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3 23:2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第一篇: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一、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基于性别平等意识,我国农村女性面临着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对文化资本占有少,不良文化泛滥、生活方式单调落后,思想意识落后,平等意识和参政意识单薄,文化投入和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列小等文化贫困的现状,基于这些现状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性别歧视导致农村女性的教育资源被相对剥夺

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力。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直被中国妇女奉为信条,不能像男子一样接受规范的教育,妇女的教育在农村多数情况下处于被遗忘的状态。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对文化资源的享用。男人作为绝对的主体而存在,而女人作为绝对的客体和他者而存在,相对于男人处于边缘化的处境和地位。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再深造的可能性。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等观念在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重视对男性的深度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严重阻碍了女性潜能的开发和女性人才培养。

(二)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主体意识薄弱

从早期社会分工的层面上来看,社会分工所产生的价值判断认为“男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重要的,在文化上、道德上和经济上得到回报,相反,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次要的、附属的①”。这种“男优女劣”的价值观念形成以后,又反过来影响后来社会角色的界定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渐渐的统治与服从、控制与被压迫的模式在两性之间逐渐形成,男性处于主体地位,女性被物化,失去了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一切都以男性的标准和目光、按男性的需要和满足而定。同时女性自身也逐渐滋生了处处迎合男性需求的心理态势。

(三)传统落后意识形态影响下男权规训根深蒂固

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中,充斥着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歧视;男性角色是独立的、主导的和主动的,而女性角色是从属的、次要的和被动的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民主进步的思想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废除了一些封建守旧的思想,包括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但是在我国的农村,任然存在着培育这些思想的沃土,“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夫从子”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妇女。这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完全根除的守旧思想,在农村妇女们的骨子里早已形成了对这些思想的认同和接纳,都自觉的积极遵守这些规矩,而女性的权力和自主性就这样一点点地丧失殆尽。

(四)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使得农村女性文化消费不足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建设资金的供给相对薄弱,导致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女性被排斥在享受文化资源最边缘的位置。一方面,农村女性在如此窘困的文化资源中感受不到文化的吸引力,没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培育,也没有文化专业的人才对农村女性的指引,让农村女性找不到渴求文化的动力和学习文化的方向,处于文化迷茫的状态。另一方面,从农村女童说起,如果某个贫困家庭有两个孩子,并且是一男一女的情况下,往往男孩被送去学校读书的可能性会大于女孩,女孩会承担起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而放弃读书的权力,就这样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女孩由辍学女童变成了家庭妇女,而随之变化的还有社会对她们的认知,文化贫困的标签被牢牢的赋予给了她们。

(五)农业劳动女性化制约了女性发展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浩浩汤汤的打工流拥向城市时,同样也把照顾小孩和抚养老人的难题留给了农村,压在了农村女性的身上。迫于生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计,为了生存,她们只能牺牲自己,将所有的精力、时间、能力都花费在了家务劳作上。一个农村妇女要像个男人一样抗着农具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经不再是男人的专属,农村女性正在慢慢演变为田地里耕作的主体。恩格斯说过:“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劳动生产之外,而仅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③”。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女性还不具备能够从家庭私人劳动中脱离出来的条件,农业劳动女性化紧紧地束缚着农村女性的发展。

二、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教育机制对于提升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作用

针对目前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现状,需要全面发挥教育机制的作用提升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教育机制对于受教育程度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提高教育的层次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逐级逐层的扎实学习文化知识,扩大接受义务教育的受众面,全力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让有能力者接受高等教育。其次是丰富教育的形式机制,开展适合农村女性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形式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针对性,在教育的普遍性中突出特殊性,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可以专门针对农村女性的文化教育,开展有益于农村女性接受的文化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教育活动在农村女性中的开展。最后是教育的功能机制,在教育的功能机制作用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农村女性的潜能,拓宽女性视野,完善农村女性的社会功能,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机制在促进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设计的组织和决策机制有利于引导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在文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层面提供有利的引导,指引农村女性文化朝着大众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育农村女性文化的增长点,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更好的激发农村女性发展文化事业的兴趣和投身文化事业发展的热情。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流通的体制机制有利于拓宽农村女性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保障农村女性文化产品流通渠道和销售渠道的畅通,只有保障了文化产业的销路才能激发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农村女性文化产业的效益和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农村女性发展的作用

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直接关系到农村女性的发展程度和利益维护问题。良好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可以在制度层面上充分保障农村女性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将男女平等在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当中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有效的政策运行机制,可以调节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的方面,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出灵活的应对和调节。促使女性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支持。

(四)社会保障机制对于维护农村女性权益的作用

农村女性由于生理因素和社会角色的定位不同往往被标签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使其得到健康的运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维护农村女性的权益。然而,农村女性的保障问题往往都停留在了家庭的层面,由于社会网络的狭窄、家庭分工的不平等以及自身技能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只能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不突出。因此,在我国农村需要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充分维护女性的权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不仅可以为农村女性提供物质保障,还能在精神上给予救助,使其摆脱贫困的束缚,更好的发展自身权益。

(五)自我发展机制对于培育农村女性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

农村女性的自我发展能力弱既是文化贫困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造成文化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使得农村女性摆脱文化贫困的困境就不能忽视贫困主体的能动作用,自我发展机制的建立便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女性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女性自我发展空间,壮大女性自我发展的自信心使其农村女性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好的为自我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构建平等的教育机制重塑农村新的性别平等文化观

新的性别平等理念不仅仅是指女性同男性有同等的地位,还应该是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政策等在内的所有方面的平等,是在充分肯定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赋予女性的平等。因此,要构建平等的教育机制,在受教育权利和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保障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减小农村女性入学的年龄,延长受教育的阶段,积极努力避免辍学现象。

农村工作的计划、安排部署以及工作的开展中都应该将新的性别平等的观念充分考虑进去。将新的性别平等观念做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农村妇女的意愿,维护农村妇女的权益,为农村妇女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建设全面的文化机制加大对农村女性文化产业投入

建立有效的“县乡共管”的农村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加大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农村文化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中,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以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并形成长效机制。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必须尊重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文化个性,把农村的民主建设与调动农民在本土创业的积极性有机结合,利用农村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低于城市的优势,加强文化技能的培训,鼓励劳动密集型和环境和谐型的文化产业下到农村。同时,用心培育植根于农村的文化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展消费领域;支持免费开放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推动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支持推进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工艺美术流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区域等,使其能够获得市场机制下的金融和政策扶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问题。

(三)发展合理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向农村女性倾斜

在社会制度的建设方面:要建立能够充分保障农村妇女权益的社会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地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方面: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要在保障男女平等权力的基础上考虑向农村妇女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贴。落实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重点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救助制度建设,保障农村妇女在政治、教育、文化、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政策的实施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利益和权力,尽可能的为农村女性提供方便。政策的评估者在评估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时更要加强对农村女性的关注,完善不利于农村女性发展的政策,修改和废除与农村女性的发展不相适宜的政策。

(四)培育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的社会扶助体系

解决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就要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结合社会支持中的正式的支持和非正式的支持构建社会扶助体系消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具体的措施如下:第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社会扶助体系。在城市组建文化下乡帮扶队,队员由城市高校学生中的志愿者构成,定期走进农村,向广大的农村妇女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为农村妇女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班。以夜校、电大等形式为农村女性充电。第三,支持和扩充女性的公共角色,尤其是女性作为生产者、创收者、管理者、教育者、决策者等的角色。

(五)开创积极的自我发展机制唤起农村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

农村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已经被深深埋藏了起来,很需要有某种力量能够将它激发出来,而这种力量就来自增能赋权。首先,要让农村女性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认识到性别平等应该是全方面的平等,自己应该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社会地位、平等的政治参与、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其次,要在承认农村女性有能力的基础上授予其权力,激发农村女性身上所有的能力,重塑自我,让妇女参与发展计划和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实施,提高女性对社会发展的参与程度。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第05版:法律文化周刊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钟小凯

--------------------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法院文化一词发祥于上世纪末,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后,一些法院院长在当时文化热的影响下借鉴已在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概念,相继在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发表关于文化建院的文章,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后,法院文化作为专用名词开始在法院官方文件中出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法院工作。

法院文化的提出并非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在我国法院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个新鲜词汇,是根据我国法院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生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事物。

法院文化的内涵丰富,包括内在的法院精神理念和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法院管理文化、审判管理文化,包括对法院文化传统的挖掘和型构,以及借助法院文化的方法论工具价值使社会公众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院审判,使法院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代表,并最终养成法治理念。法院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切。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弗里德曼首次使用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法律职业者形成的法律文化,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统治地位,倡导“法院是法律中的王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的司法主导型的法律价值理念。国内一些法律文化研究学者提出,应从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出发阐释法律文化的内涵,并注重方法论法律文化研究。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在法院文化研究中,应努力发掘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并应注重在对传统文化型构或转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法院文化内涵。

法院文化具有法官文化、审判文化的印记,法院文化必须以法官为中心、突出审判特色,不能脱离审判、疏远法官而盲从中国古代文人情结开展法院文化工作,改变法院文化就是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的观念。要从法律、法院、法官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法院群体精神品质和群体精神,提炼出具有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目标。法院文化产生的土壤是法院,但又不能仅仅限于从法官、审判的角度来理解法院文化,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视角下对法院文化进行探讨。

第一,法院文化并不是“法院的文化”,而是“关于法院”的文化。

在法学理论探讨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所提倡的精神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以及法院中不同个体有关法律和法院活动的看法、态度、评价等观念形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法院制度和器物等。在法院文化建设实践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在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由此,有人将法院文化解读为“法院的文化”,法院之外没有法院文化。

“法院的文化”必然将所有的法院工作都纳入法院文化的范畴,不仅包括与审判工作高度关联的法院精神、制度规范、审判言行及法院大楼、法庭设施等,还包括法院所开展的捐助扶贫、计划生育等工作,法院文化成了一个大箩筐。同时,将不是法院形成的文化成果但与法院高度关联的文化成就排除在法院文化的范畴外,造成法院之外无法院文化,比如社会民众对法院的期待、社会与法院的互动等被排除在法院文化范畴外的情形。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不应只是法官群体,不能将法院文化封闭在法院内。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观念,而这种精神观念是法院群体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法院文化应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当前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法院文化实现法院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并在法治语境下努力勾画中国特色的法院文化图景。

第二,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法院文化应是具有审判工作特点的文化形式,必须体现法官职业特征,审判文化、法官文化是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法院文化和审判文化、法官文化也不能等同视之,不能将法院文化限于为审判工作服务,不能将法院文化功能限于提高法官素质。

审判文化是指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审判工作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载体。法院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部门,法院文化必然具有浓厚的审判特色,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首先,法院文化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司法主导型的法治社会,审判文化以促进审判工作为目标。其次,法院文化的渊源非常丰富,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文化构建都是法院文化的渊源,包括审判工作及其他法院实践,还包括法院外的文化表达。审判文化则侧重于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的提炼升华。最后,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而审判文化的主体更多的指向审判法官。

法官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实践中共同遵行的信念和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管理和组织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影响和决定法官行为的一系列职业意识、理念等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法官是法院之构成主体,主司法院审判职责,法官文化和法院文化之间联系密切。但是,二者依然存在显著差别。首先,法院文化比法官文化立意更高远,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而法官文化主要是依靠法官在审判工作中长期积累而养成。其次,法院文化主要是立足于法院,以法院为场域构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法官文化是站在法官的角度,强调的是法官素质建设。

第三,法院文化的重心在法院精神的淬炼,但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建设也不容忽视。法院文化的核心在于树立一种法院精神,提炼出一种价值、一种理想作为法院的追求,塑造法院的形象,其他所有外显的文化载体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内涵展开。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法院又是一个追求确定性、稳定性的组织机构,因此法院文化应该极其重视稳定性、连续性。一般来说,内在的精神内涵比外在的物质载体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内在的法院精神内涵是法院文化构成的基础部分,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从“关于法院”的各种思考和实践中提炼而来的具有法院特征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法院精神、职业道德、价值目标、群体意识等,以维护法院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凝聚法院职业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法院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是社会纠纷的最终裁判者,难以想象没有精神理念支撑的法院如何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唯有法院文化内含的精神理念能通过司法过程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无形的价值理念的培育和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必须通过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来传递、来养成。通过法院建筑、法庭设施、法官行为等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来养成法院文化也需一番工夫,尤其在法院实践中,对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内涵我们往往无从下手,而只能通过外在的行动建立起一整套表意系统,逐渐积累,养成文化的氛围。这种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往往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辛劳,需要投入极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强调法院文化内在的精神内涵的同时,绝不能轻视这种努力。当然,作为表意法院文化的载体,应该具有与法院相关或者高度相关的文化特性。具体包括由审判礼仪、行为规范等所构成的行为文化,法院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在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法院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所构成的制度文化。

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反映法官素养的法官行为文化,这是当前法院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如《从律师角度看法官素质》(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2月24日,第6版,法律之声)所言,有的法官法庭主持不知所云,有的法官庭审中心不在焉,有的法官对当事人、代理人无故发火,甚至有的法官当庭抽烟、打瞌睡等,都是现实中曾出现过的不良现象。如果法官缺乏法官修养,不遵循法官行为规范,损害法官职业形象,那么法院文化建设最起码的基础就会丧失,法院文化也将无从谈起。当事人希望什么样的法官,“社会”希望什么样的法官,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法院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套包括法院建筑、法庭设施等作为表意符号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理念。在法治社会里,社会公众往往将法院视为实现公正的地方,冠以“公平正义化身”之美誉。的确,法院的庄严与神圣可以通过巍峨挺拔的办公大楼体现出来,但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法院文化要体现审判色彩,以法官为本,但实现法院文化的社会价值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法院文化本身除了内部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法院文化的外部特色。法治社会的真正权威是公正的司法,实现公正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美好期望,更应该成为法院文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当前法院文化与社会的认可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化特质,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第三篇:基于性别不平等视角下的女性人才发展的政策保障

性别不平等下的女性人才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出发理解性别不平等这个现象,由于自然的分工,女性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在养育后代和家庭劳务,地位从属于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走出了家庭,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因素,限制着女性人才的发展。从女性参与科研学术的情况以及女性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上来看,显然的,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越是高端的领域,女性所占比例就越少,科研学术、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是如此。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从社会性别角度来分析,看包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积累过程中,与男性存在的差异,来对女性人才偏少的问题进行解释。由于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影响着对女性的教养方式、人力资本的获得、积累社会资本的方式等等,所以女性人才的发展机会和社会空间都远不如男性。对此,必须看到,信息和知识社会下,更加注重创新和人文性,女性人才必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政策上,应该为女性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女性人才 社会性别 性别不平等 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高,但性别不平等依然有许多表现方式。应该承认,历史上的性别不平等是必然存在的,这是基于两性差异,男女分工的事实。一直以来,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两性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女性哺育孩子,男性为养育后代提供经济支持,所以,女性总是依附于男性,从来都是男尊女卑。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更多地进入了经济领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地位自然提升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女性不仅能够做,而且能做得更好。首先一些传统的男性工作,比如体力劳动,大量地由机器所取代,于是女性也能从事这类工作。其次,男女思维存在着差异,男性是工具导向的,做一件事,就是讲究用此手段能否达成相应的目标,而女性更加感性,其领导方式是情感取向的,在现代社会的管理中,情感性领导更能适应这个工作,所以是十分需要这样的女性人才。同时,由于文化滞后的规律,经济的发展总是快于思想观念的变化,女性在职场中遭到的性别歧视正是符合这个社会对女性社会性别的期望。所以,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道路之上,存在着透明的玻璃顶。在婚姻市场上,婚姻梯度就讲了这么一个现象,不仅女性偏上行择偶,而且男性大部分不能接受配偶比自己更强大,于是就会出现剩女的现象,剩女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但这也是在整个社会性别期待的文化中存在的,剩女似乎是个人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必然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的角度下,来分析女性人才发展制约因素及其社会根源,以及女性人才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女性人才相对少的表现以及根源分析

(一)、女性人才怎么界定?

在原始社会,女性采集,男性打猎,两性的分工保证生存和繁衍,女性由于本身要孕育后代,大量的时间花在家务上。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机器大生产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包括女性劳动力,女性开始从家里走出来工作,这伴随着女性经济情况的改善和地位的提高。刚开始,女性能从事的工作也是比较低端的,与食物、家务、照顾相关,比如家政、护士等等,而信息化浪潮又将女性推向了一片新的天地。曾经更多地由男性主导的职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的身影。女性人才是指能以其创新、才能智慧和技术专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成绩和较大贡献的女性。

按照职业分类的话,可以分为政治人才、经济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文学人才、艺术人才等等,在军事领域,可能更加少。大致来讲,科研学术方面和社会管理,应该是女性人才发挥才能的大舞台。

(二)、女性人才参与科研学术和社会管理的状况

徐延辉曾撰文概括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参与度问题。“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1972年以前,女性在物理学的各个专业中所占比例低于10%,在数学专业中所占比例低于20%,197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只有8.7%是女性。在1973—1983年的10年里,获得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学士的女性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从1973—1994年,科学和工程学各个学科中的女博士比例从18%增加到37.4%,在生命科学领域,女学士和女硕士的比例从29.6%增加到51.2%。虽然自从1970年代以后女性科学工作者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女性远未达到与男性分庭抗礼的程度。1996年,占美国人口总数51%、劳动力总数46%的美国女性,只占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22%(黄育馥,2001:92)。在经济学研究队伍中,女性所占比例也比较少,在世界各国经济学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当中,女性研究者的数量与男性相比都算少的。研究的层次越高,女性的相对比例就越低。比如,在美国大学经济学系当中,女性教授约占全日制教授的6%,女性助理教授(相当于英国高级讲师)占助理教授的28%(Blank,2000)。杰出的女性经济学家数量很少(Freeman,2000)。与在其他研究领域不同,女性在社会学界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主要标志是女性社会学家数量显著增长。以美国为例,1970年,美国社会学界只有18%的博士学位是授予女性的,1988年这个比例达到53%。与此同时,女性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人数也有所增加,到1991年,女性占社会学终身教授的比例为20%、副教授30%、助理教授46%,在美国社会学学会的理论部也有28%的成员是女性(吴小英,2002:126)。”(徐延辉,2006)

在政治管理方面的参与情况,可以用女性参政比例来表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一直远远低于男性,其中第一届和第二届为12%左右,第三届以后上升幅度较大,第四届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22.6%),此后连续20余年一直保持在21%左右。而女性在政府部门中担任高级职务的比例也很低。在经济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女性就业比例、职业构成和职务构成比例。据统计,女性在职业结构分布中处于十分不利地位,按照行业划分,女性从业人员超过或接近男性的行业分别是: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女性多于男性);商业服务业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男女从业人员比例接近)。在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行业中,女性从业人员均少于男性。比如,在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者中,女性仅占27.8%;在科研机构中,女性占37.2%;在综合技术服务业,女性占35.6%;在公共服务业,女性占27.9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第874页数据计算得出)。从女性就业分布格局来看,在行业分类之下,越能显示出社会地位的行业,男女从业者的比例差距就越大。即使在同一个行业中,男女职业分别也有巨大差异。在同一个行业中,各个单位负责人大多数是男性,男性扮演管理者、女性扮演被管理者的角色;即使同为管理者,男性的职务一般要高于女性;男性从事的一般是附加价值高的复杂工作,女性从事的一般是附加价值低的简单工作。

(三)、从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角度来分析女性人才在职业发展中的劣势

布迪厄指出,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它需要时间进行积累,并且要用一种具体化的和身体化的形式进行,同时资本也是一种获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一种进行自身再生产的潜在能力。

从最简单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角度来看,女性所受的正规教育与男性相差不多,但是在职培训等方面,女性能够得到的投资却相对少了,因为正是在职业生涯开始不久,女性就会经历养育孩子的阶段,要么退出劳动力市场,要么一边工作,但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事件在照顾孩子上,对于单位来说,给女性职工的长期在职培训的收益没有男性大,总体说来男性收到专门训练的机会比女性多。人力资本需要时间积累,而这一过程之中,大部分女性会在照顾孩子和家务上耗费比男性更大的精力。而对男女工资差异的研究汗牛充栋,大部分表明女性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即使是在相当的行业和职位上,付出相同的努力程度,女性的收入依然较低。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布迪厄认为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所有领域,并取代政治和经济等传统因素而活跃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是说,现代政治无法仅仅依靠政治手段解决问题,而现代经济也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活跃。文化资本有三种基本形态:身体形态、客观形态和制度形态。身体形态文化资本是指通过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和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品味以及感性等文化产物,最终只能体现在特定的个体身上,客观形态就是物化状态,就是书籍、绘画、道具、工具以及机械等物质性文化财富。制度化形态文化资本是指将行动者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考试的方式予以承认并通过授予合格者文凭和资格认定证书等方式将其制度化。

社会资本,虽然概念很多,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有许多种类,他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处于同一结构中的个人的某些行为,具有生产性。社会资本的功效可以概括成为个人提供各种物质支持、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情感支持以及能够使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内在化,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社会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资本获取就业的信息和机会,成为人们最为经济、最为现实的选择。

从社会性别角度入手,分析女性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被家庭歧视的社会原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女性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所处的不利地位是由父权制文化造成的。父权制文化由两个核心制度构成:一是男权家庭制度,即以父系为中心的家庭权力结构,表现为父亲、儿子在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分配中拥有优先权;二是性别分工制度,这种制度将社会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部分,其中公共部分——涉及到对外交往、公共决策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部分,主要由男性来主管,而私人领域——主要包含内务管理和执行决策等“小事”部分,则由女性来承担。以性别分工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社会性别意识是造成男女两性社会地位差距的主要根源。性别分工通过家庭和社会双重机制强化了社会对男性的偏好,使男性在教育、就业和公共管理等各个领域比较容易地获取各种稀缺资源。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在家庭进行投资决策和教育资源分配时,社会性别意识就会发生决定性作用:在家庭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家庭都会将有限的资源向男孩倾斜。性别分工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就业隔离,可以分为行业隔离和职业隔离两个方面。行业隔离主要表现为男女从事不同行业,比如男性主要从事重工业、采掘业、运输业等行业,女性主要从事轻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职业隔离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个行业中,男女从事的职业和职务不同,比如,即使都在轻工业,男性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和裁剪等技术工作,女性则主要负责缝纫、熨烫等技术性不强的工作,男性从事的多为附加价值高的工作,女性从事的多为附加价值低的简单劳动,社会分工造成两性收入差距始终保持在一个本不合理、但男女双方却都认同的差距上。

二、女性成才的制度支持

同男性相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更缺乏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社会力量的支持。所以,政府政策对女性人才的支持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政府应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政治资源。由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女性就业机会的分布在城乡之间、在不同的阶层之间都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应该分层次为女性人才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于具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女性、商业精英和政治精英构成的少数女性,社会保障主要提供政治资源,保护女性免受就业歧视,此外,学历越高生育率越低,社会保障应该在满足高学历女性的生育需求方面提供某些政策支持。对部分底层女性群体给予以缓解当前的生活困境,这能够防止贫困向下一代传递。转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等对个人生活具有较大影响,农村地区人口和低学历无技术城市人口最容易成为社会的脆弱群体,而低学历、40岁以上的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和城市失业妇女成为社会最底层群体。为她们提供最实际的支持,就是为明天的女性成才铺就道路。

最主要的还是教育,政府应该给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如果考虑代际影响因素,那么这一代人的知识贫困是上一代人知识贫困或收入贫困的结果,如果一个成年女性同时遭受收入贫困和知识贫困,那么她的儿女遭受贫困的概率更大。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对女性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男性收入的影响,女性教育收益率大于男性教育收益率,城市女性教育收益率大于农村女性的收益率。要提高女性在各个领域里的成才率,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将女性受教育权落实到实处。

三、小结

本文分析了女性人才短缺以及女性地位较低的经济社会原因,通过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促进女性人才的发展。要意识到,女性是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男人的依附者,只有这样,男女两性才能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良性竞争,让女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延辉,女性成才与社会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

[2]张广利,桂勇,社会资本:渊源〃理论〃局限,河北学刊,2003(5)

第四篇: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 分类:大学学报作者:李 莉 彭世文字数:2867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摘要]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化堕距、文化分层、文化选择、文化形态、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大学文化是高层次文化,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大学文化带有继承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等特点。走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研究;文化选择;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5-0123-0

4文化研究无疑是当今人文社科领域中一门显学,是当代知识生活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领域,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的现实参与意识、尖锐的社会批判精神,使其在学术界日益成为一种被人广泛运用的有效分析手段乃至时髦话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的成果及理论范式的不断引介,国内一些理论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见解,国内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特别是用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研究大学文化更是一个热点。

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以文化人的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使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一)关于文化和文化研究

“文化”的概念历来模糊而不确定,千差万别。克鲁伯(A·L·Krober)与克拉孔(Clyde Kluckhohn)曾检讨了一百六十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认为文化是一种成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这种看法“同时注意到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因此在社会科学家之间获得广泛的流行”。与“文化”的多义性一致,“文化研究”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安德鲁·爱德加、彼德·塞德威克认为文化研究有两种定义,一是泛指对文化的多个方面的研究,在此意义上它等同于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和文学批判等学科的学者对文化进行多种理解和分析;二是特指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

“文化研究”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文化研究”是对于“文化”的研究,是运用各种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种志等各种分析手段对某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一种较

为传统、宽泛或广义的理解,人们从文化的视野研究文学以及其它社会问题,文化研究提供阐释的参照背景。其二,“文化研究”是通过文学或其它社会问题来研究文化,前者充当了后者的注脚,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关注的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以及新的结构性压迫的形成,致力于考量它们与文化经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研究成为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进行反省和思索的一种最具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因而我们可以把“文化研究”视为一种分析的立场、策略甚至技术手段,它表明一种参与的、批判的、实践的态度,为我们研究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框架与运思理路,简言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指导。

在当前大学文化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大学文化视为某种具有超越独立品性与普遍永恒价值的事物,而没有把这种文化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来加以剖析。如果把大学文化视为一种具有特定时空规定的社会结构的话,“大学文化研究”首先是关于“大学文化”这一局域性的、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文化研究”;其次,它可以是关于“大学文化”的文化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策略的大学文化研究”。因为研究立场与视角的选择,意味着迥异的研究对象、运思理路乃至研究进路。大学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而更应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契入点、对我们所处时代与社会作出深刻理解与剖析的研究。大学文化不再是大学围墙内的单一文本,而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一方面,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微缩景观;另一方面,大学由于其自身对于某些价值理念的坚守与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二)文化堕距理论:大学文化应引导社会先进文化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构成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了较大差距或错位时,就形成了“文化堕距”。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变迁时,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较快,其次是风俗、文化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文化变化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进而造成了社会问题。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而引起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关系紊乱和社会行为无序,必将产生文化堕距,也势必影响到大学文化中。以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有着自身结构的有机整体,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旦社会结构中的任何部分出现了功能失调,都将使大学的文化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从这一理论出发,“文化堕距”对大学文化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大学文化应是属于变迁较快的一方,也就是说,应引领社会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创新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与社会其它部分出现的“文化差距”,必然使得体现文化重要载体——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受到挑战,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关于道德滑坡、价值移位、信仰迷茫等现象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更担负着创造新思想、新文化并以之来辐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保持与社会生活的适当距离,对社会需求作出理性审视,并为社会文化进行价值定向。它不断的制造“文化堕距”,同时也在不断的修复“文化堕距”,使其达到动态的平衡。

(三)文化分层理论:大学文化是“大文化”与“文

化多元”的统一

西方关于文化的主流研究基本认为:首先,文化是由某一群体共享的因素构成的;其次,文化是组织成员行为的解释框架;第三,文化既是所有成员共享的,但是不同群体的文化具有典型性。当代著名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曾把文化界定为“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这些学者对文化的理解多数时候认为文化是潜意识的,它体现的是一个特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从种种关于文化的表述中,我们还发现研究者倾向于文化是分层的。如文化分层的“冰山模型”(Iceberg Mode)把文化分为外显、内显两层:一层是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包括行为规范和技术制品;另一层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洋葱模型”则把某一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思宾塞-澳蒂提出的分层在“洋葱模型”中显得更符合逻辑。她把基本假定和价值观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作为民族文化的内部核心层,包括信仰、态度和习俗;它影响着外面的“体制和制度”层;再接着外面的一层是“仪式和行为”、“人工制品和产品”。前者代表人的行为模式,后者代表非行为模式。该模型与“冰山模型”相比,更易被学界接受:第一,文化分层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二,对价值观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因而把价值观表述得更加精确。对于大学文化研究来说,“洋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化不同维度内容的分析,针对某一文化群体搜集资料,并对该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所谓静态描述。其次,可以根据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界线分明或者单向影响的就内部因素之间如何互动来考察某个特定大学文化形成的过程,并且进行一定的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一个没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大学,可以尝试利用制作标志等“人工制品”来塑造大学成员的态度和规范,可以通过启动礼仪和仪式系统来影响制度文化的改变等。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传统的大学则可以通过启动外围层次——“人工制品”、“礼仪”与“行为”或“体制”与“制度”——影响或引导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借助文化分层理论,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文化”与其元文化(例如社会文化,先进文化等)或者与亚文化(例如院系文化、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大学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与非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由多种“小文化现象”构成的集合体,考察一种文化不能忽视大、小文化之间的联系。法国人类学家莱韦·斯特劳斯认为,如果缺乏“大文化”(culture)的参照背景,就无法理解各种“小文化”(cultures),不同的“小文化”以“大文化”作为参照对自己的特定模式给予阐释。文化不是多种文化属性的总和与累加,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诸多因素共同构建的集合体。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文化”概念,以便更好地解释一些文化现象,包括大学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决策方式、管理风格、成员交往方式、校风、校训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功能和作用。

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共享的,但是它强调了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解释功能,也指出文化处于人性与人格之间,是不能被遗传和继承的,尽管组织成员享有共同的文化,而表达自己的文化都要经受个体人格的调控。因此,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对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理解。

(四)文化形态学理论:大学文化的“挑战与应战”

文化形态的理论源于摩尔根、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汤因比等创建与发展的文化形态学理论。这是一种关于研究人类社会总体以及不同区域文化形态差异的理论,其理论本质在于以文化哲学以及文化比较的话语揭示人类社会总体或不同区域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规律。汤因比认为“挑战——迎战”是考察人类社会文化形态演变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形态学的方法就是“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予以考察和比较的方法。文化形态学理论既可以揭示某个文化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从理论上反映创造其在文化形态的相应人类群体当下呈现的生存方式及其可能的优化、发展途径。解读大学文化的内涵,可知大学文化内部呈现的各种形式连同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约束促动的形态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一个具体的、生动的、特殊的、微观层面上的文化形态,并从本质上反映大学的生存方式、竞争方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以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为基本语境的无边界时代,遵循“挑战——应战”的基本法则,采取文化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大学文化,其本质就是要以深刻的根源性的方式重构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增强大学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实现以人文价值为主导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教育文化回归,最终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目的。

(五)文化选择理论:大学文化在文化批判中前行

文化选择是人们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通过文化选择,人类文化得以进化。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传播与创造的机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进行着文化选择。大学具有文化属性,它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成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即文化传递、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要实现大学的文化功能,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蒋梦麟认为大学有三股势力:校长、教授和学生。这些人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主体。大学的管理者(以大学校长为代表)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文化选择中主要体现在:建立和规范大学价值体系与确立大学理念;增强学校凝聚力,进而强化师生对大学所选择文化的认同;通过硬件和软件建设,增厚学校文化底蕴,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充当协调人;等等。大学教师(以教授为代表)是大学教育和科研活动的主体,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最终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其在文化选择中的作用体现在:规定、维护大学文化选择价值标准,创建、培育学科文

化,承担、实施学校文化选择,引导学生文化;等等。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也对文化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选择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将新的文化因素引进校园,甚至出现“文化反哺”现象,改变学校文化面貌;进而使大学对已选定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其所形成的青年亚文化对大学文化选择具有较大冲击,而青年亚文化所特有的反叛性对大学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也可以产生破坏性的负作用。

大学文化选择首先表现在以文化批判为文化选择的推进机制,大学的文化选择总是紧随着文化批判而展开,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文化更新机制,并带有双向选择的特点。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文化选择一方面可以推进文化的进化,另一方面则规范社会价值体系,成为“社会良心”。对于大学的发展与大学教育自身而言,大学文化选择既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模塑,提高个体的文化选择力,也将促进大学文化创造,孕育发生大学文化精神。

(六)文化自觉理论:大学文化必须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反复倡导的一个理念。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自觉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第二,要自觉到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条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须进行新的现代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三,要自觉到我们今天是作为全球的一员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因此还要审时度势,了解世界文化语境,参与世界文化的重组,使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对自己文化的全面的自觉。

“文化自觉”观点对于研究大学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由此也引发出一个文化转型时代的到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尤使大学人的“文化自觉”显得日益紧迫而重要。提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反对文化浮躁,反对文化作秀。

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大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大学文化自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化选择的自觉与文化的创新。在文化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借鉴与综合创新,传播、引导先进文化:以“大学人”的责任自觉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把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思考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利用不同学科团队共同担负起社会文化系统的预测、修复、综合、完善;认真做好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工作。可见,大学的“文化自觉”根本在于文化创新,使大学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文化,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社会改革和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持。

第五篇:女性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女性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结合性别教育,引入女性视角,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和语文课外活动,让女学生接触并学习语文教学中的杰出女性形象,学习她们身上的良好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建构高职女生的正确女性观,并进一步把语文教改引向深入。

关键词:女性视角;高职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14-04

阴阳组合天地,男女组成世界。既然两性存在着性别差异,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就可以结合性别差异来进行教学。一般文科类的五年制高职学校以女生居多,因而女生教育是整个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可以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女性形象来建构高职女生的正确女性观,进行引入性别差异的、在女性视角下的语文教学改革。

一、从高职女生现状分析引入女性视角进行语文教改的必要性

本文的高职是指五年制高职,即招收初中毕业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可以直接拿到大专文凭的学校。五年制高职女生直接从初中升学上来,年纪小,阅历浅,难免受当今社会思潮的影响,因而有必要了解高职女生的现状,了解她们对自身、对女性持怎样的一种态度。

笔者曾在一所高职学校,对高职新女生做过调查,主要调查两个问题:1.你是怎么来到高职学校的?2.你对早恋现象以及社会上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骑在单车上笑”等观念和说法有什么看法?

对于“怎么来到高职学校”这一问题,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一些同学成绩还行,喜欢旅游、财经等专业,家长也觉得女孩子读个大专过得去了,因而自主选择了高职学校;一部分同学初中阶段读书非常用功,但由于基础或智力水平等客观原因落后于他人,只能到高职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同学是初中阶段分心较多,学习成绩上不去,中考前凭小聪明恶补几个月,终于考取了高职学校。

对于第二个问题,一小部分女生认为毕业后凭着自己的青春美貌找个男性嫁了,可以少奋斗很多年,她们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样的观点,并赞同早?佟5?绝大部分女生认为既要“干得好”“学得好”又要“嫁得好”,仅仅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一个有钱的男人身上,既不可靠也不现实。她们认为,必须靠自我奋斗,认真读书,只有在校期间“学得好”,毕业以后才有可能“干得好”,有了自己固定的工作和事业,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女性才有可能在社会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由此可见,大部分高职女生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清醒,有比较正确的女性观,认为女性必须独立、自立,才能在家庭和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但也有一小部分女生得过且过,认为女孩子早点嫁人,找个好人家就可以了,拼死拼活读书、努力不值得。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女生的思想和行为,但同伴之间容易互相模仿,因而产生的恶劣影响不可小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语文课改中引入女性视角,让女学生接触并学习语文教学中的杰出女性形象,来建构高职女生自身的正确女性观,使语文教改具有针对性,并把语文教改引向深入。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引入女性视角的作用

高职女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一般处于中下游,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学习成绩不占优势,但她们同高中女生一样,都是“90后”或者“00后”,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宝贝,都有自己比较强的个性,如果一味对她们进行灌输教育,你应该怎样,你不应该怎样,势必会引起高职女生的反感。

高职语文教学也是如此,硬性的灌输所起到的作用寥寥。作为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面对高职女生的现状,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引入分性别进行教育的方式,引入女性视角,采取高职女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和演讲、采访、听讲座、课外阅读等各类生活化的语文活动,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女性形象,引导女学生学习这些女性形象人格当中值得学习、令人尊敬的部分,建构高职女生正确的女性观,使她们把自己打造成为既有高雅的气质、独特的女性特质,又有自身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能以内外兼修的魅力形象立足社会的当代新女性。

三、女性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初探

(一)语文课堂上分析女性形象个案

为了在女性视角下开展教学改革,建构高职女生正确女性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文教学女性形象案例来了解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的爱情观,建构高职女生的正确女性观。

笔者选取了三位中国女性的爱情作为个案,分别是《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边城》中的翠翠、《致橡树》中的“我”。《致橡树》是一首抒情诗,因而可以把其中的抒情主人公“我”看作诗人舒婷。这三个案例横跨古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代,有一定的代表性。

出身于封建社会贵族世家的崔莺莺认为,“金榜题名”仅仅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她追求纯真专

一、天长地久的幸福爱情,“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并不看重“家世利益”。

崔莺莺尽管已经为了自己的爱情幸福做了不屈的抗争,但她还是有一种不安全感,有一种怨妇心理,因为前路漫漫,山高水远,张生赴京赶考,崔莺莺无法陪同前往,也不能预知会发生些什么。“渐行渐远渐无穷”,离愁渐深,崔莺莺只能在无尽的担忧中等待张生的归来,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封建社会,这是一种何其艰难的精神折磨?

聪慧、坚定如古代贵族女子崔莺莺,她对爱情的担忧其实也源于封建社会女子经济上、人格上不能独立的现实。

时间流转到了现代,我们来看《边城》。诚如作者沈从文先生所说,《边城》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田园牧歌,翠翠是“爱”和“美”的化身,但小说同时也是一出悲剧。它通过对翠翠与恋人傩送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翠翠在无奈、被动地等待、守望,“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从崔莺莺到翠翠,她们都在等待,崔莺莺在等待张生的高中,等待张生赐予自己一生的忠诚与幸福;翠翠在等待那个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傩送。

作为女性,谁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幸福?怎样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我们可以结合当代诗歌《致橡树》分析。

当代著名女作家舒婷在她的诗歌《致橡树》中给出了她自己的回答。舒婷认为,女性不应被动地被别人选择,而应该主动地去选择、去追求。舒婷理想的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怀的基础上,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依相伴。

在学习《致橡树》后的小组讨论中,很多女生觉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比较片面,“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骑在单车上笑”更不可取,女人把一生全部的幸福全部系在一个男人身上是不现实,也不可靠的。不少女生提出了自己理想中的爱情模式:互相学习、并肩工作、共同成长,一起经营爱情、家庭,让爱情之花常开,让幸福之树常绿。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以崔莺莺、翠翠、舒婷三位不同时代的中国女性作为典型,剖析经济上、思想上没有独立的贵族小姐崔莺莺对不能把握自身爱情婚姻的无尽担忧,天真单纯但一直依赖旁人的没有独立意识的乡村少女翠翠对爱情的无奈守望,当代知识女性舒婷对自身事业与平等爱情的勇敢追求,从爱情观、女性观方面给予高职女生以启示。

(二)语文课堂外开展各种有女性特点的语文活动

除了语文课堂学习,高职学校还须根据高职学校特点及学生实际,开展大量生活化的语文活动。比如,以“历史上和生活中的杰出女性”为主题,邀请学者、礼仪专家面向女生作讲座,在广大女生中开展读书、采访、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比赛等。在这些面广量大的语文活动中,高职女生自然接触到历史上、生活中各类杰出女性,慢慢受到她们思想认识的熏陶。

比如某高职学校曾经邀请知名形象沟通师赵蕾女士来校,主要面向女教师和女学生作题为《为人师“表”》的形象设计报告会。赵蕾老师以自身实例为切入点,以希拉里的时尚蜕变过程引出“形象设计”的重要性,??调为人师“表”。通过图片对比,直观地从服装、配饰、发型等角度讲述教师如何提升职业形象,学生如何从容应对面试等,即魅力形象更多来自于抬头、挺胸、坐直等细节中流露出来的自信。报告人妆容细致,气质优雅,本身就是形象设计的典范。通过参加形象设计报告会,女生们懂得扮靓自己是一门学问,不是抹口红、涂眉毛、烫头发那么简单,要想有高雅的气质,还须努力学习许多新的东西:比如社交礼仪、服饰搭配等。

某高职校还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苏州中学副校长蔡明老师来校做学术讲座,并由省级女性观课题组的6位女同学组成采访小组,对蔡明老师这位现实生活中的杰出女性进行语文采访。采访前同学们先上网搜集蔡明老师的有关资料,撰写了采访提纲,主要就兴趣爱好、如何克服学习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女孩子的美等问题采访了蔡明老师。

蔡明老师告诉同学们,她是由于高考中的一个小失误才走上地理教学这条路的,既然教了地理,又喜欢旅游,她就把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利用暑假走遍了大江南北,蔡老师说:“从书中学来的,那都是别人的;只有自己从生活中体会到的,才是自己的。”旅游使她胸襟开阔,也看到了贫困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这样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宽容,懂得同情别人,并把游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给她的学生们,使她的学生爱上了地理这门课。

对于如何克服学习、工作过程中的困难,蔡老师的回答是“不向困难低头,有坚持的精神”。蔡老师为了研究湿地文化,利用了大量业余时间,她是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人,期间克服了多少困难是不难想象的。蔡老师还觉得和充满朝气的学生在一起,最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蔡老师认为,女孩子要有开阔的胸襟,走到大自然中去,学会感受大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逐步使自己变得大气而自信。

从随后女同学们递交的采访感受看来,她们确实在对蔡明老师的采访中学到了许多,她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蔡明老师的自信、开朗、乐观的气质,在蔡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女学生们表示要学习蔡明老师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像蔡明老师那样坚持梦想并付出努力,把大自然当作真正的老师,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良好气质。无疑,蔡明老师带给了女生们很多精神财富。

女生们还在文化早餐的演讲活动中了解宋美龄、希拉里的事迹。通过接触赵蕾、蔡明等现实生活中的杰出女性,了解了宋美龄、希拉里等历史上、世界上的杰出女性事迹后,女生们自然意识到光靠扮靓自己,还不足以在社会上立足,还须修养内在,认真读书,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形式多样的具有女性特点的语文活动,女生们接触到各类杰出女性,潜移默化地受到她们的影响,形成了自尊独立大气的正确女性观。

通过语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了“一个女性,只有内外兼修,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才会成为真正的魅力女性”的女性观,那些像“女孩子嘛,无需太卖力,在学校混张文凭,毕业后嫁个有钱的老公,轻轻松松过日子”等想法自然也就没有了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引入性别教育和女性视角,采取各种高职女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建构高职女生的正确女性观,培养高职女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德育素养,进一步把语文教改引向深入,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语文课程的吸引力和高职学校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谷忠玉.中国近代女性观的演变与女子学校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袁卫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责任编辑:方健华

下载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社会性别视角下《管理沟通》课程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近年来高校女生占比持续增长。据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女生比例1997 年是37%,至2014 年这一数据已达到了52. 14%。就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女生数量超过男生已成常态......

    女性社会学结题报告 -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网

    女性社会学结题报告(本科生课程) 石彤1、原定设计计划执行情况: 2、课程的效果与价值: 3、不足、问题及尚需完善的方面: (说明:此部分需要以附件的形式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如讲课用......

    农村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地区缺乏社会保障,“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因病致困返贫的现象非常突出。同时给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现代化......

    农村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农村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2007-02-10 16:47:07[摘要]农村地区缺乏社会保障,“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因病致困返贫的......

    农村老年医养结合视角下的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老年医养结合视角下的养老问题研究 长治县·郭平锁、申路廷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成为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也是今年“两会”代表......

    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小编整理)

    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2014-10-30 8:46:00 陕西统计局 贫困既是一个普通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在我省包括国家......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的研究摘要: 我国城镇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农村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相关研究成为我......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集中体现。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