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2014-10-30 8:46:00 陕西统计局
贫困既是一个普通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在我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特困连片地区在内,涉及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多达97个。截止2013年底,按照我省2500元的扶贫标准计算,仍有贫困人口574.53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1.4%,和全国其他省份比较,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贫困问题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软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总体目标条件下,分析和研究陕西的贫困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陕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历程
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专门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和全国一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农村贫困标准由100元增加到200元。
改革开放初期,根据中央政府确定的贫困统计标准,陕西共有农村贫困人口1200万人,约占农村总人口的50.7%。导致这一阶段农村地区大范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较低。从1978年开始,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被家庭联产承包制取代,放开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生产关系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过多种途径,农村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陕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1985年底,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200万人减少到60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0.7%下降到24.6%。
第二阶段:专项计划推动扶贫阶段(1986—2007年)农村贫困标准由206元增加到785元。
从1986年起,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地理历史等方面原因,国家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经过8年的努力,到1993年底,按照新标准计算,陕西贫困人口下降到500万人,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994年,我省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陕西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扶贫方针,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第三阶段:两轮驱动推动扶贫阶段(2008—2010年)。
2008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安排,扶贫工作进入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2009年,陕西创新扶贫模式,制定实施了“两联一包”、千企千村扶助等新的定点扶贫开发措施,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仅2010年底,就向贫困地区直接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200多万元,引进项目资金2.2亿多元,实施扶贫项目1300多个,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人均1196元新的扶贫标准,当年我省贫困人口减少到246万人。
第四阶段:扶贫开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11年--)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大减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11年,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我省也召开了扶贫工作会议,在国家基础上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自此,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全省上下两年不懈的努力,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按照我省2500元的标准计算,全省扶贫人数由2011年的775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575万人。
按照新阶段陕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步实现“两不愁、四保障”和“五大要求”,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使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证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为全面建设“三强一富一美”的西部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11年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以来,陕西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大、进展快、成效显著。据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按国家规定的2300元标准计算为410万人,较2011年减少182万人,下降了30.7%,贫困发生率为15.1%。随着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积极实施,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状况得到改善
贫困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时因地而异的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衡量和判断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定义的人口就视为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多少是反映当地贫困状况是否改善的主要指标。按照我省规定的2500元标准计算,2013年末,全省贫困人口为574.5万人,较2011年减少200.5万人,下降了25.8%。贫困发生率也由2011年的28.2%下降到2013年21.3%,减少了6.9个百分点。
两年来,贫困人口减少超过20万的地区有:渭南、汉中、咸阳和安康,分别为36.59万人、25.04万人、22.88万人和21.27万人;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分别是西安38.2%、延安32.8%和铜川31.0%;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分别是汉中、宝鸡、商洛和榆林。近年来,各地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实施各项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农村贫困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再创新高,工资和家庭经营是增收的主要来源
据监测调查资料测算,2013年,陕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439.08元,比2011年增加1932.98元,年均增长19.5%,增幅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5.8个百分点,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011年的521.9元缩小到64元。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增收的主要来源渠道。也是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1、工资性收入再迎新高。2013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陕西经济较快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外出务工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10.41元,较2011年增加639.1元,年均增长15.1%,比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高出0.1百分点,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0.5%,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再创历史新高。
2、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重要地位。据测算,2013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2949.38元,比2011年增加746.18元,年均增长15.7%,比全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高出4.7个百分点,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5.8%,在农民收入结构中仍处重要位置。
(三)片区县紧抓机遇,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我省连片特困地区覆盖60个县区,涉及贫困人口401.7人,占全省69.9%。其中: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片区”)包括秦巴山区29个县区、六盘山区7个县区、吕梁山区7县,共43个县区,贫困人口308.35万人。省级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省级片区”)包括白于山区6个县、黄河沿岸土石山区11个县区共17个县区,贫困人口93.35万人。
“十二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积极推行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到户三大战略,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为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又相继出台了《五大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和《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1、片区县争先恐后求发展,你追我赶创优先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加上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各片区县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呈现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2013年,在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争先进位排名中,前十位均为片区贫困县,分别是:秦巴山区5个、吕梁山区2个、黄河沿岸3个,较2011年增加4个。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速度超过15%的有6个片区县,分别是秦巴山区的平利县和白河县、六盘山区的千阳县、麟游县和长武县、白于山区的子长县,分别增长16.0%、15.0%、17.2%、21.2%、16.8%和15.5%,均明显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的速度;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12个片区县,分别是秦巴山区的留坝县、佛坪县、汉阴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和周至县、吕梁山区的清涧县、白于山区的定边县、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黄龙县、大荔县和浦城县,其中周至县增长速度高达48.2%,位列全省各县区之首,礼泉县、黄龙县、佛坪县和清涧县,分别达到35.0%、36.0%、31.4%和39.1%,远远高于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11.4%的速度。
2、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卫生队伍逐步壮大
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体现的是社会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的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基本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最为重要。2013年,我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全覆盖,五大片区有四个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了90%,分别是秦巴山区95.3%,六盘山区98%,白于山区91.1%,黄河沿岸土石山区91.6%,吕梁山区覆盖率虽然较低,但也达到了83.2%。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片区贫困县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省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为63.52人,较2011年增加10.78人。五大片区医疗卫生队伍也得到长足发展和壮大,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分别是:秦巴山区47.84人、六盘山区50.15人、吕梁山区51.81人、白于山区45.67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50.64人,分别较2011年增加9.22人、10.53人、13.17人、9.74人和12.25人。
3、片区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基础逐步增强 近年来,为了提高片区贫困县自我发展能力,我省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村一品”、“千村互助资金项目”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省以苹果、梨、猕猴桃、葡萄、烤烟等产业为发展特色的县区65个,其中片区贫困县34个,占54.0%,以关中为主要产区的苹果基地县多达15个,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40.6%和44.9%;烤烟主产县13个,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半数以上,分别达到59.1%和61.4%。
通过多年的扶贫支持,目前,关中果业、蔬菜,陕南烤烟、茶叶、药材,陕北大枣、小杂粮等已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民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
三、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挑战
(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值得关注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但由于近年来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人们在看病就医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农村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以勉县杜寨村为例,全村有贫困户55户,因病致贫的就有18户,占全村贫困户32.7%。主要原因:一是按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保大病和住院报销比例高,轻小病与门诊报销比例低。与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大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此项规定将增加酿成大病的潜在风险。二是为了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医,越是基层报销比例越高,越是更高级别医院报销比例越低,然而村、镇、县医院医疗水平无法满足病患就医需要,病情越危重的大病更需到高级别医院治疗,但报销比例又很低,导致虽参加合疗,大病患者家庭的负担仍然沉重。
(二)贫困地区升学率较低,为脱贫埋下隐患
贫困地区大部分家庭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加上交通等地理条件制约,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初中毕业升学率不到80%的有13个县,其中9个是片区贫困县,升学率最低的为吕梁山区的佳县仅为33%。初中升学率不高说明青少年失学人口多,受教育程度低的失学者就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其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进而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对贫困户缺乏精准识别,为帮扶工作带来难度
目前农村贫困户数的确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取上级层层分配到村的方式,因各村情况不一,在贫困户多、但指标少的村里,有部分确实贫困的家庭可能无法享受到扶贫政策,在情况相对较好的乡、村,拿到分配指标却没那么多贫困户;二是目前农村多采取的自下而上申报贫困户方式,源头数据真实性不能准确把握,某些‘优亲厚友’现象,容易造成不公平,产生新矛盾。缺乏精准识别贫困户的手段,给帮扶工作带来阻力,为扶贫埋下隐患。
四、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其他省份比较,差距仍然较大。从目前情况看,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基本省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3年,按国家2300元的标准计算,全省仍有410万的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发生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6百分点。
(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实现自我发展可能性小。而包扶单位选择并坚持走产业扶贫路子,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方面的支持。一是需要舆论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宣传产业扶贫的意义,号召社会各界及仁人志士关注产业扶贫开发工作;二是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按照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制定有利于扶贫产业开发的政策规定,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当中来;三是需要资金支持,实践表明,制约产业扶贫开发的主要瓶颈还是资金,而一般包扶单位的财力又极其有限。所以,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对于确有开发前景的产业项目,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金补助、甚至是倾斜性扶持;在解决产业项目的启动资金和生产性流动资金方面,银行应给予贷款扶持。同时,产业项目实施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社会融资渠道来吸纳产业开发资金。
(二)创新农村医疗体制机制,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一是增加预防性医疗服务。将体检等预防性服务纳入新农合的保证范畴,可有效促进参合者对预防性医疗服务的利用,提高参合者的健康水平。对农村参保人员鼓励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提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未来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二是试点引入商业大病保险。针对农村大病负担过重的情况,试点通过政府招标方式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并以新农合经办机构向全体参保(合)人员推荐购买商业保险机构推出的大病保险等险种,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大病负担。
三是改进因病致贫返贫群众的医疗救助方式。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尝试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疗费用服务平台,对于符合救助标准的农村重、大病患者,在新农合或商业大病保险的基础上,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医疗救助,给予一定的报销补偿。
四是尽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对于村级卫生室、镇、县的医护人员,应建立一套系统的医疗技能培训、医德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着重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人员对一般疾病的诊断和治愈率。其次对医疗机构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对医疗机构准入的限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服务价格的降低。
(三)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培养新型技能农民
一是完善教育政策,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把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性、长期性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通过提高连片特困地区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带动劳动力向外转移。在目前义务教育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学生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以减轻家庭负担,使贫困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个人脱贫、家庭脱贫。
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青壮年综合素质。支持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基础,发展若干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继续整合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科技培训等重点项目,鼓励职业教育集团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面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使他们成为“经纪人”、“土专家”,为乡村劳动力创业和外出就业创造条件。
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体现出的是“新型”、“职业”,即接受过一定培训或学习,具有较高素质、以农民为职业的,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农田管理者和经营者。基于对未来“无人种田”的思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问题,只有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懂科技、能创业的中青年劳动力重新回到广阔的农村来,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更多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让贫困农户在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受益,并最终实现富裕。
(四)完善贫困户信息,以户为本开放扶贫
一是完善建档立卡和贫困状况调查工作,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识别贫困户。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的基本权利交给基层群众,让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贫困户,以保证救助对象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以此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内容,并纳入动态管理。
二是以户为本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
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是公开透明发布扶贫进展信息
对建档立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就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脱贫计划、措施效果和结对帮扶干部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并予以公开,做到阳光透明、互相监督,相互促进。年底根据扶贫对象家庭变化实际进行重新核准,做到应扶尽扶,有进有出。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第二篇:海南贫困问题研究
海南省贫困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近几年,海南省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然而,海南省在脱贫工作领域中仍存在着海南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等问题。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海南省;贫困人口;问题;对策
20多年来,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截至2012年底,海南省GDP实现2855.3亿元,人均GDP达到5147美元。特别在2009年,海南省抓住机遇,全力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然而,仍有一批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益处,目前海南省贫困人口数为75万余人。这表明,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仍然是海南省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本文从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策建议。
一、海南省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截止2010年底,海南省共有20个行政区划。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1贫困人口49.52万人,占海南省农村人口的9.9%。同时,海南省每年因病因灾等因数导致再次反贫率达10%。贫困人群主要分布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部山区、革命老区和沿海干旱地区,其交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2006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人均收入不多于1300元,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超过1500元,人均GDP不超过2700元。并经2010年调整为人均收入不多于1893元,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2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海南省有5个,分别是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市、陵水县、白沙县。1通、信息畅通,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收入来源单一,稳定增收难度大。从贫困人口数量来看,截止2011年底,海南省为响应国家号召,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因此将扶贫标准从1393元增加到2650元,提高了90.2%,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0.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7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9%。尽管多年来海南省在脱贫工作进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脱贫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贫困人口所在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过去长期实行的救济式扶贫让海南贫困地区“习惯” 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而不是自力更生求发展,自主发展能力低。2011年,海南省五个国家贫困重点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251万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699741万元,支出是收入的6.65倍,财政赤字达594490万元,财政自给率平均只有15.04%,同比海口市2011年财政自给率61.28%,相差46.24个百分点。在财政自给率指标上,财政自给率超过20%的县(市)只有五指山市,为22.18%;临高县和保亭县两者财政自给率基本持平,分别为17.25%和17.92%;白沙县的财政自给率最低,仅为9.02%;排在倒数第二是琼中县,为10.00%。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关键在于自主发展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海南省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的低下,将拖累该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科教文卫、社会福利事业的向前发展,从而无法真正摆脱贫困。
(二)贫困人口所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在经济、旅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脚步明显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段时期以来,海南省各级政府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投入的经费明显偏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2011年海南省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7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70%,此两项指标合计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3.48%,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31.4%的平均水平,低了17.92%。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会使扶贫重点县(市)贫困人口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二、海南农村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勤劳向上意识不强。海南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较为保守,特别是通什、保亭、白沙、琼中等黎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原始社会遗风犹存,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财产所有观念不强。因而缺乏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主观要求脱贫致富的愿望不强烈。再加上多年来始终是扶贫重点地区,输血式的扶贫非但没有消除贫困,反而助长了“等、靠、要 ” 的依赖思想,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二)收入来源单一,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海南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一方面在种植业中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而在品质和种植结构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效优质农业所占的份额很少。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产品的深加工面窄量小,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取得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群众由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出打工机会少,这方面的收人比例也很低。由于扶贫仅靠简单的资金投人,没有建立起稳固的产业基础,也没有从思想观念上做到扶贫又扶志,达不到可持续的扶贫效果,当年投人资金暂时脱贫,但过后仍然存在返贫现象。
(三)农村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依然偏低。海南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在数量上一般不缺乏,但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则是突出的矛盾。特别是边远 山区的基础教育很难保证,影响了这些地区农村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低,科技成果推广难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制约了新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四)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纳克斯的 “贫困恶性循环 ”理论认为,经济落后国家或贫困地区的经济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资本,越是缺乏资本,越贫困,越是贫困就越缺乏资本,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海南贫困县市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完全是“ 吃财政饭”,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扶贫,而农村扶贫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投人作保证。按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计算的人均5000元的扶贫标准,若要解决7.3万农村绝对贫困人 口,至少需要投入扶贫资金3.65亿元,而要解决61万的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则需要投人扶贫资金30.5亿元。目前,海南农村扶贫资金主要以扶贫贷款和以工代赈资金两种形式发放,1994一1998年,全省扶贫贷款发放共3.7亿元,下拨以工代贩资金总共3.29亿元,每年发放两种资金的总和也不过1亿余元。可见海南农村扶贫资金极其不足,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易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不善,一部分扶贫贷款被浪费、挪用,甚至被卷走的事件时有发生,重违背了“以贫困乡、村、户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和受益对象” 的扶贫贷款宗旨。1994—1998 年,全省以工代娠资金发放过程中,竟共有2143万元尚未拨付网试想如此巨款可以让多少人脱贫2。
二、海南省贫困人口因地制宜脱贫的对策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发布,海南省委省政府应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结合海南省发展实际,选择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脱贫对策建议。
(一)以资源优势促转变。针对当前海南省绝对贫困人口生存水平低下的问题,海南省应整合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促使绝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根本转变。总的来看,海南省贫困地区具 备以下几个资源优势:一是土地和气候资源。海南省贫困 县集中在中部五指山脉区域,实有耕地面积17.07万公顷,且海南省地处热带,农田终年可以种植,部分农作物可实现一年2至3次收获,是我国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最佳地方。二是矿产资源。海南省目前探明矿种共有88种,矿石产地320处,大部分都分布在贫困地区。此外,位于省级贫困重点县(市)东方市、以天然气产业为主的化工城已初具规模,其资源可成为推动海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是交通便捷。海南省环岛高速公路1999年全线通行,贯穿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6个国家、省重点县。另外,粤海铁路的开通以及海口、三亚两座
海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中部内陆县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R ], 2000 国际机场建设的不断完善,都表明海南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只要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自身资源优势,必将带动海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 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集中扶贫资金着力综合开发在资金使用上,建议把各类扶贫资金集中起来,按照资金使用的不同途径,提高比例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和卫生、文化等事业上。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各类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保证重点扶贫项目的实施。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下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改革海南省原有的项目审批制度,变上报审批为上报备案,适当地 给贫困地区更多的自主权,从制度层面增加贫困群体获 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扩大他们的选择面,使其能够长期 稳定地生活下去,直至脱贫致富。最后,海南省政府还应 从反贫困的有效治理出发,将脱贫工作重点放在关注和解决社会公平和政府转型问题,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长 效供给和安全保障。
(三)与时俱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被确定为海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扶贫 在全省得到了重点发展。将国际旅游岛建设工程与脱贫 工作有机结合,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可以创造出以全行业 旅游扶贫动员为特色的海南省旅游扶贫模式。其中,2012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新设立的地级市行政机构三沙 市,可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项目,以海南省政府为主导,合理编制三沙市海洋相关规划,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结合 三沙市自然资源特点,从生态的角度,以高端岛屿开发为 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发挥海南省政府创新职能角色,对三沙市旅游业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在财政补贴、银行信贷、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以旅 游扶贫来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
(四)重视科技教育事业。脱贫工作还应重视海南省贫困地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成果,逐年减少新文盲的数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口素质。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机制,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农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广大农民获取农技知识,真正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领头人。政府要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服务性行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综上所述,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前提,透过多种视野,选择符合《纲要》要求的对策建议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 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定之.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J].海南人大,2012(3):14-24.[2]廖宇航.海南省城镇贫困现象初探[J].农村金融,2012(2):76-79.[3]吴珏,谢祥项,范士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1(5):156-157.[4]卫留成.关注光鲜数据后的贫困[J].决策探索,2010(7):82.[5] 谢平.创新扶贫机制,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海南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D].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 论文选(2008),2009:622-629.
第三篇:农民消费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农民消费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黄小葵
[摘要]在我国农村消费中一直存在着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环境不好、消费观念落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不高、城乡差距过大和消费成本过高造成的。因此,解决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摆脱贫困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关键词]农民消费;贫困;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质量
一、当前我国农民消费的特点
(一)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农村消费品市场分散、面广点多、管理难度大,好多地方属于管理的空白地带,给一些造假贩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广阔的农村市场几乎成为廉价伪劣市场的代名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农村的食品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的“三无”产品,有的甚至是过期产品。加之农民普遍缺乏商品知识,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及假冒伪劣商品识别能力较弱,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制观念也较缺乏,往往在消费行为发生的同时也给农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从消费结构上看,农民面临着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转变。近年来,农村基本生活需求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信、娱乐、医疗、交通等支出比重显著提高。但是区域间差异仍很明显。某些必需的耐用消费品在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市场上已基本饱和,而在西部区域市场上,特别是农村市场上却缺乏有效的需求。其实很多商品不是农民不想买,而是农民买不起。这是农村消费中存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贫困地区农民对一些生活用品所持有的态度是能少买就不多买,能贱买就不贵买,不是非买不可的就不买。所以许多商品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很难找到市场。
(二)一方面消费观念落后崇尚节俭,另一方面人情消费不堪重负
在我国农村,农民一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盖房子、婚丧嫁娶和子女上学等几件大事上。在平时的消费上,还是沿袭了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的传统消费观念。但在盖房子和结婚等大事上表现得会很不相同,盖豪华的住房、办豪华的婚礼,甚至买豪华的墓地已经成为证明自己富裕和地位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在农村,住房和婚礼的攀比现象十分突出。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人情消费负担。乔迁之喜、结婚生子之喜、子女升学之喜自然要大摆宴席,大家要搭礼钱,就连办丧事也无一例外要宴请亲朋。
同时,目前中国农村还残存着一定程度的烧香拜佛、祭祀鬼神等迷信消费行为,农民将大量的钱财用于身后之事。各种落后的、愚昧的、非科学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质量。
(三)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农民持币谨慎消费
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坑农事件屡屡发生,使得农民在消费时谨小慎微,不敢轻易掏钱。特别是对农用生产资料,往往货比三家,明辨真伪后谨慎购买。一些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像水电、通信、交通等与农民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
还相对落后。往往是农民费尽周折千里迢迢买回来的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产品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无疑增加了生活成本。
对于许多农民而言,一些耐用消费品存在着采购难、使用难、维修难的现象。农民不愿意花钱买负担,因此在购买时比较理智。
另外,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十分薄弱,农民面临着过高的医疗费用和子女教育费用,加上养老、住房等各种现实问题,导致农民不敢随意花钱,在消费方面自然也很节俭。
二、农民消费需求不旺的原因
(一)农民收入偏低,贫困人口多集中在中西部农村
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其中,中西部贫困人口占到总贫困人口的85.7%。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还有4977万人属于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因此农村低收入者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根据统计分类,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指农民在外打工获得的收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素质较差,他们在城市里多数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或者是做钟点工或者打零工,收入相对较低。因此,目前仅靠工资性收入增收的余地不是很大。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或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需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一般情况下,是指农村住户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例不高,变化不大。家庭经营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对土地的耕种,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生产成本太高的现状,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而农村消费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靠农业增加收入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家庭经营收入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弱化。综合以上原因,农民不仅现实收入低,而且预期收入也不乐观。
(二)不良的消费环境导致农民消费成本增加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企业在商品研发、产品设计、性能和结构等方面一直以城市为中心,重点去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忽视了广大农民的需求,造成了城市市场基本饱和、许多产品积压、农村牧区市场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农民真正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农村市场环境混乱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生活资料市场上,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假冒伪劣掺假等问题则更加突出,如出售过期农药、化肥、种子,以次充好等问题不仅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或颗粒无收,甚至由于劣质农资的使用导致土壤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政策,使得城乡之间在人口素质、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距从19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3∶1,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受的国家补贴以及扣除农民家庭收入按现行统计口径计算应交纳的税费以及用做生产资料的投入,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估计可达到5∶1的水平;由于城镇化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城乡劳动力市场尚未统一,城市劳务市场也没有完全开放,农民进城的难度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合理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愿望不能得到有效实现。
另外,由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速度的不均衡,使得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较大差异。从GDP增长率差距看, 1998~2002年的4年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且呈逐年扩大趋势。而且从人均GDP看,东部人均GDP, 2002年比1998年增长41%,西部人均GDP增长33%。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占我国人口60%以上的农民,在全国消费品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尚不及40%。
三、拉动农村消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措施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首先要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减轻农牧民负担。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绿色、特色和生态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减少农民的非商品消费支出。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一些发达省份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免费试点,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路,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好的政策不仅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可以拉动农村消费。如果将农民收入增加这种潜在的购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能力,不仅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全社会的消费品零售额,而且会扩大农村市场的份额。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迅速地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断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办事人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已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要稳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现在起就应该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富余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当前需要有步骤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在中小城市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居民待遇。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政府要加强引导,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城市文明素质,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二)更新消费观念是改变贫困落后状况的前提
更新农民消费观念的根本是从教育入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高中级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使新一代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和消费观;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农民学知识学文化的热情;移风易俗,婚丧嫁娶力求从简,不加重自己和他人的负担。在人情消费上,淡化金钱,注重情谊,把节余下来的资金用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更新消费观念不仅是要引导农民从单纯的吃穿用等方面的物质消费向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精神方面转变,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物质消费的水平上提高消费质量,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民在消费观念上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实现了从满足基本生活消费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从传统农村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方式转向市场化消费。但是,还有一部分地区在基本生活问题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一些农户还存在取水困难和饮用水受污染的情况。事实上,卫生的革命取决于观念的更新。因此,引导农民增加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引导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增加农民消费的重要一环。说到底就是使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的物质消费质量与精神消费质量。而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素质,促进农村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是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发育、提升农村消费市场质量、促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之一。
(三)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农村摆脱贫困的保障
我国正处于高效快速的经济发展时期,在城市消费市场日趋饱和的严峻现实面前,商业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适销对路、价格适中的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尽量满足当地农民就近放心购物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面对广大的农村市场,企业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有针对性地为农民生产质优价廉、结实耐用、使用方便、功能实用、返修率低的产品,让农民买到实惠,买得放心。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规范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形成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将大型连锁企业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发展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便利店、连锁超市等。导入代理配送制、直供等营销方式。结合农村实际,设立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着力解决农村市场产品质量低劣、假冒商品多、假劣农资等突出问题,为农民营造一个放心方便实惠的消费环境。
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和鼓励,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道路、通讯等方面的投入,保证农民买回来的家电能够及时便利地使用。在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缓解农民的压力。
(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使农民远离贫困的必由之路
解决农民收入和城乡差距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要有步骤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在中小城市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居民待遇。这是实现农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开放农村劳务市场。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城市文明的基本素质,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小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到200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1.8%,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
5.4亿;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分、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这样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当然,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需要现代城市经济体系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保险、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这不是仅仅依靠某个城市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依靠从国家政策这一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发展城镇化不仅能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还可以把农民工在城镇挣到的钱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尹世杰,蔡德容.消费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2]成思危.消费市场的分析与开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1.[3]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4]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5]刘小林.关于新时期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J].消费经济, 2005,(2).[6]王明祥,周建华.农村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J].消费经济, 2004,(6).[7]龚志民.消费经济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5月 第23卷第3期
第四篇: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困研究
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困问题研究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生存现状
1、贫困大学生基数大。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经济困难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比我国贫困人口10%的比例数还要高,可以看出大学里的扶贫任务比农村的还要重,因为扶贫对象是大学生。
2、贫困大学生上学难,费用大问题。
从学费上看,据统计,中国大学生的年平均学费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那么一年的总消费在一万一千元上下,四年的消费就是45000元。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来看,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布的全国九省一市3000名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中所述,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每月只有约250元。在大城市,这250元只能满足学生们的吃饭需求,还有约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其他同学的生活费平均在576元左右,是贫困生这项支出的两倍多。而高档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奢求。
3、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巨大。
北京青基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的高校中,经济上的贫困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贫困,与周围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相比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于战胜生活贫困,他们缺乏信心和勇气,继而产生对国家、社会和学校资助的依赖。对于大多数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单一,见识较少,认知比较狭隘,这造成他们超强的自尊心,在交往面前渴望交往又担心暴漏自己缺点,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人际交往上的恐惧和封闭心理。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勤工俭学。这样做必然挤占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可能最终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和学习障碍。受教育条件和个人特长单一的限制,他们在集体舞台上表演的空间很少,慢慢的也就造成了他们集体意识淡薄,凡事以个人兴趣为中心,自我意识明显等心理缺陷。
4、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据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仅有8.22%选择的是总是参加从未中断过,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既然勤工俭学机会少,他们就会
寻找外面兼职,以解经济贫困之忧。然而现实则是校外兼职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并且与专业知识基本无关,大部分是一些促销、家教之类的工作。同时学习与兼职时间存在严重冲突,多数学生不会平衡利弊,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贫困大学生眼里就业比普通学生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偿还学费或者助学贷款的困境,面临的是必须尽早承担家庭经济负担的重任,面临的是自己在城市里扎根立足的生存压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普通学生要高出很多。相关调查显示,对于将来的就业单位,80.83%的人希望将来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9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6.85%的人选择建设新农村。即便现在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没有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农村贫困大学生因家庭背景以及软弱的经济实力,致使他们在“公平”的应试初始就处于劣势,并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相互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致使他们就业更加困难。
二、大学生家庭贫困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40%的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绝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在全国农村平均家庭年收入线以下。贫困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外出打工及种田的粮食收入,这些低附加值的收入是极其微薄的。他们父母的知识水平大多是初中或更低而且缺少专门的培训机会,所以贫困生的父母寻求赠加家庭收入的机会就会更少。长期以来国家推行重东轻中西部,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中西部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在扶贫政策中不当等原因都加剧或造成了家庭贫困。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学生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加之这些地区群众思想落后,超生严重,一个家庭几个人同时上学的不在少数;在高校贫困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子女、父母下岗,这些家庭的大学生大多生活困难,经济无保障。而三分之二的农村特困生都集中在老、少、边、穷的山村地区。越是贫困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成就期望值通常也越大。父母宁愿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贫困生身上一般都寄托着将来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巨大希望。贫困生在求学过程中要承受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学生常为自己求学的花费有负疚感。这种压力既是贫困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当他们的努力失败以后迅速形成自惭、自责心理甚至离校出走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天灾人祸等变故出现的困难家庭,这种父母长年疾病或学生本人长年疾病、残疾,学生不但在经济上困难,学生的心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压力。
三、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自198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形式的“收费加以贷款为主的混合资助”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1、改革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逐步实行收费分担政策,力使大学生全部告别“公费”制,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用。
2、奖学金。指各级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个级别、各种形式的奖学金,用以支持家庭经济困难或学习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优秀学生。
3、勤工助学。指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针对经济困难生所设立的一些助学岗位,以便使他们通过从事不同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获得一定报酬。
4、贷学金。主要指政府、学校和金融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的免息或者减息助学贷款,主要由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两种形式。
5、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1)特困补助是指每年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拨出一定专款,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补助。(2)国家规定对部分缴纳学费确有困难和一些学习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区别情况减免学费。
四、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的对策
1、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各种教育培训,政府和一些社会群体可以为家庭贫困农民创造条件,通过开办各种培训对农民进行素质培养,为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永久动力。
(2)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开拓农业增收新渠道。政府可以帮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让其形成有体系的运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打开国际市场,为农民增收拓宽道路。
(3)将分散的农户由政府组织起来,以村为单位组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利用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建立好激励机制,能力强的、有技术的、有资本的农户可以多占股份,可以参与农业股份公司的管理,充分发挥其自我能动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国家要适当调整农村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增加对低收入农民的生产资料补贴、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以及运用新技术的补贴。
2、完善国家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当前资助高校贫困生的一种主要途径,虽然社会反响强烈,但此项工作运作不够理想,推进困难、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就是高校贷款学
生还款违约率过高和银行风险过大。各教育主管部门、银行、高校应密切配合、沟通设立以下相关机制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健康的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我国诚信制度,降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要设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担保基金;要全面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专题讲座;要增加政府制度投资,改善国家助学贷款信誉环境,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完成;要指导银行、高校在此项工作中达到互利效果,让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3、构建资助者与贫困大学生良性互动机制
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单纯依赖政府资助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各高校必须多方面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包括对助困工作的支持。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科技转化合作单位以及毕业校友的联系,争取让他们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以壮大助困基金。
针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贫困大学生失信严重现象,很多资助者称“失望至极”,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支持扔进了无底深渊却没有得到被资助学生的应有认同与感激,有的学生打过一次电话后就杳无音信,甚至甚至没有一次交流,以至于有的资助者撤回了资助金。这种状况的产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受资助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再就是资助者目的性过强而导致现有落差的影响。要解决这种现象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机制,构建资助者与贫困大学生良性互动制度,增强大学生心理辅导等。
4、加强大学生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
贫困生应该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加就业资本,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而不是像部分大学生那样昏昏度日。
贫困生要改变就业观念,创新就业方式,不能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拓宽就业渠道。选择自主创业、基层就业、民企就业等方式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应该降低就业期望值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也不单单选择沿海大城市,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改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的观念,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摆正心态, 合理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5、加强高校相关建设
加大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扶助,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心境,物质扶助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教育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中建立健全一个较为完整、完善的扶助体系,不仅应该包括“奖、贷、助、减、补、扶”
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还同时应努力创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长期、稳定、多途径的勤工助学来间接地加大贫困生的物质扶助,这不仅可以缓解高校直接用于补助资金的紧张,而且还可以克服一些特困生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另外,积极寻求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希望工程、企业赞助、社会兼职等)加大特困生的物质扶助,让他们在感受社会温暖中,调整心态,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其次,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完善和加强心理咨询处的工作,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解困”工作必须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心理咨询、专家讲座、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与途径。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让他们明确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方法,适时采用升华、宣泄、代偿、合理化等调适技巧,舒缓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冲突,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提高自身挫折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迎接生活的挑战。同时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完善、健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走上社会的必备素质,也理应成为必修课程。
第五篇: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560万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就有100.5万人,特困生就有44.9万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0%和8%。而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个比例则更高。近年来,大学生因贫困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反响很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注意到他们身上,并且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马家爵,众人已不再陌生。一个在校大学生,刚入学报到,与几个同寝室的好友一起打牌,在打牌的过程中因一点矛盾,他被同学指责没有牌德。于是便大为恼火,耿耿于怀。一种因家境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感让他觉得,其他同学都看不起他。于是于当日,竟将那几个同学残忍地残杀在寝室中。造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在校大学生杀人事件。是什么让一个如此年轻的生命竟成杀人恶魔呢?是贫困!据悉,马家爵的家境非常贫寒。贫困让他产生了自卑,被自卑感一直笼罩着的他一遇到点挫折,便思想很偏激,就认为别人瞧不起他。归根究底,就是贫困惹的祸。贫困真的如此可怕吗?如何正确处理因贫困产生的年一系列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
贫困生,当今已备受关注,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贫困,本来就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依我们国家现状来看,贫困差距很大。自然就有一部分家庭富裕,一部分家庭贫困。这都是很正常的现状。但是,大学生都是处在一个对一切事物敏感的年龄段。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很快的社会中,贫困自然能带给这些大学生或多或少的自卑。就是这种自卑,成为导致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因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
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上与别人的差距,而无法克服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有以下特点:1.不敢上台演讲,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且操有很重方音的。2.不善于交际,在公共场合时,往往选择沉默寡言,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3.喜欢自责,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自责不已,把责任都归罪于自己身上。4.喜欢独来独往,害怕攀比,当别人在谈论些漂亮的昂贵的东西时,如名牌衣服,鞋等等,就会尽量躲避,或是低头不语。5.宁愿委曲求全,不喜欢与人针锋相对,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也只会忍气吞声,不愿发泄出来,这样就会把许多问题积压在心里,等到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引发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面对以上一些常见的表现,积累一定时间后,自然就形成问题,一些人若能及时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能认真反复思索,最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能发现问题,但解决的途径不对。还有一些人不愿多想,只是一直地封闭自己。针对以上三种反应。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积极进取型。这类的贫困生面对现状,并未自暴自弃,而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地面对,他们并不认为贫困是难以启齿的,他们利用贫困给自己的压力,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主动地改善生活。把问题当成是挑战,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不卑不亢。二,激进型。这类人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而所做出来的表现也就是掩饰这些。比方说,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并不自卑弱小,就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昂,装成一副高高在上,对许多人或事不屑一顾的样子。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来显示出自己的出类拔萃。这类人在显示自己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更能反映他们内心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无助。
三,退缩型。这是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常采用的方法。他们为了躲避别人看到自己的“短处”,就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与周围的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不敢与他人去交流。面对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法也就是退缩。害怕别人触及到他内心的“伤痛”。在生活中,宁愿做一个弱小者。而在他们退缩到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后,他们的自卑感变得越强,精神上的折磨越大,心理上的问题越重。这时有的人忍受不住,选择自杀。
以上三种类型除第一类外,第二类和第三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无法正确面对自己,更无法正确释放自己。而这两种人在长期的生活后,心理问题越积越重,无法自拔。他们不愿与人诉说,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心里面想着。而最终就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这就导致了许多贫困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除了自杀以外,一些人还会认为别人抵触到他内心的“伤痛”,就一时冲动地与人打架甚至有杀人的怒气。还有一些人就产生了厌恶社会的心理,于是选择报复社会。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很不公平,还要将这种不公平显露出来,于是有人走上了报复社会的不归之路。
这些年,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了许多令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且越来越多。而这些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由谁来负责呢?
首先,社会的责任。贫困生问题的严重,我们社会不得不承担一部分责任。我们社会一直为贫困生提供的仅是捐款,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但却忽略了给他们精神上的抚慰。现在许多媒体出于好意为贫困大
学生摆脱困境而向社会其他人招资。大量透露其家中的贫困。但这无疑也是在揭人之短,大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但即使心中万分不愿意,也无奈。所以,这样做就会加深他们的自卑感。因此,社会不是要贫困生“心有所虑”地拿着资助,而是让他们心存感激地毫无顾虑地拿资助不让他们有任何心理压力。其次,周围同学的责任。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境较好,形成了花钱很随意的习惯。有时,他们并没有伤害贫困生的意思。但是,多花钱对他们自己来说这很正常,却给贫困生带来了自卑感。更有甚者,喜欢挥霍,攀比喜欢将事物按价位不同分为三六九等。这都是增加贫困生自卑的原因。最后,自己的责任。贫困不要紧,但不能缺少坚强乐观的精神。钱财可以缺,但志气不可缺。贫困已是现实,就该乐观地接受,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挑战。只要有足够的胸襟包容贫困,外来之言何惧!如果你竟被小小的贫苦所困扰,那只是你人生观价值观有问题。再进一步说,就是你不够坚强,不够乐观,心胸不够宽广。贫困本来就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你不能很好地处理它就是你自己的责任。
如何摆脱贫困对大学生产生的困扰才是很实质性的话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以上分析的几点原因,要做好这项工作,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一,社会的捐款,资助等已确实为一些贫困大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但为了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是无法做到的。所以,社会所做的不仅是资助钱财,而是提供钱财的同时,不让他们感到有压力。比方说,多给他们精神上的引导,为他们提供一些改善困境的途径,如兼职工作等。社会所做的不仅是物质的资助,也是精神上的引导。要让贫困生知道,贫穷并不是耻辱,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穷困的状况。现在社会上也不提倡媒体帮贫困生拿资助了。这就意味着大家已经注意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了,并且已经付诸于行动了。
二,勤俭节约是美德,挥霍攀比不可取。与贫困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其他人应考虑贫困生的感受。换位思考。同学相处就是几年,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所以不管贫困与否,都不要在意贫困。都要对贫困抱平常心看待。更不要把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践踏别人自尊的基础上。总之,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互敬互爱,是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最有效最重要的一点。
三,面对心理问题,要解决它,关键还要在贫困生自己身上。首先自己要正确对待贫困。然后用乐观,坚强去面对一切。要认同自己的价值。心态很重要,就是不要把贫困看成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其次,就要努力改变现状。在努力过程中,既能改变现状,又能锻炼自我,何乐而不为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之奋斗。把心思全集中在目标上,不庸人自扰,始终要保持乐观。去认同贫困。这样,贫困也是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