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境问题研究-论文
语境问题研究
摘要:语境成为各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语境作为一个概念,常常被诉求为分析策略的一部分,在多学科下具有普遍性特征,还有本质的、一般适用性基本原理,也就是哪里有人诉求于语境,哪里就有人提出普遍的、本质的、一般适用性原理,强调更广泛的应用规则和普遍性。鉴于以上语境特征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会提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语境,语境是如何被定义和选择,和被谁定义和选择?那么,语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是国内外学者必然关注的焦点。关键词:困境;相对主义;普遍主义
语境成为各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之一,“语境概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社会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在有说明和解释的地方,就会有语境概念的使用”[1]。那么我们就会提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语境,语境是如何被定义和选择,和被谁定义和选择?语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是国内外学者必然关注的焦点。本文更深入、细致地分析语境的本质问题,对语境的概念进行拓展性研究。
一
关于词语“语境”
从单词“语境”的词源看,“语境”是拉丁语动词“texere”的派生词,意思是“去编织”。相关的拉丁动词“contexere”含有“织到一起”,“交织在一起”“连接在一起”或“去构造”。因此把词或句子编织在一起,以及字面上的构造,把论述的支离部分连接或粘合在一起,这是以前的意义。更现代的意义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段落或文本的前或后并决定其意义的部分。另外,比喻性的用法,把它称为“道德语境”“大楼语境”等等,或者它们暗示着某种联系或者关系,比如,与某事物相关的环境或联系。
语境用法的历史表明一种转向,这种转向是关于在演讲或写作中从构成语言意义扩充(伸展)的行为到理解语言意义伸展的条件和决定其意义的术语的转向。它首先表示的是构成行为,把语言的每个部分组成有意义的言语或完成的文本,然后它开始感知意义是由于语言的伸展的条件,且的的确确这些条件是如何感知语境。从描述连接的行为到这个术语特指已经联接在一起形成的这些条件。下面一个相似的在社会人类学中语境概念的意义将被看到。对于许多社会人类学家来说,文化的观念成为主要的语境,不过,文化的概念已经从包含友人们所说、所做、所想的观念转向为人们所说、所做、所想的语境的说明。
术语的修饰的意义使得周围的具体对象或现象的条件观念有所发展。这些条件又能被看作关于描述性的元素的组成部分,正如在大楼和自然背景之间;或被看作是所考虑对象的意义的一些决定。在最广意义上,修饰性语境的意义暗含着以某种或其他方式所思考的一套普遍联系被建构为所讨论的相关的对象或事物。联系暗含着分离,一些事物通过语境联系到对象的同时另外也隐含着没有联系或分离。实际上一些语境可能被认为是相关的,另外一些可能是无关的。如果事物能放置在语境中,他们也一定隐含着脱离语境。没有考虑进来的、看作是无关的或没联系的能够以相关的定义或语境被引入所描述的图像中。[2] 当代的更宽广的语境修饰性的意义与其他隐喻联系起来。包围对象的语境具有宽泛的同义词,正如环境、周围、框架、背景。语境是我们围绕试图理解的现象和为它的适当理解提供资源的框架。因此,语境概念包含了两个并列的基本存在(entity):聚焦的现象和现象嵌入其中的环境。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隐喻意义上描述语境:语境作为一个框架包含了要被理解并且成为附有意义的现象。语境作为环境,作为背景,作为一种看法或作为要理解占据中心位置的现象的舞台。在定义语境和为什么这样定义时,我们有这样多的困难,其理由是,当我们谈论它时,我们采取隐喻的描述,是不难掌握它的。现象的效果和意义与陈述的效果和意义一样,是通过它的理解建构起来的。当试图理解一个陈述、行为或对象的意义时,我们把它放到我们努力去理解的各种语境中。精确地描述构成相关语境的要素和画出语境的界限的困难,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即,语境的详细说明是对它本身解释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意义是语境依赖的,就好像语境是意义依赖的一样。
二
语境的哲学视野
语境问题太难,语境作为一个概念,常常被诉求为分析策略的一部分,这是普遍主义者、形式主义者、或其他普遍的立场。这些方法倾向于不是强调局部的唯一的特殊性,而是强调更广泛的应用规则和普遍性。沙夫斯坦(Scharfstein)强调语境主义和其他相对主义形式之间的联系:“语境的依赖是有限制的相对主义的一种,而相对主义从哲学上讲是很难限制的”。哪里有人诉求于语境,哪·里就有人提出普遍、本质、一般适用性的基本原理。Scharfstein举了类似的例子,提出作为两种哲学形式,语境主义作为相对主义的一种类型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普遍主义。他争辩道,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是同样必不可少的和相互必需的,因为对于概念的对比,类似于“绝对”取决于相对的概念,这是根据他们作为绝对的意义,相反依然,相对概念取决于“绝对。”语境的困境是坚持语境主义导致了极端的相对性,不仅仅是极端的相对主义的结果,而且是极端的个体主义:
通过赋予实物更稳固的语境…….我们增长了对他们个体性的认知并且使他们更唯一。通过语境特征的极端限制,实物应该成为彻底的唯一。
或者:
对语境的强调倾向于使每件事和个别的与其他本质上的区别……这导致了重要的引人注意的概念,就是每个人和每件事是绝对个别的。[2]
相对主义不像语境论,它激励着大量的哲学的讨论,这导致了人类学家们进入高阶哲学争论的漩涡中。对于语境主义的声称没有像相对主义那么强烈,语境学家Geertz 得不到支持,毫不犹豫地站在相对主义者的立场,攻击他的对立者——反相对主义。认识论的相对主义完全避开了连续的实体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独立于我们或一些理解的方案。就“对我真实”这个层次的相对主义而言,一些评论者主张“很少有人推荐,以致其人数……真的令人惊讶”。极端认识论的相对主义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而且还有相对主义作为真理的地位问题。以不是很极端的形式“相对主义的修辞学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因为需要感念性的框架来说明实体”,不必否定存在着要被理解的实体。详述的相对主义简单地成为一种我们熟悉的特殊的语境主义。具体详述的相对主义是特殊的语境主义[2]。
不过,无论是哪种色调的语境论者必须面对在实践的社会世界的哲学方法和特殊哲学家的问题。所有一般的声明由人们随时随地提出,这些声明以特殊的语言提出。他们的声明没有提出“教育的自由和日常的习惯模式”。哲学家争辩道,工作在由他本人和其他人经验形成的特殊的语境内,我们应该读他或她的工作像读诗一样,他或她的工作像个人经验的表达,或作家真正经历过的事情。反语境论者视觉试图剪断语境这个链条;但是他们的声明从来不可能离开经验、实践、历史和知识社会学。
结论
语境不是一个单纯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整体系统,任何一个语境要素的独立存在都是无意义的,要素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语言学的分析工具,对语境的依赖性又反映了其在哲学上的用途。由多个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学特性的语境特征,比如框架、行为环境、情景以外的背景知识和相关性的结构等,这些特性在人类学中也有所体现。又如在社会学中,语境可能是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宗教的和生态学的,它们可能是交互的、系统的、历史的。同样,语境的困境也被认为是语境在社会学、人类学中的困境。语境的困境是坚持语境论导致了极端的相对性,在这里暗含着它的哲学意义,不仅仅是极端的相对主义的结果,而且是极端的个体主义。在社会学中,我们通过语境来探讨每种文化和社会的独特和唯一,将会导致一种相对主义,等等。这些语境的本质问题需要更被清楚地、深层次地认识到,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才能帮助我们理解想要理解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杜建国.语境与意向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 Dilley Roy.The Problem of Context[M].1999, Berghahn Books.
第二篇:词汇与语境研究的论文
摘 要:语境意义包括语言语境意义、情景语境意义、文化语境意义、社会文化意义、联想意义等。同时,词义还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词汇教学不能脱离于他们的使用环境,即语境。拟就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言语境意义;情景语境意义;文化语境意义;社会文化意义;联想意义引言
词汇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的语境意义。一般来说,语境意义包括语言语境意义,情景语境意义;文化语境意义,社会文化意义,联想意义等。同时,词义还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词汇教学不能脱离于他们的使用环境,即语境。本文拟就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语境与词义的基本关系
Geffrey Leech 说:“语境是语言交际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词义,话语意义以及正确选择词语表达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于一个词准确透彻的理解是依赖语境的帮助来实现的。马林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三类,即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简单的说,话语语境是指字、词、句、段等的前后可帮助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情景语境是语篇指产生的环境。文化语境是指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民族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伦敦学派的核心人物物弗斯接受并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理论,他指出:情景语境不仅包括说出来的话,而且还包括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姿势,所有参与交谈的人以及这些人所处的那一部分环境。关于语境与词义的关系,Firth说:“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他认为在任何语言中,一定的词总是结伴出现。他所讲的“结伴”关系,就是狭义上的语言语境。“结伴”可以是搭配关系,前后文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语境联系。一个词的准确意义在这种语境(结伴)关系中充分体现出来。语言学家Linda Taylor也说:“只能在词与词的相互联系中来理解掌握词义”。英语语言学家D。A。Cruse说的更透彻:“事实上,我们可以再深刻一点,大胆的说,一个词的词义是由该词的语境联系而构成的”。情景意义
情景意义就是词汇或短语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产生的语用意义。概念意义从情景中产生,是从许多情景意义中提取的,同时又独立于具体的情景意义。孤立的一词一句会有若干所指或解释,在交际中就靠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其所指或涵义。正如英国哲学家Wittgenstein 所说:“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n its usage in the language”。
请注意以下句中kill的词义。
(1)The lion didn’t leave his kill until he had satisfied his hunger。
(狮子吃饱了后才离开猎物。)
(2)My feet are killing me。(我的脚很痛。)
(3)That frost killed the flowers。(霜冻死了鲜花。)
(4)He killed the bottle。(他喝完了那瓶酒。)
(5)That joke killed me。(那笑话是我笑破肚皮。)
Kill 的基本意义是“杀死”。但在上面的例句中,都不能解释为“杀死”,且语义各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字典的编辑就是收集词的语境意义。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语境意义是不可能全部收入任何一部字典的。从这一角度来讲,词的准确意义只有靠语言环境来确定。请看下面的一组句子。
(1)I had a hand in drafting the contract。
我参与了合同的起草。
(2)Give me a hand with this desk,will you?
帮我办一下这张桌子好吗?
(3)We need three more hands。
我们还需要三个人手。
(4)We had a bad hand in the game。
他拿了一手烂牌。
如果一个学生离开了具体的上下文,死死记住hand就是“手”,“手”即是hand,很难理解上述各句。离开了语境,一个单词只是一种符号,与其他任何的单词并无多大区别。学生应该懂得一个词只有与上下文相联系,才有其生动的意义,词语的含义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东西,它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语言学家甚至就认为,each word when used in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充分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间词义交叉,词义不对等以及词汇的语境和语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理解和运用词汇。社会文化意义
文化语境意义是一种广义上的语境意义。Wilkins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词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文化及民族特点自然会由词汇反映出来,这首先表现在它给词汇涂上一层文化色彩。对词汇联想意义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与词汇的联想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3个方面来说明。
(1)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词汇的联想意义或相同或相似。比如,百兽之中,狐狸生性狡猾,汉语有“狡猾的狐狸”之说,英语也有as sly as a fox之喻。
(2)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词汇的联想意义各不相。英语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在不同文化境中产生各自特有的联想意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3)某一文化语境中特有的词汇联想意义,在另一文化语境中可能空缺。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词汇在一种文化语境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境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既不产生任何联想,初相联想意义空缺。
竹子(bamboo)这种植物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史文人墨客赏竹、咏竹、画竹。竹也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高风亮节的性格象征。但bamboo在英语里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同样,一些词汇在英美文化语境中所拥有的联想意义在汉语文化语境中是空缺的。例如,beaver(河狸)喻指“卖力气得人”;eggplant(茄子)是个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字眼,是对“黑人”的蔑称;daffodil(黄水仙)是“春天”、“欢乐”的象征。
许多词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学生仅仅了解词的字典上的含义而不了解其文化语境涵义,就很难正确使用和理解这些词。词义的变化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及其词义的变化最为显著。这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忘,借用外来词和旧词添新义。在现代英语中,nice是个褒义词,跟good,fine同义,但在过去,nice曾是“愚蠢的”“傻里傻气”的意思。coffin这词来自希腊语,一向指“棺材”,随着原子能科学研究发展,现在coffin可以用来指运送放射性物质的重屏容器。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的变化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生的,而是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词义不仅在形成过程中与客观世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和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化,词汇原有的概念意义往往被削弱,甚至消亡。陆国强教授将这种变化前和变化后的词义分别称为原始意义(primary meaning),派生意义(derivative meaning)。陆教授认为,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分化的现象,有的词原始词义逐渐消失,为派生意所代替。如harvest一词原指“秋天”,但该词义逐渐消失,现只用其转义“收割”或“收成”。
词义的变化进一步说明词义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词汇教学应该是动态的,不能忽视词的使用环境。语境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应将词汇置于社会语境中来教。词汇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许多使用的空间,即语境,因为词汇来源于生活。教师应使课堂社会化和语境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将词汇的生活中的使用环境移到课堂上来。二是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语境。教材蕴含的语境也是来自于社会,因为教材本身也是源于生活的。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自英美作家的作品,多以英美国家的文化为背景,里面的许多词汇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遇到这类词汇一定要结合其文化语境来进行教学,既要讲词汇的表面意思,也要讲词汇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2)英语词汇浩如烟海,而学生的词汇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语境信息来准确地理解生词的词义。在一定的语境中生词与其他词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语义关系。生词的词义隐含在语境中,语境以不同的方式揭示生词的词义。
(3)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其社会交际功能,因而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语言交际不可能在真空里进行,它必须发生在一定的场合里。所以,语言和语境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有交际的语境里,使他们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本质上说,词汇教学应当是从语境到语境的教学。学生从具体的上下文中领悟一个词,最终能将这一词置于新的语境中去。教师不仅应将词语与其语境联系起来,还应当创造新的、丰富有趣的语境,帮助学生领悟一个词语的涵义。结语
词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唯一的,它往往随着上下文、环境、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动态的词汇教学法,将词语和具体的语境相联系,不仅要讲词的基本意义,还应重视词的语用意义,即语境意义。教师应充分运用语境理论与语境知识来丰富词汇教学方法,尽量创造丰富有趣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领悟词汇的意义,鼓励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词语正确的放置到新的语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3。
[3]@王建华。语境层级与语义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2)。
[4]@张雯。英汉词义的差异与翻译[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三篇:动态语境和言语交际行为研究论文
摘要: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言语交际发生的情景中各种因素的总和。交际是一种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必然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语境和交际行为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动态语境交际行为文化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近年来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但语境的研究并非近几年才出现,早在1923年Malinowski就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区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后Firth、Halliday等语言学家都对语境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也有很多语言学家如Bloomfield等认为语言研究无法考虑语境的因素,因为语言环境就像百科知识一样,研究范围无限扩大超出了语言学的范围。但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语言的使用基于人脑复杂的生物特征、高级的认知能力、不稳定的心理因素之上,并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认知心理现象,语言的研究应该考虑到语境的因素。
一、语境的定义
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定义。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构建体,是交际者关于世界的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话语的理解。
王德春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朱放成认为,凡是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由此看来,语境的概念基本包括主客观因素,即参与者、交际物理世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抛开主观因素的研究是孤立静态片面的,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主观因素。
二、交际的概念
交际是参与者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影响相互认知状态的过程或现象。交际通常指口头上的交流,但交际也可以凭借肢体语言,如警察指挥交通,还可以凭借书面语言,例如当读者读到某段文字并理解或误解了作者的意思时,一个交际行为就产生了。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即“虚拟交际”,比如自言自语或祷告。在这类交际中,言者有意假定或认为存在一个听者,且听者能够理解自己。由于没有实际的对话参与者,虚拟交际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交际行为。
三、语境的特征
语境是动态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语言的使用也是以时间推进作为背景的。动态语境是相对于口头交际行为而言的,传统的语境概念是相对于书面交际而言的,但篇章语境一样是动态的,也有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只是口头言语的介质(声音)的产生和消失是瞬间的,而篇章的介质(文字)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动态语境中各种因素的动态程度也是不同的,参与者的认知心理变化要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快得多。
许多学者对于语境的特征都有所论述。Firth曾认为语境既成于语言外部,即语境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S.Isard认为“交际不仅仅依赖语境得到解释,它也改变那个语境”。Sperber和Wilson承认语境是基本给定的,先前话语产生的语境暗含相对于随后的话语已经成为语境因素。Verschueren认为语境并非是在交际发生之前给定的,而是在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语境到底是否先于交际而存在呢?举例来说明,比如小张打电话约小李下午去打球。电话铃声响起前,小李完全不知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小张虽有明确的意图并对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有所假设,但这些意图和假设并没有导致小李认知上有任何明显的变化。电话铃声一响,情况就不同了。首先,小李会意识到某人打来电话,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在此刻就发生了交际行为。那么,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在小张打电话之前,他的动机、意图和假设就已经影响到了他在随后交际行为中的语言运用。换句话说,在小张打电话之前,语境就已经产生了。这种认知语境是因交际者存在而存在的,是一种持续的认知心理状态。
再来篇章的语境,作者在完成篇章时,与读者的交际并没有发生,只有当读者阅读并因此发生了认知转变,交际才发生。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影响篇章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是先于写作过程的,包括产生写作意图、构思、收集材料等与写作活动相关的一系列因素。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对语句的理解基于先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对主题的假设,以及对之前篇章内容的把握。因此对于篇章而言,语境也是先于交际而产生的。
语境的产生先于交际行为并影响随后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制约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并影响交际行为发展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交际者对客观世界的假设。交际者对客观因素进行能动的反映和加工,进而影响到下一刻的交际行为。
语境产生于交际行为之前,并随交际行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境要素的动态程度是不同的,认知心理等主观因素是最活跃的,而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中的认知是以客观因素为依据的。明确动态语境和交际行为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言语交际行为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论文研究问题
附件一:
选题指南
A——宏观问题研究
A01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围绕职业教育原理,就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本质、价值、功能、体系、内容等开展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关注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开放性、基础性和终身化、体系化发展;关注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和联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及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的国家标准和社会评价体系、职教法修订等重、热点;关注国内外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前沿研究。
A02 职业教育宏观管理
围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精神,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背景、战略布局、发展目标、改革思路和任务等重大主题开展相关研究。着重研究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体制机制改革、制度设计和理念创新;职业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大教育基本使命的改革创新;以及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转变政府职业教育管理职能等。
A03 职业教育制度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合作开放等六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就职业教育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制度、中高职衔接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终身职业教育制度、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职业教育表彰和奖励制度、职业教育科研制度,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
A04 中、高职教育协调及其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围绕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全面发展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管理格局变动形势,从职业教育教育体系、教育类型和以人为本等角度研究职业教育的属性与特征、纵向与横向结构;及职业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突出关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发展的思路;有中国特色的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和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及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策略措施,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A05 职业教育经费与基础能力建设
围绕职业教育资源保障,从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经费分配、经费投入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经费管理,以及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标准、生均培养标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经费管理考核标准、基础能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
A06 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和民族职教
围绕职业教育与区域关系,就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区域政府的职业教育发展职责和民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和对策等开展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和民族职业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标准。
A07 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围绕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战略要求,就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使命、目标和
途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农科教结合;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区域合作;涉农专业建设;新型农民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关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建设评价体系及职业院校在建设面向农村职业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机制。
A08 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
围绕整合资源,优化效益,就产教合作、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东中西部合作、城乡统筹发展,及职业学校利用教育资源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突出关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保障和集团化办学效益的新型评价标准以及具有示范效应的职业教育集团案例分析;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案例。
A09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围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战略要求,就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校企合作制度化、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承担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任务的责权利、相关优惠政策与监督机制、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途径和保障措施等开展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A10 终身教育
围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战略部署,就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研究,关注职业院校参与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城乡社区教育、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总结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实践经验。
A11 职业教育历史和国际比较
围绕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立足比较和借鉴,就职业教育思想流派、职业教育发展沿革、前沿课题、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职业教育改革理念、政策、制度、办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开展历史和比较研究。
B——院校发展研究
B01 党团建设与工会工作
围绕职业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就职业院校的党建工作思路、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扩大党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的经验和做法、党团建设和工会工作考核标准等开展研究;以树立蓬勃向上的校风、校貌为目标,总结分析学校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和工会的优秀工作经验。
B02 德育和人文素养建设
围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会精神和其他有关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工作部署,就德育内容、方法与途径,德育工作机制、德育队伍建设(含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德育实效、学生素质提升、人文素养培育模式和评估体系、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方式、校风校纪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
B03 教育行政效能和院校管理效能
围绕职业教育行政效能和院校管理效能提高,就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理念、教育行政组织结构与人员素质、教育行政政策法规与制度、教育行政管理技术与手段;以及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管理策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人员素质、管理内容、方法
与管理环境等方面开展研究,总结分析效能较佳的教育行政模式和学校管理策略。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示范校工程的建设现状、成效、特色、困难及对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教育行政效能和院校管理效能的国家标准和社会评价体系。
B04 职教师资建设与领导力建设
围绕包括“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专业带头人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企业专家指导工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做法和经验开展研究和总结,探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指标和校长素质考核标准。
B05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机制、技能型人才质量评价标准、行业企业参与机制,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以及顶岗实习、双证书、技能大赛、短期培训、在职培训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
B06 职业教育学生资助
围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要求,就职业教育支持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国家职业教育学生资助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标准和资助管理等开展理论研究,对区域和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个案研究,对国外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开展比较研究。
B07 职业院校招生和学生就业创业
围绕招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就职业院校招生制度改革、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实效、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成功案例等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关注“双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技能竞赛制度及对有突出贡献技能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制度的研究;关注国外职业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
B08 职业教育科研和宣传工作
围绕广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职业教育科研水平,就职业教育科研的任务、管理、方式方法、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和工作策略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关注职业教育科研和宣传在服务国家、省市和院校不同层面的教育行政工作、教育质量提高和具体教学改革工作中的决策咨询、科学研究、项目开发与引领功能;关注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在不同层面的应用效果,和对中小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的服务效果;关注职业教育宣传的积极社会反响。
C——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C01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围绕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就高职教学、中职教学、专业设置、课程改革、课程与教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创新型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用、教学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基础课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教学方法、基础能力建设、教学资源信息化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质量督导和评价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
C02 专业建设
围绕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就建设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要、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规模、结构和内涵开展研究。关注中等职业学校新专业目录、院校专业设置管理和专业建设规范、国家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点建设,及品牌专业、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经
验和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C03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围绕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目标,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任务、内容、组织、制度、研发流程、技术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就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新教材策划、研发和应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关注国家级、省市级精品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地方特色教材、数字化教材及其他新形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的建设经验分析及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C04 实习实训教学
围绕实习实训教学目标,着眼于提高实习实训效率,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实习实训内容改革、实习实训教学的设置标准与比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的政策及鼓励措施、定岗实习学生的合理报酬、劳动保护、安全等开展研究,对优秀的实习实训教学经验、行业企业在实习实训中的作用机制等开展实践与理论总结。
C05 教学方法与艺术
围绕教学方法的改进要求,就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中高职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习实训教学方法与艺术、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监控等开展深入研究和经验总结。突出关注针对原理性、技术性、操作性和研讨性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关注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双向创新,关注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艺术与思想的形成。
第五篇:动态语境和言语交际行为研究的论文
摘要: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言语交际发生的情景中各种因素的总和。交际是一种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必然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语境和交际行为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动态语境交际行为文化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近年来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但语境的研究并非近几年才出现,早在1923年Malinowski就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区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后Firth、Halliday等语言学家都对语境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也有很多语言学家如Bloomfield等认为语言研究无法考虑语境的因素,因为语言环境就像百科知识一样,研究范围无限扩大超出了语言学的范围。但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语言的使用基于人脑复杂的生物特征、高级的认知能力、不稳定的心理因素之上,并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认知心理现象,语言的研究应该考虑到语境的因素。
一、语境的定义
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定义。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构建体,是交际者关于世界的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话语的理解。
王德春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朱放成认为,凡是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由此看来,语境的概念基本包括主客观因素,即参与者、交际物理世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抛开主观因素的研究是孤立静态片面的,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主观因素。
二、交际的概念
交际是参与者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影响相互认知状态的过程或现象。交际通常指口头上的交流,但交际也可以凭借肢体语言,如警察指挥交通,还可以凭借书面语言,例如当读者读到某段文字并理解或误解了作者的意思时,一个交际行为就产生了。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即“虚拟交际”,比如自言自语或祷告。在这类交际中,言者有意假定或认为存在一个听者,且听者能够理解自己。由于没有实际的对话参与者,虚拟交际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交际行为。
三、语境的特征
语境是动态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语言的使用也是以时间推进作为背景的。动态语境是相对于口头交际行为而言的,传统的语境概念是相对于书面交际而言的,但篇章语境一样是动态的,也有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只是口头言语的介质(声音)的产生和消失是瞬间的,而篇章的介质(文字)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动态语境中各种因素的动态程度也是不同的,参与者的认知心理变化要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快得多。
许多学者对于语境的特征都有所论述。Firth曾认为语境既成于语言外部,即语境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S.Isard认为“交际不仅仅依赖语境得到解释,它也改变那个语境”。Sperber和Wilson承认语境是基本给定的,先前话语产生的语境暗含相对于随后的话语已经成为语境因素。Verschueren认为语境并非是在交际发生之前给定的,而是在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语境到底是否先于交际而存在呢?举例来说明,比如小张打电话约小李下午去打球。电话铃声响起前,小李完全不知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小张虽有明确的意图并对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有所假设,但这些意图和假设并没有导致小李认知上有任何明显的变化。电话铃声一响,情况就不同了。首先,小李会意识到某人打来电话,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在此刻就发生了交际行为。那么,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在小张打电话之前,他的动机、意图和假设就已经影响到了他在随后交际行为中的语言运用。换句话说,在小张打电话之前,语境就已经产生了。这种认知语境是因交际者存在而存在的,是一种持续的认知心理状态。
再来篇章的语境,作者在完成篇章时,与读者的交际并没有发生,只有当读者阅读并因此发生了认知转变,交际才发生。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影响篇章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是先于写作过程的,包括产生写作意图、构思、收集材料等与写作活动相关的一系列因素。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对语句的理解基于先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对主题的假设,以及对之前篇章内容的把握。因此对于篇章而言,语境也是先于交际而产生的。
语境的产生先于交际行为并影响随后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制约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并影响交际行为发展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交际者对客观世界的假设。交际者对客观因素进行能动的反映和加工,进而影响到下一刻的交际行为。
语境产生于交际行为之前,并随交际行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境要素的动态程度是不同的,认知心理等主观因素是最活跃的,而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中的认知是以客观因素为依据的。明确动态语境和交际行为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言语交际行为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