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含5篇)

时间:2019-05-14 15: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第一篇: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学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

学史》期中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

1、春秋之“国史”

2、《春秋》

3、《左传》

4、《战国策》

5、《竹书纪年》

6、《吕氏春秋》

7、《汉书》

8、班昭

二、简答:

1、什么是史学史?史学史的任务是什么? 2、20世纪初期“新史学”共同的特点?

3、简述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三、论述题:

论述《史记》之特点。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三国志》

《华阳国志》

《史通》

《南史》

会 要

《续资治通鉴长编》

《日知录》

“史 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2、章学诚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唐修《晋书》的特点。

2、试述中国古代类书的代表作及其主要价值。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三国志》《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尊魏为正统。《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宋文帝时命裴松之为之做注。注文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裴松之的注文应当作正文来读,同时裴注也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

《华阳国志》中国现存最早而又基本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书。作者是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公元二九一-三六一)。《华阳国志》成书于公元355年之前,记载了中国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之远古典籍、神话、传说、沿革、地理、风土及人物史事。其时间则从上古直到东晋初年,即所谓“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全书共十余万字,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等十二卷。《史通》《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提出了史学应具有才、学、识。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史》唐朝李延寿撰,正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作者李延寿,其父李大师认为南北朝诸国史书既多重复,而又相互抵毁,他决心改写成一部通史,所撰末毕而死。延寿“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周、隋)五代旧事所未见,因子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唐太宗时,他参与纂修《晋书》和《隋书》十志,“因此遍得披寻”,亲自抄写八书,本纪依《史记》体裁,以次联贯。并从八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凡八代,为《北史》、《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于显庆四年(659年)送呈。南北史和一般断代史不同,它接近于通史。篇目次序,大体按皇朝先后,在宗室传之后,继之以诸臣传,在文苑、儒林等类传中,把南方四朝的人物综合为一篇。另外,就家系方面说,南北史确是通史,诸臣传一般都将其子孙附载于一传,以致从表面看来,诸臣传目大多是宋人,至陈为最少。

会要会要,记载历代各项经济、典章制度的史书,内容除法令制度以外,兼叙史实。创始于中国唐代苏冕所撰自唐高祖至德宗九朝《会要》,后杨绍复等续撰德宗至宣宗事,宋王溥增补至唐末,合成《唐会要》。王溥还撰有《五代会要》,宋代有官修的本朝会要,原书已佚,今存《宋会要辑稿》。此外,又有后人补撰的前代会要,如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东汉会要》、清杨晨《三国会要》、孙楷《秦会要》、龙文彬《明会要》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原本980卷,今存520卷。作者李焘。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168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征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记载不同者,则两存其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全书32卷,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史 德”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上,从皇朝并立到隋唐统一,门阀地主政治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皇朝史、地方史、谱学之书的撰述。

二、民族关系上,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撰述的内容,促进了民族史的撰述。

三、思想上,“天下一家”的观念。促进了对于多民族国家之历史的自觉意识。

四、对外关系上,中外交流的发展,佛教的传播。推动了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五、皇朝重视官书的撰述。官修史书成就卓著。

六、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1、提出“六经皆史”说,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批评了当时脱离实际的考据学。

2、在历史编纂学方面。

(1)主张史家必须有“史德”。在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论”的基础上,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够,应增补“史德”,即所谓“著述者之心术”。

(2)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所谓“撰述”,相当于论著;“记注”相当于史料。

(3)赞同编写通史,贬抑断代史。

3、在方志方面。致力于地方志的倡导和纂修,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主修过《永清县志》、《和州志》等。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书》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排除了旧史志中的一些杂乱项目。如王隐《晋书》有《瑞异志》,何法盛《晋中兴书》有《鬼神录》,其后,沈约《宋书》有《符瑞志》,肖子显《齐书》有《祥瑞志》,魏收《魏书》有《灵征志》都是记录帝皇的端应、荒诞之甚,这是和《五行志》记录若干天灾情况不相同的。新修晋书没有沿袭这种作法,自此以后,历代正史再不立符瑞篇了,这自然是一大进步。

第二,《晋书》有《食货志》,这是除《魏书》而外整个魏晋南北朝正史中仅有的。它除了记载晋代的重要经济情况而外,由于《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无《食货志》,所以往往上溯东汉、三国史事以资补充。例如曹魏邓艾的屯田和西晋的户调式、占田、课田等等都赖以保留至今。自《晋书》补写《食货志》后,历代正史,除《新五代史》外,都设立了此志。

第三,《晋书》设载记三十卷,记录西晋灭亡前后,在华北和四方所立诸王国的历史,计前赵三卷,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各四卷,成汉、后燕、南燕各二卷,南凉、北凉、后凉、夏各一卷,西秦与北燕合为一卷。此外,汉人张轨的前凉、李暠的西凉作为列传,不在载记之列。《史通》说它“兼引伪史十六国书”即是就载记而言。载记这一体裁,东汉人班固撰新市、平林、公孙述事即有此名,说明载记乃是承认各国独立地位的。《晋书》以前,不少旧晋书记北方诸王国史,文既简略,且多错误。《宋书》、《南齐书》所收《魏虏传》也是语焉不详。

2、试述中国古代类书的代表作及其主要价值。

中国古代的类书,一般认为始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时(220~222)刘劭、王象等编撰的《皇览》(宋代已佚)。以后历代均有纂修。如南朝梁刘杳编撰的《寿光书苑》、刘孝标编撰的《类苑》、徐勉领修的《华林遍略》、北齐后主时纂修的 《修文殿御览》等类书大都仿效 《皇览》“包括群言、区分义别”、“随类相从”的体例。这些类书大都亡佚。

现存较早的类书有隋末唐初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唐高祖武德年间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唐玄宗时徐坚等编撰的《初学记》、唐中期白居易编撰的《白氏六帖 》(南宋时将此书与南宋孔传编撰的《孔氏六帖》混合刻成一 书,题名《唐宋白孔六帖》,简称《白孔六帖》)等。其体例大都已越出以前类书的“类事”陈规,尤其是《艺文类聚》,开创了“事居其前,文列于后”的新体制。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宋真宗时王钦若、杨亿等编撰的《册府元龟》、南宋王应麟编撰的《玉海》等,卷帙更趋浩富,体例日臻完备。明成祖永乐年间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康熙末年雍正初年陈梦雷等主持纂修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达到了古代类书编纂的高峰。

类书一般采用分类编排。先划分成若干大的部类。例如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通常设帝王、后妃、职官、州郡、政理、产业、人、礼、乐等部;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一般设居处、服饰、器物、珍宝等部。在每个大部类中,再分若干小类,每小类下先录书名,再录材料,并注明出处;材料按原书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也有的类书按韵编排。中国古代类书对于历史与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保存资料 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由于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往能再现图书内容。如《太平广记》中引用古书达500多种,多数已失传,许多珍贵资料正是由于《太平广记》的引用而得以保存。由于在流传和翻刻中容易形成讹误,利用类书中保留的原始文献,也有助于校勘异文。如鲁迅曾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校勘《稽康集》。

(2)查考资料 类书按类编排,非常方便查考有关资料。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类书中收录了历代的小说、诗文作品,有助于查找文学方面的资料。《古今图书集成》等综合性类书汇集各专题方面的资料,类似于百科辞典,从中可查找到事物起源、诗文典故、诗词文句、名物制度等资料。近年来新编的一些类书,汇集古今书籍中的资料,同样方便读者查找资料。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年鉴学派的基本情况: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共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后屡经更名,并于1946年定名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发展过程:第一代,费弗尔和布洛赫是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授时创办《年鉴》杂志的,正是在那里,他们在学术上受到其他社会科学家的鼓励,是他们主张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重要原因。在他们那里,历史不再是政治史,而是社会的历史,是“总体史”。在费弗尔所著《为历史而战》中,基本表明了他们的主张:重理论、重解释、重综合。这些都为第二代乃至以后的年鉴派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方向。第二代: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第一代年鉴派史学家的努力,布洛赫又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德军枪杀,但这一基本方向却在战后为第二代年鉴派史学家所遵循。其标志不仅是作为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心的高 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建立和《年鉴》领导班子的改组,更重要的是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一书的出版,提出了关于三种历史时段(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设想,成为年鉴派在历史认识论上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心态史学和计量史学成为年鉴派的另两项突出成就,伏维尔、阿里埃斯、芒德鲁等是前者的专家,而菲雷、肖努等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第三代: 到1969年,《年鉴》杂志的领导班子再次改组,这标志着该学派进入第三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勒高夫、埃马努埃尔·勒华·拉迪里、马克·费罗等人。他们不仅继续发展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力倡导与人类学的对话。他们不再象第一代那样排斥政治史、人物研究,轻视描述,也不同意第二代那样专注于几乎静止的长时段因素的做法,但却仍然倡导总体史,倡导跨学科合作。第四代: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年鉴学派的意义:年鉴学派出现的意义在于传统史学中历史的那种一成不变的节奏已经被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三种节奏所取代,而在这三种时间中,尤其突出社会时间的重要性.“全面的历史”也就是一种“整体的历史”,它强调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是在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中得以体现的。要反映出这个“整体”,要反映出其内部的结构-功能关系,因果性的思维逻辑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共时性的”,与传统史学的那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摈弃传统史学的观念和方法,就十分合乎逻辑。但“共时性”的研究需要一个相对静止的操作平台,“社会时间”扮演了这个角色。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地理时间变化较快,这使其能体现历史的流变性质;另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个人时间变化又较慢,这又使其能满足“整体历史学”所要求的“共时性”研究取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期末考试试卷 B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七略》

《十六国春秋辑补》

《佛国记》

《颜氏家训》

《元和姓纂》

《南史》

《明儒学案》

史 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后汉书》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2、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史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七略》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汉代官府藏书目录。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刘向等人校勘政府藏书,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别录》一书。刘向之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所以《七略》实际上分为六大类。《七略》对其后的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原书唐末佚失,清代姚振宗等人有辑本。

《十六国春秋辑补》《十六国春秋辑补》一百卷 清汤球辑。他以上述《十六国春秋》为底本,以《晋书·载记》和各种类书中所引之文补足。由于类书引文多有删节,汤氏为了化零为整,使之联缀成篇,往往将一些并无必然联系的文字渗入其中,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是书所辑大多注明出处,但个别有注错了的。总的说来,辑是书用力甚勤,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参考书。

《佛国记》《佛国记》:又称《高僧法显传》、《法显传》、《高僧传》、《历游天竺记传》。一卷。东晋僧法显记。本书是法显大师自记经西域至印度诸国求法的经过历程,为我国僧侣西行印度求法记传中,现存最古的典籍。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同为中古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有关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对子孙进行告诫的古书,分为七卷,二十篇。颜之推原籍琅邪临沂,先祖在东晋时渡江,定居在建康。在后来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萧绎在江陵自立,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攻陷了江陵,颜之推被俘,后来在北齐任官。此后在北周和隋任职。他的《颜氏家训》是在隋灭陈,即公元589年之后完成的。颜之推士族出身,受儒家礼法影响,也信仰佛教。他博学多才,阅历异常丰富,这是他书中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书中虽然有些观点陈旧,但也有很多涉及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内容和议论,史料价值很高。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元和七年(812)成书。作者林宝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曾与崔郾等共同审定《格后敕》,并参与修撰《德宗实录》和《皇唐玉牒》。该书详载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于古姓氏书颇多征引,保存了一些佚书的片段。原书体例以皇族李氏为首,然后按四声韵部分系姓氏。原书久已失传,清乾隆间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再用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补缺,重新分为18卷,此为《四库》辑本。清孙星衍、洪莹及近人罗振玉都做过校补。此后岑仲勉又重行校勘,写成《元和姓纂四校记》。该书晚出,后来居上,功力最深,收获也最大。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正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作者李延寿,其父李大师认为南北朝诸国史书既多重复,而又相互抵毁,他决心改写成一部通史,所撰末毕而死。延寿“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周、隋)五代旧事所未见,因子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唐太宗时,他参与纂修《晋书》和《隋书》十志,“因此遍得 披寻”,亲自抄写八书,本纪依《史记》体裁,以次联贯。并从八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凡八代,为《北史》、《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于显庆四年(659年)送呈。南北史和一般断代史不同,它接近于通史。篇目次序,大体按皇朝先后,在宗室传之后,继之以诸臣传,在文苑、儒林等类传中,把南方四朝的人物综合为一篇。另外,就家系方面说,南北史确是通史,诸臣传一般都将其子孙附载于一传,以致从表面看来,诸臣传目大多是宋人,至陈为最少。

《明儒学案》《明儒学案》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料专著。全书62卷,把明代214名学者按时代顺序,分各个学派组织起来。成立了19个学案。大致分三时期:初期叙程朱之学和陆学,中期重点叙王学;末期立“东林”、“蕺山”两学案;另有“诸儒学案”,叙不属任何学派的方孝孺等43人。其编次的顺序是:每一学案前,附有小序一篇。简述这一学派的源流和宗旨。接着是学者的评传,对各人生平经历、著作情况、学术思想及学术传授,作扼要述评。评传之后是学者本人著作节录或语录选辑。黄宗羲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完善的学术史,更重要的还在于创立了一种新史体,即学案体。

史德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上,从皇朝并立到隋唐统一,门阀地主政治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皇朝史、地方史、谱学之书的撰述。

二、民族关系上,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撰述的内容,促进了民族史的撰述。

三、思想上,“天下一家”的观念。促进了对于多民族国家之历史的自觉意识。

四、对外关系上,中外交流的发展,佛教的传播。推动了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五、皇朝重视官书的撰述。官修史书成就卓著。

六、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1、提出“六经皆史”说,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批评了当时脱离实际的考据学。

2、在历史编纂学方面。

(1)主张史家必须有“史德”。在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论”的基础上,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够,应增补“史德”,即所谓“著述者之心术”。

(2)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所谓“撰述”,相当于论著;“记注”相当于史料。

(3)赞同编写通史,贬抑断代史。

3、在方志方面。致力于地方志的倡导和纂修,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主修过《永清县志》、《和州志》等。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后汉书》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论赞占重要地位。范晔是统治阶级一员,编史是为当时政治服务,他说:“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之得失。”他在论述写《后汉书》的体裁时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述之。”所谓“事”,就是历史事实,“义”,就是政治观点,用纪传体写历史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这种思想充分流露在《后汉书》论、赞、序之中。对人物、事件,提出他的看法。

第二,注重文艺。《狱中与诸甥侄书》说:“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又说:“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范氏写《后汉书》,主要以《东观汉纪》和华峤《汉后书》为蓝本,并采用其他《后汉书》的内容。范自称:“天下之奇作”,后人对范氏《后汉书》多加赞扬。刘知几说:“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又说:“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后人以范氏《后汉书》代替了《东观汉纪》的地位,列为“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之一。这些赞扬主要是从文字上衡量,从内容看。也适合了统治阶级的要求,因而《后汉书》得到史家的赞扬。但从史籍方面去考察,有些记载颇嫌简陋。

第三,体例有所创新。以前的“正史”,只有后纪的本纪,而一般妇女没有地位,范氏受刘向《列女传》的影响,特立《列女传》,才行高秀者,给立传。如记有班昭的事迹。也有赵援姜(盛道妻)的事迹,为掩护丈夫而自己却不惜牺牲。还有蔡文姬事迹。范氏又创立《文苑列传》。在封建社会,重“德”,轻文,《史记》、《汉书》为个别文学家作传,还不敢把“文学”和“儒林”并列。自汉以后,文学有了很大发展,范晔把握这种趋势,故创《文苑列传》。范氏还创立《宦者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党锢列传》、《逸民列传》。这样写法,反映了历史的变化和时代的特点。《方术列传》,比较客观地叙述科学家的事迹。对《独行》、《逸民》列传,则歌颂了统治阶级中较为正直的人。王鸣盛称赞道:“宰相无多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惟尊独行。””在这种“以类相从”的人物传记之中,有时不受时间先后的限制。如王充、王符、仲长统等,都是东汉的思想家和著述家,便合为一卷。《后汉书》还新增《舆服志》、《百官志》。《舆服志》以记封建等级制度的车、服沿革和样式,《百官志》记载东汉分官设职情况。

第四,有进步观点。如张衡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范氏不列入《文苑传》,而另立《张衡列传》。在文章里,既表扬了张衡在文学上的成就,又推祟了他的技艺,打破了前人重德轻艺的旧传统。又如在《逸民》列传中,记述汉阴老父,面对尚书郎张温,痛斥汉桓帝: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又说:“天下乱而立天子耶?„„昔之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这都显示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权的形象。

《后汉书》也有一些缺点,如他虽不信有鬼神,主张无神论,但书中还不能完全去掉迷信的记载。同时,范氏把著名的医学家华佗、郭玉和方士阴阳占的人物并列,也是不妥当的。至于不立《食货志》,以致遗漏一代重大经济制度。又无《艺文志》,遗漏了重要的文化史资料。

2、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史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排除了旧史志中的一些杂乱项目。如王隐《晋书》有《瑞异志》,何 法盛《晋中兴书》有《鬼神录》,其后,沈约《宋书》有《符瑞志》,肖子显《齐书》有《祥瑞志》,魏收《魏书》有《灵征志》都是记录帝皇的端应、荒诞之甚,这是和《五行志》记录若干天灾情况不相同的。新修晋书没有沿袭这种作法,自此以后,历代正史再不立符瑞篇了,这自然是一大进步。

第二,《晋书》有《食货志》,这是除《魏书》而外整个魏晋南北朝正史中仅有的。它除了记载晋代的重要经济情况而外,由于《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无《食货志》,所以往往上溯东汉、三国史事以资补充。例如曹魏邓艾的屯田和西晋的户调式、占田、课田等等都赖以保留至今。自《晋书》补写《食货志》后,历代正史,除《新五代史》外,都设立了此志。

第三,《晋书》设载记三十卷,记录西晋灭亡前后,在华北和四方所立诸王国的历史,计前赵三卷,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各四卷,成汉、后燕、南燕各二卷,南凉、北凉、后凉、夏各一卷,西秦与北燕合为一卷。此外,汉人张轨的前凉、李暠的西凉作为列传,不在载记之列。《史通》说它“兼引伪史十六国书”即是就载记而言。载记这一体裁,东汉人班固撰新市、平林、公孙述事即有此名,说明载记乃是承认各国独立地位的。《晋书》以前,不少旧晋书记北方诸王国史,文既简略,且多错误。《宋书》、《南齐书》所收《魏虏传》也是语焉不详。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年鉴学派的基本情况: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共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后屡经更名,并于1946年定名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发展过程:第一代,费弗尔和布洛赫是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授时创办《年鉴》杂志的,正是在那里,他们在学术上受到其他社会科学家的鼓励,是他们主张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重要原因。在他们那里,历史不再是政治史,而是社会的历史,是“总体史”。在费弗尔所著《为历史而战》中,基本表明了他们的主张:重理论、重解释、重综合。这些都为第二代乃至以后的年鉴派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方向。第二代: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第一代年鉴派史学家的努力,布洛赫又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德军枪杀,但这一基本方向却在战后为第二代年鉴派史学家所遵循。其标志不仅是作为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心的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建立和《年鉴》领导班子的改组,更重要的是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一书的出版,提出了关于三种历史时段(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设想,成为年鉴派在历史认识论上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心态史学和计量史学成为年鉴派的另两项突出成就,伏维尔、阿里埃斯、芒德鲁等是前者的专家,而菲雷、肖努等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第三代: 到1969年,《年鉴》杂志的领导班子再次改组,这标志着该学派进入第三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勒高夫、埃马努埃尔·勒华·拉迪里、马克·费罗等人。他们不仅继续发展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力倡导与人类学的对话。他们不再象第一代那样排斥政治史、人物研究,轻视描述,也不同意第二代那样专注于几乎静止的长时段因素的做法,但却仍然倡导总体史,倡导跨学科合作。第四代: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 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年鉴学派的意义:年鉴学派出现的意义在于传统史学中历史的那种一成不变的节奏已经被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三种节奏所取代,而在这三种时间中,尤其突出社会时间的重要性.“全面的历史”也就是一种“整体的历史”,它强调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是在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中得以体现的。要反映出这个“整体”,要反映出其内部的结构-功能关系,因果性的思维逻辑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共时性的”,与传统史学的那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摈弃传统史学的观念和方法,就十分合乎逻辑。但“共时性”的研究需要一个相对静止的操作平台,“社会时间”扮演了这个角色。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地理时间变化较快,这使其能体现历史的流变性质;另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个人时间变化又较慢,这又使其能满足“整体历史学”所要求的“共时性”研究取向。

第二篇: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分析论文

李根蟠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他通过与同行的交往,了解到在渝东从事本地区盐业史研究的刘卫国同志,未进大学校门学习历史学的专业,是一位长期从事本地区盐业工作的实际工作者,但经过长期的实际观察、探索,掌握了“由当今存在的历史遗存去认识历史”的研究方法。李教授对其研究成果充分肯定,赞扬他“取得了渝东盐业史研究的新突破”,本文即以此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阐发其研究方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李教授的文章由具体而抽象,写得很有理论色彩,指出历史研究不仅要重视由历史文献或考古资料出发,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还应当重视依据历史遗存(包括现存的习俗、技艺、谣谚、信仰等)去逆向认识历史的研究方法。文章中指出,“如果说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的话,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迹则以活态的形式存在。由于它是活生生的过程,故具有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弥补固有的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的不足”。同时,正如马克思所形象概括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因此,考察处于较高形态发展阶段的事物即为考察处于较低形态事物的“钥匙”。本文依据这一理论思维逻辑向我们展现了: 刘卫国同志没有盲从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而是以现实情况检验其可靠性和可信度。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深入观察,使他对“四川井盐业始于秦末李冰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的成说产生怀疑,经过执着的努力,终于揭开渝东盐业历史之真相。他对渝东地区400 余口古盐井进行长期的观察,把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盐井区分为原始井、雏形井、过渡井、人工井四种基本类型,它们是依次演进的系列,而前三者本质上都是盐泉,只有最后一类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井。他又深入分析影响盐井演进的地理和历史因素,探讨不同的地理环境如何造成分布各地的盐井呈现各种类型,并论证推动演变的动力则是洪水。作者充分肯定刘卫国立足现实以考察历史的思路和方法,认为他“成功地揭示了渝东地区自然盐泉向人工盐井演进的规律,这在盐史研究中无疑是一种创新”。因此刘卫国的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表明,通过考察现实来认识历史,确实是治史的一把金钥匙,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在中国现代史坛,有一批出色的学者,他们高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其精神实质,并运用来指导研究中国历史,努力探究有关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社会发展道路的大问题,建树卓著,他们的理论成就是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对于发展新世纪史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宁可教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一生著述丰富,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晚年完成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一书尤其受到重视。刘玉峰教授是宁先生的高足,志在传承、发扬老师的学术,本人在隋唐史、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相继出版了学术佳作,并撰有《宁可先生访谈录》(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2012 年第1期)。这次他应本专栏约稿撰成此文,堪称是精心总结、提炼宁可先生学术“主旨”的难得之作。作者总结说,宁可先生晚年强调,“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体制特征的问题,是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一个根本问题”,围绕这个中心和根本问题,宁先生研究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构成及特点、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发展、封建经济基础上国家政治体制的产生形成及其作用、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其研究是逐层递进又系统深刻的。本文即以此作为大纲要目,阐述宁先生的理论体系及其开拓性意义。作者对于构成宁先生“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学说体系的几个主要理论构件,又都有逻辑清晰的扼要论述。仅举两例。(一)关于作为“封建生产力的基础和主干的个体小农”,它具有: 集约化农业,精耕细作;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剩余产品率低,发展缓慢;一个个小家庭是脆弱的,但就全社会而言,它又是稳定的、可以不断地再生再现,从而形成中国封建社会牢固的、长期不变的基础;……一共六项特点,全面讲出小农经济的实质。(二)宁先生关于“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发展”的理论,本文作者总结为三项:封建经济的运转有小的和大的两个循环,前者为农村范围内产品自行消费、然后进行简单再生产,后者为全国范围内涉及城乡以及农工商业和封建国家的大规模循环;商品经济是整个封建经济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驱动力;奢侈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对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十分恶劣的消极影响。显然,这三项对于认识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特点都有关键性意义。作者又着力发掘和阐发宁先生运用辩证分析的观点、动态发展的观点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而得出的具有理论光辉的成果。如,分析在分散的、独立的小农经济和地主经济基础上,必然要形成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论述由于中国和西欧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中西封建社会不同的生产力特点和不同的封建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在西欧形成了封建领主制,在中国则形成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前期曾起到进步作用,但到了后期,成了没落的制度,其消极和反动的作用越来越增多。读着本文作者的论述,感到有理有据、切中肯綮。在当前,如何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已成为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这个角度看,刘教授这篇系统总结宁可先生学术“主旨”的文章,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

中国历史演进的内涵极为丰富、宽广,总结历史理论问题大有可为,至诚期望更多的专家学者撰文赐稿,共同推进历史理论领域的繁荣发展!

第三篇:历史学二级学科介绍: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历史学二级学科介绍: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外国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共 13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B)、辽宁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运城中公教育

本文转自运城中公网。————————————————————————————-百度文库

第四篇:高中史学理论系列(二)史证与史论(模版)

第三单元

史证与史论

导语

史证,是介于史料与史实之间、史实与史论之间的重要环节。证即论证。史证过程,既包括在史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史证方法,认定史料的过程,即“史由证来”的过程; 也包括在一定的史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史学理论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归纳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历史规律的过程,即“论从史出”的过程。高中生首先需要认识“史由证来”的过程,本单元所要讲述的史证主要也是指“史由证来”。史证,在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学生学习和认识 历史过程中的承启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史证是人们进行历史认识活动的重要环节。

教学建议

认识史证在史料与史实之间、史实与史论之间的重要作用,认识史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通过对高考题 的研究,学习运用基本的史证方法,重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部分过程。

第一节

史证过程 课前提示

史证过程,是指在史料的基础上,认定出史实的过程。有些事实认定的过程很漫长,更有些至今仍无定论。认识“史由证来”的一般过程和其中的具体方法。

“史由证来”的过程严谨细致、漫长悠远,有些史料因为有了新近的考研发现才被最终认定,而有些史实终因史料的缺失至今仍在纷繁的认定过程中。比如,曹操死后下葬于何地这一史实的认定,以往虽有疑似曹操墓的发现,其中也有疑似曹操遗物的发掘,但终因史料的缺失与不足而无法认定成史实。2009年,河南安阳高穴村的古墓中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提手一个各)虎大戟”石牌等 考古文物,历史学家们最初认定此处为曹操墓所在。但随着墓中其它时间约在唐朝时的文物的出土,该墓是否为曹操墓又受 到了质疑。这说明了史证过程的复杂性。

一、证据要有真实性

历史学最重要的属性是追求真实,史论的正确以史实的真实为基础史实的真实又以史料的正被为基础。“史由证来”的过程必然从判定史料的真实性开始。针对单一史料,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正真实性进行判定。

1、史料的形式

第一单元中已经介绍过史料按其形式可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随着近现代录音、摄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进步,音视频史料成为史实的全新形式。相对而言,实物史料的真实性最佳,文字史料、口述史料的真实性较次。

2、史料的制作者

依据史料形式,史料的制作者相应的有文字史料的编著者、实物史料的制造者、口述史料的讲述者、音视频史料的录制者。相对而言,无意为之的史料制作者会留下更多的真实信息,因为他们没有隐瞒客观真实的故意。如果是有意为之的史料制作者,那要看他是否经过历史学的专业训练,是否具有历史学家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准。如果是,史料真实的可能性就大。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一般就被认为是信史

3、史料本身含有的信息

不同的史料含有的信息各不相同、复杂多样,需要具体分析。比如,在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 第三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史实描述:“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网加工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这一史实的认定就直接利用了古代文献《后汉书 蔡伦传》中的信息。《后汉书》的编著者滑 必要为蔡伦歌功,可以认定其记录的信息本身是真实的。

二、证据要有全面性

史料的认定过程常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其原因不利利益的驱动立场的不同,导致人们戴着有色的眼镜搜集只有利于己方的史料。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为争夺某一名人的家乡为本地而大打宣传战。从史证过程的角度分析,这些地方政府所搜集的史料往往只是片言只语,甚至是孤证。这样的史证过程是不科学的,是违背历史学的真义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握证据的全面性。

1、史料多多益善

为了认定某一史实的成立,史料自然是多多益善。史料越多,史实就越容易认定出来,成为铁板钉钉的史实。比如,认定“清初政府强令汉人剃发蓄辫”这一史实,其证据不可谓不多,其认定的史实是确凿无疑的。史料的年代越是久远,搜集越是不易,认定也更困难,甚至成为无法解开的迷题。

2、“二重证据法”

当证据较少时,至少要保证不同类型的史料各有一例。王国维提倡“二重证据法”的原因就在于此,“重”可用类型理解,一为“纸上之材料”,一为“地下之新材料。”通过两者相互印证,认定某一史实成立。利用“二重证据法”认定史实的成功典例是“中国历史上确有’商’朝”的认定。“纸上之材料”如司马迁《史记》中,早有商朝的记载,但苦于没有“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虽然中国史家坚信中国历史上确有商朝,但终没有得到国际史学界的广泛认可。发现甲骨文后,“二重证据”都已齐备,“中国历史上确有’商’朝”这一史实才算认定成功。依据第一单元对史料的分类,还可以由“二重证据法”推演出“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

3、“孤证不立”

不管是文字史料还是实物史料,也不管该史料的真实性多高,只要是孤证,就不能认定某一史料的成立。这是史证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前文所说的很多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的宣传大战就违背了这一原则,其得出的史实是不能成立的。比如,1965年在湖北江陵马山一个墓中,出土了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书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是真实史料无疑。该剑是此墓中唯一的一件越王之物,即孤证,如果违背孤证不立的原则,该墓可能就被认定为越王墓。而历史学家们依据其他实物史料后,综合认定该墓是一座楚国贵州墓。

三、论证要有逻辑性

史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得到确认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从史料到史实的推理与认定。推理必须符合逻辑的一般原则,尽量避免犯一些逻辑错误。

1、错把条件当充分条件

史料只有作为充分或充要条件,其推理得出的史实才合乎逻辑。有时人们容易将必要条件错当充分条件,从而得出逻辑上无法成立的史实。比如《后汉书 蔡伦传》中的记载,该史料可以作为“蔡伦造”蔡候纸””史实的充分条件,史实成立。但该史料却不可以作为“革伦发明纸”史实的充分条件,充其量只是必要条件。史实的充分条件应该是蔡伦会造纸且蔡伦之前无人会造纸。而蔡伦之前是否无人会造纸呢?以往人们确实没有找到比蔡伦更早的造纸者,所以推定“蔡伦发明纸”。但是随着“地下之新材料”的发现,原有的推定被推翻了。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须 第三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中描述道:“考研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因此,教材得出了更为严谨更具有逻辑性的史实:“现在一般认为”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2、偷换概念 “史由证来”的过程还要遵循“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就是不可过度推理。史料与史实之 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既不可能牛头对马嘴,也不可牛头对着很多牛嘴。“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这一史实是确凿无疑的,其史料证据是发现于中国敦煌、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饭雕版印刷作品《金刚经》,其上有“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的字样。“中国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国”这一史实也是确凿无疑的,其史料证据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可是韩国却出现了“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一说,此说得出就是偷换概念的错误结果。此说的史料证据是诞生于1377年的金属活字印刷作品《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持此说的超车学说将概念“金属活字”替换为“活字”,将最早的金属活字作品视为最早的活字印刷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只承认该印刷作品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作品,从未说它是最古老的活字印刷作品。

第二节 史论结合课前提示

史料的决策是结论科学性的前提。逻辑性是从史到论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史”指“史料”和“史实”,“论”指历史结论,是人们对特定历史内容的理性认识和判断,是人们研究和阐释历史的结晶。历史认识是否得当,取决于史实的真实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客观上要求史论要以史实为依据,以逻辑性思维为核心,做到言之有据,推理科学,令人信服。

历史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对方法规定的内容之一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高考历史学科的考查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获取和解读材料: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是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四是谁和探讨问题:运用谁、比较、归纳和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显然,无论是历史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考试大纲,都力图培养和考查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运用知识,得出结论的能力,也就是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由己出”的能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领域主要有三条途径,即从史实中引出结论,用史实说明结论,用对历史现象(史实、史料)进行分析、论证。

一、从史实中引出结论

二、用史实说明结论

三、史观与结论

史观主要指史学观(理论)。目前,主要的史学观有唯物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等。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全球史观主张人类历史是一个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把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在承认全球整体文明的同时,也承认局部发展的差异。近(现)代化史观认为近(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史观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两个联系路径:一是从史观到结论,即同一史实在不同史观所需下能得出什么结论;二是从结论到史观,即结论体现了哪种史观。

第三节

史论脱节 课前提示

明确史实与结论的区别。史论结合须坚持的五个原则。史论脱节的五个主要表现

史论脱节是史论结合的反而,是学生学科能力欠缺的表现,这也是各种类型考试关注的重点。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史论脱节往往是选择题干扰项设置的方法,也是非选择题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十分值得研究。

史论结合需要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史论脱节恰恰违逆 这睦原则。因而必须对这几个原则充分理解,并能准确分类,如此才能提升能力,真正培养学科素养。

一、正确区分史与论

在答题的过程中,令不少学生感到棘手的是分不清楚史和论。下面从事实与史实、史实与结论两个方面做一下说明。

1、事实与史实

事实是提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例如,抗日战争就在70多年前真实发生过,属于客观事实。客观事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但是它具有过去性,一去不返。如何才能再现历史呢?这就必须凭借史料,史料是客观事实遗留下来的痕迹。根据史料复原的事实就是史实。由于遗留下来的史料往往残缺不全、一鳞半爪,甚至相互矛盾,因而,根据史料重建的史实与客观事实还是有差距的,有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客观事实具有客观性,史实已经打上了主观色彩,但是尽最大可能保证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史实的生命源泉所在,也是历史学房屋追求的目标。

2、史实与结论

复原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项基础性的任务。历史学更有价值的使命是依据史实,汲取历史智慧,服务于时代的需要。这就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发挥历史学鉴今的功能。以抗日战争为例,通过学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共之间的斗争容易被外国利用而使得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日本趁着国民党围剿红军大举侵华;美苏利用国共maodun通过了损害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最终导致外蒙独立。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结论:国家内部的评理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这个结论对于当今之中国与世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富有指导意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部的团结与统一是必要的前提。今天我国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国家统一,可以说是历史智慧在当今社会的运用。

3、史与论的区别

史实是历史学的基石,史实的真实性是历史学科性的源泉,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历史学科永恒的追求。与史实不同的是,结论是主观性的,由于论者的价值观、生活经验、人生修养等 自身因素的差异,对同一史实,也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论是人们对史实所持有的看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个人的情感色彩与态度倾向。

二、史论脱节的类型

从试题代理制的思路来看,一般有两个路径,一是从史到论,一是从论到史。前者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后者为史学证明,用具体的史实来证明结论。无论从史到论,还是从论到史,都必须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实证性和逻辑性。结合历史学科倒是的基本趋势,这两个原则可以具体化为五个原则: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因而,史论脱节具体表现为违背了这五个原则。

1、违背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实证性,即史实必须经过严密的证明,必须确保真实性,这是正确推理的前提。缺乏真实性往往是试题中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式。

2、违背全面性和充分性

全面性和充分性是逻辑性的主要内容,由于辩析难度较大,专门独立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提高对此类干扰项设置的方法的认知。全面性是针对结论而说的,即结论必须涵盖所有的史实信息,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以论带史,主观剪裁客观。充分性在逻辑学上的术语是“充足理由律”,即史料必须充足,能够得出结论。全面性和充分性也是干扰项设置的常用方法。

3、缺乏针对性

缺乏针对性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法,它的迷惑性在于表述正确,但是结论与史实缺乏内在联系,你说张三,我谈李四,各吹各的号,各着各的调。为了便于学生辩认这种错误类型的题,把这从逻辑性中单独列出来。学科能力欠佳的学生极易被正确性所迷惑,而未充分考虑史实与之间的内在联系。

4、违背逻辑性

逻辑性是历史学科思维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推理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即在推理中,概念所指的内涵和外延被人为地扩大或缩小,导致结论不够严谨。除上之外,还有虚假理由、自相矛盾等类型的错。这类选项判断难度较大,对学生学科水平有较强的考查功能。

第五篇: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1.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2.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3.《通典》: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该书所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也涉及到历代的典章制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综惯古今,溯源明流。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

4.《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 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是我国古代社会杰出的史学家。《史通》共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刘知几个人的修史主张。著名的“三长论” 和“直笔论”。认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必须具有才、学、识三长,而以识最重要,对于写史,刘知几主张“直笔”,要做到“不掩恶,不应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刘知几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历史是变化和发展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从当时的客观形势出发。他还反对是古非今,认为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

6.《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但是,由于该书版本很多,内容不尽一致。1921年,吴兴刘承干所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内篇增1卷,《文史通义》“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史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一,“六经皆史”论。关于我国史学的源流,《文史通义》开卷便宣称“《六经》皆史也”。其二,有关历史编纂学问题。这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章氏发展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于“才、学、识”之外,提出“史德”问题。他说:“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史德》)具备“义、事、文”方可称为“史学”。“义”指历史观点,“事”指历史事实,“文”则是表达的文笔。在章氏看来,三者以“义”为主,而“事”与“文”不过是求“义”的根据和技巧而已。其三,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由于章学诚是封建社会末期史家,在《文史通义》中,有其高于前人的评论,但也摆脱不了宣扬纲常礼教之例,如他把谤君和怨悱的人说成“乱臣贼子”、“、”名教罪人"

7.二重证据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史观念和方法,是20世纪初年中西学术交融和新史料大量发现刺激之下的产物,此为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性。在利用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文书等新出地下资料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大量研究的情况下,王国维最终总结出了综合利用“纸上材料”和“地下新材料”的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这是王国维昭示后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影响深远。

8。《海国图志》:魏源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系统的的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证关系。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

中国古代史学产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文字的发明。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史书,对于某件事情,如果没有文字记载,单凭记忆,不可能长久。有了历史记载的材料,才能编纂成史书和产生史学。(2)历法的产生。因为史学史以时间为基础的,有了历法才能推算时间,确定岁时年月。一部史书如果没有确定的时间,即使史料载丰富也是毫无简直的。(3)历史意识的产生。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史为鉴,作为施政的依据;同时作为教育后代的教科书等

9.《 史记》与《汉书》在体例在体例在体例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仅记载西汉一代历史。在体例上,《汉书》对《史记》体例进行了改造,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同时创设了《惠帝纪》、《地理志》、《食货志》、《艺文志》等。在一些人物的传记中,增入大量有用的文献,如《董仲舒传》全文收入了他的“天人三策”,《食货志》中收入董仲舒的“限民名田说”等。《汉书》还详细记载了昭、宣、元、成、哀、平及新莽历朝的历史)《)《)《)

10.刘知几的史学贡献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使史学评论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批判了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圣人的观念。对古人和经典进行了批判,体现了一种不盲目崇拜古代、不迷信圣人和经典的批判精神。

3、提出整套修史方法,规范史书修撰环节。对史料:主张“采摭群言”,对“阙之不足为少,书之唯

益其累” 的材料,必须坚决舍弃;论史事:主张荀悦、干宝提倡的“五志”,再广以“三科”,反对“四烦”; 论人物:选择恶可戒世、善可劝后者,反对“愚智毕载,妍媸靡择”。

4、论述了各类史体的长短得失,提出了史体特别是纪传体的发展方向。

(1)论古今史体,归为“六家”。认为古代史学是发展变化的,史书体裁是不断演进的,他把古代史籍分为记言体、记事体、编年体、国别体、通代纪传体、断代纪传体六家,并一一考镜其源流发展、宗旨意趣和利弊得失。(2)对编年、纪传二体短长进行剖析。编年体按年记事,但人物或有或无,或详或略。纪传体内容丰富充实,但纪传体多重复,时间概念不清。“二体”各具短长,尤其对纪传体的体例和结构作了理论总结。

5、爬梳了史官制度的发展,揭露了史馆修史的弊病(1)史官制度的发展:在《史官建置》篇,刘知几对唐初以前的史官发展脉络加以条梳。(2)唐代设馆修史的五大弊病:人浮于事,各不相下;史料保存制度不健全;难以直书;监修者众,史官无所适从;监修不当,铨配无 法。

6、提出“史才”标准,奠定后代史学人才标准 史官素质:彰善贬恶,不避强御;编次勒成,郁为不朽;高才博学。史学人才标准: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才”:组织史料和表达的能力;“学”,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

郭沫若的史学贡献

郭沫若开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科学道路。他在1929年写成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论证了中国历史上有奴隶制的存在,而奴隶制是由原始公社制转化而来,奴隶制本身后来又转化为封建制。它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学说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而中国历史的进程同样是受这个普遍规律所制约的。这是郭沫若对中国史学的重要贡献,也是有利于中国革命的重要论点。郭沫若出版了《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这是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姐妹篇,他还为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文献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在古文字学、古器物学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根据形式、花纹、文体和字体,为中国青铜器的分期提出了权威性的看法

下载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史学史读后感

    读后感 在读《西方史学史》中,读到了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些内容,很有感触。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爱德华·吉本所写,吉本出生于英国萨里郡的普特尼镇一个英国绅士家庭,生活富足。......

    中国史学史复习材料

    先秦史学的特征: 1、史学撰述体例的特征。 先秦史学在撰述体例方面,历经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演进变化的过程,这与史学形成与发展所应具备的相关要素及相应条件密切相关。文字形成......

    史学史名词解释[5篇模版]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

    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

    复习串讲:1、简述先秦时期的史观 天命观:无论是王朝兴亡、世间治乱,还是人们的祸福寿夭都是由“天”而定。大小事情皆卜之神明,由天作主。 如《尚书》中屡次强调“天乃大命文王......

    总结西方史学史

    第一章 古典史学(希腊史)1、 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他的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

    史学史复习材料1

    一、名词解释: (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近现代史学史 梁启超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浅谈梁启超与史家四长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文学活动家和......

    《中国史学史》读书笔记.doc

    史学理论读书笔记 从远古传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读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看中国史学发展 文学院中文系08级1044408029 徐卫明 [摘 要]白寿彝主编,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