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反思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同学知道:
1、通过比较两个级别相当的自然区或经济区,理解由于不用区域的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人地关系的差异,造成发展条件的差异,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
2、以某一经济区为例,分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变化,导致的区域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的差异、人地关系的差异。
反思一:解决第一个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通过案例比较、联想、图文互换学习方法分析两个区域基本地理环境差异及发展的差异。可上课中发现,学生在初中学过的两大区域: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知识点都差不多忘记了。第二节课就尽量的把相关的图通过电脑投影出来,设计一些问题,慢慢的引导、回忆、探究,转换成为文字表达出来,效果就相对好多了。
反思二:在上第二个内容时,一开始按部就班的把长三角洲从早期、成长、后期发展的步骤讲解也觉得不是很好,我换个班反过来讲起:先现在,再中期,再早期。学生们也感兴趣,效果也还不错。
反思三:区域学习方法上应该让学生多类比的、案例联想的、图文互转等学习区域地理,特别是高三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点相对高二的要系统一些,复习时不就长三角与松嫩平原,而是把他拓展:珠三角与四川盆地等等;不光比较差异,还比较相同的;还比较有利、不利的。这样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得培养知识的迁移、文字的表达等方面基本能力训练。
第二篇: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人类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3.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案例:山西煤炭资源开采和能源的发展。
意义: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土地污染。引起土地资源的浪费,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案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
有利影响:缺水区缓解旱情,促进水 气交换,利于水循环,补偿调节河湖水量,缓解生态缺水。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缺水区域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P26“阅读”)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会否产生不利的影响? 3.生物资源的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对生物资源不合理地利用,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人类健康。(P27“阅读”)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培育和改良农产品,使其产量和质量提高;人类有目的的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工业。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服务的产业部门。如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务、教育和公益事业等。2.区域内转移 劳动力转移: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继续提高后,劳动力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会遵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
劳动力分布: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一般来讲,从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3.区域间转移
(讲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的产业升级,使低级落后的产业向欠发达区域迁徙,形成产业转移。
低级产业迁出带来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产业升级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 低级产业迁入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起且经济获得发展
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转移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他们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 4.产业转移的结果:
实现了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主的产业型向以知识、技术、服务为主的产业类型的过渡。不利影响减少
思考: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怎么理解这句话
[课程拓展] 作为本章教学内容的最后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不算多。但牵涉到“案例研究”和学生课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其总结性的特点要突出。而且,本节内容的出新——“产业转移与区域环境”,是典型的跨学科边缘的内容,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和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援用实际事例,并且尽量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之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是教材对标准内容的延展。同样,教学中也可以借助教材牵涉到的概念、规律、案例等,进一步拓展,将拓展的知识或概念浓缩到一些即兴思考问题上。例如课件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的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显然,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解释,在学习了产业转移的一些知识后并不难,但通过这种案例设问,就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当然,还有很多很好的事例可以达到同样的功效,关键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到这种拓展的重要性。
第三篇:旅游业发展对全球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发展对全球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环1001王小莉041005084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旅游业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国际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旅游
水质、大气、土壤、生物、植被、野生动物状况等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能够对旅游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规划,将有助于维护和改善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状况。能够保护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旅游的发展还能带动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不可否认,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多多,但是,我们要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旅游业的影响。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业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人为因素加剧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队旅游景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环境的影响;恶化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进入旅游区的旅游者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就会加大当地设施的负担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草地沙化,珍稀动植物保护不力,垃圾处理,大气污染的排放问题;不当开发旅游资源,造成人为破坏,大兴土木,滥造人工景点,盲目加宽景区道路,导致林木严重砍伐,山体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景观严重破坏。
发达的交通网为旅游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由于能源的消耗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量,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间接引发海啸、干旱、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目前,有科学家研究发现,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全球变暖,两级(尤其是北极)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若长此以往,低海拔地区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而往往那些低海拔、临海的地区,由于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良好,是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同时也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一旦被淹没,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有数据表明,2008年,中国旅游业消耗能源428.30PJ,占中国能源总消耗量的0.51%;排放二氧化碳51.34Mt,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0.86%。旅游业是低耗能、低排放、低碳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应该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初步估算》,吴普、石培华
2.《游客涉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张宏梅、陆林
3.《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卢松、张捷、李东和、杨效忠、唐文跃 业能源利用及二氧化碳排放是旅游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成为近5年来世界旅游研究的新兴热点。
第四篇:高二地理期末考必背知识点: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二地理期末考必背知识点:地理环境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期末考必背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高二期末考必背知识点: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
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
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期末考必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第五篇: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09年11月1日晚,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旧经管报告厅依然座无虚席,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作客由清华大学学生会举办的时代论坛溯源讲堂,为清华学子剖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葛教授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风趣的语言和多角度的阐释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关键词:文化 历史 地理 环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透过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我们不禁要问,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文化究竟有什么影响?
要把地理环境中的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结合起来
葛教授指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哪些基本影响,一般的认识并无多大分歧,但涉及到具体事例时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这时,我们要把地理环境中的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葛教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山区,但山外是平原与山外还是山这两种情况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以海洋为例,他指出,作为人类活动的条件和媒介之一,海洋对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地中海。从某种意义上说,地中海是一个内海,周围遍布着灿烂的人类文明,如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等,航海条件便利,十分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而同样相邻绵延海域的北欧,文明并不如此发达。中国虽然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但是航海难度较高,再加上中国国内市场广阔,所以海上对外交往并不发达。
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完全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
有人认为在相似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文化也是相似的。葛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他指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只要不超过它的极限,就存在着相对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完全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
他举了两个例子,在中东,同样是干旱缺水,但是以色列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水果蔬菜,出口创汇,近些年还出口滴灌和喷灌设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中国,同样是人多地少,徽州人外出经商,产生了徽商。而浙江人外出求学,产生了很多院士。
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长期延续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葛教授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给予了解答。
葛教授指出,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没有一种外来力量能够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虽然在军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却是被征服者。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均因为地理屏障,未能较深地影响到中国文明。反过来,同样由于地理原因,中国也未能将自己的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很多人认为古代中国的文化是全世界领先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开始落后,也有很多人喜欢拿同时期汉朝与罗马帝国进行比较。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比较也没有任何意义,原因就在于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范围内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间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难比较罗马帝国与汉王朝。此外,一种文化必需与相应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频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华夏民族的先进文化,但中原对草原的影响始终不像对日本、朝鲜那么大,原因就在于中原、日本、朝鲜都是农耕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更加容易,而草原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对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鉴。明朝后期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开始强大并逐渐加强最中国的文化影响和渗透,而由于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样的影响始终非常有限,防线最终被穿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虽然如前所说,中华文明由于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是闭塞的。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东西,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被汉化了。例如现在的凳子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在南北朝时被称为“胡床”。(校学生会 张丽捷 采写整理 襄桦 编辑)
背景链接:
葛剑雄教授,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生于浙江湖州。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校务委员。
著有《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未来生存空间 自然空间》。
葛剑雄教授精彩语录(摘自其新浪博客):
我一直认为户籍制度不能全盘否定,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户籍登记和管理还是必须的。实际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对国民及外来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我反对的是户籍制度的异化——将特定的户籍当成了身分,当成划分不同等级人的指标。
政府和民众都应该明白,环境保护是要花钱的,治理已经受到污染的环境更是要花大钱,因此肯定要降低发展的速度,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投资,没有捷径可走。这才是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太湖蓝藻暴发就是前车之鉴。
改革开放初期,听一位技术型的领导干部质疑:中国能生产原子弹、氢弹,难道就解决不了抽水马桶漏水?那么今天我要质疑:中国能将飞船送上太空,难道就解决不了春运难题?
创新意味着巨大的成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等。而且有风险,失败的风险。“山寨”则是投机取巧,成本低,风险小。人都有惰性,都愿意走捷径。如果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很难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