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六省一市赛课(2011·镇江)简评与杂感

时间:2019-05-14 14:1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东六省一市赛课(2011·镇江)简评与杂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东六省一市赛课(2011·镇江)简评与杂感》。

第一篇:华东六省一市赛课(2011·镇江)简评与杂感

华东六省一市赛课(2011·镇江)简评与杂感

《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

陈洪杰

2011年10月18日,在夜色中来到镇江,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20日,在夜色中离开镇江,赴南京主持“辩课进校园”第二站的活动。来时在火车上啃汉堡,走时在火山上吃粽子,匆匆!镇江两天半的赛课,我参加了其中两天,听了13堂课,写下一些简评与杂感。

感谢镇江实验小学热情、周到的安排。感谢王芳老师细致的照顾。

001浙江龙游县实验小学蓝雪敏老师:《百分数的认识》

1、引用了一则资料,“据统计,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约为25%”,在让学生用百格图表示25%后,蓝老师问:“我们班上有多少人不属于这25%?站起来给大家看看!”——只站起来6个人!而全班大概是40人左右。

来上课的是六年级的学生,近视率约是85%——说“约”是因为我在内场第三排,数全班人数时及起立人数时,可能有点出入。但不管怎么说,这么高的近视比例还是吓了我一跳。这不是哪一个老师的错,也不全是学校的错。但在学生这么高的近视率前,我想到的是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合谋”。——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不是应该成为教育的底线?无言以对。

2、一般百分数的意义都是从投篮命中率引入,凸显百分数便于比较的统计意义,此课直接导入课题,问“关于百分数你已经知道什么?”开门见山,大有以学定教之势。接下来呈现生活中的一组材料也颇有新意,一般的教学中,这组材料常常是在新知学习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而呈现的。先呈现,我估计接下来应该是在充分感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建构百分数的数学意义了。学生既然已经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数,再来学习“新知”,教学难度其实就加大了,因为若后续教学没有思维层面的提升,学生不会觉得这个内容的学习有挑战性,会出现“新知不新”的尴尬局面。这样的开局,也对整堂课教学环节逐步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课到此,很让人期待。

但接下来的教学让人把握不住重点。“个性化理解百分数”教学环节,感学是在建立百分数的表象,但六年级的学生似不必要借助百数表中的涂抹。

3、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写10个百分数,再用百分数来说说完成的情况,我觉得这是一个假生成的情境。不自然,有点牵强,不美,且没有思维含量。

4、绳长50/100米,用去了绳子的30/100。里面的分数都能用百分数吗? S1:都可以。S2:都可以。S3: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还能约分呢!S4:含米就不可以了,百分数表示一个比例,带单位就不行了。——这一环节,学生对百分数意义不清楚,所以回答不出。而教师通过对不正确答案的忽视,终于等到了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钓鱼”现象!

5、生活中哪些百分数大于100%?以及练习中的选择合适的百分数,这两部分都是让学生感受不同情境中百分数的取值范围。这是一大亮点。可以作为百分数学习中保留的问题:哪些情况的百分数肯定低于100%?什么时候会超过100%?不过素材选择中,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让学生猜就不对了。因为这是一个常量,不需要猜。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开局格调很高,而后续乏力的课,有点虎头蛇尾。然而,这堂课也让人看到了教师及其背后团队的探索意识,想打破常规教学思路的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

略述此内容的三种教学思路:

1、使用投篮命中率的素材,先3人比,投篮数各不相同,要通分或者化成小数。再4人比,投篮数各不相同,要通分或者化成小数(特例:能看出比前3组数据最大的大,或比最小的小,数感)。再5人比,投篮数又各不相同,又要通分或化小数。——人数一有变化就要转化,真烦!所以使用百分数。

2、课前要有预习,课始使用投篮命中率素材,初步学习后,做足生活中的百分数的文章。让学生呈现课前搜集的素材,讨论和分数的不同。也可以让学生去查资料,知道与百分数的区别。——查资料不要让学生读过就算数,要追问学生:百分数经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数通常用于测量中得不到整数的情况,分别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看看?

3、课前预习,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始直接问:关于百分数,你已经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列出学生都想研究的习题,一个个来研究解决。——这对老师的要求最高!

有百分数,还有千分数、万分数、PPM,可以稍作介绍,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尺”。我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因为我们是以十进制来刻画数量的,100是10个10。用百分数,我们最容易感知,同时,其应用范围也足够广,能满足一般的需求。在这里,百分数体现了一种“和谐”,它好像是必然的,其实,这是因为知识本是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创造。如果我们是章鱼,那么可能不是百分数,而是六十四分数;如果我们是细菌,那么也不会是百分数,而会是万分数、亿分数。——当然,这仅仅是基于人的视角的比喻,如果章鱼和细菌有智慧,有在自己的世界中比较的需要,它们必会产生适合它们的方法。

002江苏镇江实验小学顾琴老师:《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此课以“线段图”为切入点,让学生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关系。将线段图和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定位,是比较特别而又合适的。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教师时时让学生回顾“要求什么,先求什么,为什么先求什么?”可以说,这是一堂教师始终主导的课,但这却是我喜欢的一堂课,有“久违了”的感觉。

2、此课要是能引导学生感知一下一步计算题和两步计算题的区别或许能锦上添花。因为由一步到两步,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间接条件”,这不仅仅是计算步骤的增加和数量关系的复杂,更意味着思维难度的质变。

具体的方法或许是让学生感知一步到二步是怎么变的,“甚至可以变三步呢!试试看!”

003山东无棣县王晓芳老师:《毫米、分米的认识》(青岛版二下):

1、王老师说此课的突破点:1.测量金箍棒的情境贯穿全课,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2.学生经历了毫米产生以及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3.安排了多样的体验活动,想、量、测。4.注重让学生形成心中的尺子(表象),发展学生的估计、估测能力。

——王老师课前预设的几个突破点可以说都落实的不错。不过,现场学生的交流不太从容,生成也不是很丰富。

2、斯苗儿老师建议:如果没有金箍棒怎么办?金箍棒是测量不到的。可以用牙签、小棒代替。此外,可以让学生“画一根比5cm长,比6cm短的线段”,然后让学生测量,毫米的概念也能呼之欲出。

3、老师说毫米数,要学生用食指比划,为表示准确,可以借助直尺比一比。但在教师报数后,学生都急于表现,而极少有量一量自己比划的是否准确的意识。而这,正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爱表现!——老师们要呵护啊!到以后,学生就不爱表现了,创造力也没有了!

004江西省高安市第四小学李萍老师:《小数加减法》:

1、整体教学结构上是利用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迁移,结构良好。细节处理上,能够基于学生的错误来教学,呈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辨析、讨论和矫正。最后以口诀总结:小数加减要注意,先将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来算起,化简结果别忘记。

2、不过此课让人感叹的是李萍老师本人,李老师27岁,是全国城市运动会刀术比赛的冠军。正因为刀术比赛得奖才得以进入江西高安市第四小学教书,如今只有4年教龄。4年教龄教成这样,让人赞叹!看来做教师是要有悟性的,也和天赋有关。——李老师能有这样的教学功力,会不会和武术有关?不排除这种可能!作为老师,多才多艺、丰富一些总是好的。这和“术业有专攻”并不矛盾。动物实验显示,经历过各种“场面”的老鼠,解决问题的能力高。

3、在解决问题部分,学生不再像之前那么关注算理了,而是开始关注答案了。这也是正常的。但如果能在此处也提醒学生利用算理估计一下计算结果的正误就更好了。

跳出此课说一句:教学有时不能太功利,太赤裸裸,太直奔主题,有时慢就是快,大愚是大智,大拙是大巧。初中学《生理卫生》,手臂上A肌肉绷紧就是伸,B肌肉绷紧就是缩,现在手臂下垂提着重物,问A、B肌肉的状态,答案是A、B都绷紧。此题让我恍然大悟,很多事情需要两种力量的均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要允许阻力的存在,这是前进的一部分,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05江西婺源紫阳小学张毅老师:《确定位置》

1、这堂课教得“窄”了,不够大气!

2、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确定位置这个载体来认识数对是可以的,但认识数对不等于认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数对在数学史上的产生不是为了确定位置,或者说不仅仅为了确定位置。笛卡尔发明解析几何是为了以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当他把几何问题的表征代数化后,好多定理很方便地得到了证明。

3、这堂课要让学生认识到:一是数学语言的简洁,这一点这堂课注意到了。但有意思的是,仅仅关注这一点恰恰不能让学生明白数对的作用。正因此,此课的情境在逻辑上是有漏洞的。

教师给出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报几组几排,学生记录,教师报得很快,学生来不及记录,由此凸显数对记录的简洁。然而,(x,y)这样记录位置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xy(反正不会涉及两位数)、x.y(小数形式)、x上y下(分数形式)、x/y、(x)y等方式完全都可以达到简洁、方便的目的。这只要在解读的时候,自己知道这种表示方法前面(上面、括号内)一个表示组,后面(下面、括号外)表示列即可。因为一种编码方式其实和解读方式是联为一体的,而怎么编码,怎么解码是一种人为的规定,在表示位置这一点上个体化的编码方式完全可行,只要编码和解读始终保持一致。——我不喜欢左右袜子混穿,脱袜子时,把右脚的袜子口往下折一圈就完成了“编码”。

4、因此,要让学生明白的应该是二维空间中需要两个要素才能确定位置。而这两个要素是数字、字母、汉语或者这几种符号的组合,都没关系;而两个要素确定的位置,可以是点,也可以是块(区域)——这取决于对要素的定义。举例:围棋棋盘纵横方向的线,最终是确定一个点;地图上英文或数字表示一条区域,最后确定的就是一个区域。现实中,我们常常通过A路、B路来确定大致位置,靠近时再依据建筑物、熟悉的场景进行判断。

基于这样的理解,前2/3堂课可以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而要预留1/3的时间把数对的种种要素破坏掉:数不是本质的,文字、字母、图案都行;有序不是本质,哪个在前,哪个在后(甚至在上、在下),都可以规定;“,”“()”更不是本质的。——这样教,有一种“正-反-合”的逻辑力量!

推荐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夏蔚老师的《确定位置》,一堂有这种逻辑力量的好课。

5、用数对表示现实中的位置,包括格子图中的动物园,其实是“伪生活化”。而老师报几组几排让学生记录也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它的需要。现实中要记录,必须有个内动力,人们会用个性化的方法。恰如百分数意义认识中的,投篮总数不同,现实中的选手估计是不干的!因为继续投下去会有可变的因素,投到一样多,比赛各方才会死心。

006无锡市五爱小学许科勤老师:《吨的认识》(三下)

1、多素材、多活动、多次感知,“许三多”,围绕中心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和推算建构吨的概念,相当不错!

2、分组活动,6个小组分别准备1kg的白菜、25kg的大米、10kg的水、5kg的零食大礼包,各有侧重,且与1吨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又都在学生可感的范围内。用心选择素材,好!

如果教学时间宽裕,可以让小组间相互感受一下对方的素材,也就是说让学生(即便是部分学生)对1kg、5kg、10kg、25kg也分别有个感知。让学生用1kg去想象、推算5kg或10kg,用5kg去想象、推算10kg、25kg,然后抱一抱获得真实感受,可能会使学生有一些更具体的感受。当然,对小学生而言,估计从50kg到1吨都是没法抱起的,真要去抱,感受是一样的: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抱不动。所以不如让学生在抱得动的范围内,在肌肉感觉有差别的范围内,让学生体会一下用小重量想象、推算大重量的方法。——在抱得动的重量(质量)范围内,这种想象、推算,可以认为是“可操作的”“能验证的”。

3、学习这一内容时,能否在教室中放个秤?让学生称自己,称书包什么的。甚至布置课外作业:你们可以比赛,掂一掂某物的重量,再称一称,看谁猜得准!这个游戏还可以在家里玩。——即便是成人有时对重量也不敏感。我本人有一次得到几箱宁夏的土豆,送朋友时说一箱有“

5、6斤吧!”后来一看包装,一箱是20斤!这误差„„!我极少去买菜,买时也不关注重量,没经验。

4、斯苗儿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如果要用最少的道具来教,留什么?教师答:留装10kg水的桶。——其实这涉及一个教学设计的推广性问题,课件可以拷贝,但太多的道具是常态课不能承受之重。在某地上这堂课时,要向粮店租米,上完还回去。而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延奎小学陈淑娟老师《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中的1m³学具是请广告公司做的,能伸能缩,携带方便,但家常课不大会下此血本。尽管如此,我还是同意曹培英老师的意见,鼓励教师们“打造自己的概念车”!

007浙江嘉兴海盐县顾志能老师《平行四边形面积》(人教版五上)

1、这堂课是公开课上的常见内容。此课的上法好像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演示割补法-导出公式-巩固练习,这是早期的教法;中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推导,呈现不同的割补法,聚焦怎样割补才能成功,沟通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练习,接下来是巩固练习;现在是:正视学生邻边相乘求面积的现实,借助这一错误(学生资源),让学生自己探究、验证,最后在辨析中,负迁移得到了矫正,正确的公式也就建立了起来,可谓是以旧引新、以错引正的教法。

其实学生邻边相乘的方法是其直觉,有其合理性,只是学生没有关注到面积和夹角有关罢了。中学学习中,根据absinc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统一了(sin90°=1)。——正视学生错误的教学往往容易出彩!而邻边相乘这样的错误,我想多数教过这一内容的老师都曾遇到过,因为这个错误十分典型。但分析学生为什么错,并把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则真要费一番功夫!这样教学,是教师问题意识和教学敏感性的体现,于无声处听惊雷,不容易!2、2008年曾在海盐实小听顾老师的课,见他在学生中间穿梭,感觉如大白鲨游弋于大海,有一种特别的气场。今天再看顾老师的课,更加沉稳、从容了!只是今天的学生有点“紧”,不然效果应该会更好。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几种教学方法,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沟通,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面积内容的教学很适合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有心的老师可以尝试,肯定会大有收获。

008安徽马鞍山采秣小学程祥老师:《众数》

1、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一直把握不住,不懂。

2、“众数表示数据中次数最多的”——学生尚不能把定义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因此只能重复定义。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因为的确没什么话好说?

3、琐碎感受:“一般水平”是不能解释且不需要解释的“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之外的一些想法:

1、概念的充分感知与必要的练习之间是有矛盾的,在课改强调充分感知概念的背景下,怎么保证练习时间?需要对训练题的整体设计(一堂课的),其一;对课堂学习材料的反复使用(再挖掘,甚至重复使用),其二;专项练习,敏感性训练,“只列式,只说思路或只判断,不计算”,短时间、大题量操作,其三;整学期、整学年的系统设计,如100以内进位加口算题的价值不一样(杭州新思维),其四。

2、老师示意鼓掌,往往是因为该学生说了教师需要的答案,而学生未必知道这个答案的妙处。所以,怎样评价同学的发言是要长期渗透的,这有助于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反思意识的培养。如果学生缺乏对同学发言的评价能力,教师却经常说“把掌声送给他”,强化的是学生猜测老师的心思。——至少,给掌声前要告诉学生,他的回答好在哪里,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学着老师评价同学的发言。

009江苏海门实验小学黄娇艳:《确定位置》(六下)

1、导入干脆利落,好!

2、海洋搜救的情境很合适,好!现实中确定位置根据道路(纵横交错)、找标志物,而在航海、航空、草原、林海、沙漠这样的环境中可能比较适合极坐标。现实中有GPS定位。【现场是北纬32°11’9’’,东经119°26’34’’。】

3、初步建构环节(课始14分钟),用刚才找到的信息再次描述发生地的位置,一题多用!既是规范表述后的第一次使用,是方法的小循环;又是进一步学习的新起点和可用的素材。

4、细节处理很不错,比如多种方法的比较、优化;学生测量角度后的反馈、示范与矫正。

5、精美的课件在有的环节反而为教学减分了,尤其是课件中的音乐。——课件常常会使教学显得迟滞,因为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总想在课上用一下的,人之常情。这样,教师会把一部分注意力从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转到关注使用课件的时机上,进一步会更关注自己需要的答案,此其一。课件往往是教师预先做好的,呈现的顺序、种类未必和学生现场的生成一样,此其二。在“以学定教”或者说“关注学生思维”的课堂上,实物投影仪的教育作用可能更大。

6、掌声还是给教师需要的、回答正确的学生。——能不能把掌声给有想法的学生?不一定要答案正确,只有真实、有创造性。

——苏教版确定位置内容有一年级中的一排中的第几个,二年级几排几个,五年级数对,六年级的方向和距离。这些内容怎样整合起来,前后沟通、网络化?整体思维的教学设计怎么来体现?是不是每一次都要另起炉灶?每一个教学内容,学生的困难点在哪里?

010山东青岛市实验小学王茜老师:《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青岛版五下)

1、为什么要方向和距离,军事训练的情境体现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小结得很好。——这个问题是不是离学生比较远?会不会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山川、树木做参照?即便他没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

2、用手比划“西偏北40°”也不错。可不可以补充:在脑海中想一想?

3、能否利用指南针来教学这个内容?一般上教师呈现地图,指出正北,标出地图上的几个位置,测量、记录。而上课的教室不一定朝正北,而是有偏角,这个偏角加大了用方向和距离记录具体点位置的难度,但这恰恰使问题更有挑战性。而且,课堂上直接用指南针,并用google地图指出教室(学校)的位置,比教学情境更有“真实感”,学生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值得一试。

4、小结怎样确定位置(课中30分钟左右)时,学生是分开说的,一人说一部分,最后拼凑成一个完整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有序、完整,有超越学科知识内容的思想方法层面的价值。

011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扬子路小学袁娜娜老师:《认识线段》 1.越是简单的内容越难教,认识线段比认识图形难教。

2.“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

——此题反馈时,部分学生很关注不同顺序的连法,有学生特别举手说明上-左-右-上一笔连接三点和左下、右下、左右分开连不同。学生这种关注的潜台词似乎是连法不同,线段也不同,但教师没有追问,因为习题的问法是关注结果。而这里学生关注到了解题的过程,值得肯定。其实习题可以多一个问:你是怎么连的?一是可以渗透有序思考,怎样画不重复、不遗漏;二是可以有个小归纳:不管怎么连都是两点确定一条线段。这个小归纳是对学生思维的守恒性和可逆性的训练,而这两点既是学生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标志也是必要的能力。如果关注过程,那么下一题“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可能忘记连接对角线的学生会稍微少几个。

——学生自己去关注连法的不同是不是还因为这个内容太简单,关注一些非本质、非结果的东西可以让认知更丰富。我看到是一种不完善和一种生长的力量。

3.概念建构阶段,教师以毛线为学具,让学生执两端拉直,以拉直的一段为线段。这样建构线段的表象有问题,加上使用毛线的时间比较长(约10分钟),恐怕会受毛线的干扰。

下课后,在学生离场前,我和第一组末排的小男孩有了这样的对话:线段可以织毛衣吗?可以!那线段是生活里就有的,还是我们头脑里想象出来的?当然是生活里有的!——小男孩的同桌,一个小女孩,正听得仔细,我就同样问了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同样的回答。此时,学生已经在我旁边整队,恰好队伍朝着我,我向两队学生集体发问:线段可以织毛衣吗?可以!那线段是生活里就有的,还是我们头脑里想象出来的?生活里有的!除了织毛衣,线段还能干什么?还可以像弹簧一样绕起来,这样这样的(双手手掌相对模拟一弹一弹的动作)!

当然,我的问题是有一点问题的,带点陷阱的味道。但从这个小访谈也能看到学生理解上的问题,进而可以反思教师的教。

4.学生对几何图形或者说空间的认识,不是遵循点——线——面——体的逻辑的,而是拓扑学的空间关系——体——面(线、点)这样的顺序。所以,从认知心理的角度,不一定先教线段。当然,既然教材这么安排,怎样避免学生受表象的影响,是教师们要考虑的。

第二篇:华东六省一市听课随感

这次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收获颇多,汇报如下:

体会

一、精心设计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堂课在计算算理,算法方面缺少新的知识点,很容易上的枯燥机械。例题当中呈现的计算是182×12。教师以35×10、52×21、91×18复习导入,这三道题学生任选一道题。为什么是三道题任选其一,三道题目的区别在哪里。学生的天性是爱自由,课堂教学在细节处要贴合这种天性,孩子就不容易对学习产生排斥感。三道题目是难度逐渐加大的三题。自主完成之后看同学完成的过程从中学习,这应该是一种主导和主体的理想状态。因为在这其中,教师讲的精练,学生想的丰富。然后抛出例题,学生尝试,这就是自主学习。由旧知建构新知,这一步是学生来完成的,才最能说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有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个人有个比较偏激的观点,新授部分的成功算不上成功,只有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上精彩了才算得上是一堂好课。在练习阶段,153×21,有四个答案,453、1213、5213、3214,“哪个答案是对的呢?”学生经历估算,3214变为3213之后,教师再问“这个答案就对了吗”,笔算的需求强烈的产生,笔算的价值体会充分了,这样孩子才不会懒于动笔。

体会

二、深入理解

教学设计最起码要建立在两个理解上面,一是对学生的理解,二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负数》教学的起点是一次对于学生的调研。对200名城区学生和100名农村学生,就正负数的读写,判断和意义表征进行问卷,得出结论: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不是零起点,但是对于负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清楚。课一开始,教师直接让学生读写负数,然后以-2为切入点,让学生以画画图、列列式、写写话的方式表征它的意义。通过点评,学生明晰+2与-2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俞正强认为:在学习“负数”之前,数大多表示“多”与“少”,可是在负数学习过程中,数不仅表示表示“多”与“少”,更表示状态。这是数感的又一次突破。教师较好的利用数轴完成了这一突破。要求学生在数轴上表示+

3、-

3、+

6、-4.5,“你还有什么发现?”“+3和-3离0的距离都相同,并且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渗透初中绝对值思想)“正数离0越远越大,负数离0越近越大”。学生这样的表述就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佐证。

体会

三、难点突破有方

《平移与旋转》用的是苏教版教材。这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简单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子数。我认为,数学教师的功底看语言,机智看难点突破的方法。图形平移创设了蚂蚁搬家的情景,要搬的是两颗豆子,两个薯条和一块三角饼干。多好的设计,从点,到线,再到图形。这个设计的优势还在于,如果学生帮一个长条形物体,他们会怎么搬?搬两头,这个两头就是端点,和生活经验一致。在平移的格子数,两个端点,一个是红蚂蚁,一个黑蚂蚁,“看看黑蚂蚁走了几个格子”问题迎刃而解。

体会

四、立足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六上的内容,比较熟悉。让我惊讶的是,在六省一市的这样级别课堂观摩活动中,陈敏老师几乎是完全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和例题完成了教学目标。醍醐灌顶,上公开课,总是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改动教材几乎成了上公开课的必由之路。其实本末倒置,事倍功半。上面所讲的《平移与旋转》也是与教材几乎一样的路子,只是在问题处理中增加的一个情景,而并没有改变教材本来的问题。教材其实提供了上课的基本骨架。改动教材的依据不是你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优于教材,而是你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教材。

报道的时候看到有人因为买不到票而和工作人员争执。第一天听课,看到整个体育馆座无虚席,甚至有人坐在过道上。咱们教师真是可爱。今天上午,孔明主任在办公室出题,“班级有40人,2人迟到,3人请假,求出勤率”。一时争论。在平凡的日子里,上好每一堂课,真好。

第三篇: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29—31日,我有幸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名师的示范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下面我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儿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一、老师的引导很到位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课,讲课老师的精彩之处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课前,老师先让学生寻宝,学生特别高兴,但由于每个人对“第四排第三个”的理解不同,导致很难找到宝物。让学生感受了答案的混乱,而充分体会到统一规定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所听的这几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中,授课老师就是充分让学生体验,她首先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理解感知两个单一统计图不方便,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画法,接着利用验证,使学生深刻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好处,在动手中完善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建构,使知识内化。

三、创设的情景为教学服务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

四.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名师的独到之处吧。

五、朴实大气的课堂

纵观名师的课,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没有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留给学生的是充足的思考空间,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六、激情饱满的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学生由此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老师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效率很高。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三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向高水准看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九三学社华东六省一市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

九三学社华东六省一市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齐鲁网9月12日讯 九三学社华东六省一市工作会议今天在临沂召开。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副省长、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主委王随莲出席会议。王随莲介绍了近年来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基本情况,并表示作为东道主,山东将竭力办好此次会议,为推动区域社会服务交流与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地缘相邻、人员相亲的六省一市,也能借此平台进一步增进友谊、交流经验、共解难题。(本文来源:齐鲁网)本报兰州9月11日讯(记者朱婕)今天上午,由九三学社甘肃省委会主办、甘肃农业大学承办的“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西北行”农业科技创新报告会在兰州举行。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九三学社院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维华等三位专家,以浅显的语言、丰富的多媒体材料,将农业科技创新信息生动地呈现在听众面前,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阵阵掌声。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积极探索科技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路径,发挥科技人才助推西部科学发展的作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安排开展了“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西北行”活动,兰州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活动主题为“科技先导、转型跨越、富民兴陇”。作者:朱婕(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9月6日下午,九三学社上海组织成立66周年纪念暨推进虹口新崛起专题座谈会举行。中共虹口区委书记孙建平出席并讲话,九三学社虹口区委主委、区政协副主席高庆迁主持会议。在听取了九三学社社员们关于区水系环保、旧房改造问题、区安商情况和融资平台发展等方面的发言后,孙建平指出,从愿景出发,虹口的发展品质在北外滩、发展能力在四川北路、发展实力在大柏树。从战略出发,虹口需要利用陆家嘴北外滩大板块以及外滩与北外滩板块的优势,助推虹口新崛起。孙建平同时强调,“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贵在坚持、重在落实,需要通过四个转变来做好这句话,即,转变观念、把握规律;转变精神、切实做好各项工作;转变作风、做好服务;转变方法、抓重点抓落实。(本文来源:东方网)本报讯 日前,由天津社会科学院承办的2012全国地方社会科学院行政后勤工作会议在津召开。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社科院院长张帆,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天津社会科学院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40余家省区市地方社会科学院和城市社会科学院的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主题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能,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强保障”,各院参会代表普遍认为,在新的历史阶段,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地方社科院行政后勤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保障。行政后勤保障工作必须着眼于新时期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东方网9月1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新闻学院的学生,头两年不进学院的课堂,而是走进经济、社会、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堂。昨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宣布,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专业教育将采用这种“2+2”的培养模式。今后,类似宏观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模拟电子学基础、文学原典导读等课程或将进入新闻专业学生的课表。据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今年共有新生154人,在其本科阶段的第一、第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而到第三、第四学年,学生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也就是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将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系统地掌握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在第一年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复旦新闻学院将逐步增设可供选择的专业,以培养更多领域的“专家型记者”。记者在教学培养方案中看到,经济学方向的学生将修读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社会学方向的学生需修读政治学原理、法学基础理论、社会学导论、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汉语言文学方向的同学将修读文学原典导读、中国文学传统、语言学导论等课程;而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课表中,将出现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B、模拟电子学基础等课程。事实上,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密苏里新闻

学院早已有类似改革,其新闻学士学位要求毕业生的新闻专业课学分仅占总学分的33%,其余70%左右的学分必须从文、史、哲、商、法等其他学科内选择。作者:张欣驰(本文来源:东方网)张丽君是潞河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凭着对文学的爱好,她主持学校文学社的工作。她组织学生排练舞台剧,最后还自己导演,由学生出演了一部校园电视剧。用心壮大校文学社张丽君从2011年以来,在高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主持学校潞园文学社的指导工作。为了给热爱文学的师生提供更大的交流空间和展示平台,张老师将文学社编辑出版的社刊《潞园》由年刊改为季刊。为保证刊物质量,张老师几乎牺牲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的所有时间,亲自编排栏目,修改稿件,有时坚持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如今,这份校园期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多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增强了。零基础尝试拍电视除了指导学生各类文体的创作之外,张老师还带领学生尝试课本剧编演。他们创作的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我想选择一种保存形式更好的方式。”张丽君说,她想到了拍电视剧。“我完全没有经验,就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张丽君的想法也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学校的内地新疆高中班已经招生11年了,她很想拍一部反映这些新疆学生生活的校园电视剧。于是,她着手写剧本,讲述了预科班的学生思念家乡,在学校举办古尔邦节,最终缓解思乡之情的故事。张丽君说,拍摄主要依靠其他老师,而她则是导演。“我们常常一个三五分钟的镜头需要拍一个下午”,因为需要新疆班的学生扮演角色,她就得给孩子讲解剧情、对话、表情,常常会从下午3点多拍到晚上9点多。“孩子们都穿着校服,扮演剧中的角色,现在看还是很生涩,不过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张丽君说,虽然中学的学习离不开升学,但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学生的灵性得到自由的伸展。(本文来源:京华时报。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

第五篇: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

“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反思 2011年11月17-18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聆听了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关于“中国语文课程改革十年总结与反思”的学术报告。观摩了各省市推荐的戴建荣、王崧舟等十位名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取各省市小语会专家的现场点评。

开幕式是由来自张店区师生的经典诵读展示,师生们以不同的方式诵读经典,如兔子舞、竹竿舞、跳皮筋等,呈现了张店区的学校生活新奇多样、个性飞扬。

在崔峦先生的报告中,他提到了十年课改的进步与不足,课改后我们的内容丰富了,教师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追求一种在教学中师生的平等对话,坚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也看到了进步,师生的教与学都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全员的评价。

但是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很多问题,崔峦先生一一做了剖析,现在的课堂越来越花哨,引入课堂资源过多,甚至丢掉了文本,丢掉了教科书,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重人文,轻语文;重德意,轻德言,课堂的有效性不高,师生的负担却比较重,师生的幸福感不强,幸福指数不高。在教学中,语文教师牵引过度,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没有充分地讨论的时间,交流的时间和自由发言的时间。针对这些不足,崔峦先生还提出了两点建议,低年级的教学是基础的基础,至关重要,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时间上要给予保证;再有就是改进阅读教学的改革,培养三种能力、四种技能、五种习惯。三种能力就是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文本进行解释的能力;对文本做出评价的能力。四种技能是朗读技能、默读技能、略读技能、浏览技能。五种习惯是自学和预习的习惯;奋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听取了崔峦先生的报告,找到了真正的课改的方向。

在听课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有戴建荣老师和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海新秀戴建荣老师的读、唱、吟、舞更将诗文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讨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堂“美如诗”,他将《望月》一课讲的下面的老师们都入情入境都陶醉了,这源于他丰富的文化底蕴、精炼的语文艺术和他自身的人性魅力。从王崧舟老师的教学中可以明显看出,情绪感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王老师通过高超的教学艺术,悟出并学会掌握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绪感染“塑造孩子们的灵魂”的有效方法。

总之各位特级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堂教学课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让我们感到真情荡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受益匪浅。

我会以这次听课作为契机,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能在这些大师们的启迪中不断进步。

宁阳县东疏镇西疏完小

许娜

2011年11月20日

下载华东六省一市赛课(2011·镇江)简评与杂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东六省一市赛课(2011·镇江)简评与杂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