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消费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农民消费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黄小葵
[摘要]在我国农村消费中一直存在着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环境不好、消费观念落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不高、城乡差距过大和消费成本过高造成的。因此,解决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摆脱贫困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关键词]农民消费;贫困;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质量
一、当前我国农民消费的特点
(一)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农村消费品市场分散、面广点多、管理难度大,好多地方属于管理的空白地带,给一些造假贩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广阔的农村市场几乎成为廉价伪劣市场的代名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农村的食品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的“三无”产品,有的甚至是过期产品。加之农民普遍缺乏商品知识,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及假冒伪劣商品识别能力较弱,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制观念也较缺乏,往往在消费行为发生的同时也给农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从消费结构上看,农民面临着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转变。近年来,农村基本生活需求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信、娱乐、医疗、交通等支出比重显著提高。但是区域间差异仍很明显。某些必需的耐用消费品在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市场上已基本饱和,而在西部区域市场上,特别是农村市场上却缺乏有效的需求。其实很多商品不是农民不想买,而是农民买不起。这是农村消费中存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贫困地区农民对一些生活用品所持有的态度是能少买就不多买,能贱买就不贵买,不是非买不可的就不买。所以许多商品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很难找到市场。
(二)一方面消费观念落后崇尚节俭,另一方面人情消费不堪重负
在我国农村,农民一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盖房子、婚丧嫁娶和子女上学等几件大事上。在平时的消费上,还是沿袭了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的传统消费观念。但在盖房子和结婚等大事上表现得会很不相同,盖豪华的住房、办豪华的婚礼,甚至买豪华的墓地已经成为证明自己富裕和地位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在农村,住房和婚礼的攀比现象十分突出。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人情消费负担。乔迁之喜、结婚生子之喜、子女升学之喜自然要大摆宴席,大家要搭礼钱,就连办丧事也无一例外要宴请亲朋。
同时,目前中国农村还残存着一定程度的烧香拜佛、祭祀鬼神等迷信消费行为,农民将大量的钱财用于身后之事。各种落后的、愚昧的、非科学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质量。
(三)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农民持币谨慎消费
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坑农事件屡屡发生,使得农民在消费时谨小慎微,不敢轻易掏钱。特别是对农用生产资料,往往货比三家,明辨真伪后谨慎购买。一些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像水电、通信、交通等与农民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
还相对落后。往往是农民费尽周折千里迢迢买回来的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产品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无疑增加了生活成本。
对于许多农民而言,一些耐用消费品存在着采购难、使用难、维修难的现象。农民不愿意花钱买负担,因此在购买时比较理智。
另外,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十分薄弱,农民面临着过高的医疗费用和子女教育费用,加上养老、住房等各种现实问题,导致农民不敢随意花钱,在消费方面自然也很节俭。
二、农民消费需求不旺的原因
(一)农民收入偏低,贫困人口多集中在中西部农村
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其中,中西部贫困人口占到总贫困人口的85.7%。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还有4977万人属于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因此农村低收入者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根据统计分类,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指农民在外打工获得的收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素质较差,他们在城市里多数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或者是做钟点工或者打零工,收入相对较低。因此,目前仅靠工资性收入增收的余地不是很大。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或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需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一般情况下,是指农村住户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例不高,变化不大。家庭经营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对土地的耕种,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生产成本太高的现状,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而农村消费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靠农业增加收入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家庭经营收入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弱化。综合以上原因,农民不仅现实收入低,而且预期收入也不乐观。
(二)不良的消费环境导致农民消费成本增加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企业在商品研发、产品设计、性能和结构等方面一直以城市为中心,重点去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忽视了广大农民的需求,造成了城市市场基本饱和、许多产品积压、农村牧区市场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农民真正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农村市场环境混乱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生活资料市场上,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假冒伪劣掺假等问题则更加突出,如出售过期农药、化肥、种子,以次充好等问题不仅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或颗粒无收,甚至由于劣质农资的使用导致土壤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政策,使得城乡之间在人口素质、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距从19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3∶1,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受的国家补贴以及扣除农民家庭收入按现行统计口径计算应交纳的税费以及用做生产资料的投入,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估计可达到5∶1的水平;由于城镇化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城乡劳动力市场尚未统一,城市劳务市场也没有完全开放,农民进城的难度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合理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愿望不能得到有效实现。
另外,由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速度的不均衡,使得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较大差异。从GDP增长率差距看, 1998~2002年的4年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且呈逐年扩大趋势。而且从人均GDP看,东部人均GDP, 2002年比1998年增长41%,西部人均GDP增长33%。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占我国人口60%以上的农民,在全国消费品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尚不及40%。
三、拉动农村消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措施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首先要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减轻农牧民负担。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绿色、特色和生态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减少农民的非商品消费支出。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一些发达省份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免费试点,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路,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好的政策不仅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可以拉动农村消费。如果将农民收入增加这种潜在的购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能力,不仅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全社会的消费品零售额,而且会扩大农村市场的份额。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迅速地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断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办事人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已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要稳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现在起就应该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富余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当前需要有步骤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在中小城市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居民待遇。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政府要加强引导,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城市文明素质,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二)更新消费观念是改变贫困落后状况的前提
更新农民消费观念的根本是从教育入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高中级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使新一代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和消费观;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农民学知识学文化的热情;移风易俗,婚丧嫁娶力求从简,不加重自己和他人的负担。在人情消费上,淡化金钱,注重情谊,把节余下来的资金用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更新消费观念不仅是要引导农民从单纯的吃穿用等方面的物质消费向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精神方面转变,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物质消费的水平上提高消费质量,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民在消费观念上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实现了从满足基本生活消费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从传统农村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方式转向市场化消费。但是,还有一部分地区在基本生活问题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一些农户还存在取水困难和饮用水受污染的情况。事实上,卫生的革命取决于观念的更新。因此,引导农民增加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引导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增加农民消费的重要一环。说到底就是使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的物质消费质量与精神消费质量。而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素质,促进农村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是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发育、提升农村消费市场质量、促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之一。
(三)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农村摆脱贫困的保障
我国正处于高效快速的经济发展时期,在城市消费市场日趋饱和的严峻现实面前,商业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适销对路、价格适中的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尽量满足当地农民就近放心购物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面对广大的农村市场,企业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有针对性地为农民生产质优价廉、结实耐用、使用方便、功能实用、返修率低的产品,让农民买到实惠,买得放心。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规范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形成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将大型连锁企业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发展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便利店、连锁超市等。导入代理配送制、直供等营销方式。结合农村实际,设立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着力解决农村市场产品质量低劣、假冒商品多、假劣农资等突出问题,为农民营造一个放心方便实惠的消费环境。
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和鼓励,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道路、通讯等方面的投入,保证农民买回来的家电能够及时便利地使用。在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缓解农民的压力。
(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使农民远离贫困的必由之路
解决农民收入和城乡差距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要有步骤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在中小城市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居民待遇。这是实现农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开放农村劳务市场。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城市文明的基本素质,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小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到200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1.8%,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
5.4亿;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分、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这样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当然,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需要现代城市经济体系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保险、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这不是仅仅依靠某个城市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依靠从国家政策这一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发展城镇化不仅能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还可以把农民工在城镇挣到的钱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尹世杰,蔡德容.消费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2]成思危.消费市场的分析与开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1.[3]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4]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5]刘小林.关于新时期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J].消费经济, 2005,(2).[6]王明祥,周建华.农村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J].消费经济, 2004,(6).[7]龚志民.消费经济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5月 第23卷第3期
第二篇:农村消费维权问题研究
农村消费维权问题研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真实掌握农村消费维权现状以及当前农村消费当前的存在问题、建议,按照“五个四”和“五个更加”的要求,结合我区开展“七个工商建设”和“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以切实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主题,对我县农村消费维权问题进行调研:
一、我县农村消费维权现状
1、我县维权网络建设情况。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维权网络的社会覆盖面,积极推进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络体系建设,快捷高效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投诉和举报,及时化解消费纠纷,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局结合“五进”工作,稳步推进“一会两站”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得到了迅速扩大。目前,已在全县建立了*个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个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分会,在***个行政村建立了***个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占全区行政村的***%,在*个商场、*个企业、*个社区、*个市场建立了***个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已形成了农村消费者投诉不出村的维权格局。
2、我县农村消费维权受理情况。2009,我县共受理各类农村消费者申诉**起,举报**起,调解处理**起,调解处理率100%。2010,我县共受理各类农村消费者申诉**起,举报**起,调解处理**起,调解处理率100%。2011,我县共受
1理各类农村消费者申诉**起,举报**起,调解处理**起,调解处理率100%。
二、农村消费维权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我们积极推进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格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的覆盖面,但农村消费维权仍存在较多问题,比较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能力不够。
当前,农村消费者的法律观念还比较淡薄,同时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在自己的权益受损时,很多农村消费者更倾向于息事宁人,打掉牙往肚里吞,不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农村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选购商品往往只注重价格,而不太注重质量,为了节俭,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证据意识不强,很多消费纠纷就是因为没有证据而很难顺利开展调解。最后,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相关法律知识的欠缺,农村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也常处于不利地位。两站维权员
2、两站维权员农村消费环境堪忧。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商品充斥农村市场,虚假广告欺骗农村消费者,农村服务环境差,使得农村消费者的权益比城市消费者的权益受损机率更大。首先,农村消费者的消费环境不理想,大部分村民表示日常生活用品一般是在村上的副食店就近购买,但这些副食店经营者都是本村的农民,本身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辨别能力差,有的为了贪图价格便宜,根本不在正规的市场和批发商进货,造成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商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
障。其次,是过期变质食品充斥市场。两站维权员由于农村消费量小面广,副食店的商品到了有效期以后,店主舍不得扔掉,要么自己吃,要么继续销售,造成过期变质食品比较普遍。
3、农村经营者的素质不高,辨别商品真伪的能力较低。
农村商店的经营者大多为农民,且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对法律和商品知识了解有限。经营者在购货时大都无法辨别商品的真假,有时购进的商品就是假劣或是要到期的,结果在自己也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销售给了农村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4、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发挥作用不明显。
首先,两站维权员年龄偏大,70%以上年龄在40-50之间,40岁以下的不到30%;文化层次偏低,60%以上为小学文化,只有10%左右达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专业水平不高,法律法规不熟悉,绝大部分两站维权员没有系统接受消费维权知识培训,缺乏熟练的消费调解工作技巧;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推诿、应付等现象时两站维权员有出现;全部属兼职,缺乏时间保障,忙于其他事务,未能尽监督职责。其次,经费缺乏保障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利益激励机制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由于受财政经费供给体制限制,工商部门或地方财政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两站维权员队伍运转开支,目前两站维权员属于一种纯义务性地配合工商部门工作。两站维权员工作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的经常性工作,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必然影响两站维权员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对长期坚持必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对村级消费维权点的检查过程中,已经暴露出类似的问题,部分两站维权员的登记台帐目前还是空白。没有经费的保障,两站维权
员工作可能会两站维权员流于形式,甚至会引发部分两站维权员的抵触情绪,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
5、两站维权员消费维权力量薄弱,农村在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方面宣传不够。
消费者保护组织在农村不够健全,各相关职能部门由于受人力、交通、信息、经费等条件限制,对农民消费维权力不从心,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有力的监督。基层工商所不仅要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日常监管,还要对辖区内违法经营主体进行查处,此外每年还有不少的阶段性和临时性的工作,还要随时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从以上的各种数据不难看出监管工作的的繁重,使得维权力量相对薄弱。
6、农村居民收入及购买力水平低下。
农村消费者分散低下的购买力使许多新兴的现代商业组织
缺乏进入农村市场的诱动力。另一方面,支付能力的限制也使农村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常以追求价廉为主要动机两站维权员而忽略和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从而使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上得以存活,使农村消费者权益屡受侵害。在劣质婴儿奶粉事件中,许多家长选购劣质奶粉的原因两站维权员就是图便宜。
三、农村消费维权建议
根据我县目前农村消费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消费维权知识下乡扶贫,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维权能力。一两站维权员方面,各级政府、工商部门和消协者组织,应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
式普及维权知识,使宣传教育和维权工作进入村组、进两站维权员入农户、进入田间地头,提高农村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使他们能够善于并勇于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维权,与侵权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经营者的诚信两站维权员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经营道德观,自觉履行经营者维权义务。
2、完善维权网络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一是由政府组织,工商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在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建立12315互动联络网,形成社会合力;二是把维权工作关口前移,在市场和经营企业建立12315联络网,使其加强自律,严把商品进货、销售、服务关;三是在农村行政村建立12315联络站(点),聘请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村干部担任维权工作员,协助工商、消委会等部门更好地处理农村消费者的投诉、申诉、举报。
3、抓住特点,突出重点,注重维权工作的实效。要两站维权员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和农民消费习惯等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权工作,力求收到实效,避免形式主义。一是要以方便群众投诉,快速调解为重点。快捷、简两站维权员便、高效地调处一般消费纠纷,挽回消费者损失,让群众满意;二是以查处大要案件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特别是对涉及农业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商两站维权员品的假冒伪劣、欺诈等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必须严肃依法查处;三是以商品质量监管为重点,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对假冒伪劣商品立即查扣和销毁,使其两站维权员不得再次流入市场,并同时追根溯源,做到标本兼治;四是以市场巡查动态监管为重点加强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变事后保护为事前预两站维
权员防;五是建立健全农村消费维权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是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使维权工作有章可循;六是加强经营者信用建设,建立经营信用等级,分类监管,促两站维权员进经营者依法经营。
4、细化消费维权工作责任,杜绝“不作为”现象。各级政府应把农村维权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乡镇政府、执法部门的职能职责。一经发现失职渎职、以权谋私、行政不作为等行为和对年终目标考核不过关者将依法依纪进行严肃处理。
5、加强对农村维权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消两站维权员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新型的消费纠纷不断产生,消费者维权工作不断向深层次领域发展,对从事消保工作的工商干部提两站维权员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工商部门和消费者组织既要加强对维权工作的领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又要下大力加强维权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维权工作人员的两站维权员综合素质。特别是对聘请的农村维权工作人员要组织好培训学习,使他们掌握维权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更好地适应农村维权工作的需要。
第三篇: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陕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2014-10-30 8:46:00 陕西统计局
贫困既是一个普通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在我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特困连片地区在内,涉及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多达97个。截止2013年底,按照我省2500元的扶贫标准计算,仍有贫困人口574.53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1.4%,和全国其他省份比较,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贫困问题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软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总体目标条件下,分析和研究陕西的贫困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陕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历程
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专门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和全国一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农村贫困标准由100元增加到200元。
改革开放初期,根据中央政府确定的贫困统计标准,陕西共有农村贫困人口1200万人,约占农村总人口的50.7%。导致这一阶段农村地区大范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较低。从1978年开始,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被家庭联产承包制取代,放开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生产关系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过多种途径,农村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陕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1985年底,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200万人减少到60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0.7%下降到24.6%。
第二阶段:专项计划推动扶贫阶段(1986—2007年)农村贫困标准由206元增加到785元。
从1986年起,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地理历史等方面原因,国家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经过8年的努力,到1993年底,按照新标准计算,陕西贫困人口下降到500万人,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994年,我省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陕西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扶贫方针,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第三阶段:两轮驱动推动扶贫阶段(2008—2010年)。
2008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安排,扶贫工作进入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2009年,陕西创新扶贫模式,制定实施了“两联一包”、千企千村扶助等新的定点扶贫开发措施,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仅2010年底,就向贫困地区直接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200多万元,引进项目资金2.2亿多元,实施扶贫项目1300多个,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人均1196元新的扶贫标准,当年我省贫困人口减少到246万人。
第四阶段:扶贫开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11年--)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大减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11年,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我省也召开了扶贫工作会议,在国家基础上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自此,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全省上下两年不懈的努力,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按照我省2500元的标准计算,全省扶贫人数由2011年的775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575万人。
按照新阶段陕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步实现“两不愁、四保障”和“五大要求”,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使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证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为全面建设“三强一富一美”的西部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陕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11年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以来,陕西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大、进展快、成效显著。据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按国家规定的2300元标准计算为410万人,较2011年减少182万人,下降了30.7%,贫困发生率为15.1%。随着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积极实施,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状况得到改善
贫困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时因地而异的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衡量和判断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定义的人口就视为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多少是反映当地贫困状况是否改善的主要指标。按照我省规定的2500元标准计算,2013年末,全省贫困人口为574.5万人,较2011年减少200.5万人,下降了25.8%。贫困发生率也由2011年的28.2%下降到2013年21.3%,减少了6.9个百分点。
两年来,贫困人口减少超过20万的地区有:渭南、汉中、咸阳和安康,分别为36.59万人、25.04万人、22.88万人和21.27万人;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分别是西安38.2%、延安32.8%和铜川31.0%;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分别是汉中、宝鸡、商洛和榆林。近年来,各地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实施各项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农村贫困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再创新高,工资和家庭经营是增收的主要来源
据监测调查资料测算,2013年,陕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439.08元,比2011年增加1932.98元,年均增长19.5%,增幅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5.8个百分点,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011年的521.9元缩小到64元。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增收的主要来源渠道。也是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1、工资性收入再迎新高。2013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陕西经济较快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外出务工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10.41元,较2011年增加639.1元,年均增长15.1%,比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高出0.1百分点,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0.5%,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再创历史新高。
2、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重要地位。据测算,2013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2949.38元,比2011年增加746.18元,年均增长15.7%,比全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高出4.7个百分点,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5.8%,在农民收入结构中仍处重要位置。
(三)片区县紧抓机遇,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我省连片特困地区覆盖60个县区,涉及贫困人口401.7人,占全省69.9%。其中: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片区”)包括秦巴山区29个县区、六盘山区7个县区、吕梁山区7县,共43个县区,贫困人口308.35万人。省级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省级片区”)包括白于山区6个县、黄河沿岸土石山区11个县区共17个县区,贫困人口93.35万人。
“十二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积极推行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到户三大战略,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为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又相继出台了《五大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和《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1、片区县争先恐后求发展,你追我赶创优先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加上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各片区县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呈现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2013年,在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争先进位排名中,前十位均为片区贫困县,分别是:秦巴山区5个、吕梁山区2个、黄河沿岸3个,较2011年增加4个。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速度超过15%的有6个片区县,分别是秦巴山区的平利县和白河县、六盘山区的千阳县、麟游县和长武县、白于山区的子长县,分别增长16.0%、15.0%、17.2%、21.2%、16.8%和15.5%,均明显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的速度;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12个片区县,分别是秦巴山区的留坝县、佛坪县、汉阴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和周至县、吕梁山区的清涧县、白于山区的定边县、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黄龙县、大荔县和浦城县,其中周至县增长速度高达48.2%,位列全省各县区之首,礼泉县、黄龙县、佛坪县和清涧县,分别达到35.0%、36.0%、31.4%和39.1%,远远高于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11.4%的速度。
2、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卫生队伍逐步壮大
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体现的是社会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的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基本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最为重要。2013年,我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全覆盖,五大片区有四个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了90%,分别是秦巴山区95.3%,六盘山区98%,白于山区91.1%,黄河沿岸土石山区91.6%,吕梁山区覆盖率虽然较低,但也达到了83.2%。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片区贫困县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省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为63.52人,较2011年增加10.78人。五大片区医疗卫生队伍也得到长足发展和壮大,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分别是:秦巴山区47.84人、六盘山区50.15人、吕梁山区51.81人、白于山区45.67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50.64人,分别较2011年增加9.22人、10.53人、13.17人、9.74人和12.25人。
3、片区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基础逐步增强 近年来,为了提高片区贫困县自我发展能力,我省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村一品”、“千村互助资金项目”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省以苹果、梨、猕猴桃、葡萄、烤烟等产业为发展特色的县区65个,其中片区贫困县34个,占54.0%,以关中为主要产区的苹果基地县多达15个,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40.6%和44.9%;烤烟主产县13个,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半数以上,分别达到59.1%和61.4%。
通过多年的扶贫支持,目前,关中果业、蔬菜,陕南烤烟、茶叶、药材,陕北大枣、小杂粮等已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民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
三、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挑战
(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值得关注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但由于近年来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人们在看病就医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农村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以勉县杜寨村为例,全村有贫困户55户,因病致贫的就有18户,占全村贫困户32.7%。主要原因:一是按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保大病和住院报销比例高,轻小病与门诊报销比例低。与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大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此项规定将增加酿成大病的潜在风险。二是为了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医,越是基层报销比例越高,越是更高级别医院报销比例越低,然而村、镇、县医院医疗水平无法满足病患就医需要,病情越危重的大病更需到高级别医院治疗,但报销比例又很低,导致虽参加合疗,大病患者家庭的负担仍然沉重。
(二)贫困地区升学率较低,为脱贫埋下隐患
贫困地区大部分家庭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加上交通等地理条件制约,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初中毕业升学率不到80%的有13个县,其中9个是片区贫困县,升学率最低的为吕梁山区的佳县仅为33%。初中升学率不高说明青少年失学人口多,受教育程度低的失学者就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其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进而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对贫困户缺乏精准识别,为帮扶工作带来难度
目前农村贫困户数的确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取上级层层分配到村的方式,因各村情况不一,在贫困户多、但指标少的村里,有部分确实贫困的家庭可能无法享受到扶贫政策,在情况相对较好的乡、村,拿到分配指标却没那么多贫困户;二是目前农村多采取的自下而上申报贫困户方式,源头数据真实性不能准确把握,某些‘优亲厚友’现象,容易造成不公平,产生新矛盾。缺乏精准识别贫困户的手段,给帮扶工作带来阻力,为扶贫埋下隐患。
四、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其他省份比较,差距仍然较大。从目前情况看,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基本省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3年,按国家2300元的标准计算,全省仍有410万的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发生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6百分点。
(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实现自我发展可能性小。而包扶单位选择并坚持走产业扶贫路子,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方面的支持。一是需要舆论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宣传产业扶贫的意义,号召社会各界及仁人志士关注产业扶贫开发工作;二是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按照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制定有利于扶贫产业开发的政策规定,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当中来;三是需要资金支持,实践表明,制约产业扶贫开发的主要瓶颈还是资金,而一般包扶单位的财力又极其有限。所以,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对于确有开发前景的产业项目,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金补助、甚至是倾斜性扶持;在解决产业项目的启动资金和生产性流动资金方面,银行应给予贷款扶持。同时,产业项目实施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社会融资渠道来吸纳产业开发资金。
(二)创新农村医疗体制机制,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一是增加预防性医疗服务。将体检等预防性服务纳入新农合的保证范畴,可有效促进参合者对预防性医疗服务的利用,提高参合者的健康水平。对农村参保人员鼓励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提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未来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二是试点引入商业大病保险。针对农村大病负担过重的情况,试点通过政府招标方式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并以新农合经办机构向全体参保(合)人员推荐购买商业保险机构推出的大病保险等险种,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大病负担。
三是改进因病致贫返贫群众的医疗救助方式。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尝试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疗费用服务平台,对于符合救助标准的农村重、大病患者,在新农合或商业大病保险的基础上,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医疗救助,给予一定的报销补偿。
四是尽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对于村级卫生室、镇、县的医护人员,应建立一套系统的医疗技能培训、医德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着重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人员对一般疾病的诊断和治愈率。其次对医疗机构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对医疗机构准入的限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服务价格的降低。
(三)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培养新型技能农民
一是完善教育政策,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把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性、长期性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通过提高连片特困地区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带动劳动力向外转移。在目前义务教育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学生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以减轻家庭负担,使贫困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个人脱贫、家庭脱贫。
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青壮年综合素质。支持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基础,发展若干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继续整合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科技培训等重点项目,鼓励职业教育集团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面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使他们成为“经纪人”、“土专家”,为乡村劳动力创业和外出就业创造条件。
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体现出的是“新型”、“职业”,即接受过一定培训或学习,具有较高素质、以农民为职业的,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农田管理者和经营者。基于对未来“无人种田”的思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问题,只有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懂科技、能创业的中青年劳动力重新回到广阔的农村来,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更多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让贫困农户在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受益,并最终实现富裕。
(四)完善贫困户信息,以户为本开放扶贫
一是完善建档立卡和贫困状况调查工作,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识别贫困户。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的基本权利交给基层群众,让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贫困户,以保证救助对象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以此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内容,并纳入动态管理。
二是以户为本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
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是公开透明发布扶贫进展信息
对建档立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就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脱贫计划、措施效果和结对帮扶干部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并予以公开,做到阳光透明、互相监督,相互促进。年底根据扶贫对象家庭变化实际进行重新核准,做到应扶尽扶,有进有出。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第四篇: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 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将从对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入手,通过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特点,剖析存在的问题,以探讨进一步促进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全国的小康。而农民要实现小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文化程度占5%;从收入来看,平均每人每年收入8000多元。
劳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有效地推动了清水县劳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清水县经济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人民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交通和通讯发展滞后,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难度和成本都较高,地理环境严重影响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清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输出规模看,增速较快。据统计,2010年全县外出打工人数为5.96万人,2011年达到6.5万人,增长速度较快。
(二)从趋向分布看,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居多。特别是广东、新疆、苏州、杭州、上海、山东、内蒙古等几大城市居多,约占外出总人数的90%。而且这些集中分布的情况大都与“亲缘、地缘、情缘”有关,75%以上的都是“亲靠亲”介绍去的,劳动等中介组织介绍的较少。
(三)从就业工种看,从业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以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为主,从事管理和一定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员较少,不足打工人员总数的5%。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生产工人约6.1万人,占打工人员总数的95%以上。
(四)从经济效益看,2011年,全县外出打工人员人均80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高出4850元。
(五)从学历与待遇比例上看,学历高、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待遇
经济,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通过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由于当地农业、乡镇企业等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有的回到家乡参加经济建设,自主创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低下的不足。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活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实质上也是城镇化建设向前迈进的过程。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镇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职业,并在小城镇定居下来,其示范效应又带动周边农民进入小城镇。另外,部分外出打工者回乡在小城镇创办实业,也吸纳了一些农民进城务工。这些农民群众共同构成了农村城镇化的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教育、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劳动力没有任何技能特长,只能从事一些形式单
一、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岗位,导致就业不稳定,收入低,流动性大,与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要求极不相称,农民工就业空间仍然很小,市场就业竞争力较弱。
(三)兼业性、季节性转移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不稳定,兼业农民非农收入不稳定性使他们难以彻底离开土地。农村劳动力在转入非农产业的过程中仍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使用权,他们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脱离土地,有大部分劳动力只是季节性转移,忙时务农,闲时务工或经商。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而就业和日常生活又在城镇,在农村和城镇都拥有生产和生活设施。一旦非农产业出现问题,就再度向农业回流,具有“两栖”的特点。这种兼业性、季节性的转移使劳动力供需双方都抱着一种临时心态,谁都不愿在技能、素质方面增加投入,这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劳动力转移市场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四)信息闭塞,信息收集和跟踪管理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长期生活在贫困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导致大量的用工信息不能多渠道及时地发送,农民无法了解劳务市场需求状况,也就无法加入到政府组织输送的队伍中来。同时由于缺乏资金,对用工单位的考察、跟踪管理不够全面到位,给核实劳务信息、护送务工人员和加强劳务输出后续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留守”家庭子女教育、社会治安存在问题。
社会中介就业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劳务输出的格局。同时,加大对现有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依法规范或取缔不合理的中介组织。三要全面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底子。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普查,将劳动力按年龄、学历、技能水平、性别等分梯次输入微机,建立信息资源库,实现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的动态控制,为搞好转移提供科学依据。四要强化目标考核。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从严考核,真奖实罚,确保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指标,形成全县上下通力配合抓劳务的运行机制。五要落实保障经费。每年政府都应预算安排劳务专项经费用于劳务考察和组织输转工作,可以对在培训期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对分工分业后的农民创办新企业提供贷款补助等,从经费上保证劳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
针对清水县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的实际,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及甘肃省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一二四”增收工程(即每户输转一人,农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每年稳定培训转移就业40万人,实现脱贫致富40万户),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一要研究制定相关办法,建立起农民工培训经费由政府投入机制,确保培训经费足额到位。二要把劳务培训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结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打工过程中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懂得了管理、掌握了行情的民工回乡创业从而制造和带动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活跃城乡经济,加速小城镇建设,进而有效提高劳务输出的水平和收益,繁荣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搞好信息服务,可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县乡农业部门要结合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拓展服务领域,作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为其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要逐步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档案,掌握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分布与就业状况。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引导农村服务中介组织,多渠道开展劳务信息服务。
(五)关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消除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家长的照顾,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的温暖,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和形成不良习气,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加强乡村两级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老师应和孩子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孩子的父母也能够在外安心务工。留守老人一般年纪已高,体弱多病,生活孤单,有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乡村两级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敬老院,完善管理体制,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留守老人,从而消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务工条件。
第五篇:海南贫困问题研究
海南省贫困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近几年,海南省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然而,海南省在脱贫工作领域中仍存在着海南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等问题。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海南省;贫困人口;问题;对策
20多年来,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截至2012年底,海南省GDP实现2855.3亿元,人均GDP达到5147美元。特别在2009年,海南省抓住机遇,全力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然而,仍有一批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益处,目前海南省贫困人口数为75万余人。这表明,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仍然是海南省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本文从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策建议。
一、海南省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截止2010年底,海南省共有20个行政区划。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1贫困人口49.52万人,占海南省农村人口的9.9%。同时,海南省每年因病因灾等因数导致再次反贫率达10%。贫困人群主要分布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部山区、革命老区和沿海干旱地区,其交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2006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人均收入不多于1300元,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超过1500元,人均GDP不超过2700元。并经2010年调整为人均收入不多于1893元,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2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海南省有5个,分别是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市、陵水县、白沙县。1通、信息畅通,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收入来源单一,稳定增收难度大。从贫困人口数量来看,截止2011年底,海南省为响应国家号召,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因此将扶贫标准从1393元增加到2650元,提高了90.2%,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0.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7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9%。尽管多年来海南省在脱贫工作进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脱贫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贫困人口所在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过去长期实行的救济式扶贫让海南贫困地区“习惯” 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而不是自力更生求发展,自主发展能力低。2011年,海南省五个国家贫困重点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251万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699741万元,支出是收入的6.65倍,财政赤字达594490万元,财政自给率平均只有15.04%,同比海口市2011年财政自给率61.28%,相差46.24个百分点。在财政自给率指标上,财政自给率超过20%的县(市)只有五指山市,为22.18%;临高县和保亭县两者财政自给率基本持平,分别为17.25%和17.92%;白沙县的财政自给率最低,仅为9.02%;排在倒数第二是琼中县,为10.00%。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关键在于自主发展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海南省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的低下,将拖累该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科教文卫、社会福利事业的向前发展,从而无法真正摆脱贫困。
(二)贫困人口所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在经济、旅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脚步明显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段时期以来,海南省各级政府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投入的经费明显偏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2011年海南省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7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70%,此两项指标合计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3.48%,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31.4%的平均水平,低了17.92%。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会使扶贫重点县(市)贫困人口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二、海南农村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勤劳向上意识不强。海南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较为保守,特别是通什、保亭、白沙、琼中等黎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原始社会遗风犹存,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财产所有观念不强。因而缺乏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主观要求脱贫致富的愿望不强烈。再加上多年来始终是扶贫重点地区,输血式的扶贫非但没有消除贫困,反而助长了“等、靠、要 ” 的依赖思想,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二)收入来源单一,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海南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一方面在种植业中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而在品质和种植结构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效优质农业所占的份额很少。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产品的深加工面窄量小,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取得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群众由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出打工机会少,这方面的收人比例也很低。由于扶贫仅靠简单的资金投人,没有建立起稳固的产业基础,也没有从思想观念上做到扶贫又扶志,达不到可持续的扶贫效果,当年投人资金暂时脱贫,但过后仍然存在返贫现象。
(三)农村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依然偏低。海南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在数量上一般不缺乏,但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则是突出的矛盾。特别是边远 山区的基础教育很难保证,影响了这些地区农村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低,科技成果推广难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制约了新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四)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纳克斯的 “贫困恶性循环 ”理论认为,经济落后国家或贫困地区的经济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资本,越是缺乏资本,越贫困,越是贫困就越缺乏资本,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海南贫困县市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完全是“ 吃财政饭”,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扶贫,而农村扶贫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投人作保证。按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计算的人均5000元的扶贫标准,若要解决7.3万农村绝对贫困人 口,至少需要投入扶贫资金3.65亿元,而要解决61万的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则需要投人扶贫资金30.5亿元。目前,海南农村扶贫资金主要以扶贫贷款和以工代赈资金两种形式发放,1994一1998年,全省扶贫贷款发放共3.7亿元,下拨以工代贩资金总共3.29亿元,每年发放两种资金的总和也不过1亿余元。可见海南农村扶贫资金极其不足,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易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不善,一部分扶贫贷款被浪费、挪用,甚至被卷走的事件时有发生,重违背了“以贫困乡、村、户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和受益对象” 的扶贫贷款宗旨。1994—1998 年,全省以工代娠资金发放过程中,竟共有2143万元尚未拨付网试想如此巨款可以让多少人脱贫2。
二、海南省贫困人口因地制宜脱贫的对策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发布,海南省委省政府应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结合海南省发展实际,选择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脱贫对策建议。
(一)以资源优势促转变。针对当前海南省绝对贫困人口生存水平低下的问题,海南省应整合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促使绝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根本转变。总的来看,海南省贫困地区具 备以下几个资源优势:一是土地和气候资源。海南省贫困 县集中在中部五指山脉区域,实有耕地面积17.07万公顷,且海南省地处热带,农田终年可以种植,部分农作物可实现一年2至3次收获,是我国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最佳地方。二是矿产资源。海南省目前探明矿种共有88种,矿石产地320处,大部分都分布在贫困地区。此外,位于省级贫困重点县(市)东方市、以天然气产业为主的化工城已初具规模,其资源可成为推动海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是交通便捷。海南省环岛高速公路1999年全线通行,贯穿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6个国家、省重点县。另外,粤海铁路的开通以及海口、三亚两座
海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中部内陆县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R ], 2000 国际机场建设的不断完善,都表明海南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只要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自身资源优势,必将带动海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 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集中扶贫资金着力综合开发在资金使用上,建议把各类扶贫资金集中起来,按照资金使用的不同途径,提高比例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和卫生、文化等事业上。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各类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保证重点扶贫项目的实施。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下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改革海南省原有的项目审批制度,变上报审批为上报备案,适当地 给贫困地区更多的自主权,从制度层面增加贫困群体获 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扩大他们的选择面,使其能够长期 稳定地生活下去,直至脱贫致富。最后,海南省政府还应 从反贫困的有效治理出发,将脱贫工作重点放在关注和解决社会公平和政府转型问题,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长 效供给和安全保障。
(三)与时俱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被确定为海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扶贫 在全省得到了重点发展。将国际旅游岛建设工程与脱贫 工作有机结合,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可以创造出以全行业 旅游扶贫动员为特色的海南省旅游扶贫模式。其中,2012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新设立的地级市行政机构三沙 市,可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项目,以海南省政府为主导,合理编制三沙市海洋相关规划,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结合 三沙市自然资源特点,从生态的角度,以高端岛屿开发为 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发挥海南省政府创新职能角色,对三沙市旅游业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在财政补贴、银行信贷、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以旅 游扶贫来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
(四)重视科技教育事业。脱贫工作还应重视海南省贫困地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成果,逐年减少新文盲的数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口素质。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机制,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农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广大农民获取农技知识,真正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领头人。政府要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服务性行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综上所述,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前提,透过多种视野,选择符合《纲要》要求的对策建议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 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定之.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J].海南人大,2012(3):14-24.[2]廖宇航.海南省城镇贫困现象初探[J].农村金融,2012(2):76-79.[3]吴珏,谢祥项,范士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1(5):156-157.[4]卫留成.关注光鲜数据后的贫困[J].决策探索,2010(7):82.[5] 谢平.创新扶贫机制,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海南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D].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 论文选(2008),2009:6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