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15:2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

第一篇:《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

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唯物)和认识论(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哲学本身与社会实践一同进步。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我们正确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与联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于事物的运动及变化规律,我国古代民族结合自身的生产生活经验,并考察自然规律与人文实践,亦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朴素而系统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易经》中的“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老子》中的“反者道之动”;还有自相矛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寓言,其表达的思想本质无不在唯物辩证法中有所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思想认识上的重要飞跃,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革命与建设已取得瞩目成就。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指的是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更应是以中国式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才能更加深刻地对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解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本文将从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易经》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分析,发掘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式意义。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易经》,传统文化

I 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1.引言

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将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头脑中的自觉反映,指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论证了辩证法的规律来源于客观实际,而不是来自主观精神或绝对观念,从而使辩证法概念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获得了真正科学的内容。

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易经》以阴阳符号的相互作用表示自然现象及人文社会中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由于古时生产水平的限制,《易经》中并没有十分系统完备的科学论证,且其形式又有几分神秘而模糊的色彩。但《易经》研究与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事物间联系与变化的阐述,对我们认识客观规律、发掘问题本质具有重大的启发指导意义,正如近代学者胡适评论《易经》时说,此学说侧重人的心思智慧,虽有偏处,然大体未可抹杀。[1]

由于近代东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近百余年来的世界主导权一直为西方国家掌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东西方之间的思想差异所造成的冲突与隔阂日益显著,西方思想的传入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同样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近现代西方的强势,使得西方式思维逐渐成为思考、诠释问题的主要思维模式。[2]而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西方的思维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发展道路,而“以西释中”的现象,又对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思想造成了误读与扭曲。以上种种问题,使我国的现代化道路面临西化问题的严峻挑战,而如何用中国的思考认知方式去理解西方的先进思想并加以运用,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应持同样的态度,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观念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而事实也强有力地证明,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导着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值此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冲击与挑战,如何把握时代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发展扩充,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议题,也就是发展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其理论价值及指导意义。[3]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易经》,也有研究者称其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究竟《易经》能否被称为辩证法,学术界尚有争议,但就其研究内容及表述思想对我们的启示与指导意义来看,确实与辩证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搁置这一争议,而从《易经》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本质上的契合出发,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并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2.《易经》与唯物辩证法

2.1对立统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马克思把辩证法的本质称为批判的和革命的;列宁强调辩证法的主要规律是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即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易经》中的基本符号——阴爻与阳爻,以及其同义词刚与柔,无不体现着对立统一这一根本规律。

“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揭示了矛盾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矛盾双方的相

[4]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互作用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则是矛盾双方统一性的最佳表现。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故矛盾是事物最普遍而本质的属性,因此矛盾双发的相互作用规律也是不断变化的,《易》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谓典要,唯变所适。”指出不能以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再有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否卦“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表明了重视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立统一规律早已为中国古典思想所发觉。

因为《易经》的存在,对立统一规律才最能够被中国人所理解接受。而对《易经》中阴阳相互作用的带给中国人的认知习惯,也有人指出会有概念不清、主次不明的缺陷,不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中,二元论盛行的西方国家的卓越成就也许反映了这一现象在科学领域的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易经》思维的缺陷,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纯阳的乾卦与纯阴的坤卦;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排序中,坎离两卦“水火不相射”的位置关系,无不是事物中矛盾特殊性的体现;“卦有小大,辞有险易”,每一卦都有主爻代表其主要特征,这是注重矛盾主次问题的体现。但事物中比较特殊、极端的方面到底是少数的,且难以把握尺度,易失于偏颇。对于某些问题,即使研究地再深入,若脱离了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很可能是无意义甚至于是灾难性的。因此,《易经》的思维所重视的是普遍现象与规律,这与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一致,而《易经》中又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其辞危”,而“危者使平,易者使倾”,谋求人类社会发展的长久稳定。

《易经》以乾坤为门,设天道、地道、人道,是最普遍联系的观点;“一阴一阳之谓道”,必是阴阳并举、刚柔相对,矛盾双方始终对立统一;“六爻之动,三级之道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运动是事物的存在形式,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是运动的根本原因。最为重要的是,《易经》在揭示这一规律的同时,又饱含忧患意识,在认识、利用规律的同时要“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这是《易经》为指导人类和平发展提供的宝贵财富。

2.2质量互变——亢龙有悔、龙战于野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表明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变化是通过量变和质变互相转化而实现的。[5]对《易经》而言,即使是对其不甚了解的中国人也会说,《易经》讲的是物极必反。虽然这种观点只代表整个《易经》哲学思想中的一小部分,是一种比较浅薄、片面的认识,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使得“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观念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意识观念中早已根深蒂固。

诚然,《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由初到上的发展,有很多呈现出物极必反的规律,如乾卦上九“亢龙有悔”;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还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毁身”等等。然而,物极必反并不是质量互变,更不是《易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仅仅是变化所产生的最终效果。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量变积聚引起质变,质变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生生之谓易”,《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始于乾坤而终于未济,“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变化发展的结果则是“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变化无穷而永无止境。《易经》中描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所采用的词汇是“终始”而非“始终”,这种终而复始的观念即是对事物无限发展变化过程的深刻认识。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我们更加关注的变化过程,以认识理解变化规律,把握规律并加以利用。而《易经》对于如何认识并利用变化规律,至今仍旧十分深刻。《易经》的思维之于变化,在于“知几”,是认知质变与量变的相互作用,把握变化规律的核心。“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譬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易经》对变化的敏锐与深刻的“知几”思维,是对变化规律的根本性认知与把握,“极深而研几”,则可“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同样,认知与掌握变化规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实践主义精神相契合,把理论化为实际,以实践为标准检验理论。《易经》尽管是对宇宙万物整体性的直观思维方式,即像思维,但采取的方式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对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是来自于客观世界,而非主观想象,也可纳入现代科学的思维范畴。[7]

质量互变不只强调事物的本质变化,更有双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的无限性与规律性。《易经》周而复始的逻辑,以及对变化征兆(几微)的重视,进而极其深而通其理,推而到天地万物,对质量互变规律的认识及利用做出了完备而科学的表述。

2.3否定之否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这一规律在《易经》中的体现则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循环。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因,而《易经》的思维中不仅包括内因,还有强烈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即时位思考方式。

我国农业文明开发较早,且发达程度较高,而时间本身对于农业生产尤为重要,故对“时”的认识与思考,向来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就是《易经》中所讲的“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放之于今日则是与时俱进。我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山川地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样具有很大影响,反映到《易经》中则是代表坤之柔顺的“西南”及代表艮之险阻的“东北”。《易经》六十四卦所表达的意义,从序卦传中可以获得,而序卦传本身又带有很强的时间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对于每一卦六爻的表述,又体现了空间的概念,即“位”的重要性。“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事物本身的肯定部分与否定部分,及阴爻与阳爻,在不同卦象、不同位置的意义不同,则是将事物的内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充分说明了事物发生变化的趋势:“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

否定之否定规律同样表明了事物的发展形式:螺旋式上升、曲折式渐进。《易经》中先天八卦排序所反映的“S型”太极线,后天八卦排序的“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也体现着螺旋式的前进运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趋势,是“矛盾—变化—修正—发展”,从易经的卦序来看,由“升”至“困、井”之艰难,接下来则是“革”故“鼎”新,变化所产生的新事物势必不够稳定,仍存在较大变动因素,及“震”,需要使其有所止,实现稳步渐进,即接下来的“艮、渐”。同样反映了发展的曲折性,而结果则是“曲成万物而不遗”。而又因为发展的曲折性,我们需要对发展这一问题持长远目光与敬畏之心,“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

[6]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谓易之道也”,保持发展的合理性及长久性。

《易经》在反映事物发展变化总趋势的同时,又将时空观念与事物内因相结合,这一思想对高速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意义重大。

3.结论

马克思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的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把人类社会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一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马克思主义也应在全球一体化的总体趋势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进一步丰富其理论与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自身建设,引领时代发展。毛泽东主席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6]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往往是指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而对毛泽东主席所强调的“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我们对此方面的重视存在一定的不足。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思想精髓与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易经》的角度出发,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发展本质、发展规律及形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性、矛盾性等问题,找出了中国式的理解与阐发,同时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空变化观念、对变化的忧患意识及发展的长远与和谐的统一,进一步扩充了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式内涵,对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人所说的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作为欧洲文化遗产的马克思的辩证法,所指涉的并不是同样的一种内涵。[8]因此,以中国式思维方式引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十分必要。作为世界强国,也必然是文化大国,其重要标志就是能够向世界输出本国家、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将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性结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成为实现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野——读《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 16-18.[2] 石菊,《易经》就是“辩证法”吗[J].《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 67-72.[3] 李勇,毛泽东辩证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12期: 43-45.[4] 常帅,中国“通变”与西方“二元对立”辩证法思想的差别--读《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得到的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5期: 355-356.[5] 赵伟, 刘志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周易》思想的若干体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8.[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7] 田辰山,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J].《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2012年00期: 273-298.[8] 田辰山, 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 朱熹, 周易本义(繁体竖排版)[M].廖名春(注释), 中华书局;第1版(2009年11月1日).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10] 南怀瑾, 易经杂说[M].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2年6月1日)

第二篇:唯物辩证法对思想

唯物辩证法对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

摘要: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一些基本观点与原理,即联系的观点,以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质变量变原理的角度,来浅谈人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以此更好地升华自己。

关键词:联系的观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质变量变原理、正文:

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则博大精深,对我们有着深深的影响。以下是对唯物辩证法对我们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所以如一个强者若运作不科学,可能变为弱者,反之,弱者若运作科学可能转化为强者,这是辩证则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可以看出,弱者变为强者的途径可用“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来表述。具体展示如下:“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健康是创业、生活的“本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失去它,就失去一切。五个基本点,就是多学一点,多学一点知识,能增强自己的办事能力。知识具有个人生存发展的长效作用,“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其意义就在于此。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这样这个世界的生态才能保持平衡,持续的向前发展

二、正确的把握质变量变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急噪冒进;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做事过头。“实践出真知”,是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髓。其实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死亡,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实践活动,从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各项实践活动。比如游泳,一个人并不是天生下来就会游泳,必须经过后天的实践才学会游泳。跳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初学游泳者跳到水里身子就像称砣一样不由自主直往下沉,难免要呛水,这个时候他出于本能,脚就会用力踩水,手就会乱拨水,避免溺水。通过实践,他总结了经验教训,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懂得了游泳要用手往下往后拨水,要用脚往下往后踩水,巧妙利用水的浮力,这是游泳的基本要领。在下次游泳中,他就会自觉地用手拨水,用脚踩水,又摸索总结出游泳中要学会潜水,学会换气,才不会呛水。这时他的认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游泳技术又提高了一步。以后他再到江河中游泳,到大海中游泳,去搏击大风大浪。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反复,他对游泳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飞跃,终于熟悉了水性,掌握了游泳的要领和规律,达到了运用自如的地步,在江河湖海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三、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解决问题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分析,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科学分析,都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典范。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的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让世界在我们眼中充满和平。例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难免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难免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个人的优缺点也是一分为二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看到他身上脏兮兮的,皮肤晒得黑不溜湫的,世俗的眼光看不起他,甚至鄙视他。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遇环卫工人,他可能文化比较低(也有个别大学生当环卫工人的),没有掌握别的什么比较高级的劳动技能,只能从事拿扫把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这是他的不足,他的短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环卫工人不怕脏不怕累,起早贪黑打扫卫生,任劳任怨,这是他们的长处。他们一不去偷二不去抢,靠自已的劳动养活自已,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的人格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更何况他们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我们有什么理由瞧不起他们呢?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别人的优缺点,还要严于解剖自已,学会用两分法分析自已的优缺点。假如一个人对自已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这个人就是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既能正确看待同事和部属的优缺点,又能明了自已的长处和短处,这个人就达到了“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逆此规则行事,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一厢情愿的思考、处理问题,其结果是事与愿违,自寻烦恼,劳而无功,贻误事业和自身,要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总而言之,创业不忘健身,健身不忘健心,健心离不开学习提高,不断补充精神食粮,不断完善自我。这就是健身、做人、做事(创业),做学问的唯物辩证法统一起来,好好把握它,终生受益;好好把握它,就能走向成功,就能成为事业与生活的强者。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的人生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给我的人生启示

大连民族学院

自动化刘长江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接着以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带给我的人生启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启示

1938年,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简单的来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一点的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党对于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的大量成功与失败进行了总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工农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在艰苦的环境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了全党的共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国问题的需要。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将这些普遍的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实际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与前苏联也存在区别,如果想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长期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与失败。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在面对如今来至各个方面的挑战下,我们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凝聚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丰富和扩展,并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对此我得到了很多启示:

1、公认的真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不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我们应该联合自己的实际,发展创新的精神,做到与时俱进,找到适合自己的且能够指导自己一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正如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首先也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符合自己的实际,才能变得强大起来。

3、我们应该学会坚持,不要轻易的半途而废。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正因为这样才收获了许多的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当代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好地发展。

第四篇: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任意损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其指导下将这一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用独立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

从资源上讲,一方面: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必须。

2、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西方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我们却不能走这样的歪路,因为这是一条死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尤其是天文学上的“星云假说”、地质学方面的地质演化、生物学的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化学上的元素周期律以及人工合成尿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的核心内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自然

在马克思研究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它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人类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类要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不但人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而且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形成不同的审美和精神世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从人类的生存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

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上唯一科学和正确的思维形式。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获得帮助和启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侧重。然而无论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二者共同作用,人类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也才能改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更相信“人定胜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而忽略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而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并不以热的意志为专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并永恒发展着的,其运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到各种联系背后的规律,并正确利用这些规律,才能正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既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事情,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方面,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向适应的,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不断接受检验并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周海军 乌尼日 黄莹

——广西教育学报学院 2013年第5期 总第127期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洪承武

——商业文化(上期)2011年 07月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讲评》 吕世英 ——社科院纵横 1991年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方世南

——河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开元 杨文逸 杨艳

——经济学研究导刊 2007年第4期 总第11期

科 技哲学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姓名:刘利洁 学号:1107114156

第五篇:浅析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_张立君

第 26 卷 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26 No.1 Jan 2009

浅析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张立君,杨 妍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 所谓佛教中国化,是指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出于传播的需要而逐步中 国化,最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教两千多年的“中国化”经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内在机制和 发展动力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因此,科学地汲取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有利于促进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利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次飞跃。

[关键词] 佛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 D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02(2009)01-0001-03

佛教中国化是世界文化交融的一个成功案例。一方面,佛 自身的亲和力为基础,它包括对本土文化的亲和力和对深受 教中国化实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使佛 本土文化影响的受众群体的亲和力。第一,在与本土文化相互 教得以在中华大地上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它还丰富和发展 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亲和力。佛教在中国传播伊始,了中国的文化,塑造了中国民众的佛性品格。由此来看,它所 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体系的形成,儒学成为强化封 提供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成功经验对于 建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论,并与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思想相结 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 合产生了“儒学神学化”的现象。中国原生态的宗教—道教,[2]鉴意义。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则以“从生得道,从道得仙,从仙得真,从真得上清”的思想,向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仙道化”转变。此时的佛教以其“无有生,无有长,本无所从 [3]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 来,去亦无所致,欲知佛亦如是”的“空”观迎合了当时思想需 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 求,得以在中国生存。后来佛教又与中国的玄学、儒学相互结 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 合,形成了与儒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在唐宋元明清时期 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1]历史雄辩地证明 更是汲取了中国文化中“向善”、“爱国”、“济世”等积极部分,成了一个事实,若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切实地发挥其真理指 为中华文明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佛教的亲和力 表导作用,就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的“蜕 现在对中国民众吸引力上。对于中国的民众而言,佛教最受 青变”,而这种“蜕变”实现的关键就在于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一、从“佛教中国化”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睐的不是其宗教外壳,而是它的哲学思想。在以儒学的作用 下,“内圣外王”成了先哲们追求的道德境界,“修道成仙,追求 长从佛教和马克思主义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来分析,二生不老”则是中国人对生命质量的渴求。佛教在中国化的过 程者皆属于非中国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因此,仅 从中,将主观、客观世界统一到无区别的“心”,把人类一切活 动、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考虑,它们不具备在中国社 会一切事物都看作寻求解脱的“道法”,主张修心养性,禅定 正生存、发展的条件。但是,通过“中国化”的实现,佛教和马克 思心,“修正业,求解脱”,冥冥之中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相吻 合,主义都成功地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绽放出文明的花朵。从 发内在地使得佛教的哲学思想为民众所接纳。智慧的中国共 产展时间和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通过中国民众佛性品格的 塑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文化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促进 了造,使得佛教文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开创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 新文化交融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充分地对这些前提 条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内涵,以张显出马克思 主件进行分析,可以为现阶段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义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强烈的亲和力。史进程的向前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佛教与马克思主义都属于外来文化的范畴,外 来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实现“二元 文化”的交融,必须经过“中国化”的改造,即在传播过程中,因 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外来文化

其次,本土文化的开放性是实现“中国化”的保证。佛教中 本就是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中国的佛教化,通过 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扬弃作用,寻求到了文化之间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是建立在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开放 性上的。佛教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就提倡内外调和与容纳 首先,外来文化的亲和力是实现“中国化”的基础。相对于 国化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必然。这种“必然”的 根[收稿日期] 2008-11-25

[作者简介] 张立君(1984-),男,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7 级研究生;杨 妍(1984-),女,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 2007 级研究生。

· 1 · 多种信仰,自东晋高僧慧远起,就开始将佛教同儒家的政治伦 落脚点必须是人民的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理和道家的处世哲学协调起来。到宋代初期,佛教主动向儒学 中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木 之本靠近,力图作为儒学不可缺少的补充,则成了宋代佛教依附王 源,水之本源”。法的理论方向。智圆在《闲居编》中曰:“士有履仁义、尽忠孝者 之谓积善也。”把“仁义敦,礼乐作,俾淳风之不坠而名扬于青

二、从“佛教中国化”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 尽管佛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宇宙、世界、历史、人的观 甚至相差甚远,但相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它史”当作一种理想的人格。由于佛教的开放性和中国文化的包 点不尽相同,即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冲 突、容性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得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 们却属于同一范畴,缺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就其理论品格来说,本身就具有一定 相互交融为表象的“二元文化”范畴。无论是在中国发展两 千多的开放性,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西方社会文明加以继承、年的佛教,还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马克思主义,若要在中国 得到

就必须遵循“本土化”的客观规律。这种外来文 化与反思、批判、总结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并以此作为指 充分发展,导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发展 本土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机制。通 过对探索行而有效的“中国化”机制,从而 为马更是体现了与各国文化、实际相结合的要求。自新文化运动 佛教中国化的剖析,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在探寻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阶段的发展给予了有价值的启示。国化进程发展的道路上艰辛摸索,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证 实了一个规律—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坚持中 第一,符号的中国化是逾越“二元文化”之间鸿沟的桥梁。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基本符号,对于佛教来说是实现与中国 在语言、文字上与 国文化所固有的包容性,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不断地与 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佛教产生于印度社会,中国的文化、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中国迥然不同,可以说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 作用,反之则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鸿沟,文化符号的中国化则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开端,也是横 跨

鸿沟的桥梁。译经和格义是佛教中国化重要形 式,最后,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实现“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 “二元文化”点。纵观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两千多年历史,统治阶级的利益需 是判教、创宗、定祖的基础。所谓译经,就是将印度佛教的 经典求无疑是佛教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汉哀帝元寿元年

翻译成汉文,而格义则是学者在研习和传播佛教经典的 时候,(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为始,佛教正式 为便于受众体的理解,以中国文化来比附佛教的概念。通过踏足汉地,此时汉地盛行的谶纬神学已成为巩固政权和夺取 政文字的变化和语境的转化、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使印度 “思权的官方神学,大乘佛教对谶纬神学的补充,为汉朝帝王所 欣然维”向中国“思维”转换,也正是译经和格义在中国的初次 实现,接纳,但是此时的民众对佛教并不是十分了解,而只是把 它当作促成了佛教理论研究的初步兴盛和繁荣。有此可见,在 推进马

[4] 道教的变种,认为“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西晋灭亡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借鉴 中华文后,北部中国陷入了十六国的混战,由于统治者的大 力扶植,佛教明的精髓,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 马克思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史料记载“略而计之,僧尼大 众二百万余,其主义理论,使之更具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寺三万有余”。[5](P202)统治者扶植其发展的目的 在于通过佛教增进南北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形成 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并以此来塑造、争取民众的信仰。自 此,佛教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宗教”,其更多地成为了统 治者的政治工具。南北朝时期的南宋文帝曾与臣下谈论佛教 的社会作用时,认为“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时至唐朝,佛教更以对内能协调统治集团的内 部关系,对外能安抚百姓,而被[6](P341)大加扶植,“铸浮屠,立庙塔,役 无虚岁。”由于佛教发展第二,诠释的中国化是促进“二元文化”相互会通的催化 剂。诠释的中国化是指在译经和格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 化背景和实际情况进行独立的思考,重新对佛教的理论进行 批判,并且以寺院经济为依托,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僧团,通过判教、创宗、定祖的实现,使得佛教发生了质的改变。在保 留部分原始佛教特点外,更多地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因素,加速 了“二元文化”的会通,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发展。自新文 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以毛泽东同志为 始端,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世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文化的首次结合,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改 革俱进、求真务实则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基 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发和世情,在借鉴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加快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文化的融合,实现新的飞跃。

第三,载体的中国化是实现“二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核心。二的速度过快,在某种程度上影响 了统治者的利益,从宋朝起直至明清时期,帝王对佛教的政策 采取的都是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用以解释阶级的不平等、富贵贫贱相差悬殊的原因,对统治阶级非常有利,因而受 到统治者的保护和推广”。[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马克思主 义成了我们国家指导建设、改革的重要的思想法宝,而这个法 宝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实现“中国化”。通过对佛 教中国化的经验进行借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马克思主义正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 编》中阐述的那样“佛教强调因果报应,开放后,新的国情和世情再次产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利后,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人民成为了国家真正的主人,展。因此,在诠释马克思主义时,必须有利于中国的现实国 情中 国化必须以中国统治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实现 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以传播群体和接受群体为核心进行 的,“中国化”的最根本前提。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人民在中华人民 共表现为母体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扬弃,这种“扬弃”作用的关 键取和国中的主人翁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 决于载体中国化。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来分析,最初 到中· 2 ·

途传教的主要是以安世高、支娄迦谶为代表,他们主要是 来自于西域的安息和月支。到了东晋时期,慧远的出现,拉开 总结性的回答。到了隋唐时期,三教合流的景象产生,施行以 了佛教传播载体中国化序幕,与此同时,名士佛学的出现标志 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的前提下复兴佛教的政策,对统一国家 着佛教在中国受众体的转变。到了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盛况 的重建、民族矛盾的缓和、南北文化的交流等诸方面起了积极 产生,在“二元文化”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 的作用,此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根据 教团体,此时产生的禅宗成了影响后世佛教发展的主要流派。

当时的实际情况,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团体开始产生,如天台 宋朝的程朱理学成了影响佛教发展的主要因素,智圆强调“儒 宗、法相宗、禅宗、华严宗、密宗等等,在此时期的实践上更加 释一致”:“夫儒、释者,言异而理贯也,莫不化民,俾迁善远恶 具有中国化的意义。到了宋、明、清时期,佛教在实践过程中更 也。儒教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 多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两宋时期的禅宗,用“忠义心” 来典”。[8]实际是“内佛外儒”,共同治理民众,着重用于儒家的伦 解释作为成佛的基石的菩提心,开辟了佛教爱国主义一途。清代理观念改造佛教的心性思想。清朝末期,佛教成为居士佛教号 末年,为抵制殖民入侵,唤起民族觉醒,以龚自珍、魏源为 代表,召人民起来反抗侵略的精神武器。通过对佛教传播和接受载 发挥佛教的主观战斗精神,宣传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思 想,鼓体中国化的历程进行分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给 动不怕牺牲、团结奋进的宗教热情。居士佛教成为中国近代民予了很有价值的启示:马克思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主革命思想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脱离二者就意味 发展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从毛泽东同志起就 确立了着“中国化”的失败,同时要正确处理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在整个“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1978年以 后,“实的内在矛盾,以中国的国情作为衡量二者关系的标准和基础,结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内得到确立,将马克思 主义与合历史的、具体的要求,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的变 革。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

三、从“佛教中国化”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动力 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汉魏时期,为佛教在中国的初传阶段;第二阶段,在两晋和南 北朝前期,属佛教格义时期;第三阶段,南北朝后期到隋唐时 期,属寻求佛学本义阶段;第四阶段,宋明清时期,佛教全面吸 收容纳中国哲学,趋于世俗化时期。对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佛教的内容在“中国化”的实践中不断地 认识[N].2008,7.的几点学习体会和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对“中国化”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发 展,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

得到丰富和发展。佛教在中国初传的时期,被视作老庄玄学的 [2]裴松之注引.三国志(.卷30)〈魏略·西戎传〉[M].补充,其经典理论多被加入了谶纬神学的概念。时至两晋南北 [3]魏书·释老志·元遥传[M].[4]高僧传·初集卷朝时期,玄学之风再起,其主要的议题是对于人的内心和外部 7[M].[5]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M].人民出版社.世界问题的探求,佛教的般若的思想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以佛 [6]道藏要籍选刊[M](.第十册).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僧肇等高僧为代表,根据佛教的理论 [7]弘明集(卷一)[M].[8]闲居编(卷一九)〈中庸子传与中国的儒道文化著书立说,如僧肇,著《肇论》将《庄》学同 上〉[M].《维摩》的般若观点相融会,对当时的玄学和佛学的结合做了

(责任编辑:王 伟)

Analysis of Buddhism in China on Marxism in China Inspiration

Zhang Li-jun,Yang Ya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China,110034)

Abstract:The so-called Buddhism in China,Buddhism in China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due to the impac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pread out gradually to the needs of China,the final form of Buddh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uddhism 2,000 years of“China”in the experience of Marxism in China’s precondition for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and the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and other aspects of Marxism in China has provided valuable inspiration.Therefore,the science of Buddhism in China to learn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Marxism in China’s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s leap forward again.Key words:Buddhism;Marxism;China;inspiration

· 3 ·

下载《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尤其马克思主义在阐述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在文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观点凝练 ⒈ 发展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 ① 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②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五篇范文)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 要: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这既深刻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摘要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犹如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双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在适度的......

    易经对教学的支撑

    易经对教学的支撑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心随境转是凡夫”,我,凡夫卒子,自然手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心理的影响。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配合老师,听得专注,津津有味,心理很有成就感,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姓名:### #####学院: ##############班级:###########日期: ################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高三时对政治的疯狂背诵,所以现在学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

    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时代在不断进步,思想也在不断解放。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俄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发展是有用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