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时间:2019-05-14 14:3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第一篇:《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有其特殊的类本质,即人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等其他自然物的本质特征,亦即人之为人的特殊的规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有着丰富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阐述了一系列关于人的类存在、类生活、类本质以及类本质异化的观点。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在这里,马克思不仅肯定了人的类本质的存在,而且认为人把自身的类和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实践和理论的对象。他进一步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其次,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这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在《手稿》中还阐明了劳动、实践的特点,也是人作为类的存在物表现出的独特性即类本质,即自我意识性、自由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

自我意识性。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自由自主性.人的自我意识性的存在使得人的每一项活动都可能是自由自主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人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讲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指劳动。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以利征服改造和获取自然物质。诚然,人在其劳动、实践活动中不能不受到外在的限制.但是,人能够凭借理性的力量去认识必然,能够运用白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正是人的自由之所在。

能动创造性。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是人的类本质的核心,是对自由自觉性的确证。

人类依靠自己的理性智慧,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去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态,获取最佳的生存环境。人不满足于一个既定的现实世界,而是要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创造最适合自身存在的人化世界,展示着自己的自由创造本质。

再次,马克思阐述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原因和结果。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变成了被迫的、仅仅是借以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即造成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不是作为人的劳动,而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是一种强制性的劳动,仅仅是作为谋生的手段的.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在这里,马克思说明了异化劳动造成了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异化。

由于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其类本质,凡是其属于类的、精神的机能都变成了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个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从而使劳动者失去自觉自愿地进行劳动的兴趣,因而也使其所具有的优越于动物的特征变成了劣势,优点就变成了缺点。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了上述异化劳动造成的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即人同人相异化。因为,人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也包含着有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的含义:人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说的使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即人于人关系的异化。从实质上来说,马克思在这里透过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探究了社会的阶级分化。

第二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学思想解读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在21 世纪的今天, 它还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这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有学者论及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泛化时提出:“今日所谓‘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怀疑美学’无不属于过时的思辨美学。”

[ 1]

有的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文化没有被视作一种同样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 类实践活动, 文化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被忽略了。”

[ 2]

上述责难, 无不涉及到马克思的《手稿》。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真的是“思辨美学”? 真的过时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的没把文化看作是“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 文化对建构他们梦寐以求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 真的被忽略了吗? 这些问题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真的是过了时的“思辨美学”吗?我们知道, 1844 年马克思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源的胚胎和萌芽的摇篮, 虽然它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还不很成熟的著作, 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往后的发展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观现存的《手稿》, 唯物主义甚至已初步具有唯物史观的实践观贯穿始终, 一以贯之, 怎么会得出, 它是“过时的思辨美学”结论呢?首先, 让我们对思辨哲学(或美学)作一辨析。它是在观念或自我意识的层面上对于世界的一种解析。其次, 它是特指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 当时德国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批判运动(或曰批判的批判)所宣扬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44 年至1846 年不断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清算和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写下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第三,整部《手稿》以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 中心都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以及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说实践美学是思辨的明显不符合事实。凡读过《手稿》的人, 都会为它自始至终的突出的实践观所折服, 这也是后人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称为实践美学的根本原因。在《手稿》中, 马克思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生产实践时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等论题,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美的发现和创造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联系,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他把美的客体和人的主体相联系, 强调主体对美的感知和认识的重要性;他第一次把艺术视为生产即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形式, 要受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规律所支配;他认为人的美感的生成, 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已被马克思批判改造过了的黑格尔辨证法的卓越应用吗? 一句话, 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在这里得到了最早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被称为“人学”, 指明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手稿》中, 年青的马克思最早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消灭异化、实现工人的解放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 人性的全面复归和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由此诞生。实现人的从心灵到肉体的全面解放,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往美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而这一境界的实现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密切相连。由此可见,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那么,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否过时了? 且从现阶段中国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来看看这一论断能否成立。

改革开放初期, 在文化体制上我国仍然因袭着自1949 年10 月建国以来的大一统革命文化。20 世纪80 年代初国门大开, 先是港、澳、台, 接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涌入。文化艺术界, 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 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 一时间已绝迹30 多年的文体以其负载着的神奇世界和男女情感的精灵, 令广大读者如获至宝, 掀起了一阵阵热浪。西方现代主义的到来, 也令文坛上的作家、艺术家的眼界大开。邓丽君的音乐、西方现代音乐, 在乐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样的土壤风气下, 诗坛上首先产生了朦胧诗, 尔后先锋小说出现了。在艺术创作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技巧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电视机首先在城镇的多数家庭开始普及。港、澳、台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通过电视机这一科技载体迅速占据着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所有这一切都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文化体制, 一种新的多元的文化格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这个格局包容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乃至边缘文化。中期, 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成为时髦;10 年的功夫, 上网已成了多数城镇居民的家常便饭。进入21 世纪, 手机以更加便捷的拇指文化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 无论在什么场合, 总能看见有人在把玩手机。数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快捷准确, 简直令人为之瞠目。以上是近20 年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变化过程。所谓的大众审美文化亦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过去称谓的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是以市场经济即文化成为商品、产业和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现代传媒工具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它包括电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等具体形态。它的产生, 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 更有赖于当代世界范围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 实践的产物? 不必讳言, 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国家意识形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形势, 不断调整自己文化政策的结果, 是贯彻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的表现。不仅如此, 国家意识形态还亲自组织力量, 积极地介入, 引导大众审美文化, 使之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如电视剧文化,《渴望》的诞生, 可说是大陆的电视连续剧的始作俑者。尔后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改编和播出以及一批又一批主旋律的剧目的上演,才开始改变了各省市电视台港、澳、台电视剧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见, 实践乃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最可宝贵的品格。离开实践无所谓认识, 也无所谓对主体和客体乃至世界的改造。这一品格和思辨哲学的从抽象到抽象正是格格不入截然对立的。有的学者还说,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我认为这个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正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称为生产和生产的特殊形式

生产,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都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这里已表述了文化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按照对文化的通俗解释, 人类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成果均属于文化。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艺术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否认文化的“物质性”。再说, 在马克思创始人所处的时代, 剧院只能是贵族的文化消费场所, 虽有出版业, 但机械复制技术远没达到自己的辉煌时期, 文化产业更没有形成。因此, 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侈谈文化的“物质性”。总之, 我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贬称为“思辨美学”, 甚至是“伪美学”、“美学的畸形儿”, 是不严肃、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吗?《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 它包含着后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 但马克思主义基本话语, 如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 却是在两年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构建完成的。众所周知, 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美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察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历史, 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现实, 始终是他们一生评价作家, 作品的基本出发点, 指责他们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 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手稿》没有谈文化的社会的功能, 但马克思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归结为“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 3](P82)

就意味着他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物质生产并提, 朦胧地初步地表述了物质生产决定了这些政治、文化形态的生产的思想。马克思把它们看成是维系市民社会和人的生存的必要力量, 就可看出他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了。两年之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进一步明确地把这些文化形态看作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有些是如恩格斯后来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命题被提了出来, 在对上层建筑诸因素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后, 他们指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4](P42-43)在尔后的1859 年1 月完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思想, 作了更经典也更著名的为后来许多研究家们所喜欢称引的表述。马克思认为, 一定社会关系与一定阶段物质生产力相应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5](p32)“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些发生变革。”[ 5](p33)马克思还认为,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统一体中,经济基础起决定的主导的作用, 但诸上层建筑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它们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19 世纪末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一些人曾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晚年, 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作过说明和解释, 说他和马克思当年主要是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或特定的语境。其实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 如艺术等是悬浮在空中的离基础很远的, 艺术要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在社会发展问题上, 虽然最终是经济在起着决定作用, 但其它因素形成的“合力”在特定的情况下, 也会成为决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6](P478、484、500、506)根据恩格斯的思想, 20 世纪初,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提出“社会心理”中介说作了补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和艺术对文化予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不同外延的逻辑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诸因素, 当然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们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途径、方式是不相同, 或直接或间接。如国家、政治、法律是直接与经济发生关系,它们或保护促进或阻碍破坏, 是看得见和感觉得到的。艺术等文化形态则不同, 是间接的或很缓慢的, 由于它们是悬浮于空中是要通过诸如政治, 阶级斗争和社会心理等社会中介物而实现的。在21 世纪的今天, 文化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扩大了, 突显了。如广告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时尚文化等直接对生产, 对经济发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作为艺术对于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则依然是间接的。艺术要以情感人, 直接予人的情感和心灵以陶冶, 进而对人的文化性格予以重塑, 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实践。

马克思1844 年的《手稿》, 主题是经济学和哲学, 美学思想只是在论述经济和哲学问题时有所涉及。但要把工人阶级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3](P85)却像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这里, 人性的全面复归, 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P46)等“人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展露出来, 使人真正成为人, 当然有赖于物质生产的实践, 只有在经济的运动中才能创造出彻底消灭私有制可能性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经验的基础。艺术生产的特殊形式, 也将对这种全面的人的诞生起着重大的文化塑形的作用。马克思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说“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忧心忡忡的穷人”面对着美妙的音乐和最美丽的 景色, 也毫无感觉。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愚蠢而片面”, 而“对私有财产的扬弃”, 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 9](P46)得到彻底的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认知能力, 审美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私有制社会中, 大多数的人被束缚于谋生的异化劳动中, 由于感觉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和占有自己的本质的丰富性, 按马尔库塞的话, 人成了单面的人或单向度的人, 于是对象才成了不是人的对象, 人才在对象中丧失自身。随着私有制的积极扬弃,“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

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成为他的对象, 这就是说, 对象成为他自身”[ 3](P85)。“因此, 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3](P86)在举例论证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感觉, 这里的“感觉”, 就是审美感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它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3](P87)对于单个人来说, 则是千百次审美实践的结果。对于马克思来说, 扬弃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使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则是他的伦理学目标和美学目标。换句话说, 只有全面的人才是善的和美的。而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除了实践, 别无他法。这里的实践, 包括物质生产实践, 阶级斗争实践和审美的实践。应当特别指出, 马克思在《手稿》所说的“人”, 已不是黑格尔的观念的“人”, 也不是费尔巴哈生物的“人”, 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而人则是社会的中心, 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建构。由此可见, 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众审美文化的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广阔天地中国的大众审美文化, 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 正迅猛地不可遏制地深入发展着。这是一个审美启蒙和审美解放的大时 代!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来说, 其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它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认知的角度看, 过去幻想的“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从审美的角度看,“凡人不出门, 能享天下美”,也已经不是梦了。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 这种大众审美文化中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且不说各种意识形态内涵的所谓时尚的声光色纷纷扑面而来, 就是各种文学艺术品也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需要引导选择, 政治的选择, 审美的选择。对千姿百态的大众审美文化, 许多人追求的是娱乐、消遣,这在快节奏生活的间隙中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快餐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片面地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 且多为席勒式的说教。文化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都是主体的价值取向, 应该是多元的。寓教于乐, 雅俗共享, 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起来固然是好, 但也不应排斥百花之中并不惹人注目的杂花小花。时尚文化, 广告文化, 服饰文化等更多是认知的。综艺文化、电视剧文化则更多是审美的, 而体育文化、新闻文化、音乐文化等, 既有认知的满足, 又有一定审美的因素。大众审美文化的空前繁荣, 对一切文化人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对主流或国家意识形态和一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来说则更是一种职责, 审美普及和启蒙是促进精神文明和健全人的文化品格的永不谢幕的广阔平台。通过参与、调控、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等进行文化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上, 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应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审美启蒙和审美普及的深远意义。文学艺术家, 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大众的生活、命运, 创造出雅俗共享的审美精品, 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 将是作者和受者在审美实践的碰撞和对话。通过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不断的审美实践的努力,“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 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3](P88)将会“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参考文献:

[ 1 ] 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J ].文艺争鸣, 2003 ,(6).[ 2 ]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 J ].文艺

研究, 2004 ,(1).[ 3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00.[ 4 ]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M].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61.[ 5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7 ] 中国历代文论选·毛诗序(上册)[ M].北京: 人民文学出 版社, 1962.[ 8 ]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第三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断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理想主义色彩的局限性,但《手稿》还是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思考,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哲学策源地,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和理论价值。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类本质 劳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1843 年马克思曾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但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进行具体地阐述。《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即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规定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

一、《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

(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活动是有自由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这也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类本质在①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的生命活动来阐述人的类本质的。

(二)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实践

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马

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手稿》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三)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基础,认为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活动,正是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如果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那么把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又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自然物体的加工的结果,也就是说劳动主体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产品有人的属性。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劳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其对象性就表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地对客体进行能动的改造,并使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界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即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即人改变着外部世界。总之,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来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二、《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是劳动本身。

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我们人类伟大的实践中,都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解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特别是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也不在外部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自身,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人的真实的生成本源。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无论对人的本质,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理论。因为,只有实践才是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真正根源和动力源泉。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

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当前,我们所推进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贡献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最后,根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的理论,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与其自身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立统一的关系

人的诞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但又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否定自然的界限为条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与纯粹客观的自然对象的关系,而是与自己所生产和创造的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总之,《手稿》从探讨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特征,一个理想化的“人的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这对于实现哲学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是,《手稿》毕竟是未完成的作品,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把对社会历史认识的出发点确定为人、人的本质,表现了它的不成熟性。不论从它的写作时间还是思想观点来看,手稿反映出了马克思思想关键性转折时期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这也是符合认识的辩证法的。这也启示我们,只有追寻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足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真正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第四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蔡振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合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解读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无疑是我们当代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并接下去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蔡振磊(1987—),男,福建石狮人,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我们回答“斯芬克斯之谜”必须面对的。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对于自身尤其是自己本质是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就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P3)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合理的研究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作为马恩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书中论及人的本质的内容,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67)这个前提不但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现实的个人,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那种仅仅只是感性直观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象。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之前的众多学者将理性、自由,抽象劳动等当成人的本质,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实质上是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对(P73)立性的外观了。”[2]

那么,现实的个人是什么呢?现实的个人,首先必须是感性的存在,是自然万物当中的一份子。“全部人类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

(P67)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但倘若仅限于此,远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P71-72)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 1 了解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变化发展的关键。在《形态》中,马克思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将其看成是造就人的本质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现实的个人的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而且在受条件所限的同时,人也在影响、改变着条件。此外,现实的个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要进行各种交往,进而形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同生产力一样不断地积累,并由下一代人所继承。现实的个人,是无法脱离也不可能失去社会属性的。因而,在探寻现实的个人的本质的时候,借由社会关系来说明亦是不能绕过的一环。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作为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完成了人的本质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甚至可以说将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引入到实证科学的领域。用《形态》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即“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P73)[2]

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命题的提出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第三个命题——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他们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

(P514)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3]需要作为人的一种天性,是人本身的最重要自然属性之一,反映了人类无论怎么发展,归根到底始终还是自然界的一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动物界的一员。对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将人的自然属性用兽性来指代,说到:“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P442)异。”[4]

需要,是根源于生命有机体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状态,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选择的反应能力,不同生物间彼此具有独特的需要和需要对象,从而使它(P199)们互相区别开来。[5]作为自然界生物体最高存在形式的人,研究其需要的特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是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性一环。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分为两种。其一是为了能够生存,对于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需要;其二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以及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引起的新的需要。特别是“新的需要”,成为了人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促使历史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原因。“新的需要”成为了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它体现了“人的需要”是能够发展的,而非其他动物那样往往只停留在吃喝繁殖等简单的生理需求上。人之所以会进行生

(P9)产实践,形成社会关系,需要是其内在的动力,即“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6]这一命题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了人自身的内在需求,对于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三、偶然的个人和有个性的个人,是人的本质的两种外化结果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说:“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

(P122)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2]这里所提到的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就是现实的个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进一步地说也就是人的本质的两种外化结果。偶然的个人,是指个人受到外界偶然性的制约,从而无法从事自由自主的活动,其所对应的是马克思人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对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即伴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不断 2 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由直接交往变成以物为媒介。在这一阶段,各个人之间并不相互依赖,而是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实际上已经实行了分工,此时的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货币。在普遍的交换中,个人似乎是非常自由的,因为交换使个人有了摆脱固定的身份的可能,他不是生来就已经确定了的,个人有塑造自身的自由空间。然而实际上,个人的这种交往活动却是以牺牲自己丰富的个性为代价的。[7]偶然性最为突出地表现在分工上。此时,分工对人来说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迫使任何人都只能活动于一个被强加的一定的特殊的范围之内,无法从自身的意愿出发去选择和从事工作。这意味着:“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P85)人。”[2]有个性的个人,则是指从事自主活动的个人,其所对应的是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阶段,是对偶然的个人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

(P129)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2]自主活动,不单是不再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及对生产力的全面占有,从而达到生活资料的极大富裕,个人不必为失去生活资料而担心,可以自由自觉地选择个人的工作。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将重新驾驭物的力量,分工将被消灭。因此,“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

(P85)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现实的个人,也就从偶然的个人发展到有个性的个人。

从《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其说是定义,不如看成提供了一种考察、分析方法。他提出要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和物质生产方式中,以现实的个人为立足点去研究人的本质,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地生成、变化、发展。虽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由于受到所处时代条件的限制,在某些方面同我们当代的理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能否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所具有的突破时代界限的价值,尤其是他强调的要从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个人出发的唯物史观的立场,时至今日依旧值得我们去借鉴,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本质,解答“斯芬克斯之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李志.论马克思的“偶然的个人”概念及其扬弃[J].哲学研究.2005(2).本文已载于《学理论》,2011年第23期,第27-28页。

第五篇:《傲慢与偏见》中的思想艺术解读

《傲慢与偏见》中的思想艺术解读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自从出版便深受好评。深入分析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解读人物思想特征,不仅能深刻地理解奥斯汀的反讽艺术,更能对奥斯汀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成就做出准确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思想艺术;解读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诸多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在文学界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是该着名作家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一位英国少女在爱情场的种种经历,深刻写出了她对爱情的看法,从而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婚姻的态度,即深刻鞭挞地位和金钱结合的愚蠢婚姻观。她反对游戏婚姻、金钱为上的观点,崇尚以感情为基础的理想婚姻。

一、《傲慢与偏见》概述

简·奥斯汀的生活环境是一个乡村小镇,大多接触现实中的小人物,例如小地主等,由于在她的生活环境里人们大都过着恬静、舒适的生活,所以在《傲慢与偏见》中很难看到激烈无比的社会矛盾,简·奥斯汀仔细地品味着周围的生活,细致入微地关注着周围淑女绅士的爱情经历,所以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大都体会到的是轻松幽默的氛围,到处都是喜剧的存在。《傲慢与偏见》以两对爱情主人公的爱情经历为线索展开,详细描述了主人公跳舞、喝茶、聊天的生活,虽然生活中多有意外,但主人公还是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二、作品思想艺术的体现

1.诗学风格

在这部作品中,处处流露着作者幽默诙谐的笔风,这正是作者对文章匠心独运的把握,对语句精心提炼的结果。《傲慢与偏见》中的情节发展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没有琢痕,只有极具鉴赏力的读者才能看出其取舍匠心,在作品的场景、人物、对话以及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所有的材料都在为指向中心服务,描写岁貌似简单普通,接近日常,但无不体现着精选、简约的特点,毫无冗赘牵强之痕。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及故事发展,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疾不徐,情节突兀不拖拉,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傲慢与偏见》中展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栩栩如生,极具吸引力。简·奥斯汀在运用写作手法时,避开传统“描写”手法,采用“戏剧手法”刻画人物,没有直描人物的特征,而是让人物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这正是作者的创作成就所在,和莎士比亚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还以丰富有趣的对话展开写作,使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富有韵味与内涵,将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简·奥斯汀不仅善于让人物自我表现,还极力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交谈对比,写出人物的内心,或忠厚机敏,或智慧大方,或平庸迂腐,或阴险毒辣,通过对比引出读者笑声,这使作品极具艺术魅力。

2.言辞反讽

简·奥斯汀的反讽其实是比较浅显的,更多运用在语言修辞的表现上。反讽指“言辞反讽”,言在此而意在彼,即另有所指,真正意图并未直白流露,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破译其奥妙。《傲慢与偏见》中有较多的这种语言讽刺手法的应用,利用语言对场景或人物展开讽刺。

(1)人物描写

《傲慢与偏见》中许多喜剧人物被塑造,他们栩栩如生,特征鲜明,是作品中受人称道的笑料所在,这些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都是由于简·奥斯汀在人物描写时反方寓言手法的应用,仔细分析文章内容就会发现人物身上反讽手法的大量运用。

在作品中,班纳特太太是一经典的喜剧形象,在其身上作者毫不吝惜自己的反讽手法,她迫不及待地让女儿嫁给富贵人家,正是这种反讽的嘲弄写出了班纳特太太的势力庸俗。在作品中运用反讽手法,极具深意的句子俯拾皆是,对喜剧人物的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柯林斯一直未娶班家女儿,最后被班府轰出去时还“答应”致谢函,“答应”两字就体现了此人的笨拙,讽刺了他的迟钝。又如,凯萨琳要求别人“聆听”自己“断定”明天的天气情况,讽刺了她的专横跋扈,自高自大。

在《傲慢与偏见》这样的反讽人物描写信手拈来,奥斯丁仿佛在仔细注视着笔下每一个戏剧化的人物形象,把人物的肤浅,虚荣速写成一幅幅引人发笑的漫画,反讽的运用更使人物活灵活现。

(2)场景描写

言辞反讽对于场景的塑造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可以在场景的描写以及场景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到反讽的妙用,场景反讽并不是简单的场景描写与语言之间的冲突或悖反,反而是语言使场景更加逼真。这更多地体现在场景的内部描写,场景本身的描写就是一种反讽,其实反讽的场景充斥着我们周围的生活,只是我们由于太迟钝而无法感知罢了,所以经过奥斯丁的点拨,这种反讽的韵味便跃然纸上,也使场景原有的刻画入木三分。

3.主题和构成思路的反讽

(1)反讽的手法表现主题

《傲慢与偏见》主要表达的是资产阶级男女的婚姻,以班特家的婚姻史来揭示这一主题,验证上流社会的婚姻真理,通过班家女儿与牧师的婚姻,揭露了婚姻上的铜臭欲。同时,达西傲慢无礼,自命不凡的资产阶级教养严重伤害了伊丽莎白作为贵族小姐的尊严,最终由于伊丽莎白的美貌和见多识广感化了达西,改变了以前高高在上的态度,最终以自己的礼仪打动了伊丽莎白,得以修成正果。他们的婚姻究其实质还是资产阶级基础上的金钱观。

最终四种不同的婚姻都有了大圆满的结局,欢喜收场,在幽默中反讽了婚姻的本质,讽刺了有钱娶太太的公认真理。

(2)反讽的行文构思

《傲慢与偏见》中的场面无不使人感觉到戏剧化,到处都运用着反讽的手法,每个场景都由舞会、家宴、散步、纸牌等构成,而这些场面的组成摒弃了人物描绘场景描写,而重点应用人物的闲谈、对话。作者让人物之间自己进行交流,在语言中暗含讽刺,以传达反讽之意。正因为这些反讽之语、讥嘲之字,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逼真的喜剧形象,构成了文章的载体,凸显了作品的主题。

4.《傲慢与偏见》凸显的女权思想

奥斯丁在作品中描写了女青年对于婚姻的追求,再现了她的女权思想,写出了19世纪女性的生活境况。笔下的班府二女儿,美丽、善良、温柔而且有胆识、有思想、有主见,还富有判断力,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貌和气质外,还具有诱人的气质,通过她对达西的态度,展现了她追求平等、人格独立的一面。她没有接受达西,体现了她对金钱、外貌,地位的藐视,达西兼具外貌、金钱、身份、地位,向财产有限的伊丽莎白求婚,而伊丽莎白却因为达西的偏见傲慢和无理而拒绝了他,体现了伊丽莎白作为女性对于感情的尊重。

19世纪不仅女性在中产阶级处境艰难,出身贵族的小姐也受到社会的种种束缚,出身贵族的宾利为了跟达西结婚,努力迎合他,博取欢心,提高修养,以达到达西的要求。由此可得,在当时的社会,女性必须努力改变自己,按照男性制订的框架去生活,达西的要求,不仅苛刻,还是当时男性给女性枷锁的缩影。

在作品中,贝内特作为一个特殊女性,她是男权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悲哀,婚姻和生活都是非常失败的,她的先生当时被她的外表所吸引,忽略了自己生活的窘境,所以无法清楚地看到女儿对于婚姻的态度,鼓励简抓住宾利,威胁二女儿接受柯林斯。她不在乎女儿的感受以及是否幸福,唯一要求就是嫁给有钱人。

通过作品创作,表达了女权思想,讽刺了男女爱情的不合理性,批判了以宾利为代表的世俗婚姻观。《傲慢与偏见》揭示了当时英国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抑和践踏,讴歌了那些追求尊严、追求平等的女性,奥斯丁的这一思想对于当时的世界有巨大的影响。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诸多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在文学界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这部作品通过讲述一位英国少女在爱情场的种种经历,深刻写出了她对爱情的看法,从而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婚姻的态度,即深刻鞭挞地位和金钱结合的愚蠢婚姻观。作者奥斯汀的巧妙反讽等手段也使文章在幽默、逼真、形象中凸出主题。

参考文献:

[1]胡卜雯。基于女性角度的傲慢与偏见再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9):21-22.[2]郭聪颖。赏析《傲慢与偏见》电影对白的反讽艺术[J]。电影文学,2014(12):86-87.[3]王友华。论电影《傲慢与偏见》人物形象的讽刺[J]。电影文学,2014(02):115-116.

下载《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茶花女》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解读《茶花女》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摘 要:在对《茶花女》中女权思想的解读过程中,从时代背景入手,紧抓主题思想,以女权主义思想为主线,探讨作品本身的女性思想,分析女性代表玛格丽特......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和谐思想[最终版]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尤其重要。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

    理想国思想解读

    西方哲学智慧之《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所读所感 第一次听《理想国》书名的时候,不自觉的想到了桃花源,想到了乌托邦,现在看来,那真的只是纯粹的字面上的联系甚至误解了。......

    《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思想解读(精选5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 2 Metaphors in the Themes of Of Mice and Men 3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 4 盖茨比的......

    《人类思想的足迹》读后感(范文大全)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烟集学校刘 立假期里,我读了《人类思想的足迹》中的一篇文章,最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最初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枯燥无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显露出......

    塑造健全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塑造健全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有力的诠释,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唯一......

    浅析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内容和本质

    浅析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内容和本质 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内容 伴随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供应链管理带给我们许多新观念、新思想,这些新的观念和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横向一体化......

    理想国思想解读(五篇)

    西方哲学智慧之《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所读所感 第一次听《理想国》书名的时候,不自觉的想到了桃花源,想到了乌托邦,现在看来,那真的只是纯粹的字面上的联系甚至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