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源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
河源市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学生村官管理,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2〕36号)和《广东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粤组通〔2008〕5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选聘、教育、培养、使用、管理、监督并重,各项政策措施有机统一,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新农村建设人才。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统一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
第二章
选拔聘用
第四条
定期选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一般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大学生村官年度选聘计划,根据当年的实际需求确定。
第五条
选聘条件。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是中共党员或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聘对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2)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4)身体健康。
第六条
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笔试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保密局、团市委和各县区委组织部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选聘面试工作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宏观指导,各县区委组织部会同县区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第七条
选聘程序。大学生村官选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一般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决定聘用等程序进行。创新选聘方法,探索采取学校推荐、双向选择、驻村见习以及面向重点院校定向选聘等方式,增强选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选聘质量。
第八条
补录调剂。选派名额因复审、体检、考察等原因出现缺额时,由市委组织部研究制定补录调剂办法,统一进行补录调剂。
第九条
分配签约。根据考试、体检、公示的综合情况,由县区委组织部按考生本人志愿与组织调剂相结合方式进行分配。各县区委组织部在公示结束1个月内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任合同,聘期一般为2-3年。
第三章
岗位职责
第十条
岗位职务。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第一年,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第十一条
主要职责。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协助做好以下工作:参与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代理、科技推广等工作;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积极为村民代办各项事务;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大学生村官担任
村“两委”成员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
第十二条
角色转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第一年,重点了解熟悉农村工作,整理一套涉农政策、走访一遍全村农户、完善一套村情档案、形成一份调研报告、提出一条发展建议、学习一门实用技术,努力实现角色转变。
第四章
教育培训
第十三条
科学规划。市、县区委组织部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市委组织部重点负责示范培训或岗前培训,县区、乡镇(街道)重点负责日常培训,确保大学生村官每人每年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7天。
第十四条
培训形式。大学生村官培训分为岗前培训、适应性培训、调训和日常培训。
(一)岗前培训。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时间一般为2-3天。岗前培训工作原则上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实施。
(二)适应性培训。岗前培训结束后,安排大学生村官到选派村所属乡镇(街道)机关进行适应性锻炼,时间一般为1个月,使之熟悉乡镇(街道)工作有关程序、了解所选派村基本情况、学习把握农村工作基本方法。
(三)调训。市、县区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农业、扶贫、移民、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要求,把调训大学生村官纳入相应的干部年度培训计划,不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日常培训。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日常培训,培训计划报县区委组织部备案。
第十五条
培训内容。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要针对岗位特点,坚持以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工作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群众工作、进行自主创业等为重点,以提高做好农村工作、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本领为目的。培训中要注重讲解“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新农村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经验方法,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打开工作局面。
第十六条
各县区委组织部将大学生村官接受培训情况记入本人人事档案,并作为其考核、推优的依据。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十七条
档案管理。大学生村官的人事档案,暂由工作关系所在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管,党团关系按程序转到所工作的村。
第十八条
考勤制度。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考勤由所在村党组织负责。严格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纪律,县区直及以上部门不得借用。乡镇(街道)集中性工作任务繁重时,经县区委组织部批准,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后,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乡镇(街道)集中性工作和到信访、综治等岗位锻炼。
第十九条
工作目标。大学生村官每年初根据岗位职责制定目标任务,经村党组织讨论同意后,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备案。乡镇(街道)党(工)委受县区委组织部委托,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目标责任管理。大学生村官在每年底就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乡镇(街道)党(工)委报告工作。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条
学习制度。大学生村官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每年初要制定学习计划,重点学习时政前沿知识、涉农政策法规、现代信息技术、农业实用技术、基层党建业务等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学生村官要结合
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撰写工作日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农村工作实践中,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区委组织部可单方面解除合同,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除合同的大学生村官,并报送市委组织部备案。
(一)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日的;
(二)在村官岗位工作一年,并在当年年度考核不称职的;
(三)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或者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
(四)严重失职,徇私舞弊,对国家、集体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五)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县(区)委组织部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七)被依法处以劳动教养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大学生村官可单方面解除合同,但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县区组织委组织部同意,并报送市委组织部备案。
(一)聘用单位不能按照有关规定及本合同约定支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的;
(二)被录用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参加继续学习深造的;
(三)依法服兵役的;
(四)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五)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
大学生村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区委组织部不得解除合同:
(一)在本工作岗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大学生村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四)正在接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或者结案的;
(五)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处理;因个人原因给单位、集体和其他组织及当地群众造成损害的,须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未经县区委组织部同意自动离职或因违约未承担违约责任的,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六章
培养使用
第二十六条
结对帮带。县区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至少联系1名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党(工)委要为每个大学生村官确定1名乡镇(街道)干部和1名村干部,进行结对联系帮带,帮助指导大学生村官提高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十七条
各县区委组织部要经常深入调研,走访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市、县区委组织部要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布联系电话、设立专用信箱,及时收集、受理大学生村官反映的问题和意见。
第二十八条
市、县区、乡镇(街道)要经常性开展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活动,原则上县区每年组织一次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活动,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不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为大学生村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创造条件。
第二十九条
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要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交任务,帮助确定合适的项目和任务,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并通过适当政策倾斜和市场机制办法,为他们提供支持,使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多做工作、多办实事,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经受锻炼、干事创业。对大学生村官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鼓励他们放手工作,大胆创新。探索邀请大学生村官轮流列席乡镇(街道)党政会议和县区有关会议制度,促进其开阔眼界,提高能力。
第三十条
做好在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第三十一条
推荐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团代会、妇代会代表人选。
第七章 考核奖惩
第三十二条
考核类别。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由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委托村(社区)党组织具体开展,主要考核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表现。年度考核由县区委组织部负责,委托乡镇(街道)党(工)委组织实施,主要考核大学生村官年度综合表现。市、县区委组织部负责对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考核方式。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可结合在每年底或次年初由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党员代表参加的会议上组织实施。一般采取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德才表现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
第三十四条
考核等次。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的比例不超过本县区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5%。
(一)优秀等次标准
1、政治观念强。能够模范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团结同志、忠于职守、勤政廉洁;
2、工作能力强。工作思路清晰,能够圆满完成年度岗位责任目标及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为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3、帮富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经营管理才能,在引导群众共同致富和发展集体经济上取得较好成绩;
4、团结意识强。注重维护班子团结,大局观念强,善于同两委班子成员协调配合,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好;
5、群众观念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二)称职等次标准
1、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2、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的能力较强;
3、坚持在村工作,工作责任心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较好;
4、能够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取得一定工作业绩;
5、较好地遵守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各项规定,廉洁自律;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1、年度在村(社区)出勤率达不到85%,或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10天和全年累计旷工20天及以上的;
2、无特殊原因没有完成年度岗位责任目标任务的;
3、参与农村家族宗派矛盾纠纷,影响班子团结、社会稳定的;
4、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30%以上的;
5、存在其它须评定为不称职的情形的。
第三十五条
结果运用。考核结果由县区委组织部审定后反馈给大学生村官本人,并记入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作为续聘、解聘、奖惩、培训、岗位调整、提拔使用的主要依据。对连续两年考核确定为优秀的,作为上级表彰、宣传对象重点推荐,同时,在考录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对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
第三十六条
对聘期结束后的大学生村官,由县区委组织部根据考核情况作出组织鉴定,并记入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
第八章 政策待遇
第三十七条
大学生村官在任期间,可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一)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安置费。
(二)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负责安排落实大学生村官的食宿,提供开展工作的条件。
(三)新聘任大学生村官补贴标准由县区比照本地乡镇(街道)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水平确定,并随之同步提高。
(四)在村任职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对象,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女大学生村官可办理生育保险。
第三十八条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满1个聘期以上,且考核称职以上,可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一)任满1个聘期、表现优秀、业绩突出、党员和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可通过推荐,履行规定程序参加村“两委”班子选举。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的大学生村官,保留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同时可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
(二)任满1个聘期、当选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可参加面向优秀村干部的乡镇公务员定向考录,录用比例应逐年增加。
(三)任满1个聘期、当选并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通过公开选拔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其中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为乡科级正职领导干部;符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提名人选条件的,可按程序推荐作为换届提名人选。经选举担任乡镇党政机关领导人员或经公开选拔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的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行政编制限额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乡镇和县区团委、妇联领导班子调整时,要优先考虑选配大学生村官。
(四)任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在3年内参加市直和中央、省驻河源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笔试成绩加5分,参加县区、乡镇(街道)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五)任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经县区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可转聘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工作人员。
(六)任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七)任满2个聘期、当选并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满一届、考核称职以上的,经省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可
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聘用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继续留村工作。
(八)逐步提高面向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
(九)除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和专业限制的岗位之外,县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聘工作人员一般应达到当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岗位数量的30%左右。
(十)聘用期满后到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的,县区人才交流中心提供3年免费人事代理服务。聘用期满后3年内自主创业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十条
本暂行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2013河源大学生村官待遇
2013河源“大学生村官”简介及政策待遇
“大学生村官”项目的内容简介
2008年4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简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连续选聘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每年选聘2万名。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省市地区已经开展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如北京在2006年3月,就开展了“村村有大学生”工程,明确提出要“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
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报名条件】
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报名应聘,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报名应聘。
【选聘工作】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宏观指导由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中农办、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各地的选聘工作由省(区、市)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选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一般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各地在开展选聘工作时,将把选聘条件、选聘办法、选聘程序、选聘结果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是否组织统一考试,由各地根据报名应聘情况和到村任职的需要自行确定。
【激励和保障政策】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8项激励和保障政策:
1、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津贴按月发放;参加养老社会保险。
2、在村任职期间,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3、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4、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
5、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县乡机关公务员应重点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6、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8、到西部和艰苦地区农村任职的,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此外,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央财政还将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各地也将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和上述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细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规定。
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按照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每年0.5万元、1万元、1.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9、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2013河源大学生村官考试的最新信息,请加入河源中公的群或者打电话咨询。
第三篇:XX镇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
XX镇大学生村官暂行管理细则
为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我镇大学生村官工作水平,培养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村官队伍,促进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发展,根据《XX市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及XX镇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暂行管理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大学生村官”是指通过市、县统一选聘,到农村党组织、村委会任职的大学生。
第二条 根据《XX市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是党员的,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不是党员的,担任村主任助理职务。
第三条 镇党委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跟踪管理,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的基本情况,督促指导用人村做好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培养工作,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
第四条 受聘大学生村官要严格遵守镇、村两级组织制定的政治、经济、群众等工作纪律;遵守学习、会议等各项管理制度;遵守本村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讲究职业道德,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自觉维护本村的稳定,荣誉和利益,不得玩忽职守、消极怠工,不得弄虚作假,欺骗领导和群众,不得参与和支持邪教、迷信、赌博等活动;保守机密,公正廉洁,克己奉公。
第五条 聘用期间,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必须在村工作,村官村用,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
第二章 岗位安排
第六条 大学生村官由镇党委根据所学专业和的特长,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安排到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位适应性锻炼,落实“设岗定责”制,当好“五大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七条 大学生村官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大学生村官所在村“两委”指定专人,负责引导大学生村官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掌握风土人情、村情民意,并创造条件,给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的事务,明确要求,落实责任,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工作平台,让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积累经验,锻炼才干,增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第三章 教育培训
第八条 采取“三导师”制和“3+1”结对培养模式。由镇下乡组挂点领导“传”——传授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工作方法和技巧;镇下乡组长“帮”——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和困难;村支部书记、主任“带”——开展工作带在身边,重要活动引导参与,参加村“两委”会议和村干部工作例会。
第九条 加强办班培训,把大学生村官列入村社区新一届“两委”干部培训范围,组织参加村干部培训班。
第十条 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大学生村官学习相关涉农政策如人口计生、综治信访维稳、合作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工作方法,使他们能尽早熟悉政府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
第四章 日常管理
第十一条 成立“大学生村官之家”,建立 “一周一例会、一月一座谈、一季一汇总、半年一报告、一年一述职”的“五个一”制度,加强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随时掌握了解每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第十二条 根据大学生村官自身实际情况,让大学生村官参与村里的中心工作,如参与征地拆迁、材料写作、扶贫开发、计划生育等,给他们压担子、定任务,让他们学会“啃硬骨头”,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成长。
第五章 考核奖惩
第十三条 建立“大学生村官”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将每位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日志、工作计划总结、述职资料、评议考核情况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对大学生村官考核奖励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做好推介管理。在镇机关干部、村干部等不同层次的会上推介大学生村官,关心、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
第十五条 建立激励政策,对素质优,进步快,干劲大,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的大学生村官享受“三个优先”待遇,即发展党员优先、后备干部纳入优先、推荐荣誉优先,激励大学生村干部的争优进取意识。
第十六条 建立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合同待遇,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意外险等三种险种,建立起一套鼓励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激励机制,做到用制度保障人、用政策激励人、用环境留住人,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成材。
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第六章 附则
本办法由镇党建办公室负责解释。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行。
第四篇:重庆市大学生“村官”考核暂行办法
重庆市大学生“村官”考核暂行办法
为全面准确评价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活力,根据《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纳入重庆市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在岗人员。
二、考核时限
从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之日起至第二年年底,为第一个考核时段,剩余时间为第二个考核时段。
三、考核内容及方式方法
(一)考核内容
全面考核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群众感情等。
能:主要指从事基层工作组织、协调、表达、执行力,以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等。勤:主要指在村出勤及工作态度、精神状态等情况。绩:主要指根据分工,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廉:主要指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表现。
(二)考核方式方法
考核工作采取“双述双评”的方式进行。组织大学生“村官”向所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乡镇(街道)党(工)委会述职,分别接受测评。测评人员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进行评价。其中,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分别占总分值100分的100%、80%、60%,即优秀票每票计100分,称职票每票计80分,基本称职票每票计60分,不称职票不计分,弃权票和废票不计入测评有效票数。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测评积分占60%,乡镇(街道)党(工)委会民主测评积分占40%。计算公式为:
村民主测评的平均积分=(优秀票票数×100+称职票票数×80+基本称职票票数×60)/村测评有效票数。
乡镇(街道)民主测评的平均积分=(优秀票票数×100+称职票票数×80+基本称职票票数×60)/乡镇(街道)测评有效票数。
民主测评最后得分=村民主测评的平均积分×60%+乡镇(街道)民主测评的平均积分×40%。
四、考核程序
(一)个人总结。考核对象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认真总结一年来的表现,形成书面述职报告,并在民主测评大会上述职。
(二)民主测评。分别召开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乡镇(街道)党(工)委会,参加测评人员根据考核对象的述职和平时表现进行评价。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参加人员为:所在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全体村民代表。乡镇(街道)党(工)委会参加人员为: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参加测评的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才能进行测评。
(三)情况汇总。根据乡镇(街道)和村民主测评结果,计算出考核对象考核分值。
(四)提出考核等次建议。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考核分值,提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建议。优秀等次应达到90分及以上,称职等次应达到70分及以上,基本称职等次应达到60分及以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确定为不称职: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一年内连续旷工7个工作日或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2.无特殊原因,一年内累计超过半个月时间不在村工作的; 3.无特殊原因,未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 4.因工作失职或渎职,造成重大事故或恶性事件发生,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5.“双述双评”中,不称职票超过30%(含)以上的;
6.考核分值在60分以下的;
7.违反党纪政纪,受到党内警告或行政记过及以上处分的; 8.存在其它须评定为不称职情形的。
(五)公示。乡镇(街道)党(工)委将考核等次在考核对象所在乡镇(街道)、村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
(六)上报审批。经公示无异议,乡镇(街道)党(工)委将考核结果报区县(自治县)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共青团等部门研究审批。优秀等次的比例以区县(自治县)为单位,参照优秀公务员考核比例确定。
(七)反馈考核结果。要及时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公示之日起十日内向乡镇(街道)党(工)委申请复核。如对复核意见不满意,可向区县(自治县)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部门申请重新复核。
五、组织领导
大学生“村官”考核由各区县(自治县)组织部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组织实施。要严格按本办法规定,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开展考核工作。对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可与村干部考核统筹安排。
考核工作结束后,各地要及时将本地大学生“村官”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管理
大学生村官管理
一、大学生村官户口、人事管理、党组织关系管理
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根据自愿原则,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也可根据本人意愿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落户在任职村所在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任职满2年后不再续聘的,可将户口迁回原户籍所在地或学前户籍所在地。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组织关系转至所在村。
二、新录用大学生村官服务地安臵办法
1.安臵原则
根据《江西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办法》,为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按照省、市关于大学生村官服务地安臵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新录用大学生村官提出如下安臵原则:
一是成绩优先原则。大学生村官在自主选择安臵村时,按成绩高低为序依次进行挑选,原则上每村一名村官。遇成绩相同的,以面试成绩高低为序。
二是双向余量原则。组织部门按照超出新录用村官总量20%以上提供待安臵村。待安臵村基本概况由组织部汇总成《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提前发至村官参考,并作好服务地选择提示。
三是公开透明原则。组织部将安臵原则、程序和安臵村概况、村官成绩排序等以《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方式提前公布,自主选择安臵村过程现场公开。
2.安臵程序
(1)在新录用村官参加全市培训前,通知各乡镇按行政村15%标准确定待安臵村,并将待安臵乡镇、村基本概况上报组织部。
(2)组织部汇总各乡镇上报情况,结合安臵原则、程序和安臵村概况及村官成绩排序等,编成《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
(3)在组织大学生村官自主选择安臵村前,统一将《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发至村官,提示村官根据个人成绩、专业、对乡镇了解程度、需求结构匹配情况,充分考虑、慎重选择。(4)组织村官统一到组织部,按成绩优先原则现场选择服务地,并签订服务合同,填写录用表格。
(5)组织部制作相关文件通知并联系各乡镇组织员接送村官到村。
三、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书记助理和主任助理主要协助做好以下工作: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2)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
(3)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代理、科技推广等工作;
(4)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
(5)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6)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
(7)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成员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
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组织负责人。
四、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1.“四访四问”调研活动
为使新录用大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职能,县委组织部组织新录用大学生开展“四访四问”调研活动,即访困难户,问群众疾苦;访小康户,问致富经验;访党员示范户,问群众呼声;访老党员干部户,问发展良策。
走访要深入社区、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在与群众谈家常、谈思路、谈发展中,反思自身的思想作风、工作责任和精神状态,对群众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提出解决办法或相关建议意见,及时向镇、村党组织汇报,能解决的抓紧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确保走访取得实效。大学生村干部要将走访的心得体会记录《大学生村官日记》上,同时每位大学生村官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目的在于加深大学生村官对任职村(居)社情民意的了解,增强他们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信心和本领,切实帮助和解决一批农民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实际问题。
2、大学生村官主题日活动
“大学生村官“主题日活动是定期由县委组织部村建办发起,全县在职大学生村官策划和参与的一项服务农村、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每期主题活动按照“制定策划方案,方案讨论审批,活动组织开展,后期信息宣传”的程序,由大学生村官(3人一组)负责组织策划,形成活动方案;策划方案上报村建办审批通过后,其他成员做好协助,统一筹备,共同开展;活动结束后,大学生村官每人一篇活动日志,并积极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大学生村官“主题活动日主题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和重大节日情况,借助开展主题日活动这个平台,通过开展清洁在行动、政策宣讲、爱心义卖、军民联欢、中秋送温暖、安全知识宣传等不同主题活动,增进大学生“村官”的交流和联系,培养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充分调动全体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服务“三农”、锻炼提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潜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农村工作能力,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3、跟班交流活动
通过 “交叉任职”、“异地任职”和“跟班学习”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跟班交流活动,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和农村工作能力。
形式一:在“大学生村官”中试行交叉任职和异地挂职。
大学生村官在原分配村干满一年后,可以与其他大学生村官进行交叉任职3-6个月,还可以到其他区县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村挂职学习锻炼3-6个月,学习、借鉴先进村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经验;
形式二:选拔部分大学生村官到相关的县直单位跟班学习。
通过选拔一些“大学生村官”到县级农委、水利等系统相关部门科室顶岗锻炼,加深他们对农业农村理论知识、文件精神、政策法规的理解,畅通大学生村官”与相关系统人员沟通、交流、联系渠道,为争取项目、资金、信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