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

时间:2019-05-14 14:3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

第一篇: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

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

(提纲)

导语

《雷雨》通过一个两代人陷落其中的爱情悲剧故事,对于亲情、爱情、人生、阶级、命运及其背后的力量,做了一次深刻的探索。它的爱情命运,既折射出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存在的问题,也反映了文学学科曾经的曲折历程。把人间最惨烈的悲剧展现给世人看,它的悲剧是发生在每一个最普通的人身上,这就是真正的悲剧所在。

一、爱情的悲剧

曹禺善于用爱、苦难与死亡来表现人生存在的悲剧状况。所谓爱情婚姻之悲,确切地说是女子被抛弃之悲,周朴园的抛弃奠定了侍萍人生悲剧的开始,是她人生苦难的根本之所在。作品不是从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展示一个警世故事,而是将粉饰在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上的温情面纱撕毁,从而审视人类复杂深邃的灵魂。

二、性格的悲剧

所有的悲剧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悲剧,而人的悲剧根本还是性格的悲剧。《雷雨》中悲剧是人的悲剧,并不在于他是穷人还是富人,是好人还是恶人,更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全都处在悲剧之中,全都无可逃脱地承担着悲剧的命运,上演着悲剧的角色。

三、道德的悲剧

《雷雨》这部剧作,具有思想内涵的浑厚性。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和批判了带有封建性的中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的虚伪性,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一部“道德的悲剧”。

四、生存的悲剧

主人公们不仅以自己与悲苦人生、与生存悲剧的抗争显现出生命的活力,更以罪的意识、忏悔意识以及救赎意识表现出人性追求崇高与价值理想的光辉,在受苦、疯狂、死亡的结局里培养人类精神神圣的火花。故事人物的悲剧结局,都是由于“命运”的特意安排。

结尾

《雷雨》这一悲剧的性质和其在戏剧史上的意义,作者曹禺在创作之初是有所感悟的,但也是相当模糊的。但我们可以从他自己的多次解释中就可看出这一点。作家把人间最惨烈的悲剧展现给世人看,它的悲剧是发生在每一个最普通的人身上,它更没有让我们到世界之外去寻求什么悲剧的根源,因为悲剧就在生存之中。

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

【摘要】曹禺的《雷雨》是我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不同时代的作家对《雷雨》的阐述有着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它的悲剧意识表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揭示人生的悲剧性,暴露人的生存困境,表现人在困境中的抗争与提升。而人类悲剧文化的熏陶与特殊的个体人生背景,是形成曹禺悲剧意识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悲剧 命运 生存 多重性

20世纪30年代,中国剧坛出现了一位标志性的人物——曹禺。他以成熟的处女作《雷雨》创造了新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话剧开始以民族的、现代的形态为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人广泛接受。剧本以周朴园、侍萍和周萍、四凤两代人前后30年的故事为主线,繁漪推动故事进展的力量,鲁贵是整个剧本的结构因素,大海是连接这个家庭故事与时代沟通的桥梁。这是一个两代人陷落其中的爱情悲剧,上一代人父母的恋爱故事,下一代人承受上一代人的苦果,在命运的捉弄下同母异父的兄妹相恋而酿成悲剧。通过这些故事,反射出作者对于命运及其背后他不太清楚的根源的迷惘和愤怒,从而对于亲情、爱情、命运及其悲剧原因,作了一次彻底的分析。正如曹禺当初在构思这个剧本时所言:“我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表达自己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个斗争的背后,也许有一个主宰,它就是上帝或说是命运,近代称它为‘自然法则’。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它太宽阔,太复杂。我总觉得有一种汹涌而来的感情,催动着我发泄长期压在心中的愤怒。”纵观《雷雨》整个剧本的悲剧根源,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来初探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爱情的悲剧

在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里,最富有悲剧性格的就是苦难和爱情。血源之爱,夫妻之爱,友情之爱等所引发的人生苦难,它既是人悲伤的慰藉,也是人省悟的根源。所以在爱的最深处蕴含着最凄苦的绝望,也显现着最温馨的希望和慰藉。作家曹禺是善于用爱、苦难与死亡来表现人生存在的悲剧状况。所谓爱情婚姻之悲,确切地说是女子被抛弃之悲,如剧中女主人公侍萍与繁漪的悲剧。在我国,如传统爱情婚姻悲剧《救风尘》、《王魁负桂英》、《秦香莲》等同样表现了弃妇的人生凄苦。在爱情婚姻里被抛弃,这是女人生命里最大的不幸。剧本《雷雨》中的侍萍三十年前作为周家的女仆与当时的周家大少爷周朴园相恋,并由此而生下两个儿子。如此刻骨铭心的爱,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不但无可指责,而且还有着大胆反叛封建礼教的意味。不要说这样相爱的结局使他们产下爱情的结晶;但由于周朴园母亲的极力反对、百般阻挠,他们被活活地拆散。在周家即将迎娶一个门当户对大小姐蘩漪的前一天晚上,也就在那个寒冷的夜晚,侍萍强迫着丢下大儿子周萍,抱着刚生下三天病得奄奄一息的小儿子鲁大海,离开了周家,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从此踏上了另一个人生苦难的开始,饱经风霜,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可以说,周朴园的抛弃奠定了她人生悲剧的开始,是她人生苦难的根本之所在。因为是带着一个孩子的侍萍,此后为了生存她又不得不转嫁了两次人,而每一次都让侍萍尝尽了人间的苦楚与悲痛。作为周朴园的现任妻子——蘩漪,她表面上看上去像似周朴园最尊贵的夫人,享受着周家的一切荣华富贵,但实际

上却是周朴园变相抛弃的女人。自从她嫁给周朴园后,周朴园18年来似乎从来就没有在乎过她,从来就没有真正关怀过她,甚至没有她所谓想过的做人的自由。他一直都是在凶横地对待她,左右着她的所有生活,根本不把她当作一个妻子来对待,让她生活在情感的死河里,渐渐地她磨成了一个石头般的“活死人”。

《雷雨》蕴藏着人生情感,让人感到深沉和厚重,甚至是压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悲剧风格。同时,作品不是从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展示一个警世故事,而是将粉饰在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上的温情面纱撕毁,从而进一步审视人类复杂深邃的灵魂。

二、性格的悲剧

《雷雨》中悲剧是人的悲剧,并不在于他是穷人还是富人,是好人还是恶人,更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全都处在悲剧之中,全都无可逃脱地承担着悲剧的命运,上演着悲剧的角色。整个作品中有八个主要人物,而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性格与情感追求,并为着自己的目标而行动,但又与他人追求目标相冲突,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矛盾冲突。这样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可以让人感觉到人间地狱的意境。

所有的悲剧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悲剧,而人的悲剧根本还是性格的悲剧。在《雷雨》众多的悲剧人物中,周朴园既是一位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然而,周朴园又何尝不是故事中一个最大的悲剧命运的承担者。他不但一手“制造”了悲剧,而且也承担了悲剧的结果,这其实都是他主观意愿造成的。他在年轻时受新思想影响,也曾有一度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追求要过自由恋爱和美满婚姻的梦想。一个大家公子,一个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现代青年,能与一个女仆真正相爱,这在本质意义上是有着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而且,我认为这样的相爱也是完全真诚的和真挚的。为此,他对侍萍的爱是真情流露。但由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教育,致使他的性格中又变得懦弱,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相抵触,不能与自己的封建家长制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在这样民族资产阶级残酷的生存环境,使他既有资产阶级铁的手腕,果断而残酷地镇压矿工罢工,不择手段地收买、瓦解工会;又有封建家长的专制,要求繁漪恪守封建妇道,不允许有任何独立意志和情感要求。他独断专制甚至连生活中的琐事如吃药和看病等,都得让繁漪听从他,不许违背他的意愿。他不但是经济、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且也是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精神上的君主。这一切使他和周围的人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他每天陷在这重重矛盾之中,处在难以自拔的境地。专横、自以为是、倔强,这是男主人公周朴园性格中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而这也是他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事业成功的性格要素。但他的内心世界时常处在软弱和痛苦之中。对自己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生活,使他不得不保留对侍萍怀着无尽的亏欠与思念,但是“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最终还是瓦解了。这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使周围人痛苦,也给自己带来了难以摆脱的苦痛。故事的最后是在修女读《圣经》中落下帷幕,它暗示着男主人公周朴园在逐渐忏悔:这是周朴园的最后归宿,他的悲剧是封建伦理道德侵蚀资本主义精神后导致的性格悲剧。

作品中侍萍和四风也是悲剧性格的典范,她们都是旧社会中国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但是性格上有很强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时候是她们的软弱造成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这也是一个时代赋予妇女的不幸,她们不知道怎么反抗的,也不知道如何反抗,只知道一味地顺从自己的命运。侍萍忍辱负重,遭遇那么多不幸,却只认为那是自己造孽所致,甘心承受心里所有的痛苦。如果她们也学会反抗,也具有一点“雷雨”的性格,那么也就不会承受那么大心理负担,如果那样,可能还会获得他人生中的一点点的幸福。

三、道德的悲剧

在《雷雨》悲剧中,无论是善恶,也无论是道德或不道德,都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作者直面人生的死亡,不给主人公们任何苟活的机会。在剧本中父子之间的关系不是父亲慈祥儿子孝顺,其乐融融,而是相互对立,相互敌视。儿子们不但没有继承父亲的那种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反而走上了背离和反叛的道路。对周家父子来说,大儿子周萍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背叛周朴园,在肉体上他与后母发生亲密关系,精神上不求上进,贪图享乐,不自觉地暗中毁坏着周朴园一手创下的基业。而小儿子周冲则以疏远的方式反叛周朴园,他知道自己要过自主、独立、平等的生活意愿,但是不可能通过父亲来实现,自己也决不愿像父亲那样独断专行地、充满罪恶地活着,只好疏离他在另一条路上追求自己的幸福。剧中鲁大海十分明确站在了周朴园的对立面,作为以一种敌对势力的身份和周朴园相抗争,因为周朴园是他和母亲苦难生活的倡导者,是自己生活阶层罪恶的多余者,双方进入犹如水火不能相容的局面。他对周朴园诅咒、辱骂,恨不能杀了他。就鲁家而言,鲁贵虽然是大海的养父,养父和养子之间也同样仇视对立,鲁贵指桑骂槐、咬牙切齿地对待大海,大海则也毫不客气回敬他,不加掩饰地表现出蔑视他、想动手打他的意愿。剧本中的母子之间同样充满凄怆意味。侍萍视骨肉儿女如生命,却三十年不能见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兄弟兄妹手足也是互相伤害,周萍与周冲争夺恋人;周萍与大海对峙谩骂,大打出手;周萍则在无意中与四风陷入乱伦的悲剧。蘩漪违背伦理和前妻之子乱伦,因之发疯似的无所不为,甚至为了得到周萍的爱,她不惜以伤害自己亲生儿子为代价。

原本宽阔繁华的周家大宅院,现只留下了苍老的周朴园独自一人饱尝男女之爱、亲情之爱结出的悲剧的苦果,天天来回于教会医院,为两个疯女人身边与弥撒合唱声中忏悔自己人生的罪恶,实现着他人与自我灵魂的救赎。周朴园的自我忏悔与灵魂救赎行为贯穿于《雷雨》的始终。在他的意识里,侍萍是他永远的生活伴侣,三十年前侍萍被母亲赶出了周家跳河而“死”,他自感罪孽深重。在揭示人生存困境的同时,《雷雨》的悲剧意识也表现了人类在困境中不断抗争、不断提升自己的最高目标的真实情形,从而使其具有人性化色彩,表现人类尊严的光辉。三十年来,他一直保留着侍萍“生前”住过的房间的老样子,周朴园几次移家搬迁,甚至从上海搬到安徽,但却几十年一直保存着侍萍的遗像、遗物,甚至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以及摆放的位置,连闷热的夏天不开窗子的习惯都不准任何人破坏。在夜深人静或独自一个人时,他常常不自觉地端详侍萍的照片;他当着全家人的面向侍萍道歉,并让周萍认自己的亲生母亲,嘱咐他好好侍奉母亲,弥补自己的过失;“尾声”中的他精神颓唐,神情呆滞,每天都去看望疯了的侍萍和蘩漪,向她们献上一颗忏悔的心,同时四处寻找大海。试想,这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社会,在那样的一个家庭,是周朴园一个人能主宰得了的吗?他对封建礼教的反叛,能反叛到婚姻完全自主这样的程度吗?他爱而不得所爱,不能终其所爱,这又是一层悲剧。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爱的结晶,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他阶级的敌人,带领工人反对他,打击他,而另一个则给他戴绿帽子,他却毫无觉察。表面的威严和道貌岸然之下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推上最耻辱的境地,还有比这更可悲的吗?

因为侍萍生大儿子时怕风,他始终保持着关窗的好习惯,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他也不允许别人开窗。周萍一出场的神情就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和忏悔意识:“当他的眼神暗下来,瞳仁微微地在闪烁的时候,你知道他在审阅自己的过失。”“他在改,不,不如说在悔,永远地在悔恨自己过去由直觉铸成的错误。”他对蘩漪承认自己和家庭的罪恶,他向弟弟倾诉自己的过错,经常在纵酒放荡中麻痹自己的心灵,求得短暂的遗忘。当他知道自己与后母的乱伦关系又陷入与妹妹的乱伦相恋后,决然地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罪恶的生命。侍萍自悔的意识也十分明显,她多次对天自责,认为儿女的痛苦都是由于自己当年不听母亲劝阻、犯下与周朴园相爱生子的错误造成的,祈求上苍只惩罚她一人,饶恕她那可怜的孩子们。蘩漪虽然一直以一种雷电般的疯狂和痴迷博取周萍的爱,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儿子和压迫者周朴园作挡箭牌。可是,当她得知侍萍和四凤的悲剧命运后,后悔莫及,当场道歉,直至最后承受不了儿子死亡的惩罚而发了疯。同样,四凤主动触电而死也是在拯救自己不听母亲警告、最终导致与兄长乱伦的罪恶。大海的离家出走是一种自我放逐,在放逐中来洗洁自己对亲人的罪恶,医治自己心灵的痛楚。

四、生存的悲剧

悲剧源于西方,本是戏剧的一种大的剧种,在古希腊悲剧中,悲剧的根源被认为是外在于人而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认为人类的一切悲剧都是命运的安排,任何人都绝对无法逃脱,正如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称为一部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它既表现了人为摆脱命运的支配所进行的顽强的搏斗,又表现了“命运无法摆脱”的残酷的现实,亚里士多德称《俄狄浦斯王》为命运悲剧的典范,那是一部“十全十美的悲剧”。

希腊悲剧来自对人生痛苦与邪恶的一种敏锐的认识。悲剧就是正视死亡、焦虑、罪行、恐惧和绝望。命运就变得难以理解和不可掌握了。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强调和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人开始自己主宰自己,因而,悲剧的根源也就转向了人本身。这时,也就出现了所谓“性格的悲剧”,《雷雨》中的悲剧结局,因而可以这样说“《雷雨》的悲剧,也是整整那一时代的人的悲剧”。悲剧是表现人生可怕的一面,暗示着人生的本性。主要有三种情形的悲剧:一种是恶人造成的;一种是命运与和偶然共同造成的;第三种是由于不同的地位和关系造成的彼此间的损害,这一种是经常发生、很容易产生的,人们随时都有遭到不幸的可能,因而觉得自己处于苦难之中。悲剧的最后原因是原罪,即是生存的本身之罪。笔者认为《雷雨》创造了一种新的悲剧类型,它是戏剧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完全超越了“命运的悲剧”和“性格的悲剧”。同时把对悲剧性的根源转向了生存本身,是《雷雨》以悲剧的形式艺术化地表现出来的。并将其称之为“生存的悲剧”。

笔者认为,曹禺的《雷雨》不仅是中国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也是世界戏剧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突破了中国最传统最古老的戏剧模式,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悲剧的类型,一种新的悲剧观,这就是“生存的悲剧”。确切地说是《雷雨》所独创出的一种悲剧类型与悲剧模式,因为它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更具现代特色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在《雷雨》的世界里,主人公们不仅以自己与悲苦人生、与生存悲剧的抗争显现出生命的活力,更以罪的意识、忏悔意识以及救赎意识表现出人性追求崇高与价值理想的光辉,在受苦、疯狂、死亡的结局里培养人类精神神圣的火花。故

事人物的悲剧结局,都似乎是“命运”的特意安排,如剧本中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一段著名台词,鲁侍萍非常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里侍萍所说的“命”,却只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惯的口头词,是由于对悲剧现实无法解释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一种并无确指的无可奈何的呼喊。因为现代哲学早已认识到,悲剧就在于人的生存本身。《雷雨》能由自己的全部剧情和艺术结构把这样一个现代哲学命题表述出来,可谓是戏剧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贡献。

侍萍的悲剧是显而易见的,她不仅失去了所爱,且经历了那么多生活上的磨难;繁漪在生活上是安定舒适的,但她照样感到“十八年生活在这活地狱里”,她无所顾忌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依托,却又绝对不可能得到,最后连自己唯一的儿子也丧了命。至于周萍,他不仅与自己的继母,发生暧昧关系,而且又阴差阳错地与自己的同胞妹妹发生了关系,他也就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那最痛苦的灵魂的煎熬。剧中的四凤和周冲应该说是最天真纯洁的,他们本意不想给任何人带来伤害,他们或许只想得到自己最应该得到的一份非常微小的心理慰藉,但是,生存的悲剧却并没有放过他们。最善良纯洁而又弱小的他们最后都只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对于《雷雨》的这一悲剧的性质和其在戏剧史上的意义,作者曹禺在创作之初是有所感悟的,但也是相当模糊朦胧的。我们从他自己的多次解释中就可看出这一特点。《雷雨》就是这样把人间最惨烈的悲剧展现给世人看,它的悲剧是发生在每一个最普通的人身上的,不是帝王国君,也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它更没有让我们到世界之外去寻求什么悲剧的根源,因为悲剧就在生存本身。

参考文献:

[1]万平.试论《雷雨》的悲剧意蕴.文艺评论,2010,第3期

[2]马春玲.从《雷雨》看悲剧冲突及其社会意义[J].昌吉学院学报,2002,12. [3]邹言九.《雷雨》的悲剧冲突与悲剧精神再探讨[J].中国文学研究,2002,(02)[4]郑云霞. 从戏剧冲突和语言特色看《雷雨》的悲剧意蕴[J].电影评价,2008,(21)[5]李美皆. 命运的困顿与人性的挣扎——《雷雨》原著主题暨悲剧内涵论[J].名作欣赏,2001,(01)[6]岳莹. 论《雷雨》的悲剧特点及根源.文化视点

第二篇:论《雷雨》的悲剧特点及根源

论《雷雨》的悲剧特点及根源

摘要:《雷雨》是现代杰出剧作家曹禺的开山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它不仅具有悲剧普遍意义上的特点,还具有自身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为悲剧艺术如何反映中国现实生活提供了典范。《雷雨》的悲剧根源是多方面的,它是作者现实生活的演化,是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展现,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剧;它不仅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更是命运的悲剧。

关键词:《雷雨》悲剧特点主题故事结构和情节设置人物的性格刻画和悲剧命运自然环境的渲染悲剧根源

正文:

《雷雨》是现代杰出剧作家曹禺的开山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展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一部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更是一部纠缠着复杂血缘关系和聚集着许多巧合,充满神秘、紧张和令人恐惧的命运悲剧。

《雷雨》作为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为我国悲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栋森说:“从西洋悲剧、中古古典悲剧演变、过渡到能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悲剧艺术,曹禺成功地拓开了一条新路,为悲剧艺术如何反映中国现实生活提供了典范。” [1]

一、悲剧主题

《雷雨》写于20世纪前半叶,根据所涉及不同的生活范围来讲,属于家庭悲剧;就题材来讲,属于命运悲剧、爱情悲剧。《雷雨》不仅具有典型的古希腊命运悲剧的特点,而且添加了纯熟的本地风光——即充满了民族风格,通过展现个人的内心痛苦、心灵的自我矛盾、痛苦挣扎反抗的灵魂和悲剧的结局,表达了对宇宙间诸如生死、善恶、人与“命运”及像宿命、天意和人类自由这样宇宙性质的大问题的深思,并且体现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因果报应观念。《雷雨》以本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封建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中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

二、悲剧故事结构和情节设置

情节结构是悲剧的基础和灵魂。悲剧动人心魄的效果,主要靠情节的突转和发现。《雷雨》中,作者运用“三一律”原则,剧本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剧中以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悲剧的进程,打破人物二元的对立矛盾关系,运用多向冲突,以网状方式存在并作用于每个戏剧人物之间,这一“三角关系”的结构设置揭示了人物交糅杂错的关系,矛盾冲突互相交织,愈演愈烈,并导致了剧中人物无一列外的悲剧结局。周朴园力求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秩序,周繁漪则抓住周萍不放,想重拾一堆破碎的梦来拯救自己,周萍却想要悔改“以往的罪恶”,用四凤来洗涤自己,而四凤正是其同母异父的妹妹,鲁贵想能永远保住在周公馆的饭碗,鲁大海则要为工人们的利益同周朴园斗争到底,而周朴园正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些“在下面蠕动的生物”,无论“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2]在这些极端复杂、紧张的矛盾冲突下,这场不可避免的“雷雨”瞬间爆发,他们的命运也已灭亡作结。

三、悲剧人物的性格刻画和悲剧命运

《雷雨》中共有八个人物,他们都是有着复杂的性格,血肉丰满的、立体的、多维的人物,我们仿佛从剧作中洞悉他们痛苦挣扎反抗的灵魂。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追求,都有希望,但没有自己的出路,他们复活的意识、清醒的感知只是使他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痛苦,唤醒灵魂却走向灭亡。他们都以各自鲜明独特的性格从不同角度展示着这场命运悲剧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周朴园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在他内心深处,权利、名誉、秩序才是最重要的;畸形的、罪恶的家庭决定了周萍在本质上是怯懦的自私的,他想反抗命运,却没有真正的勇气和责任感,最终只能在自我内心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被毁灭;侍萍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妇女形象,受着宿命思想的影响,悲愤恐惧,被逼上人生尽头;四凤和侍萍母女俩的性格和命运如出一辙,在这种惊人的巧合之中,使人充分领悟到了《雷雨》悲剧在人伦道德、阶级差异、人性善恶等各种方面所显示出的深刻性;周冲是一个完全生活在最超脱的梦里面的人,然而他对自己的爱情以及整个家庭的期望都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与其他剧中人物的命运不同,周冲的悲剧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巧合,正是这种偶然,使这么一个可爱的生命偏偏简短而痛楚地消逝,令我们情感要呼出:“这确是太残忍的了”。蘩漪爱上了前房的儿子周萍,周萍却懦弱、畏手畏脚,惧怕严肃的父亲还有旗帜鲜明的道德观念,对她始乱终弃,最终使她变成“后妈不像后妈,情人不像情人”的“疯婆子”,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最终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当在那个电闪雷鸣的雨夜,所有的血缘关系、一切最残酷的事实都被揭开时,一场大悲剧发生了:狂乱中冲进雨夜的四凤触电自杀了: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身亡周萍无法面对一切,开枪自尽;繁漪疯了;侍萍痴呆了。周朴园让周萍认妈的那一会儿,四凤:“(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与周萍互视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说不清楚为什么在一个遵循道德秩序的世界里,竟会出现这样悲惨不幸的事情。他们都可悲,他们都失败,他们都在苦苦挣扎中演绎一场场悲剧。

剧中所有人物无一例外地都是悲剧,他们的悲剧性并不仅仅是肉体的痛苦与毁灭,最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痛苦与崩塌。周萍死了,最无辜的四凤和周冲也死了,周繁漪和侍萍疯了,可以说他们都解脱了,无忧无虑,了却了此生债务;而最该死的人——周朴园活着,作者在尾声写周朴园“(叹气,绝望地,自语)我怕,我怕他是死了。”(“他”指鲁大海)最后,“又

望一望窗前的老妇,转身坐在炉旁的圆椅上,呆呆地望着火,这时姑乙在左边长沙发上坐下,拿了一本圣经读着。” 揭示了这个孤独的灵魂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和对一生的忏悔。《雷雨》就这样展示了人间最惨烈的家庭悲剧,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悲剧。

四、自然环境的渲染

《雷雨》中不能不提的就是自然环境,它在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这场悲剧的发生提供了一个顺理成章的氛围。曹禺说过,“我写戏很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把自然界的现象,和剧情发展联系起来,用以表现人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3]《雷雨》中,曹禺就把八个人物放到雷雨之前令人窒息的空气中,闷、热,一丝风都没有,正是这烦躁、苦热的环境推动着悲剧的发生。正如曹禺所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高高升起,天空郁结成一块烧红了的铁,人们会时常不由己地,更归回原始的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这场悲剧的催化剂是雷雨,发生的过程也是一场雷雨,从第一幕开始,周公馆在压抑、沉闷的气氛中,已经孕育了一种天幕低垂、四野云集的阴郁气息,随着悲剧情境的展示,闷雷从远天滚过,蓄势待发,闪电忽隐忽现,撕开暗夜的黑幕,直至四凤在自己家中向母亲发誓,炸雷当空劈下,暴雨倾盆而泻……可以说,雷雨不仅构成了戏剧的自然环境,渲染了人物的心境,是心理情绪的外化,而且对于人物命运它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蕴。

曹禺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窟,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4]周扬在《论〈雷雨〉和〈日出〉》中说:“《雷雨》和《日出》无论在形式技巧上,在主题内容上,都是优秀的作品,它们具有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雷雨》的悲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社会造成的。但同时,这场悲剧“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点隐秘——这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正是这种神秘的力量使“芸芸众生在欲望和命运的苦难中,徒劳地挣扎搏斗,最终还是在劫

[5]难逃。”当然,这场悲剧的发生与人物充满矛盾的性格特点也是分不开的。这一系列因素,正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投影。曹禺幼年家庭很阔绰,但在精神上他是苦闷的:“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可以听到和看到许多乱七八糟的事。像周朴园逼蘩漪吃药的那类事情,从我的亲戚、朋友的口里经常可以听到”。他还说:“我对自己作品里写到过的人和事,是非常熟悉的。我出身在一个官僚家庭里,看到过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因此,我所写的就是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 [6]他的父亲对子女相当严厉,动不动就发火,这种令人窒息的家庭生活和他所了解的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在曹禺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他从小就对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感到憎恶。所以作者写《雷雨》是有许多历史事实与自身一些经历、见闻作根据才写的,可以说,他写蘩漪的“郁热”和《雷雨》中“吃药”那场戏,其中就包含了他在自己家庭中“受压抑”的真实感受,有着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投影。总之,《雷雨》的悲剧根源绝不是单一的,它是作者现实生活的演化,是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展现,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剧;它不仅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更是命运的悲剧。

[注释]

[1] 朱栋森《论曹禺的戏剧创作》,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出版。

[2] 曹禺《〈雷雨〉序》,收《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曹禺谈〈雷雨〉》,收《曹禺研究专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82页。

[4] [5] [6] 曹禺《〈雷雨〉序》,收《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参考文献]

[1] 曹禺著《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2] 曹禺《〈雷雨〉序》,收《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 朱栋森《论曹禺的戏剧创作》,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出版。

[4]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第三篇:论雷雨的悲剧特点及根源

论《雷雨》的悲剧特点及根源

四幕悲剧《雷雨》,作为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一部中国式的悲剧巨作典范。李健吾称之为“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是一部真正意义的悲剧。

《雷雨》写于20世纪前半叶,就题材来讲是家庭悲剧,并且触及了普遍意义上的悲剧主题,如个人的孤独,分裂的自我,神秘命运观,遗传与环境决定悲剧命运,以及人生的徒劳感。然而,由于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和个人经历的差别,又独具特点。《雷雨》中体现出的因果报应观念,并且带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一、故事结构和情节设置

曹禺吸取英国戏剧创作流行的“三一律”的原则,组织了《雷雨》的情节。剧本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的矛盾纠葛剧中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人物都以自己为纽结点,与他人构成多向的网状矛盾关系,而且其中任何一组矛盾冲突的出现与展开,都与其他矛盾纠葛、关联。周朴园力求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秩序;繁漪要留住周萍,让他永远陪伴自己;周萍则要避开繁漪逃出周公馆;周冲在追着四凤;四凤又想跟周萍结合一起走;而侍萍却要把四凤带出周公馆使她脱离险地;鲁贵想能够永远保住在周公馆的饭碗;而鲁大海则要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周朴园进行坚决的斗争。极端复杂、极端紧张的矛盾冲突,就这样一下子交代并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一切纠葛又在一瞬间爆发,读者还来不及细细琢磨它究竟酝酿着什么,剧中的八个人全失败了,这个家庭向观众刚交代和呈现出故事,就一瞬间坍塌,死的死,疯的疯,活着的人也陷入永世不能拔出的痛苦泥沼中。

曹禺在此设置了一种悖论结构:每一个人物都在推动着悲剧的发展,他们制造了这个悲剧,可是又都是悲剧结果的承受者。在面临生与死的二元抉择中,他们只能选择其一,死去的人和生存的人。《雷雨》打破了中国传统戏剧的二元结构,用一种崭新的视角深入解读了戏剧的模式,使戏剧的结构形式走向了多样化。

二、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

《雷雨》中一共只有八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丰富的性格,从而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冲突。繁漪的发疯虽然蕴含着美的胜利、价值的确认,但是也意味着一个完整人格的毁灭。正是根据后者而不是前者,在审美中,我们才感受到她的悲剧性,把她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来欣赏。周萍——他的自我同样犹疑摇摆于本我型人格和超我型人格的矛盾冲突中。他有时希望自己毫无羞耻心、道德感,完全受本能驱使,但这样会受到超我人格的谴责,感到痛苦;有时又希望自己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一个有道德而无情欲烦扰的人,但这样又会受到本我欲念的诱惑。同样感到痛苦。他的悲剧性正在于因乱伦而引发的人格冲突和精神破裂。周冲,藏在理想的堡垒里憧憬着和平、真诚的社会生活。然而,父亲的专横,鲁大海的敌意,母亲的自私和歇斯底里,使他痛苦地感到幻灭的悲哀,对四风那盲目的爱使他和周围的一切极不协调。他站在梦和现实的边缘,现实的铁针一次次刺破他的理想,最终在追求中毁灭自己,死亡成为他生命的一种完成。周朴园纵是活着也只剩下一具阡悔苦痛的躯壳„„

他们的悲剧性并不在于肉体的痛苦与毁灭,而在于精神的痛苦或毁灭。死亡成就了他们生命的完整,又是对生命本质的说明。《雷雨》就这样展示了人间最惨烈的悲剧,它发生于每一个普通的人,不是帝王国君(如俄狄浦斯),也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如哈姆雷特),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悲剧。

三、中心思想和精神表达

在悲剧中,人的欲望、情感、意志、能力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但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磨难,甚至是厄运,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这就构成了“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主人公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进行搏斗。

在《雷雨》里,无论善恶,也无论强弱,无论是谁,最后都未能摆脱其悲剧性命运,周朴园如此强悍、精明,繁漪如此热烈、执拗,四凤如此善良、美丽,侍萍如此小心、谨慎,周萍如此忏悔、自责,周冲如此天真、幼稚,但谁都逃脱不掉死亡与苦难。作者直面人生死亡,不给主人公任何苟活的机会。即使活下来的人也是灵魂死去、一如行尸。曹禺故事结构中重复着这样的内容:激隋生命在残酷的现实中要么被毁灭和消失殆尽,要么在现实中被压抑、扼杀,使得现实生命如一具空壳,处于一种麻木的存在状态,“死人抓住活人”。

《雷雨》的悲剧根源已经触及了人性的危区,季自私、趋利。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命运悲剧,反映了命运对人的捉弄和人的生存困境。还有人认为则认为《雷雨》是一部社会问题剧,表现的是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主题。周扬在《论〈雷雨〉和〈日出〉》中说:“《雷雨》和《日出》无论在形式技巧上,在主题内容上,都是优秀的作品,它们具有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意义。”应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周扬的这一论断成了《雷雨》的权威解释。

应该承认《雷雨》中有命运悲剧的因素存在。《雷雨》有着过多的巧合,人物的血缘关系也错综复杂。曹禺在《雷雨》序中这样说道:“我是个贫穷的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雷雨》的结尾,死的死,疯的疯,走的走,连最有理由活着的四凤、周冲死了,而经历了这一切又最不愿活着的鲁妈与蘩漪却偏偏活了下来,这是人的命运的非理性一面。

《雷雨》也是一部社会问题剧,它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描写了封建家庭的专制蛮横和对人性的扼杀,周萍与蘩漪的乱伦跟封建大家庭对他们的压制与内心的苦闷是有关的,可以说是对封建家庭的一种畸形的扭曲的反抗,蘩漪身上也带有新女性的个性特点,曹禺还在周冲等人物身上提出了青年问题,表现了对未来社会的憧憬等。同时,《雷雨》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初,受时代现实的影响,作者也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剧中,作者就揭示了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即劳资矛盾)。《雷雨》也因此被公认为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

同时,也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投影。曹禺幼年家庭很阔绰,但在精神上他是苦闷的:“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可以听到和看到许多乱七八糟的事。像周朴园逼蘩漪吃药的那类事情,从我的亲戚、朋友的口里经常可以听到”。他还说:“我对自己作品里写到过的人和事,是非常熟悉的。我出身在一个官僚家庭里,看到过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因此,我所写的就是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他的父亲对子女相当严厉,动不动就发火,这种令人窒息的家庭生活和他所了解的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在曹禺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他从小就对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感到憎恶。所以作者写《雷雨》是有许多历史事实与自身一些经历、见闻作根据才写的,可以说,他写蘩漪的“郁热”和《雷雨》中“吃药”那场戏,其中就包含了他在自己家庭中“受压抑”的真实感受,有着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投影。

总之,《雷雨》的悲剧根源绝不是单一的,只有把《雷雨》当作社会悲剧与命运悲剧的双重结合来阐释,才能深化我们对剧中人物、戏剧冲突等各方面的理解。A

第四篇: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论文主题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1绪论............................................................................................................................................................1

1.1选题的缘起与意义...............................................................................................................1

1.1.1选题的缘起.......................................................................................................................1 1.1.2研究意义............................................................................................................................1

1.2文献整理综述.........................................................................................................................2 2正文............................................................................................................................................................5

2.1纳兰性德悲剧意识的形成...............................................................................................5

2.1.1纳兰时代文学感伤风气的影响...................................................................................5 2.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6 2.1.3 身世和经历对纳兰的影响...........................................................................................7 2.3.2爱情的短暂.......................................................................................................................9

2.2纳兰词悲剧美中所体现的价值................................................................................11

2.2.1悲剧美中体现的艺术价值...........................................................................................11 2.2.2悲剧美中体现的文学价值..........................................................................................12 2.2.3悲剧美中体现的社会价值..........................................................................................13

3结论..........................................................................................................................................................14 注释..............................................................................................................................................................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摘 要

纳兰性德是清朝初期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满族词人,他的仕途、爱情、友情有着不一般的体验,他的思想一直在矛盾中纠结,他的人生在自己是不自由的。他向往田园般的生活却不得不随皇帝左右,他渴望爱情的长久却换来爱妻的早早离世,他希望朋友能陪伴左右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分离。而这种种不愿造成了纳兰的悲剧意识,加之当时文学创作的悲情倾向,这种悲剧意识便挥之不去。纳兰的词是他亲身经历的反映,我们可以从词中看出纳兰的一生,其成长的经历,感情的变化。从他的一生和他的词中发现这种悲剧意识的美和价值。

关键词 纳兰性德;悲剧意识;悲剧美

I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Discuss Nalan Xingde’s tragedy ideology

ABSTRACT

Nalan Xingde is a legendary Manchu poet in Qing dynasty.His official carcer ,love,friendship all have different experience ,whose thought is always entangled in contradiction.His life is illiberality in his eyes ,because he looks forward to the countryside life but have to around the emperor ,be eagered for the premanentry love but his wife died young ,who hope friend can keep himself company but the result is separateness again and again.And those unwilling make the tragedy of Nalan Xingde.In the tragedy of literature prouduce in that society ,the tragedy in hannted.Nalan Xingde’s poet is on the basis of himself ,so from it we can see Nalan’s whole life ,group experience ,emtion changing ,the tragedy beauty is presenting.KEY WORDS Nalan Xingde;tragedy ideology;tragedy beauty

II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绪论

1.1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1.1选题的缘起

纳兰性德是清朝初期一位富有悲剧意识的词人。与以往词人的一个不同点是,他是一位满族的词人,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从小就不断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第二个不同点是,他是朝廷的官员,官至一等侍卫,而且与皇帝康熙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其父明珠更是权倾朝野的权贵,与其结交的朋友无一不是仕途不得志的汉人。其爱情更是令人向往和哀叹。

对纳兰性德的研究成为今天越来越热的话题。

从纳兰刚去世到现在都不乏对纳兰及其词的研究。王国维对纳兰的词作了很高的评价“纳兰侍卫以天赋之才,崛起于方兴之族。其所为词,悲凉顽艳,得于意境之深,可谓豪杰之士,奋呼百世之下者矣”。[1]后又称纳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其中邓伟从三个方面对其思想进行最早的研究,其后的祝注和楚庄等都进行过研究。其中的黄士吉着眼于纳兰性德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宋培效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讨了纳兰的悼亡词。

从言情角度、风格角度、艺术表达等方面对纳兰词都有代表性的论文。这些论文无疑给我们研究纳兰及其词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1.1.2研究意义

纵观这些研究,可见人们对纳兰性德及其作品做了很多研究,但对纳兰词的悲剧意识成因却研究得不够深入和全面,没有从纳兰的词中领略到纳兰词的价值。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纳兰性德的词,来系统地分析纳兰词悲剧意识的形成,最后通过纳兰的词来说明纳兰悲剧美中所体现的价值。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1.2文献整理综述

在纳兰刚去世时,他的亲友对他的词发表过简略的看法,后来到嘉庆年间,先后有杨芳灿抄本,袁通选《饮水词钞》二卷本、道光十二年,汪元治辑《纳兰词》五卷本,道光二十五年张祥河刻《饮水诗词集》本、道光二十六年周之琦选《饮水词》一卷本、光绪六年许迈、孙娱园刻《纳兰词》五卷补遗一卷本,各种抄本达六种之多。

王国维在1907年的《教育世界》杂志刊出的《人间词》甲乙稿里对纳兰的词作了很高的评价“纳兰侍卫以天赋之才,崛起于方兴之族。其所为词,悲凉顽艳,得于意境之深,可谓豪杰之士,奋呼百世之下者矣”,后又称纳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之后的时期,关于纳兰的著作多了起来,对其词的研究也频繁起来,其中,徐与昆的《纳兰容若词评》分析了纳兰词“哀感顽艳”的原因。

从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通志堂集》算起,至今,目前已出版和纳兰性德有关的文献整理和研究著作有20余种。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从八十年代初期就专门开设“纳兰性德研究”专栏,每年发表纳兰性德的研究论文3-5篇,其它各种学术刊物亦不定期地刊发相关的研究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国学网站”还专门辟有“纳兰性德研究”的专栏,介绍纳兰性德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1985年7月河北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还成功地举办过“纳兰性德学术研讨会”,1997年8月由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再次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研究是这一时期清词研究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第一是对纳兰性德的思想的研究,最早提出的是邓伟。他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纳兰性德的思想。首先,“他对自己的出身和地位看得非常淡薄,不仅不以为是幸福和荣耀,反而认为是自己的不幸并感到厌恶”。其次,他对人生的看法深受佛教和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是消极避世的,他在古人那里找到陶潜和李白作为其效法的榜样,认为这二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与自己是相近的;第三,“他对宫廷侍卫生活是非常厌倦的,皇帝侍卫的身份使他感到在皇帝面前有受压抑之感,他追求轻闲自在的隐逸生活并尽情抒发个人情怀的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邓伟对纳兰性德思想的分析是横向的,而祝注先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谈到纳兰性德思想的转变过程。认为纳兰性德在入世之前,曾经是意气风发,壮志凌云,“他关心经济民生之学,也有过跃马疆场的宏大志向”;但他在入世之后,曾经仕途的奔波,目睹官场的黑暗,佛老思想占据了他的思想领地。

[1]

[2]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第二个是对纳兰性德词的题材的研究。对悼亡词和边塞词的研究最为突出。严迪昌、黄士吉、宋培效等对悼亡词的研究卓有成效。严迪昌认为纳兰性德不仅拓开了传统悼亡词的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诚淳厚,情真意挚,“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心活泼地吐露到了纸上”。黄士吉主要着眼于纳兰性德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认为他善于化用李、杨爱情悲剧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亡妻深挚的悼念之情,也强化了词中浓郁的悲剧气氛和感伤情调。

边塞词是近年来人们多所注意的题材类型,张菊玲、宋公然、季祝平、赵晓红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宋公然认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主要是描写边塞风光,抒发今古情怀,在表现内容上有的是发兴亡之感,有的是写行役之苦,有的是抒怀人之愁,有的是状塞外之景。综合起来,词人描绘的是一幅苍凉雄放而又凄婉幽咽的塞外风情图,是词人留给我们的一幅深情远致而又迷惘哀伤的塞上心路历程图。具体说来,纳兰性德的边塞词表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凭吊兴亡和伤离恨别。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边塞词亦具有特色,一是善于真切地描绘边塞特有的风情,二是以情心观景,以慧眼察物,写自己情中之景,抒自己景中之情,总是景与情化而为一。

此外,纳兰性德的咏物词在近两年来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岑玲的《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简论纳兰性德的咏物词》、王雯的《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谈纳兰性德的咏物词》。王雯认为纳兰性德的咏物词同其悼亡词、边塞词一样,通篇笼罩的也是一种“寄思无端,韵淡疑仙,思幽近鬼” [3]的凄凉情绪,但咏物词中流荡的更是一种孤情判韵的傲世情怀,寄寓的是词人以事物自喻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不坠世俗的个性气质。

第三是关于纳兰词创作特色的总体研究,是这一时期研究成果最多的部分。王国玺从探寻纳兰词美学风貌入手,指出其创作特色是“以清淡朴素的语言抒写真情”,王氏将纳兰词的语言表达与思想内容统一起来表述,很有见地。宋公然则从内容、风格、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作了如下总结:纯任性灵,吐露真情,兼具婉约豪放词风;善于体物言情,描写抒情,曲尽其妙;用语本色,不尚雕琢。

从言情角度探讨纳兰词的代表性论文,有陈慧星的《谈言情之作纳兰词》和徐培均的《言情之妙品——试论纳兰性德词》。陈慧星认为纳兰性德是一位极端重情又有浓厚的忧郁气质的词人,他无论是写花月、风露、梦魂、清泪,还是抒写友情、悼念亡妻、描写边塞风光,均以言情为主旨,它们的感情纯正,意念执着,意境凄清优美,缺点则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是过于伤感。徐培均通过纳兰与朱彝尊、陈维崧两家词的比较,发现朱彝尊以学胜,陈维崧以才胜,而纳兰词则“以情胜”。“不论在写友情、悼亡方面,抑或在边塞方面,纳兰的《通志堂词》都蕴有浓郁深挚的感情,哀婉凄清的韵致,即使写景也是情寓其中,使景物涂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4]

从风格角度探讨纳兰词的代表论文,有李寿冈的《纳兰词之谜》和方红心的《论试纳兰性德的感伤词》。方红心说:“翻开纳兰词,一股悲凉酸楚之气竟扑面而来,俊爽飘逸的笔锋下透出沉重的哀感。词中的愁字、泪字、恨字、断肠、伤心、憔悴、惆怅、凄凉等语,触目皆是,充满了哀怨伤感的情调。” [5]

从艺术表达角度探讨纳兰词的代表论文,有简茂森的《容若词艺散论》和朱国民的《纳兰词艺术探幽》。简茂森认为纳兰词在艺术风格上是自然标格,别样清幽,但自然标格并不是漫不经心,率意成章,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和艺术锤炼的。这就是以白描为本,在白描中见功力,在自然中求巧丽,从而显现了“别样清幽”的艺术境界。作者又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纳兰词在艺术上已经尽善尽美,他的长处在白描,短处亦在白描,这使得他的长调往往显得比较平板和直露。朱国民从抒情方式、心理描写和重词叠字三个方面抉发了纳兰词的艺术独创性,首先,在抒情方式上有四大特点:一是蓄足气势,借助情景的渲染、铺垫,至歇拍轻轻一点,道出词人心灵深入、准确、特殊的感情;二是突兀转折,在人物前后的心理变化中凸现真情;三是层层强调,连续推进,在连珠炮般的进击中俘虏读者的感情;四是把貌似不协调的景与情糅合成一曲,以健笔写柔情,反衬出词人在特殊环境里的独特感情。其次,大量直抒胸臆式的感怀,描写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表现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是纳兰词的又一特色。在提示人物内心世界时,既有描写形象的心理状态,又有描写抽象的心理状态,而抽象的心理状态又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之分。第三,纳兰词不是藻绘的白描式的语言风格,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大量重词叠字的运用上。

总之,不少学者对纳兰性德及其作品做了很多研究,从纳兰的思想到纳兰的词风,词风形成的原因,词的创造主体等方方面面对纳兰做了研究。但对纳兰词悲剧意识及其成因却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没有从纳兰的词中领略到纳兰词的价值。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纳兰性德的著作,来分析纳兰词悲剧意识的形成及原因,最后通过纳兰的词来说明纳兰悲剧美中所体现的价值。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2正文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原名成德,因避讳东宫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官至一等侍卫,有《纳兰词》五卷行世。他的词“容若小令,凄婉不可淬读”,[6]之所以悲凉,与他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文心雕龙·事类》在谈到用典巧妙的时候,曾有云:“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

“用人若己,古来无懵”。号称满洲第一大词人的纳兰性德,其词风流多姿,精妙巧致,虽涉典而不显斧凿。

2.1纳兰性德悲剧意识的形成

人的性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经历都会导致不同性格的形成。作家的写作风格也是一样,不同的人生际遇和人生感悟会使作家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虽然纳兰性德有过快乐的时光,但观其诗作,还是以悲为主,而他的悲剧意识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形成的。

2.1.1纳兰时代文学感伤风气的影响

纳兰性德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满族入主中原,对于广大汉族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悲剧。汉族人民丢掉了江山,失掉了自己的皇帝,剃掉了被孔圣人谆谆教诲受之父母,不可损伤的头发,换下了民族象征的衣冠,他们的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族文人充满了悲观的情绪。所谓“抽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孔尚任《桃花扇》)便是他们的思想特点。反映在文学上,大多寓有兴亡之感,家国之恨,充满浓厚的感伤色彩。如著名剧作家洪昇、孔尚任的《长生殿》、《桃花扇》就是这类作品。纳兰性德染上文坛的感伤风气绝非偶然。他平生所结交的“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难合者”(徐乾学《墓志铭》)。词人与这些对清王朝充满敌意的异族知识分子成为莫逆之交,对他的创作必然产生影响。如严绳孙《祭文》追忆说:“(容若)性喜小词,每好为之。当其合作,宋诸名家不能过也。或感触风景,扈从山川,时复有作,及以相质,欣赏其长而剔扶其短,莫不厘然,各当于心焉。初容若年甚少,于世无所措意,既而论文之暇,用语天下事,无所隐讳。比岁以来,究物情之变态,辄卓然有所见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于其中。”在纳兰性德的创作中,即使是可以从中汲取精神的古遗迹,他也是阵阵悲叹。如《好事近·马首望青山》:“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新丰猎骑。”这首词凭吊的是明代废陵景象,却蕴涵着历代兴亡的感叹。又如“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南歌子·古戍》)、“蛟龙穴,兴亡满眼,旧时明月”(《忆秦娥》)、“汉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望海潮》)。这些兴亡之句俯拾即是。从这些兴亡之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所处时代的风雨。再看他写的一首《太常引》“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遗营,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试倩玉箫声唤,千古英雄梦醒。”在这首词中,我们更可以感到一个形单影只,心境凄凉的词人。在他面对群山暮云时,感受到的是历史的虚幻,功名的虚幻,人生的虚幻,思想中没有一点激情。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李泽厚先生曾说过:“„„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严重倒退性的变易,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从文体到内容,从题材到主题,都如此。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感伤文学。”[7]作为社会的一员,任何一个诗人,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虽然他个人不一定要遭遇到很多的挫折和不幸,可时代的阴影会压抑在他的心头,使他不期发出变徵之音,莫名其妙地感伤一番。纳兰性德的经历很单纯,但是联系当时整个时代,政治形态险恶、社会发展停顿、文坛感伤风气弥漫,就不难理解纳兰性德为何会如此悲情了。

2.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士大夫生命价值不能实现的忧患史,如屈原、贾谊、司马迁、曹植、杜甫、李贺、辛弃疾等一大批忧患文人都是文化舞台上的悲吟大师。翻阅中国的文化史书,不难发现的是古人凝重悲伤的脸庞、落寞孤寂的身影,听到更多的是他们无奈的长啸、沉重的叹息。越是接近生命底蕴的作品,就越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灵魂深处的那种种苦痛和哀伤。

以悲为美成为中国文学的传统,悲音为美更是一种审美理想。刘鹗《老残游记·自序》云:“《离骚》为屈大夫之哭《庄子》为蒙叟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于《西厢》,曹雪芹寄哭于《红楼》。”经过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长期积淀,汉文学形成了一种抒写悲愁、品味感伤的传统。而谙熟汉族文化,醉心于古典诗词的纳兰,对词的特点与特质的体认是深刻的。他说:“桃叶、团扇,艳而不悲;桑间,悲而不雅。词殆兼之,洵极诣美。”[8]认为词要“悲”要“雅”。他在《通志堂集》卷三《填词》一诗中,表达了对词的认识:“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芒鞋心事杜陵知,只怜惟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其中,“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正是他师承“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9]普遍创作规律而对词的感悟。可见,纳兰哀感顽艳悲情的抒写,离不开汉文学对其的沾溉、浸润。纳兰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他用凄婉的笔触抒发了内心反复郁结着的生命悲情。因而在其作品中,悲情抒写不以强度取胜,而以纵深和广延性见长。在悲情的抒发上,纳兰不及李白、李煜甚至李清照。李白的很多诗开头都以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和气势倾泻内心的痛苦,酣畅淋漓的悲情放纵在短时间内释放了自我的心理焦虑、缓解了人与现实尖锐对立的矛盾心理。而纳兰的创作不是悲情的宣泄,而是回环吞吐的悲情郁结,其情感的流走趋向不是退一步的逃逸,而是层层郁结。同时他又是一个敏锐善感、纤柔多愁的文人,其心灵细腻敏感,常常是见春花秋月而兴悲,处斜阳孤馆而砌恨,感物细腻幽微。这就决定了他的词既缠绵如歌又伤心欲绝,既饱含热望,又深感幻灭。纳兰的悲情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延续中得到了保存和深化。这也就决定了纳兰对既有的汉族文化艺术遗产的认同。

而纳兰从小就身体多病。在一首《虞美人》中,他就曾提到过“曾记年年二月病,而今病向深秋” 一般来说,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的人.性情都比较柔弱,感情丰富,比一般人敏感的多.容易伤春悲秋,对待事物也总是感性多于理性.不经意的失落都会引起心里的巨澜狂涛,即使是快乐的东西,在他们的眼里也会有残缺.也值得感慨万千这无疑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使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捕捉到作诗词的意象和心境.连他自己都讲“多情自占原多病”。

[10]

这就给本来悲情的文化又加上了一层悲情。

2.1.3 身世和经历对纳兰的影响

2.1.3.1政治抱负的不得实现

纳兰出生时,满族入关建立新政权仅十一年,这一时期,能否解决和处理好与汉族的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矛盾就成为建立稳定长久中央政权的关键。统治者借鉴蒙元覆灭的历史教训,选择并采用“崇儒重道”的治国方针,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根本纲领,提出“以文教是先”的圣谕十六条,而且重开明史馆,荐举博学鸿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汉融合。马克思曾睿智地指出:“依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铁律。” [11]这个精辟的论述适足说明满族与汉文化的关系。当时满族的文明程度远低于汉族,面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满族统治者选择向汉文化靠拢借以滋养自身。于是,他们大量吸收汉文化元素,在意识形态上接受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纳兰本人就表现出对汉文化的极力认同。他不仅主动接受汉文化,熟读经史,诗词俱佳,又工于书法篆刻,精于书画评鉴,而且还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浸润,把“治国平天下”看作是最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有“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金缕曲》)的远大抱负;他有“我亦忧时人,志欲吞鲸鲵”(《长安行赠叶讱庵庶子》)的广阔胸襟;他有“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梦江南》)的慷慨情怀。当清王朝面临“三藩之乱”的危机,纳兰所忧的是国家被分裂、王朝被倾覆、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他“慷慨欲请缨”(《拟古四十首》之三十七),希望建功立业。诗人身临塞外,面对浩渺的漠北山河,听着画角的悲鸣,看到战骑频频往来,发出“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蝶恋花·出塞》)的忧世壮语。词人直抒胸臆,以深挚之情抒写了英雄业绩、万丈豪情与高远志向,颇有苏、辛豪放之势。难怪其友人徐氿评之曰:“词旨嵚崎磊落,不啻坡老、稼轩。”(《词苑丛谈》卷五)在这些词句背后,涌动着纳兰对功名的一腔热望。然而,建功立业的炽烈之情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常常碰壁。纳兰虽怀抱经纶大志,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纳兰殿试奏捷,录为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后,这个文才出众的名进士没能像同榜的汉族进士那样被授予官职,却同一般的满族贵族子弟那样入宫做了侍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形成了他人格的激变,也铸就了他与众不同的词风。狄克逊说:“只有当我们被逼得进行思考,而且发现我们的思考没有什么结果的时候,我们才接近于产生悲剧。”

[12]

处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的词人,尽管他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尽管他对社会历史及宇宙人生进行了深邃的思考,但他本人并非哲学家,也非高屋建瓴的政治家,他不可能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从根本上认识到封建制度即将寿终正寝。他所感受到的往往是个体生命遭到摧抑的悲痛,是理想被现实无情击碎后的失落感、幻灭感。“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瑞鹤仙》)、“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金缕曲》)、“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金缕曲》)、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送荪友》)。黯然吞吐壮志未酬的悲哀。这种苦闷正是汉族士大夫共同的生命感悟。早在孔子之前,古人就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信条。历代士大夫将此奉为圭臬,人人自期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一旦不能如愿以偿,他们必将承受深沉的生命价值不能实现的痛苦。只不过汉族士子大多抒发的是不被赏识的悲哀,而纳兰却是因出身豪门而用非其志的悲哀。他在《太常引·自题小照》中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的生存实况:“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千里暮云平。”其中“惊雁”、“千里暮云平”等词语,是他“临履之忧”与惴惴不安心理的形象化表现。一个多才多艺的相国公子,没能在应有的相称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却整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提心吊胆。其心态日趋“已慣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灰”(《浣溪沙》)。在漫漫的天涯行役中理想破灭了,平生抱负付诸东流,痛感“两鬓萧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金缕曲》)。于是,他无奈地悲叹“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浣溪沙》),“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蝶恋花》)表面上看是他从薄宦飘零、天涯沦落中体认出的人生况味,骨子里却是屈子式的怨愤郁闷。

2.3.2爱情的短暂

他的婚恋之树上屡结苦果细看似乎仍与他的贵族身份有关。纳兰初恋就是因为他的贵族身份夭折的。在中国古代,婚姻并不以感情为前提,而贵姓婚姻更以强调政治利益为前提,以巩固家族地位、繁荫宗室为目的。纳兰家族是当时显赫的贵族大族,而据各种资料记载,纳兰的初恋并不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子,更为不幸的是,她竟被康熙选宫女时选中,因此这场感情注定只能以悲剧告终。但从他留下的大量词中可以看出,这段感情在纳兰心中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痕和苦痛。康熙十二年(1673),19 岁的纳兰性德带着对初恋的夭折的惋惜与悲痛走进了一场婚姻———迎娶卢氏为妻。卢氏之父是两广总督、兵部尚书、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卢兴祖。与卢家的联姻对巩固纳兰家族的地位、积蓄政治力量、丰荫宗族等方面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纳兰性德只能无从选择地踏上其父为他指定的婚姻的地毯。所幸这次命运女神无比眷顾他,如此残酷的剥夺自由和尊严的形式却并未让他丧失爱情和幸福。他与卢氏在一起的时光可以说是他短暂的生命中难得欢愉的美梦。他的卢氏夫人不仅貌美如花,温婉贤淑,而且还是他的一位志趣相投的知己,是容若在黑暗令人窒息的官场打拼后最好最温柔的憩息之地。但这短暂的幸运与上天的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眷顾并未长久,结婚仅四载,卢氏便于康熙十六年(1677)因产后患病而过早地离开纳兰。“产同瑜珥,兆类罴熊,乃膺沉痼,弥月告凶” [13],妻子的早逝让纳兰短暂的幸运后又陷入长久的悲痛之中。虽然三年后词人续娶了官氏(官氏也是一位贵族女子,姓瓜尔佳,图赖之孙,朴尔普之女),但“鸾胶纵序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这场同样以政治以家族利益为需要的贵族联姻再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给纳兰惊喜与心灵的舒展了,纳兰只能在追忆与悼念中重温昔日的美好。1684 年,纳兰性德 30 岁,这年九月他最好的朋友顾贞观携一汉族女子沈宛入京会容若。容若因此结识了他生命中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红颜知己。那颗因为孤寂、仕途险恶而过早衰老疲惫的心仿佛又一次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这也是纳兰第一次让两情相悦的花朵结出果实。可惜,这场婚姻始终未被纳兰家族认可接纳,因为满汉不能通婚,何况沈宛仅是一个寒门布衣而已。最终,纳兰还是没有拗过家庭,沈宛带着身孕返回故乡,这场婚姻仍以悲剧收场。次年五月三十日,性德就因“寒疾”而离开人世。他的早逝,除了生理原因,恐怕还有终日抑郁绝难开怀的心理原因,而婚恋生活的不如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他的婚恋因不能给皇室带来政治利益成为悲剧开场,又以有损贵族门风辱没家族成为悲剧谢幕。无法逾越的身份障碍让纳兰不得不演绎一场悲剧的循环。2.1.3.3交友的影响

纳兰在诗中说:“予本多情人”。[14]的确,感情在他短暂的三十一年生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仅表现在他对爱情的追寻与执著上,还表现在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呵护中。他对朋友可以说是肝胆相照,挚诚肺腑。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与他的身份,这颗友谊之树尽管枝繁叶茂,结出的仍是酸涩的果实。他的第一重痛苦来自他与朋友们的身份天壤之别。他最好的朋友顾贞观结识他时是年已 40 的去职小官,沉居下僚,被聘为明珠家的家庭教师;他的朋友梁佩兰直到 60 岁才中进士,做官不到一年,便告病回家,长期过着清寒的生活,“掩户二十年,坐卧唯一床”。[15]还有诸如参加考试仅写了一首诗就弃笔离去的严绳孙;生计窘迫“作客十五年”的翁叔元等,他与他们在无形中隔了一层帷帐,身份地位仿佛天上地下,难同日而语。但于容若心中,这满眼的繁华背后不过是一世的悲凉,他们是难入仕途,无人赏识;而自己是用非其志,苦中作乐。他经常劝慰仕途失意、在黑暗现实中屡屡碰壁的朋友们,所幸他的朋友们能摒弃身份地位的差距,不以看待满洲一般贵族子弟的眼光看待他,真心理解他的愁苦,分享他的心事。然而,他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的侍卫之职让他常处险象之中,且与友人们常相别离也是人为无法改变的。以容若这样至情至性之人,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痛事。友情填平了无从选择身份划出的鸿沟,却再也无力填平因职位不得不长相别离的愁苦。

这些出生于中下层的文人学士,虽饱读诗书,学问淹通但大多潦倒失意,有志难伸,更有仕途蹭蹬、生计窘迫者。他们感怀伤时,语多悲怆。纳兰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耳濡目染,不仅对其身世遭遇多发胸臆语,同时也受其创作风格的影响。顾贞观喜好北宋词,尤其推崇李后主,纳兰亦然。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煜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通志堂集》)除了受到师友的影响外,纳兰又直接承继了李后主、晏殊、秦观词中“凄哀”、“幽微”的韵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纳兰“得五代人凄婉之意”。陈维崧认为“《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词评》)近[41]代学者吴梅云:“容若小令,凄惋不可卒读。”(《词学通论》)现代词学家唐圭璋在《纳兰容若评传》中也说:“成容若雍容华贵,而吐属哀怨欲绝,论者以为重光后身,似不为过。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正是伤心词人的不尽深情,正是纳兰的这份悲剧情怀之深之强烈之与众不同,才赋予了纳兰词无尽的艺术魅力,使其在词史上不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2.2纳兰词悲剧美中所体现的价值

纳兰词作现存384首,内容涉及爱情、友情、边塞、江南、咏物、咏史等。而大致可以分为悼亡词、边塞词、咏物词三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由此出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谭复堂在《箧中词选》中谓‘蒋鹿谭《水云楼词》与成容若,项莲生,二(原作三,依《箧中词》卷五改)百年间,分鼎三足’。然《水云楼词》小令颇有境界,长调唯存气格,《忆云词》精实有馀,超逸不足,皆不足与容若比”。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也说“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都对纳兰词作了很高的评价,然纳兰词不仅仅在这些方面有价值,更重要的是纳兰的词上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往下延续了中国诗词的发展。对了解中国词文化和清朝初期的社会文化都有很好的帮助。

2.2.1悲剧美中体现的艺术价值

纳兰词在艺术风格上是自然标格、别样清幽。重视性情之真,清新婉丽,独具真情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感,直指本心。其词中所表现出的“以情胜”的风格正是纳兰本人个性气质的投影。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16] 又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其性情愈真”。[17]纳兰将自己胸中所蕴情感毫不保留毫无掩饰地用艺术之笔铺述而出,将宇宙人生的哲学感喟融为一体,情感趋于深切,使得他的作品获得很强的生命力。如《点绛唇·一种蛾眉》《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三首既没有古诗中常用的典故、托喻,也没有仕隐的情节,更不似 《 花间 》 的浓丽,也不似南宋词的深晦;纳兰词只是以自然真切的口吻,流利协婉的音调,写出自己由于敏锐善感的心灵,为寻常景物所引发出来的一种凄婉的情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以说纳兰的词是大境界,纳兰是大词人。“词人之忠实,不独树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必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

2.2.2悲剧美中体现的文学价值

《画堂春》一词:“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是一首悼念爱妻卢氏的词,词中多处用典,感情真挚,自然典雅。“一生一代一双人”化用唐代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而“相思相望不相亲”则是化用王勃《寒夜怀友》诗:“故人故请故怀宴,相望相思不相见。”这两处化用虽只改动一字,然而却将那种人鬼殊途、生离死别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无奈的控诉:苍天啊!你既然给我们创造了那么美好的爱情,为什么又要让我们忍受那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的痛苦呀?下阙连用三个爱情典故:“裴航蓝桥之恋”“嫦娥偷药奔月”“饮牛津”。前两个典故在内容上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后一个典故写出作者期望与恋人幽会、随卢氏而去的心情。整首词虽用白描式的语言来叙述,然而却笼上了一层浓浓的感伤情调和悲剧气氛,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这就是巧妙运用事典的魅力之所在,让人在时空转换的切割与组合中不知不觉地产生共鸣。

黄侃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道:“道古语以剀今,道之属也。取古事以托喻,兴之属也。意皆相类,不必语出于我,事苟可信,不必义起乎今,引事引言,凡已达吾之思而已。”一则典故若是化用得当,可以在艺术上给人以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呈现出一种古今结合、时空转换的跳跃性之美。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纳兰词中用典处处可见。如“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采桑子》);“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一丛花·咏并蒂莲》);“仿佛潇湘夜,鼓瑟旧精灵”(《调歌头·题岳阳楼图》);“湘灵杳,一尊遥酹,还欲认青峰”(《满庭芳·题元人芦洲聚雁图》)中化用的是湘妃的典故。

“泣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为亡妇题照》);“钗钿约,竟抛弃”(《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人间空唱雨霖铃”(《浣溪沙》);“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木兰花令》);“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理当日愿”(《木兰花令》),引用的则是李杨的爱情故事,来怀念已去的爱情,爱情的忠贞不渝终抵不过爱人的离去。

“环佩只应归月下,钗钿何意寄人间”《山花子》;“金戈铁马,青冢黄昏路”《蝶恋花》;“空省识,画图难”《金缕曲》;“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沁园春》;“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减字木兰花》中用的是王昭君的典故。

《文心雕龙·事类》在谈到用典巧妙的时候,曾有云:“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用人若己,古来无懵”。号称满洲第一大词人的纳兰性德,其词风流多姿,精妙巧致,虽涉典而不显斧凿。

2.2.3悲剧美中体现的社会价值

虽然说纳兰的词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词作的内容也都是自身的生活,然而就是从这些生活的词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解清朝初期的文化和社会。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也”。

纳兰自己曾说“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18]“世无伯乐谁相识,弊骆日暮空长嘶” [19]。并《送荪友》一诗二云:“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忽忆去年风雨夜,与君展卷论王霸。君今堰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20]从中可以看出,纳兰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作为明珠的儿子,康熙是绝对不会重用纳兰的。皇帝是不允许一个家族的实力可以一直发展下去,当实力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被遏制。可见,封建社会的官制不是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的。就像纳兰的朋友,个个是才高八斗却都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不能说是封建社会走向了末端,这本身就是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弊端。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3结论

纳兰性德,也许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成功的人,爱情虽然短暂却幸福,仕途也是人人爱慕的。而在纳兰的词中我们却读出了悲凉。自小多病的身体,加上爱情的消逝,友人的离去、仕途的乏味,使得纳兰的骨子里的悲凉得以彻底地流露出来。有些学者以纳兰的词未关系到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为由,说纳兰词的价值并不高。但是词追求就是一个真字,真情感,真生活,虽然纳兰的词写的是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真。而且写作手法也是自然标格,别样清幽,化用典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认真的研究纳兰的词,我们是可以从中发现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的。纳兰的悲剧其实也是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者的一种真实写照。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注 释

[1][2][16][17][18][19]王国维著,黄霖导读.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2; 23;47;23;44;44.[3]王雯.别样清幽——谈纳兰性德的咏物词[J].松辽学刊(社科版).1999.(1):20.[4]徐培均.言情之妙品——论纳兰性德词[J].词学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69.[5]方红心.论纳兰性德的感伤词[J].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84.(1):27.[6]吴梅.词学通论[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03.[7]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37.[8][9][10]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通志堂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8;74;10.[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346 [12](转引自)贺利.纳兰性德悲情人格的文化成因.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41.[13]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57.[14]李寿冈.纳兰词之谜[J].湘潭大学学报, 1979.(3):15.[15]徐星.论纳兰性德悲剧情怀的成因[J].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学艺术).2008.(6):38.[20]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210725.htm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参考文献

[1]方红心.论纳兰性德的感伤词[J].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84.1.[2]张草纫.纳兰词笺注(修订版)(简装)[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9.[3]贺利.纳兰性德悲情人格的文化成因[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4]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5]康奉等.纳兰成德集(上、下)[M].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12.[6]赵淑侠.凄清纳兰[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6.[7]寇宗基.名家选集卷—纳兰性德集[M].三晋出版社.2003.[8]李寿冈.纳兰词之谜[J].湘潭大学学报, 1979.3.[9]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0]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王国维著,黄霖导读.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2]王雯.别样清幽——谈纳兰性德的咏物词[J].松辽学刊(社科版).1999.[13]吴梅.词学通论[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4]徐星.论纳兰性德悲剧情怀的成因[J].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学艺术).2000 [15]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M].中国书店出版.2005.[16]张草纫.纳兰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论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

致 谢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已接近尾声,这也意味着我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赵秀红老师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和鼓励,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秀红老师。

感谢郑州轻工业学院四年来对我的辛苦培育,让我在大学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感谢外语系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领导、老师们四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还要感谢对外汉语班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我,给我支持和鼓励,感谢你们。

感谢所有任课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你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你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进步,在此向你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由于时间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不足,整篇论文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第五篇:论《金粉世家》的悲剧主题定稿

论《金粉世家》的悲剧主题

张华

摘 要 张恨水的力作《金粉世家》主要描写了国务总理的七少爷金燕西和出身寒门的冷清秋的婚姻悲剧、金家由盛到衰的家庭悲剧,以及女性依附男性谋求生存的思想悲剧,传达了作者的悲剧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女性的叛逆与反抗,体现了作家的现代批判精神。作者以其现实主义的态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生活方式的腐朽,揭示了封建贵族没落的必然性,为这个豪门世家唱出了一曲感伤的挽歌。爱情与反叛精神把金燕西和冷清秋连在一起,他们因相爱而结合,但最终却也劳燕分飞,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被抛弃时,婚姻的围城依旧不是固若金汤,这荒谬的现实未免让人过于心酸。

关键词 金粉世家 悲剧 家庭 婚姻 女性

On the “Jinfenshijia”tragic theme Zhang Hua Directed by associate professor Han Yanhong

Abstract Pick to Zhang Henshui’s masterpiece “Jinfenshijia” mainly describes the prime

minister in seven master Jin Yanxi and the Leng Qingqiu family marriage tragedy, gold family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in the family tragedy, as well as the female dependent males seek survival thought tragedy, conveys the author’s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At the same time also to a certain extent, shows the female rebellion and revolt, reflects the writer’s modern critical spirit.Its attitude of realism, feelings of compass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us to portray a feudal family from flourishing Downfall process, to show the dark and feudal society decadent lifestyle, reveals the inevitability of decline of the feudal aristocracy for this wealthy family sang a sentimental elegy.The splendid family comes to an end.Both Leng Qingqiu and Jin Yanxi make their own living.One they were happy couples,but now they seem to be strangers.They both feel sad.When they don’t agree with what their parents say,the love between them is gone.It made everyone fell sad.Keywords Jinfenshijia tragic family marriage women

引言

张恨水的通俗小说以佳人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阴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的“那婚姻问题”来编织故事。[1]《金粉世家》更是奠定了张恨水的文坛地位,使他成为“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2]这部写于1927年2月14日至1932年5月22日,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的小说是张恨水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 的通俗巨制,[3]它历时5年又3个月,共112回,约100万字。这部家族小说主要描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描绘了国务总理金家“树倒猢狲散”的家庭悲剧,国务总理的儿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冷清秋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爱情婚姻悲剧,同时表现了女性受压迫被物化,依附男性谋求生存的思想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家的悲剧人生观。

一、家庭悲剧

在这个冠冕堂皇的大家庭中,人与人的正常关系被扭曲异化了。夫妻之间,嫡庶之间,母子之间都充满了利害的算计。金太太与金铨的小妾翠姨之间你争我夺,金燕西结婚不几天,又去追逐别的姑娘。吴佩芳瞒着丈夫放高利贷,又恰恰放到丈夫身上,她担心丈夫没有偿还能力,赶紧又通过中间人将债款抽回。三嫂玉芬瞒着丈夫将自己的私房钱,投资于天津万发公司,风闻该公司行将倒闭,才不得已告诉丈夫鹏振,并借钱给他,要他到天津打探消息,将款子抽回。鹏振有了钱,趁机带了坤角到天津游玩,将打探消息之事搁在脑后,在妻子打电话询问时又“谎报军情”,结果公司倒闭,玉芬气得吐血。作者张恨水将大家族中的各个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给读者,每个人物的利益关系,人情冷暖都暗示了家族崩溃的必然。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而金家各个人物关系之间为了利益的争夺整日勾心斗角,机关算尽,他们甚至把自己的筹码完全压在了金铨官场的成败上,以致于最后金家衰败,一蹶不振。

家庭决定个人心史的社会属性,也影响个人心史的性格发展。生存环境的优越性使得大家族的子辈们都处于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对于家族继承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4]《金粉世家》塑造了一个集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于一身、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国务总理金铨。作为这个家族的大家长,无论从官场的业绩还是对下一代的影响上,金铨都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金家的衰亡。他在封建社会生活了大半辈子,受到封建文化的影响,其道德修养也被贴上了传统的恶劣的标签。在衙门里是下属望而生畏的活阎王,在儿女面前则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在姨太太面前却心甘情愿扮演着小丑的角色。他虽有貌似通情达理慈祥可亲的一面,但作品也真实地揭露了他的虚伪。其实他也和他的后辈一样荒淫无耻,只不过比自己的子媳们更加虚伪罢了。他口口声声要与家里的丫头讲平等,声称要“解放”女奴,俨然是一副尊重女权的新派人物的面孔,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反对儿子纳妾,自己却纳了两房妾,尤其是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的小妾翠姨以及他在她面前令人作呕的丑态,这正是给他的“道貌岸然”下了一个最好的注脚。表面上金铨与子女的关

系与以往大家族小说比较类似,利用职权安排儿子谋职、教育子女显亲扬名。在客观上反映了封建家庭亲子承荫造成子辈的依赖性,揭示了腐朽的父亲只能繁衍出一个个不肖子孙,最终导致家族的衰亡。作品未曾涉及他的国务总理的政治生涯,假如我们考虑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那么他的政绩也是可以想象的,作品中对盐务署办公的描绘和对官场中互相庇护的揭露,可见出他的“所谓”政绩。盐务署办公散漫,官员们相互庇护,就连茶房也说“忙着,就别来罢,大家都这样”。我们可想而知上层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而他们所“忙”的无非是赌钱、看戏、捧角儿、逛窑,整天过着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寄生生活,而刘宝善等一群只会讨好奉承、见风使舵的“帮闲”形象更加重了这个豪门的腐败气息。他们只想着在交际场如何周旋,如何攀附权贵,以便能从中谋得一些利益。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个权贵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的生活和腐朽透顶的灵魂,解剖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模式”,“揭开了封建

[5]官僚上层豪奢生活的遮羞布”。生动地描绘了上层社会的腐败和世态人情,向人们揭示了豪门之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性、寄生性的实质,以及走向崩溃的必然性。由于对封建制度的缺乏认识,使作者对“金粉世家”的崩溃怀着同情与留恋,他意识到小家庭制度取代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趋势,他也在客观上描绘了封建大家庭崩溃时“飞鸟各投林”的景象,但是他对这个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原因,还是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封建观点上把握的。尽管他有着个人的痛苦和对社会的愤慨,但他的创作宗旨并非是要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把金铨视为创业者,守成的金氏兄弟是败家子,所以金铨之死是金府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二、婚姻悲剧

金家中的几个公子虽然都是家有艳妻,但无一例外地在外寻花问柳,金燕西也不例外。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受他们父亲的影响。金燕西是个地地道道的新式人物,豪门子弟,用作者的话说:“家里的银钱,每天像流水般的进来出去,所以他除了读书以外,没有一桩事是不顺心的。”[6]因此,金燕西的身上不免有豪门子弟的通病,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没有追求,没有责任感,养尊处优,吃喝玩乐。他不喜欢读书,喜欢看电影杂志,喜欢出入社交场合,参加舞会,对西方新的思想文化推崇倍至,他尤其喜好交际,而新文化的引入带来了交际自由,正合了金燕西的胃口,为了追求冷清秋,他特意将自己伪装成一位具有传统文化的新式学生。请人代自己写诗,赢得冷清秋的好感,力求在文化上向冷清秋靠拢,最终赢得冷清秋的芳心,而后又始乱终弃,移情别恋。

金燕西追女孩子,其方法是新旧和参,旧法子是借着搬家送了点心酒水拉拢冷太太,借着写诗起社接近了清秋的舅舅。有几个追求目标的亲人站在自己这边,那么成功率自然高了不少。此外,如生日上的祝寿尺牍,四骈六俪也很像那么回事,对精通国学的清秋来说自然是留了个好印象。新法子则更多了,送礼物送的可谓煞费苦心:要送鞋子,先买了鞋票,还巴巴的注上坤鞋让舅老爷转手送上;打听到清秋的生日,花大价钱买珍珠项链送她;不送衣服而送成匹的缎子,而且缎子的颜色也挑得赏心悦目。燕西追求清秋的手段令人眼花缭乱,乍读之下让人感动,但一对照前后文,只好说一句“性使然也”。对清秋之前的小怜,之后的白莲花,前后皆在的白秀珠,燕西的追求手段如出一辙,不能说燕西对清秋的感情是虚伪的,但至少是不长久的。从金燕西方面而言,他的爱情观就不是专

一、从一而终的。“若说交女朋友自然是交际场中新式的女子好,但是要结为百年的伴侣主持家事,又是朴实些的女子。若是我把那个女孩子娶了回来,我想她的爱情一定是纯一的,人也是温和的,绝不像交际场中的女子,不但不能干涉她的行动,她还要干涉你的行动啦。就以姿色论,那种自然美比交际场中脂粉堆里跳出来的人,还要好些呢。好,就是这样办。”从此段对燕西心理的描写也能够看出燕西只要求“结为百年的伴侣”对自己“纯一”,而不同样要求自己,正是这种心理的存在才会有他与白秀珠之间纠缠不清,时断时续的感情纠葛。最终将花花公子的本性暴露无疑,在他成为丈夫和父亲时,他没有尽到自己相应的责任,依然和平常一样,吃喝玩乐,没有任何收敛,从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和我行我素的性格。

对于金燕西这样的挥霍者来说,他的真正兴趣和享受在于购买本身,一旦达到目的,他就要去寻找一个新的目标来满足自己的挥霍欲望。他婚后捧戏子,与白秀珠的约会就是他寻找的目标,所以也就渐渐地疏远了冷清秋。冷清秋虽在新式学校读过书,但是她又受封建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封建婚姻伦理的束缚,所以在她的脑海里依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旧思想。张恨水说:“假使我当年在书里多写点奋斗有为的情节,不是给女士

[7]们也有些帮助吗?而现在情形中,这书免不了给人消闲的意味居多。”所以小说中的女性都没有为自己努力奋斗,而是选择做所谓的“寄生虫”,当然封建伦理也不允许女性出外谋生,即使接受新式教育的冷清秋也不例外,她认为女子就应该依靠男子。因此,她也选择了封建女性的传统道路,相夫教子,可是金燕西的不思进取,整天忙于交际,使他们之间的分歧与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婚姻悲剧的产生。

冷清秋悲剧的开端在于她轻率的以身相许,这固然由于金燕西施展了诡计,但与她的顾虑——同金燕西的关系已经闹出去了,如果不结婚,便无法交代的无可奈何心理是

分不开的。同时冷清秋也被金钱蛊惑了双眼。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所谓的爱情在金钱面前也会贬值。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表面上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合,但他们婚姻的实质是建立在金钱上的,他们的相识、相恋、结合、分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和金钱紧密相连。冷清秋是一个出身贫寒却又心性高洁,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才貌双全,写文章的才华得到了金燕西父亲和大哥的赞赏,但是这样一位堪称新女性的知识分子却在金钱面前投降了。“聪明的人是不受诱惑,愚蠢的人,是不懂诱惑,至少小聪明的人,明知道诱惑之来,与已无利,而结果心灵一动,就进了诱惑之网了。”[8]以清高自许的冷清秋也成了这所谓的“小聪明”,虽然冷清秋信奉“齐大非偶”的观念,她自信自己不是贪慕虚荣的女子,并不想攀附豪门,但是当她面对漂亮的绸缎衣料,漂亮的鞋子,几千大洋的珍珠项链时,理智驱使她要去还,然而虚荣心又驱使她把它们留下来。最终虚荣心战胜了理智,面对金燕西的“豪追”她还是动摇并且投降了,自然而然,在金钱的攻势下,金燕西逐渐俘获了冷清秋的芳心,进而步入了婚姻殿堂。清秋的爱情是少女的懵懂,对燕西的金钱攻势她没有如其母冷太太那样隐隐觉得不妥。燕西送来礼物的时候往往都是清秋需要或能满足她的虚荣心的时候。如参加同学婚礼的衣服与鞋子,生日时华丽的项链,都送的恰到好处。一次次收下,一次次回礼,一来二去便也情根深种了。这才有了留宿西山等事,至此,清秋的命运也就注定了。燕西送的礼物多是衣服首饰,清秋回的却是抄经刺绣,一个花的是钱,一个用的是心,钱与心的交换,结果可想而知。这场没有来自传统封建家庭的阻力也没有承受太多经济压力的婚姻是浪漫的。但是这场建立在金钱上的浪漫婚姻是经不住残酷现实考验的。冷清秋嫁到金府,逐渐认识了金燕西纨绔子弟的真面目,但她依然幻想通过苦口劝说,委曲求全,使其回心转意。她要成为一个贤妻良母,但同时她又希望保住自己独立的人格。虽出身寒门,但她接受了新时代的教育,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在金府每个人都会玩,都会打麻将。可是她不,她不同流合污,清白自许。所以,她在金府就显得格格不入,和她为伴的只有书本,所以她希望自己的丈夫多读书,谋个正当的职业。可是金燕西的无所事事,忙于交际的行为让她大为失望。她觉得“一个人只应该受人家钦仰,不应该受人家怜惜”,而金燕西的冷淡又时时伤害着她的自尊。金铨暴死,导致金府发生经济危机,使他们夫妻间的矛盾趋于激化,她连做梦都在思考:丈夫不可靠,怎么办?经过认真的自我分析,她认识到:“过去以为穿好衣服,吃好伙食,住好房屋,以至于坐汽车,多用仆人,这就是幸福,而今样样都尝遍了,又有多大意思?那天真活泼的女同学,起居随便的小家庭,出外也好,在家也好,心里不带一点痕迹,而今看来,那是无拘束的神仙世界了”。她终于看到:“自己过去是让金燕西花钱买了这颗心了。”“女子

屈服于金钱势力,实在可耻,作纨绔子弟的妻妾,真是人格丧尽。”她要另找出路,想到离婚,重获自由。贯穿于她这时的思想,是维持女子独立人格的要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她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埋藏在她内心的“人格力量”觉醒了:“我为尊重我自己的人格起见,我也不能再去向他妥协,成为一个寄生虫,我自信凭我的能力还可以找碗饭吃,纵然找不到饭吃,饿死我也愿意。”[9]在冷清秋眼里,精神上的需求、自我独立,尊严的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冷清秋完全可以像佩芳、慧厂和玉芬一样打着小算盘,对金家这种腐败没落的生活方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守着这桩婚姻算了,可她没有。在冷清秋看来,夫妻是完全靠爱情维持的,既没有了爱情,夫妻结合的要素就没有了。于是,她带着儿子自闭于小楼学佛,又在一场大火中抱着儿子悄然隐去,宁可过自由的贫困生活。性格不同,观念不同,生活道路的选择也就不同,矛盾也会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悲剧的产生。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分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原因,就是金燕西的大男子主义的思想。小说中金燕西的大哥与大嫂,二哥与二嫂都常常吵架,当金燕西与冷清秋快结婚前,他们又在吵架,这时金燕西有一段心理描写,为后来他们的分手打下了一个伏笔,“我将来和清秋结了婚,难道也是这个样子不成?无论如何,我想自己得先振作起来,不要长了别人的威风„„若是男子对他夫人有很深厚的爱情,却落了一个惧内的结果,岂不让天下男人都不敢爱他妻?”男人的气势、男人的尊严、男人的观念在金燕西的思想中极为重要,他始终就没有把冷清秋放到与他平等的位置上。冷清秋是出身平民家庭,为了自尊,她又特别看重自我的位置,金燕西与冷清秋后来分手也就很自然了。

茅盾小说《虹》中的梅行素,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后,便自由地投身到时代革命的洪流中,而冷清秋的使命仅仅只是拉扯大她的儿子。从尾声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感情上,她仍然受着已经不是她丈夫的金燕西的束缚,并未真正获得自由。

冷清秋的局限其实体现了作者的局限,作者肯定了人道主义追求和妇女解放运动,同时却对封建制度的本质缺乏认识。因此,作者一再通过冷清秋的总结,把她的悲剧归结为“齐大非偶”,据说,这是作者的一贯思想。妇女依附于男性,从根本上说,是封建制度造成的,金府上的几个媳妇(冷清秋除外)尽管拼命捞钱,竭尽心力控制丈夫,但她们都必须遵守只对女子单方面要求的贞操,而无法禁止自己丈夫嫖妓纳妾,玩戏子。吴佩芳有金钱,娘家有势力,她也基本控制了丈夫,却无法理直气壮地反对丈夫纳妾,她与金凤举的婚姻又何尝不是悲剧?金燕西对冷清秋本来就一直视为玩物,何尝有什么真正的爱情,冷清秋出身寒门,与金燕西结婚是悲剧,即使她出身豪门,娘家像白秀珠一样有势力,她能够控制金燕西,金燕西不敢虐待她,但这些都改变不了婚姻悲剧的性

质。嫁给以女性为玩物的纨绔子弟,必定是没有爱情的婚姻,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又必定是悲剧。如果说燕西与清秋的爱情悲剧是作品中一再提到的“齐大非偶”,那么凤举与佩芳、鹏振与玉芬等都是门当户对的婚姻,他们兄弟几人依然是嫖妓、纳妾、玩戏子,又何尝有真正的爱情?如果说“齐大”必定“非偶”,又怎样解释作品所肯定的小伶与贵公子柳春江的成功婚姻呢?可见《金粉世家》在几对夫妻的婚姻状态的展示上已经触及到婚姻悲剧的社会原因,仅仅由于作者缺乏对封建制度的认识,轻易地放过了深入揭露的好机会。作品中还有对两位姨太太的描写,一个是金铨的姨太太翠姨,一个是凤举的姨太太晚香,而两人最终都是以卷逃的方式离开金家,这更是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金钱婚姻的不可靠。实际上燕西也是打着爱情的招牌,举着平等的幌子,喊着尊重女权的口号,把清秋视为玩物,一旦失去了新鲜感,自然就会弃之如敝屣,从而造成他和冷清秋婚姻的悲剧。

张恨水在《金粉世家》的原序中说过这样的话,“嗟夫,人生宇宙间,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吾有家人相与终日饮食团聚,至乐也。然而今日饮食团聚,明日而仍饮食团聚否?未可卜也,吾有吾身,今日品茗吟诗,微醺登榻,至逸也,然则今日如此,明日仍如此否?又未可知也。”[10]人生无定,空为上,这是张恨水的人生观,这一悲剧的人生观深刻影响了《金粉世家》的悲剧结局。金铨贵为总理,结局还不是散的散,败的败。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那么热烈,最后还不是各奔东西。在书的111回,写金太太上了西山,临走前她对大儿子说:“我老实告诉你罢,我今年54岁,中国外国,前清和中华民国,无论哪一种繁华世界,我都经过了,如今想起来又在哪里?佛家说的这个空字,实在不错”。小说越写越凄凉,到了结尾一片肃杀,曾经是车水马龙的金府门庭冷落,“秋风残照,何等凄凉,读这样的小说可以感叹人生的不定。”[11]

金家由盛而衰的家庭悲剧,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悲剧似乎都是作家“人生无定,空为上”的人生观的体现。

三、女性思想悲剧

《金粉世家》在婚姻悲剧、家庭悲剧之外,更展示了女性依附男性谋求生存的思想悲剧以及她们一定程度上的反抗与叛逆。几千年来,男权文化使女性长期处于一种受压迫受奴役的附属地位,身上压抑的枷锁越来越沉重。长期浸润在积淀已久的封建文化中,女性对自身的思想和行动难以形成新的范式和标准。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从来都是以客体的身份被动参与社会生活,而她们本身麻木地对一些不平等的思想形成几乎是毫无保

留的认可,她们自己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认同主体身份的男性意志,这种“服从意志”久而久之便积淀成为一种“惰性”文化品格:对男性的依附。《金粉世家》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也源于对男性物质和精神的依赖。当然,由于小说中的女性处于新旧时代交替时期,这使得她们既有在男权文化统治下的沉沦与屈服,也有为追求自由、平等、个人幸福、自尊自爱等作出的种种挣扎、反抗与叛逆。

在作品中,不管是旧式女子还是现代女性,不管是妻还是妾,都未能摆脱依附于男人的附属地位,都享受着男人给予她们锦衣玉食般的生活。在金家,金铨——凭借他的国务总理兼一家银行总董的资本,便养活了家中多少“寄生虫”。直到后期,总理呜呼哀哉去世,钟鸣鼎食之家失去了可靠的经济来源便变得惨不忍睹。在爱情婚姻方面,更是女性依赖性的集中表现。正是由于骨子里的这种依赖心理,女性往往会产生许多错误的爱情婚姻观念。作品中冷清秋的爱情婚姻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原因:虚荣心作怪。是金燕西攻势强大的物质刺激,是金家显赫地位使她或隐或现地做起了灰姑娘的美梦。在金钱物质的驱使诱惑下,她迷失了自我。冷清秋的婚姻选择其实是大多数女性的选择:靠婚姻来改变命运,靠男人来改变命运。就如冷清秋说的:“我怎么会嫁于他,只因为婚前他为我花了不少银子,我竟没看清他这个标准的纨绔子弟,被他用钱收买,我十几年的书真是白读了。”《第二性—女人》说到:传统女人是一个被人也被自己哄骗的有知觉的人,她尝试去向自己伪装她的依赖性,实际上等于对它妥协。金太太便是一例。当她知道金铨和翠姨两人纠缠在一起时,她改变不了金铨那种对三妻四妾的贪欲,在大家庭穷途末路时,她用参佛来打发余生,她“不修什么来世”,“不闹什么出家”,“不谈什么大彻大悟”,“深感人生不过如是,富贵何为?名利何为?”金太太在“禅心伤晚节,珠泪双垂”中云:住在山上,又有什么不是办法?住在城里,办法又好在哪里?她把世上的一切事情甚至生死都看破了,看空了,人生如梦,世事如戏。她用佛来结束余生,实际上是对生命作出的妥协。丫鬟小怜私下与富家少爷柳春江暗中交往,最后离家出逃与之成婚,落入女人在依附男人生活中寻找归属感的窠臼。大少奶奶面对凤举的夜不归宿,面对他娶妾,只能向金太太请求作主,以泪洗面。最终在得知事情无回旋余地后无可奈何地忍下这一切。三少奶奶更是在款项出现问题时,全权依赖丈夫,无奈鹏振“谎报军情”,结果公司倒闭,最终酿成悲剧。翠姨决意要追求幸福时,她想到的出路:一是当姑子去,二是找职业学校。然而,过惯了寄生生活的女人是不容易真正独立的,她最可能的出路是待机再嫁吧!她们都把对婚姻的期待作为自己全部的希望,而又把它定位于对一个男人的依靠,可见决定女人命运的通常是男人,而转变女人生活的也通常是男人,可作品结尾告诉我们:男人往往是最不可靠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12]

等待她们的是随时遭到男人的厌弃和蹂躏的悲剧命运。

但冷清秋毕竟是新时代的女性,她在女性人格独立、自我意识觉醒方面是与时代同步的。即使是受传统文化束缚,在新的时代中,在清醒的认识下也能够试图突出重围,解脱悲剧的命运。她严厉批判燕西的“女子读书无用”的谬论,批判纨绔子弟奢侈荒淫、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腐朽生活,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她不顾金家森严的家规而提出外出教书。婚后,燕西不顾家,却经常与清秋争吵,认为清秋到了金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他们的就应该一切顺从他,而且还常用难听的语言来刺激她,清秋并没有因此妥协,而是把戒指扔还,并指着燕西说道:“你就这样量定我了么?我今天就恢复原来的面目,不用你金家一点东西,这是你的戒指,你拿去。”为了证明这一点,她毅然决然搬上楼去,与世隔绝。最后,当她受到环境挤压而忍无可忍时,也能够勇敢地挣脱牢笼,从依附走向独立。清秋是个旧式女子,生活在新旧矛盾交替的边缘,却有着强烈的现代意识。她不屈服于被压迫的命运,采取了出走的形式来进行反抗。最终与金燕西离婚。有人说,清秋具有“林黛玉的才情,娜拉的勇气,翠翠的倔强。”[13]在逃离金家后,她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大街上“书春”卖字,坚持走上“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自食其力的道路。晚香在凤举面前也不是一味的悲悲切切,而是一股脑将自己所受的委屈全抛出来,理直气壮地指责凤举,并提出:你给我一条出路。大少奶奶佩芳在对凤举无可救药时,大胆地提出:离婚。一个女子要去委曲求全的去仰仗丈夫,那太没有人格了„„决裂了,我就和你离婚。我没有什么条件„„不要金家一根草。在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社会中,有多少受婚姻牢笼束缚的被压迫被屈服的凄苦女子是不敢也想都没想过的字眼,而她们却勇敢直率地提出来了,为以后的女性自我解放和自我救赎都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四、结语

《金粉世家》是一曲哀婉感伤的挽歌,作者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悲悯的情怀为世人呈现出了金家由盛而败的家庭悲剧,书写了金燕西和冷清秋从恋爱到婚变的婚姻爱情悲剧,揭示了女性依附男人,毫无自主意识的思想悲剧,传达了作者的悲剧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女性的叛逆与反抗,体现了作家的现代批判精神,使作品具有永久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力量。

注释:

[1]鲁迅《二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2]老舍《一点点认识》,《老舍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3]丁帆、朱晓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4]郑柳燕《试论<金粉世家>中的父子关系》,《凯里学院学报》,第25卷,第2期,2007年4月。

[5]戴琥《论<金粉世家>的现实主义特色》,《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6]张恨水《金粉世家》第一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7]张占国、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8]张恨水《夜深沉》,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

[9]张恨水《金粉世家》第九十四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10]张恨水《金粉世家·自序》见《张恨水全集》第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汤哲声《被遮蔽的路径: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现代之途—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赏析》,《名作赏析》,2010年第6期。

[1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女人》,陶铁柱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13]王少栋《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4月。

参考文献:

1.鲁迅《二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2.老舍《一点点认识》,《老舍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3.黄永林《张恨水及其作品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4.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新文艺史料》1982年第1期。

5.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6.张占国、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7.徐文滢《民国以来的章回小说》载《万象》,1942年12月。

8.张恨水《金粉世家·自序》见《张恨水全集》第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

9.鲁迅《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0.王少栋《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4月。11.温奉桥 《张恨水新论》 济南: 齐鲁书社。

12.孔庆东 《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 重庆: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

致 谢

本研究论文是在韩燕红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韩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韩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张华

2014年10月于邯郸

下载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雷雨》悲剧主题的多重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雷雨般的悲剧五篇

    雷雨般的悲剧 ——《雷雨》读后感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邱阿锦 102012006117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

    浅谈浅谈《雷雨》中的乱伦悲剧

    浅谈《雷雨》中的乱伦悲剧 ——“俄狄浦斯情结” 一、乱伦 一般人们将乱伦解释为“近亲间的通奸行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时期对乱伦的解释也有所不同。有的把具有血缘......

    《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分析

    《骆驼祥子》多重悲剧分析 ——特定时代的人物多舛命运 【摘要】:根据老舍的《骆驼祥子》,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作为一个二十年代的北平车夫的......

    浅论秘书角色的多重性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浅论秘书角色的多重性 中文系 侯娜娜 指导老师 李馥明 摘 要 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角色就是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这种地位要求的行为模......

    药品回扣的多重性思考

    【摘 要】药品回扣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它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它在中国的泛滥不能单从中国医生的职业道德上来探讨。药品回扣......

    关于《雷雨》的主题

    关于《雷雨》的主题,曹禺有过这样一段阐释:“《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而我始终不能给它(神秘诱......

    封建末期的人间悲剧—雷雨五篇范文

    封建末期的人间悲剧——《雷雨》读后感 曹禺设置戏剧冲突的技巧是无与伦比的。两代人,分别来自两个对立的阶级,由于多次命运的巧合纠缠在了一起,复杂感情的纠葛使他们那本已伤......

    论《伤逝》爱情悲剧根源

    论《伤逝》爱情悲剧根源 摘要:而这种同居,在某种意义上是婚姻的象征;殊不知,冲破重重阻碍所换来的婚姻却并没有走向最后的幸福。甚至在同居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便已经裂痕重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