总结: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问: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与文中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的描写比较语言的异同。
教师总结:均比较细腻,本文更深沉绵密。切片二:
“现在想像你就是史铁生——
你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在你停驻地坛的若干岁月里,你从哪些景象里得到了哪些启示?
请你用这样的开头,来叙写当年独坐地坛的感受——
我在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摇着轮椅进入地坛……”(学生写好后先进行组内交流与修改,再推荐朗读。)
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切片一抓住了给予“我”活下去的勇气的地坛景物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着重分析景物特点及其象征、启示作用,并通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景物特点。但是,这一设计仅仅停留在语言的浅表赏析,而“我”的内心世界还缺少真正的触及。
而切片二以言语学习为突破口,通过角色扮演式的言语形式的练习来体验史铁生在地坛中获得的启示,感受作者面对地坛、思考人生、感 悟生命的复杂感情。既让学生进行了言语审美,又透过言语感悟到了文字凝聚的人性光芒。这一设计,立足文本,通过模仿言语特点,牵引着学生们回到了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使学生们对史铁生独坐地坛的感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实现了学生和作者的心灵碰撞。相对于纯粹的修辞学层面的语言鉴赏,这样的设计可谓“一箭双雕”,既学习了作者深厚的语言驾驭技巧,更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从“人”的角度完成了对作品的品鉴,实现了从浅表鉴赏到深度剖析的转变。
二、人物:从可有可无到课堂灵魂的转变。我们先看一篇有关文学作品形象分析的教案片段: 形象
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且能激发人们思想的生活图景,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感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涵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感与事物、景象等和谐一致。
设题角度有:
①形象的特点。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②形象的塑造。作品的形象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塑造的。
③形象的地位和意义。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从这一片段可以看出,执教者和一般教师一样把形象做了准确的定义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从广义的角度讲,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的具体生动、具有艺术概括性、体现作家审美理想、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景就是文学形象。狭义的理解,文学形象即在文学作品中或明或暗活动的人物及其生存特征及情感态度。
正因为人物的或隐或显,使得许多教师在作品赏析时常常泛于肤浅的语言、结构、技巧等分析,而淡忘了课堂应有的灵魂——人物形象。因为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即便字里行间从未有活生生的人物出现,但是情感都必然有一个宣泄口,有一个倾吐缘由。尤其是诗歌和散文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虽不像话剧或者小说中的主角活跃在读者的眼前,但是其“心境”却是纵贯始终的唯一线索。对作品“心境”的解读即是对“人性”的解读。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才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发生作用,从而有助于他们的精神成长。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讲《祝福》,必批封建礼教,一讲《项链》,必讽虚荣心„„这其实是缺乏对作品形象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解读。只有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很多诗歌散文作品其实就是一个“我”)作为鉴赏、品读的核心,我们才能准确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涵及人性特质。只有从鲜活的“人”的角度去理解人物,才能够撇开阶级层面的“好人”和“坏人”而触及到真实的“人”。因而,我们只有从“祥林嫂”“路瓦栽夫人”等形象的人性角度去分析,才能深入体会作品中的人格精神,如鲁迅痛彻心肺的人文关怀、疾恶如仇的是非观念等。这样我们会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看到老画家的郁郁不得志,我们才会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读到在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时的退缩和放弃,我们才会在《滕王阁序》里读到自卑还有自负,我们才会在《清兵卫与葫芦》里读到对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而这些特征恰恰是人类的共性,而这些恰恰又是教材、教参里极力回避的话题。只有深入挖掘每一篇(部)文学作品里隐含的人物形象精神特质,方能触及作者的情感真实。
三、主题:从“准确分析”到个性解读的转变。
文学作品的物化形态是相对明朗的,其表现的精神基质是相对恒定的,而阅读主体的认知却又变动不居和千姿百态,因此,教师的知识构成和学养高度对学生的阅读、研究有着良好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但是教师不能给文中“人性”准确结论,只能给学生研究方法的获取、研究结论的匡正等方面作出必要的引导。在解读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强加定论性的一元理解,不能要求认知趋同,明显走偏的要纠偏,对本身不能一元化的内容,应兼收并蓄,但又必须对学生难以避免的褊狭作出必要的价值认定,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反省,使之更趋独创性。
也因为“人性”是一个庞杂的概念,所以只有把“人性解读”的主 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既不断地获取养分,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理解,才能达到师生人文理念、逻辑思辨、知识能力高度融汇,思想不断碰撞的完美状态。学生也能通过文学作品个案的阅读鉴赏,举一而反三,掌握对文学作品鉴赏起到重要帮助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教学《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时,笔者主要通过体会文中独特、个性化的景物与场景描写,体验作者情感的层层变化,体会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在讨论中,学生们大多会从文中发现草、土墙、房子、门洞、窗口、烟垢、划痕、铁钉等“证据”,但基本上都会把作者情感理解为对故乡村庄的怀念。在此,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最后一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故乡、村庄是作者生命存在的一个证据,也是他内心存在的证据,是其人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人生家园、精神家园不是只有作者存在,它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身上。这样再伺机引导学生在浮躁的现实社会背景下分析、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显得水到渠成且至关重要了。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为了实现解读的“个性化”,就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对“人性”的挖掘虽然具有很强的主观创造性,但是,这一切都应该立足文本。根据新课程标准所采信的文本阐释理论,文本有一个最基本的层面,这个最基本的层面是个性化解读的基础,是多义、多元解读的空间,也就是说,同一人物可以有不同的评价,但是祥林嫂只能是祥林嫂,水生嫂只能是水生嫂,不能颠覆文本中最基本层面的阶级特点、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只有这样的挖掘,才是个性化的,挖掘出的“人性”才是到位的。
【参考文献】
[1] 丁谷怡,孙双金.重建课堂文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 石慧.用人性的眼光解读文学作品[J].语文教学与研 究(综合天地),2006,(10).[3] 张细香.人性的呼唤——文学经典作品的现代解读[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3).[4]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徐贤烤.访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EB/OL].[2008-2-26]http://www.xiexiebang.comet/dynamic/presentation/net_3/itemviewer.do?unitid=1&id=8754
第三篇:浅论《边城》中的自然美、风情美和人性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浅论《边城》中的自然美、风情美和人性美
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作者: 学校: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
目 录
内容摘要 关键词---------------------1
一、自然美----------------1
二、风情美--------2
三、人性美------------------3
参考文献6
浅论《边城》中的自然美、风情美和人性美
论文摘要:小说《边城》是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先生笔下的诗意来自于他从小生活的故土,源于一个边陲小城的昔日记忆。像是铺开了一幅令人惊叹不已的民俗投影画,通过翠翠和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将翠翠与爷爷之间暖人心扉的亲情缓缓流诸笔端,将茶峒别具一格的景致和淳朴浓郁的民风交相辉映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关键词:《边城》
自然美 风情美 人性美
沈从文说:“我们家乡所在的地方,一个学习历史的人便会知道,那是‘五溪蛮’所在的地方。那地方直到如今,也仍然为都市中生长的人看不上眼。假若一种近于野兽纯厚的个性就是一种原始民族精力的储蓄,我们永远不大聪明,拙于打算,永远缺少一个都市中人的兴味同观念,我们也正不必以生长到这个朴野边僻地方为羞辱。”(沈从文《记胡也频》)
沈先生对这湘西爱得深,深到骨子里,他用极其平淡、质朴的文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古老的湘西边城拥有着绚烂的乡土风情,城里古老的渡船陪伴着淳朴的老人和他单纯、热情的孙女翠翠。日出与溪水作伴,夜来与水声为眠。山涧不停转动的碾坊水车,节日里热闹的赛龙舟,水中追鸭,还有那半夜在山上唱三年零六个月情歌的多情郎,山下溪边草屋里木床上在情歌中浮起一个个绮梦的女孩,那夜半枕着溪流汩汩的水声,盼着水手情郎的歌声和着归来的浆声一起入梦来的幽怨少妇„„这些构建了沈从文心中一个完美的“湘西世界”。
一、自然美
作家施蛰存曾说:“沈从文出生于苗汉杂居的湘西,他最熟悉的是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热爱。”《边城》则描绘了一幅沈先生理想中的美丽湘西风俗画。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边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下,溪边小船收渡,犹如一幅泼墨的山水画。不禁让人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不加浓涂艳抹。
沈从文的“边城”是个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文中的场景由山水构 1
成的,青山绿水,如诗似画,所到之处无不让人感到宽心和舒适。如:“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沈从文先生在描写边城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时,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边城小镇如诗般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诸如:“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边城》的山水之景,带给人的是中国山水画的美感,让人遐想和神往!
二、风情美
湘西的风俗风情是优美精致而绮丽的,沈先生自己也说:“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一个近乎“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现出纯朴的乡风。
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古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小说让我们看到了湘西边地的一幅幅风俗画,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西的子民大多保留了原有的世俗
民情:“在春水涨进街头后河街上的人家,便会用长长的梯子,各搭在屋檐口和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 “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边地风俗淳朴,即便是妓女,也做得很义气,相熟了有钱无钱都无所谓,如果遇见相爱的,便会全身心地投入。” 作者通过春水上涨时进出城搭梯、方便过渡人吸烟和喝茶、妓女生活等场景,描述出茶峒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形式,体现了当地人的风俗纯朴。
端午赛龙舟、捉鸭子活动是《边城》最壮观的民俗风情画。端午节,如潮的人们到河边或吊角楼观赏龙舟竞赛,“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进行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在这年年如斯的龙舟赛中,展现的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一整年的节日中,边城的中秋节是最浪漫的。湘西的苗族有一个风俗,就是年轻男女在择偶的时候,着重的并不是相貌,而是唱歌唱得好不好。边城人传承了唱歌求婚走马路的风俗,把男女对歌、自由谈情的活动与中秋祭月、赏月的古风融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中秋节传统。当二老傩送摊送给翠翠唱情歌时,歌词内容:“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歌词是那么的情意绵绵,内容是那么的直白,又加之是夜晚的朦胧,更体现出了爱情的浪漫,表现出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震撼人心的,这种最古老而传统的追逐爱情方式,既让我们羡慕,又让我们感动,茶峒人的爱情依然是那么的神圣和美好,这是世上最美的爱情。
三、人性美
在边城中,沈从文构筑了一个善与美的理想世界。表现了作者“人与自然契合”这一人生理想,正如他在《习作选集代序》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边城》就正是沈从文“人性美”的典范。文章通过抒写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兄
弟之间的亲情,乡邻之间的和睦之情来表现湘西乡村世界中的人情人性美。
一、祖孙情
老船夫与翠翠是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而《边城》中的人性美首先就通过祖孙俩表现了出来。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互相寄托,这一老一少在相互感情的寄托中,老的渐渐衰老,小的慢慢长大,彼此不能分离的亲情关系使人感动。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整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的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唤使身边的黄狗从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长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与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在故事中用“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边的女孩子。”来介绍了翠翠对于爷爷的意义。祖孙俩相依为命,爷爷将翠翠养到十五岁,他对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寄予了所有的爱。翠翠长大以后,爷爷认为自己活不了太久了,为了让她有个着落,他常常躺在门外岩石上,对着星星想这件事,他用“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得有个巢”提醒着翠翠。老船夫把对翠翠的爱全力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深怕翠翠受到伤害,在翠翠不高兴的时候给她唱歌,讲故事,处处关心和照顾着翠翠,如文中写道“翠翠,莫坐热石头,免得生坐板疮。” 这充分体现了老船夫对孙女浓厚的爱。
翠翠在爷爷面前有一些任性、一些娇气。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于是便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翠翠心里委屈想以出走引起爷爷的惊慌,想让爷爷着急,“惩罚”他,实际上是她知道爷爷关心她感到安慰,反而担心不能和爷爷长相厮守。翠翠对爷爷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更感人的是,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二、兄弟情
“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够作的事,他们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天保和傩送两兄弟是十分优秀的男孩子,老大个性豪爽、慷慨,老二不爱钱财、家势,两人都爱上了风里来雨里闯,能劳
动又美丽的撑船女。当天保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决定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让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就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弟弟因为知道大老不善于唱歌,轮到大老唱时也仍然有自己代唱。两人凭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幸福,这么说可说是极公平了,这种办法又公平,又不伤害手足之情。
三、爱情
《边城》的主题情节就是天保、傩送兄弟与翠翠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开始于码头河边,翠翠因误会骂了傩送,傩送却不介意让家人送翠翠回家,翠翠的内心“为某一件只属于自己的事沉默了一个晚上”。她对傩送的爱是忠诚、坚贞不渝的。她没有因为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对爱情的选择。当她拒绝天保的托媒说情,选择傩送而导致天保意外溺死茨滩以后,傩送对她产生误会,从而离开桃源,可她依旧坚定的守着渡船等待那个没有归期的爱人,“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翠翠用她那颗纯洁、淳朴的少女心谱写着人性美的爱情颂歌。
当“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不惰,不浮华”的傩送发现自己爱上了翠翠后,便不离不弃的守护在翠翠的身边,为了赢得爱情,他选择到月光及照的崖上为翠翠唱歌,用动听和热情的歌声叩开翠翠的心扉。他也愿为了翠翠放弃崭新的碾坊,守一辈子的渡船。“或许我名利只许我撑个渡船。”他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坚定。
四、邻里情
这种处处洋溢着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边城人民的身上。边城的人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她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淳朴勤俭的古朴民风。率真、美丽、虔诚——边城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船总顺顺是个正直而热心肠的人,他“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相助。”知道自己的大儿子之死与爷爷有关系之后,仍不计前嫌照顾可怜的翠翠,展现出宽阔的胸襟。
老马兵虽和翠翠父亲同时深爱翠翠母亲,但并没有因为翠翠母亲的选择心生怨恨,在老船夫逝世后,主动照顾翠翠。这无不体现了茶峒人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之情,充分体现了茶峒人的心灵之美和纯朴民情,在这块土地上世代沿袭和传承,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人性美。
《边城》像清风一般吹拂着都市人那颗不安分的心。简单决不意味平淡,相反,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情节,蕴藏的正是强烈的情感。《边城》里的文字正如茶峒小镇的民风,淳朴、单纯、明了。在平凡中看出伟大,在琐碎中透露深刻。这就是《边城》。
参考文献
1、沈从文 《边城》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彭涛
《边城》—析沈从文的文学思想—爱与美的天国
3、凌宇
《从边城走向世界》
北京三联书店
4、网络资料
第四篇: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一稿
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撰写者姓名:王琪 导师姓名:杜吉刚
内容摘要:《边城》中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自然交融,构筑了沈从文“人性美、人情美理想化的情爱天堂”(1)——湘西世界,表现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2)(本文从研究《边城》中人性美的建构入手,解读了湘西人性天堂里的几个愚夫俗子的哀乐生活,以(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对边城自然的人性和原态的生活作一情感的阐释。关键词: 《边城》 人性美 自然美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他出生于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等民族的血液,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使他形成了特殊的气质,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沈从文一方面以质朴、温婉的感情,选择青年男女的感情为解剖的切入点,对当时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3)的众生相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绘,另一方面又把探寻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情,(4)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人情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支。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长诗、一幅秀丽的风景名画,一支理想的田园牧歌,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基石,更是他人性美、人情美理想化的情爱天堂。小说古朴而又绚丽的风俗画卷中,铺衍了一个美丽而又凄凉的爱情故事, 表现的却是“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小说《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5)作品正是通过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亲属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等世态人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性之美。一.人性美
(一)相濡以沫 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作品展现人性美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孙女的挚爱来体现的。
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在风日里长着,清风丽日青山绿水给了她水晶般清澈透明的性格”“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6)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翠翠同她周围的的山水一样单纯明净健康,她就这样无知无欲的长成了十五岁。十几年来,幼小的翠翠正是在这种祥和而以古朴的环境里生活着,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自已应该继承的东西,弘扬了本该弘扬的内容.她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她美丽热情,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她按照湘西古老生活准则生活着,似湘西的青松翠竹,似湘西的青山绿水。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老船夫无论睛雨,必守码头,从不玩忽职守,而且他又重义轻利, 从不取分文馈赠, 倒乐于倾其所有于他人。当年,老船夫知晓乖巧的女儿怀屯戊兵骨肉时,“他却不加一个有分量的字眼”,(7)失去女儿后, 他倾尽所有关注力抚养翠翠。随着岁月的流逝, 转眼间外孙女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8)爷爷总是自然的要求自己的孙女,憨厚的他只知道关心孙女,却不明白孙女的心事。自然的亲情自然的诠释着古朴、淳厚的人性美。“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9)翠翠心里委屈想以出走引起爷爷的惊慌,她看天上薄薄的红云,“心中有写薄薄的凄凉”,(10)女儿家的心事不知向谁诉说,所以她想让爷爷着急,惩罚他,实际上是她知道爷爷关心她感到安慰,反而担心不能和爷爷长相厮守。风和日丽的天气镇日长闲,老船夫和孙女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往水面抛去,镞的使身边的黄狗自高岩上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含在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日子平静而祥和,古老而自然。
《边城》正是通过对老船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亲子之爱的人情美,从老船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沈从文正是通过老船夫对子女的挚爱亲情,去和当时社会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形成对照,去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那无侮无忧的远古社会,去保存那遵从古礼的美德。(二)深厚缠绵 翠翠和二老的真挚情
端午节,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一个戏剧性的相识:“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11)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12)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由少时争着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想那迷人的夜晚„„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站在渡船上沉静地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酸涩苦甜“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13)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14)青春少女翠翠的情怀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纯美。“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15)但是大老天保也喜欢翠翠,“车路”托媒被糊里糊涂的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稀里糊涂地踏入了爱情的纠葛中。大老和二老都是茶峒的优秀青年,“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够作的事,他们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16)弟兄二人手足情深,却同时爱上一个女孩儿。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襟怀坦荡的好儿女。弟兄俩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却彼此鼓励,彼此谦让。天保走了“车路”便说什么也让弟弟先走“马路”。两人相约为心上人唱歌的夜晚美丽至极,动人至极。二老的歌声美妙犹如山间的竹雀,自他一开口,大老已经深知属于自己的命运。同去的是两颗紧紧依偎的心,归来的一颗却已破碎。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无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傩送在岸上遥遥地希冀。他一半的热情随着哥哥的死而消逝,内心的自责又将另一半隐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兄弟二人的感情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纯洁的爱情在古老的湘西这块土地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三年的时光浓缩在三个美丽的端午节,三个懵懂的少年,情窦初开,美丽而又感伤的爱情故事随岁月的流逝愈发的淡远而纯情。茶峒溪边渡头上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17)
(三)远亲近邻 和谐与自然的邻里情
《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这里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18)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他“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19)自己既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乡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20)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面对着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老马夫杨马兵年轻时唱歌向翠翠的母亲求爱曾遭到拒绝,可是,老船夫一死,他便主动地承担起保护翠翠的责任.就连城中杨马兵也赶来帮忙,并重新担负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这种自然的人性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礼、寡心静欲者为之汗颜。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21)
二.自然美(一)简单的美
《边城》开篇三章就行云流水、诗情画意的描绘了湘西山水图画和风物人情。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等山水风景与端午赛龙舟、捉鸭子比赛及男女唱山歌等民俗民风相互交融,呈现一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理想画面,充溢着温柔和明净的乡土风情。
古老的湘西,古老的茶垌,悠悠的边城,悠悠的渡口,和着“芳香的泥土气味、草木清香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和着“繁密如落雨”的虫唱、“落落落落嘘”的鸟鸣,(22)总会让湘西梦一样的浮在神往者的心田上,悄然飘入神往者的梦中来。那份如酒般醇,如水般清的湘西乡土人性美、人情美,孕育在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里,浓酽酽的化不开,总会撩拨迷醉者的思绪。
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23)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二)凄凉的美
《边城》中开头“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24)极简约的语言便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生活环境自然点出。“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25)一边是神往倾心的凄美爱情故事,一边是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向往,一边却是热烈勃发的温馨环境。周围景物的自然生命 展示和人物的细腻感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湘西拥有美丽迷人、如歌行板的诗意世界:清莹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乱的碎石;微风轻轻地穿过树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乳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薄暮的夜色中飘浮„„景致柔媚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和率真,似林泉深处悠悠飘出的牧歌。古拙的湘西风情,既是健全的人生形式借以寄托的不可或缺的活动背景,又是“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26)这一理想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沈从文运用自己“乡下人”(27)独特的温柔笔调、文化视角和审美意境谱写一曲清新、淡远的牧歌,把边地的安静醇和、浑厚朴质的气息渲染得淋漓尽致。古拙的湘西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诗意环境,为人物的活动铺排了谐和的静态文化氛围,也使边地茶峒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三).情景交融的美
整部作品中人与景,情与境,人物的情绪与作者的情绪交融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种整体上的自然和谐之美。
“ 湘西优美的风景画和迷人的湘西风俗画,加上那儿人们古朴的风习,淳厚的人性,带有地域性的传统道德观念等,一起勾勒出一个新奇独特的青山绿水的古朴的美的环境。”(28)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那无宵的鞭炮烟火,舞龙舞狮,端午节的龙舟竞赛,泅水捉鸭子,以及男子唱歌求爱等等,都是墨彩交融的风俗画;加上那儿的人们古朴的风习,淳厚的人性,带有地域性的传统道德观念等,一起勾勒出一个新奇独特的青山绿水的古朴的美好环境。在这如画的世界里,生活着一些无欲无争,无悔无忧的人们.他们重义轻利,以一种遵从古礼的美德生活着。作品中的人们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都透着人性美。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总之,浑圆与完整是《边城》审美形态的独特之处.作者所描绘的爱和美的人生,是在一种洋溢着诗情画意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的特定环境中展开的。《边城》是一幅民性淳朴的地域风俗画,画中生活着“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29)《边城》 是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为人类的男女之爱,祖孙之亲,父子之情和邻里之睦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注释:(3)(6)(7)(8)(9)(10)(11)(12)(13)(14)(16)(17)(18)(19)(22)(23)(24)(25)(27)《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28)《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第176页
(15)(27)《中国现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1 第106页
(1)(2)(4)(5)(18)(21)(26)(29)《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20)《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第176页
《中国现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1第10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行酒令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行酒令
篇一:古代娱乐 酒令
古代娱乐 酒令
酒令的简介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
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酒令历史来源
作为古代专门监督饮酒仪式的酒官,最早出现于西周后期。《诗经· 宴之初筵席》:“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所谓酒监、酒史就是酒官。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象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就活跃
起来。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已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
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
胜,负者受罚饮酒。
酒令成俗盛于唐代的士大夫间。在唐代诗文中酒令频繁出现。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宋代不但沿袭了酒令习俗,而且还丰富发展了酒令文化。单就记载介绍各种酒令的书就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一枝色彩卓异的奇葩。宋蔡宽夫诗话云:“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乐。”从地下发掘的考古材料也证明,唐代是一个喝酒成风,酒令盛行的时代。如1982年在镇江丹徒丁卯村一座唐代银器窑中,发现了“论语玉烛”酒筹筒和五十根酒令筹,这是十分宝贵的唐代酒令资料。唐代的酒令名目已经十分繁多,如有历日令、罨头令、瞻相令、巢云令、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字令、雅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马令、抛打令等等,这些酒令汇总了社会上流行的许多游戏方式,这些游戏方式为酒令增添了很多的娱乐色彩
唐代以后,酒令游戏仍然盛行不衰,其名目也越来越多。这些酒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猜射性的,它们或猜诗,或猜物,或猜拳,总之,它们都是以
猜测某些东西的方式来决定胜负,然后进行赏赐或罚酒。
酒令是饮宴时劝酒佐兴的一种游戏。最初是指在宴席上监督他人饮酒之人,先秦时代就已有之,後逐渐演化为游戏。不过,在唐以前,人们宴集饮酒,以酒令助兴还不普遍,《梁书.王规传》:「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此举。』」王规因为「未有此举」而不
愿行令,可见酒令在那时还不流行。
至唐,宴集饮酒以酒令助兴才开始流行起来。当时士人,进士题名後,往往要在曲江宴集,文人多风雅,故席间常设明府(即宴席主持)、录事(纠察坐客及行酒令之人)以酒令佐兴。此风流荡,逐渐成俗尚,故在唐代,从民间到士林,凡宴饮之会,多行酒令。
唐时宴饮时所用酒令,主要有三大类,即律令,头盘,抛打。
细分则名目繁多,如「花枝令」、「雅令」、「招手令」、「打令」、「历日令」、「急口令」等等。唐人诗文中就有吟咏饮酒传令之事者,如白居易《就花枝》:「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且筭欢娱逐日来,任他容鬓随年改,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采,自量气力与心情,三五年闲犹得在。」
流行於唐代社会的酒令,当然也在唐人小说中留下身影,成为唐人小说中一种颇具民俗意义的特殊意象。唐人小说中宴集欢会场景中常有饮酒传令的描绘,这些酒令或本来就在现实生活中广为流传,或出於作者
的随文臆造,但均幽默机趣,多见奇致之思。
如在《玄怪录.刘讽》中,描写一群女鬼置酒於月下欢会,主要场面即为饮酒传令,先是明府女郎举觞浇酒,致祝词;嗣後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蔡家娘子持杯受罚。然後又一女鬼起立,提议传
酒令:
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传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令翠绥下坐,使说令。翠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大笑曰:
「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
鸾老令是唐代广为流传的酒令之一,《全唐诗》卷八九七收录,此令为隋代贺若弼所做,起因如小说中所言:「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贺若弼仕周、隋,仕周,官至寿州刺史,襄邑县公。入隋,因平陈有功,封右武侯大将军。此为其嘲长孙鸾年老口吃而造,属於酒令中的急口令,它巧妙利用「l」与「n」、「h」之间的相近发音,造成发音拗折,不易说得流畅,读来具有
十分强烈的喜剧效果,因而也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
大多数唐人小说中的酒令出於作者的随文臆造,这些酒令,除营造欢快热烈的氛围之外,也成为刻划
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饮酒传令中,自然而不动声色地展现人物的才情与品性。如《玄怪录.来君绰》,小说里来君绰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等亡命海州,途中夜投一宿处,主人威污蠖「命酒洽坐」,席间
主人「谈谑交至」,来君绰诸人几乎「不能对」,於是来君绰欲以酒令挫之:
君绰颇不能平,欲以理挫之,无计,因举觞曰:「君绰请起一令,以座中姓名双声者,犯罚如律。」君绰曰:「威污蠖。」实讥其姓。众皆抚手大笑,以为得言。及至污蠖,改令曰:「以座中人姓为歌声,自二字至五字。」令曰:「罗李,罗来李,罗李罗来,罗李罗李来。」众皆惭其辩捷。
来君绰本以别致出奇的酒令挫损威污蠖,却被对方轻易对出,在相互的酒令对答中,威污蠖的「辩捷」
之才也被成功地表现了出来。
酒令在唐人小说中被创造性地赋予了多种功能,除以上所列之外,有时,酒令也成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传情达意的方式。在酒令游戏中,还可以寄寓兴亡之势。如《大业拾遗记》中,有一段文字描写隋炀帝
於宫中小会,行左右离閤令,即以拆字喻李渊将代隋炀帝:
帝於宫中尝小会,为拆字令,取左右离合之意。时杳娘侍侧,帝曰:「我取杳字,为十八日。」杳娘复解罗字为四维,帝顾萧妃曰:「尔能拆朕字乎?不能当醉一杯。」妃徐曰:「移左画居右,岂非渊字乎?」
时人望多归唐公,帝闻之不怿,乃言:「吾不知此事,岂为非圣人邪?」
流行於唐代社会中的酒令,在唐人小说中有多姿多采的呈现,不仅使唐人小说充满文辨幽默之趣,也成为烘托场景氛围、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建构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些酒令的存在,无疑也给唐人
小说烙上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文人酒令文人酒令比较文雅,需要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可操作使用。如果说的话,那么文人酒令则带有“阳春白
雪”的味道。
一是字词类。
汉语言独特的字形结构为文人们在词令上争奇斗巧提供了广阔的的台。字词令主要有:
1、八字令,每人说出一个带“八”字的词,此词必是八个同类的总称,说不出者饮。如“八仙”、“八
卦”等。
2、拆字对令:令官到一拆字对联的上联,要求在座者将下联对出,对不上者饮。如“踏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重山。”
3、词牌合字令:此令要求说出三种曲牌名,三个曲牌的第一个字合起来成另一个汉字,不成者饮。如:
木兰花、卜算子、早梅芳;月下笛,西地锦。女冠子(腰)。
4、离合字贯诗文成名。如: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饮一杯酒”。
5、同色离合字贯俗语。如:同色茶如酒,吕字两个口,饮荼大口,饮酒小口。
6、拆字贯诗句或俗语。如:一卜为下,二人说话,一人争上,一人争下;“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7、离合字贯俗语。如门口问信,人言不久便来;八刀分肉,内人私议不均。
8、推字换形。如:木在口内为困,推木在上为杏;十在口内田,推十往右为业。
二是诗词令,主要有:
篇二:32则行酒令简介及注释
1、陈季常怕闻狮吼
陈慥(zào),字季常,北宋眉州(今四川青神)人,一说永嘉(浙江今县)人,与苏东坡是好友,常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喜好宾客,蓄纳声妓。
成语:河东狮吼
陈慥非常惧内,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就记载了有关陈慥惧内的故事。《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说,陈慥的妻子柳氏(本名不详,民间称柳月娥)非常厉害又爱嫉妒。有时陈慥与宾客谈天谈得起劲,柳氏却摔锅打灶地骂将起来,弄得陈慥和宾客十分难堪。陈慥很怕老婆,不能拿老婆怎么样。于是苏轼赋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戏之曰:“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首诗翻译成白话就是这样的,“我的朋友真可怜,谈论佛法忘睡眠。忽听老婆一声吼,手杖落地心发抖。” 刻画出正在高谈阔论的陈慥听到老婆骂声时惊慌失措的可笑神态,幽默至极。“河东”本是地名,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在魏晋至隋唐是柳姓人的郡望所在,故在此是指柳氏。狮子吼其实本是佛家的一个用语,意思是说,佛祖在众生面前讲法,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这里比喻柳氏骂声之洪亮。成语“河东狮吼”即来自此,比喻嫉妒而又厉害的妇人,来嘲笑怕老婆的男子。
2、周茂叔夏夜观莲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宋代人。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南康军,隶属江南东道,把江州的都昌、洪州的建昌(明析安义县)、江州的星子,统一管辖)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
3、薛仁贵箭定天山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此天山并非今天的新疆天山,而是今蒙古的杭爱山。在唐代,它又被称为乌德犍山、郁督军山等,是漠北草原民族心目中的神圣所在。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天山脚下。朔风猎猎,大唐铁骑,不动如山。对面,铁勒九姓的十万大军,旌旗如云,刀枪如林,人喊马嘶,一望无垠。眼看就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恶战。这里曾经是整个草原的中心,无比强大的东突厥汗国的牙帐就在这里。虽然东突厥在贞观四年(630年)被唐灭亡,但在天山仍然有着强大的号召力。此后很长一段时期,继突厥而起的铁勒各部总是在天山建立牙帐,以领袖草原各族。广阔肥沃而空虚的漠南草原,对于漠北各族而言,无疑是块巨大的肥肉。难以遏制其觊觎之心的回纥终于联合了同罗、仆固,开始犯边。不过强势的大唐,毫不犹豫地要把任何不良苗头都扼杀在摇篮里。于是,双方再次在天山脚下对峙。旌旗开处,铁勒军中跑出数十骑在阵前冲着唐军耀武扬威,这是挑战,也就是所谓“斗将”。斗将,就是交战双方各选猛将先进行一次单打独斗,用以激励士气,就如《三国演义》里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与马超挑灯夜战。只见唐军中跃出一员将领,左手弯弓,右手搭箭,弓似霹雳,箭如流星,“嗖、嗖、嗖”三声响过,三名刚才还在耀武扬威的军将刹那间都一头栽倒在地气绝而亡。刚才还在嘶吼的铁勒军,就像一下子被扼住了喉咙,死一般寂静。呆立半晌之后,数十个悍将跳下马来,打出白旗。这时候的唐军,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新的辉煌。军中歌之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这唐将,就是赫赫有名的薛仁贵。
4、陶渊明白衣送酒
典出《续晋阳秋》。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喜欢喝酒,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不例外。有一年的九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南山清晰可辨,秋风吹拂,飞鸟翩然。这么美好的佳节,本是喝酒的日子,但这天陶渊明家中一滴酒也没有。他只好无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从中,有意无意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来消磨时光。正在百无聊赖之时,陶渊明远远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向他走来。走近一看,此人手里还抱着一个大酒坛。原来,这个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他受主人的差遣,给陶渊明送来一坛酒。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他连忙向白衣人表示对朋
友王弘的谢意,收下了这坛酒。白衣使者刚走,陶渊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坛盖,阵阵酒香向他袭来,他立即开始喝了起来,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屋里,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赠酒、饮酒,或比喻自己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
5、苏长公正襟危坐 苏长公即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6、李青莲脱靴殿上 李青莲,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于“力士脱靴”来形容文人任性饮酒,不畏权贵,不受拘束。李白供奉翰林时,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7、王司徒举扇蔽尘
扇子的历史至少已经三千年了。不过,扇子最早不是用来扇风取凉用的,而是帝王的一种仪仗。我们从戏曲舞台上还可以看到其痕迹。古代在仪仗中用以障尘蔽日的大掌扇,多用鸟类羽毛编成,被称之为“扇翣(shà草名)”,是专为王后夫人制作的“车服”。词典上的解释是:用以拂尘取凉等。《世说新语》中有:“大风扬尘,王(导)以扇拂尘。”《晋书.王导传》说:“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这是将扇子当作拂去尘土、遮蔽浮尘的工具。
8、王羲之坦腹东床
坦腹东床是古代汉族民间故事之一,旧作女婿的美称。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9、曹孟德割须弃袍
割须弃袍是一则成语故事,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10、毕吏部醉倒瓮变
毕卓出身士族,在西晋混了个吏部的郎官干毕卓作吏部郎的时候,一个邻居酿了酒,他居然晚上跑去偷喝,喝得正高兴,让人家家丁抓了个现行。因为天太黑,邻居看不清他的脸,就把他一绳子捆在那里,毕卓毕竟是做贼,也就没好意思出声。到了天亮,邻居一看,可了不得了,这偷酒的不是毕郎官吗,赶紧把他给放了,连声道歉,毕卓倒是很潇洒,哈哈大笑说:让我闻了一夜的酒香,多谢了,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让我打点酒回去喝吧。邻居一听,赶忙说,那怎么好意思,您就在这喝就行了,我给您准备点下酒菜。毕卓高兴得不行,就在酒缸边上喝了个够,一直喝到趴在缸边起不来。至今民间还有“瓮边醉倒毕吏部,马上扶归李太白”的劝酒对联。
11、潘安仁乘车掷果
潘安作为男性美符号,他所体现的那种唇红齿白的清秀、偏于柔美多愁的文才风流。说潘安仁驾着马车在街上走着,两边的女人无不为之着迷,每人手里都滴溜一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不停地丢..丢满了都。这叫掷果盈车...如今用来形容美男子受到妇女的爱慕与追捧。
12、黄初平叱石成羊
牧羊童黄初平入金华山修成神仙,能叱石成羊。后遂用“叱石为羊、叱石羊归、初平叱羊、动石为羊、初平叱石、叱石、牧羊金华、金华牧羊”等指得道成仙,或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1]
13、庄周生诙谐诞妄
荒诞虚妄。荒诞,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14、孙北海尊酒不空 孙承泽(1593-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
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尊酒不空源之蝶恋花 诗曰: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
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
15、平原君珠履三千
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
三千珠履,珠履:鞋上以珠为装饰,富贵之人用之。形容平原君门客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16、吕奉先辕门射戟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术派大将纪灵带领步骑共三万多人马征讨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吕布手下将领说:“将军您一直想除掉刘备,如今可借袁术的手除掉他。”吕布说:“并非如此,袁术如果占据了小沛,就会联合北面泰山一带的部队,我们就会被袁术所包围,我不能不去救刘备啊。”于是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飞速赶往小沛。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只好收兵,不敢轻举妄动。吕布在离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纪灵等人也请吕布一起饮酒。吕布对纪灵等人说:“玄德,是我吕布的贤弟。如今他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 篇三:国学经典之趣味语文篇
(一)趣味知识
唐诗宋词之最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最寂静的空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最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喜欢喝酒的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最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美丽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有计谋的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诗人尊号
“诗仙"李白 “诗圣” 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佛”
王维
“诗杰”
王勃
“诗狂”
贺知章
.“诗鬼”李贺
“诗豪”刘禹锡
中国古代“十圣”
1.酒圣: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2.文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
4.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5.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6.武圣:关羽,三国蜀汉大将。重义气,精武艺,他的事迹长期在民间流传,被世人尊为“关圣”“关帝”。
7.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作品有《黄庭经》《兰亭序》等。
8.草圣:张旭,唐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很深。
9.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10.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二)趣味词句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所以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谐音式歇后语
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对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比喻式歇后语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飞机上聊天——空谈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聋子的耳朵——摆设
典故式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加减式歇后语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三下子丢了两下子——就那么一下子
俗语转化式歇后语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以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可怜虫——喻受人鄙视的可怜的人。糊涂虫——喻不明事理的人
应声虫——喻随声附和的人。
寄生虫——喻依靠剥削为生的人。
跟屁虫——喻跟在他人后头毫无主见的人。没头苍蝇——喻行动忙乱、目的不明的人。井底蛙——喻见识浅陋的人。
癞蛤蟆——喻肮脏丑陋的人。
美女蛇——喻外貌美好而内心凶狠奸诈的女子。缩头乌龟——喻胆小怕事的人。
铁公鸡——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