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周反思王改霞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两个书虫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要读得自然,不做作才好。这篇课文,我采用大讨论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围绕主题,结合课文来讨论:“闲书闲吗?”这个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也不错,学生都能结合小苗与季先生的对话,说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不够的地方是对古文积累这一块,对谈话内容未作出恰当的引导,从学生的表情中,依然可以看出对这个超难任务有点无奈。
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
本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我爱阅读。书中选编的四篇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我也是爱阅读的人,所以书中选编的四篇课文所讲的我深有同感。我也希望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爱上阅读。
课前通过调查,我发现,喜爱读书的同学有不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有的说是为了写好作文;有的说是喜欢里面的故事:有的干脆说是父母规定要读的„„我又问他们读书以后有什么收获?有的同学把握了故事情节;有的同学记住了里面人物的言行„„感觉学生读了,但是真正热爱书,并能真正读进去的人不多,这可能也跟学生的年龄和阅历有关系。所以在进行这一单元教学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我采用联系比较策略,让学生将作者对书的看法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朋友”“家”,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对于文章谈到的读书方法,更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有收益的道理。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会理解的更快,体会的更深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书,让这个世界充满真善美,当学生真正感悟到这一点时,读书的欲望是从心底迸发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号召他们加入读书的行列。
课讲完了,但我要把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读书的热情化作他们的行动。但学生们家庭状况都不是很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做的图书目录,我发现学生手里的图书少得可怜。于是我又充分发挥同学们做的书目的作用,让同学们传阅每人的书目,开展“互借互读”的读书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读书的空间。
第二篇:《将进酒》教学反思 王霞
《将进酒》教学反思
王霞
王霞(陕西省府谷县木瓜九年制学校陕西榆林719400)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 涵丰富,历久弥新。然而,现代中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对诗 歌难以产生亲近之感,这不得不让语文老师费尽心思。那么诗歌教学究竟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从自 己上的《将进酒》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 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 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所以历来为朗诵名家所钟爱。但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朗诵者 通过朗读传达出的又是对诗歌不同的解读。在进行教学设计 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何不从比较朗读入手,让学生在不同 的朗读中悟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再用自己的朗读去表现对诗 歌的理解。
于是,我从众多的朗读录音中选择了濮存晰和焦晃的朗 诵。
在讲授前两句诗,我先让学生自己揣摩其中的情感并在 诗中标注重音、停顿、升降调等符号。接着学生们自由朗读,之后再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结果学生们发现“ 黄河之水天 上来” 的后三字要重读,声音要洪亮,气势要充沛,后句“ 奔 流到海不复回” 的后三字要收束有力,这样才能表达出黄河 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直走东海的气势。
随后,在听“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两句 时,学生们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焦晃读得激情澎湃符合李 白豪迈积极的性格,有的认为濮存晰读得悲伤凄凉,体现出 了李白苦中作乐的真实情感。我趁势引导学生,不论读得悲 切也好,激昂也好,李白的人生观都是积极的,我们不能把“ 人生得意须尽欢” 两句误以为是李白的沉沦,“ 天生我材必 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亮出的才是李白的人生价值宣言。学生们听后大受鼓舞,用洪亮的声音再次齐声朗读,那感觉 与前面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连我都被感染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接下来,在讲解“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时我请学生们自读,可学生怎么也读不出感觉,我就用李白 曾两次入京,又两次见弃的经历启发学生,他们终于品味出 了其中包含的激愤之情。不少学生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 声,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当讲到“ 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 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时,学生们却怎么也读不出愁的 滋味,于是我就让他们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一经对比,学生 们发现濮存晰读的愁绪更浓,愁中又带有悲壮之意,而焦晃 则读得斩钉截铁。几乎不用我提问,大家就开始思考为什么 这样读。我顺势让学生们从全诗入手,体会一下“ 愁” 的内 涵,为何用“ 万古” 来形容。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发现 李白的万古愁,愁的是怀才不遇,但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是封建时代多数才子的共同命运,再加上人生苦短,稍纵 即逝,这愁就显得更加深沉。学生们顿时醒悟,就开始模仿濮 存晰的朗读,一遍又一遍,终于读出了愁之深,愁之广。
讲到这里,学生们已迫不及待地开始朗读整首诗歌。最 后,我请出了之前朗读地不太入情的学生朗读全诗,出乎意 料的是,他竟然用浑厚的几乎完美的声音读完全诗,且抑扬 顿挫、声情并茂,那种摇头晃脑的感觉仿佛李白再世。面对学 生们跃跃欲试的表情,我激动不已,我想这首诗我已毋须多 言,因为学生们已经深深体会到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想 象已越过课堂回到了几千年前的颖阳山居。
整堂课,我没有过多地介绍李白,也没有完全停留在诗 句解析上,我从朗读切入又用朗读收尾,运用对比朗读、学生 自读、学生模仿朗读及全班齐读等方式来支撑课堂,学生的 热情空前高涨。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这是美妙的声音 在点燃学生们的激情,是古典诗歌的绝美韵律把他们带入了 真实而又动情的诗歌情境中。
由此,我领悟到:朗读能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能 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教学效果。恰当使用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 由多元感受到逐渐领悟到最后不断内化成为一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种语感。当然,如果我能在传授朗读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 的朗读,或者在课堂上能为学生做一些个性化朗读示范,让 学生更好地把理解感悟和朗读结合起来,那教学效果肯定要 更好一些。我想这堂课所做的努力还是不够的,今后我会在 朗读教学方面继续摸索下去,寻找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 我的良好方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三篇:王霞演讲稿
凝望鲜红的国旗冉冉升起
1.各位老师、同学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凝望鲜红的国旗冉冉升起,在我们的凝视中猎猎招展。她凝聚着民族之魂,振奋着我们的精神。曾几何时,我们的民族、国家为着这面旗帜受过多少屈辱,蒙受多少灾难。在弱国无外交、弱肉强食之下,大清国无奈中扯出皇帝的龙袍挂上旗杆,被西方列强谈做笑柄。十七星的武昌起义旗,宣告一个历史的结束,开辟出新的天地。但是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谁的旗帜能让国人扬眉吐气。倒是星条旗、米字旗、膏药旗以及形形色色的虎狼之旗霸占了我们的土地,玷污着祖国的天空,奴役着苦难的人民。老舍先生笔下,沦陷区的学生,被身后的刺刀逼着,举起敌人的旗帜,去庆祝敌人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惨情景!战争年代,红红的旗帜召唤着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红旗举手宣誓,她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五星红旗,她们赤胆忠心;千千万万英烈举着红旗、冒着枪林弹雨、扑向死亡,身后只是覆盖着一面朴素的红旗。今天,祖国蔚蓝的天空中到处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国际赛场上,一面面五星红旗高高升起;联合国大厦前,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今年五星红旗将迎来自己五十周岁的生日,它也将飘扬在澳门的上空。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我们就是跨世纪的一代举旗人。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不管风云怎能样变幻,我们对祖国的眷恋矢志不移,如果对着千百种选择,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拥进你的怀抱。用你的风雨之声做语言;用你的自然之形做文字;以你的土地做肤色;以你的五岳做骨骼;选择你的辛劳当痛苦;选择你的幸福当快乐。国旗,我们永远的信念!
2.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3.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啊,祖国!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驿道古渡,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面对荆棘林莽、重峦叠嶂、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颅,尸裹马革!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巨人的宣言,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纵情欢乐。
啊!祖国,我的祖国!你是大树,我是树叶,一片叶子便是一片春色;祖国!您是土壤,我是禾苗,输出您全部血液为了我的收获;祖国!您是长江,我是小河,我愿用涓涓细流壮您浩荡的行色;祖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终生守护您的辉煌、您的灿烂、您的圣洁;祖国!今天,我们又一次庆祝您的生日,看到您新的振兴、新的开拓!
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勇敢与忠贞、高风与亮节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恒的情结。苦,为了您!甜,为了您;生,为了您;死,为了您!您的忧虑便是我们的忧虑,您的欢乐便是我们的欢乐!
啊!祖国!我的祖国!您是希望,您是信念,您是我们一切拼搏、进取的依托。
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揭开历史崭新的一页。祖国,您在新世纪太阳的照耀下,一定会更加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4.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认为爱国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较渺茫的事。最近,我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书,对爱国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对历史知识稍有兴趣的人都能真切地体会,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民族英雄。他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率领大军“破釜沉舟”东渡台湾海峡,完成了驱逐荷夷、光复祖国宝岛的壮举。他用短短的38年一生,谱写了悲壮激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他用全部的忠诚和激情,为人间树立了一股浩然正气,他用自己成功和失败的战例,丰富了中华军事文化的宝库,他的辉煌功业和人格魅力光彩夺目,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读着郑成功的事迹,感受着他那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我突然感到原来爱国是一种多么高尚而又平凡的情感,它可以在每个人、每一刻、每件事当中充分地体现。
爱国的前提来自于有超群的本领和技术。郑成功就是哪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经济家„„由于他有着超强的能力,他才能在短短10个月里,收复那被荷军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
爱国的体现来自于必胜的决心和恒心。当年郑成功就破釜沉舟,昭告百姓:“如果不收复台湾,就不回来见父老乡亲。”在攻打台湾城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凭着那种永不放弃、永不退缩的信念,把它一一都克服了。
爱国的行动来自于情感的无私和无畏。为了“反清复明”郑成功不惜“杀父报国”。为了早日把荷兰军队赶出台湾,他顾全大局毅然离开了妻子和儿子。为了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大公无私,拒收荷军总督的贿赂,与荷军斗争到底。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我们要从小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所谓“爱国”,顾名思义,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确实有很多的爱国志士,就说一代名将岳飞吧!从小就在背上刺了“精忠报国”的字样,为了宋朝的大好河山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又说中国的开国功臣周恩来总理,从读书时就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志士多各朝各代的奸臣、奸雄也不少。像与岳飞同时期的奸臣秦桧,祸国殃民,还害死了岳飞,遭后人唾骂,遗臭万年。还有一代奸雄的国民党首领蒋介石,不帮助共产党一致对付小日本,反而与自家人窝里反。被打败后夹着尾巴逃到台湾,导致了现在的中国无法使领土完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是南宋时期的民主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说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也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现代人都不屑什么爱国不爱国的,都本着“事不关己,己不为人”的错误观念,认为只要认真赚钱,只要有钱了,自己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却不知,如果国家不安定,天天与别国械斗,今天被别国的原子弹打掉了大片地区,明天又要用氢弹去打别国,然后后天又被打„„这样反反复复地打来打去,个人能有安宁吗?
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团纸屑就沃在了那垃圾桶旁边,过往的人群们纷纷从它身上跨过,„„就这样,它在那里呆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个乡下的少年来到了这条街,看到了着团纸,第一眼就把它捡了起来„„那只是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一个动作,却饱含了深刻无比的爱国之情,难道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就不如一个乡下少年吗???
都说国家、国家没有国何来家,没有爱国又何来爱家,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是要我们去做什么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爱国烈士。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大国做出一点点的贡献吧!我们有权利,更有这个义务去做这件事,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加油吧!
爱国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正如雷锋所言:“我是祖国的,祖国是我的。”因此,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自已的人格与祖国的国格直接联系起来,这正是爱国主义真谛之所在。每当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的国歌通过现场直播响彻整个世界的时候,不但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为自己的祖**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与此同时,祖**亲也在为自已有这样优秀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生为祖**亲争气,死为祖**亲争光,这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之所在。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柴狼,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不畏贬谪,不怕牺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这正是爱国主义力量的集中表现。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祖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蹂躏,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当此之时,无数爱国之士发誓疗治母亲躯体上的伤痕。“难酬蹈海亦英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敬爱的周总理和鲁迅先生发出的献身祖国的铮铮誓言。革命前辈方志敏烈士,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惧色,从容就义,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倾吐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像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一样,欣喜若狂,置国民党特务的威胁于不顾,急急登程,从欧洲返回祖国。他说:“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祖国!”,如上所述,这不正是不可战胜的爱国主义力量吗?这不正是无数爱国人士凝结成的的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高尚的美德。不论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不论是白色恐怖的过去,还是春风和煦的今天,都是如此。任何邪恶势力,任何卖国、叛国之徒,都会败倒在它的面前。爱国主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今后将更进一步证明的一条真理。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祖国开始了新的历程。让我们每个有志气的同学,把对祖国诚挚的热爱,倾注于紧张的学习中去吧!
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学反思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王霞
注重学科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听衣新发教授讲课心得体会
府谷县明德小学 王霞
我在2012年8月6日至8月13日在府谷县中学进行了为期8天的府谷县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这8天里我培训了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衣教授的教学反思能力的实训,现我就将我在听衣教授讲课时的心得体会谈一谈。
衣教授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行为与教学意向、教学计划及其之间关系的调节性思考。实质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地探寻、研究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并解决其中的失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科学的教学实践水平,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回顾过去,而是指向未来的教学活动。
1、教学观念的反思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广,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教师无法回避新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要走进新课程,解读新课程,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关爱学生,以关爱代替责备;关注学生的情感、性格,张扬学生的个性。如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以启发代替注入,以创新代替传授,实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2、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实施教学时,我们发现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时会有较大差异,其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也会截然不同,因此,教师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就能积极改进并优化教学。
3、教学过程及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细细分析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思路的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的重点。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使自身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其一,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其二,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都必须通过主体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多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其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常常只注重按预先设定的任务及问题去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无形中抵制或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随时检讨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反思并不断修正自己教学不足之时,也是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之时。显然,这样的课堂交流对形式上的关注超过了对内容的关注,课堂所谓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在启发学生主动思维上就大打折扣了,这种教学情景一般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
二、教学反思的主要策略与形式
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呢?我认为在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勤于动脑,并经常听课观摩,合作交流,坚持写日常教学反思札记,则能收到明显效果。
1、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能力的提高,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比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理论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我们历史教师而言,参加工作后应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加趋于活跃,成果迭出。如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勤思多记,注重日常教学反思札记的撰写
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诉诸文字。写反思笔记,可以使散乱无序的想法上升为较集中、较理性的思想观点。教师在教学结束 后,应该用文字形式记录下简单的日常教学反思。每次教学过程中的倏忽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果实,也是今后系统性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蕴着对“教中”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
日常教学反思可以从这些方面启思:教学目标是否得当?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活动组织得是否恰当?教师的指导帮助是否到位?学生反应度是否高涨或良好?学习情感、习惯情况如何?教师临场应变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有没有让学生搞得措手不及的情况发生,若有,是什么原因?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如何?课堂所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切合与适当?课堂教学的得意之处与“败笔”是什么?站在学生角度和更高要求上看,今后该如何调整?只要每课必记,时促则短扼,时裕则详尽,经常反思,收获必丰。
3、听课观摩,相互交流,促成自我发展
他人成功的教学实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个体现了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方法与典型,让我们感受与学习到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风格等。同时我们更倡导自己力争上公开课、示范课或评优课等,借助他人的观摩点评,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欲较强烈。备课时,往往更注重吸收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会钻研得更深刻,会写成更优化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将会出现怎样的效果。上完课后,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评课,又一次的集体反思与交流,会使听课的同行们都各自得到教益,当然,对执教者个人教学的反思也会更深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发展,教学水平提升的良好途径。
当然,关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比如,教学反思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形式还有哪些?等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 要途径。“促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价值得到升华”,这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这也是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责无旁贷。
三、常见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和实施策略
反思的基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认识和分析,这一切不是空中楼阁,凭空杜撰的,需要有长期的课堂观察、记录、和经验的积累等。如何进行这些必要的准备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日记:教师在一人下作或一堂课后,用教学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作为反思基础。教师可与自己的同事在这一基础上展开讨论。
2、课堂观察:这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 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
3、教师评价:这种评价与听课相 似,要求听课者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在课后相互交换意见时,焦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行为,而不是教学对与错 的问题。
4、录像:观看和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教师培养自我意识能力的手段之一。
5、教学行为研究:由于几教学实践过程 是教师个体独立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 教学活动的发生就建立在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之 上。
6、教学博客:每节课、每天或每周在网上记载自己的教学心得,并提出自己的反思,供网上的其他教师探讨,自己从中的到启发和得到教诲。这是一个大范围的讨论,可以听到不同领域、不同流派、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等的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的兴起提供了新型的现代化的反思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思路。
在这些方法的实施中我们还要注意如下的策略:
1、理论思考与教学研究
常规教学依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 此不能超越原有的教学传统;反思性教学注重对原有经验的批判性反思,这样才能不断体现出教育创新。但是,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和教学经验的反思需要根据一定的理论而进行。这里就要强调“两次反思”,将教师已有的经验上升为先进的理念,或凭借先进的理论依据加以完善;将教师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教学研究的可以进行教师的个人的自我反思中进行,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中进行,以及在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下进行。从而使每个教案,每节课都经过深思,具有实践操作价值,又有理论探讨意义。
2、观摩与讨论
观摩与讨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往往局限于个人的思维而难以发现问题和缺陷,而同事之间的观摩和讨论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新课程强调多向互动、智慧共享、同伴互助和合作。观摩别人的课也可以引发听课者的反思,看到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认真做好笔记进行资料收集。在讨论所观摩的课时各抒己见,听课者和开课者都能产生若干的反思。
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与学生进行讨论,他们是直接的课堂参与者,课堂的优缺点他们很有发言权。课后的问卷,谈心,或检测都是很好的反思的依据。
网络博客的讨论是广泛的,思路是发散型的,我们一定要有辨证的思维去理解和吸收,不能为别人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所左右,要一切从自己的学校、学生、教材出发,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反思教学行动计划。
3、体验与撰写反思札记
为了让教师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下作环境,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的思考与体验。体验意味着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 对教学行为的自觉体悟和反省,体验使得反思性教学超越单纯的技术或方法论层面,而成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和专业生活方式。我们教师要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相关的理论,制定对应的方法,体验自己的理念,及时作好笔记,尤其要学会研究分析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或通过专家的指导等对问题进行界定,进而上升到课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教育评论,2001年第1期;
4.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衣新发:《教学反思能力实训讲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12年版
第五篇:第二周教学反思
《十几减9》教学反思
亿利东方学校
岳轹腾
《十几减九》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现将这节课的感触反思如下:
一、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整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卖气球、套圈、猜字谜等)为主线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知。在学习新知处,我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5-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尊重差异,体现算法多样化,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在探究15-9=?时,由于学生间的差异,结果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①将剩下的气球个数数出来,算出15-9=6;②想加算减:9+6=15,15-9=6;③破十法:10-9=1,1+5=6,15-9=6;④连续减:15-5-4=6,15-9=6;⑤简便计算:15-10+1=6,15-9=6。
2017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