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专题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8]20号 【发布日期】2008-04-22 【生效日期】2008-04-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川办发[2008]2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我省民族地区幅员广阔,拥有众多品位高、吸引力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是全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牧民收入,实现旅游增收致富,富民惠民;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对外开放,转变观念,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为加快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分布范围。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世居少数民族14个,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地方有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及峨边彝族自治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三州三县,另有米易、盐边、平武、石棉、仁和、金口河等6个民族待遇县(区)及98个民族乡。
(二)旅游资源。
我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仅三州现有3处世界遗产,占全省的60%;4处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自然保护区,占全省的100%;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省的45%;5个国家地质公园,占全省的50%;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全省的33%;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占全省的33%;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全省的18%;1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全省的13%。
(三)产业情况。
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初具规模。阿坝州在九黄机场通航后,客源结构优化,成为我省旅游发展又好又快的地区,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凉山州西昌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带动全州旅游规模实现了突破式增长;甘孜州入境旅游者尤其是欧美旅游者人次在全省位居前列,康定机场正式通航后,潜在优势将加快转变为现实优势。2007年三州接待旅游者2032万人次,占全省11%,旅游总收入为131亿元,占全省11%;接待入境旅游者58万人次,占全省34%;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占全省31%。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我省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条件较差,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还未成为主导产业,在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对外开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还未充分显现。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富民惠民、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为目标,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把旅游与文化、历史、生态结合起来,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促进对外开放,促进民族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力度,在政策法规、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旅游投资、市场开发、产品促销、经营服务等领域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2?坚持资源利益共享、富民惠民原则。充分发挥旅游就业容量大、门槛低的特点,促进就业、增收致富。发挥旅游惠民作用,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协调和处理好政府、旅游开发主体和当地农牧民的利益关系,促进旅游资源就地转化,完善旅游产品,规范旅游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
3?坚持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原则。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尊重民族民俗文化和习惯,抓好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自然和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保护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快资源科学开发,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旅游发展主动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民族地区民生工程中的旅游发展相衔接,加强旅游与交通、建设、林业、国土资源、环保、文化、宣传、教育、招商等方面对接与整合,促进旅游产业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12年,三州及其他民族地区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425亿元,占全省17%,与2007年相比翻一番多,增加2?24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接待旅游者达到4330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4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亿美元,占全省40%;基本建成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阿坝州,实现接待旅游者达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34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1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建成中国旅游第一州。凉山州,实现接待旅游者达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1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00万美元;建成中国彝族风情最浓的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甘孜州,实现接待旅游者达10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500万美元;基本建成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其他民族地区。到2012年,力争旅游总收入在2007年4?5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亿元。
(四)总体布局。
根据资源特征和开发条件,以旅游线路为依托,围绕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通道三个环节,形成“54321”的规划布局。
5条精品线路:九环线、川西环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香格里拉环线、大小凉山环线;
4大旅游经济区:大九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彝族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
3个旅游集散中心:以九黄机场、西昌机场、康定机场为依托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21个重点旅游景区:以九寨沟、邛海、海螺沟等形成比较完善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景区体系;
10个特色旅游城镇:以九寨沟县漳扎镇、普格县螺髻山镇、丹巴县章谷镇等基本建成民族地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城镇。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旅游规划与项目策划开发。
1?围绕线路完善旅游规划。科学编制旅游城镇、旅游景区规划,旅游规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并加强旅游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区、文化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规划的协调。加快修编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善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规划体系,加快推进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制定;完善21个重点旅游景区、10个特色旅游城镇的旅游规划编制;启动川西环线旅游要素整合方案制定,编制香格里拉环线、大小凉山旅游环线以及10条精品旅游小环线要素整合方案。加大各级各类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利用规划力度。推动九环线和“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线路统筹的实施。各级政府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2?策划和开发重大旅游项目。依托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每年策划、推出3-5个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的重大旅游项目,建立民族地区旅游招商项目库;省、州积极搭建旅游融资平台,实施旅游产业链招商,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分投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逐步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实现旅游资本市场供需的有效对接;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推动项目建设和旅游经济区的形成,培育和做大做强旅游骨干企业,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和整体升级。
(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旅游交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加快九黄机场、西昌机场、康定机场等3个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争取开设九黄机场航空口岸,完善康定机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快稻城亚丁机场、马尔康机场、成都-九寨沟-甘肃哈达铺铁路建设,加快成昆铁路复线立项和开工建设;加快旅游景区、城镇、通道的公路建设,重点加快雅西高速公路、西攀高速公路建设和泸沽湖-亚丁等公路建设,以及康东路、G318-G317连接线改造升级,积极争取中央对G318、G317线改造升级的支持,推动我省民族地区与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周边省区联动发展的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按照《四川省旅游道路建设标准》、《四川省旅游标志标牌设置标准》,完善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标志标牌、旅游服务区、紧急救援及基本医疗设施、安全设施、汽车营地、旅游汽车租赁维修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完善沿线旅游信息化服务系统。加快旅游景区文化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2?加快旅游城镇建设。按照规划和标准,突出民族地区地域特色文化,加快松潘、盐源、康定等旅游强县建设;完善和提升城镇现代旅游功能,加快建设阿坝州漳扎镇、川主寺镇、日隆镇、耿达镇,凉山州螺髻山镇、泸沽湖镇、雷波黄琅水乡古镇,甘孜州磨西镇、新都桥镇、章谷镇等10个特色旅游小城镇。争取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
3?加快旅游饭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加快星级饭店的提档升级,突出民族特色,满足游客的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力争建成4家五星级饭店、12家四星级饭店、40家以上经济型酒店和汽车旅馆。
(三)着力打造旅游精品。
1?开发和建设21个精品旅游景区。按照《四川省旅游景区建设标准》,继续完善大九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做优“九寨、黄龙”国际品牌;推动建成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做精“大熊猫”国际品牌;加速建设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做强“香格里拉”国际品牌;加快建设彝族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做响“阳光度假”品牌。以四大旅游经济区为依托,建设精品景区。阿坝州重点建好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叠溪-松坪沟、川西北黄河大草原、卓克基官寨等8个旅游景区;凉山州重点建好邛海-泸山、螺髻山、溪洛渡-马湖、泸沽湖、会理古城、彝海结盟等6个旅游景区;甘孜州重点建好海螺沟、跑马山-木格措、九龙伍须海、甲居藏寨、稻城亚丁、措普国家森林公园、泸定铁索桥等7个旅游景区。
2?着力建设10条精品旅游小环线。以自然生态和原生性文化为基础,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以加强环保、节约资源为重点,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以5条精品线路为主线,重点建设九寨沟-松潘古城生态文化体验旅游线、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生态旅游线、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藏羌文化风情体验旅游线、达古冰川-红原-若尔盖雪山草地红色体验旅游线、西昌邛海-航天城-螺髻山休闲度假旅游线、西昌邛海-泸沽湖阳光体验旅游线、木里・洛克九百里旅游线、海螺沟-跑马山-木格措冰川温泉浪漫休闲旅游线、丹巴甲居-泸定铁索桥康巴风情体验旅游线、香格里拉-太阳谷生态・文化探秘旅游线等10条旅游小环线。
3?围绕“长征丰碑”主题,使红色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以“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为统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民与从业人员三个主体的积极作用,围绕旅游线路的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三大环节,规划建设旅游形象、旅游功能和旅游机制,整合旅游线路各方要素,提升旅游线路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使红色旅游发展与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富民惠民结合起来,使红色旅游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建设。
1?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开展民族地区民间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创作和推出一批反映我省民族地区文化风情的歌舞、影视、戏剧作品。做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重点做好藏羌碉楼村寨等遗产的申报,同时做好贡嘎山-海子山-稻城亚丁自然遗产、泸沽湖自然与文化遗产、《康定情歌》和《格萨尔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备选工作。
2?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规划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场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在民族地区积极推广民族文化体验“五个一”,让游客在文化旅游活动中“游览一个民族村寨,观赏一台民族歌舞,品尝一顿民族风味,购买一件民族商品,过上一次民族节日”。抓住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支持甘孜州围绕康定情歌品牌,打造跑马山国际转山会的机遇,打造民族文化产业长廊,开发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支持专家、学者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努力推进理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3?策划包装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剧目。将民俗、节庆活动打造为特色旅游产品,鼓励发展旅游演艺团体,打造旅游文艺演出品牌。扩大阿坝州《藏谜》、凉山州《火・图腾》、甘孜州《圣洁甘孜・情歌故乡》等民族旅游商演剧目的市场影响力,力争再培育、挖掘一批原生态、高品质民族旅游品牌剧目。
(五)实施牧(农、林)家乐工程。
1?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牧(农、林)家乐。民族村寨、民居是民族本土的基本生产、生活单元。实施民族地区“百千万”牧(农、林)家乐工程,建设好1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乡、10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村、100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户,规划布局好一批“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和特色家庭旅馆。抓好富民安康工程、藏区民生工程的落实,实现旅游脱贫致富、富民惠民。每年在三州各选择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县,以牧(农、林)家乐工程为切入点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工作。
2?促进旅游富民惠民。以政府为主导,整合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扶贫、以工代赈等政策资源,推进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分批、分类培训从业人员,提高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技能。以农牧民为主体,按照标准要求,改善民居内部的住房、厨房、卫生间、消防等设施,购置家电设备,改善农牧民的现代生活条件和水平,丰富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牧(农、林)家乐经营与放牧、务农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形成适合自身家庭特点的产业支撑和收入来源。
3?鼓励、扶持民族地区牧(农、林)家乐发展。各级政府要做好规划、指导和服务工作,着力帮助解决牧(农、林)家乐小额贷款、税收优惠、道路、通讯、水电、广播电视等问题;对“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和特色家庭旅馆的旅游从业人员,免费培训普通话、外语、卫生健康、烹饪技术、接待礼仪等旅游服务实用知识和基本规范;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指导,建立民族地区家庭旅游经营的新模式,带动当地居民致富。
(六)开发民族旅游商品。
1?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适应市场需求,设计、生产、包装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挖掘、保护、传承民间手工技艺,重点发展民族手工艺品、土特产品、民族民间生活和节庆用品,促进旅游商品特色化、多样化、系列化、规模化。
2?规划建设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市场。结合地方商业网点规划,在阿坝州形成8个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在凉山州形成6个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在甘孜州形成6个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
3?开发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餐饮。完善九环线特色餐饮点布局,提高旅游餐饮点的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川西环线、大小凉山环线、香格里拉环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等旅游餐饮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饮品牌。
(七)强化旅游宣传促销。
1?强化旅游品牌和线路营销。围绕九寨黄龙、大熊猫、香格里拉、阳光度假等旅游品牌和5条精品线路,制定民族地区旅游营销规划及宣传促销计划;组织系列特色鲜明、有影响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国内外旅交会、旅游会展等大型活动;加强网络营销,完善民族地区旅游外文网页建设,开展大型网络宣传推广活动。
2?做大、做响一批民族旅游节庆活动。着重包装策划好阿坝州的国际熊猫节、凉山州的彝族国际火把节和甘孜州的中国康定情歌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培育成世界性旅游节庆,提高民族地区和我省的美誉度、知名度。
3?推进营销整合。整合政府、旅游企业、航空公司与媒体的营销资源,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密切民族地区之间、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宣传促销合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格局。
(八)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优化旅游投融资环境。可将景区门票收入作为担保或质押进行融资,积极引入国际国内资本,用于旅游景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探索实行收费还贷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
2?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旅游人才参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加强国家级景区和世界遗产地与国际相关组织的人才交流合作。突出抓好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干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员、旅游执法人员、旅游教育师资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题培训,着力加强导游、讲解员的普通话和外语培训。
3?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旅游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系。重点加强交通、购物、文艺演出、旅行社、导游等综合整治,建立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游客监督相结合的旅游质量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工商等行政执法垂直管理部门作用,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发挥涉旅行业协会作用,强化标准指导,加强维权、自律、服务和协调,规范经营,诚信服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强化规范服务,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切实维护游客利益。
4?打造安全旅游目的地。完善民族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景区警务室建设,切实维护旅游景区治安秩序。强化旅游景区安全设施尤其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对旅游交通工具资质、车况和司乘人员管理,抓好高原山地急救,食品卫生监管体系,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和家庭旅馆等场所消防设施建设。完善民族地区自驾车旅游安全服务保障体系。推广旅游者人身财产意外保险。做好索道、游乐等特种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四、政策和措施
(一)扶持政策。
1?围绕产业发展特别是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职业教育、医疗卫生、信息化、宣传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要增大对民族地区旅游规划、宣传促销、人才培训、旅游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重。
3?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包括旅游资源经营性企业、旅游接待企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车公司)、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享受《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中培育旅游骨干企业的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交通运输、奖励等扶持引导政策。
4?开展直通车服务,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凡符合规划的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项目审核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减少办事环节,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在规定时间内优先办理项目审核事项。
5?积极开展全省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交流。注重本土旅游人才培养,重点支持三州办好旅游职业学校,开展旅游支教活动。根据民族地区的需求,每年选派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熟练、能力突出的干部开展双向交流挂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6?对重点旅游景区可以授权景区管理机构代行县级政府管理职能,统一管理景区内相关事务。
(二)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由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是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责任主体,各州、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加强领导,推动发展。省直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帮扶、指导。
2?目标考核。
要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健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评价考核制度。民族地区州、县(市)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加强配合,上下联动,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的8个方面25个类别60个具体项目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计划,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按照任务分解表落实项目、细化任务、平衡资金、明确责任,积极实施,确保成效。
附件:1?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任务分解表
2?《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暨2008年工作重点
附件2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暨2008年工作重点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确保《规划》贯彻落实,加快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实施方案。
一、五年总体目标任务
《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将我省民族地区基本建成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实施的主要任务:8个方面、25个类别、60个具体项目。
(一)“旅游规划”任务。完善3个州旅游总规、21个景区规划、10个城镇规划、14条线路产品规划和包装旅游项目等项目。
(二)“旅游基础设施”任务。建设和完善机场、铁路、公路、旅游城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项目。
(三)“打造旅游精品”任务。建设21个精品旅游景区、10条精品旅游小环线,发展红色旅游等项目。
(四)“民族文化旅游建设”任务。世界遗产申报与备选工作、推广民族文化体验“五个一”工程、策划包装旅游商演剧目等项目。
(五)“实施牧(农、林)家乐工程”任务。在民族地区实施“百千万”牧(农、林)家乐工程项目。
(六)“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任务。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等项目。
(七)“宣传促销”任务。旅游品牌和线路营销、民族旅游节庆活动等项目。
(八)“优化发展环境”任务。人才队伍建设、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安全旅游目的地等项目。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分期分批分重点实施。2008年正式启动《规划》,前三年为建设实施年,后两年为完善提升年,五年内完成《规划》总体目标。
二、责任落实
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是《规划》的实施主体,省直各部门根据职能帮扶、指导《规划》的实施。
(一)地方政府责任。市(州)、县(市、区)政府:是《规划》实施的主体,负责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和项目的实施,按期完成相关任务。
(二)省直有关部门责任。
1?省民委: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相关政策研究,协调项目、资金、政策落实。
2?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支持统筹民族地区旅游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衔接,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红色旅游等项目资金给予倾斜。
3?省经委:负责指导帮助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商品。
4?省教育厅: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训等工作。
5?省财政厅:负责指导帮助按照规划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增加旅游公益性项目的扶持力度。
6?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指导帮助按有关规定,将民族地区旅游项目用地列入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依法保障用地;指导支持民族地区地质公园的保护建设利用和重要景区地质灾害的防治。
7?省建设厅: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风景名胜区和城镇规划的编制与完善;推进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城镇建设;加快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和备选工作。
8?省交通厅:负责指导支持民族地区旅游通道的公路及其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交通安全等工作。
9?省农业厅、省畜牧食品局:负责指导帮助实施民族地区牧(农)家乐工程等工作。
10?省林业厅: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开发,指导帮助实施民族地区林家乐工程,推进森林、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
11?省商务厅: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的旅游商品市场及网点建设。
12?省文化厅、文物局:负责指导民族地区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申报和备选工作;帮助策划打造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剧目和旅游节庆活动等,丰富弘扬民族文化内涵,充实文化项目。
13?省旅游局: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综合协调工作,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线路产品规划编制;旅游标准化创建指导、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训等工作。
14?省环保局: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监督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城镇、通道等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建设工作。
15?省宗教局: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宗教方面涉及旅游有关事项的规范和管理。
16?省安监局:负责指导帮助抓好民族地区旅游安全监管。
17?省招商引资局:负责指导帮助包装推出民族地区重大旅游项目,开展旅游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18?省通信管理局: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城镇、通道的通信设施建设。
19?省政府新闻办:负责指导帮助民族地区旅游对外宣传工作。
20?省扶贫办:负责指导帮助开展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工作,探索建设旅游扶贫示范区。
三、2008年工作重点
重点抓好6个方面,28项任务。
(一)做好12项规划任务。修编3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制定1条旅游线路(九环线)要素整合方案;完善3个旅游城镇(漳扎镇、螺髻山镇、磨西镇)规划;包装策划3个重大项目;完成1条旅游线路(九环线)统筹,启动1条旅游线路(“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实施。(三州政府负责实施;省建设厅、旅游局等帮扶指导)
(二)抓好3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开设九黄机场航空口岸,完善康定机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启动成都-九寨沟-甘肃哈达铺铁路前期工作。(三州政府负责实施;省交通厅、成都铁路局等帮扶指导)
(三)启动1个工程。即民族地区“百千万”牧(农、林)家乐工程,2008年争取启动建设2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乡,其中阿坝州8个、凉山州6个、甘孜州6个;启动建设2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村,其中阿坝州80个、凉山州60个、甘孜州60个;启动建设20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户,其中,阿坝州800个、凉山州600个、甘孜州600个。(三州政府负责实施;省农业厅、林业厅、畜牧食品局、旅游局等帮扶指导)
(四)开展3项活动。即民族文化体验“五个一”活动、干部开展双向交流挂职活动、旅游人才培训活动。(三州政府负责实施;省文化厅、旅游局、新闻办等帮扶指导)
(五)搞好3个节庆。即阿坝州的国际熊猫节、凉山州的彝族国际火把节和甘孜州的中国康定情歌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三州政府负责实施;省林业厅、文化厅、旅游局、新闻办等帮扶指导)
(六)建设6个旅游精品。重点完善黄龙、邛海-泸山、海螺沟等3个精品旅游景区,打造完善漳扎镇、磨西镇、螺髻山镇等3个特色旅游小城镇。(三州政府负责实施;省建设厅、林业厅、文化厅、旅游局等帮扶指导)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四川省十一五民族地区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一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四川民族地区系法律概念上的民族自治地方,即: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005年末总人口653.6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7.5%;辖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9%。
本规划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以民族自治地方(三州三县)的“十一五”规划为支撑,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是“十一五”期间我省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
(一)现实基础。“十五”期间我省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五个统筹”,初步形成了以水电、矿冶、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特色产业快速壮大,有效供给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改善。民族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经济快速增长,提前1年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五”期间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2005年末达到453.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939元。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6.14∶30.33∶33.53调整到2005年的27.8∶36.9∶35.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1%,比“九五”年均增长高8.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05年民营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
2.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瓶颈制约得到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溪洛渡、锦屏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福堂、红叶二级、天龙湖、沙嘴、洪坝、通口分别投产发电。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小天都、金龙潭、三棵树、柳洪、官帽舟、巴溪等水电站工程正抓紧建设,农网、牧区电网、“送电到乡”
一、二期工程顺利实施,缺电县电源点建设项目正抓紧进行;西攀、都汶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4505公里的通县油路工程全面建成,九黄机场实现通航,九环线、鹧鸪山隧洞、二康路、县际公路与国贫县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国道213线郎川路、国道318海竹路全线动工;社会事业、城建、环保、旅游等一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3.生态建设工程初见成效。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等工程,民族地区森林、草地和其他植被覆盖明显增加,水土流失有所减少,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遏制。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已达20%左右,植被覆盖率已达26.6%。实现生态建设规划的阶段性目标。
4.社会事业“欠账”问题得到缓解。《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实施5年来,民族地区在校学龄儿童巩固率得到提高,农村牧区校舍危房改造工作得到加强,“两基”攻坚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初步实现一类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的50%以上;
一、二类地区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口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的目标。以疾控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在民族地区得到全面覆盖,县(区、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扶贫工程进展顺利,“十五”计划中50万人的移民任务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逐步完善,其中,养老保险覆盖率已达100%,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达60%。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控制在“十五”计划要求的5%以内。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广电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分别达到73%和90%。5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的目标内。
5.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5年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有所提高,农村牧区住房砖混结构比重有较大提高。电话普及较快,公网电话用户达6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72.7万户。
(二)矛盾与困难。由于受历史、环境、社会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具体表现在:一是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与资源型开发的矛盾。二是资本密集型投入需求与投资依赖型矛盾。三是进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的矛盾。四是保持传统优秀文化与改造落后观念的矛盾。五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与此同时,发展中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全省低2121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6%,是四川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二是经济增长的投资依存度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始终未实现大的突破,传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缓慢,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尚未培育形成。三是财政自给率低。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全省总量的5.1%,人均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8%。四是基础设施条件仍较差,3.5万公里公路中等级公路仅1.8万公里,农村电网不健全,多数是孤网运行,20%的乡不通电。五是“三农”问题突出,农牧民持续增收困难。目前人均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85.1万人,年人均收入在1000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还有182.6万人,尚有50多万人需要实施异地移民。六是社会事业欠账大,尚有22个县未实现“普九”,农村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还很突出,乡镇卫生院危房面积达31.7%,拥有B超的卫生院仅占19.9%。七是投资区域分布的不平衡,优势区域的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其余区域却不同程度呈现投资匮乏的趋势。八是生态环境仍然脆弱,个别地区日趋恶化。九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反分裂斗争任务十分艰巨。
(三)宏观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5年,也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大于挑战。总的来看,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重任务,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突出矛盾,面临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的双重压力。
1.国内环境。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继续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中央2005年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国内产业梯度向西转移趋势日渐明显,区域合作日益加强。
2.省内环境。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的增长上升期,增长的惯性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全省的生产力布局中,民族地区水电、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3.全国民族地区环境。民族地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整个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4.我省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为“十一五”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各族干部群众对加快发展具有迫切的愿望和强烈的要求。经济增长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质量和效益较好。丰富的优势资源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城乡、区域统筹,抓发展促稳定,努力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社会事业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繁荣,确保大多数农牧民生活在脱贫致富的基础上实现宽裕型小康,确保社会局势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实现长治久安。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滞后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不仅事关全省大局,而且对西部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属;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2.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突出发展重点,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区域之间各具特色,发展差距较大,选择和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围绕水能、旅游、矿产、特色农牧业和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着力构建水电产业、旅游产业、矿冶产业、民族医药业、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突出特色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逐步建设以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并逐步加大区域统筹力度。
3.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以更大的力度不断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市场化程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形成更具优势更加开放的环境,促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4.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部推动是发展的主要动因,即通过国家的大规模投资和资源开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但不以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为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均等和改革成果的共享。
5.坚持参与式发展理念和内源式发展思维。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让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对本地发展有充分的参与权,让发展主体在发展中优先受益。要激发发展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真正需要和愿望,从而确保他们自身的充分发展。
(三)预期目标。“十一五”期间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以水电、矿冶、旅游、特色农牧业、绿色食品业、烟草、医药业等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培育上的新跨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发展瓶颈,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使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新跨越;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步伐,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上的新跨越。
1.经济发展。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到2010年,GDP总量达到7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3亿元,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40%以上。凉山州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将力争名列前茅,阿坝州力争建成全国藏区第一州,甘孜州建设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州取得突破性进展。3个民族自治县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2.城镇化进程。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增强,初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善、布局比较合理、规模比较适度、结构比较协调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到25%。
3.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建设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森林覆盖率达到35%。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实现绿化。
4.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保质保量完成 “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确保在2007年整体完成“两基”攻坚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民族医药事业,确保在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时期所有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扶贫取得较大成效,90%以上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的目标内。
三、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一)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合理产业布局,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
1.坚持以人为本。适度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以发展促进农村牧区各种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全面改善,促进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进步。
2.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和高原湿地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文明社会。协调好林业与农业、畜牧业、水电业、旅游业、加工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关系,全力提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的数量、质量和成效。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抓住国家、省实施湿地保护工程的机遇,围绕“三江源”保护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若尔盖、川西北高原等湿地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使大部分濒危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增加生态资源积累总量。通过增加水源涵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空气和水质量,减少水土流失,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重要防线,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3.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按规划要求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任务,有计划地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巩固建设成果。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组织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突出抓好现有森林资源和新增有林地的常年管护,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加大水土保持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农艺措施。结合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工作大力推动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重点解决好移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移出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问题。加大人工牧草种植和草地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推广草食牲畜圈养,农副秸秆加工利用和“草—畜—沼”良性循环模式,实施以草定畜,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使草地植被及生态功能得到尽快恢复。加强生态综合整治和沿江、沿河、重点库区、飞播林、城镇的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和管理,根据各区域的环境差异和功能的不同,有选择的建立一批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恢复示范区、城市污染控制示范区。全面贯彻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切实加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4.推进草地保护与建设。完善草场承包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行禁牧休牧轮牧,保护基本草地,努力实现畜草平衡。加大沙化、退化草原和鼠虫害治理,初步控制草场退化、沙化趋势。实施退牧还草、灭鼠治虫,围栏割草地、草种基地等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以天然草地保护、围栏封育改良、人工种草、草产品储藏加工、草资源科学利用于一体的草原保护和利用体系。
5.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生产方式。加强水功能区保护和管理,稳定和提高饮用水质量。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控制废水排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严防环境污染问题向农村转移。按照生态家园建设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和集中居住点的环境治理和建设,促进农牧区环境有较大改善。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等方式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模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压缩和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企业微观基础。工业结构要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企业间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在一定区域内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到2010年,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体系及能力建设全面改善,重点区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法规、政策体系和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6.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加强以土地、矿产、旅游和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完成土地更新调整,切实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盘活存量土地,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走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发展之路。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矿产资源。按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引导矿山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针对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共生、伴生矿多的实际,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争取各级财政基础性地质矿产评价项目,加大商业性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力度,增加矿产资源储备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水利资源。重视水能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在流域开发的政策下,鼓励业主建设中小型水库,增加调节能力,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推行节水措施,鼓励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重要水源涵养区。
旅游资源。坚持“规划是前提、保护是核心、管理是关键”的原则,按景区环境容量控制游客数量。加大景区保护和建设力度,提高景区管理水平。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注重旅游产品创新,提高游客参与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两大主题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培育和造就新型农牧民,努力使农业、农村牧区面貌有明显改善。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1.建立产业化经营组织。依托特色农牧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加工、运输、保鲜和营销几大环节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农牧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培育多个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2.建设农牧业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设标准化的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和构建农牧业产业化市场,引进、扶持和培养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农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大幅度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重点把粮食、畜牧、果蔬、花卉、中药材、烟丝糖、有机茶等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集中力量建设优质青稞基地、建设200万担(35个等级)以上的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豆薯类基地、青花椒、辣椒和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名优中(藏)药材人工驯化与抚育基地、优质蚕桑基地、核桃基地、优质小杂水果基地、优质牧草种植基地、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观赏花卉和工业原料花卉生产基地、优质特色水果生产、优质酒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加大无公害健康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以川西北青藏高原牦牛经济园区为依托,带动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牦牛加工区的地域辐射功能和产业带动作用,真正带富一方牧民。建设优质肉羊、猪、鸡、兔和牛等畜产品养殖基地;优化池塘、水库养殖,建设野生鱼养殖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皮、毛、肉、奶、骨、血资源,培育多极产业,实行多种经营,努力延伸产业链。
实施粮食优质增效工程。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改善粮食品质,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发展优质稻、优质荞麦、优质商品马铃薯等大宗优质粮食增效工程,建成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带。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形成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形成比较完备的林种结构和林业生态体系。
3.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农村牧区科技支撑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及信息网建设,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切实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其产品的申报、管理和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十一五”末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0%以上,优质产品率、无公害产品占有率达到80%。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切实加大对农村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保、就业、城镇公共设施、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坚持多渠道争取和整合农村牧区建设资金,建立以工促农、城镇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
加快农村科技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重点开展青稞等良种繁育和推广,推进“五良”配套,粮食作物的良种化达到85%以上。大力推广舍饲圈养,积极开展畜种改良。抓好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加对农牧业科技的投入。
4.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依法流转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的路子,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年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推行规模化养殖,建设好联户牧场。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改革;以信用社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和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坚持农民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等基本原则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提高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探索户籍管理改革,逐步消除城乡隔离。深化征地制度和水资源补偿机制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农村流通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乡镇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以提高乡(镇)村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集中力量扶贫越温。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结合产业扶贫、生态移民两大工程整合资源,配套推进。积极开展劳务扶贫。加大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严重的区域的移民力度,力争30万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力争80%的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巩固相对贫困人口越温成果,人均纯收入接近平均水平。创新扶贫开发、两项资金、以工代赈等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增加新村建设数量并提高补助标准。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住房解困、通村公路等重大工程,加快改善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继续争取国家加大对异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投入力度,努力争取把大骨节病的年地方病综合防治列入国家专项扶持。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探索和完善农村劳务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强农民工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和管理,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建立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为外出劳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督促用工单位及时足额兑现农民工工资和参加社会保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务人员的权益保障水平。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新跨越的关键。从战略的高度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1.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民族地区与省会中心城市相连的快捷通道。重点完善和提升国省干道、出州通道、旅游公路、县际公路、农村公路和配套客运汽车站点建设。加快建设雅西、攀西、都汶高速公路。加快108、318、213、317国道改造。积极推动甘孜、阿坝进州高速公路、国道318、317连接公路、金沙江公路(凉山段)的前期工作。争取雀儿山、巴郎山、土地岭隧道开工建设。积极做好黄土梁、折多山隧道等工程的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好县际公路、通乡油路、村道工程,抓好“西环线”等重点旅游线路和县到重点乡镇的经济线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使民族地区公路在总量、质量、通达深度、覆盖面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抓住国家铁道部建设成都至燕岗铁路复线的机遇,争取将成昆全线的改造列入国家计划,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开展西昌至昭通铁路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纳入国家、省规划。积极做好九绵遂旅游专线铁路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积极筹建北(川)绵(阳)地方铁路。
扩大航空运输。扩建九寨黄龙机场,提高起降能力。建成康定机场。争取开工建设亚丁机场。积极做好甘孜、马尔康机场前期工作。进一步发挥西昌机场的作用。
努力发展水运。抓住金沙江、雅砻江电站建设机遇,做好相关库区码头规划建设,将水运发展作为交通发展的重要补充。
加快公路、铁路客运设施建设。结合城镇和路网建设做好客运车站规划。在旅游重点县城和重要集镇建设具有相应规模、功能比较完善的车站。
2.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在继续抓好凉山州大桥水库渠系配套工程、会理新华水库、乡城玛依河引水工程建设的同时,争取开工建设得荣白松—茨巫、甘孜打火沟流域和石渠洛须水利工程,加快会理大海子水利枢纽、盐源老沟水库等控制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安排部分项目开工建设。搞好病险水库整治。兴建一批蓄水、引水和移动式、固定式提水骨干水利工程,提高沿金沙江流域重点缺水地区的供水能力。积极推进以渠系配套、防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大中型灌区工程建设。加强安宁河等中小型河流整治力度,抓好城市和重点乡镇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强化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国土整治,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农产品生产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按照规模适当、布局合理、适度集中和功能配套的要求,以强化城镇功能、提高环境质量、方便群众生活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各县城的旧城改造。
加强城镇道路、防洪、供水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抓好县城和重点集镇的环保、供排水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区堤防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不同条件,逐步推广燃气供应,努力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高公共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规划建设一批休闲广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购物中心等城市标志性工程,努力增加城市现代气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4.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城镇化体系。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形成不同特色、不同品味的城镇品牌。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县城和重点镇及旅游镇详细规划面积达到城镇规划区面积的70%以上,依法保障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权威性。
安宁河走廊的城镇化建设以线状布局为主,把西昌市建成川滇结合地带的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带状城镇群。其它地区以点状布局为主,强化综合功能,坚持聚集化发展,通过对城镇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和适度集中,提高城镇承接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按照“提升县城,拓展集镇,发展农村社区”的思路,走“小、特、精”的城镇发展路子。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建设以县城为骨架,普通建制镇为基础,由小城市、小城镇、乡集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城镇体系。
大力提升县城功能。进一步增强县城和重点城镇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使其成为经济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县城基础功能。增强县城在产业发展、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使其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
大力拓展重点集镇。以县城为中心、公路为纽带,结合旅游、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大力推进集镇发展,着力提升集镇功能,提高城镇的集聚效应,有序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集镇建设要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和风貌。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结合生态移民、工程移民、扶贫移民、灾害移民和大型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和有序推动农牧区人口适度集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加强农村社区配套公共设施和服务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区发展。
5.大力加强信息设施建设。完善通信、有线电视和互联网设施,扩大覆盖面,加快光缆通信向农牧区延伸,力争使重点集镇、重点旅游区、重点工矿区实现光缆通信。提升通信能力,提高通讯质量和等级。
(四)实施适合民族地区特色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省委、省政府工业强州(县)战略,创新工业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突出产业和项目。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不断提高工业的总体素质和整体竞争力,走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振兴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全面振兴。
1.构建水电产业基地。按“大中小”并举,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施跨流域集中开发,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大规模电力,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优势。坚持流域、梯级、整体、综合、有序开发方针,加快各流域梯级开发步伐。
“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美姑河、西溪河、木里河、鸭嘴河、水洛河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白水河、孟屯河、大渡河、九龙河、瓦斯河、小金河、东谷河、革什扎河、硕曲河流域的开发,加快十里铺、毛尔盖、狮子坪、薛城、古城、色尔古、柳坪、桑坪、双河、大渡河长河坝、泸定、黄金坪、猴子岩、幸福、巴溪、官帽舟、烟峰、漩坪、小坝、干松坝、开坪和九龙河江边、雅砻江两河口等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生态能源业,使其成为新型工业的主导产业。
加强水电送出平台、负荷供应平台和骨干电网建设。加强110KV及以下的输配电网络建设,为电力输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加速城乡电网,有条件的地方全部布局输电网络。对不具备建设电网的地区,采取微水发电、太阳能、风能等因地制宜的方式解决用电。力争乡镇生产、生活用电全面得到解决。
凉山州重点建设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建设由盐源、经西昌、至昭觉的500KV输变电送出工程,建设由北向南的220KV骨干网架,基本形成以西昌500KV变电站为中心的十字型骨干输电网架。
甘孜州建成康定、泸定、九龙、丹巴500千伏送变电工程。抓好南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州内区域骨干电网建设,以东部骨干电网建设为支撑,延伸至南部和北部两个经济区,逐步实现州内电网联网。推动地方电网与国家(省)电网联网对接。
阿坝州形成“三横一纵、两点外送”的网架结构。第一横:黑水河干支流电站通过毛尔盖500KV变电站后以500KV线路送入茂县500KV变电站;第二横:杂谷脑河流域梯级电站通过薛城—汶川—茂县220KV线路,送入茂县500KV变电站;第三横:小金河水电通过小金—茂县220KV线路,送入茂县500KV变电站;一纵:即银杏—汶川—茂县形成的南北220KV输电通道。
乐山民族地区建成杨村至沫水220千伏输电线路和核桃坪110千伏2#变电站建设。烟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容量5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6回,规划建设马边至犍为出口通道。
2.构建矿产冶炼基地。发挥矿冶及水电生产组合配套条件较好的优势,以现有企业为基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和相关规划,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黑色、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原材料以及高载能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冶炼基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矿山采选企业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凉山矿业、盐源平川、会东满银沟、西昌太和等矿山的技改扩能项目。做大做强九龙里伍铜业公司,重点抓好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丹巴铂镍矿、巴塘夏塞银矿、康定甲基卡锂辉矿和东部硅工业基地建设。启动道孚农戈山铅锌矿、巴塘沙西银多金属矿、理塘曲登多金属矿等矿山开发,开展康泸、峨边硅工业基地建设,抓好北川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完成启明星电子公司中高压化成铝箔生产线的建设。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以峨边、马边、会东、雷波为主的磷化工,以盐源为主的盐化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搞好九寨沟、壤塘、松潘等县黄金开采扩建和新建。
发挥水电、矿产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电矿结合和采选冶一体化进程,促进电力就地就近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水电、矿产业效益。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题下,有选择的承接发达地区高载能工业向民族地区转移,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研制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着力抓好一批重大改扩建项目。
加快发展特色建筑业。适应基础设施建设、水电建设和城市建设需要,利用本地建材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泥、石材等产品,形成一定规模。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继续治理矿业秩序。引导专业地质队伍利用国家投入开展公益性地勘工作;加大风险勘探力度,抓好后续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将资源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资源就地加工转化。
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在钒、钛、金、银等伴生贵重金属的综合回收、稀土单一金属的分离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贯彻落实矿业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新设置矿权必须实行招、拍、挂;进一步规范矿业二级市场。
3.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形成能够工业反哺农业,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加工体系。巩固发展蚕业加工、糖业加工、烟业加工等传统优势加工业,大力推动食品饮料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依托九寨沟天然药业、四川红星领地酒庄、九寨沟天然葡萄酒业、豪吉集团、禾嘉集团、正大集团、三牧乳业公司、天喜花卉、黑竹沟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积极发展调味品、果蔬、乳业、花卉、草业等加工行业。把马铃薯的产业化和畜牧加工业发展,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在“十一五”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大力组织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同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创造更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建设苹果、梨、胡萝卜汁和鲜笋等生产企业,红樱桃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发展特色水果、豆薯荞加工业、快餐熟食系列产品和野菌野菜资源开发。
结合生态工程,加强中藏药材资源基地建设。按GAP标准发展川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红景天、沙棘、半夏等优势品种的人工栽培。按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建立大宗野生药材抚育保护基地和野生中藏药材资源保护基地。以企业为主体,逐步建立藏药研究开发体系,争取研发2—3个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安全有效、稳定可靠的藏药新产品,并加快推向市场。加大对藏药应用经验和材料的搜集,建立统一规范的中藏药及方剂数据资料库。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以优势中藏药材资源为原料的中藏药产品。提高传统中藏药的科技含量,提高藏医院制剂生产水平。着力培育中藏药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中藏药业发展。
结合旅游发展,重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在继承手工艺品民族特色、特点的基础上,加大产品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4.构建重点企业集团。充分发挥现有骨干企业的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以提高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为方向,采取产权连接、控股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加大企业间整合重组步伐,努力打造一批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拥有知名品牌的 “企业集团”。同时通过改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再引进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民族地区开发和建设,发挥它们在资本运营、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我省民族地区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柱。
5.构建产业发展平台。依托四川高载能工业区、安宁河流域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促进优势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大力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工业强县,带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把建立工业集中区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调整结合起来,集中区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考虑区域的产业发展定位,按照“科学布局、适度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控制污染”的原则,重点建设西昌、汶川和康泸工业集中区,鼓励和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向集中区聚集,努力发挥产业的集聚效益。
(五)进一步培育壮大旅游主导产业,发展消费市场。
1.建成最大的国际和国内旅游精品区。建设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与生态旅游最佳旅游目的地,大猫熊栖息地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四川旅游西环线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力争3年初见成效,5年建成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把凉山发展成为观光、会议、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中国西南最佳的阳光旅游目的地。建成彝族、藏族、羌族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红军长征历史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到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
2.加快重点景区开发,着力打造旅游品牌。甘孜州要围绕香格里拉之魂、康定情歌故乡、康巴文化发祥地三大主题品牌,重点打造康定情歌城、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中国最美的丹巴乡村古寨、红色旅游名城泸定等一批国际品牌。力争将康定情歌城、海螺沟、稻城亚丁建成5A级景区;泸定铁索桥、甲居藏寨、中路古遗址/梭坡古碉、德格印经院、巴塘措普沟、九龙伍须海建成4A级景区;德格建成中国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区。积极扩大康巴文化发祥地、木雅文化中心、茶马古道中心、格萨尔故里、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西部太阳谷得荣等品牌影响,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积极开展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风景名胜区升级申报工作。
凉山州要着力打造邛海—泸山、泸沽湖、螺髻山、火把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和温泉休闲等六大旅游精品。充分发挥西昌作为凉山州旅游支撑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的作用,把西昌建成川西南旅游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以此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突出自然生态特色,重点发展冬季阳光之旅、夏季避暑之旅、生态观光之旅、香格里拉体验之旅;突出民族风情特色,重点发展全国十大民俗节之一的彝族火把节之旅和泸沽湖摩梭人风情之旅;突出高科技特色,重点发展卫星基地旅游和水电工程旅游。
阿坝州要重点开发建设扎如沟、达古冰川、莲宝叶则、红石公园、卡龙沟、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松坪沟•叠溪海子•九顶山等新的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综合服务设施,打造大九寨国际旅游精品区,成为四川和中国的标志性旅游品牌;加大卧龙—四姑娘—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旅游开发,配套开发米亚罗红叶、古尔沟温泉、毕棚沟、紫坪铺库区等自然景区,建成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以“黄河大草原”为品牌,加快开发黄河九曲第一湾、美朵湖、月亮湾等草原旅游景点,使之尽快形成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乐山市峨边要以完善黑竹沟景区的交通、通讯为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要求,整体推进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基本建成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区。
北川县要发挥好羌禹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三大优势资源,以自然原始山水为基础,以羌禹文化为灵魂,以大禹为品牌。要力争将猿王洞、小寨子沟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将禹穴沟打造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3.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促进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以生态旅游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民族文化丰富和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内涵和档次,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双赢,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开发彝族、藏族、羌族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民族地区旅游的新亮点和热卖点。优先发展民族博物、民族演艺、民族工艺、民族特色餐饮、民族特色娱乐运动等优势产品。着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会展、民族工艺、文化娱乐等产业群,形成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一批中小型文化产业实体。
4.建设旅游城镇。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举,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并重的原则,在“相融互动”上狠下功夫,新建一批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城镇。重点建设好等旅游城镇。
5.强化跨区合作。充分发挥与周边地区在资源组合和地域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协同开发,共同跨区域旅游产品;充分发挥遗产优势,通过与乐山、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连手打造“四川世界遗产游”跨区域旅游产品;发起推动川藏甘青片区旅游合作;通过与北京、西安、丽江、拉萨、张家界等城市合作,实现全国范围的遗产联线促销。坚持整合资源、整体开发的原则,按照“精品景区国际化、优良景区精品化、普通景区特色化”的要求,打造精品线路、国际品牌和特色旅游小城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产业。按“景点连景区,景区连环线”的布局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城镇的基础设施,基本形成旅游公路交通骨干网络和旅游城镇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和旅游精品环线。
6.加强重点旅游设施建设。加强配套综合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旅游区内交通、电力、供水、排污、垃圾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和接待条件。大力发展农牧民参与的旅游项目,在民居接待、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为农牧民创造更多参与机会,推动旅游与扶贫相结合。规划建设有规模的、规范的民居接待点和文化娱乐设施,加快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接待。
7.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强化管理提高服务。积极配合旅游线路和景区建设,建立基本完善的宣传和营销体系。整合旅游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创新宣传机制,拓展宣传手段,每年举办一次特色浓、影响大、震动大的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开发经营权“三权分离”,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扶持旅行社发展。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
8.发展服务业,建立各种要素市场。商贸流通业。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零售和批发网络,积极发展商业连锁、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批发及其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不断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促进市场繁荣。培育和规范运输市场,综合开发运输场站和仓储中转设施,改进运输服务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地开拓运输业服务业。
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中介服务业。培育和规范中介市场,建立一批协会、商会、行会,积极发展会计和审计咨询、资产评估、科技咨询、法律咨询、统计咨询、市场调查等中介行业。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金融保险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拓展融资方式,注重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组织的完善。发展和完善保险市场,积极推进商业保险,促进公平竞争。
依托旅游业、生态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旅游城镇重点发展餐饮娱乐、交通信息等服务行业。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城镇,重点加快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建设。特色产品生产相对集中的县,重点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畜产品等专业市场。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建设,繁荣城乡市场。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野生菌类、农畜土特产品、矿产品等特色产品出口,带动对外贸易发展。
9.发展消费市场,提高消费水平。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旅游的魅力,走开发主体多元化、产品供给精品化、市场促销整体化、组织管理高效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拓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展演、餐饮购物产业链,以旅游为主导,带动农畜产品、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市场的完善,增强外来消费力,提高消费效果。帮助农牧民增收,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城乡群众消费力。开拓农村市场,搞好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大对农村商业网点连锁经营、农资物流配送等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大农村消费。开拓城乡市场,培育壮大流通企业,构建现代流通市场体系,促进流通消费,创新消费热点,培育新的消费市场,积极引导和促进民族地区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医疗服务的需要。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提高文体消费。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房地产。优化消费环境,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六)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国际国内援助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捐助资金,拓宽资金来源,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使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变。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把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基本形成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目标,到2010年,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寄宿制学生力争达到50万人,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置达到“普九”标准。全面完成“远程教育工程”,农村牧区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高中阶段人口入学率达到75%以上。到2010年力争使人均受教育程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2—3年。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建好阿坝州、甘孜州1—2所、凉山州2—3所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水电、旅游、加工、特色种养业、环境保护等应用技术和经济管理,调整现有大中专学校、科研院所和职业学校的服务方向和专业设置,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在小学高年级引入职教因素,逐步推行初中毕业生分流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巩固、扩大职业学校规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8万人。
着力调整教育结构。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优质品牌学校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统筹发展的民族教育体系。
大力提高教育水平。着力抓好师资培训,稳定教师队伍。增加教育软环境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和培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科技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抓好青稞新品种、草种、树种和畜种选育、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中(藏)药开发等领域的科技攻关。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研究单位和院校的科研工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加强科技推广应用。重点抓好企业和农村的科技应用。加强适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围绕特色支柱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加大科普投入,坚持开展送科技下乡,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活动。
3.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高标准建设州、县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加快完善州、县、乡急救体系,在主要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建立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基层、农村地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建立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加强疫病防治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高防病保健能力。
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和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体系。加大各级医院的改扩建、设施改造、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着力提升州级医院、片区中心医院、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中(藏)医院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加快发展人口计生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实施计划生育“五大”工程。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新建和改建州、县、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加强计生服务队伍建设,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建立州、县计划生育信息化平台。
4.进一步繁荣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在大力开发民族文化的同时,更注意民族文化的保护,以达到民族文化产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机构,加快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加强文化资源管理,积极开展文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申报工作。充分利用已有和新建文化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文化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抓好州县两级体育场馆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及传统优势的民族体育项目。
(七)推进城乡区域协调。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空间资源利用潜力很大。根据不同区域资源优势、区位状况、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经济区域和产业,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谋取更佳的空间结构效益。
1.科学划分经济区域及主体功能。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在各个经济区内,根据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分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限制开发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较好,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强,开发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划为重点开发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稍差,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划为适度开发区。交通不便、海拔较高且生态十分脆弱的区域,以及国家确定的自然保护区,划为限制开发区,实行重点保护。
甘孜州:东部经济区发展。本区域重点发展生态能源业、生态旅游业、优势矿产业、建筑建材业和加工业,初步形成2个特色产业带和2个基地。南部经济区。本区域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业、特色农业、生态能源业和优势矿产业等四类产业,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5个产业区。北部经济区。本区域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旅游文化业、优势矿产业、生态能源业等四类产业,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4个产业区。
阿坝州:东南部工业经济区。建成工业布局重点地区,四川省水电能源重要基地,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区,短途旅游和羌族人文风情旅游区,全州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经济重镇为点,交通干线为线,点线面集聚延伸,培育中心城市。东北部旅游经济区。建成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生物资源和旅游商品开发区,走出一条非工业化的产业升级路子。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建成四川省畜牧业配套开发示范区,全新的高原牧民新村和集大草原自然风光、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民族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特色旅游胜地。西南部综合经济区。以水电能源、旅游业、餐饮宾馆、文化娱乐为主导,辅之以生态农业、矿产开发和生物资源开发,建成综合经济区。生态功能区。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植物、文物等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要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凉山州:充分发挥安宁河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依托“两线”便捷的交通,把沿线各县及其辐射区域联系起来,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钢铁冶炼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稀土冶炼加工及高载能工业等产业支柱,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集区,增强对全州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拉动全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火车头。开发“三江”。加快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的开发,把“三江”流域打造成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以水电资源的开发,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形成水电产业、矿冶产业、绿色产业经济带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巨型工程观光旅游经济带,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新的高速增长极。二半山地区要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着力抓好以烤烟、蚕桑、中药材、反季节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肉牛、黑山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以特色经济林和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高山地区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为主,建设草食牲畜、高寒特色产品经济带,力争使这一区域建成全省最大的草食牲畜商品生产基地。
2.建立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和市场壁垒,建立起完整、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鼓励优势区域率先发展,按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从项目布局、资金投入上向作适当倾斜。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做好承接省内外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服务合作。加强资源整合,扩大区域分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同类和相关企业聚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各区域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仍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1.以项目联动构筑发展支撑。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认真研究和把握投资导向。突出创新谋划重大项目的理念,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加快建设并争取新开工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带动性的地方重点工程和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规范投资行为,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投资责任约束机制,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宏观调控的投资体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加强投资监管,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完善的新型投资体制。
3.确保规划管理与实施。加大规划执行力度,确保规划目标实现。按照规划编制程序,形成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公众参与、规划部门适时修订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对规划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实施情况和变化,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适时修订。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政府要根据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提出并落实计划和任务。
4.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水电资源开发新模式,坚持科学规划,流域、梯级、同步、综合开发,按照多元化投入及“政府主导、资源入股、企业主体、市场配置” 的原则,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统筹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群众之间的利益,创立水电移民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实现水电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推进土地资产运营新模式,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竞争性工业用地的招拍挂,拓宽土地资产经营路子,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新模式,继续深化矿业秩序整治,全面实行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探索资源入股及资源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等模式,依靠市场机制调整和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引导矿山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民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强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推进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坚持以开放为先导。
1.构建全面开放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坚持市场多元化方向,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出口拳头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共同利益体。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搭建规范的投融资平台。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相关经济区域的联动和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在交通、旅游、电网、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
2.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出口主体。重点支持出口导向型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步形成1—2个贸工农技商结合的龙头企业,培育出一批对外出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外贸骨干企业。提高出口工业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力争树立有一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3.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为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三)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战略。
1.深化科技改革。到2010年,初步构建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保障的区域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系,逐步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力争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3%以上;科技普及率和实用技术培训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85%。抓好社会科技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服务体系。以农牧民和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外引内联,加大对外科技合作力度。
2.增加科技和科普投入。加大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力争科技应用技术基础研究与开发基金投入达到同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县级科技应用基础研究与开发基金分别达到2%和3%,科技事业费和科普专项费年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
3.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围绕培育壮大特色农牧业,引进、创新、转化新技术、新成果。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为重点,着力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引育、经济作物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配套技术研究,提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强有色、稀有金属冶炼新技术、新工艺引进、研究和开发。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有大的增长和提高。
4.大力培养人才。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完善并落实激活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人才开发,激活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局面,努力构建人才“洼地”。
形成适应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优势群体,促进人才在城乡、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力争水电能源、特色农牧业、绿色食品、天然药业、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基本满足需求。
(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令第435号),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法规,把调整民族关系、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
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完善调解民族纠纷机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民族关系的社会协调机制。
2.建立补偿机制。
一是对民族地区要坚持“多予不取放活”,加大政府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州、县财政用于农牧业生产性支出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每年不低于30%,确保各项支农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
二是积极争取退耕还林(草)长期补贴政策,逐步建立生态共建、资源补偿机制。按照发展生态经济要求,逐步建立生态经济产值、增加值、资本、产业类型等指标统计体系。积极推进明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林权制度改革。
三是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坚持就地注册、就地纳税、就地核算的原则,构建合理均衡的利益机制;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的利益,在税收、配套产业、社会服务业、劳动用工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补偿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育林基金及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费用,应当归民族地区的部分全额用于民族地区。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增大地方分税比例。
四是按照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的要求,把我省民族地区开发水电、矿产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纳入全省生产力布局中,统筹考虑,优先安排,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转报。
五是坚持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和落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从区域、产业等多个层面,通过项目支持措施,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做出贡献的民族地区,给予合理补偿。
六是对不具备生存条件,自然环境恶劣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寒山区、石山区、陡坡区及严重干旱区,优先安排生态移民投资。
七是继续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加大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用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省安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民族地区承担配套资金的,适当降低配套资金比例;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财政困难县,免除配套资金。继续执行对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八是“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省级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时优先考虑民族地区。
九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地区间财力平衡。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政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等方式,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县。
十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另外,坚持省级各部门定点帮扶民族地区一个县、省内相对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
3.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推动社会公平,建设民主法制,增进民族团结,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确保民族地区社会持续稳定,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扩大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友好相处、平等相待。
4.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科学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三同时”原则,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发展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难治理的项目,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加大对城镇和企业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全部达标。
提高“三废”处理能力。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70%。加强对公路、矿山、水电等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稽查,规范废渣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50%以上。
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及监管体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加强制度建设,制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生态环境指标考核体系和环境监理制度。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重大突发环境事故监察、监测中心。建立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水资源年际变化、气候变化等监测机制,形成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5.扩大就业与再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降低创业门槛并支持创业融资,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机制;促进就业与再就业联动。在民族地区注册的新办企业和社会团体,要保证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优先和一定的就业人数比例。
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认真做好失地农民拆迁安置补偿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好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7.保障群众权益,完善社会救助。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妇女、儿童“两纲”目标全面完成,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维护好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康复、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为重点的城镇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起覆盖城乡、科学规范、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完善优抚保障机制,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8.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共危机处置能力。加快公共危机和安全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公共安全防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强化政府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加快灾害监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处置能力。
第三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
机制的意见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要按照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同时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各地要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并逐步调整到位。按上述原则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予以补助。
(一)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0年,各级政府按照不低于人均15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1年起,进一步提高人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卫生、财政部门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同级财政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的,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包括离退休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
(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 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合并项目内容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按国家要求具体规定。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全省统一定为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合)对象就医发生的一般诊疗费全部由医保报销支付,同时要相应提高医保支付上限标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已开展基本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服务仍按现有项目和标准收费。对已合并到一般诊疗费里的原收费项目,不得再另行收费或变相收费。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物价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监管措施,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
(三)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经常性收支核定和差额补助的具体办法按《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川财社〔2010〕15号)有关规定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要按规定留用或上缴。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政府核定并全额安排。
三、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 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按照卫生部即将制定的指导意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和服务范围。对服务人口超过3万人、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县(市、区)卫生部门申请,市(州)卫生部门根据《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评审通过,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保留原牌子,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偿。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尽快完成人员编制的核定工作。乡镇卫生院编制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编发〔2010〕15号)要求核定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川编办〔2007〕4号)要求核定落实。编制核定工作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各地可以县(市、区)为单位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量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并按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岗位总量和相应岗位空缺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公开招聘补充工作人员。解除聘用(劳动)合同人员,按照相关政策需给予经济补偿的,相关费用由地方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研究解决。同时,要按照 省有关规定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将一般诊疗费纳入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积极地开展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控制服务成本。
(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和激励机制。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对绩效考核差的可扣减资金安排,对绩效考核好的可给予适当奖励。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督促、指导,强化收支管理,严格成本核算和控制。绩效考核目前暂按照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卫办发〔2010〕142号)文件执行,以后逐步完善。
(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晋级和奖惩紧密结合。各地制定人员分流、竞聘上岗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要 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四、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卫生部门要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口数量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并落实相应经费。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需要,省财政自2010年起对村医给予一定补助。各地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并可根据村卫生室服务水平,对达到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水平的村医给予适当倾斜。
同时,鼓励各地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
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 保定点范围,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作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支出计划足额安排,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二)落实补偿责任。省人民政府对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合理待遇水平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应由本级财政按规定负担的补助资金,认真落实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政策。各级财政可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及时下达补助资金,保障基本药物制度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
(三)强化督促指导。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和完善政策措施。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城镇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川办发[1994]81号 【发布日期】1994-08-31 【生效日期】1994-08-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等部门关于
加强乡镇企业城镇
(街道)集体企业保安工作意见的通知
(一九九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川办发[1994]81号)
省公安厅、省轻工厅、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城镇(街道)集体企业保安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城镇(街道)集体企业保安工作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乡镇企业、城镇(街道)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有不少地方已成为县级经济的主体。由于这些新成长的企业,内部保安工作尚不健全,致使一些企业的事故、案件、纠纷不断,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加强这些企业内部的保安工作,保障和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加强领导
企业内部保安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的人员、财产安全,而且也影响到企业的声誉、经济效益及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县、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及企业主管部门要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同其它工作一样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县级公安机关和派出所要加强业务指导,经常检查企业内部保安工作,督促落实各项措施。鉴于“三资”企业的特殊性,其业务指导由县级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企业的主要领导,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抓好保安工作。要有一名企业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做到组织、人员、制度落实。
二、二、建立健全组织
乡(镇)村、社和街道、“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兴办的厂矿、建筑、旅店及大、中型商贸、餐饮、文化、娱乐场所等产业,都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安组织。这些组织是企业抓治安防范、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构,行政上受企业领导,业务上受公安机关指导。
(一)机构设置。各企业可根据企业规模、人数、地理环境等情况,设立与之相适应的保安组织。企业专职保安人员的配备,一般不超过企业人数的2%。工矿、建筑等生产性企业可聘用一定数量的护厂、护场、护矿人员。服务性行业可聘用一定数量经过公安机关培训的保安员,但不得私自招聘人员,擅着保安服装。
(二)严格审批手续。企业建立保安组织,由企业提出书面申请,说明企业性质、生产经营规模、职工人数、拟建立理由专职保安人员职数和保卫目标,经企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报当地公安机关审批。县以上公安机关对提出申请的单位,应到现场进行考察,符合条件的,要及时批复。企业对保安人员的调换,应征求审批机关意见。新调入和聘用的人员,应由公安机关进行政审和培训。已成立保安组织的企业,要重新完备审批手续。
(三)保安人员条件。凡从事专职保安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政策,没有犯罪前科的嫌疑;
2、作风正派,责任心强,身体健康;
3、热爱治安工作,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4.年龄18-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应当选那些责任心强、无犯罪前科和嫌疑的人担任护厂、护场、护矿人员。
三、三、工作职责
企业内部保安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犯罪,保障安全”的宗旨,在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路线,依靠发动群众搞好单位内部的保安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内部职工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他们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及劳动纪律的自觉性;
(二)制定和完善防火、防盗、防治安灾害事故、防破坏的各项措施,经常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三)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要严格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安全;
(四)对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要及时赶赴现场,作好抢险救灾工作,并保护好现场,协同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处理好善后工作;
(五)对单位内部暂住人口进行管理,做好违法人员的帮教工作,协助公安机关落实对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等罪犯和监督考察工作;
(六)及时发现和制止少数人滋扰闹事,做好矛盾的疏导转化工作;
(七)协助公安机关查破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
(八)会同所在区域单位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九)完成公安机关交办的有关业务工作。
四、四、健全制度
企业保安组织,必须建立以下制度:
(一)请示汇报制度。定期向单位领导和公安机关汇报本单位的保安工作情况,发生重大治安问题应及时报告。
(二)值班制度。门卫和治安值班室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
(三)安全检查制度。经常对本单位的治安、安全生产及值班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夜间还要根据情况组织必要的巡逻。
五、五、严格纪律
(一)企业内部的保安业务工作,必须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依法开展。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有关规定,擅自扩大权力。
(二)企业内部的保安工作,实行企业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原则。严禁将保安队伍变成欺压群众、为非作歹的工具。一旦发现此类事件,除追究当事人责任,还应追究企业法人代表的责任。
(三)企业内部的保安组织可按规定配备非杀伤性保安器材。
(四)保安人员必须做到:
1、遵守国家法律政策,严格依法办事。
2、热爱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好事,不侵犯群众利益;
3、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不主观臆断、道听途说、偏听偏信;
4、文明办事,不打人骂人、刑讯逼供;
5、办事公道,廉洁自律,不贪赃枉法、公报私仇;
6、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吃苦耐劳,不贪生怕死。
六、六、表彰奖励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保安组织和个人,应纳入公安机关和行业、企业内部的表彰奖励范围。对在与犯罪分子斗争中负伤和牺牲的保安人员,除宣传他们的事迹外,还应妥善解决优抚待遇。鉴于保安人员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有一定危险性,各企业应给他们进行人身保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
省公安厅 省轻工厅
省乡镇企业管理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省统计局关于改进和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川办发[1994]83号 【发布日期】1994-09-01 【生效日期】1994-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省统计局关于改进和加强乡镇企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
(一九九四年九月一日川办发[1994]83号)
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省统计局《关于改进和加强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关于改进和加强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企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基本能够保证统计数据按规定及时汇总上报,全面及时地反映全省乡镇企业的成果,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多方面的决策依据,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而发生的利益格局变化,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统计数据上出现了弄虚作假以及片面追求产值、速度的现象。对此,农业部去年以来连续作出强化、改进统计财务工作的指示,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和国务院法制局在全国联合开展了统计执法大检查,其中把乡镇企业产值指标作为检查重点之一。按照全国统一要求,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
统计工作是对经济工作实行科学决策、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正确认识国情、决定政策、制订计划的重要依据。因此,“准确、及时”地反映客观情况是对统计最基本的要求。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规定和中央提出“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的要求,各级乡镇企业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和统计工作者要把在统计工作中反假求实提高到反腐倡廉、端正党风的高度来认识,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坚决反对虚报浮夸和瞒报拒报,切实把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对于违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消极腐败行为,要勇于揭露,坚决查处。
二、二、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统计队伍素质,切实保证统计质量
乡镇企业战线长、单位多、工作量大,目前统计专业人才缺乏,基层统计队伍新手多,素质不高。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把统计培训纳入工作安排,制定切实办法,保证合格统计人员相对稳定。乡镇企业各级统计人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规,掌握部、省制定的统计报表制度和要求。根据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各地要狠抓基层起报单位的统计质量,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认真清理统计范围,核实搞准基础数据,逐级从严把关。在统计工作中,各项统计数字必须从企业统计台帐取得。凡估算、推算、测算的乡镇企业产值及其他统计指标数值,一律不得上报,上级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应汇总;凡不设置财务帐簿,不能编制任何会计报表,不能核算出收入、成本、利润的企业(含联户、个体私营企业),产值等统计指标不得上报,上级亦不应汇总;凡在会计帐务上以加工费核算收入的,一律以加工费计算工业产值,不得以产品的全部价值计算上报产值,不得重复计算产值。乡村两级尤其是乡村工业企业的个数、人数、产值、利税等相关指标要做到统计财务协调一致。
三、三、把握统计导向,规范考核指标
发展乡镇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教育为先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克服以产值速度论“英雄”的片面性。考核乡镇企业发展重在考核经济效益、经营管理和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总产值指标作为反映乡镇企业总体发展的指标之一仍然要保留,但不作为统计分析、对外宣传和考核评优的主要指标。今年总产值统计范围剔除“服务业和其他业”以后,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各地要认真核查、清理和纠正。
四、四、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严肃法纪,强化监督检查
全省乡镇企业系统要广泛开展统计普法教育,进一步严肃 统计法纪,强化舆论监督。今年,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每年都应进行1-2次统计检查。对拒不履行统计义务,迟报、拒报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强迫或者授意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弄虚作假掩饰严重过失、骗取荣誉地位或达到其他个人目的,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以及对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检举揭发统计违法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阻挠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都要依照党纪国法或地方法规、规章,严肃查处,真正把统计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做到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各市、地、州乡镇企业局开展统计检查和处理情况,要及时向省乡镇企业局报告。
五、五、加强领导,努力搞好乡镇企业统计工作
乡镇企业统计工作涉及面宽、层次多、难度大,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要带头学习统计法规,支持统计人员依法办事,如实上报统计资料;要定期研究统计工作,认真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实和加强统计机构和力量,保证统计工作正常的业务经费和必要的培训费用;要努力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水平;对工作卓有成效的先进集体和优秀统计工作者,应给予表彰奖励。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与统计部门加强联系,主动接受统计部门对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乡镇企业管理局
四川省统计局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