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河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河大版)
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4分)
1.根据上下文填空。(4分)
① 江山如此多娇。
② 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③ 人生如梦。
④,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根据要求写出古诗原句。(4分)
(1)苏轼的《浣溪沙》中写景的词句是:。
(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送别”有关的完整诗句:。
3.古诗理解。(4分)
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中各有一个字,是该句的诗眼,请把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4.喜欢唱流行歌曲吧?那么清选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并能够给人鼓舞教育的、语言优美的歌词,把它们写在下面。(2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2分)
⑴暝________ ⑵芳 ________ ⑶时_________ ⑷陈__________
6.写出与“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句古诗。(2分)
答:。
7.第②段先写__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乐亦无穷也。(2分)
8.第②段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依次写了四个内容,从原文中找出四个最能概括其内容的句子,并指出其核心内容。(1分)
答:、、、9.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1分)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10.下列说法正确的几项是()(2分)
A、“若夫”“至于”用在上下段的开头,具有过渡和转换的作用。
B、“泉香而酒洌”中的“洌”与“寒风凛冽”一词中的“洌”的意思相同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可译为:居然没有人弹琴奏乐,但酒宴上也充满着畅饮的乐趣。
D、“朝而往,暮而归”中的两个“而”字在朗读时均应轻读。
11.用加点词写出两个成语(2分)
临溪而渔 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12.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的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鬓”均提老人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鸟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主,描绘出一幅一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的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雾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选文有改动)
13.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着()陆
②缓()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行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15.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6.文章第③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2分)
17.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2分)
18.文章第⑤段所举的扇子消雾的例子属于人工消雾的那种方法?(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
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9.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0.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2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2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
2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 ▲ 把 ▲ 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分)
把门推开
三、写作(40分)
24.读《蚂蚁和蝉》这则寓言,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候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功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你就跳舞吧!”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鞋、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在急速英语班的考生,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人名。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1.略 2.略3.略4.略
二、(一)5.昏暗 香花 季节 摆开 6.提示:即写春的诗句 7.朝暮 四时 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A 10.A D 11.临渊羡鱼 临危不惧,临阵脱逃等 12.A
(二)13 zhuó huǎn 14.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1分),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1分),浮游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1分)(意思对即可。超出50字扣1分)15.不能去掉(1分)。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2分)。(意思对即可)16.文章第③段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雾对交通的影响,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答出两个方面1分,答出三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17.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1分)。(意思对即可)18.人工扰动法
(三)19.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20.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21.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22.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3.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游戏把快乐的饿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
三、略
第二篇:初三(上)语文期中测试
初三语文练习
(三)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基础知识(共38分)
1、古诗词积累。(10分)
① 酒困路长惟欲睡。
②,有暗香盈袖。
③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④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⑤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2、文学常识填空。(13分)
① 《陈涉世家》的作者是时期的,他字。本文节选自 》,全书、、②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这是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3、加点字词解释。(15分)
辍耕之垄上()苟富贵()皆次当行()...
等死()楚人怜之()陈胜王()...
卒中往往语()并杀两尉()比至陈()...
岂直五百里哉()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怀怒未发()秦王色挠()寡人谕矣()...
二、语言运用(共19)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3分)
① 语文学得好,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②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③ 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 为了适应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⑤ 普通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是基础学科,语文则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
⑥ 语文学科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进行教学
改革,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A.⑤④⑥②①③
C.②⑤⑥③④①B.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②①⑥③④
6、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提着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
盲人说的“道理”是什么?请写出来。
分)
7、“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
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共8分)
① “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② 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3分)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
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
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这是,他已经受伤,手榴弹
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
射口。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答:
③ 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3分)
答:
8、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
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致词是: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
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2分)
三、阅读赏析(43分)
(一)(4分)
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诲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9、这里的“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和。
(二)(6分)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10、这首小令是代词人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三)(13分)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
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
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
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11、解释加点的字(4分)
① 如是者五年()② 老者暴卒()..
③ 不链不掣()④ 撷果自食()..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一女远适他乡惟吾德馨B.老者暴卒士卒亡者过半 ....
C.乃俱归吾谁与归D.仍牢守故宅彼竭我盈,故克之。....
13、翻译句子: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3分)
答:
14、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答:
(四)指尖上的温柔(20分)
① 八年前的那个冬天异常冷,临近新年的时候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到我走的那天,雪依旧没停。
② 本来我是无须选择返沪的,因为在这座养育我十几载的江南小城里,父母给我安排
好了所有的一切,我的路可以走得更顺畅些。可是我太爱做梦了,长久以来我最渴望的就是
走进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都市。
③ 在焦急等待迁户口办理转学事宜的那些日子里,我连话都不想说一句,任凭那亲人远离的痛楚啃咬父母的心。一向沉默的父亲不止一次地对我唠叨:“这回哭鼻子的地方也没
了。”而一向爱唠叨的母亲却一反常态地少言寡语,默默帮我收拾行装,一样又一样地做我喜欢吃的菜。
④ 要走的日子如期而至,那天我兴奋、激动,宛如一只即将放飞的雏燕。
⑤ 雪依旧在下,阴冷的喊风瑟瑟的掠街而过,出过车祸,腿脚有些不便的母亲,拒绝
了前来接我的舅舅的好意,执意要亲自送我去车站。雪花纷纷扬扬地落着,街上的行人极少,地上茫茫一片。母亲在我前面走着,不停地回头嘱咐我:“跟紧!跟紧!睬着我的脚印走,别摔了。”
⑥ 家距火车站并不远,平时步行只要十分钟的路程,却在这个天降大雪的日子里耗去
了近半个小时。进了候车室,母亲变得沉默起来,只是久久我。检票进站了,蜂拥的人群挤了过来,我随着人流艰难往前,跟在后面的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不见踪影,我回头大喊,人流的另一头传来了母亲紧张的声音:“跟紧你舅,别走散了。”我和舅舅好不容易才挤上了火车,也许是到了年关的缘故,车上挤满了打工回家的民工。看着包围我的一张张陌生的脸,我突然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就像童年自顾贪玩,突然发现找不到母亲,这时一股无名的冲动牵引着我,我费尽全身的力气挤到了车窗前,用手擦着车窗上的雾气,敲打着窗子,希望正在寻找我的母亲能看到我,终于,母亲找来了,向我扬起了手。我的心一阵抽搐-----此刻我才发现我是如此地依恋她。我哭了,我清楚地感到泪水的沉重,开始是那么地热,后来竟那么凉。
⑦ 母亲站在车窗下,我看到她的围巾被风吹散,头上雪白一片,分不清是雪还是白发,我真想冲下去为母亲系紧飘落的围巾,抖落一身的雪花。我强咬住下唇,向母亲伸出手去,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万水千山遥遥相望了啊。窗外的母亲也已泪流满面,她轻轻抬起了手,抬起了她那双曾扶我走过十六载春秋的慈爱的手,隔着车窗向我伸来,去握我压在车窗玻璃上的手,冰冷的车窗仿佛已不存在,我感觉到的,是母亲指尖上传来的那份温柔。
15、第二段中“可是我太爱做梦了”的“梦”指的是(2分)
16、第三段中的画线语句用了的写作手法,其作用是(3分)
17、第四段中划线语句用了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3分)
18、第六段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2分)
A、注视移动B、凝视走动C、凝望挪动D、打量搬动
19、第六段中“一股无名的冲动牵引着我”,“无名的冲动”实际指的是(2分)
20、第六段中“我清楚地感到泪水的沉重,开始是那么地热,后来竟那么凉”,“泪水”为什么会“沉重”?又为什么会先“热”后“凉”?(4分)
21、文章为什么以“指尖上的温柔”为标题?母亲的手指和“我”隔着冰冷的车窗玻璃,“我为什么能感受到”指尖上传来的那份温柔?(4分)
答案:
4c5b6、我不为自己照路,却为别人提供光明,如此一来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我,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又帮助别人,也等于是帮助了自己。
7、①示例:革命英烈的业绩、精神及其英名永存。
②示例: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去了,却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③示例: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8、他尚未落伍
9、叶的茂盛花的凋零
10、元、马致远、思乡、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11、这样;突然;用链子拴;采、摘
12、A13、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14、例: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
15、梦指渴望走进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都市。
16、对比以父母亲的反常表现,突出父母亲舍不得“我”独自远行和对“我”的疼爱之情。
17、比喻。形象的写出了“我”临走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18、C.
19、“一股无名的冲动“是指”我“对母亲的依恋。
20、泪水沉重是因为“我”的心沉重,“我”的心对母亲是如此的依恋。浓浓的依恋使“我”感到泪水既重又热,后来感到泪水的凉,一是因为天气严寒,二是因为“我”意识到就要和母亲分
21、文章以此为题目,一是因为文章结尾那个感人至深的场面,窗外的母亲的“指尖上传来的那份温柔”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也是全文最为感人的一幕,题目就是这一幕的浓缩;二是“指尖上的温柔”集中体现了母女之间的深情;三是以此为题非常吸引人。
第三篇: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最高分为 106分,最低分为 37分。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三大块,;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第2题补充成语做的不太好,多数学生不能写出“言行相顾”这个成语,因为在课文中没学过。第6题是古诗文名句默写,这是近几年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学业考试中也是重点考查的,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诗句。第一种类型是必考的题型,前四句考查的填出上句,难度较小,个别的有错别字,比如“怅望青田云水遥”的“怅”,“发愤忘食”的“愤”字。后面三句是理解型的背诵,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青少年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的句子,有很多同学都答不上来。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学生较注重机械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
2、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的选择的是文言文《核舟记》和现代文《海燕》,课外的是《榜样》。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但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
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个别的同学对“类”“旦”的解释不清楚。对两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释不出来;对于课外的文言文阅读,学生们没能看透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失分较多。
现代文阅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海燕》是课内的,这几个题在讲课中也讲过,可许多学生没看清题,答非所问,失分不少。《榜样》是课外的阅读题,所反映的意思比较浅显,学生们答得较为理想。21题对人们“嘀咕”的话,有半数学生没能理解透彻,答得偏离了文章大意。
3、第三部分为命题作文。以“说真话”为题,有两个选择,可以写一次说真话的经历,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在题目上很多学生犯了错误,把题目改了,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在以后的作文课上还是需要强调以“***”为题与以“***”为话题的区别。在表达上,学生们写的议论文论证不够严密,说理不够有条理,这种文体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
三、今后的建议: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学生了,他们就会掌握。
2、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 “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3、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四篇: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期中综合测试题(二)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期中综合测试题
(二)(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5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出诗文的上句或下句。(3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隔夜黄鹂空好看。(杜甫《蜀相》)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4分)
(1)苏轼《浣溪沙》词中由写景转入抒怀,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2)李白《送友人》诗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3.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4分)
4.央视2005“感动中国”节目让带着妹妹读大学的洪战辉的事迹广为传颂——当他还是 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加弱小的孩子负起了责任,孤身一人撑起困境中的家庭; 进人大学后,凭着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完成学业并抚养教育妹妹,甚至帮助他人。
假如有一天,洪战辉带着他妹妹到你学校来参加某个活动,你有机会跟他俩说话,你会对洪战辉说:
对洪战辉的妹妹说:
(注意:不能是欢迎辞)(共4分)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6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太守自谓也()(4)翼然临于泉上()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把这段文字划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4分)
一层:
二层:
8.这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9.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0分)
最后的麦穗
刘志坚
在我的案头,有一束金黄的麦穗。这是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种下的,还来不及收获,他就走了。当时,我们把它当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把最壮实的穗子剪下来,精心整理。我们在做这件事时,就像有的人整理先人的遗著一样,庄重而严谨。虽然我们没有把这事业继承下去的意思,但我们很看重它。
时至今日,这麦穗依旧金黄,依旧有鲜活的生命。如果种在地里,依旧会长出青翠的春天,长出一幅稻麦千重浪的丰收画卷。
父亲是个农民,一生都在侍弄庄稼。直到80岁那年,因为耗尽了体力,下不了田,也扶不起犁了,才放下了牛鞭。秋天了,他耗尽最后的力气,把门前的一块空地用锄头翻了,种上麦子。他说,人活着,春光秋阳,都是有限的,不可耽搁。冬天,看着自己种的麦子出土,长叶。为了让麦苗过冬,又用浮土掩盖。开春后,麦苗破土,伸茎长叶,抽穗扬花,结实灌浆,父亲的身子却一天天衰弱了。他出不了门,就蹲在门边的麦地里,看着自己最后一季麦子说,我3岁下地掌犁,春种水稻秋种麦,我这辈子,一共种了65季水稻,麦子算上这一季的话,是68季了。父亲说这些时,就像仕途得意的人,讲自己当了几届市长,当了几届总统一样自豪。虽然父亲说得安详,没有一点骄矜于人的意思。但那自得的情怀是一样的。
回顾这几十季稻麦,有过丰收,也有过歉收甚至失收,那是因为不得天时和人为的失误造成的。尽管汗水是一样的付出,日子是一样的流走,如果不得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不与收获结缘的啊。
父亲说这些时,像是在做自我鉴定时总结人生经验。
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像有预感似的,抚着脚边的麦穗说:“看来,我是等不到这一季麦子成熟了,到时由你们收获吧。”
一个人能种多少季稻子,多少季麦子,都有个定数,想多一季也不行。就像做官,任期一到,就得走人。果然,在麦子泛黄的时节,父亲就悄悄走了。
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看着那片麦地,我就想起了父亲的一生。我细心地剪下一束麦穗,那带着阳光气味,带着父亲的汗水和寄托的麦穗啊,是父亲的遗存。
父亲是个农民,对于自己的农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未有过片刻的懈怠。那种勤勉一贯的敬业精神,总是在鞭策和激励着我,也让我追忆缅怀,铭记永远。
(选自《读者》2006年第10期)
10.请说说本文以“最后的麦穗”为题有何作用?(3分)
11.在文中作者主要歌颂了父亲的什么特点?是通过什么内容表现的?(4分)
12.请简要说说本文的写作线索。(3分)
13.父亲是个80岁的老人,却清楚的记得自己一生共65季稻子和68季麦子。这是为什么?(3分)
14.为什么“父亲说这些时,就像仕途得意的人,讲自己当了几届市长,当了几届总统一样自豪”?(3分)
15.仔细阅读文章第2段,你能说说这些句子的含义吗?(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9分)
写封家书
何 勇
家书抵万金。可随着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家书好像有淡出人们生活的趋势。报载,近日,山东德州某中学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给父母写封“感恩信”的作业,竟有1/3的学生不会寄信,不懂得寄信常识。
又岂止是孩子?身为父母的家长们又有多少能经常给不在身边的子女写封家书呢?用家书联系的人真的不多了。
为此,季羡林、费孝通、任继愈、文怀沙、苏叔阳等数十位文化名人,曾向海内外发出倡议:留住家书。
千百年来,家书始终为人们珍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担当着家庭教育的重任。很多传世家书不仅蕴含亲情的温暖,而且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大家知道有一本《傅雷家书》,字里行间,盈满父爱,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人生追求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传递给家人。时至今日,依然能震撼征服读者的心灵。很多家书,不仅是传承着家风,亦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如欧阳修的《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的《与侄千之书》。名相诸葛亮在家书中叮嘱外甥“志存高远”;告诫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黄炎培写给儿子的“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十六字箴言,更是为人处世的真谛。
这些家书,读来,宛如聆听历经沧桑、洞察世事的长者之教诲。
家书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谈家事,所言极为真切;又因面对自己的至亲,谈处世、做人,所言又极为慎重。不管身居何位,财富几何;不论在外如何言不由衷,意不能达,一旦给至亲骨肉写信,信为心声,常常思绪万千,手中的笔沉重万分,潇洒不起来,时时对照自己的人生观念,生怕产生误导。虽不如电话便捷,但更为深入详尽,也更动人,自有现代通讯代替不了的功能。
不仅如此,读家书,见字如晤,当身处哨卡的战士展开家书见平安,当远行的游子含泪用心读父母激励的话语,当在田地劳作的双亲欣喜地读着子女的进步,温情在信札尺牍之间荡漾开来,这样的喜悦,这样的激动,这样的亲情,不是从书信年代走来的人,难以体会。
遗憾的是,写家书的风气越来越淡了。远行游子写情书等达数万言,给父母总是惜墨如金,甚至数年不着一字,电话都少得可怜。何谈感恩?有的父母,对孩子一味娇宠,只管“后勤”,只想自己多给子女挣些钱财,不问其他,只养不教,孩子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成了名副其实的衣食父母。何谈家教?少数青年公德少、缺责任、喜享乐、淡亲情,家教不力是一个原因。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每个家庭好的家风;明荣知耻,也离不开言传身教。所以,不妨多写写家书。
家长多给不在身边的孩子写封家书,把人生得失、经验教训、为人处世多传给孩子。
在外的游子也多给不辞辛劳的父母写封家书,奉上亲情,让父母开怀,报上喜讯,让双亲自豪。
(选自《人民日报》 2006-04-14)
16.本文中作者所要证明的观点是什么?(3分)
17.作者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着重阐述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请做简要概括。(4分)
18.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说家书有哪些作用。(4分)
19.文章的首句“家书抵万金”是从古诗中引用来的,你能写出它的上句吗?并说说这里引用的好处。(4分)
20.请你谈谈你对写家书的看法。(4分)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50分)
十多年前,她和他是同桌。那时候,她家境不好,学习文具短缺。有一次,他把自己用的半截铅笔送给她。就是这半枝铅笔,让她感动至今。
来,他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求学,而她总是想起铅笔的事,挂念着他,想同他不期而遇。终于有一天,他们见面了。她向他诉说了这十多年关于那半截铅笔的情思。他很惊异,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行为,会在她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痕,任是十数年光阴也磨损不去。
是啊,生活中,也许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关爱,足以温暖别人的一生。
参考答案:
一.1.(1)留取丹心照汗青(2)竹喧归浣女(3)映阶碧草自春色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3。要言之有理,表达顺畅,语言得体。示例一:中学生需要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知识;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各科学习。示例二:中学生不需要课外阅读;课外读物鱼龙混杂,坏书会毒害我们的思想;中学生学习时间紧,所学科目多,不应把时间浪费在课外阅读上;痴迷于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业。4。答案略。
二.
(一)5。(1)遮盖(2)情趣(3)称(4)靠近6。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7。第一层(开头至“醉翁亭也。”):描写醉翁的环境,开篇点题。第二层(从“作亭者谁?”至最后):介绍周围台的建造者和命名缘由。8。由远而近既符合人们游览的进程,又显得流畅婉转,突出了醉翁亭的美好。9。点明全文主线,奠定抒情基调。
(二)10。一是这“最后的麦穗”代表了对父亲的怀念;二是这“最后的麦穗”是文章行文的线索。11。勤勉一贯的敬业精神。通过叙述父亲一生侍弄庄稼、喜爱劳作的情形来表现的。12。引出回忆——回忆父亲——怀念父亲 13。因为父亲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种庄稼上,对庄稼倾注了浓厚的感情,所以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是了如指掌的。14。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在回忆自己的成就时那种得意、自豪的神情、心情。15。这麦穗是父亲的尊贵遗物,是父亲品格和美德的象征;睹物思人,见到这麦穗,就想起父亲,就想起父亲曾经劳作的情形和丰收的景象。
(三)16。不妨多写写家书。17。正面论述了家书的重要作用;反面论述了家书减少的现实与危害。18。家书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谈处世、做人,所言极为慎重。读家书,见字如晤,有一种别样的情感。19。烽火连三月 一是突出家书的作用,二是引出本文论题,三是引起读者兴趣。20。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三.21.作文略。
第五篇:八年级期中测试3
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卷)
班级:姓名:号码:分数:—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该法对公民民事权益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保护,其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和实施,为公民的权利提供更好的()
A立法保障B司法保障C物质保障D社会保障
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求我们()
A 放弃享受权利,可以不履行义务B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以不履行
C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D 自由行使权利自愿履行义务
小棠在某商场试了几件衣服后,觉得价格不合适,正准备离开。商场营业员很不满意,当着众多顾客的面,冲着小棠大声地说:“没钱买就别在这丢人l现眼。”据此回答3~4题。
3.该商场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小棠的()
A.公平交易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个人隐私权
4.针对该营业员的行为,小棠的正确做法是()
A.忍气吞声,不与营业员发生冲突B.针锋相对,立即与营业员对骂
C.以牙还牙,找朋友对营业员进行报复D.据理力争,要求营业员公开道歉
5.我国已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小华发现莫超市近日仍在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便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小华的做法()
A.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B.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C.干扰了超市正常的经营活动D.扰乱了塑料袋市场的秩序
6.2008年9月,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组织学生和 家长收看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开展这项活动()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尊重②有助于增强未成年人珍爱生命的意识③能够完全避免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发生④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影楼未经丽丽本人同意,擅自将她的艺术照摆放在橱窗里
B.出于报复,李某将同学的照片丑化后钉在教室的黑板上
C.广告商张某未征得施某同意,将施某的肖像用作广告宣传
D.小黄将自己平时拍摄的生活照印在挂历上并送给亲朋好友
8.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下列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①.小超翻爬围栏照片被公布在网上②小文叫班上长得较胖的小海“肥猪”.③ 个别家长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和辱骂孩子.④ 小红的母亲为了了解小红的思想动向,常常瞒着小红查看她与同学之间的书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下列不属于言论自由的是()
①煽动他人破坏社会公德②教唆他人破坏民族团结③在听证会上发表言论④侮辱•诽谤他人⑤ 向上级领导如实反映情况
A..③ ⑤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有()
①行使监督权② 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③维护国家统一④ 依法纳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隐私权的是()
①小王的妈妈怀疑小王有早恋倾向,趁小王外出时,翻看小王的日记;②班主任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私拆学生的个人信件;③犯罪嫌疑人藏在亲戚家中,侦查人员依法入户进行逮捕;④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判决前,新闻报道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等个人信息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1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未成年人使用姓名权需由其监护人代理
B.尊重他人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法律素质
C.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加以维护
D.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就侵害了公民的姓名权
二.简答题
1.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受哪些权利?应履行哪些义务?请你至少列举三项权利和义务的内容。(6分)
2.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可以随意行使自己的权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8分)
3.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是什么?这项权利的重要性是什么?如果你的校园里存在安全隐患,你会怎么做?(8分)
三.明辨是非,遵纪守法(10分)
小军和校外网友聊天时,在同学小丽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她的住址.电话.QQ等信息告诉了对方。小丽为此多次遭到对方骚扰,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小丽得知此事因小军而起,便找小军评理,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的行为。小军却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小丽一怒之下,找了一帮朋友,把小军痛打了一顿。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别对小军和小丽的言行进行评析。
四.活动探究(10分)
纷繁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民。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中,每个公民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如子女.家长.教师.学生.......亲爱的同学,你知道吗?每当我们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在享受宪法和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的同时,也
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1.请你说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才能扮演好这些角色,做一个好公民?
2.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说说其权利与义务各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
2010年1月18日上午11时,邓小姐到广州市白云区莫副食品批发市场进货。被一女老板指责16日偷了店里的两箱口香糖。(邓小姐说,她是湖南人,在广州做食品零售生意好几年了。16日那天她与几个老乡在从化办事,根本不可能去东旺市场偷东西。邓小姐的老乡证实了这一说法。)在店员的帮助下,女老板用木棒往邓小姐身上猛打,并将邓小姐按在地上,用腿踢她。女老板又掏出一根牙签,往邓小姐的手指甲里插去,还用螺丝刀钻邓小姐的头部和大腿。邓小姐跪地求饶,解释自己没有偷东西。女老板仍不肯罢休,将邓小姐剪成阴阳头,用剪刀将邓小姐的外套和内衣剪成布条状,将其双手反绑,强迫她跪在店门口,胸前挂着“我是小偷”的牌子。
下午3时30分,市场保安将邓小姐解救出来,并报了警,警方送邓小姐到医院进行救治。广州白云警方于1月19日依法对伤害并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张莫.彭莫两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1张莫.彭莫侵犯了邓小姐的哪些权利?(6分)
2邓小姐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两名犯罪嫌疑人说几句话。(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