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2:0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第一篇: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

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城市的边缘,他们生活在城市中,但是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固定的房产,没有能力买保险,他们或许享受着低保,但仍入不敷出,他们在贫穷和温饱之间徘徊。他们就是城市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但是贫富差距却在不断的加大,城市贫困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失业、分配不均问题时时激发着城市贫困的扩大,时时处于流动状态,程度上已经影响到社会阶层的均衡和社会和谐。关键词:城市贫困

一、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90年代以来,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基本被打破,为了适应发展,国有企业进行了制度改革,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在此背景下,大批的城市人口失去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处在转型时期,在制度调整制度中产生了一些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健全,导致了居民收入的非透明化、非制度化、非稳定化。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加重了城市居民中的相对贫困。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从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不仅保障金基数低,难以起到真正的社会保障作用,而且保障范围并没有覆盖到所有人群,只限于城市里一部分有正式工作的人。很多失业下岗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者,城市贫困者的事迹收益和收益程度都很有限。案例1:

据中国知名独立市场调查公司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头号家庭开支。该报告还显示贫困居民的第二大负担是医疗费用,约有民认为贫穷是因为众的最大难题。在辽宁的城市困难居民中,因病造成家庭困难的占何东一家原本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幸福的城市家庭,贫困的深渊。这一切皆因儿子患了骨癌。病魔还是夺去了儿子的生命。那一年,孩子才友不说什么,但是这钱总不能不还。父亲刚刚查出肾功能衰竭,何东换成了现金。一下的工具。”何东说。何东并不是特例,如今像他这样因为没有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而一夜之间跌入赤贫的家庭,在中国并不鲜见。由案例可见,由于许多城市贫困人口居无定所和就业不稳定状况,边缘化

--“家里有孩子要读书”。另据辽宁省民政厅统计,家庭中又一个人躺在了病床上。80年代产的旧彩电放在了一个破纸箱上,在经济制度上,难以从社会保障中获益,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看病难如今却因为缺少医疗保障陷入何东不得不去借钱。岁。“60多万是从朋友那里借的,朋家徒四壁,对于缓解城市贫困问题意义重大。且在一定从过去的计划经2005年,40%~25%的贫困居”是困扰城市困难群30%左右。但是,能卖的东西都让这是我唯一能够娱乐

这一问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阻碍之一,失业社会稳定中国由于实行改革开放,零点调查公司公布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家里有病人为了能给儿子治病,12”然而,何东的噩梦并没有因此结束,尚未年老的一台“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发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而目前,中国城市中贫困群体的构成大多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城市的流动人口,他们往往没有稳定发的工作,没有固定收入,也很少受到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的覆盖,所以一旦失去工作,很容易就会沦为城市贫困人口。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张,不断向周边的农村扩长,占用部分耕地的同时也使得很多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由于知识水平、人际关系等原因,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往往不容易找到工作,也因此失去生活来源,形成新的城市贫困人口。

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特点

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城市贫困现象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低下,居住条件恶劣,同时,由于收入分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相对贫困差距不断拉大,人们普遍不满的是收入差距拉大,而不是缺乏基本的生存机会。

(二)贫困人口增加。当下,就业压力大,城市贫困人口往往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并且,大量涌进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城市贫民的生活境况更加严峻。失业和就业困难一方面导致原有部分贫困人口仍无法摆脱贫困,另一方面也造成新增贫困人口不断增加。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率大副上升,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因失业陷入贫困,部分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陷入贫困,加上一些流入城市的大量农村人口成为城市里的新贫困阶层,而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和医疗保障等制度的缺位与失效,也在产生着新的城市贫困人群。

(三)贫困人口的分布行业、区域比较集中。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贫困人口多来源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采掘、制造、建筑和商业等行业。贫困人群主要包括: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退休较早、仅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

(四)贫困人口中流动人口占了较大的比例。由于流动人口的就业、收入、居住不稳定,他们往往沦为城市贫困人口并且形成贫困群体。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不仅加剧了城市贫困现状,而且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加大了社会保障普及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2:

湖南省湘潭市鲁班殿社区是临近繁华街道的老城区,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群,尽管他们中有一小部分有退休工资,65%的贫困家庭有一个以上的慢性病或大病患者;

72%的贫困家庭认为,就业难、看病难、子女学费贵等是影响他们脱贫解困的许多城市贫困人口往往是文化水平较低,就业能力较差的社会底层人,往往“贫民窟34%

二、(一)目前的中国城市贫困应当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统一。我国近年来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失业人员;

三、城市贫困带来的影响中国城市中的一些贫困人口从暂时的贫困逐渐走向长期的贫困化,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贫困群体。案例在当地被称为”。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但还是比较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此外,大多数贫困家庭的住房面积小,往往三代挤居在一起。对当地的一项调查显示,的贫困家庭有残疾人;“三座大山”。

聚居在一起,给社会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如案例中的“贫民窟”,是低收入人群的聚集,可见,疾病、教育、就业等方面是影响贫困人口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贫困人口的子女得不到好的教育环境,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甚至会产生贫困的延续性。在社会贫困群体中,多数贫困人口不仅其终身贫困甚至延续到其后代,改变贫困命运的机会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越来越渺茫。许多因为贫穷而过早辍学的年轻人,有可能同样没有多少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只能在贫困的道路上继续挣扎,根本难以担当拯救全家的重任。于是,一代人的贫穷,将有可能更加严重地转移到下一代。

城市贫困已经构成重大的社会安全隐患和持续发展的隐患,甚至产生动荡的关键因素。贫富两极分化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力是不可低估的,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极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绝对弱势群体,不仅生活没有保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机会不均等、机会和权力被剥夺的感觉,这样的境遇容易使他们滋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情绪不断积累和酝酿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激化社会矛盾。

期,城市贫困、收入悬殊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矛盾不断积累,就会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社会冲突,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三、城市贫困问题的应对措施

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统一,性。从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政策来看,生活,而对调节居民的收入分配考虑不够。

取缔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缓解相对贫困,才能收入差距,从而减少城市贫困人口的不平衡心理。现阶段,度。对于贫困居民的基本保障往往标准很低,脱贫困的,甚至,如果长期坚持过于低下的保障标准,消极救济制度,而起不到激发贫困群奋起改变现状的斗志。

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主要着眼于两大方面,渠道,二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业环境,促进自主就业。具体措施如下:

尽快完成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转型,广大城市贫困居民可以享受的医疗卫生教育服务体系。

度上的保障,防止贫困的产生。(障制度,扩大低保的范围,提高财政补贴的金额,使更多人能受益,制定专门针对城市扶贫工作的法规,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标准、保障程序、保障资金等加以规范和明确。这项制度已经成为城市扶贫的核心制度,贫有着重要影响。(3)要大力促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鉴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就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此经济发展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非正规就业留有空间,并在政策上提供适当支持,的就业,增加其生活资源。(4

能的培养。加强贫困人口与企业的交流,与能力,鼓励其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

成为社会不安全由于中国城市贫民阶层是城市中的而且在社会中受到歧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往往会有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加快时 具有长期性、城市扶贫的目标定位主要是保障居民的基本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注重公平,过低扶贫标准不仅难以使贫困者摆低保制度就可能变成一个 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三是要提高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优化就(1)要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安全保障,尽早建立给潜在的城市贫困者以制2).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对于城市扶失业问题也有加剧的趋势。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给传统产业、以便多渠道地促进初级劳动力从而加强其自我脱贫的能力。提高其参 3 它权利不平等等问题,不满 艰巨我国对于贫困居民的帮助措施仅仅是实施低保制因)提高城市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加大其职业技

第二篇:海南贫困问题研究

海南省贫困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近几年,海南省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然而,海南省在脱贫工作领域中仍存在着海南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等问题。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海南省;贫困人口;问题;对策

20多年来,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截至2012年底,海南省GDP实现2855.3亿元,人均GDP达到5147美元。特别在2009年,海南省抓住机遇,全力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然而,仍有一批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益处,目前海南省贫困人口数为75万余人。这表明,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仍然是海南省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本文从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策建议。

一、海南省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截止2010年底,海南省共有20个行政区划。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1贫困人口49.52万人,占海南省农村人口的9.9%。同时,海南省每年因病因灾等因数导致再次反贫率达10%。贫困人群主要分布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部山区、革命老区和沿海干旱地区,其交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2006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人均收入不多于1300元,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超过1500元,人均GDP不超过2700元。并经2010年调整为人均收入不多于1893元,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2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海南省有5个,分别是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市、陵水县、白沙县。1通、信息畅通,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收入来源单一,稳定增收难度大。从贫困人口数量来看,截止2011年底,海南省为响应国家号召,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因此将扶贫标准从1393元增加到2650元,提高了90.2%,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0.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7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9%。尽管多年来海南省在脱贫工作进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脱贫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贫困人口所在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过去长期实行的救济式扶贫让海南贫困地区“习惯” 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而不是自力更生求发展,自主发展能力低。2011年,海南省五个国家贫困重点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251万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699741万元,支出是收入的6.65倍,财政赤字达594490万元,财政自给率平均只有15.04%,同比海口市2011年财政自给率61.28%,相差46.24个百分点。在财政自给率指标上,财政自给率超过20%的县(市)只有五指山市,为22.18%;临高县和保亭县两者财政自给率基本持平,分别为17.25%和17.92%;白沙县的财政自给率最低,仅为9.02%;排在倒数第二是琼中县,为10.00%。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关键在于自主发展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海南省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的低下,将拖累该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科教文卫、社会福利事业的向前发展,从而无法真正摆脱贫困。

(二)贫困人口所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在经济、旅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脚步明显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段时期以来,海南省各级政府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投入的经费明显偏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2011年海南省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7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70%,此两项指标合计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3.48%,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31.4%的平均水平,低了17.92%。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会使扶贫重点县(市)贫困人口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二、海南农村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勤劳向上意识不强。海南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较为保守,特别是通什、保亭、白沙、琼中等黎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原始社会遗风犹存,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财产所有观念不强。因而缺乏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主观要求脱贫致富的愿望不强烈。再加上多年来始终是扶贫重点地区,输血式的扶贫非但没有消除贫困,反而助长了“等、靠、要 ” 的依赖思想,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二)收入来源单一,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海南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一方面在种植业中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而在品质和种植结构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效优质农业所占的份额很少。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产品的深加工面窄量小,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取得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群众由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出打工机会少,这方面的收人比例也很低。由于扶贫仅靠简单的资金投人,没有建立起稳固的产业基础,也没有从思想观念上做到扶贫又扶志,达不到可持续的扶贫效果,当年投人资金暂时脱贫,但过后仍然存在返贫现象。

(三)农村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依然偏低。海南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在数量上一般不缺乏,但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则是突出的矛盾。特别是边远 山区的基础教育很难保证,影响了这些地区农村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低,科技成果推广难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制约了新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四)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纳克斯的 “贫困恶性循环 ”理论认为,经济落后国家或贫困地区的经济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资本,越是缺乏资本,越贫困,越是贫困就越缺乏资本,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海南贫困县市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完全是“ 吃财政饭”,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扶贫,而农村扶贫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投人作保证。按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计算的人均5000元的扶贫标准,若要解决7.3万农村绝对贫困人 口,至少需要投入扶贫资金3.65亿元,而要解决61万的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则需要投人扶贫资金30.5亿元。目前,海南农村扶贫资金主要以扶贫贷款和以工代赈资金两种形式发放,1994一1998年,全省扶贫贷款发放共3.7亿元,下拨以工代贩资金总共3.29亿元,每年发放两种资金的总和也不过1亿余元。可见海南农村扶贫资金极其不足,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易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不善,一部分扶贫贷款被浪费、挪用,甚至被卷走的事件时有发生,重违背了“以贫困乡、村、户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和受益对象” 的扶贫贷款宗旨。1994—1998 年,全省以工代娠资金发放过程中,竟共有2143万元尚未拨付网试想如此巨款可以让多少人脱贫2。

二、海南省贫困人口因地制宜脱贫的对策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发布,海南省委省政府应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结合海南省发展实际,选择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脱贫对策建议。

(一)以资源优势促转变。针对当前海南省绝对贫困人口生存水平低下的问题,海南省应整合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促使绝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根本转变。总的来看,海南省贫困地区具 备以下几个资源优势:一是土地和气候资源。海南省贫困 县集中在中部五指山脉区域,实有耕地面积17.07万公顷,且海南省地处热带,农田终年可以种植,部分农作物可实现一年2至3次收获,是我国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最佳地方。二是矿产资源。海南省目前探明矿种共有88种,矿石产地320处,大部分都分布在贫困地区。此外,位于省级贫困重点县(市)东方市、以天然气产业为主的化工城已初具规模,其资源可成为推动海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是交通便捷。海南省环岛高速公路1999年全线通行,贯穿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6个国家、省重点县。另外,粤海铁路的开通以及海口、三亚两座

海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中部内陆县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R ], 2000 国际机场建设的不断完善,都表明海南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只要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自身资源优势,必将带动海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 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集中扶贫资金着力综合开发在资金使用上,建议把各类扶贫资金集中起来,按照资金使用的不同途径,提高比例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和卫生、文化等事业上。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各类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保证重点扶贫项目的实施。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下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改革海南省原有的项目审批制度,变上报审批为上报备案,适当地 给贫困地区更多的自主权,从制度层面增加贫困群体获 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扩大他们的选择面,使其能够长期 稳定地生活下去,直至脱贫致富。最后,海南省政府还应 从反贫困的有效治理出发,将脱贫工作重点放在关注和解决社会公平和政府转型问题,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长 效供给和安全保障。

(三)与时俱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被确定为海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扶贫 在全省得到了重点发展。将国际旅游岛建设工程与脱贫 工作有机结合,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可以创造出以全行业 旅游扶贫动员为特色的海南省旅游扶贫模式。其中,2012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新设立的地级市行政机构三沙 市,可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项目,以海南省政府为主导,合理编制三沙市海洋相关规划,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结合 三沙市自然资源特点,从生态的角度,以高端岛屿开发为 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发挥海南省政府创新职能角色,对三沙市旅游业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在财政补贴、银行信贷、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以旅 游扶贫来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

(四)重视科技教育事业。脱贫工作还应重视海南省贫困地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成果,逐年减少新文盲的数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口素质。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机制,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农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广大农民获取农技知识,真正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领头人。政府要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服务性行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综上所述,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前提,透过多种视野,选择符合《纲要》要求的对策建议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 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定之.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J].海南人大,2012(3):14-24.[2]廖宇航.海南省城镇贫困现象初探[J].农村金融,2012(2):76-79.[3]吴珏,谢祥项,范士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1(5):156-157.[4]卫留成.关注光鲜数据后的贫困[J].决策探索,2010(7):82.[5] 谢平.创新扶贫机制,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海南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D].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 论文选(2008),2009:622-629.

第三篇:论文现代的贫困问题

现代西部贫困问题

建议 摘要:本文是对当代贫困问题存在的原因加以描述,以及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

关键词:农村贫困发展西部

当你呱呱坠地那刻,是否想过你华丽而绚烂的服饰,美味而可口的饭食是从何而来?去年的喜洋洋衣服落时了,并将其丢在一旁,去买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可口可乐味道不够浓可以改换百事了,点心都换KFC和麦当劳了。可是至今仍有很多人连温饱和住宿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贫困的人

小时候听过西部大开发,总以为只有西部才会有生活困难的人,殊不知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弱势群体举不胜举。今年暑假,我去市里一家工厂实习。一来可以积累自己生活阅历,再则可以为付出的汗水换来报酬。在打工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年纪比我小而经验比我丰富的人。他们很小就出来打工,一张张成熟而忧伤的脸丝毫不能让人猜出他们的年龄。经过一周相处我才知道,他们都来自外地,因为家庭贫困所以出来打工。我两周都跟着厂里的会计师傅看他做账、他教我如何登帐,并让我自己模拟。师傅对我照顾有加。后来我才知道他来自河北,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从事会计工作4年,家里本来有一个妹妹,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会计,但12岁那年因为家里贫困生病发烧没即使送往医院导致大脑烧坏,而影响智力。河北贫困地带 大家可能在很多的报道中看到过,但是可又有想过,当你真正进入一个没有手机信号、不能上网、不能看电视、甚至连用电也极其不容易的地方,你们会有怎样的感想?他们的生活与几乎与外界隔绝。电脑、手机等物往往只能从外来人或是常去县城的人的口中得知,村中所谓的有钱人家里也仅仅是以有台并不算先进的电视机。能够到大城市里去,是许多孩子渴望不可求的愿望,县城是他们所接触最高科技的城市。

那里往往几个村中才有一个民房学校,孩子们上课往往要走上很远的路,在过于偏远的村落那更是连教育都谈不上的。所谓的学校里教育设备简陋不堪,教师大多数是乡中有一点知识的普通农民或者志愿青年。妹妹的梦想不能实现,作为哥哥的他就替妹妹完成这个心愿。听了这些我深感叹息。之后我又展开调查,为什么在相对富裕生活的今天会有如此多的贫困的人呢?因为天灾因为人祸。据调查有在浙江也有许多地方欠发达。那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中国社会的平稳、有效的发展?不少人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对策方案。:

其 一,应当确保广大社会成员包括贫困群体成员能够不断地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得益处。所谓赚了钱大家分,先富带动后富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78年以前的30年 间,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一直很贫穷很落后。所以在清朝末年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之后随著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禁欲主义的瓦解以及生 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极为看重日常生活问题,我们的生活消费的需求呈不断增强的趋势。所以,我觉得在推进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那些生活困难使广大社会成员包括贫困群体成员不断地受益,至少应当尽可能地满足社会成员尤其是贫困群体成员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要。

对于政府而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帮助对贫困生的扶持无疑是帮助大学生的最好手段。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国家实力的日渐强盛,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对于贫困生上大学问题上,应该优先照顾。国家为激励大学生努力钻研学习,在大学特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我们这些大学生经济上的压力。大学生同农民工一样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农业改革,缩小平富差距,物质是意识的基础,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其 二,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学学习历史中,中国原本早应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以释放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社会风险,增强社会成员尤其是贫困群体成员对于改革 的承受力。应当承认,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已明显地滞后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目前在这一方面应增大投入,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4项制度。否则,对于贫困群体的救助仍会带有临时性的、随机性的色彩。

其 三,注意培育社会层面的力量。现在,政府对于扶贫解困问题包揽的事情过多,如帮助贫困学生、再就业等等,政府事无巨细地承担一切。但政府行为的过于泛化,实际上是降低了他们办事的效率和做事的周密性。所以,如果将一部分扶贫解困的事情交给社会层面去办理,其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这些方案 都有意义,但我看来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几年政府一直在关注三农问题。义务教育前几年就实行免费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学杂费,住宿费全免。这样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在大学每所院校都有励志奖学金,贫困生补助等政策。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新局面。1978年到1984年,全省社会总产值由232.9亿元增加到815.92亿元,年均递增17.6%;工农业总产值由221.74亿元增加到516.34亿元,年均递增15.1%。落后地区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浙江落后地区经济开发的途径,其成功经验和进一步发展问题,不仅对于浙江贫困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供我国其他落后地区借鉴。

浙江虽不是贫困地区但任然有许多欠发达县.我上网调查后才知道浙江欠发达县:淳安、泰顺、文成、永嘉、磐安、武义、景宁、云和、松阳、遂昌、缙云、庆元、龙泉、莲都、常山、龙游、开化、衢江、三门、青田、苍南、仙居、婺城区、江山、洞头、嵊泗 岱山 玉环.其实在这里面真正的欠发达县也就:磐安、武义、衢县、仙居、三门、莲都、龙泉、缙云、遂昌、松阳、景宁、青田、云和、文成、泰顺、永嘉、苍南省政府划定全省有361个欠发达乡镇,其中有211个省重点扶持的.

我发现越是贫困的地区的孩子成熟的越快,适应能力也比城市的孩子强。其实我觉得贫困的地区可以出来打工,正如现在的许多农民工,我们不能歧视他们,因为汗水的背后还掩藏着一份心酸。人要穷的有骨气,即使生活再窘迫,命运再坎坷,也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去劳动去换来应有的报酬。今年夏天天气一直炎热,高温天气,我看见那些工人在机器旁拌着水泥,炎热的天气加上燃烧的液体的温度,也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毅力。这是我第一次实习,也是第一调查周围贫困的人群更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至今任然处处皆是。大多数人是属于幸福的一代。每月领着父母给的零用钱,不愁吃不愁穿,还学会了浪费。如果真能去西部那些贫困山区走走也许真的会懂得很多。与这些人交流我似乎感觉着自己长大了,会明白身边的很多事了。四川地震了意味着许多人又成为孤儿了,许多人变成了贫困的人,作为幸福的我们也该帮助他们一把。于是我把我领到的第一份工资捐了100给他们我所做的仅仅是帮助他们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这样的事情是微乎其微的。我渐渐对拿着薪水的自己感到可憎,但是我真的无能为力,当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的时候,也许我们真正的忽略了些什么。而那些贫困的孩子面对着自己生活,突然可以穿新的衣服住新的被子而发出满心欢喜的时候,而我却怎么也说不出心中的那种不可言语的滋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吧。希望所有的人贡献出一份微博的力量,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第四篇:我国城市贫困成因的研究综述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08(2)班钱雯霞040803022

关于我国城市人口贫困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综述

摘要:

贫困问题作为各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其研究额历史已有几百年之久。而前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农村贫困展开,很少关注到城市人口的贫困问题。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起来。本文所指的贫困是温饱型贫困,即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医、教等)的缺乏。本文由城市人口的结构分布、贫困的范围,深入分析了城市人口贫困的成因,并根据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城市人口,贫困,特征,成因分析,对策

一、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分布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程度和从业结构。

(1)年龄结构

在城市贫困群体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其中,高龄特困老年人的比例大大高于低龄特困老年人。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00名城市特困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6.2岁,其中60~70岁的占15.8%;70~80岁的占32.4%;80岁以上的占51.8%。这是由于在退休后的老年人中,一方面,低龄老年人往往能够从事一定的再就业活动,从而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从时间上说,由于工资调整及通货膨胀等因素,退休时间越早,退休金水平越低,尽管政府给予了一定的价格补贴,但从总体上看,退休金的增加幅度低于物价与工资的变化幅度,这样,退休年份越早,老年人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水平就越低。所以,在年龄上,必然会呈现出年龄越增长,低收入的特困老年人的比重就增加。此外,由于物价上涨,一些依赖退休金的老人也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2)性别结构

在城市贫困人口中,女性贫困人口的比例往往高于男性。据全国各地对失业下岗职工调查显示,在下岗职工中女性一般超过50%,在纺织行业甚至达到70%以上。而从老年人总体上看,女性老年人的退休金收入水平普遍低于男性老年人;即使是女性老年人再就业的收入水平也普遍低于男性老年人。而在特困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的比例也高于男性老年人。在无收入老年人中,女性比例高达89.3 %;而在低收入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85.4%。不难看出,在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中,女性老年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这不仅是女性老年人中存在的问题,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就业者中,这种男女收入上的差距,也是普遍存在的。

(3)文化程度

据全国各地对失业和下岗职工调查表明,下岗职工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初中和初中以下的至少占60%。另据昆明市1997年对数十个国有企业13785名下岗失业职工的调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各占14.7%、44.7%和30.6%,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注:该数据摘自《昆明市总工会关于市属企业下岗职工及再就业的调查报告》)。

(4)从业结构

在不同的行业存在不同的收入差距,这是无可非议的,而在同一行业中,同样存在由于从业者角色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以一组数据为例:1994年企业管理人员平均工资为6737元,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4141元,两者相差2596元,其中处级管理人员比职工平均工资高4577元,科级高3399元,科员高2044元;与集体经济单位企业平均工资3212元相比,则总计平均高3525元,其中处级高5506元,科级高4328元,科员高2973元。1996年国有经济单位经营人员收入为5519元;集体经济单位为16248元;其他经济单位为51129元;而同期其相应的职工收入为6280

元;4302元;8261元;两者相差分别为:2.5倍;3.8倍;6.2倍。由此可以得出,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职工工资收入,两者差距接近40%。(注:于祖尧主编《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版。)

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数量多的地区,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悬殊,而且随着雇工人数的增加,其收入差距也相应拉大。雇工规模在10~30人,雇主与雇工的收入差距在15~40倍;31~50人的差距在40~70倍;51~100人的差距约65~130倍。(注:于祖尧主编《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版。)据浙江省温州市的一项调查,在一般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21倍;在具有百万资产以上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79倍。(注: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在国有、集体、还是其他经济单位,在同一行业中,由于其职位不同,或扮演的角色不同,也会致使收入差距拉大,进而导致贫困产生。

二、我国城市人口贫困的范围

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包括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和低收入的贫困人口。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群。

第一、以老弱病残和“三无”人员为主体的城镇脆弱者群体。这是目前城镇居民中最困难的群体。包括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无生活来源的城镇居民;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或赡养人的老弱病残孤等城镇居民;退休人员群体,以及政府管不上,企业靠不上,家庭顾不上的“三不管”人员群体,如失业期满而无法重新就业者,已领失业保险而不能保障家庭基本需求者,没有参加失业保险或不够失业保险条件而生活困难者。

第二:下岗、失业人员群体。这是目前我国城镇贫困人口中最为集中,最引人注目的群体,是城镇贫困人口的主体。另外还有一部分群体属于隐性失业者,如企业效益差或亏损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或职工长期拿不到全工资,仅靠企业所发的微薄生活费维持生计。如果再考虑他们所赡养的人口,则贫困人口还要增大。

第三:城镇外来“打工仔”群体。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别的利益驱动,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加之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外来劳动力在当地城镇很难受到平等对待,他们在入户、入单、购房、就业等许多方面受到各种人为的限制。

三、城市人口贫困的成因分析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企业方面的因素,二是家庭方面的因素,三是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

第一,企业方面:目前亏损和双停企业主要集中在:①军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它们大多地理位置差,产品特殊,进入市场相对困难,转产难,经济效益普遍差,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②轻工、纺织、机械、建筑、煤炭等企业,由于受市场竞争冲击,这些企业被一些无负担,又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机制和适应能力的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所冲击,加之企业本身人口多、负担重、设备老化、原有体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制难度大,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度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破产、倒闭的状态。③另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企业领导人经营决策失误,重复投资,管理差,经营不善,加之一些领导人滥用权力,以各种方式贪污、侵吞企业资产,导致企业破产。

现阶段,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亏损、双停企业和破产倒闭企业中,因此,企业效益下降,亏损增大,破产倒闭是城镇贫困人口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工资性收入是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最主要来源,一旦工资得不到保障,生活就难以为继,而且下岗、失业人员群体的出现,加剧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成为贫困人口的主体。

第二,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因素对城市贫困有重要影响。在亏损和双停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煤炭、轻工、纺织等行业常常是一家几代人在同一企业工作,拖欠工资对这类职工家庭影响更大,其生活尤为困难,甚至出现因生活无法维持而吃野菜、捡破烂、卖血等现象。不难理解影响城镇贫困的个人和家庭方面的诸多因素,如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业者的身份(全民、集体、个体等),职业性质(固定工、临时工)、职工种类、行业、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等等。

就贫困结构看,人口越多,就业人口越少的家庭,其贫困程度远高于其他家庭,换句话说贫困率与家庭人口成正比关系。未成年人和老龄人多的家庭,会使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增加,从而加重了家庭的生活负担。家庭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也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其择业渠道狭窄,即便就业也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业、收入较低,相反,文化素质高,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家庭成员极容易找到工作,且收入也较高。第三,客观政策因素影响。宏观政策对城镇贫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就业政策和物价控制。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能力滞后,目前的社会养劳和失业保险主要集中在城镇,但由于各地劳动保险部门普遍采取的是统筹费用差额收缴和差额拨付的方式,因而普遍存在企业拖欠或无力支付职工的全额退休金的现象。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不仅覆盖面小,而且对贫困户救助的能力十分薄弱。二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我国许多地区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一种多部门交叉分管、企业自管、条块分割的分散管理体制。劳动、人事、财政、卫生、保障等部门及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都参与管理,但缺乏一个综合协调部门来统一组织和领导。尤其是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应亟待建立相关的制度加以规范。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高,可供分配的资源还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收入差距的全面扩大,高收入阶层的形成,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收入低下和贫困。

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地区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而在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还不能有效吸纳外来劳动力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城镇贫困人口。同时,传统的“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体制已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国家对新增剩余劳动力难以全面安置,由于没有收入来源,使一部分人生活陷于贫困。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高水平的消费中,需求得到低水平的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绝对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由于日用消费品中的食品类占更大比重,导致城镇贫困户食品类开支的增大,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四、解决城市人口贫困问题的对策

城镇贫困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对此更应给予相当的关注和帮助。由于城镇贫困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大力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城镇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宠大的系统工程,决非短期内能完成。所以,为贫困者提供直接的生活保障,是短期内改善贫困者生活状况的有效手段。在实行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贫困补给制度,采取发放救济款、救济物、食品券等形式。建立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补充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三者共同筹措的保障金,使养老、医疗、下岗、失业都有社会保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逐渐解脱贫困。

2、转变观念,立足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解决好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为贫困人口提供直接生活保障的同时,应加强对城镇贫困人口的发展援助力度,努力增加就业,提高贫困者的自身发展能力。发挥居委会、街道办的积极作用,再就业应优先考虑贫困户,尽可能给予优惠条件。再就业办公室或再就业服务中心应积极鼓励贫困者自谋出路,充分发挥其特长。条件许可时可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贫困者参与建设,以扩大收入来源,也可发展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

道,扩大就业面。形成一个以政府引导,职工自主选择和自求发展为主,个体和私营企业为补充的再就业体系,从而最终解决其生活贫困问题。

3、建立相应的就业培训引导机制,培养和提高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择业观念、竞争上岗能力和适应能力。要着力提高贫困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包括学生上学,就业者的岗位技术培训等,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自身脱贫致富能力。有关部门应根据择业实际组织贫困人口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引导他们实行跨系统,跨行业就业,鼓励他们到非公有制就业,以达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自由流动。

4、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妥善安排下岗分流人员。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让亏损企业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让微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由于亏损企业境况不同,就必须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承受力,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顾及到企业历史形成的困难。政府部门应对困难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给予更多、更实在的关心和支持,在涉及到有关经济政策、贷款、债权债务清偿等诸多问题上,应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为企业排忧解难。

5、严格控制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市场物价是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物价上涨,导致人们的预期收入下降,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严重时会使居民恐慌,抢购风潮席卷而来,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据统计,物价涨幅超过10%,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将受到很大影响,对贫困家庭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物价政策上,要兼顾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以保证价格变动不会使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与此同时,应加强市场物价管理,防止乱涨价、欺诈行为等。

五、总结

城市贫困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予以足够重视。一方面,它会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和GDP的损失。无业所导致的贫困,实际上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不能被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与一般的物质资源不同点在于其不能被储藏,且可开发利用的时间约为30-40年,不及时开发利用不仅会浪费这一宝贵的资源,而且,为维持劳动力资源的生存,还可能要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城市贫困问题的存在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会拉大收入差距,引发一些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同时,贫困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增加,不仅会影响该群体的消费,还会影响其他群体的消费预期,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

所以提出解决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要“两手抓”:一手抓生活保障,另一手抓促进就业。促进就业是积极的、根本的脱贫手段。对贫困的无业人员来说,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高过其他群体,在享受“低保”与就业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因此,城市政府要重视为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反贫困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徐勇《城市特困老人生活及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载《上海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2]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01-01

[3] 苏勤 林炳耀 刘玉亭 《面临新城市贫困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对策研究》载《中国报刊杂志大全》2003年: 17-21页

[4] 张翠芳《我国城市贫困人群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载《计划于市场探索》2003年第06期

[5] 钱林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01期

[6] 姚雪萍《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特点、成因以及反贫困的对策探析》载《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2期

[7] 王春萍 《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12-1:168-177页

[8] 高云虹 《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9-9-1 :40-107页

第五篇: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560万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就有100.5万人,特困生就有44.9万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0%和8%。而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个比例则更高。近年来,大学生因贫困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反响很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注意到他们身上,并且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马家爵,众人已不再陌生。一个在校大学生,刚入学报到,与几个同寝室的好友一起打牌,在打牌的过程中因一点矛盾,他被同学指责没有牌德。于是便大为恼火,耿耿于怀。一种因家境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感让他觉得,其他同学都看不起他。于是于当日,竟将那几个同学残忍地残杀在寝室中。造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在校大学生杀人事件。是什么让一个如此年轻的生命竟成杀人恶魔呢?是贫困!据悉,马家爵的家境非常贫寒。贫困让他产生了自卑,被自卑感一直笼罩着的他一遇到点挫折,便思想很偏激,就认为别人瞧不起他。归根究底,就是贫困惹的祸。贫困真的如此可怕吗?如何正确处理因贫困产生的年一系列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

贫困生,当今已备受关注,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贫困,本来就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依我们国家现状来看,贫困差距很大。自然就有一部分家庭富裕,一部分家庭贫困。这都是很正常的现状。但是,大学生都是处在一个对一切事物敏感的年龄段。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很快的社会中,贫困自然能带给这些大学生或多或少的自卑。就是这种自卑,成为导致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因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

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上与别人的差距,而无法克服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有以下特点:1.不敢上台演讲,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且操有很重方音的。2.不善于交际,在公共场合时,往往选择沉默寡言,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3.喜欢自责,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自责不已,把责任都归罪于自己身上。4.喜欢独来独往,害怕攀比,当别人在谈论些漂亮的昂贵的东西时,如名牌衣服,鞋等等,就会尽量躲避,或是低头不语。5.宁愿委曲求全,不喜欢与人针锋相对,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也只会忍气吞声,不愿发泄出来,这样就会把许多问题积压在心里,等到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引发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面对以上一些常见的表现,积累一定时间后,自然就形成问题,一些人若能及时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能认真反复思索,最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能发现问题,但解决的途径不对。还有一些人不愿多想,只是一直地封闭自己。针对以上三种反应。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积极进取型。这类的贫困生面对现状,并未自暴自弃,而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地面对,他们并不认为贫困是难以启齿的,他们利用贫困给自己的压力,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主动地改善生活。把问题当成是挑战,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不卑不亢。二,激进型。这类人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而所做出来的表现也就是掩饰这些。比方说,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并不自卑弱小,就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昂,装成一副高高在上,对许多人或事不屑一顾的样子。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来显示出自己的出类拔萃。这类人在显示自己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更能反映他们内心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无助。

三,退缩型。这是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常采用的方法。他们为了躲避别人看到自己的“短处”,就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与周围的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不敢与他人去交流。面对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法也就是退缩。害怕别人触及到他内心的“伤痛”。在生活中,宁愿做一个弱小者。而在他们退缩到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后,他们的自卑感变得越强,精神上的折磨越大,心理上的问题越重。这时有的人忍受不住,选择自杀。

以上三种类型除第一类外,第二类和第三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无法正确面对自己,更无法正确释放自己。而这两种人在长期的生活后,心理问题越积越重,无法自拔。他们不愿与人诉说,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心里面想着。而最终就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这就导致了许多贫困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除了自杀以外,一些人还会认为别人抵触到他内心的“伤痛”,就一时冲动地与人打架甚至有杀人的怒气。还有一些人就产生了厌恶社会的心理,于是选择报复社会。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很不公平,还要将这种不公平显露出来,于是有人走上了报复社会的不归之路。

这些年,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了许多令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且越来越多。而这些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由谁来负责呢?

首先,社会的责任。贫困生问题的严重,我们社会不得不承担一部分责任。我们社会一直为贫困生提供的仅是捐款,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但却忽略了给他们精神上的抚慰。现在许多媒体出于好意为贫困大

学生摆脱困境而向社会其他人招资。大量透露其家中的贫困。但这无疑也是在揭人之短,大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但即使心中万分不愿意,也无奈。所以,这样做就会加深他们的自卑感。因此,社会不是要贫困生“心有所虑”地拿着资助,而是让他们心存感激地毫无顾虑地拿资助不让他们有任何心理压力。其次,周围同学的责任。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境较好,形成了花钱很随意的习惯。有时,他们并没有伤害贫困生的意思。但是,多花钱对他们自己来说这很正常,却给贫困生带来了自卑感。更有甚者,喜欢挥霍,攀比喜欢将事物按价位不同分为三六九等。这都是增加贫困生自卑的原因。最后,自己的责任。贫困不要紧,但不能缺少坚强乐观的精神。钱财可以缺,但志气不可缺。贫困已是现实,就该乐观地接受,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挑战。只要有足够的胸襟包容贫困,外来之言何惧!如果你竟被小小的贫苦所困扰,那只是你人生观价值观有问题。再进一步说,就是你不够坚强,不够乐观,心胸不够宽广。贫困本来就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你不能很好地处理它就是你自己的责任。

如何摆脱贫困对大学生产生的困扰才是很实质性的话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以上分析的几点原因,要做好这项工作,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一,社会的捐款,资助等已确实为一些贫困大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但为了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是无法做到的。所以,社会所做的不仅是资助钱财,而是提供钱财的同时,不让他们感到有压力。比方说,多给他们精神上的引导,为他们提供一些改善困境的途径,如兼职工作等。社会所做的不仅是物质的资助,也是精神上的引导。要让贫困生知道,贫穷并不是耻辱,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穷困的状况。现在社会上也不提倡媒体帮贫困生拿资助了。这就意味着大家已经注意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了,并且已经付诸于行动了。

二,勤俭节约是美德,挥霍攀比不可取。与贫困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其他人应考虑贫困生的感受。换位思考。同学相处就是几年,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所以不管贫困与否,都不要在意贫困。都要对贫困抱平常心看待。更不要把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践踏别人自尊的基础上。总之,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互敬互爱,是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最有效最重要的一点。

三,面对心理问题,要解决它,关键还要在贫困生自己身上。首先自己要正确对待贫困。然后用乐观,坚强去面对一切。要认同自己的价值。心态很重要,就是不要把贫困看成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其次,就要努力改变现状。在努力过程中,既能改变现状,又能锻炼自我,何乐而不为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之奋斗。把心思全集中在目标上,不庸人自扰,始终要保持乐观。去认同贫困。这样,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下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化过程中的贫困问题研究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贫困问题的调查报告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或城镇化。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集......

    城市贫困申请书

    城市贫困申请书 城市贫困申请书1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我叫xx,是学院20级电子商务x班的学生,家住湖北省市镇村,那里是个空气清新毫无污染的地方,但是那里无论是经济还是交通都是......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社区的发展对推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取得了很大......

    语境问题研究-论文

    语境问题研究 摘要:语境成为各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语境作为一个概念,常常被诉求为分析策略的一部分,在多学科下具有......

    论文研究问题(五篇)

    附件一: 选题指南 A——宏观问题研究 A01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围绕职业教育原理,就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本质、价值、功能、体系、内容等开展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关注职业......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历史与民族学学院社会工作09-12班 左如锐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不可否认新疆......

    沿海城市用工荒问题的调查与研究论文

    从“找工荒”到“用工荒”,揭露我国社会问题 ——沿海城市用工荒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一、引 言 用工荒就像“狼来了”的预言,已经喊了多年。但自从2011年春节过后,这只狼似乎真的......

    城市“三乱”问题的对策研究

    第1章 城市“三乱”的危害及治理的意义 一个地方的市容市貌,不仅直接关乎这个地方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安全与舒适,影响市民的整体生活素质,更影响到这个地方的对外形象,甚至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