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1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30分)2.根据要求默写。(16分)
①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②《泊秦淮》中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④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⑤《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⑥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⑦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⑧写出一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3.同学们课外收集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班级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了一次交流会,班主任、语文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或一段结束语。文字限在100字以内。(4分)
4.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5.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7分)①明长城东起,西至。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人物传说俗语或诗句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14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其 实 味 不 同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晏子避席.对曰()③晏子入见,立有间.()④逸.而知人之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9.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答:
10.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2分)答:
(二)火车6年不到站(10分)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你弟弟住院多久了?”“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我惊呼:“你干吗?”“我游过去。”“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12.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13.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
惊呼—→—→脱衣服—→—→向对岸游去—→14.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答:15.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三)母亲的诗(15分)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16.文章写了母亲给“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①②17.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8.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说说此句的深刻含义。(3分)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0.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吗?请写两个来。(2分)
【相关链接】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这样一组镜头:狐狸的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是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着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21.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方法。看完故事,想想文中的母亲,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如何教育子女这一问题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一、2.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⑤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3.略
4.将“使”删去
去开发那辽阔的大西北
让塔克拉玛干沙漠重新披上绿装。5.①鸭绿江嘉裕关
②秦始皇、蒙恬等 孟姜女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等③示例:长城是我心中的彩虹。
二、(一)
6.其/实味/不同7.①捆绑②座位③一会儿
④舒服(安逸、安乐、安闲)
8.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9.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10.示例: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
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二)答案:
12.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①好,3分;答②好,2分。开放题。共3分)
13.(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跳进河里(或“跳”)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14.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答对两点即给满分;答对其中一点,理由充足,表达流畅也得满分)
15.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
(三)16.下雪时,母亲送我去上学;找不到工作时,母亲给我以鼓励。17.环境描写 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18.比喻 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19.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0.孟母三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要讲信用。„„21.略三.略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1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⑴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⑵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⑶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⑸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⑹,烟波江上使人愁。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⑻《核舟记》中引用苏轼《后赤壁赋》的句子是:“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 ⑼《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⑴张huáng失措()⑵荒miù()⑶gān, gà()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⑴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⑵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⑶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_⑷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__
4、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孩子们对未来的(),对生命的(),对死亡的(),对亲人的(),父母失子的哀伤和(),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和对自由的执著„„这些都强烈地震憾着我。A.憧憬 喜悦 恐惧呼唤控诉反抗 B.喜悦 憧憬 呼唤控诉恐惧反抗 C.憧憬 喜悦 恐惧反抗呼唤控诉 D.喜悦 憧憬 呼唤恐惧反抗控诉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伊拉克战争中,最让全世界文史专家痛不欲生的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惨遭洗劫和破坏。B.在防治非典的过程中,我国一大批高科技医疗设备应运而生,如红外线测温仪、隔离式救护车、护士助手机器人等。
C.杨凡在今年的数学奥赛中夺得全国一等奖,真是骇人听闻。D.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2分)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二、综合性学习(4分)
8、张大爷请你给他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两个新词,你将怎样解释?(2分)
①1月17日,无锡机场80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工程项目正式签约,这标志着无锡机场在公共建筑中率先采用新能源,打造环保节能型的“绿色机场”。(《扬子晚报》)
②2007年1月,市“12315”共受理家电类投诉59件,占总投诉的39.7%,市民质疑:售后服务怎能如此忽悠消费者?(《消费者报》)你的解释:①打造: ②忽悠:
9、某校初二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2分)正方:我方认为,唐僧意志坚定,在西天取经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反方:
三、阅读理解(31分)㈠范元琰为人善良(10分)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②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③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选自《南史·隐逸下》)
[注释] ①菘:白菜。②启:说出。③因:于是。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尝出行,见人盗其菘_____________⑵母问其故,具以实答_____________ ⑶向所以退,畏其愧耻______________ ⑷自是盗者大惭______________
11、选出与“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范元琰对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他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采蒲台的苇(9分)孙犁
⑴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⑵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碱;白毛子虽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⑶我来的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⑷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的苇,它们柔顺的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⑸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⑹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⑺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的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的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⑻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⑼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⑽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⑾“没有!没有!”
⑿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14、文章第1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描写采蒲台的妇女们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出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4段中,作者说“苇塘”成为冀中名胜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2分)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名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targeting
(三)认识父亲(12分)⑴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连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父爱更加崇高和伟大? ⑵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⑶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⑷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⑸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⑹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⑺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⑻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⑼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⑽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得相隔十米。
⑾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⑿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⒀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⒁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⒂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⒃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⒄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18、第⑴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钢琴家在儿子死后寄托哀思的方法:(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⒃段中“读不懂父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懂父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暖;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也便有了阳光的普照,滋润着爱的土地。请以“收集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Section targeting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⑴-⑻略 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3、略
4、(A)(2分)
5、(B)(2分)
6、标题:三峡今日蓄水百年梦成真(三峡水库今天开始蓄水)(2分)
7、如:“一滴水构不成浩瀚的大海”、“一种颜色描不出美丽的图画”(2分)
二、综合性学习(5分)
8、①努力建设 ②欺骗、糊弄
9、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人妖不分,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
三、阅读分析(40分)㈠(13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曾经 ⑵详细 ⑶先前,从前 ⑷这,这样
11、(D)(3分)
12、翻译:(3分)有人涉过水沟偷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13、答案开放。示例: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偷盗者,使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或不赞同:因为元琰没有当即制止偷盗行为,实际上纵容了偷盗者。)(3分)㈡(12分)
14、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2分)
15、语言描写,动作描写(2分)突出了采蒲台妇女们仇恨日寇、爱护战士、机智勇敢等。(紧扣“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2分)
16、好看,风景优美;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2分)
17、作者要警醒后代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意思答对即可(3分)诗句略(1分)㈢(15分)
18、儿女不能全部回报父母的恩情(父母给予的多,儿女回报的少)(3分)
19、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3分)20、①完整地保留着儿子的房间 ②保留着与儿子打招呼的习惯 ③保留着儿子吃饭的位置 ④伫立在街头等待儿子(4分)
21、不理解或不体谅父亲;理解或体谅父亲(2分)
22、赞美崇高伟大的父爱;唤起儿女们的责任感。(3分)见的人。
四、参照中考评分标准(30分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C下,再D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17、在横线上填上与课文一致的词语。(2分)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18、选文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显出努力的样子”一段文字,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父亲?突出了什么?(2分)
阅读理解答案:
17、(2分)A攀 B缩 C爬 D抱
18、(2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1分),描绘了父亲不怕年纪大、身体肥胖、穿棉袍、路坎坷,为子买橘的情景,突出地体现了父亲爱子的浓浓真情。(1分)。
《背影》阅读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回答问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 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 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卖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 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 们便同行。
⑴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⑵“祸不单行”是指什么事说的?它与第3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照应?
⑶当“我”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是为了什么?
⑷第2、3自然段与下文写父亲的背影有何关系?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
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 带着 代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慢慢 轻轻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掀身探身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趴上登上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扒攀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抬缩提);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用力努力吃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
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 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溜爬趴)下,再
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 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①”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⑴ 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空白处。
⑵ 从下列句子中选择父亲告别时说的两句话(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上文①②处)。(A、再见了,好好保重!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C、进去吧,里边没人。D、小心自己,注意安全。
⑶以上文字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父亲?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⑷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⑸为什么说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
⑹ 上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 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7)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他非常感动的背影。那么,本 文着重写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那个背影?
(8)“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标题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
(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选择正确答案。
①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A.表现父亲意志坚强。B.表现父亲体贴、劝慰儿子。C.表现父亲的乐观精神。D.暗示已经找到生活出路。
②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A.因自己聪明而沾沾自喜。
B.反语,悔恨自己太笨。C.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D.觉得自己聪明过头了。(10)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和感受!
《背影》参考答案
(一)⑴ 开篇点题,引起回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⑵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惨淡
⑶ 是为了安慰我,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
⑷ 第2、3自然段不能删去,为后文写父亲去车站送我作铺垫,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气氛。
(二)⑴ 戴着 蹒跚 探身 爬上 攀 缩 努力 爬
⑵ B C ⑶ D
⑷ 年迈的父亲给我买橘子,我非常感动。⑸ 父亲面对生活的重担,但为了不让儿子担心,故意装成轻松的样子。
⑹ 内容:“又”表明第二次,突出儿子对父亲的深情。结构:照应前文,“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7)本文主要写的就是车站送别时的背影。(8)本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写背影表现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而背影又是本文的线索,所以,以它为标题,是很高明的。如果换用标题,常常要改变主题思想,或者改变写作角度。(9)①B
②C 10)答案要求:一定要联系自身的实际,抒发真情实感。
第三篇:苏教七上语文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夕阳余辉;líng()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斓的文学风景。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2.默写(6分)
(1)(),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4)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绿树阴浓夏日长,()。(高骈《山亭夏日》)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论语》)
3.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4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国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2分)
(2)作品中主人公汤姆在想去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2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爷爷听力不好,在广告上看到一款高级助听器,购买需要汇款1486元。汇款单上有一栏要求汇款金额(大写),请你帮忙写一下。(2分)
人民币(大写)元整。
6.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2分)
东风吹出千山绿四面荷花三面柳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城山色半城湖
①②
二、理解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7-8题。(6分)
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景物)来写“秋怀”的,创设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答:
8.“芭蕉雨声秋梦里”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 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足?”曰:“宁信度,无自信
也。”(《郑人买履》)
【乙文】今有人①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②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③已。”如知其非④义,斯⑤速已矣,何待来年?(《月攘一鸡》)
【注释】①攘:窃取、偷盗。②损:减少。③已:停止。④义:符合道理、事理。⑤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先自度其足()②而置之其坐()
③或告之曰()④是非君子之道()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年?
11.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②而置之其坐③是非君子之道④请损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12.你认为【乙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地球之水天外来?》选段,完成13—16题。(共8分)
地球之水天外来?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存在于星罗棋布的湖泊,也存在于地下。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 水分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 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 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近来,科学界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迭4.3万个。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离地球1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光下 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 2.54厘米。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如余杭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13.文章为什么用问句“地球之水天外来?”作标题?(2分)
14.画线句中的“这一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5.地球上的哪些因素也使水得以在地球上存在?(2分)
16.最后一段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四)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一文,完成17-20题。(14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 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 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 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 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 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 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 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 “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 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 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 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 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 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17.试分析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4分)
第①处“笑”:
第②处“笑”: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19.第⑤段中“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有人认为作者把“扑”改成“跪”更好,因为这样更能打动拉佛西,你认为呢?(3分)
20.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2分)
附加:1
(四)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 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 股战战,几欲先走。(14分)
28、解释画线加粗词的意思。(6分)
虽: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奋:__________股:走:_____________
29、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之”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B蜀之鄙有二僧C.志士不饮盗泉之水D.于厅事之东北角
30、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第 2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找出第二段中属于侧面描写的一句。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2分)
(五)扁 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 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1分)
32、从本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1分)()通()
33、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不治将益深()
(3)桓侯故使人问()(4)使人索扁鹊()
34、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桓侯不愿让扁鹊治病的原因是。
(2)、从文中“疾在腠理”、“”、“”、“病在骨髓”可知桓侯的病越来越严重。
35、翻译下面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附加2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
气里yùn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3.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2)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3)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自从来到这世界上,人类就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B.考试失败了,李玲伤心极了,她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5.仿照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6.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同学,那么你向他(她)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C.对不起,是我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好不好?
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7、按照课文或根据意思用课文中原句填空(12分)
(1)海内存知己。
(2),不亦君子乎?
(3)远方的朋友遇到挫折,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可用,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当前改革困难不少,我们应有,的精神。(《登飞来峰》)
(5)《观沧海》一诗中采用虚写的手法含蓄地表现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8.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
二、阅读赏析百花园。(40分)
(一)(12分)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她了─—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有脸颊旁飘扬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
我的视线顷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板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9、文段出自课文《》,这是一篇_____________(体裁)。(2分)
10、将以下两句描写放回文段原处应该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2 分)
A、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B、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
11、文段中多次对竹棒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段最后一句话中母亲在“憧憬”“等候”什么?(4分)
第四篇: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wéiyī xī shēng zhàng peng diǎn fàn
()()()()
dà shà cuī huǐ wēixié héxié
()()()()
二、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
一幅画(yī yì)趿拉(dā tā)哀号(hào háo)一塌糊涂(tā tà)
一面(yí yī)量体裁衣(liáng liàng)第一(yí yī)顷刻间(qīng qǐng)
三、在用错的字下面画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4分)
原形必露()穿流不息()出类拔翠()故名思义()
以身作责()欢心鼓舞()万古常存()勤勤垦垦()
胜卷在握()走头无路()源源流长()咳不容缓()心弛神往()骑乐无穷()出类拨瘁()再接再厉()
四、根据要求写词。(2分)
1、写出含有“想”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含有“说”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成语。(4分)
1、描写优秀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秋天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团结协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人文景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合适的词语。(4分)
1、他们俩一向(),很少发生争执。(志同道合风雨同舟)
2、这个人(),叫人很难捉摸。(喜形于色喜怒无常)
3、中队会上,同学们(),提出了不少建议。(急中生智集思广益)
4、只有摆事实,讲道理,才能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 心满意足)
5、雷锋精神时刻(鼓励 勉励 激励)我们前进。
6、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平静 安静 寂静 冷静)。
7、那个人精心地(照顾、照料)着瘫痪在床18年的老母亲。
8、他为(爱护、爱惜、保护)国家财产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七、修改病句。(4分)
1、李晶晶正在做完作业,王清清就来叫他出去玩。
2、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3、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八、仿照例句,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补充。(2分)
1、例这山可真高,快把青天刺破了。
(1)这里可真吵,(2)这条路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说话真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朵花格外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2分)
例:对我来说,一本好书就象一根法力无边的魔法棒,让我痴迷。
(1)对我来说,一本好书就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我来说,___________就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1分)
你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并用所填的关联词造句。(2分)
(1)_________你长得多大,_______是爸妈眼中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_________懂得了这个道理,________要自觉地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人生格言或你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你喜欢它的原因是。(2分)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祸兮,________________ _____;福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哈尔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徐沉入大海。
3、学了第二单元,从爱因斯坦身上我知道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从哈尔威身上我知道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觉得一个人是否“伟大”,要看这个人的______________。我所知道的伟大的人还有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补充古诗。(2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
3、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
4、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理解(29分)
(一)父亲留下书香(12分)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多,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chú)____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上枕边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á)_____余常常是各人手______(执、持)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来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_______(沉醉、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就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突然、果然、居然)________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针灸治病,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zhì)_____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上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汉字。(3分)
书(chǘ)____ 饭后(xiá)_____余(zhì)_____爱
2、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文中的横线,并任选一个说明填写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一句中的两个“书香”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中为什么要将“本”字重叠使用?这里的“苦书”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献给母亲的歌(17分)
①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②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③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④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⑤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⑥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照样子写词语。(2分)
香喷喷(ABB)
谆谆教导(AABC)
5、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1分)
6、课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3分)
7、文章②—④自然段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3分)
(1)(2)(3)
8、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1分)
9、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3分)
十二、习作 30%
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曾出现过一幕幕动人情景,曾演绎出一个个真情故事,也许你至今仍在追忆、回味、感动、思念……请以“真情”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
第五篇:7上语文期中试卷1
题„„„„„„„„„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D.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
7、用语不得体的一句话是()(3分)A.您一席话, 对我帮助很大。
B.李老师,请您再给我讲讲这道题吧。
C.旅客须通过安全检查门,携带的行李物品须经仪器检查。
D.我们盛情地请您来参加演出,您一定感到很荣幸。
8、课外名著阅读填空(8分)
倜傥()()
迂()腐
举箸()
tuí()唐
.... „ „ :„场„考答 „ „ „ „ 要:„号„考„ „ 不 „ „ „ „ :内名„姓„ „ „ 线 „ „ „ :„级封班„„„„密„„„„„„„„„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名警察,仅仅勤恳是不够的,还应具有碰到不同情况能随机应变....的能力。B.老师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前仆后继....地举起了手。C.海豚的游速快得惊人,连全速推进的鱼雷也要相形见绌....
。D.那山顶矗立的巨石俯视着人间,无论严冬酷暑,无论电闪雷鸣,它都纹丝不动....。
3、选出填在下列句子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3分)
快乐是件奇怪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A.它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你分给别人的越多,B.它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增多,你分给别人的越少,C.它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你分给别人的越多,D.它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增多,你分给别人的越少,4、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C.《雪地贺卡》、《捡麦穗》和《童年絮味》三篇文章都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趣以及“大人”对孩子们的关爱。
D.《秋词》一诗,作者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
A.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
B.养父不在了,我也如长大了的鸟儿一样飞走了,养母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C.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D.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
6、下列句子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3分)
A.这堂课,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方法。B.小王的衣服做的真好看。C.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其故事和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请写出这部小说中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9、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仿照例句,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2分)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友情。
10、文学常识填空(12分,每空1分)(1)《背影》的作者是___,字,代著名____ 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2)《拣麦穗》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童年絮味》的作者是当代诗人__ __。
(3)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_________,_ _。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5)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____ 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6分)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
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到肚子饿了。可是,她 遍
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
15、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5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给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站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0、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2分)
可是,她 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A翻 B掏 C摸)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分)
12、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2分)
13、第⑹段为什么独句成段?(3分)
14、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
①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6、第一段写“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这“无常”是什么意思?这一段中最能表现“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3分)
17、当“我”暴怒无常的时候,母亲是怎样做的呢?分析一下这样做的原因。(3分)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 „ 题 „ „ :„场„考答 „ „ „ „ 要:„号„考„ „ 不 „ „ „ „ :内名„姓„ „ „ 线 „ „ „ :„级封班„„„„密„„„„„„„„„
18、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19、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20、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②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③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童趣》
2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 ②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以: ③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方: ④怡然..自得 怡然:
22、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3、文中有哪些成语,请至少找出三个来。(3分)
24、生活中,你有过作者描述的类似的经历吗?请把它写下来。(3分)
三、作文(60分)
学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校园里一定会发生许多事,有发人深省的事、有令人伤感的事、也有充满乐趣的事„„请以“校园趣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