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法律思考
关于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法律思考
[摘要]高等学校在管理中使用处分权的随意性和某些规章制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使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正规性与合法性受到置疑。为更好地维护学生权益,规范有关高校的处分行为,文章拟从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定位、高校学生处分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构想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处分权利保护规范程序
[作者简介]罗薇(1978-),女,湖南湘潭人,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上海20024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0-0171-02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既要依靠教育,又要依靠管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育是管理的前提,管理是在教育基础上的管理。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直接手段,管理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学生处分是学校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育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长久以来,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后,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处分决定,缺乏据理力争的意识,难有实现其权利保障的途径。随着大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维护自己权益的事件已逐年增多,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如何改革与完善高校学生处分制度,切实保障大学生合法权利,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定位
要解析高校与学生间关系的定位,首先应当明确区分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标准,就是看这种关系是否涉及“公权力”的行使。所谓公权力,就是法律、法规授予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这种权力通常具有强制性、单方性的特点。如果涉及公权力的行使,就应当认定为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反之,则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高校的任务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教育,这种公共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公共事务,涉及公权力的行使。高校对学生给予处分,就应该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不存在自愿、平等协商的问题。因此,高校违纪处分权具有公权力性质,是一种行政权,具有单方意志性,是高校基于调整学生行为与校规冲突设置的一种“强制性调控机制”。
当然,高校与学生之间也存在民事法律关系,诸如收取学费、提供教学与生活服务、给予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等。通常情况下,高校与学生的民事纠纷参照一般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解决在理论上并无多大障碍,所以不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高校学生处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过程中,高等学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塑造。高校的管理权既体现在日常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学生必要的惩戒上。从目前发生的高校学生状告高校的案件来看,高校行使处分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不适应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往往只注重教育和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对合法性以及被管理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有所忽视,对依法行使处分权认识不足。在对待学生管理的问题上,仅仅将学生当做教育的客体,认为学生就应该以服从为主,对学生的意见听取较少,忽视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多见,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二)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规范高校行使教育处分权的法律、法规滞后,且内容较单薄,程序性规范少,具体操作难。《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分别于1995年、1999年施行,在大学管理与司法实践中操作性不强。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颁布,虽然对完善高校学生处分权法律、法规起了不完全的弥补作用,但《规定》仅属于部门规章,是规范性文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律。
(三)高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高校对《规定》的条文理解和阐述不全面。如《规定》中第27条规定: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应予退学。应当理解为只有在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予以退学: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而有些高校在制定本校规章制度时对这点的理解有偏差。二是许多高校内部的“小法”与上位法相冲突。校纪校规具有预先设定性,以及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它虽不具有法的全部属性,也不属于法的范畴,但它作为内部管理规范,是一种自治规则,在合法的前提下,可被认为是对法律、法规的一种补充或完善。但高校内部的“小法”必须符合地方的“中法”和国家的“大法”,不能仅从学校自身利益出发,擅自出台一些与上级规章或国家法律、法规及其精神相悖的规定。《规定》出台后,各高校纷纷根据《规定》修改校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高校管理者心目中还普遍存在一种从严治校的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产生的校纪校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严”的烙印,形成了对法律、法规的“超位”,即与法律、法规不符,导致实体的不公正。
(四)学校行使处分权过程中程序不规范
高校在教育处分学生的过程中也应遵循法治的精神,即“正当程序”原则。然而高校管理带有“行政本位”色彩,缺乏程序观念和证据意识。不少高校被法院依法判决撤销处分决定,往往是因为处分程序不当或证据存在缺陷,突出表现在:一是没有保障学生的陈述权和申辩权。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处分,没有充分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通常是学生违纪后,处理部门找学生谈话后,就做出处理决定了。二是听证程序的意识和规定缺失。近年来,在高校管理的实践中,已经有听证的尝试。但仍有些高校欠缺法治意识,从思想上排斥学生与校方对话,从制度上不能保障学生的听证权利,或者即使有了听证程序的相关规定,也是讲讲形式、走走过场,根本达不到实际效果。三是救济渠道不畅通。《规定》中虽已赋予了学生多项救济渠道,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救济渠道和健全各级机构,是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在申诉制度建立健全方面,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其行使违纪处分权的绝对权威,维护学校的形象、面子,往往千方百计维持其原处分结果。而且实践中从申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到程序,往往都由学校管理方面来主持和控制,使得这种申诉形同虚设。
三、完善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构想
从高等教育的目的来看,高校与学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二者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了使整个高等教育工作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认真做好违纪学生处分的工作。
(一)加快高等教育立法,规范高校校纪校规
1.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在我国,应由最高权力机关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设定,统一制定保障学生权益的《学生法》《高校学生条例》《考试法》等法规,建立一个完备的、有机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2.高校“小法”不得与国家“大法”相抵触。高校要积极领悟法律精神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依据,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校纪校规,以适应学校管理的需要。如2005年《规定》中明确学校做出具体规定的,学校应当做出相应规定。高校学生管理中有许多方面,《规定》没有涉及的,或者比较原则而无法操作,学校应通过自身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
高校应从依法治校的高度,来研究和制定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体系。一是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校纪校规,不能自行创设处分的条件、范围、种类。二是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要将保护学校利益和保护学生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要尽可能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学生的利益。在对待学生的处分问题上,应以教育为主,多方关心,多加疏导,多加呵护,处分只能是最后的选择。三是校纪校规要规范,用词要标准。校纪校规的体律宜采用“办法”,而不是“规定”或“条例”。四是要保障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知情权。高校不仅要制定管理学生的规章制度,而且要将这些规章制度予以公示、汇编,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讲论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知晓。
(二)规范学生处分程序,维护学生权益
1.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增强依法实施学生处分的自觉性。高校在处分学生时,应摒弃图方便的简单思想,树立重视程序的理念,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尤其要注意:一是处分的主体与权限要合法,处分必须以高校的名义做出,而不能以其院、系名义做出。二是处分的内容要合法,即处分所依据的事实、证据要真实、充分,并且还得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处分条件、处分种类与处分幅度。在一般情况下,原则上应“就低不就高”,可处分可不处分的,应不给予纪律处分;处分可轻可重的,应选择较轻的纪律处分,不能轻易地把学生推向社会;受处分人所受的处分必须与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动机、目的及一贯表现相适应,不能畸轻、畸重。三是处分的目的要合法,处分学生是为了实现教育学生、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公共目的,而不能纯粹是为了学校本身的利益。四是处分的程序要保障。任何不利处分决定必须经过书面说明理由、告知权利、实际送达等程序。对学生的处分要经过立案、调查、审查、决定、送达、校内申诉、行政申诉、行政诉讼几个阶段。在立案阶段,高校要拟订立案报告,明确案件来源、当事人、案情简介、拟办意见和审批意见;在调查取证阶段要注重固定证据,告知学生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并允许其陈述、申辩;对案件进行审查时要看所搜集的证据是否确凿、依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应当出具内容完备、说理清楚的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并告之可以申诉、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处分都要按照这个程序走一遍,要考虑成本的问题,正当程序要与处分的严重程度相适应。
2.建立和完善听证制度,确保学生权益不受侵犯。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制度的核心和灵魂,行政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的、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通过设置规范完善的程序,保护当事人权利的一项有效的事前救济途径。行政听证程序制度设置的目的是将行政主体纳入相对人监督的范围内,以防止行政专权和武断,最大限度地限制行政主体公权力的滥用。
高校对学生的处分行为是高校的行政管理行为,其性质是属于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行为。为规范高校行使“学生处分行政权”,防止高校行政权的滥用,保护大学生陈述权和申辩权,对于涉及大学生重要权利和利益的事情,如开除学籍和不授予学位证、毕业证等,应当尽快确立和完善听证制度。从表面上看,此举加大了高校的负担,实际上却是对“违纪学生”合法权益的事前救济,将其权益的保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尽可能地避免了因高等学校违法处分学生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高等学校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可以借鉴《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予以设置并严格遵守。在听证程序中,不得加重处罚,要确保受处分的学生敢于听证;听证的参加人员应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评议人员、违纪行为调查人员、拟被处分学生或其1~2名经授权的代理人。违纪行为调查人员应参与听证,但不得组织和控制听证,否则便失去了听证的意义。
3.建立和完善申诉制度,监督高等学校自身的处分行为。高等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申诉委员会的存在,是一种对学生救济权的落实,应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裁判机构,而不是学校的一个简单的职能部门。申诉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明确规定教师、学生的比例均不得少于1/3,而且还应有法律专家或律师以及教育专家等参加。学校负责人与职能部门的总人数应予严格限制,而且不能担任听证主持人。也可以考虑另一条思路,即在学校外而非学校内,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申诉委员会,业务上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但它并不隶属于该部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裁判机构,专门行使对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纠纷的处理。成员由大学生协会(或联合会)、高等学校教师协会以及律师协会等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协商或选举产生。目前,我国尚未有这样的机构和组织,但是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申诉委员会对案件进行审理,除非当事人主动放弃,应当以听证的形式举行,让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参加申诉委员会的处理,经过举证、质证和认证的过程,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与大学生作两方当事人,由学校申诉委员会基于听证情况,再作处理决定。
4.完善外部救济途径,及时化解纠纷。在处分事宜上要赋予学生不服申诉决定或复议决定的行政诉讼权。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受到侵犯进行救济的最后渠道。高校学生作为公民当然享有宪法具有的基本权利。尽管高校内部申诉制度和教育部门的复议制度也体现了学生救济权的保障,但毕竟是一种行政救济,无论是救济的有效性还是对学生基本权利的实现,都是不完整的。因而在学生处分事宜上,要保障学生司法救济的权利。当然,诉讼并不是解决此类纠纷的最好方式,对高校学生处分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当有所限制。《规定》对高校学生处分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这些处分种类在性质上是有重大差别的,不同层次的权力救济的途径应当不尽相同。如“开除学籍”这种改变身份的处分权具有明显的行政性质,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行政处罚,学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对于未改变学生身份的行为罚和申诫罚,如“留校察看”,虽具有一定的行政权性质,但由于没有改变学生的身份和资格,考虑到我国司法的成本和学校教育发展特殊性,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有关途径进行申诉,在行政系统内解决。而申诫罚在性质上属于高校自身的自主权,是学校的内部纪律处分,不仅应排除司法审查,行政机关也无权介入,否则就侵害了高校合法的办学自主权,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规定》对于大学生是否可以直接起诉寻求司法审查与司法保障并无明确规定,似乎暗含着大学生应当先行申请申诉,然后再寻求复议或司法解决的途径。由于对高等学校处分行为性质缺乏统一认识,立法上缺乏明确细致的规定,实践中各种做法都有。当前,应当尽快启动修改我国的教育法和相关的复议、诉讼制度,从而使教育领域里的纠纷解决机制尽快得以确立,形成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宏伟.关于完善高等学校学生处分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2).[2]张胜先.论高校处分权与学生权利救济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4(4).[3]李奇,陈士俊.论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完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1).[4]赵朝霞,郭中华.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法律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5]蒋后强.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立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第二篇: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管理的认识和理念、管理体制和制度、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队伍建设等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一、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属性的认识,把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
大学生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管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管理过程实质上也是教育、引导、规范和服务的过程,既是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教育工作,具有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所包含的规律。大学生管理工作包括学籍管理、行政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生活管理等,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教育与管理不能有机结合,陷于具体的事务管理,忽视或淡化了管理的教育功效的状况。
我们应正确认识管理和教育的辩证关系,提高对管理的教育属性和功能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管理”和“以德管理”相结合,真正做到把教育融于管理,以管理强化教育,从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生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进
目前,高校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领导分工负责制。比较普遍的是建立学生处和学生工作部,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学校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院(系)一般由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配备年级辅导员具体负责学生的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这在体制上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的结合。
但事实上不少高校的学生处还承担着学生就业和招生的重任。众多的工作头绪,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学生工作干部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缺少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工作难于做细、做实,也难于实现教育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因此,近年来已有部分高校把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从学生处分离出来,从职能上减轻学生处的事务性工作;规模较大的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两级管理,从管理体制上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的需求。
三、加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科学的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依法治理,对大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系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办法,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到我们的培养目标上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等的要求仍不相适应。目前执行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规性文件,是国家教委分别于1989年和1990年制定的,已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建立健全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实现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应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和加快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进程。
四、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后勤社会化、互联网广泛应用等新形势下,高校致力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的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学生管理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乏沟通和交流;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学生较少参与;管理手段简单生硬;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状况仍然存在,影响了管理的效率。
在新形势下,我们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发挥好学生在管理中的主动作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出台前,应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管理的重大事项应采取听证制、公示制、投诉制,建立学生处理的申辩制和复议制等。通过管理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管理,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自律和他律,使大学生管理从学生被动机械服从转变为自觉主动遵守,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管理环境,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关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要从培养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全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根据党的建设总任务和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不断调整。而且高等院校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历来是高校党建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所以我们要从培养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这几年,不少大学生对共产党信念和社会主义方向发生了动摇,普遍存在着对马列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的现象,对从事马列主义理教育的教师更是敬而远之的心理。对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民主革命时期,老一辈共产党员能够用马列主义教育青年,引导一批有一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今天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为什么就不能用马列主义去引导青年,以赢得青年学生的心呢?为什么就不能讲得学生从心底里发出对共产主义的无限的爱?呢他认为不是大学生不愿听马列主义理论课,关键是教师能不能在新时期讲得好马列。
多年来,高校各级党组织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学生党员数量总体还相对偏少,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党委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把他们中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性措施。做好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利于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肩负着党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赢得青年,就要用先进的理论引导青年,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培养教育青年,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
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可靠接班人。
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吸收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要求
1.要指派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务干部承担学生党建工作任务
主动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党建工作队伍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要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支部建在班上,有助于青年学生在大学时代就确立党是我们事业领导核心的思想;有助于通过党支部工作加强对党员培养和教育的力度,增强新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意识;有助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学生党支部要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定期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要创新学生支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为主来做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学生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党的组织工作既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党的性质,又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为广大党员所接受、所欢迎。
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坚持德才兼备和专兼结合的原则,选好配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教师和党员政工人员做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专业课教师和品学兼优妁研究生党员、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配备兼职政治辅导员或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鼓励“两课”教师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或参加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要积极探索聘请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兼任组织员的工作机制;要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党员教师参加到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
2.要实行层级管理,科学考核,激励有度夯实学生党建工作过程
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健全发展学生党员的目标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中长期规划、工作目标和计划,做到有培养计划、有工作步骤、有发展进度、有数量和质量要求,实现发展学生党员数量的稳中有升。
要在高校普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联合布置和督促检查、院系党总支贯彻落实的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切实把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要完善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制度体系。建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者相互衔接的责任体系,强化发展党员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对高校各级党组织目标管理和检查评估的重要指标。认真落实入党联系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培养制度,改进共青团“推优”制度,推广发展党员公示制,坚持发展对象考察和预审制度,完善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制度,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入党材料归档制度等,努力使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
党委教育工作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领导,对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要专门部署、专门检查。高校党委书记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把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提到学校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每年要专题研究。要指导、支持和帮助各级党总支、党支部开展工作,同时也要指导各级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要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围绕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齐抓共育,形成工作合力。
当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针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找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探索和总结新形势下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把高校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
第四篇:关于当前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前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最近,受组织委派,到广东某高校开展巡视工作。巡视期间,我一方面耳闻目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高校带来的快速发展和崭新变化,另一方面,通过与高校师生的接触,听到了一些在机关听不到的意见和反映,引起了我这位曾经在高校从事10多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政工”的思考。我深深感到,在当前高校普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顺势而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高,从而使学习、生活在高校的祖国新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长。综合巡视期间各方面意见和反映,笔者认为,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继承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肯定、承继和运用,创新是对过去经验的扬弃、丰富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领导高校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运用这些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在祖国各条战线担负着主要领导职务和业务骨干的中青年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建国以后我们党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在高校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并没有过时,仍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去年,中共广东省委作出决定,要求每一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像当年的老领导那样,分别到各高等院校给大学生作形势报告,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决定受到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例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同志等领导先后到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作报告,每一场报告都使学生们受到深刻的教育,解决了许多困惑和问题。这说明,我们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并非不管用了,而是我们没有运用好、发挥好、继承好。这一事例还说明,那种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已经不灵了”的观点是片面的,那种任意鄙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而热衷于鼓吹照抄照搬国外教育经验的做法更是完全错误的。当然,我们也要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有选择地学习借鉴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也要不断创新思想工作的载体、方法和途径,使之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政治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方面的教育。受近年来“淡化政治”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苗头或倾向。例如,在日常思想教育中,淡化“政治教育”,不敢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也停留在应付式、一般化的水平上,而没有引导学生着重学习、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它正确地分析和处理人生、事业、前途、理想、爱情、成才等方面碰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和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因而,正如一些教师反映,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最主要的“灵魂”,难于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和共鸣,也难于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精神支柱”方面产生应有的作用。诚然,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目前各种社会现实的影响密切相关,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努力有效地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给青年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笔者不久前见到3位15年前曾经听过我讲授《大学生成才修养》课程的大学生,他们现在都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他们已经感慨地说,正是当年在学校接受了反复的“正面教育”,才使自己逐步确立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在参加实践锻炼中逐渐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人生,走上了正确的成才之路。高校的政治教育除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外,还有方方面面的综合教育,例如,形势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军训教育、心理咨询教育等。这些,同样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熏陶作用。但是,这些教育与政治教育相比较,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因而,要理直气壮地对学生加强政治教育,同时,正确处理好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使之形成立体多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教育“网络”,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个性教育与社会性教育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不仅崇尚“个性”,而且刻意地追求所谓的“个性”,把不分青红皂白、随心所欲当作“个性”来追求、来表现,并且把这种行为视为“新潮”、“时髦”、“酷”竟相效仿,惟恐落人之后。反之,则被视做“保守”、“另类”、“不开放”等等。青年大学生出现这种不正常心理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青年是社会的“晴雨表”。从青年身上出现的问题也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涌入中国社会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消极作用。针对青年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注意正确处理好个性教育与社会性教育的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水滴和大海、树木和森林、石块和高山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特殊和一般、个别与整体的关系。一段时间来,社会媒体提倡教育、管理要注意讲科学、讲人性化、讲法制化。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由于青年学生涉世未深,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个性教育与社会性教育的关系: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优点和长处,努力培养、发展健康的个性,把自己塑造成为对社会发展进步事业有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摆正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把握和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今天认真完成学业与明天即将担当起历史和社会赋予的重任紧密联系起来,确立起为祖国的繁荣兴旺发奋学习的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从而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和取之不尽的源泉,推动青年学生学业的进步,促进他们各方面素质的完善和提高。
四、加强思想教育与完善学校管理的关系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普遍推行了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使高校的领导摆脱了许多复杂后勤管理事务的纷扰,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抓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校的办学成本也有所降低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改革也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后勤管理放松了,助长了学生中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案件,以至出现象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那样的恶性刑事案件;学生中早恋、早婚、非法同居等现象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业的完成,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学生盲目追求高消费,盲目比奢侈、比阔气、比派头、比时髦,造成学生心理扭曲发展,增加了对社会的误解和不满,影响了他们对科学世界观的认同和确立;由于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承包学校后勤工作的企业主为了确保自己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得到预期的高额利润(包括自身得到的利润和上缴学校的管理费用),必须要把本来应由学校承担的正常后勤开支转嫁到师生(特别是学生)的头上,加重了师生的生活负担。难怪学生和学生家长颇有微辞:学校的收费一年年增多,学生在校费用一年年膨胀,家长的负担一年年加重,而学生在校受到的教育和得到的服务则随着“扩招”生员增多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年年相对降低了。这些现象说明,各高等院校推行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以后,要更加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完善学校教学、后勤、保卫等各方面的管理,并且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各方面管理的关系,才能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才能使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才能使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副厅级巡视专员)
(本栏责任编辑刘艳军)
第五篇:加强高校学生党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校学生党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从实践角度思考高校学生党校教育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开展,通过对党校原则的把握,加强党校建设的方法,提出一些改进与创新的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党校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校 制度建设 观念创新
随着十七大以来,随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高校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课堂,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阵地,要适应新的政治形势与社会挑战,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都必须有所突破,才能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有所作为。坚持规律,把握原则
1.1体现政治性。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锤炼。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必然是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属性。党校课程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政治性,通过党校课程教学,不断培养和锤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从而为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奠定思想基础。
1.2富于科学性。高校学生党校课程体系必须仅仅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工作,通过对党校课程的科学设计,力求从党的基本理论、端正入党动机、大学生成长成才等不同维度,使党员和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努力奋斗。
1.3力求实效性。实效性是高校学生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在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要力求取得实效。切实使党校课程体系成为对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有效教育和管理的工作途径,使其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奉献意识。加强投入,推动党校的阵地作用。
2.1高校党校要保证学员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因此,高校党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在建立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几个方面下工夫。围绕这些方面,要着力解决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必要建设,力争不断提升党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强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党建的坚强阵地。高校党校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党校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党员想进党校、爱听党课,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党员的人格境界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技术拓宽党校教育的时间、空间和教育层面,使广大学生党员在形象生动、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中接受熏陶、提高素养。
2.2全方位、多层面建设高校党校
从根本上说,高校党校建设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既要在党校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物质保障等方面下工夫,又要在培训内容和教材建设、教育方式方面进行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改革;既要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开展,也要注重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培育;既要在教学场地、教材设备等硬件方面增加投入,紧跟教学需要,又要在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学员选拔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关调整,以提升党校的形象和实力;既要在内涵建设上有所作为,又要在凝练特色方面开拓进取。此外,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将党校建设置于历史和现实的宏大背景和校园文化环境中,着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与党校建设的交融,充分认识到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2.3注重培育和谐的高校党校文化 高校党校作为“校中之校”,也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集中地和辐射源。要大力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和精神,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并能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党校文化。健康高尚的党校文化,可以成为一种促动因素和激发动力,推动人们积极进取,激发师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2.4.加强对高校党校的经费投入和物质保障
经费的投入和基本设施的建设,是党校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在经费投入和教学保障方面,党校教育应享有与其他教育同等的待遇,在许多方面甚至应该更优。学校财务要把党校的正常经费列入财务预算,并拨相应的专项经费来解决教学设备、教材建设、科研项目、图书资料的问题,为党校开展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5.加强高校党校的制度建设
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积极有效地推进党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高校党校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努力体现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风格,争取实现党校建设的规范、有序、顺达、和谐。要充分发挥党校教育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特点,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凝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党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序畅达,最终确保对学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全面教育。加强创新,不断提高党校教育水平3.1在教学观念上创新
高校党校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对学员倾注关爱和支持,倾注理解与尊重。要一切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尊重学员的想法,了解青年的特点和心理,倾听他们的需要和疑惑;关注学员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开发他们的价值和能力,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在强化功能上创新
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培训领域、增强培训力度。在巩固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其实还可以继续拓展培训领域。如开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及“大学生走向领导人才培训班”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周围党群机构联合组织培训,更好地服务于党建工作。比如与企业、社区合办团干部培训班等。这不但拓宽了培训领域,也大大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在培训内容上创新
创新高校党校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突出“有用”和“管用”。即应该使学员感受到参加党校培训不但思想上有收获,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从学员认为最感兴趣、最受关注、最易困惑且最为重要的问题入手,然后针对学员的不同培训层次和深度,结合现在的形势教育需要,为学员“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
3.4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创新
为了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体现出党校的纪律性和严肃性,我们要结合高校实际,在党校的具体规章制度上进行创新。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治校制度,切实细化有关党校工作的制度要求,规范党校日常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不同培训层次的培训班的教学大纲,以及相配套的严格而又完备的教学管理规定。尤其对学员报名选课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考试制度等作了严格规定。通过严格执行,增强了学员学习的外在约束力,可以有效地保证党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总之,高校党校工作在坚持党的政治导向性的原则基础上,只要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一定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黄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3).[2]周光迅等.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3]徐霞.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5,(1).天津财经大学 学工部 石宏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