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锻炼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BMD)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并伴随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骨组织疾病。
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腰椎骨、髋骨、股骨颈BMD测量T值≤-2.5即为骨质疏松。
体力活动可以增加生长发育期的峰值骨量,减缓由老龄化引起的骨量丢失。通过增加肌力训练和平衡减少跌倒危险等方面的作用,来减少疏松性骨折的危险。
一、运动测试注意:
1、严重椎骨骨质疏松走路即可引起疼痛的患者,最好选择功率自行车而不是运动平板。
2、椎骨压缩骨折导致重心前移,会影响在运动平板测试时的平衡。
3、对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进行最大肌力测试。
二、运动处方:
1、有骨质疏松危险的个体:
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
强度:从中等(60~80%最大力量,8~12次重复的抗阻训练)增加到大强度(80~90%最大力量,5~6次重复的抗阻训练)
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
2、有骨质疏松的个体:
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
强度:一般采用中等强度(40~60%VO2R)的承重有氧训练(登楼梯、步行、其他可耐受的方式)、中等强度(60~80%最大力量,8~12次的抗阻训练)的抗阻训练。
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
三、训练方式:
1、承重的有氧训练:
踏步运动和步行(下肢)
研究证明,骨骼纵向的压力对于减少骨钙的丢失最为重要,因此运动疗法的设计首先要在纵向为骨骼加压力。也就是说,外界压力的传导方向与骨骼的轴线一致。例如,下肢的骨骼一般与地面垂直,因此运动产生的力量传导方向最好也与地面垂直,这样疗效最佳。根据此原理,原地作踏步运动和步行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因为无论是原地踏步还是步行前进,人身体的受力都与地面垂直并沿下肢骨骼传导。由于下肢骨骼受到来自垂直方向力量的刺激,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踏步和行走的时间,以及是否可在负重条件下运动应当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不强求一致。
跳跃运动(扶物体,防摔倒,下肢)
跳跃时人的体重沿脊柱及双下肢向下传导,使骨骼上受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跳跃的时间及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强求一致。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患者,跳跃时可以扶墙,扶家具,扶树木等,防止摔倒。
踮脚运动(脊柱)
踮足运动有利于脊柱和下肢骨骼上压力的增加,有利于减少骨钙的丢失,尤其对骨质疏松症造成脊柱弯曲(俗称驼背畸形)的老年患者,通过踮足运动,增加了脊椎椎体上骨小梁的密度,加强了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起到稳定脊柱,较少椎体变形的作用。患者站立位(必要时可以扶墙,扶树等,以稳定身体),深吸气后,慢慢将足跟抬起,用足前掌支撑与地面,维持3-5秒钟后放下足跟并呼气,反复进行10-30次。经过上述练习可逐渐增加踮足的频率和维持时间。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双手提起数公斤的重物做踮足运动,每日做1-3次。
登高(上楼梯,脊柱,下肢)
在上述锻炼的基础上,如果患者身体允许,可以逐步过渡到作登高运动。登高运动的目的与上述其他运动的目的相同,都是增加脊柱和双下肢骨骼上的压力或负荷,减少骨钙的丢失。登高运动的方式有登楼梯、登山及利用人造阶梯器械进行运动等方式,患者可以灵活掌握。
上肢屈伸运动(手可握重物)
除了注意脊柱和下肢骨骼的受力外,上肢骨骼的受力状况也很重要。人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活动上肢,例如作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也可以手握一些重物进行运动。
2、平衡训练
跨过障碍物
绕过障碍物
走一字形
边走边左右转头
边行走边抛接球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下列运动:1.冲击性强的运动,如跳跃、跑步。这类运动会增加脊柱和下肢末端的压力,使脆弱的骨骼发生骨折。2.需要前后弯腰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划船等。当然,为了消除骨质疏松的状况,要注意补钙。
所有运动避免腰部过度后伸引起压缩骨折
第二篇: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进展(讲稿)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进展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有的人常感觉骨头里面疼痛,还有些人轻轻滑倒,就可能导致骨质骨折,甚至用力咳嗽,就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麻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将近有一亿人患有OP,美国约为2800万,其中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脆性骨折,1995年对其投入有138亿美元,而至2030年将增至600亿美元,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再来看看我国的情况,60岁以上老年人OP患病率为60%,而其发病率也在同步增长,发生脆性骨折占患病人数的10%.北京等地区基于影象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相当于每7名50岁以上妇女中就有一位发生过脊椎骨折。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OP被人们的重视程度似乎一直不够。71.8%的被调查者出现过腰酸背痛的症状,但62.9%的人没将这一症状与骨质疏松联系起来。
而对于维持人体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Ca的摄入,我们也远远不够。儿童每天需要摄入800到1200毫克的钙,成人量需要每天摄入800毫克。但是据最新的一次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的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还没有达到正常需要量的一半。有权威专家分析认为,在我国,约有97%的人群钙摄入量不足。而这种钙的普遍缺失现象,也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病理生理改变:(1)全身性进行性骨组织质量减少即骨量减少。骨量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的等比例减少。如果仅仅是骨矿物质减少,则归入矿化障碍,在儿童为佝偻病,在成年人则为软骨病。(2)骨的微观结构退化。椎骨主要由松质骨即骨小梁构成,丛图中可以看出骨小梁变细,变稀,这揭示了在老年人中脊椎压缩性骨折多见的原因。(3)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有的负荷,因轻微的外力甚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悄然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可以分为3类,即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常见的OP主要是原发性OP,分为1型和2型,绝经后因为体内雌激素急剧减少,而引起骨代谢出现明显负平衡,骨的有机成分合成减少,影响Ca盐在骨骼胶原上的沉积,新生骨组织减少。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一)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二)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三)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者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通过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深刻认识到其严重性,状况堪忧。首先漏诊误诊多,医生对OP缺乏足够认识,很多OP患者由于骨折到医院就诊都只是被当做一般骨折病人。其次在铺天盖地的Ca广告影响下,人们以为只要不停的补Ca就能把脆弱的骨头补起来,至于骨密度检测和其他治疗手段认知度较低。
另外就是专科门诊少,中国直到近20年才开始把它当成一种严重的疾病加以关注,国内大量OP骨折患者分散在骨科,肺科和内分泌科,不利于接受专业长期和有效的治疗。就拿我们医院来说,虽然目前是设有骨质疏松专科门诊,由OP引起的骨折还是归于骨科病房。最后宣传少,上海的一家OP防治中心目前每年接诊3万多骨质疏松病人,其中只有6000人左右接受过骨密度检测,自觉检测者还不到5%。
所以关注骨质疏松正逢其时。早期的康复预防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据国外文献报道: 研究将腰部骨折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明显看出通过早期康复锻炼可以大大提高病房的周转率,节省病人的花费,也减少骨科医生的工作量节省精力。下面重点来看一下康复。
康复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且钙磷比例适当的食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等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1)物理疗法。包括磁疗、水疗、光疗(紫外线照射、日光治疗)、高频电疗(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在消炎止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2)增强肌力练习。四肢肌力练习中等长练习即为静息性练习,即肌肉在收缩中并不产生关节的活动,仅有肌张力的增高。如图所示,这就是股骨颈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所用的股四头肌舒缩训练。对四肢肌力的训练方法还有等张练习法,如直接举起哑铃、沙袋等重物,以上各种训练所加的负荷应该逐渐增加,且不宜增加过快。通常采用Tens规律,即每次等长收缩维持1O秒,体息1O秒,重复1O次为1组,每天重复1O组。这一规律同样可用于等张练习中,即重复l0次为1组,每天重复1O组。腰背部肌的等长训练法可以仰卧位下,在头部和足部各垫一高约10cm的物体,收缩背肌,使臀部离床,人如平板状,可以从每次维持1O秒开始,逐步延长至最大可耐受时间。等张训练就是我们常说的飞燕式训练法。如在俯卧位下进行上胸部离床的抬高上体练习,以及使髋部离床的抬高下体,然后再作同时抬高上、下体,此时仅有腹部接触床。每次练习维持10秒,重复lO次为1组,开始时只要求动作完成准确,并维持数秒即可,以后逐步增加到维持10秒和完成1O次。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来说,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以采取“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个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如果不能支撑,由于高仅10cm,稍一放松臀部即可着地,因此不致发生意外。但应注意在训练过程中不应有闭气。上述的肌力练习应该坚持进行。(3)纠正畸形的练习。可以做些扩胸,牵张上肢、腹肌和下肢肌群。另外,水中的练习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重力的影响,同时还有利于松驰挛缩的肌群,对纠正畸形有很好的帮助。(4)增强平衡协调性的练习,通常是从重心较低位,支持基底较大(如坐位),活动幅度较小,支持基底较平整稳定开始练习,逐步达到重心较高位,缩小支持基底面积,增加活动幅度和复杂程度,甚至使支持基底不平整,或在可活动的基底下进行练习。卧姿状态到跪姿状态到坐姿状态。(5)改善症状和增强全身健康状态的练习通常采取有氧训练法,鼓励多作步行练习、呼吸练习和各种文娱活动,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总之,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就关注它,将之扼杀在摇篮中。
第三篇:骨质疏松症演讲稿
骨质疏松症
时间:2014年10月13日
地点:内分泌健康宣教室 主讲人:石春燕 参加人: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分类:
骨质疏松可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又分为两种亚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
2、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Ⅰ型糖尿病、尿毒症呢、血液病、胃肠道疾病等。
病因:
骨吸收过多或形成不足引起平衡失调的最终结果会导致骨量的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的变化,就会形成骨质疏松。
1、骨吸收及其影响因素:妊娠和哺乳、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细胞因子。
2、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遗传因素、钙摄入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临床表现:
1、骨痛和肌无力:早期无症状,被称为“寂静之病”,多数人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
2、身高变矮:椎体骨折可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
3、骨折:当骨折丢失超过20%以上时即可出现骨折多见于脊柱、髋部、和前臂骨折。
诊断要点:骨质疏松的确诊有赖于X线检查和骨矿含量或骨矿密度的测定。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1)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增加和保持骨量,可使老年人的躯体及四肢运动的协调性和应变力增强,减少意外发生。
(2)合理膳食:老年人应适当增加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少饮酒和咖啡、不吸烟。(3)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元素钙摄入量应800~1200mg/d,可同时服用维生素D,以利钙的吸收。
2、对症治疗
有疼痛的可给予适量的非甾体类镇痛药,有畸形者可给予固定,或其他矫形措施,防止畸形加剧,有骨折时应给与牵引,固定,复位或手术治疗,同时辅以物理和康复治疗。
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有受伤的危险: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骼脆性增加有关
(1)预防跌倒:保证住院环境安全,如楼梯有扶手、病房和浴室地面干燥、灯光明暗适宜、过道避免有障碍物等;
(2)饮食护理: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补充足够维生素A、维生素C及含铁的食物,以利于钙的吸收;
(3)心理护理:护士要协助病人及家属适应其角色与责任,尽量减少对病人康复治疗的不利因素;
(4)用药护理: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在空腹时食用效果更好,向病人说明性激素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用二膦酸盐时应晨起空腹服用,服药期间不加钙剂。
2、疼痛:骨痛 与骨质疏松有关
(1)休息:为减轻疼痛,可使用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2)用药护理:包括止痛剂、肌肉松弛剂或抗炎药物
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其病情。
2、合理膳食:应有充足的富钙食物摄入,如乳制品、海产品等。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也应保证。避免酗酒、长期高蛋白、高盐饮食。
3、适当运动:老年人规律的户外活动还有助于锻炼全身肌肉和关机运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对预防跌倒、减少骨折的发生很有好处。指导病人进行步行、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用药指导:嘱病人按时服用各种药物,学会自我检测药物不良反应。应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应定期检查,以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预防跌倒:加强预防跌倒的宣传教育和保护措施,如家庭、公共场所防滑、防拌、防碰撞措施。
第四篇:运动康复WORD版
淮北市职业病防治院运动康复治疗方法
什么是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特点,患者临床表现及功能状况,借助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的原理
运动负荷是促进骨生长、发育、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对骨负荷的增加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和肌肉的间接作用两种方式,不同的负荷决定骨的适应性变化,影响骨量的增减。主要是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
康复训练的目标和作用
缓解疼痛
恢复关节运动幅度 恢复或增加肌力
恢复本体感觉,肌肉运动觉和神经肌肉调节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首先
针对性训练的训练方法
斜方肌:(耸肩)两手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背阔肌: 俯身微屈膝,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前臂至肘与肩高或略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缓慢还原。
竖脊肌: 在床上俯卧,然后双手支撑床,用你背部竖脊肌的力量让上半身往上抬,感觉到肌肉有明显收缩
腹外斜肌:转腰运动或身体侧弯运动
早期练习方法
“燕飞式”
俯卧位
双手后伸至头部,以腹部为支撑点。胸部和 双下肢同时抬起离床,如飞燕,然后放松。
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桥式运动
仰卧位
用手,双肘及双足跟着床,使臀部离床,腹部前突如拱桥,稍倾放下,重复进行。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悬吊功
双手握住单杠向上用力,两下肢伸直,脸后伸位,两足离地,坚持1-2分钟,反复进行
恢复期练习方法
身体前屈练习
.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以髋关节为轴,上体尽量前倾。做1~2分钟还原,重复3~5次。身体后伸练习
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双手托扶于臀部或腰间,上体尽量伸展后倾,并可轻轻震颤,以加大伸展程度。
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身体侧弯练习
身体开立,两足同肩宽,双手叉腰,上体以腰为正中心,先向左侧弯曲,还原中立,在想右侧弯曲,重复进行并可逐步增大练习幅度 重复6~8次 弓步步行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膝关节弯曲,角度>90度,左腿在后绷直。此动作接近武术中的右弓箭步。左右腿交替向前走。
每天练习5~10分钟,每天2次。后伸腿练习
双手扶住床头或桌边,抬头挺胸,双腿伸直交替后伸摆动,要求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伸腰练习身体直立,两腿分开,两足同肩宽,双手上举或扶腰,同时身体做后伸运动,逐渐增加幅度,并使活动主要在腰部而不是骶髂部,还原休息再做。重复8~10次。
颈椎病的治疗
劲椎病的概述
劲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体,椎间关节,韧带,肌肉,筋膜等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受累而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
劲椎病的分型
劲型颈椎病(40%)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30%~40%)交感神经性颈椎病(10%~15%)椎动脉型颈椎病(10%~15%)脊髓型颈椎病(严重)(5%~10%)
运动锻炼的治疗方法
前屈后伸:
颈部缓慢前屈,下颚接近胸前,然后颈部再缓慢后伸,枕部接近后背。侧屈:
颈向左侧屈,左耳垂接近左肩峰;颈向右侧屈,右耳接近右肩峰 旋转:
头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眼望左前方;再将头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眼望右前方。还有擦颈按摩,环绕颈项,旋肩,绕肩,抚项摸背等运动锻炼方法。以上动作的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应该由小到大,轻柔缓慢的进行操作。
.每个动作重复6~8遍,每日1~2次。
按摩疗法
颈项疼痛
抚摸颈肌
按揉颈肌
拿捏项肌
按枕下部
头痛,头晕
叩头顶
推前额
上肢疼痛,麻木
点按肩井
推摩后背
按揉肩周 拿捏肩肌
点按曲池
抖手指
抖上肩 搓上臂
康复教育
避免损伤
注意保暖 治疗落枕 改变坐姿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治疗原理:
保持关节功能和提高肌力
为防止病情加重和关节的僵硬,主要采用小运动量的运动。
运动疗法
关节运动
开始时以主动运动为主,范围应达到患者能忍受的关节最大活动度,随病情的好转,可由主动运动逐渐过渡到辅助运动,以使关节能够达到其最大活动范围,然后进行抗阻力运动。肌力练习:
先采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待疼痛缓解或解除固定后,进行等张肌肉收缩,直至抗阻练习。
注意:对于膝关节炎患者,应注意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训练方法:
患者平卧床上,下肢伸直,使股四头肌做等长收缩;或抬高下肢,两者交替进行;或端坐于股四头肌训练椅上,做股四头肌等长和等张收缩。
.燕飞式
桥式运动
悬吊功
前屈后伸
.侧屈
旋转
第五篇:脑瘫运动康复训练课
脑瘫运动康复训练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及练习,使学生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2、防止挛缩、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运动;
3、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运动;
二、教学内容:
1、关节活动操
2、游戏
3、集体训练
4、分组训练
5、放松活动
三、教学准备:
音乐扩音器、U盘、绒球、计时器、各种训练器械等
四、教学过程:
1、队列常规(时间:1`)
2、准备活动 :(时间:5`)
关节活动操
由教师带领学生们排成两列横队站好,教师做示范,学生在下面跟着完成,操的内容包括: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压腿(正压、侧压)6)膝关节的运动
7)手腕关节及踝关节的运动
3、游戏《快速传接球》(时间:7`)游戏方法: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站立,老师双手持球站在圆圈中央。教师快速的将球传给任意一位学生,学生接球后快速将球回传给老师。如果学生在传接球过程中将球掉落地上,则此名学生被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学生为优胜者。
4、集体训练
1)正压腿(时间:4`)四个八拍(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喊口令)
姿势保持3分钟(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记时、辅助学生完成动作)
2)侧压腿(时间:4`)
四个八拍(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喊口令)
姿势保持3分钟(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记时、辅助学生完成动作)
3)开胯坐(时间:4`)
四个八拍(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喊口令)
姿势保持3分钟(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记时、辅助学生完成动作)
5、分组训练(每组各4`)
(1)上肢组
动作安排:插板等
(2)下肢组
动作安排:过桥等
(3)平衡组
动作安排:过木桩等
(4)器械组
动作安排: 髋关节训练器等
6、放松活动(时间:4`)听音乐调整呼吸、放松全身
7、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