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在文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观点凝练
⒈ 发展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
① 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②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有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原理内容:
①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的考验。⒊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①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③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积极的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求我们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⒋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①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②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文学延伸 1.成语故事
(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蕴含哲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蕴含哲理: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蕴含哲理:事物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种树要十年以上才能成材,教育后代耍更长的时间,百年以上才能培育出
一、两代优秀的人才。这里其实我们要重视教育,及早抓教育,要有量变的准备,才有质变的结果。(4)田忌赛马;朝三暮四
蕴含哲理:量变引起质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 具体分析“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的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以二胜一负取得了胜利。
这则故事包含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哲学道理。唯物辩证认为,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尺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杨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取胜利。
2.哲思故事
(1)楚人过河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简要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河水时涨时落,不断变化,人的认识也应随之变化,绝不能停滞不前、头脑僵化。否则必定会碰钉子。
(2)“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
“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
[简要分析]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或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
(3)“笨人吃饼”和“愚人吃盐”
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做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简要分析“]愚人吃盐”是不懂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笨人吃饼”则是不懂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子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子的作用,最后的那半个饼子只不过是由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关节点。它们都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智者智言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三国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哲学分析】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3)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4)荀子在《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哲学分析】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积累一定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哲学分析】孔子的第一句话强调了内因的作用(应自觉看齐或自我反省),第二句话则强调了外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即习相远)。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把二者结合起来。
(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哲学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欲速则不达”体现了这一道理。
(9)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哲学分析】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河流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他用这句话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住。”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扩展比较】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认为,一切事物都不停变化的,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相对主义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它一方面承认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一方面又指出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离开了静止,运动就找不到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在运动,这就必然导致不可知论。
4.诗词歌赋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哲思诗韵】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或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哲思诗韵】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哲思诗韵】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指遇到了困难,一筹莫展,这表明了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味着眼前一亮、想到了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千古名句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白头吟》)
【哲思诗韵】这句诗对仗工整,运用叠词,表达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哲理,即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5)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唐元稹《蚁》)
【哲思诗韵】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6)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宋杨万里《读<陈蕃传>》)
【哲思诗韵】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教导我们远大理想要从小事做起,即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篇: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背诵原理和方法论:
1、发展的普遍性:
① 自然界是发展的。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法论: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僵化、静止的观点。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总趋势)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⑴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
①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⑵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反对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第三篇: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1、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是: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前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第三步,于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坚持了()
A.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联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2011年南京模拟)2011年6月12日,首届广西青少年读书节开幕。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静思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减,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告诫人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抓住机遇 6.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7、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防微杜渐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
A.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近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 ②量变超过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事物必然发生质变
③只要事物发生量变,就必然引起质变 ④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成语与“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B.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C.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D.审时度势 趋利避害 11.古语云:“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从哲学上看,这警示我们()A.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3.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5.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表示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6.与“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体现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第四篇: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兴义中学
陈国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运动与物质(2)运动与静止(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4)发展的实质(5)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理解: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4)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2)深刻理解国家各大政方针
二、【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4、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明确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四、【方法】:
讨论、讲述、尝试记忆、结构图记忆 导入新课:
讲台上游走15秒,提起学生注意力,以孙宇威事例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观点中,发展观是重要的一个板块,(08年考了“驼峰路线”,10年考了国内企业的逆势而上,都是用内外因分析)今天我们把散乱的发展观知识作一个整理。教学互动、学生参与,以红色衣服的同学为主,进行分组提问。(打乱发展观前后顺序、以学生回答为主线展开讨论)
1、物质和运动
点到为止,学生获知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运动物质不能存在即可。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分析清楚为什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即可,指出世界唯一不动的就是动,引入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的哲学命题,不能两次进入河流上因为运动的绝对性,能够进入运动的河流是因为有相对静止的状态。
3、发展的实质
让同学对比老师、杨校长、同学之间谁新谁旧,引出发展的实质及判断新旧的正确和错误标准。
4、发展的原因
讨论后产生因果关系原理及方法要求。观音“自己救自己”、“二战死囚被吓死”、“就业的 思考”、“中国企业在危机中如何生存”、“分析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内外因。
5、发展的状态
理解量质变的关系和方法要求,“愚人吃盐”、“笨人吃饼”、“天下大事,比作于细”、“学习如春起之和,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思考:事物的变化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质变上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上新事物的产生,因此,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6、发展的趋势
一路顺风和人生的荆棘密布都是只看见了一个方面,不符合事物前进新和曲折性关系原理,明确个人和国家出现的困难和麻烦上暂时的,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但必须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课堂探究:(1)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3)简要回答怎样正确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4)“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5)“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堂练习: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
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本课小结:从整体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即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讲述了发展的实质,原因、状态和趋势。
第五篇: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大角度题目(4大点:特点、实质、趋势+途径、状态)——大角度入手;三步走
如下:3W题型各一例
例
1、(15分)(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答案:
(1)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4)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5)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
物的飞跃和发展。
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15分)例
2、此题注意:第一问问原因,应侧重答世界观;第二问问怎么办,则应侧重答方法论,为以防万一,仍坚持三步走原则。
(9分)(探究题)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好高骛远,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都是没有用的。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辩证法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4分)
(2)假如你是个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5分)
答案:
(1)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存在缺乏社会经验,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和缺陷。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这些都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失败。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量的积累,导致创业失败。(4分)
(2)①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促使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②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水平。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5分)
二、小角度题目较少,遇到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