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5篇

时间:2019-05-15 06:4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

第一篇: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07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莫保 20074198003

悲剧中的象征性,并不是19世纪末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神秘主义)悲剧的特殊产物,而是有悲剧产生以来便具有的审美特性。在希腊悲剧中就具有象征性的因素,中世纪的宗教剧发展了神秘的象征,莎士比亚悲剧是在古希腊、罗马(塞内加)的悲剧中和中世纪的宗教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莎士比亚悲剧中,象征性的因素渗透在他的人物性格、舞台气氛以及作为表现形式的语言之中。英国莎评家里维斯(F.R.Leavis)说,莎剧的“主题借助意象和象征而发展,而意象和象征可影响我们理解剧中人物性格、情节和结构”。(1)我们可以通过象征来更深入地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内在奥妙。

有人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哈姆雷特的犹豫、奥瑟罗的嫉妒、李尔王的昏聩、麦克白的野心、泰门的慷慨和安东尼的迷乱,都是导致他们悲剧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解释上,我们便难于真正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性。我们总感到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些具有活生生性格的人又有一种超越于这种性格之上的东西,使我们在看他们的悲剧性结局以后会产生一种“痛苦的神秘”感(布拉德雷语)。历来的莎士比亚研究者都公认哈姆雷特是个谜,而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评价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我们以为可以沿两个方向去探讨:一是从现实的途径,一是从象征的途径。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具有现实—象征的双重涵义。威尔逊·奈特(G.W.Knight)认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人物性格是“象征性的典型”。(2)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泰门和安东尼都是一些具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些超越了性格之上的象征。在莎士比亚的人物画廊中,一般可以分作3类人:一类是高尚型的,如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泰门等人;一类是优美型的,如莪菲莉亚、苔丝德梦娜、考狄利娅等;还有一类是卑劣型的,如克劳迪斯、埃古、麦克白等。以奈特的观点看,这三类人物,第一类是崇高的人类的象征;第二类是可以与但丁的皮亚得丽丝相媲美的神明的象征;第三类则是类似靡菲斯特的象征。(3)将莎士比亚悲剧人物作类的划分并不是说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是类型化,以致于抹杀了他的悲剧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是将他的悲剧人物提到一个超然的高度上,以便我们窥测到他的悲剧人物的深层意义。

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人物的象征是和其悲剧性相融合的。如果说悲剧是以人物的超越的欲求(超生物的心理需要和人格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契机的,(4)那么,象征性则是人物对超越性问题探求过程中的原始的朦胧境界,它是“表达一种重要意向的媒介”。(5)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中,为什么总是延宕、犹豫不决,这固然是他的性格使然,但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置身于更高的精神境界来观照这苦难的人生,“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而是一个从中世纪宗教蒙昧中冲出来,重新思考人生的存在价值和终极性问题的人。他从佯狂的散漫状态来窥测这个世界的秘密,道出了无数深刻的警世箴言。所以,哈姆雷特已不是普通的丹麦王子,而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是文艺复兴时代崇高的精神象征。奥瑟罗的嫉妒是个性的缺陷,但同时也是人类的缺陷。这个具有原始人气息的摩尔人,在精神恍惚中失计于人,从狂热的爱变成狂热的嫉妒,以致毁灭了一个天使般的女性。然而,当他清醒过来后,他的灵魂和宇宙合一,达到了象征的境界。李尔王的悲剧,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由于他的昏庸和听信谗言所致。其实,这个剧作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一个国王回归自然的精神历程。当他身居王宫的时候,他似乎拥有一切,其实是失去了人的本真;只有当他流落到荒野的时候,他才显示出原来的天性。他与暴风雨的对话,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他的精神也因此而超越于自身之上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李尔王是人类复归自然的象征。泰门是一个乐于施善的人,但他由于受到谄媚者的陷害,变得愤世嫉俗,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泰门的悲剧不仅仅表现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而且揭示了人性在外化力量面前异化的象征。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一类高尚型的人物,从其地位来说都是帝王贵胄,但他们都是有缺陷的人物。这种自身的弱点,加上他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使他们陷于一种“边缘处境”之中。然而他们在精神上都超越于自身性格之上,构成了一系列的象征。

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二类人物是优美型的,这便是他的人物廊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不同于古希腊悲剧中的女性,例如:美狄亚有一种疯狂的复仇心理,是复仇女神的化身。而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人类的天使,她们如此优美,没有丝毫的色彩。《哈姆雷特》中的莪菲莉亚是一首漂浮在梦幻中的甜蜜而忧伤的歌。她自然地热恋着哈姆雷特,但从哈姆雷特的狂乱的语言中,她感到一切都不可思议。她的娇弱的灵魂受不了现实的打击,她的理想幻灭了,精神因而陷入狂乱。她唱着那首古老的爱情歌曲,编织着花环,死于溪水之中。莪菲莉亚是纯洁的爱情的象征。《奥瑟罗》中苔丝德梦娜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女性,笔墨的赞美写不尽她的好处,她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私自嫁给了强壮的摩尔人,但是却受到了他无端的嫉妒。她死于自己心爱的人手中,但至死都没有怪罪她“仁慈的夫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的天性的宽恕,这固然是坚贞和勇敢的爱情的表现,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感到惨痛的象征性的启示,即纯洁的美被原始力量无缘无故地摧毁。《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她自始至终都生活在她自己的理想的世界里,以天真善良来对待邪恶的势力。她的悲剧性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考狄里娅是纯洁与善良的象征。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属于同一范畴,和这两类人物相对应的是卑劣型人物,即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三类人物。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合理的伦理力量的冲突,这在古希腊悲剧中可以得到印证,但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却无法解释。克劳迪斯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具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统治者的残酷性。如果说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的杀父娶母是命运的播弄,那么克劳迪斯杀兄娶嫂却是一种蓄意的阴谋,尽管他想祈求上帝的宽恕。他象征着人性的恶魔。哈姆雷特杀死他,是正义的胜利。麦克白谋害国王邓肯,篡夺王位,与其说是女巫的预言所致,不如说他自己的野心在作祟,就像布拉德雷所说的,并不是因为空中有把利刃,就去杀邓肯;而是因为他要去弑邓肯,才看见空中有把刀。(6)麦克白的犯罪是人的野心的象征。埃古是一个挑唆的小人,他没有克劳迪斯、麦克白的那种魅力,只有在人背后搬嘴弄舌的本领,这种本领是这样出色,以致使他可以说是魔鬼的象征。

当然,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并不仅仅可以从现实—象征的双重涵义得到完全的理解,他的悲剧的人物性格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只是从象征性的角度加以理解;而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也不只是体现在他的人物之中,它还渗透在悲剧的舞台氛围里。

悲剧中的舞台气氛是由特定的悲剧情境所产生。美学家朱光潜说“大多数伟大的悲剧中,往往有一种神怪的气氛。”(7)《俄狄浦斯王》中的阿波罗神和德尔菲的神谕给这出悲剧造成了特别神秘的气氛。在中世纪的宗教剧中象征性是和神秘性相融合的。莎士比亚悲剧的舞台气氛更是显示出神秘的象征意味。我们依然沿着现实—象征的途径来探索莎士比亚悲剧的舞台气氛。这种气氛一方面是由超自然现象,如鬼魂和女巫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舞台的自然背景,如暴风雨、大海所衬托出的。保罗·里柯(Paul Ricoeur)指出,象征是与宇宙万物的交流,这种交流将使现实上升到象征的高度。(8)在《哈姆雷特》第一幕中,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出现,给人以神秘恐怖的感觉,莎士比亚凭借了这种超自然的气氛昭示了国王之死的原因,并一并激发了哈姆雷特复仇的欲望。国王鬼魂的诉说,证实了他的猜疑。“你必须替他报复那逆伦惨恶的杀身的仇恨”。但这毕竟是一种虚幻的感觉,哈姆雷特从国王的鬼魂那里得知真相以后,又在现实中演出了一场“戏中戏”加以证实,这是一个象征—现实的过程,我们可以作一个自然的逆向理解,即因为哈姆雷特猜疑国王是被谋害致死的,所以才出现了国王的鬼魂,而国王鬼魂的出现又造成了一种超自然的气氛。《麦克白》中的三个女巫的出场也是如此,女巫在第一幕出场的时候预示了麦克白的阴谋:“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这种预示可以理解是麦克白自身内在的隐秘的野心。在第二幕里,莎士比亚通过女巫和魔法总管的对话又预示了麦克白的悲剧,“我要用整夜的功夫,布置出一场悲剧的结果”。最精彩的是第四幕,麦克白斯和女巫的对话,出现了三个幽灵:第一个幽灵是戴盔之头,告诉他要留心自己的下属;第二个幽灵是流血的小儿,告诉他要残忍、勇敢、坚决;第三个幽灵是一个戴王冠的小儿,要他像狮子一样骄傲而无畏。麦克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却出现了被他谋杀的国王邓肯的鬼魂和班柯的鬼魂,其实这可以理解他内心的幻觉,像哈姆雷特和国王的鬼魂对话一样,麦克白斯与女巫的对话,都是人与超自然现象的交流,所不同的是前者代表了正义的复仇力量,后者代表了邪恶的野心。尽管他们都是女子悲剧性的结局,但哈姆雷特的灵魂应该上天堂,而麦克白却应该下地狱。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神秘的气氛还表现在人与自然力量的搏击之中。在古希腊悲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是人与神的关系,在悲剧人物的头上都笼罩了一层命运的色彩,而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显示了人的力量。《李尔王》中的暴风雨具有现实—象征的双重涵义,从表面看,李尔王落到荒野,在暴风雨中疲于奔命是悲惨的,但实际上,这场暴风雨是和他内心的暴风雨相联系的。列文说,李尔内心的风暴是自然界大风暴这一宇宙现象在人的小世界中的反映。(9)这是和他内心世界相谐和的。李尔和暴风雨的对话,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种子遗留在世上!”李尔只有在这荒野之中才真正意识到天地间不公,才能发出这种正义的呼喊,这种呼喊使他的精神上升到了象征的境界。

我们从莎士比亚悲剧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即他的自然和超自然的神秘气氛都是象征力量的一种体现,这种象征力量不仅造成了富有魅力的舞台气氛,而且大大地加强了悲剧的力度,这是莎士比亚戏剧之所以迷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象征性人物和象征性的舞台气氛是统一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这种结构一方面通过人物来贯穿,另一方面通过舞台气氛来衬托。莎士比亚非戏剧结构并不是一个外在框架,而是一种有机的构成。如果这种构成仅仅是人物和背景的统一,那只是一种图式,要把这种图式化为可感的形象,还需要通过语言中一系列意象来完成。这种意象,用斯珀津(G.Spurgeon)的话来说,“颇像音乐中的赋格曲、奏鸣曲或瓦格纳的一出歌剧中重复出现的主题一样”。(10)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也体现在每一出悲剧的意象之中。

莎士比亚是一位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不仅具有诗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充满了诗的意象。这种意象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是有机的、统一的。在不同的悲剧中、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意象。在《哈姆雷特》中,象征性的意象表现为一种阴郁的色彩。哈姆雷特在父王死后一直感到疑虑,篡夺王位的叔父问他,“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他的母亲劝导他“抛开你阴郁的神气吧”,而哈姆雷特却回答,“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在这里“愁云”、“阴郁”和“郁结”是统一的意象,却表达3个人不同的心理;而对哈姆雷特来说,“郁结”的心事并不只是他母亲的改嫁,乃至他父亲的被害,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怀疑和思考。“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看厌、陈腐、乏味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在第二幕里,哈姆雷特的阴郁表现为终极性问题的探求。“那么世界的末日快到了”,他把丹麦看成一个大监狱,把世界看成一个大监狱。他从克劳迪斯和他母亲的罪孽身上看到了一幅世界末日的图景,他指责他母亲的改嫁“这样一种行为,简直使盟约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神圣的婚礼变成一半谵妄的狂言,苍天的脸上也为他带上羞色,大地因为痛心这样的行为,也罩上满面的愁容。好像世界的末日就要到来一般”。他感到忧心忡忡,以致迟迟未能复仇,直到最后和这个旧世界同归于尽。我们不能只是从表面去理解“阴郁”的意象,而应该和世界的终极性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这样,“阴郁”的意象就有了深刻的象征性。

有人说,不理解古希腊神话和希伯莱的圣经,就不能理解西方的文学和艺术,对莎士比亚来说,更多的是表现为古希腊精神的再生,而不是基督教思想的复活。我们说,《哈姆雷特》中的“阴郁”的意象是和世界性的终极性问题相联系的,但这不是表现基督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而是表现人文主义对人类命运的探索。《李尔王》也是一样,它体现的不是《圣经》中对人的“原罪”惩罚的思想,而是揭示人性的堕落。这种堕落构成了这部悲剧的象征性意象。第一幕里,葛罗斯特说“最近这一些日蚀果然不是好兆,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却不能否认上天对人们所施的惩罚”。有人指出,这种惩罚就是人的“谪降”或者说是“失落”,(11)在基督教看来,人是有原罪的,所以从伊甸园里被“谪降”到人间。然而,在《李尔王》中,恰恰不是表现人从伊甸园里失落,而是陷入更深的罪孽之中,就像斯珀津所指出的,人类“正在退化为野兽”。(12)葛罗斯特对里根说:“我不愿看见你的凶恶的指爪挖出他(笔者按:指李尔)的可怜的老眼,也不愿看见你的残暴的姐姐用她野猪的利齿咬进他神圣的肉体。”从这种动物化的意象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类已经堕落到何等程度。在《麦克白》中,象征性的意象表现为一种梦魇。莎士比亚的着眼点不是在麦克白如何谋杀邓肯,而在于表现他谋杀邓肯以后的内心恐惧,显示出一系列梦魇般的意象,“来,我们睡去”,麦克白说,“我的疑神疑鬼、出乖露丑、都是因为未经磨练、心怀恐惧的缘故;我们干这种事还是个雏儿”。而麦克白夫人则是自我安慰地说“睡着的人和死了的人不过和画像一样,只有小孩的眼睛才会害怕画中的魔鬼”。然而,这并不能使他们摆脱内心的恐惧,麦克白面前出现的女巫和鬼魂幻觉,便是这种恐惧的反映,它构成了全剧梦魇般的意象。

《哈姆雷特》的“阴郁”、《李尔王》的“堕落”和《麦克白》的“梦魇”,这三种意象,从现实—象征的双重意义看,一方面表现出这3个剧有不同基调、色彩和气氛;另一方面又使这3个剧具有了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莎士比亚悲剧的意象,一般都具有这双重涵义。

在莎士比亚悲剧中,象征性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特性,而且还包含更丰富的美学意蕴。所谓莎士比亚戏剧的丰富性,应该包括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这一层含义,而象征也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丰富性。莎士比亚悲剧就其象征性而言,大大发展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在戏剧史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第二篇: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读后感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几个小人物,一个大时代

《哈姆雷特》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其华丽幽默的语言让我们陶醉其中,其深刻的内涵和哲思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其强烈的时代感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寓把我们的目光带回了近代的欧洲,让我们感受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

在此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俨然是那一位忧郁而坚强的王子——哈姆雷特。

他原本是个阳光乐观,热情自信的青年。他深爱他的母亲,敬仰他的父王,热爱他的祖国。这位正直善良而博学多识的王子,在正常的环境下,本可以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但是,父王被毒害和母亲的迅速改嫁,让他对自己的世界观产生了怀疑,使他变得偏激和多疑。“超乎寻常的亲族,莫不相干的路人。”是他对他的叔父虚伪的嘴脸的鄙夷和失望落寞的心。“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地长久一些”是他对母亲的失望和嘲讽。从此,乐观开朗的哈姆雷特便死了,忧郁,便和他如影随形。

而母亲对父王的不忠也导致了哈姆雷特对所有女性的失望,包括他所爱的奥菲利亚。他曾对奥菲利亚说,“进尼姑庵去吧!”这是也许是想告诉她,在这污浊的时间很难保持自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尼姑庵在当时也是妓院的别称,这或许显示了哈姆雷特因对母亲的失望而造成的对性别的反感。他当着奥菲利亚的面讽刺女人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对她说,“我没有爱过你”,甚至把她推到在地。他无法正视,也无法容忍父死母嫁的事实,这导致他性格迅速转变,他变得暴躁起来。

但要知道,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而矛盾的,他或许在那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性格的改变,预测到自己会伤害奥菲利亚,于是想通过这样伤害她的方式警告她远离自己。但最后,悲剧仍无法避免,哈姆雷特还是间接地逼疯甚至害死了他心爱的女子。当他在坟墓听说奥菲利亚的死讯时,暴躁的一面便显现了出来。他不顾一切跳下坟墓要和奥欧提斯决斗,宣扬他对奥菲利亚的爱。但复仇的火焰又很快掩盖了他的悲伤,紧接而来的是他对母亲的责骂和最终的决斗。

然而,这场突然的变故也显示了哈姆雷特优秀的一面。他隐忍、坚定、思维敏捷。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装疯卖傻,让人放松警惕,暗暗等待时机,巧妙利用戏剧试探真相,轻易识破前来试探他的臣子,将计就计除去奸臣;他信任朋友霍拉旭,不因地位差距对他有所偏见;他爱恨分明,嫉恶如仇。他厌恶阴险国王、不守贞洁的母亲和虚伪的臣子,但他尊敬自己的父王,爱护自己的朋友,热爱国家,关心民生,也受到人民的爱戴。他即使在装疯时语言也华丽幽默,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风度。

他是一个哲学家而非一个实干家。他那一句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那矛盾的心理。是默默忍受,还是挺身反抗?人们,包括他自己,对于死亡的惧怕让他甘于忍受目前的折磨,而不敢面对未知的痛苦。“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他的丰富的哲思和矛盾的心理造成了他犹豫踌躇,优柔寡断的性格,而显然他同样也对自己的软弱、拖拉感到不满。

此外,他还有许多语言也富有哲理。例如,在观看大臣们酗酒纵乐的风俗中,他说“不管他在其余方面他们是如何圣洁,如何具备一个人所能有的无限美德,由于那点特殊的毛病,在世人的非议中也会溃烂。”这体现了他忧郁的性格和厌世的心理;他与罗森克兰兹的对话里说道:“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各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这体现了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他批判一些伶人只会在台上大摇大摆,乱喊乱叫,“虽然可以博外行的观众

一笑,明眼之士却要因此而皱眉。”他说“你必须看重这样一个卓识者的批判胜于满场观众盲目的赞誉。”这不仅体现了哈姆雷特的艺术追求,也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于戏剧时的态度。

莎士比亚,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伟大剧作家说过,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而《哈姆雷特》作为沙翁在英国那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所写下的作品,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当时那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作品中复仇的王子和狡诈的国王之间的斗争,映射了那个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或是暗示了当时新旧贵族之间的斗争。

而哈姆雷特,这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正代表了当时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忧郁苦闷的性格,正是当时人文主义者们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中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他们无奈与痛苦心情的表现。他犹豫寡断的性格,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性,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局限性。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而莎士比亚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写下这样一部悲剧的呢?我只能从作品的只言片语中揣测他当时的心境,肯定的是,他当时的内心一定是悲愤而矛盾的。他用华丽优美的语句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表达了哈姆雷特对国王和王后的不满和抗争,同时也能看出他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他想要打破什么禁锢,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他只能用自己的作品,发出对时代的呐喊,揭开这个社会丑恶和黑暗的一面,撕裂它的伪装,敲醒愚昧无知的众人。他想要告诉和他一样有着人文主义理想的人们:想要获得胜利的话,就要有像哈姆雷特那样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觉悟!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荣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哈姆雷特的形象,正好契合了他所认为的真正的英雄形象。这一位代表着人文主义的英雄,将在舞台上永远熠熠生辉!

《奥赛罗》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难以想象,仅仅因为一个人的谎言和蛊惑,竟然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这部使人心惊胆战的悲剧,让人了解到人心的复杂,和谎言的可怕。

莎士比亚创造的伊阿古这个文学艺术形象,具有一种象征意味。伊阿古就是那个寄居在人心最黑暗处优哉游哉的魔鬼的代表。

戏剧的一开始,便通过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伊阿古对职位的不满,和他自私不忠的性格,让我们初步窥探了他的内心。伊阿古对元老和对奥赛罗截然不同的说辞和两面派的表现,也让我们明白他绝对不是个善茬。虽然他的第一个计划——挑动元老与奥赛罗的斗争,因苔丝狄蒙娜的解释而失败。但接下来一连串的计谋,让人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个自私自利的伪君子,表面忠厚诚实,实际上却是一个两面三刀的恶魔。

而事件的起因只是两件事:伊阿古副将的职位被人“占领”,而他自己却只能充一名旗官;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美满爱情,让他觉得“这好色的摩尔人跨上了我的坐骑”。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人,被这两件事刺激到,疯狂地想要报复别人,想要享受把痛苦强加在他人身上的快感。他显然被嫉妒蒙蔽了理智,全然不顾自己的事业和将来。

伊阿古精湛的谎言和对人物精确的把控能力让人心惊。角色在对话中不断强调着他们对伊阿古的信任:“他的为人是忠实而可靠的。”、“我用生命保证他的忠诚!”、“伊阿古是个忠实可靠的汉子”、“我从来没有认识过一个比他更善良正直的佛罗伦萨人。”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正直友善的朋友来看待,但他的内心却是如此阴险狡诈。这种强烈的矛盾感贯穿了整一

部悲剧,而这也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恶魔正隐藏在在一群正直坦荡的人之中。

伊阿古深知人性的弱点。这个恶魔不断地玩弄着洛德利哥的软弱和不甘、凯西奥的忠心和自责、奥赛罗的自卑和冲动。这一切都仿佛成为他一个人的舞台。他似乎是天生的邪恶魔术师,用他的魔力顺利地推动事件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凯西奥被革除了副将的职位,奥赛罗怀疑苔丝狄蒙娜的贞洁,最终也使奥赛罗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他充分地运用了语言的魔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他自己说过,他干的事全赖计谋,并不是用的魔法。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可惜的是,他的才能没有用在合适的目标上,他被嫉妒蒙蔽了双眼,他的才能也被一颗邪恶的心所掩盖了。他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但实际上,为了嫉妒而断送自己的前程,这是非常愚蠢的事。他为了一个副将的位置去陷害别人,那他永远也无法成为一个主帅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就算拥有天大的才能,也无法发挥出来。像他这样的人最终被揭发,落得那样惨烈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而全剧的主角——奥赛罗,这位勇武爽快,正直坚定,善于治军用兵的汉子,这位在白人的世界里干出一番做为的黑将军,并没有在剧中展现出他应有的光芒。他轻信他人和冲动暴躁的弱点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而他最大的弱点,是不自信。尽管他同样信奉基督教,但他作为一个非洲摩尔人,肤色的不同和种族限制让他有所顾虑;尽管他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也只是威尼斯城邦雇佣的一个将军,他的出身使他的地位略显卑微;尽管贵族们都赞赏他的才能,信任他的品格,但一提起奥赛罗,前面总是加上“摩尔人”的修饰;尽管奥赛罗夸耀着“我是高贵的祖先的后裔”,但他又怀疑自己的“黑丑”使妻子背叛他。他悲惨的童年经历使他没有安全感;肤色的不同使他无法融入这个白人的社会;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高贵的祖先的后裔,但整天被人挂在嘴边的摩尔人的称谓,让他在潜意识产生了的疑虑和暴躁。他这种自卑的社交心理和外国人身份,成为洞察人心的伊阿古算计他的突破口;这种在内心积攒着的不安情绪,让他轻易地被伊阿古所煽动。导火线一经点燃,他的情绪便像火药一样爆发出来。满腔的怒火掩盖了他的理性,吞噬了他的爱情,也燃烧掉了他的生命。

而他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也是全剧中最精彩,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剧情。有人说是因为他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太深太真挚,使他们的爱情之间容不得一点沙子,使他忍受不了妻子的不贞,即使那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但一个真正爱他妻子的男人,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地杀死自己的妻子呢?我相信他为苔丝狄蒙娜的美貌所吸引,被她的端庄高贵气质折服,因她对他的崇拜和她那善良的品质而喜欢上她。但他的爱情仅仅建立在苔丝狄蒙娜对他的同情与安抚之上,一旦听说了她不贞的谣言,他便失去了对她的信任,甚至不肯听她的一句辩解,他的大男子主义和他高傲的心不允许妻子的背叛,而他所谓的爱也被怒火给覆盖了。

苔丝狄蒙娜这个女神般的人物的心理是有所矛盾的。她一开始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她不顾世俗规矩去私奔,大方承认与奥赛罗的爱情,与奥赛罗一同出征,患难与共。做出这般在当时环境下惊世骇俗的举动的女子,不难看出她有着坚定的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她绝对不是受人摆布的木偶;但在被奥赛罗误会时,她的表现却不能让人满意,那种新女性的形象仿佛也成为幻影。温顺的性格,出嫁从夫的理念,使她迷失了自我,成为爱的附庸,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她坚守自己的贞洁,认真地履行自己作为妻子的义务。她坚信就算给她整个世界,她也不会为此失去贞洁;就算奥赛罗辱骂她是个娼妇,她也认为都是自己命薄;就算奥赛罗杀死了她,她也为自己的丈夫辩护说“谁也没有干,是我自己。”但最终,却落得那样被丈夫杀害的下场。反而是那个说“不守贞操的女人多着呢”的爱米利娅,顶着奥赛罗的怒火,勇敢地指责他的暴行,顶着出卖丈夫的罪名,揭开背后的真相,不惜负出生命的代价。

苔丝狄蒙娜,这个可怜的女人,却总是在可怜着别人。她是莎士比亚笔下那个时代贤淑女子的化影,集那个时代女子全部的优点于己身,但也摆脱不了那个时代女子共同的缺憾,她的悲剧,是整个男权主义社会的悲剧,是那个粗暴与野蛮胜于法律的制裁的时代的悲剧。而莎士比亚也想要借助这个理想般的人物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寄托自己的爱情观,批判社会的黑暗与罪恶和人们腐朽的观念。

这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揭露了人性伪善的可怕和轻信于人的可笑,揭露了嫉妒和谎言的危害,揭露了交友谨慎和明辨是非的重要性,揭露了当时的种族歧视的问题,揭露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和男权主义的思想,揭露了暴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怪像。然而在戏剧的结尾,当罗多维科面对着这血淋淋的场景时,他说,“这样伤心触目的景象,赶快把它遮盖起来吧。”像是要把这荒唐又不幸的事件,连同这被揭露出来的丑恶一起,遮盖地严严实实,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一样。。。

《李尔王》

如果说奥赛罗的悲剧是由一个精于谎言的魔鬼造成的,那么李尔王的悲剧,就是因为一个傻瓜而引起的。李尔王这个自负又任性的老国王所下的一道旨令,让所有人的命运从此改写。

事情的起因,是李尔王要凭女儿爱他的程度去分封国土。而这种爱的程度,居然是通过语音表达来评判的。于是,善于逢迎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分得了他所有的土地,而笨拙却真诚的小女儿却被驱逐,并且,直言进谏的忠臣还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这个常年身居高位的国王,显然被他头顶的那顶皇冠给宠坏了,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染上了刚愎自用的毛病,甚至把自己看成权力的化身。“我对您的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这样一句空洞、矛盾的话语居然能够让他信服。而小女儿“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的话,和忠臣直言“君主不顾自己的尊严,干下了愚蠢的事情”无疑挑战了他作为君王的权威。而他最失败的一点,是把情感和伦理做为选拔的标准,而非能力和品质。

把国土全部拱手让人只是造成悲剧的一小部分原因,而他最愚蠢的地方,是他在失去权力后,仍然把自己当成权力的化身。但在女儿们看来,他只是个没有实权的糟老头子。而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之间的冲突,才是这个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女儿们裁撤他的骑士,因为这代表他的权力被削减。于是,他负气离开,尽管外面是狂风暴雨。

在暴雨中,他诅咒着两个女儿,甚至诅咒着这风雨——“可是我仍然要骂你们是卑鄙的帮凶,因为你们滥用上天的威力,帮助两个万恶的女儿来跟我这个白发老翁作对。”在这时,他仍把自己当成权力的化身,甚至拥有支配自然的力量——“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把,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世上!”而最终,他也因失去权力而疯癫。

但是,李尔王失去权力的过程,其实也是他成熟的过程。从一开始被他称为“傻瓜”的弄人嘲讽他“你应该懂得些世故再老呀”,到在暴风雨中他问弄人“我的孩子,你冷吗?”,再到称赞“疯子”为“高贵的哲学家”,可怜不幸的穷人们:“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替这些不幸的人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这个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封建统治者,在暴风雨中成长,蜕变成了一位仁爱而有同情心的老者。

然而,最终小女儿的死,夺去了他最后的希望,于是,这个在悲剧中成长的李尔王,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而在剧中的“傻瓜”却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在一个绝大多数是傻瓜的时代,不傻之人才是傻瓜吧。他弄人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而他在剧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随心所欲、疯疯癫癫的语言,一是作为气氛的调和剂,让悲剧中有了喜剧色彩,而他最终的死亡也许也兆示着彻底的悲剧。二是富有深刻的哲理。“正是借助了愚人,我们才听到了真理的声音。”他多次运用暗喻的手法,用一些看似不搭边的话语,揭露真相,点醒李尔,批判忘恩

负义的姐妹。“傻瓜”是一个洞察世事的凡人,莎士比亚通过描写这一角色,以一个凡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以一个凡人的口吻去批判那些滥用权力的人,取笑那些虚伪、贪婪的人。同时也发出感慨:“命运,从不给穷人开门锁。”借傻子之嘴揭露社会现象和真相,言辞间显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此外,他还为我们展现出平凡人的人性之美,宣扬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把这部悲剧放回到那个时代来看,它是莎士比亚在英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所写的。那个时候,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王权逐渐暴露了其专制的本来面目,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其资本原始积累为手段的成长把社会重新推回到了动荡不安之中,政治的腐败和繁重的剥削引起了城乡广大人民的不满。而莎士比亚深切感到现实的发展同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于是,他通过写李尔王的悲剧,揭露出这一时期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同情人民生活的苦难,批判利己主义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批评贵族们对法律制度的无视,道出社会的病态与秩序的混乱,他以这悲剧呼唤着理性之光,以恢复社会秩序。

《麦克白》

和另外三部悲剧不同的是,《麦克白》中的恶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恶人。莎士比亚着重描写了麦克白思想的变化历程,让人充分了解到麦克白是如何从一个英勇善战的爱国将士,一步步地堕落为权欲的奴隶,至最终被毁灭的过程。

该剧一开场,便是电闪雷鸣,女巫作法。这渲染了一种恐怖阴郁的氛围,也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接下来画面一转,却是战事顺利的情景。在这里,主人公麦克白给人以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

麦克白在凯旋归来的途中第一次遇到了三个女巫,而这也将是他命运的转折点。她们宣称麦克白将荣升为考特爵士,并会登上未来君王的宝座,而对他的同伴班柯说“你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三个女巫所说的话,是一切事件的起因。

紧接着,女巫们的第一个预言便灵验了:麦克白被封为考特爵士。这让麦克白正视起了女巫的预言,而他所想的“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说明女巫的话已经初步起了作用。而接下来,国王对麦克白进行的重大表彰让他的贪欲开始发酵了。于是,在国王立长子为储君时,他想,“这是一块横在我的前途的石阶。”这时,麦克白已经显现出了他的野心。

而他的夫人鼓励和策划,就是使他跌入权欲深渊的最重要因素。这个狠毒的女人居然能说出会把婴孩的脑袋砸碎的话来。她深谙丈夫胆小犹豫的性格,为了把丈夫推上尊位,她不惜运用一切手段。她用激将法成功让麦克白抛下了疑虑,并定下杀死国王的计谋,又亲自布置好犯罪现场,把责任栽赃给两个侍卫。

在这时候,麦克白的良知其实还没有真正泯灭。他的内心是矛盾而冲突的。他在杀人时所幻想的悬浮的刀子,就是他内心冲突的体现。他在杀人后仿佛听见“麦克白已经杀害了睡眠”,是他的良心对他的惩罚。他担惊受怕的神情,表现他已经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

但杀戮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止了。他作恶的行为虽然使他良心不安,但却给了他国王的尊荣。要知道,一个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他巩固。”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被权力这罂粟花蒙蔽了双眼。他一面感叹着“我们的心灵把我们折磨得没有一刻平静的安息。”一面为了巩固统治,让刺客去杀死一切会阻碍他的人。当班科的鬼魂出现时,他已经疯狂了:“去,可怕的影子,虚妄的挪揄!”他盯着虚无,双手挥舞着空气,苍白的脸色显示出他内心的无比恐惧。而这个时期,也是麦克白的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而当女巫们第二次出现时,也是他的良心完全泯灭之日。女巫们告诉他:你要留心麦克德夫;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他;不用害怕被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

冲着他向着邓西嫩高山移动”。而这样的“免死金牌”,也让他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将麦克德夫的妻女全部杀害,用暴政来统治百姓。“要是有谁嘴里提起了一句害怕的话,就把他吊死。”“我的习惯于杀戮的思想,再也没有什么悲惨的事情可以使他惊悚了。”而最终,他也因失去民心,被贵族们联合英国攻打,在战争中死去。

莎士比亚用这样的一部悲剧,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腐蚀。正是野心,让本来有着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的麦克白,变成了百姓唾骂的对象。而剧中的女巫则是命运的化身,女巫们用模棱两可的话语激起了麦克白的野心,她们引诱他,给他希望,许他未来,但最终又抛弃了他。麦克白的悲剧告诉我们:命运是多么反复无常!它通过控制人们的欲望,让他们走向既定的结局。

而莎士比亚在英国那个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写下这样的一部悲剧,是想要揭示当时追名逐利的腐败社会风气,批判那些自私自利的野心家、冒险家,批判那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他用这样的悲剧,向人们发出忠告:人类永不满足的贪欲比定会导致他们自身的毁灭。

第三篇: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名言:

1、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2、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4、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

5、好矫捷啊,思想的步伐!

6、一个本领超群的人,必须在一群劲敌之前,才能够显出他的不同凡俗的身手。

7、勇气是在磨炼中生长的。

第四篇:品书:《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品书:《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瘦竹

“伊丽莎白时代的伟大贡献不仅是一个从此强大的英国,还有天才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戏剧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强度刻画了人性,创造着性格,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形象。”你可以不知道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历史上发生了些什么,但你不会不知道那个整天自言自语的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

作为莎士比亚塑造的最著名的形象,哈姆雷特已经流进了我们的血液,当我们陷入某种困境,我们所问的问题不会超过他那个问题。总有一些命运会强加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要不和它拼了,要么和它妥协,我相信我们大多数选择了后者,并由此活了下来,很难说哪种是更具有悲剧色彩,是那个在与自己的命运抗挣中碰得粉碎的哈姆雷特,还是苟且活下来的人们。活下来的人们慢慢品尝生活的锁碎,冗长,乏味,直到帷幕落下。

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听信了别人的挑唆杀死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真相大白之后用剑割断了自己的脖子,这一切都是因爱生妒而导致的不幸的结局。在杀死自己的妻子之前,奥赛罗的心灵经过了痛苦的挣扎,我想,莎士比亚这个剧本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困惑,当你所爱的人不爱你之后,你将怎么办?似乎哪一种选择都是痛苦的,杀死她?其实,这和杀死自己差不多,甚至更痛苦。随便她好了,可是哪个人能忍受自己所爱的人和别人的亲昵?或者,不做出选择,一切交给命运去安排好了,可是,这将是一种更为长久的折磨。并不比前两种选择更容易让人忍受。

不列颠国国王李尔王(卞之琳译作里亚王),打算把他的王国一分为三,分给三个女儿,因他最宠爱的小女儿考黛丽亚没有说讨他欢心的话,李尔王一怒之下,一个子也没分给她,光溜溜地把她远嫁法兰西,李尔王的噩运由此开始。得到李尔王宠爱的两个女儿虐待她,李尔王不堪忍受,逃到了荒原,从此李尔王简直成了不列颠的屈原,整天对着天空问这问那的。李尔王的小女儿考黛丽亚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对自己的不公而恨起他来,为了替自己的父亲出一口恶气,不惜与她的两个姐姐一战,可是正义并不总是战争邪恶的,李尔王和考黛丽亚在战争中被俘,考黛丽亚被绞死,李尔王伤心绝望而死。

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卞之琳译作麦克白斯)因听信了三个女巫对于自己未来的预言,野心迅速膨胀,他的妻子的火上加油更放大了他的野心,狠心地杀死了自己的国王,并登上了王位,从此他就没有再过上一天安生的日子,直到他的头颅被别人割下,这样的事在古今中外发生的太多了,对于那些悲剧中的主角虽然是不幸的,但这些并没有什么可新鲜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三个女巫只是对这个悲剧作出了预言,还是她们本身就是这个悲剧的导演?如果人只是那些超自然力量手中的一个小小道具,那么,连对自己不幸命运的一声叹息都不必发出的。在我看来麦克白的悲剧更象是那三个女巫的恶作剧,当麦克白捶胸顿足时,那三个女巫一定在抿着嘴偷偷地笑呢。

其实不只在《麦克白》中,在其他三出悲剧中,也仿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左右着人物的命运,他们的悲剧其实在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关于宿命论,我觉得《圣经》中的《约伯记》提供了更好的例子。约伯在自己不幸的命运前不免埋怨几句,但终于在神的责问前羞愧难当:“我知道你万事能作,你的旨意不能阻挡。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求你指示我。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我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我感觉莎士比亚这个人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而又很宿命的人,他的聪明在于,他靠创作释放自己的激情,他靠宿命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莎士比亚创作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看作带了面具的莎士比亚,而不带面具的莎士比亚除了创作悄无生息地生活着,他老了以后,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著作产权,悄然回到了老家就是很好的例证。而几百年后英国的另外一位天才则与他相反,他就是那位玩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玩进监狱的王尔德,王尔德说他靠自己的本事写作,靠自己的天才过日子,他们的创作一样的成功,但他们的命运是多么的不同啊。

那么,是莎士比亚预言了王尔德的命运吗?

【编辑注】《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卞之琳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版

——选自“新浪文化”

第五篇: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麦克白》读后感

不同于莎士比亚时代的视角看

——莎翁创作《麦克白》

总听到不同的人说,中国的作品中没有真正的悲剧,中国人的思想中“大团圆”三个字影响深远,中国式悲剧如《窦娥冤》,当窦娥受冤死去后,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延续到窦娥的父亲衣锦回来为自己的女儿平反。当我看到莎翁的四大悲剧时,我觉得悲剧不是那种浅显的受冤或者生离死别,悲剧是那种让人看后从心里都为其感到悲哀、无奈。《麦克白》就是这样一部经典悲剧。

《麦克白》这部经典著作与莎翁其他的悲剧有所不同,当你读完后不会为了它悲伤,尤其是作品主角麦克白,甚至很多都觉得麦克白是罪有应得。但当你慢慢的静下心来细想,这种罪有应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命运、人性以及这个国家的悲哀。

莎翁作品仔细读起来会被他塑造的人物巧妙所赞叹,他所塑造的人物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或是促成着情节的发展。《麦克白》中最引我注意的是两个女性角色,或许我自己是女生的缘故吧,我总是很在意作家在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下面,我就分析分析我眼中莎翁创作的《麦克白》两大女性角色——麦克白夫人和三个女巫。

罂粟开的比玫瑰更艳

单纯从《麦克白》中说麦克白夫人,我觉得对麦克白夫人是不太公平的,所以我把麦克白夫人与莎翁创作的另一大悲剧《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对比来说。麦克白夫人和苔丝狄蒙娜同是莎翁笔下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但不同的是,她们一个是恶的代表,一个是善的代表。麦克白夫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在听说自己丈夫在路上的奇遇后,便怂恿自己的丈夫去杀了国王,谋夺皇位。所以对于麦克白夫人的死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罪有应得的。相反,苔丝狄蒙娜是人们同情可怜的对象,她是那么善良、那么美,她勇于追求爱情,对爱情忠贞不渝。这样一个女子最后却死在丈夫的怀疑和嫉妒中,这是多么的让人可惜啊!所以,多年来苔丝狄蒙娜被许多女性当做爱与美的代表追捧。

可是,我们将这两位女性带到现代来看,事实并不是全是这样。

苔丝狄蒙娜是很善良,很美,但是在具有古典少女美德的同时,她的身上也体现出了传统女性依附于男性生存的软弱性,这一点,在我们国家鲁迅先生的《伤逝》中也有体现,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与苔丝狄蒙娜和奥赛罗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麦克白夫人身上是可以看见很多人性堕落阴暗的一面,但是,若带着现代人的欣赏眼光来看待麦克白夫人,我们会发现,在她身上更能体现现代新女性的意识,可以把她作为一个斗争女性的代表,甚至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恶的化身。说起“巾帼不让须眉”,我们不得不提麦克白夫人在麦克白登上皇位的不可缺少的“功劳”。每当麦克白由于软弱而举步不前时,麦克白夫人总能鞭策他,激起他的决心。在做国王这件阴谋中,麦克白夫人始终比他的丈夫更加坚定。因此,这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有一个能干的女人。麦克白夫人的确是一个能干的女人,只是她的能干把她的丈夫推上了王位,也同时把他推进了无底的深渊。

我们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这两个人物,可以从她们身上看到两种女性的缩影:善良淳朴的旧社会妇女,积极主动的新时代女性。在莎翁笔下,用那些美好笔触描绘出的苔丝狄蒙娜是一朵娇艳动人的玫瑰,在凄凉的雾色中沾露哭泣;而麦克白夫人就犹如那鲜红的罂粟花,虽是透出死亡的讯息,却掩饰不了绽放的绚丽。如果单纯从一种欣赏的角度来剖析,把麦克白夫人身上的“新”与苔丝狄蒙娜的“旧”作对比,我们会发现,这朵罂粟花开的比玫瑰更加艳丽。

有意为之还是命运使然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在作品中用的笔墨并不多,却不能忽视的三巫女。说是笔墨不多,这到是真的,女巫的出场集中在三场中,语言加在一起也不过204行,但在剧中却推动全剧情节的发展。麦克白之所以将内心隐藏的谋逆之心浮出水面不得不说是因为三个女巫的预言。预言麦克白成为格莱密斯爵士、考得爵士、苏格兰国王,有实现这些预言的看似无懈可击的条件。如果说没有女巫的出现,麦克白还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么?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女巫的话只是一个导火索,它燃烧了麦克白心中对那把宝座的渴望之心。麦克白心中一直都有那野心的小火苗,他只是缺少那一阵风可以让那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所以,就算没有这三个女巫,还是会有别人出现,只是改变的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那既然这样,莎翁为什么选择女巫来做这个导火索呢?女巫是最佳的人选,女巫通常与神秘、邪恶、混乱、丑恶相联,加上她们的妖精灰猫和蟾蜍精相伴出现,奠定了全剧阴沉黑暗的基调,以后剧情的发展几乎都在黑暗中进行。女巫的出现总是在作品最关键的时候,开头、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女巫的话,麦克白野心勃勃的谋取王位,也是因为女巫的话,麦克白丧生失掉王位。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呢?这三个女巫在《麦克白》中所起的作用用三个词概括就是“诱惑”、“欲望”、“毁灭”。可是我们不能单纯说麦克白的悲剧全是由女巫的预言造成的,它只是占着其中一个因素。女巫的预言、麦克白夫人的怂恿、麦克白本人的内心欲望,这些缺一不可。

所以不能单纯说是不是女巫的有意为之,只能说是麦克白的悲剧是命运使然,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莎翁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所推崇的女性所应该具有的美德在现在看来很多方面已经不符合了,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应该着眼于当前,对过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下载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莎士比亚悲剧的意象(选修教学总结)

    莎士比亚悲剧的意象 据我所知,迄今还没有人注意到反复出现的意象在莎士比亚悲剧中所发挥的作用,它们能提高、发展、延续、重复悲剧中表达的感情,其作用颇像音乐中的赋格曲、奏......

    象征性散文

    象征类散文 【考点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论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

    论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作者:点击数:319更新时间:2008/12/26 18:13:23★★★中国戏曲是东方的一棵常青树;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的一颗新星。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

    (读后感)从莎士比亚《奥赛罗》看现代婚姻悲剧

    从奥赛罗看现代婚姻的悲剧 ——变调的爱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所谓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的分别,并将自己所知晓的悲剧进行归类,然而我必须说,在我眼中,奥赛罗的悲剧,是个典型的性格悲......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

    从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 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1576年一位法国作家把它写进他的故事集里;16世纪80年代中,伦敦舞台上曾多次上演过莎土比亚同时代......

    读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有感1(本站推荐)

    读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有感 1213班 洪艺嘉 “生存还是毁灭”,是默默忍受命运中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间无涯的苦难。哈姆雷特面临着艰难的人生抉择。生活龌龊,哈姆雷特感到......

    论莎士比亚《麦克白》中人物悲剧性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

    论《伤逝》爱情悲剧根源

    论《伤逝》爱情悲剧根源 摘要:而这种同居,在某种意义上是婚姻的象征;殊不知,冲破重重阻碍所换来的婚姻却并没有走向最后的幸福。甚至在同居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便已经裂痕重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