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将国际理解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如何将国际理解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儿童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使教育有助于培养“面向世界”的人。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培养兼具传统性和国际普适性的国际化人才。通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在对中华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学生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共处和合作,培养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世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应该是“和谐、共生、发展,”的,多年来大家一直不断探索实施这一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自2011年7月,“国际理解教育”走进我们学校,在开展此项工作的同时,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有力推动了我校“和谐、共生、发展”这一校园文化的深度探索与实施。
一、特设课程、主题活动、各个学科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课堂氛围更加和谐。1.重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我校在不同年级开设了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特色尽心挑选专任国际理解教育的任课教师,自行编写教科书并要求教师认真按教材上课,更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宽教育内容,使教材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不同学段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突出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服务于学生的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2.坚持将学科渗透作为国际理解教育主渠道。
充分挖掘、科学整合现有学科课程和教材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重视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明确了以各学科教材体系为主线的国际理解教育渗透点,通过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数学、科学学科了解国外科学家的思维模式与创新精神;通过音乐、美术等学科了解国外的艺术发展与特色以及外国艺术思想与风格;通过体育课加强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要求各个学科都要抓住时机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渗透点,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各班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际理解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充分进行民族优秀文化的展示与交流,通过师生们喜欢的方式拓宽他们的视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理解意识,促进共同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活动,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看问题的科学的思想方法,交流、沟通、合作的技巧,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将国际交往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渗透于有关学科的教学之中,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环境,各学科形成合力,使国际意识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掌握技能。师生在相互尊敬、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成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和谐。
二、国际理解教育丰富教师文化底蕴,教师队伍更加和谐。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储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技能和较广的国际视野。为了教研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推动教师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外出考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学习相关理论,促进思考研究,加强经验分享,不断提高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素养、基本能力和教学艺术,使教师在分享中提高自身素养,教师队伍更加和谐。1.教研组内集体研究。
学校各教研组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要求,科学整合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特征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2.学校评比推广成果。
学校组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和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推广经典课例和优秀成果。每组每学期要推出一节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研讨课,并邀请主管领导参加本组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细致研究国际理解教育恰当的渗透点、合理的渗透内容,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经过这样细致的国际理解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的展示,教师们对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有了清晰地思路。每位教师对此都深有感言,一致认为这次教研组备课过程的展示,是一个教育智慧共享,优秀教案共享,教学资源共享的好方法,更是一个碰撞思维灵感,迸发智慧火花的好途径,有利于教师们在合作互补中提高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能力,体验成功。
三、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契机,组织活动、加强宣传,校园文化更加和谐。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思想对话、文化理解。学校要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报、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常识,在全体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贯彻和实施。
1.培养教师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
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和网上交流能力,创造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鼓励老师及时总结国际理解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教研组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和奖励。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一次国际理解教育的研讨交流活动,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适时召开总结交流会,进行典型经验交流研讨活动,际理解教育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融入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探索与发现学校以外的精彩世界,使中西方文化在相互碰撞、相互滋养中相互融合;有的老师认为:民族教育在国际理解教育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精髓,国粹,都必须先被学生认同。连自己国家的精髓都没有很好的理解,更何来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民族精神与国际精神同时激发。在交流中老师们的思维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在互相启发下更加深入、全面。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促进师学吸取更多的中外文化精华。
为了让学生和教师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体会书籍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的情趣,给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启迪„„将读书活动深入地开展下去,营造书香校园浓浓的读书文化氛围,我校开放图书馆,师生共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深入挖掘中外文化知识,不断总结相互知识的切入点。师生相互交流,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每学期的图书义卖活动,更是节约和有效的利用了图书资源。为了让好书流动起来,发挥有限资源的无限作用,每学期我们让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好书以义卖的形式卖给自己的同学,再以义买的形式买进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好书资源充分的流动起来,让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中受到无限的启迪。3.国际理解教育既对德育提出了新课题,也有利于开拓德育的新思路。我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对全校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宣传: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文化特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深入了解异域风情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广播站增设科技英语及外语节目.4.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与韩国家长联系,开展韩国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进中韩文化交流,加强课程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大力开展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使师生感受到了其他国家不同的民间文化和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幽雅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文化,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的民主、和谐发展,让学生的生命在充满温馨气息的校园里里更加灿烂。在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师和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增智、培德、提能。国际理解教育把学识才情和艺术之根扎在了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在了我校丰厚文化的沃土之中。国际理解教育为我校“和谐、共生、发展”这一校园文化的实施开辟了了又一条有效的途径,推动了我校对“和谐、共生、发展”的深度探索,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中生动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第二篇:将法制教育与各部门文化建设相结合
将法制教育与各部门文化建设相结合
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内容量化、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制度,而且需要与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治文化,以培养全体公民的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
新时期要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与各行各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各方面的联动作用,共同推进。
与机关文化建设相结合
当前,我国党政机关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中依然存在,一些重大的违纪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这其中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文化方面的原因无疑是很重要的——— 在思想、环境、习惯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容忍或滋生腐败的“腐败文化”。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建设与机关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走文化发展之路,运用文化的教化、塑造与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机关文化氛围。
一、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机关干部的法律修养。作为领导干部,要“先修身而后求能”,有了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德,才会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切入点,把“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作为基本要求。要做到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与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提升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
二、通过加强“三观”教育,为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价值坐标。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对待权力。权力其实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正确用好手中权力,权为民所用。
三、通过加强廉政教育,使领导干部常怀律己之心。既要坚持传统的党课、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又要充分运用举办反腐败成果展览、现身说法说纪、开展诫勉谈话、看反腐警示专题片等有效形式,以及在机关开展“双严”(即严明党纪、严格自律)、“五廉”(即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写廉政文、做廉政人)等活动,警钟长鸣,常惧法纪之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为塑造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娱自乐,提升农民群众的“精气神”,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陶冶农民的情操;既提升农民素质,又增强致富本领和法制观念,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定期组织农村文艺汇演,把“十七大”、“中央一号文件”、“美德在农家”活动等与农民实际结合,编成可演性强的歌舞、秧歌舞、三句半等节目,走村串户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力,促进群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彻底改变过去蹲墙根、打麻将、看黄片和赌博等不良现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封建迷信、陈规旧俗、赌博风气等陋习,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各种形式的村规民约,对农民道德建设起到很好地督促引导作用。在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农村大集和庙会上),既劳民伤财,又败坏社会风气。通过村民大会制定村规民约,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哪一家有红白喜事,全村都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村民不堪重负,可谁也不敢带头破这个规矩。要通过村规民约,彻底革除这一陈年陋习。
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相结合
社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是一种非常具有社会性教育作用的建设,是提高群众文化品位及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居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社区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了深厚的群众文化沃土。群众文化根基深厚,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促进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传统载体,寓教于乐促结合。充分利用文化公园、文化广场这些阵地,依托社区教育学院和各类群众艺术团,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一是在“法制歌曲大家唱”活动中,普法工作者积极搜集整理、创作法制歌曲,给一些脍炙人口的传统歌曲填上法制宣传的歌词,形成“老调新词”,在社区广泛传唱,“社区唱起法制歌,创造安居乐业的新生活”。二是在“法制书报大家读”活动中,法律书报成了大家的最爱,社区法律图书室也成为广大居民业余时间的好去处。三是在“法制影视大家看”活动中,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各地方电视台法治栏目的播出时间通知各单位,同时订购大量法制教育电视光盘免费供社区群众观看。四是在“法制故事大家讲”活动中,社区教育学院组织广大居民开展法制故事大家讲比赛,激发孩子们和老年人的兴趣,把进网吧的孩子和打麻将的老人都吸引回来,听故事学法律,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
二、利用现代载体,网上互动促结合。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社区居民文化娱乐、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网络上。针对这种情况,社区要积极探索开展网上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路子。成立社区网站,实现社区网络化、智能化。在社区网站专门开辟“文化讲堂”和“律师在线”栏目,及时宣传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及法律知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解答各种法律问题。社区网站可以多层面、全视角宣讲文化知识,使文化教育的触角延伸加长。
三、开展主题活动,多措并举促结合。通过开展“树法制新风、建美好家园”活动,评选“法治文明标兵楼”,横向拓宽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社会参与面,纵向延伸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互动效应。“法治文明标兵楼”的创建目标为“五好”,即“学法守法好、邻里相处好、志愿服务好、楼栋协作好、群众反映好”。开展楼栋法治创建活动,使居民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昔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之说。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语、催人奋进的标语等。校园环境文化会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随时随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根本、以制度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学的总合,是看不见的软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企业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依法治企水平,离不开职工的积极参与。为此,企业应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不断加大企务公开力度,积极拓宽职工参与公司民主管理的渠道。加强对《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学习讲解和宣传教育,让职工明确自己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在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认真履行有关程序和规定,完全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保证集体合同的较好履行;要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和职工劳动卫生职业病档案,加大劳动保护监督力度,有力地维护职工权益。职工在维权中熟悉了法律,提高了职工学法守法的积极性。“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制度是文化的最直接体现,是规范全体员工行为、明确任务措施、确立企业价值等的基础。企业要切实发挥制度在发展中的导向和保证作用,不断完善“依法为准、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让大家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怎样做才能更好,使大家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律知识寓于文化思想传播之中,从而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变法律知识的单向灌输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才能真正使法律意识、法治理念融入每一个公民的内心,成为每个公民文化心理的一部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自觉意识与追求。
第三篇:如何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以传授人类文化知识为己任,故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很多成功学校的经验也表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在学校搞一些文化活动的问题,它对于优化学校校园环境、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促进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个人相对持久和稳定的性格特征。一所学校同样也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校园文化。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主要通过下述要素表现出来:学校历史、学校的形象标志、学校建筑、内部机构设置、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校风、学风、学校的活动仪式(如开学或毕业典礼)、师生关系、校园环境、学校绿化、学校办学思想、管理观念、员工的工作态度、士气、生活方式等等。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指学校成员的办学理念、价值观、信仰、教风和学风、人际关系等精神领域方面,因此学校中的人——校长、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与校长的办学理念相融共生
校长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学校具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校园文化,是跟校长自身的信仰、道德、人格等综合素质分不开的,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校长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其治校经验的辛勤积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从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律,综合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对自己的学校作出全局性的、长远的考虑,并将这种考虑以学校发展目标的形式描绘出来,然后利用自己和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推动学校目标的实现。以校长为代表的校领导集体带有倾向性的行为示范,将会极大地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校长及其领导班子还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制度去激励全校师生,使学校朝着所向往的预定的形象发展,最后使学校形成独特的文化气氛,成为一种对外界的象征。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这么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
为了有效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每一位校长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如要努力树立自己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形象,以自己的品质、魅力和出色的工作去赢得人心,靠人格的魅力去引导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要善于总结经验,吸取学校管理的优秀文化,确立先进而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形成自己的进取精神、奉献精神和大度的品质;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等等。每一位校长要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从下面几项认真去做:
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但一旦发现观念落伍,就毫不犹豫的进行变革;
努力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目标、策略和具体操作;
通过内部提拔来培养能灌输自己教育观念的学校中层管理层; 及时表彰先进,把进步快的教师树为典型;
珍惜学校传统,认真撰写校史,让师生了解校史;
向新教师介绍学校的未来前景、办学宗旨和道德行为准则; 搞好校庆活动,多举行各种有意义的典礼活动,以传递学校的价值观和信仰;
多讲述学校历史上杰出校友的成功事迹;
设计体现学校形象标识的东西,力求新颖、独特而又寓意深刻; 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 使全体师生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品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
二、校园文化与教师精神面貌互动转化
学校文化的营造势必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及精神状况,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势必成为教师生命质量得到提升的历程。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教师应该能够与“境”俱进,与时俱进,在与环境的主动适应和改造中,使自己变得视野开阔,变得更加自信。
新课改提出教育具有“未来型”、“社会性”和“生命性”等价值观念,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学校要充分利用这充满挑战性的事业引领教师,用多样的工作锻炼教师,用有效的培训培养教师,使教师价值的确立有充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文化背景。学校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例如:开展青年教师的学历达标培训,对确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领头羊”采取专家引领式培训,在全体教师中尝试以“教师成长袋”为载体的个别化培训。鼓励教师在纵向比较中不断自我实践、自我研究、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学校还应利用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个体的思维水平、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会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活力,教师生命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开发。形成自
己学校独特的教风。
随着校园文化变化的同时,教师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内涵、气质与修养。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同样要起设计师的导向作用和为人师表的楷模、榜样作用。正确、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它有助于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继而自觉的去学习和仿效,它甚至比直接的教育过程更具感染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校园文化与教师精神面貌互动转化、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在营造校园文化的同时,教师也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三、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生成。
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校园文化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生在学校中的生存地位密切相关。
学生的生存地位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水平。学生的生存地位不仅取决于学生是不是学校的主人,而且取决于其是不是具备了当主人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在他成长过程中迸发出的火花能否得到及时的捕捉与呵护。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命需要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做好“抓彩”的工作。有些事在教师眼里是小事,而在学生的心理可是天大的事。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把学生发展中的光彩、奇特的思想和美好的行为,用语言或文学加以彰显,使其各有所长,各有所为,各有所乐。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思维敏
捷,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极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如果把这些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出来并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能极大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引导他们在走廊、墙壁、楼梯旁等场所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小饰品,给人一种和谐悦目的感觉。“把班级还给学生”在班级日常组织管理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班干部民主选举制,岗位轮换制和小班主任制,发挥每一个学生“参政”、“议政”能力。发动全体学生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适于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提出具有自己班级特点的班风,设计自己的班标,创作自己的班歌等。激励学生自己组织并积极参与各类典礼和文化活动。如文化学术性的科技兴趣小组、文学书社、英语俱乐部等;文体、娱乐型的校园艺术节、体育节、节日联欢会、春游、竞赛等活动;社会实践型的学军、学工、学农、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等;典礼活动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授奖仪式、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
提出对学生有学习目的性教育、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及学习习惯培养和训练的学风,这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集体,在一所学校只有注重人的因素、注重校长、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营造出三者同发展的校园文化。
如何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单位:东赵乡南新小学
姓名:方学民
第四篇: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文化。随着员工对企业管理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已被员工所共识。企业要成为一流的企业,首要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企业文化的提出源于日本经济发展奇迹而引起的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热潮。
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1、继承与创新并举,公司企业文化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正在崛起。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不断变化,必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要确立先进的理念,始终把员工的学习与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思想才会有灵魂,有灵魂才会有生命;有思想才会有思路,有思路才会有出路;有思想才会有智慧,有智慧才会有力量。企业要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运用现代科学文化和先进管理知识,为创新开辟广阔的天地。
首先,创新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过程,只有建立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创新才是切实可行、真实可靠的。
其次,创新要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减少和避免失误。
最后,创新要敢于扬弃陈观,创立新知,促进观念的变革与创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以实现行为方式与工作作风的转变,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塑造良好的公司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越来越赖于企业文化的推动。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文化的享受者。企业的兴衰取决于员工的素质,而员工的素质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要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作用,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营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开阔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诱导、启发、吸引和熏陶员工,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员工中培养起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群体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赵成筠——实战派人力资源专家!现任东软集团战略咨询部组织与人力资源咨询总监管理学博士,曾任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副教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培训专家如果没有公司企业文化的凝聚,没有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效益往往是暂时的,竞争力也不会强大,实力也不会长久。企业要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情操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形成公司上下沟通、凝聚人心、关系融洽的良好氛围,才能提高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竞争优势。
第五篇: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核心提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符合中国文化。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记者邓之湄)为深入学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有关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署要求,5月18日,“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主要研讨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文化支撑。该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人民政协报社、海南省三亚市政协共同主办。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出席开幕式。周铁农发表开幕讲话,王伟光为论坛做开题演讲,杨振武和于迅分别致辞。
周铁农在讲话中表示,和文化与中国梦,融合了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发展精神,兼具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和文化与和合精神在历史的演进中贯穿,在中国梦的内涵中得到新的升华与发展。中国梦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期待,容纳了多元社会思潮和多样价值诉求,统合了国家发展目标与世界和人类进步的趋势。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和合的梦。
在谈及理解和文化与中国梦的意义时,周铁农指出,第一,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以贤能、礼让、和睦、秩序超越对抗与斗争,一向是中国传统政治逻辑的灵魂。当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发展道路,也是最符合中国国情需要、最能光大和合文化精神的选择。第二,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际战略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要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思维方式,超越大国崛起的既有路径,以和合精神共同应对挑战,共赢发展。第三,它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构想,彰显了和合精神及对人与自然间更加理想、融洽关系的追求。
王伟光在开题演讲中表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符合中国文化。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文化讲包容,讲慈善,讲核心,讲主义,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将实现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作为自身奋斗目标,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其次,从中国多灾多难的近现代史而言,和文化是中华儿女从苦难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后的一种燃醒。正因中国百年的切肤之痛,我们提出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走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再次,从中国当前现实出发,和文化是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为什么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能得到13亿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护?主要因为它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等变成人民听得懂的语言、摸得着的未来。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学者不能再用高深的语言说话,人民需要最通俗、朴实的语言来憧憬未来。此次论坛中一些文章,来自草根,既有新意又通俗,让和文化接了地气,体现了中国梦的“三个共享”精神。
来自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践行“五和”理念、开展文化慈善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发布时间:2013-05-21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