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魅力——江苏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观摩课有感

时间:2019-05-13 03:3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的魅力——江苏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观摩课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的魅力——江苏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观摩课有感》。

第一篇:课堂教学的魅力——江苏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观摩课有感

课堂教学的魅力

——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观摩会听课记

烟台开发区芦洋小学 丛彩艳

千年古城,镇江,以“白蛇传”的故事和“水漫金山”的成语而闻名,听说这里的金山寺以前经常举行水陆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禅、律三宗诸师汇聚于此说法,是当时佛教中最大的盛典。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于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镇江隆重举行,来自7个省市的15名优秀教师一展技艺。非常有幸,我也近距离聆听和接触了这次盛会,这些优质课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教学精华的“拿来学习”机会;课后的交流互动研讨虽说出现了一些争议,但对其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使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反思。

1.教师的课上都在努力营造一些情境,让孩子在情趣中快乐学习。

如山东的王晓芳老师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时将孙悟空、金箍棒故事贯穿整节课,以金箍棒的长短变化结合在毫米、分米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一种兴趣盎然状态下学习了知识。再如,江苏海门的黄娇艳老师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出示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的相关新闻视频,尝试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学生顿时被吊足了胃口。2.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注重了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如无锡的许科勤老师在教学《吨的认识》时,通过大量的素材:1千克的白菜、25千克的大米、10千克的水、5千克的旺旺大礼包、30千克的同学,让学生去感受重量,再推算重量。接着播放很多同学提水去灌满一个儿童游泳池的视频,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对于吨的认识是深刻的,是有意义的建构起来的。

3.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在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浙江的顾志能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努力让学生思考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去理解知识的本质。教师始终将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的框架放在黑板上,最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拉成长方形后,面积增加的是哪一部分的面积。这样的思考是能引起学生的震撼的,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深远的。

同时,专家老师也提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思考:如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太过细腻,缺乏些粗线条,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更应该多从孩子手边的素材入手等。

两天半的听课,让我领略了不同地域,不同教材的教学风格,同时也引发我对教学的很多思考,我觉得课堂教学的魅力是:教师应该努力去创设各种条件,为学生的学做好一切服务。

第二篇: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29—31日,我有幸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名师的示范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下面我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儿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一、老师的引导很到位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课,讲课老师的精彩之处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课前,老师先让学生寻宝,学生特别高兴,但由于每个人对“第四排第三个”的理解不同,导致很难找到宝物。让学生感受了答案的混乱,而充分体会到统一规定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所听的这几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中,授课老师就是充分让学生体验,她首先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理解感知两个单一统计图不方便,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画法,接着利用验证,使学生深刻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好处,在动手中完善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建构,使知识内化。

三、创设的情景为教学服务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

四.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名师的独到之处吧。

五、朴实大气的课堂

纵观名师的课,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没有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留给学生的是充足的思考空间,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六、激情饱满的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学生由此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老师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效率很高。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三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向高水准看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华东六省一市听课随感

这次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收获颇多,汇报如下:

体会

一、精心设计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堂课在计算算理,算法方面缺少新的知识点,很容易上的枯燥机械。例题当中呈现的计算是182×12。教师以35×10、52×21、91×18复习导入,这三道题学生任选一道题。为什么是三道题任选其一,三道题目的区别在哪里。学生的天性是爱自由,课堂教学在细节处要贴合这种天性,孩子就不容易对学习产生排斥感。三道题目是难度逐渐加大的三题。自主完成之后看同学完成的过程从中学习,这应该是一种主导和主体的理想状态。因为在这其中,教师讲的精练,学生想的丰富。然后抛出例题,学生尝试,这就是自主学习。由旧知建构新知,这一步是学生来完成的,才最能说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有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个人有个比较偏激的观点,新授部分的成功算不上成功,只有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上精彩了才算得上是一堂好课。在练习阶段,153×21,有四个答案,453、1213、5213、3214,“哪个答案是对的呢?”学生经历估算,3214变为3213之后,教师再问“这个答案就对了吗”,笔算的需求强烈的产生,笔算的价值体会充分了,这样孩子才不会懒于动笔。

体会

二、深入理解

教学设计最起码要建立在两个理解上面,一是对学生的理解,二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负数》教学的起点是一次对于学生的调研。对200名城区学生和100名农村学生,就正负数的读写,判断和意义表征进行问卷,得出结论: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不是零起点,但是对于负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清楚。课一开始,教师直接让学生读写负数,然后以-2为切入点,让学生以画画图、列列式、写写话的方式表征它的意义。通过点评,学生明晰+2与-2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俞正强认为:在学习“负数”之前,数大多表示“多”与“少”,可是在负数学习过程中,数不仅表示表示“多”与“少”,更表示状态。这是数感的又一次突破。教师较好的利用数轴完成了这一突破。要求学生在数轴上表示+

3、-

3、+

6、-4.5,“你还有什么发现?”“+3和-3离0的距离都相同,并且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渗透初中绝对值思想)“正数离0越远越大,负数离0越近越大”。学生这样的表述就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佐证。

体会

三、难点突破有方

《平移与旋转》用的是苏教版教材。这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简单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子数。我认为,数学教师的功底看语言,机智看难点突破的方法。图形平移创设了蚂蚁搬家的情景,要搬的是两颗豆子,两个薯条和一块三角饼干。多好的设计,从点,到线,再到图形。这个设计的优势还在于,如果学生帮一个长条形物体,他们会怎么搬?搬两头,这个两头就是端点,和生活经验一致。在平移的格子数,两个端点,一个是红蚂蚁,一个黑蚂蚁,“看看黑蚂蚁走了几个格子”问题迎刃而解。

体会

四、立足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六上的内容,比较熟悉。让我惊讶的是,在六省一市的这样级别课堂观摩活动中,陈敏老师几乎是完全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和例题完成了教学目标。醍醐灌顶,上公开课,总是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改动教材几乎成了上公开课的必由之路。其实本末倒置,事倍功半。上面所讲的《平移与旋转》也是与教材几乎一样的路子,只是在问题处理中增加的一个情景,而并没有改变教材本来的问题。教材其实提供了上课的基本骨架。改动教材的依据不是你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优于教材,而是你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教材。

报道的时候看到有人因为买不到票而和工作人员争执。第一天听课,看到整个体育馆座无虚席,甚至有人坐在过道上。咱们教师真是可爱。今天上午,孔明主任在办公室出题,“班级有40人,2人迟到,3人请假,求出勤率”。一时争论。在平凡的日子里,上好每一堂课,真好。

第四篇:华东六省一市第九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体会

华东六省一市第九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观摩研讨会听课体会

安吉县研训中心

项道德

华东六省一市第九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4月29日在福建厦门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5名教学能手代表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高水平,展示和演绎了实践新课标理念的最精彩片段,为各地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又漂亮的范例,其特色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处理教材达到了新水平。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不再是浅层的、表面的,而是多层面、多维度地进行深挖和剖析,对教材文本作了充分的延伸与拓展,正确地、创造性地解读了课标教材。问题情境的创设有生活的、社会的、科技的,做到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二、“过程与方法”的实践进入了新境界。首先是内容、素材的选择上,以及在情境的创设上,做到了科学、恰当及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了更多更广的各领域的知识。其次是注重在“对话、协作”中组织、指导艺术,让学生在过程中实践,在过程中感悟,师生的对话大多都是智慧的对话,而非生硬的对话。如“长方形面积计算”、“面积与面积单位”两节课,尽管教师可以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但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设计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反复演练,从演练中让学生感悟面积概念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教师的角色转变真正有了新面貌。教师不再是走教案,而是更加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以及从学生的反馈中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做到了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及经验进行无缝地衔接。教师在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把提出问题放在比解决问题更高的地位。教师们为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更实事求是:该讲解的就讲解,该铺垫的就铺垫,该看书的照样看书,真正体现了“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一切从课堂的需求出发”。

当然这些课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有待我们今后改进、加勉,主要是:

1、由于新课标教材中把部分中学数学知识前移,又引入了许多近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如概率、统计、排列、组合、坐标系(对称、旋转、平移、位置)等,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了,由于广大小学教师缺少上述专业知识及技能,也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少败笔和缺憾,如分不清排列和组合,空间思维能力训练中抓不住要害。

2、由于新课标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课堂中大量使用“情境、对话、协作”等,形式上热热闹闹,对数学本质的东西有所忽视,尤其是没有辨证地处理好“预习、铺垫、练习巩固、检测”等环节。两极分化,“双基”不扎实,动口能力强于动笔能力等。

3、对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关心得较多,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把握得较少,重视“承上”而轻视“启下”,往往把课上成封闭的课、完结的课,学科知识的前瞻性普遍没有重视,留给学生的悬念、数学思考也偏少。如在上平行四边形时有学生提出菱形,教师无所适从。

如何把每一堂数学课都置于数学大框架下审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练就扎实演算、推理基本功,仍是一个很值得研讨的问题。

2006年9月16日星期六

第五篇: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心得体会

石台县 七都中心学校 汪国春

11月16-18 日,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在南京龙江体育馆举办,我有幸代表七都中心学校参加了这次活动,真的非常开心。这次活动提供了18 节精彩课堂教学和4场专家点评讲座,让参与听课的老师享受了一次数学课堂教学的盛宴,也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活动过程中,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灵活的交流与游戏都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啧啧称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让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处理的独到之处。在课堂上,他们能发挥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在课堂中渗透全面育人,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这次南京之行,收获颇丰。首先,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课前每一位教师都与学生轻松地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学生自然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对话的课堂奠定了基础。其次,创设的情景为教学服务。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最后,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新课标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所听的这几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如特级教师张齐华“小数乘小数”这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设计3道具有代表性的小数乘小数的题目,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在学生设计和解答的过程中一步步渗透小数乘小数的方法及注意点。

这次南京之行,思考很多。我们教的怎么样?课堂上的我们总感觉我们为了教好学生,交给他们知识,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可学生眼中的我们是在自娱自乐,作茧自缚。有学渣会认为“数学课分明是数学老师和学霸在‘秀恩爱’!”,“数学课是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寂寞”。我们经常遭遇的尴尬: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学生们常常不解风情。如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城实验小学的高菲老师“统计表初步”这节课,有的学生在做题时不喜欢画“正”字。池州市城关小学的陶丽萍“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这节课,在摸球实验中孩子们不摸就知道结果,一摸反而糊涂了。因为数学是抽象的理性的,儿童是经验的感性的。两者之间如何对接,需要我们教师有所作为。我们的作为需要有基本立场。基于学生的视角,让学习过程真正发生,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该干什么?

1、寻找和编制有结构的材料(能诊断起点,暴露疑点)。

2、根据数学逻辑和儿童经验把材料排序。

3、改进小步子,精细化教学,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低门槛,多角度,生长性,学生一时没有办法)。

4、拟定反馈路径(如错例,半成品,成品)。

5、总结提炼和推广好方法好经验。

6、营造温暖开发的学习环境。在这一学习环境中,我们不能要的太多——目标适当,不能追的太紧——节奏放缓,不能场景切得太快——让学生深入思考,不该介入太强——生教生,不能只管“对的”——课堂要精准“扶贫”。

三天时间,听了18 位老师的课和4场讲座,真的很累,可是,我们的精神是愉悦的。听完专家们的课,一直在思考自己课应该怎么上,应该向他们学习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是我学得来,哪些地方是我现在无法企及而需要自己克服困难努力去攻克的,自己应该形成怎样的教学模式,好多问题在困扰着自己,但是,我觉得“教学”永远在路上,听课也好,学习也罢,给我们的是一个方向指引,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但是更多的是细节问题需要自己多琢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所以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下载课堂教学的魅力——江苏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观摩课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的魅力——江苏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观摩课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