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

时间:2019-05-13 04:0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

第一篇: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

复习串讲:

1、简述先秦时期的史观

天命观:无论是王朝兴亡、世间治乱,还是人们的祸福寿夭都是由“天”而定。大小事情皆卜之神明,由天作主。如《尚书》中屡次强调“天乃大命文王。”“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人事观:《春秋左传》庄公32年曰:“国将兴,听于民。”

通变观:《周易》中的“穷变通久。”变,通、久三位一体。

循环论和进化论。孟子”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邹衍 五德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夏木 殷金 周火

商鞅,韩非主要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商君书》《韩非子》

2、先秦史学的特点

 史书初创,编年为主,左传大成。

 官方主流,私修肇始,春秋为先。

 经史难分,文史难辨,史观丰富。

 直录曲笔,劝鉴得失,开启史学。

3、简说经史分离,史学独立?

 《汉书·艺文志》把史书附于“六艺类·春秋家”,因为数量太少,正式的历史著作未及

二十种。东汉以后史书逐渐增多。

“七略”是汉代刘歆所创而见于《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即

辑略提要汇集.六艺略经部、史部

诸子略子部

诗赋略集部

兵书略子部

术数略子部

方技略包括医方医技,后世亦划归子部。

 西晋荀勖编目时分甲乙丙丁,史书在第三位。

 东晋时李充重新编目,史书改为乙部,居第二位,史学地位之提高可以由此显示出

来了。

 《隋书·经籍志》确定经、史、子、集四部

 《隋志》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史书之多。《隋志》共著录史书870多部,而出在东汉末

年以前的不过四十几种,隋人写的也不过十几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有800多种史书出现(817部),且还没有记当时已失传史籍。

 分为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

4、刘知几与史学三长

刘知几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批评家,生于661年卒于721年。公元710年些写成《史通》。《史通》是一部杰出的史学批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是史学思想发展和史学理论建设的新转折。今有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原有39篇,今缺《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外篇十三篇。

• 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 《刘子玄传》

• 才是组织史料和表达的能力;学是指读书搜集史料的学问;识是见解,对史事的见

解,鉴别判断能力。

5、宋代史学的特点

• 宋代史学表现出义理化史学和考据性史学两个发展趋势。这两大趋势之间既各有特

色,又相互联系。

• 一宋代理学的兴起以及理学思想逐步成为宋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一些史家夸大儒家义理思想的作用,突出史学的伦理道德性质,过分强调史学惩劝资治功能,而对于史实考证不求其详,不重其实,致使宋代史学呈现义理化发展趋势。

• 义理派史学特点:

1、荣经陋史。欲藉儒家《春秋》学的褒贬世道风俗,宣称史学的本质在于明道。•

2、笔削褒贬。义理派史家把儒家义理思想奉为圭臬,撰史强调文法,使历史事实屈

从其笔削义例。如朱熹《通鉴纲目》。

3、驰骋议论。义理派史家多对历史作出道德评价,不考察历史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治史驰骋议论之风大盛,•

4、感悟认知。认为万物都只是一个天理,历史的发展变化不过是天理的自然体现。

历史发展既然由永恒天理决定,那么史家的职责就是阐明贯穿其中的儒家义理思想。考据派史学特点:

1、考异纠谬。多采用在史书正文之下附录注文以明材料取舍的方法。代表性司马光

《资治通鉴考异》和南宋范冲的《神宗皇帝实录考异》。纠谬的代表作是北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和《五代史记纂误》。宋代还出现考据史学的专门著作。南宋史家李心传所撰《旧闻证误》、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等。

2、刊误辨伪。多集中在宋仁宗和宋英宗两朝,主要围绕两《汉书》和唐修八史。•

3、辑佚补缺。宋代辑佚学成就最大的为郑樵和王应麟。郑樵提出散亡之书可据现存

书中称引辑录成帙的思想,王应麟则创辑佚之成法,标志着传统辑佚学的形成。•

4、金石证史。欧阳修阐明收集金石碑刻的目的在于校补史传缺误,积10余年之功,集录1000卷金石铭文,撰成《集古录》。赵明诚认为历代正史记载的年代、地理、官爵、世系,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金石刻词为当时所作,可信无疑,对考史价值极大,搜罗金石铭文2000种,撰成《金石录》。

6、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终年六十四岁。由今而论,章学诚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但他却显于今而不著于时。生前,他的学术不被理解,极为自负、有着别识独裁的《文史通义》一书也殊乏知音;身故后,没有像样的传记,生平事迹和著作足足埋没了一百二十余年。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先生为之结撰《年谱》,其学术光辉终于日渐显耀。到梁启超,更大力张扬,以章学诚之学术不盛行于清代,为清代史学界之耻辱。著《文史通义》、《校讎通义》、《永清县志》等一生特点:生于乾嘉,不搞考据。

 批判乾嘉的考据弊端。

今之学者,以谓天下之道,在乎较量名数之异同,辨别音训之当否,如斯而已矣。是何异观坐井之天, 主张“理势”的进化史观

 “经世致用”“史以明道”的史学认识论

 “六经皆史”的史料学理论

 倡“通史”、立“方志”、设想新史体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 论德、才、识、学的史家修养主张

7、简述清代史学的特点与变化,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清初至康乾之际。初期是遗老遗少支配学界,对王学进行革命和修正,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康熙二十年后,形势变化,新的力量增长,遗老大师多凋谢。合理学经学为一,启汉宋兼采之派。在这一节段,朝廷用两手策略,稳定政权,控制思想,因此,文字狱、开明史馆成为当时大事。代表人物?二变:乾隆到嘉庆中期。即所谓乾嘉考据史学。内容有考证史学、考信史学、经世史学。代表人物?嘉道之际。时局变动、经学变化带来了史学的新风,即清代边疆史地学的兴起。代表人物?

第二篇:外国史学史复习重点2011

“外国史学史课程”复习思考题

(2008级世界史专业)

一、主要历史家及其著作简介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色诺芬

波里比乌斯

普鲁塔克

阿庇安

塔西佗

吉本

斯本格勒

汤因比

二、论述题

1、古希腊史学的发展源流

2、罗马史学的特点

3、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史学思想之比较

4、斯本格勒与汤因比史学思想之比较

5、希腊古典史学对后世的影响

6、基督教史学的新发展

7.文艺复兴史学的基本特征

三、写一篇小文,对西方某一史家或某一历史著作进行评价。

注意:

1、第一、二题可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准备,不必限于课堂讲授内容。

2、第三题要求谈自己的读后感,不必对历史家和历史著作详细介绍。

有问题请联系:yjuping@eyou.com

第三篇:中国史学史复习材料

先秦史学的特征:

1、史学撰述体例的特征。

先秦史学在撰述体例方面,历经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演进变化的过程,这与史学形成与发展所应具备的相关要素及相应条件密切相关。文字形成之后,结绳刻画和口述传承被神话传说的追述形式所替代。历法的逐步完善、史官的出现、政事的需要,渐次形成甲骨、金石、竹木等不同载体的政令档案汇编,进而形成早期的编年体史著。随着史官制度的完善和分工的细密、社会生活剧烈变动的需求等诸多因素,史学撰述体例逐渐丰富多样,并驾齐驱,编年体渐趋完备,国别记言体形成,纪传体通史规模初具。

2、史学记载内容的特征。

随着文字的形成、史官及史官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史学撰述体例自身的发展、史学主体意识的形成、史学功能认识的提升,促使并且推动史学记载的内容不断发生相应变化。先秦史学记载的内容,呈现着记事内容从简到繁、单一到多重、简单到复杂、重神到重人、事件到观念、制度到思想、政事到社会人生的全貌的层递式的发展变动演进的特征。

3、史学主体意识的特征。

在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发展变化进程中,中国古代先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争取生存、发展和追逐利欲的纷争中,史学主体意识逐次呈现出从古到近、人数由少到多的自觉意识不断累积增强的发展变化趋势。

4、史学功能原则的特征。

随着史学的发展完善,史官制度的发展完备及其职分职责的细密化,历史经验教训的累积,史学意识的自觉化的增进,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形势变动的需要,人们对史学功能原则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使之呈现出渐次加深及逐步形成共识的特征。如史学借鉴功能的形成,疏通知远认识功能的形成。

5、史家历史观念的特征。

伴随着史学多重因素的发展变化,历史社会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动,历史典籍的渐次增加累积,史家认识的不断提高深化,史家的历史观念呈现出层出不穷、多家并存、互促互进、各领风骚的竞争不息的特征。先秦史家的历史观念的不断变化,依次或并行而形成天命史观、圣王史观、民本史观、复古史观、循环史观、变易史观等历史观念,不断推动影响着先秦历史的发展进程。

总之,先秦史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促进并且推动了先秦史学从萌芽到规模初具的发展进程,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坚实宽广的基础,并对其后中国史学的发展演进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史学特征:

1.开创了纪传体编史的先例。

纪传体是秦汉史学的创造,司马迁是开创者。他在《史记》中采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本纪放在全书之首,按年月次序编写帝王的历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为主,同时叙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排列人物或事件;书记载典章制度;世家主要是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这五个部分既有分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五种体例中,又以本纪和列传为主,故称为纪传体。在《史记》的影响下,纪传体成为我国史学的最重要编写体例,其他正史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的。2.厚今薄古的史学观念。

秦汉人写时大多厚今薄古,与现实紧密联系。在著史中,略古详今。《史记》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撰述当代史,班固的《汉书》,荀悦的《汉纪》以及官修的《东观汉记》都是以当代史为主,而且由当代人写当代史。充分说明秦汉史学家著述为现实服务的观念。

3.秦汉史学进入了新的时期。

秦汉史学出现了繁荣的现象,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它的重要性也愈益明显。因而编写历史书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出现了大部头的史学著作,如《史记》,《汉书》等巨著,而且这两部著作均为私人编写。与此同时,统治者愈来愈重视史书的编写工作,特别是组织人力集体编写,如《东观汉记》等就是统治者组织学者进行编写的。官修史书由此登上历史舞台。另外,随着史学地位的提高,史书的列别比以前明显增多,在纪传体之外,还有编年体、杂史、起居注等形式。

魏晋南北朝史学特征:

1、史学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学科批评的展开。

史学的多样化发展,集中体现在四点:第一,史书的数量宏富,体制不断创新,种类多样;第二,史书的作者来自社会不同阶层,而且既有汉族,又有少数名族,成分多样;第三,史书的领域一再拓展,专史门类多样;第四,史学评论的逐步深化,史评对象多样。从主要评论史事,到转而以评论史家、史书为主,再到开始探讨历史学发展的历程。

2、史学的学科独立及其官化倾向。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而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史学的学科独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目录的分类,二是学校教育与学术机构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官化倾向更集中的体现,一是自曹魏起开始设置专职史官修史,二是北朝后期初步形成以宰臣监修国史的“史馆”制度。

3、史学上的门阀观念和民族意识之印记。

当时的史学,从形式到内容,都烙上了门阀观念的印记:一是谱牒、谱学的盛行和“谱局因此而置”。二是家史和别传的大量涌现。三是正史的本纪和列传成了门阀士族的谱牒家史。狭隘的民族意识是魏晋南北朝史书中的最普遍的表现。史学成了他们为本族和本族政权争夺“正统”地位的工具。同时,主张各民族间友好相处的思想和坚持国家统一的观念,在魏晋南北朝史学中也有所发展。

隋唐五代史学特征:

1、官方控制史学的程度加强。

这一时期的统治者,承北齐之制,设立史馆,扩大编制,吸收一部分有才学的人为史官,以宰相监修,直接控制史书的修撰。

2、更加重视史学的鉴戒作用。

这一时期以魏征为代表的史学家,强调史学的鉴戒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事,否定天命;第二,重视民心向背与政权兴衰的关系;第三,注重君臣关系,强调君臣相辅。总之,这一时期编撰的史书,主要把亡国之君的行为当成本朝皇帝“取鉴”的基本内容,从反面向当时的统治者提供了一整套值得取鉴的治国方略,即注意调整君民关系、君臣关系,实行“以静求治”的施政方针。

3、史书种类与体裁的多样化。

史学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类型、各种不同体裁的史书纷纷出现。旧有的编年、纪传体史书无论记载内容,还是形式都得到了更加的完善,典志体、地理书、方志、史注、史评等新的史体也大量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杂史、故事、笔记,有价值的类书以及众多的佛道经典,文集数量明显增加。

宋辽金元史学特征:

1、完备的修史制度。

宋代修史制度趋向完备,不仅超过了前代,而且比明清严密。辽金元设立了自己的修史机构,虽然没有宋朝完整,但也比较系统地保存了本民族的历史。元代翰林兼国史院,开明清翰林国史院的先河。

2、会通的史学思想。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治乱兴衰;南宋郑樵继承司马迁通史之风撰《通志》,并明确提出了“会通”的思想;宋末元初的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是继杜佑《通典》后又一部典治体通史。“主通明变”成为当时的风气。

3、史学的义理化倾向。

一方面宋人学习《春秋》褒贬笔法,借以惩恶劝善。以义理断史事,以史事证经义是义理史学的另一个内容。朱熹认为汉高祖、唐太宗虽然有大功业,也不值得肯定,因为他们的本心是出于利,而不是义。到元代,理学被确立为官方思想,理学化的史学占据主导地位。

明清史学的特征:

1、历史著述的总结性趋势。唐甄的《潜书》、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总结性著作。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与《宋论》是历史评述的总结性成果。章学诚是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杰出史学家。《校雠通义》是一部系统的历史文献学理论的总结性著作。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最为完整的学术史专著。《大明会典》、《大清会典》、“六通”是典章制度史集大成之作,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两部类书以及空前的大丛书《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则是目录学的总结性成果。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均为体大思精的历史地理学杰作。

2、求真务实的治史方法。

明清史家大都是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史方法,追求史事之真实。王世贞治史求真务实的精神,开这一时代史学考证风气之先河。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是清代考据学的先驱。乾嘉学者严密的考证方法,实事求是的学分、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值得提倡。

3、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展。

大凡明清史家,往往是博通百家的学者,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而且关注天文、地理、水利、医药、士农工商等应用学科,表现出宽广的文化视野。

明清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展,还表现在通俗史学的繁荣。纲鉴类史书、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历史纪实、蒙学乡塾读本等普及类历史读物,盛极一时。明清史学不断走向社会深层,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历史知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4、具有启蒙色彩的史学思想。

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层。社会的变化,也曲折地反映到史学领域,兴起了反理学、“六经皆史”与经世致用三股史学思潮。

刘知几的史学理论:

1.刘知几在《史通》中明确指出,史家治史不仅仅是劝善惩恶,而必须将史学作为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重视史学的功用,强调史学与政治的联系,这种理论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后世也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2.刘知几以前的史学家多鼓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今不如昔”、“是古非今”等,刘知几对此大加批评,他认为成败与天命无关,今未必不如昔,只不过历史在发展。社会发展必然出现新特点,这是一种客观的、不以“天命”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势”在起作用。这在当时是进步的历史观。

3.刘知几史学思想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考察中国封建史学发展过程时,从理论上论证了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他提出了“史才三长论”,认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应该具有史才、史学、史识。所谓史才,是指选择、组织史料的能力和书写记事的技巧;所谓史学,是指丰富的史学知识和史料知识;所谓史识,是指过人的见识,即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刘知几认为一位史学家要搞好历史,“三长”缺一不可,而其中史才、史学又离不开史识。其二,他主张直笔著史。刘知几从历史记载的真实出发,大声疾呼“直书”、“实录”,揭发和斥责对历史进行歪曲的现象。并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史学发展中提倡直书的传统,明确地将“直书”作为编纂史书的基本原则,在理论上加以论证。

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1、经世致用论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作了深刻阐发。他认为,研究历史要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坚持详近略远的原则,注重研究当代史;还应根据不同的社会特点,使研究符合时代需要,以持世救偏;要敢于开风气之先,千万不可为世风所囿。

2、六经皆史论

章学诚认为六经是古代切合时事、服务于时事的历史著作,“六经皆史”的“史”,既具有“历史资料”的含义,用以矫正宋学空谈义理的弊病,同时,又具有经世之史的内容,以反抗乾嘉考据学派闭口不谈义理的流弊。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为史料搜集、历史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史义论

史义论是章学诚史学思想的中心,最终把中国古代的史学理论推向最高峰。史义(又作史意)是相当于史事(历史事实)、史文(历史文笔)而言,指的就是历史理论和观点。章学诚主张只有具备史义的著作,才称得上是“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否则只是史料汇编。

4、史德论

章学诚在总结唐代刘知几才、学、识三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史家更重要的素质是具备史德。史德的内容不只是据实直书、书法不隐,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如实反映客观历史,能以理性制约情感。

5、史书编纂论

(1)章学诚提出要创立新史体,以改造旧书籍。新史体由本纪(按年编排的大事纪要)、因事命篇的纪事本末、图表三部分组成,纲举目张、图文并茂。

(2)主张编写通史。

(3)将史籍按内容和功能分为撰述(著作之书)和记注(为著作提供材料的资料汇编)两类。

(4)扩大了史料收集的范围。

(5)文人不能修史。文人修史讲求文字技巧,往往影响史书记事的真实。

野史:野史是与正史相对应的史学门类,由私家撰述而成,既包括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典志等体裁的私俢史书,也包括笔记、诗话、纪闻、稗史等,形式不拘,内容包罗万象。

通俗史学:通俗史学是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历史纪实、蒙学乡塾读本等普及类历史读物的总称,在扩大史学的社会影响、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作用大。笔记:笔记(又称杂记、笔录、丛谈等),是随笔记录当时见闻、阅读心得的一种书籍,大致可分为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据辨证三类。

第四篇:史学史复习材料1

一、名词解释:

(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6)《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卷1至卷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至卷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迹;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卷9记李氏成汉政权的历史;卷10至卷11,记载西汉以来贤人的生平事迹。卷12为本书的序言。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

(7)《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女主临朝、胡太后佞佛、王公贪暴、官吏枉法、沙门侵渔民财以及外国商人的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8)“五代史志”:唐贞观年间,梁、陈、北齐、周、隋五朝的史书修成后,均没设“志”,贞观十五年,诏令于志宁、李淳风等修撰“五代史志”,历时十五年,到高宗显庆元年(656)

完成。“五代史志”共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原为单行本,后合入《隋书》。十志所述的典章制度,并不限于梁、陈、北齐、北周、隋,如魏及南朝宋、齐都涉及到了。因此可以弥补“五代史”无志之缺憾。

(9)“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10)“三通”: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11)胡三省: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通鉴》学专家,浙江宁海人,南宋理宗时与文天祥等一同中进士,做过县尉、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在任寿春府学教授期间,开始为《资治通鉴》作注。元军攻下临安时,因战乱他以多年心血撰写的《通鉴注》全部散失。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不仕,全力投入《通鉴》注释,先后耗时30年才完成《通鉴音注》的撰写。《通鉴音注》在注重字音、字意、名物、典故、地理等方面注释的同时,还注意订正前人注释的错误,考证史书记载的错误,同时对历史事件、人物发表评论,在评论中抒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12)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13)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14)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15)袁枢:袁枢字机仲,建安(闽建瓯)人。南宋著名史学家。孝宗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历官温州、严州教授、国史院编修官、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袁枢在读《通鉴》的过程中,决定对这部历史巨著进行改编。他把《通鉴》全书内容,区分门类,以类排纂,综括1362年史事,分为239条目,另有附录66事,总计大小305件重要事情,始自“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每事一篇,自为起讫,故名“纪事本末”。

(16)《通典》: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该书所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也涉及到代宗以后的变革)历代的典章制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综惯古今,溯源明流。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

(17)郑樵:字渔仲,号夹漈。南宋兴化军莆田人。16岁时,其父病逝。从此谢绝人事,在夹漈山中住了三十年,专心读书。对各种学问做了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通志》,该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部分无甚史料价值,惟“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

(18)《文献通考》:作者为宋末元初的著名的史学家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19)《明实录》:是明朝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明朝共修成太祖至熹宗十三朝实录,记载十五帝(建文附太祖,景泰附英宗),其中《崇祯实录》为后人所补辑。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灾祥以及帝王婚丧、生子命名、祭祀等。史料价值颇高。

(20)谈迁:原名以训,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枣林人。他耗时三十余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撰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国榷》是记载明代历史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所依据的是历朝实录、邸报和私人著述。谈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明实录》的曲笔讳饰进行了揭露和批评。其中对万历以后及后金史实的记载,多为他书所无。

(21)《弇山堂别集》:明代王世贞所著,它不是一部文集,而是一部历史著作。全书100卷,是其编撰纪传体史书的素材,分“述”、“考”、“表”三大类。“述”记载明朝有关重大事件;“考”主要记载明代典章制度;“表”大约相当于纪传史中的“表”。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集。

(22)《日知录》: 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23)《明儒学案》:清黄宗羲撰。是我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本书将搜集到的有关明朝三百年学术流派的材料进行分类排比,将200多个学者分成19个学案。每介绍一个流派,先叙述它的渊源流别,概括要旨,然后列举该派的代表人物,各立小传,略叙一生经历,摘录重要言论,提示学术思想特点,而加以评论。是研究明朝学术思想的一部最重要的史著。

(24)《读通鉴论》: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三十卷。这是一部根据《通鉴》所载史事,用评论历史的形式来发表自己政治主张和历史哲学的史论专著。作此书之目的是从史书中寻找“经世之大略”。他所选择的评论、批判的历史实例,大都是针对明末清初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比如鉴于明末党争误国,因此书中涉及前代党争,都反复予以贬斥。(25)《廿二史考异》: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钱大昕所著。主要内容包括:①考校年代、地名之异同。②厘正史书所载史实之失误。③考辨后人妄改与伪托。④补阙及训释。⑤阐发史家作史之旨意等。

(26)《十七史商榷》: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王鸣盛所著。十七史,包括《史记》以下十三种史著,加上《南史》《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实共19部。主要内容包括:(1)文字校勘。(2)典制考证:考证以地理、官制居多。(3)对史书及其作者进行评论。(4)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

(27)《廿二史札记》: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赵翼所著。名为廿二史,实考论24史,只是当时《旧唐书》、《旧五代史》尚未被清官方批准为正史。内容包括:

(1)评论各史体例之得失。(2)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3)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他评论的重点是“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治乱兴衰之故者”。他的评论往往能针对某一时期主要政治问题而发。

(28)章学诚:字实斋,浙江绍兴人。生活于“乾嘉盛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乾隆七年中进士,任湖北应城知县,以疑狱失轻免官。后以为人幕僚、讲学、编志为生。一生穷困潦倒。其代表作为《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书中阐发了“六经皆史”的观点。主张史家要有“史德”,要求史家“善恶褒贬,务求公正”。提倡编写通史,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类。主张把国史建筑在方志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撰修方志的主张和意见。

史学概论小题

1在史学研究的内容中,史学观点和史学思想是核心。

2中国史学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分支。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作。

4《秦始皇本纪》选自《史记》卷六,是司马迁为古代封建帝王个人写的第一个纪传。

5《汉书》对社会经济的阐述,主要通过食货志和货殖传展开的。

6章学诚提出了“六经皆史”、“方志为历史”的论断。

7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是唐代杜佑的《通典》。

8最早记载荛禅让传说的典籍是《尚书》

9元代官修的三部正史是《宋史》《辽史》《金史》

10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双壁是指《文史通义》《史通》

11最早为《战国策》定名的学者是刘向

12《前汉纪》体裁是编年体

13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魏晋南北朝

14明清时期历史地理学名著是《天下郡国利病书》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出自《日知录》

16宋代私人编修的纪传体通史是《通志》

17司马迁作《史记》的体例,效仿于《世本》

18传记一个朝代或一定历史时期的店长制度的断代史称“会要”体

19秦汉时期是中国史学史的第二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史学史的成长时期

20史学史历史悠久,从孔子作《春秋》,希罗德写《历史》算起,东西方史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21章学诚提出了“六经皆史”“防治为历史”的论断

22史学的产生,要具备两个条件“文字”“历法”

23《左传》创造了“君子曰”等多种史评形式,开创了史论之先河。

24先秦时期的三大史学名著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25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魏晋时期南北朝

26我过第一部编年史书是《春秋》

27梁启超在《新史学》中阐述了封建史学的“四弊二病” 28纪事本末体的创始之作是《通鉴纪事本末》

29“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多的是《宋史》

30司马迁为封建帝王个人写的第一个传纪是《秦始皇本纪》 31司马迁首创的经济史传是《平准书》和《货殖列传》

32《汉书》新创的志有《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志》 33最早记载尧舜禹禅让传说的典籍是《尚书》

34最早详细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的典籍是《国语》 35《南齐书》的作者是萧子显

36我过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37清代三大史考专家是钱大昕、赵翼、王鸣盛

38《圣武记》是纪事本末体

39我过第一部史志目录是《汉书-经籍志》

40二十四史中编修时间最长的史籍是《明史》

第五篇: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一、名词解释

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著,是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4卷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5-9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西汉末东晋巴蜀地区的历史;卷10-12记述梁、益、宁三洲的历史人物事迹。它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史书,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100卷,又序列、年表各一卷,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但体例不一,记述差距较大,崔鸿根据旧的记载,加以综合汇编,成就此书。本书历史地位很高,《魏书》、《晋书》、《资治通鉴》等均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本书各国各为篇卷,叫做“录”,各国帝纪改为“传”,记录各国史事,系以各自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摒弃贵华贱夷的偏见。原书北宋已失,今传为明人屠介孙、项琳等刊本,乃取《晋书》十六国事,及类书所引《十六国春秋》轶文,汇编而成。

3、《洛阳迦蓝记》:北魏,杨衒之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被认为是被炒文学的双壁。共5卷,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兼叙尔朱荣乱事及有关古迹、轶文等,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逸,寓有讥凭之意。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所引《宋云家记》,叙宋云与僧惠生出使西行事,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4、《汉记》:东汉,荀悦著,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共30卷,是依《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将班固的《汉书》按时间先后加以裁剪、编排,写成此书,以供献帝参阅。书中常用“荀悦曰”的形式发表有见地的史论,行文流畅,成就很高,收到后人赞扬。

5、《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叙事上起周威烈王2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6年,以事系年,详略得当,以述事论人为主,全书绝大部分篇幅记述历代治乱兴衰,以供统治者借鉴,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

的地位。6.浙东史学: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史学学术派别,也是儒家学术派别之一。兴盛于明清,他们多出自或活动于浙江东部的绍兴宁波,故此得名。以黄宗羲及其弟子万斯同、再传弟子全祖望等为代表的。他们高举“经世致用”的旗帜,在当时史学阵地上冲锋陷阵。黄宗羲《明儒学案》以及黄与全祖望合著《宋元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

二、简答

1、简述《三国志》与《后汉书》的各自特点。

《三国志》(晋)陈寿,阐述自黄巾起义到晋灭吴近百年的历史,叙事井然有条,成为我国纪传体史书中的杰作。文笔洗练,叙事备约,人物形象生动,史实准确,取材严禁,尊魏褒晋,曲笔回护。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为纪传体东汉时。作者的史学观点较班固大为进步,在体例有所发展。范晔在纪传体史书基础上,创立《文苑传》、《列女传》,把历史载笔扩展到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方面,为皇后写了本纪,还为“逸民”、“独行”“党锢”“孝子”立传,使纪传体史书更加完备。重视史论,主张作史书要“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在史论中有不少唯物主义的言论。但范晔的思想中有很多迷信色彩,如专门为“方士”立传。并且范晔并未完成《后汉书》的写作就被危害,遗稿为后人所编排,难免有与原著不符之处。结构严谨、剪裁得体、资料丰富、完备周详、以类相从、别具一格、体大思精、系以年月;褒贬分明、崇尚名节;揭露黑暗、思想进步。但是他重文采求简要;崇门第,贱寒门。重政治,轻经济,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2.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

①是我国第一次激烈变动的时期,地主豪强各霸一方,阶级斗争、民族矛盾异常复杂,朝代更迭频繁,分裂局面长期的不到统一。困惑的统治阶级,在现实中找不到治乱的药石,因而就想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②在这个时期,由于不断混战,军人跋扈,奸臣弄权,文人学者的地位和生命没有保障,常常无故遭到贬斥或杀戮,因此有些文人学者在仕途失意之际退而从事史书的著作,以书愤懑。③这一时期纸已广泛使用,字体也较前简易,特别是突破了汉儒经学的网络之后,学术思想较为自由,为学术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色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的?

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较为自由、活跃,是我国史学“百花齐放的”时代,除了后来兴起的“典志”、“会要”、“纪事本末”、“学案”等史书类型以外,重要的史书类型在这个时期都先后创立起来了。史学已经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在学术领域里,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刘宋开始,国家所设置的四种专科学校,以史学为专科之一。“史学”这个名词即将出现于这个时期,表明了史学已有其突出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表明了史学本身的发展。不过,就一般情况来说,这一时期的史学是“文胜于质”的,不少史著都具有山林风月之色和佛玄鬼神之气,可说是有别于其他各代史学的特色。

4、“史学”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晋书》文献的记载中。史学专科学校最早设立在魏晋南北朝的刘宋时期

5、结合实践谈谈你对史家三观“史才”、“史学”、“史识”的看法。

①史才---——掌握文献的能力,运用体裁、体例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②史学-——各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文献知识,也包括社会知识以及自然知识。③史识——史家的胆识和器局。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的关于编写史书的原则均体现出这种器局和胆识。其最高标准是“好是正直,善恶必书”。认为“君子以博闻多识为工,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是学者、良史的区别。

刘知几的史识观:对于符合他提出的编史原则的《左传》和不为一般人所重视的两部史书:宋孝王的《关东风俗传》和王劭的《齐志》,刘知几屡予表彰,备加赞誉,体现了他不同于流俗的“史识”。在《惑经》篇中,他批评《春秋》这部书“巨细不均,繁省失中”,“真伪莫分,是非相处”,指出《春秋》不过是一部“菁华久谢”的陈籍。在《疑古》篇中,他批评了《尚书》和《论语》,指出《虞书》赞美尧“克明俊德”,能识别大才大德,是编造出来的“奇说”;尧、舜禅让的美谈,是捏造出来的“虚语”。总之,他认为“远古之书,其妄甚矣”,不能轻信,更是不遗余力。还值得提出的是他的“直书”说,他认为修史以“直书”为贵。刘知几在《史通·直书》篇里对于古代史家为直笔而牺牲的极为赞叹,说“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为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畏强御;韦(韦昭)崔(崔浩)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刘知几对史家队伍,那种毫无品节“故为异说,以惑后来”的丑类,大力口诛笔伐,说他们是“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应把他们“肆诸市朝,投畀豺虎”。但是,刘知几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史学家。他的思想带有很大的时代和阶级局限。如他把农民起义的领袖,诬蔑为寇盗,把历史成败的“人事”,解释为帝王将相的个人作用。所有这些,说明他还没跳出唯心史观的窠臼。

6.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的关于编写史书的原则? 1)史书“以实录直书为贵”。记载史事应该“善恶必书”,不掩恶,不虚美,不文过饰非,曲笔诬书。2)史事内容记载“事关军国,理涉兴亡”的大事,二不应该记载小事、锁言。3)人物要有选择,不能“愚智毕载”,要区别流品,给予正确的评价。4)体例要“详求却义”谨严合理,不能“名实无准”。5)搜集史料,不仅要“征求异说,踩着群言”,还要细心鉴别,明其真伪。6)叙述史事,应以“应以简要为主”,要“文约而事丰”,反对“虚加练饰,轻事雕彩”。7)记述人物的语言,要用“当世口语”,“从实而书”,不要“怯书令语,勇效昔言”。

7、隋唐史学发展的原因?为什么唐初出现了八部正史的著作?

1)帝王的重视。唐太宗亲自制定有分有合的修史制度,鼓励官修正史;自身文化修养高,重视当代史的修纂。2)重视史学人才的培养。3)典籍的收藏。4)国家组织许多学识渊博、文笔风流的人从事编修工作。5)印刷书出版发行水平的提高。6)大一统,社会稳定。唐初八部正史著作:李世民领导撰修的《晋书》;姚思廉《梁书》《陈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与庾俭《周书》;李延寿《南史》《北史》;魏征《隋书》。

8、十通:(唐)杜佑《通典》是中国第一部典制通史。旨在“争诸人事,将施有政”,强调人事应当适应时势,“随时立制,遇弊则变”。全书两白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自上古叙到唐中叶,宋郑樵《通志》纪传体通史。其中二十四略占全书四分之一,是全书的精华。郑樵主张“会通”,即会各种学术文化,通古今之变。他提倡“实学”,强调“核实”,反对任情褒贬,指责五行相应说。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典制通史。全书三百四十八卷,分为二十四考,自上古叙至宋嘉定末,分类较细,内容丰富。但马端临旨在通古今的典制,而不涉及时政。因以汇聚考核典制为特点,故以后凡与此同类之书均称通考。后来又“续三通”“清三通”等,合称“九通”。加上清人刘锦藻《清朝叙文献通考》,称为“十通”。

9、《国榷》明朝编年史,谈迁把公元1328-1645年间的大事按日编写,主要根据《明实录》和明代学者的著述。他惨淡经营,先后改了六次,历经36年之久,编修成了四百多万字的巨著。在私著明史中,篇幅最好繁,包罗最宏富。

10、黄宗羲《明儒学案》以及黄与全祖望合著的《宋元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它为我国史学的发展又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说,黄宗羲不仅是清代史学的开山,也是我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黄宗羲的主张、对史学批判(材料)经世致用】

《明夷待访录》思想倾向、宗旨、材料要旨(材料)对君权给予全盘否定。《明夷待访录》一书,是反映黄宗羲政治、经济思想和历史观的代表作。在该书中,黄氏从多方面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他根据古代公天下的传说,认为君主的设立,本是为天下兴利除弊的,可是后世的君主却把天下当成了自己的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给天下造成无尽的灾难。因此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着”。他认为官吏的设置是为了与君主分工共同治理天下,而不是“私其一人一姓”,官吏的工作,不仅以君主的好恶是非为依从。并主张要以“法治”来代替“人治”。使学校具有“养士”和议政的作用。这些已经带有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

11、考据学派代表人物、作品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主要校正原书上的文字和释训名物。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尤重典章制度与史实谬葛考证。赵翼《廿二史札记》,侧重提出原书中的重要问题,罗列史料加以论证。全祖望:《经史答问》杭世骏:《诸史然疑》、洪亮吉:《四史发伏》。

12、清代史学成就-----经世史学(经世致用)蓬勃发展: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和其它著作里给予全盘否定。唐甄《潜书》里斥言:“自秦汉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王夫之《读通鉴论》,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竟也不顾一切,就连封建制度的基本教条,所谓“君臣之义”,也全抛开了。清初统治者同时也采用以礼优待的办法,收罗文人。他们大开“博学鸿词科”、“经学科”,笼络人才。并搜集各类著作。缮写《永乐大典》,编纂《四库全书》,开馆撰写《明史》。纪事本末体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通鉴有毕沅《续资治通鉴》,夏燮《明通鉴》。邵二云。章学诚等“均卓然成家”,对史学的贡献是历史上少有的。

13、明代史学成就——《永乐大典》,《四书大全》。

14、清史学家,对历史进行比较研究:马骕的《绎史》(马三代)。顾炎武极为赞赏,认为是“必传之作”。除马外,还有严衍的《资治通鉴补》。

15、梁启超“四弊”“二病”“三恶果”: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二病: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三恶果:难读,难别择,无感触。梁启超在研究史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强调纯纯客观研究,反对“强史就我”,主张“裁抑其主观,终史于客观”。认为理想的中国史,应包括以下五方面:1.智力(指思想史)2.产业(指经济史)3.美术(指艺术史)4.宗教5.政治

16、材料梁启超说:“清初诸师,皆治史学”,因为他们“于宗社之变,类含隐痛,志图匡复。故好研究古今史迹成败,地理厄塞,以及其他经世之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清代史学特征---经世致用。

2.为何研究地理厄塞与经世之间的关系?(黄宗羲希望通过著史来总结明清兴亡的历史教训,为现实服务。《明夷待访录》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对忘明的历史进行了分析、批评,意在通过总结明亡的经验教训,改造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弊病,为理想中的圣君明主提供治国之法。)

17、宋代史学特点:南北两宋始终是主张“治心以治世”的史学流派占主要地位,所以对于褒贬义例,撰史用字,正统篡逆之争特别活跃“,阐幽发微”的史论比比皆是。它在史著、史家、史体、史料学等各个方面,确实达到成稳的水平,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极大。宋以后至清,史学基本上呈下坡路趋势,没有出现超越宋的成果。宋代史学,由于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诸条件影响,以及前代奠定的深厚的史学传统和基础,其丰硕成就中具有成熟期的疑古和考析的特点。

宋代对史学上的重要贡献:1对史料的收集工作,类书上千卷2史料的考订工作,较前代更加精密3是用私人力量修改政府所修的“正史”4是对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重视。宋代史家编的各种“平话”对普及历史知识起了极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我国史学面向群众的一个良好开端。18.最早史书《尚书》,《春秋》是中国传世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9简述《史记》《汉书》《汉纪》的成就和各自特点?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在先秦史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史书体例。严谨实录、客观公褒贬分明。成就“1《史记》以“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亡之理”为目的,写成一部贯通三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为一家之言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2《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力图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3对社会经济关系十分重视。在《货殖列传》里,提到经济发展有其自身所遵循的到来,是行政命令不能勉强的。{创立纪传体史书的体例,贯通古今的通史体裁,集政治经济,氏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编史方法秉笔直书的实录风格,摆脱史学对经济学的衣服,构建史学的独立地位,夹叙夹议爱憎分明的“书法”,详尽系统的记载3千年的历史,保存大量历史资料,记载汉民族及四夷的历史。《汉书》:东汉班固沿用《史记》的体例,加以发展编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编篡体例上,班固把《史记》里的“书”改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由纪,表,志,传等四个部分所组成。史料翔实记事完备,语言庄严工整,多有排偶句式。缺点:历史观非常矛盾,完全站在当时儒家正统思想的立场上,为封建王朝服务,使《汉书》成为“追述祖德,附会权宠”的“官史”。成就它扩大了历史研究领域。为我国的政治制度史,法律史,经济史,水利工程史,艺术史,目录学以及历史地理学科的学术源流,都提供了一些开创的著述开创断代史,保留了大量的重要历史资料,文赡事详。扩大历史研究的领域,完善史学的书志体,发展完善目录学。

《汉纪》:东汉荀悦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编年体的“断代史”。成就:从史学观点上说,荀悦较班固进步。在他写的《申鉴》卷三中,曾公然否定“天人感应”和卜噬的作用。《汉纪》在史书体裁上的发展,也有十分重大的贡献。他以“通比其事,例系年月”的八字方针,按年月把史事通通地排列起来,加以类比。大大地减少了编年体以年月的局限所造成的记载上的困难。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20,清代地理方面有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與纪要》,官修的《大清一统志》等等。

21,史学理论的新发展:清史论名著成就最大的是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章学诚继承浙东史学派的优良传统,对当时徒托空言的经学,进行了猛烈抨击,提出了“六经皆史,盈天地之间,反涉著作之林,皆史学”,大大地提高了史学在清代学术的地位。其“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史家所推崇。史学观点和具体理论,都在刘知几,郑樵所奠定的“史论”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一步。特别是对他对“史德”的提倡,更为史界树一新风。章学诚史学经世之说主要是强调知时而实用。提倡“史义”与“史德”—所谓“史义”,是指历史著述的宗旨,或是指探索学术文化演变之法则。著述历史之义,要在记事行文的基础上,总结历史,表述思想,以达到一定宗旨。“笔削之义,不仅事具始末,文成规矩已也…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史义”之要旨。所谓“史德”是指著述历史的写作态度,也就是讲求史学家的思想修养。

22龚自珍—《尊史》《古史钩沉》——总结史学与民族兴亡的关系,力求把当时学者从旧书堆里拉出来研治“经世致用”的史学。提出史学家应“善入”“善出”。“善入”是要求史学家熟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如数家珍;”善出“是对于上述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其相互联系,史家要把它明白地表现出来,使人如观剧一样心领神会。否则,写出的史书就没有“至情高论”。他还说,机子啊史实必须与治乱兴衰之“道”结合起来,“入则道,出则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这样的史书才是真正的史学著作,这样的史家才是才是独具特色的“史之别子”【尊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必要性,经子皆史;史与人类前途,国家民族有一定关系;强调史职的重要:善出善入】 23, 史评著作的发展历程,代表,著作思想。

司马迁曾说《春秋》是“礼义之大宗”,“采善贬恶”。指出史书的教育作用和政治意义。同时,他表明自己志在“继《春秋》”而写史,以“成一家之言”,表现了他以史学为己任的自觉性。班彪的《前世略论》是评论史学的专篇,谈到古来的史官和史籍。班彪这个思想,为其子班固所继承。两汉以来,史学评论渐多,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篇》是史评专文探讨了古代史官的建置与职守。《隋书?经籍志》史部分为十三类,各类之序叙述各类史书的源流,并加以评论。史部十三类的序加在一起,就是较全面的史学总结。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著《史通》,对古代史学作了系统性的评论,在史学编撰,书事曲直,史家修养以及史馆监修等方面都提出很重要的看法。他主张直书,反对曲笔;主张一家独断,反对官府垄断;主张实事求是,反对附会臆说。这些都是进步的思想。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黄宗羲史论专著《明夷待访录》。这部书尖锐地批判封建政体的腐败,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缺点,主张对君权严加限制。王夫之提出了“理势合一”和:趋势更新”的进步历史观,又强调以史为鉴,以“求治之资”。他的代表作《读通鉴论》和《宋论》,往往以辩证的思想评论历史,史论中寓有政论。中唐以来,有关史学的议论不断出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万斯同等评论官修史之利弊,宋人议论史学中义理与史学孰重,明末学者评论明代史学与学风。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要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与《文史通义》。清朝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在史部评价古代各史书体例和得失,提倡历史考证,提高本朝高修史书,鼓吹“归正斥邪”。意图在于以官史压私史,以官方评论左右舆论,诱导学者好古而不问今,以加强其思想文化专制。史学理论家章学诚所著《文史通义》,对古代史学作了尖锐评价,提出了自己的史学见解。他既反对“务考索”,又反对“腾空言”,并讥讽官史之弊端。

24、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色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的?

各类史籍获得全面的发展:①正史——《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魏书》、②别史——袁宏《后汉纪》;常璩的《华阳国志》;鱼豢《魏略》,魏崔鸿《十六国春秋》③起居注、普跌、家专多④重视地方志书《略阳伽蓝纪》《水经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思想较两汉自由、活跃,是我国史学“百花齐放”的时代。除了后来兴起的“典志”、“会要”、“纪事本末”、“学案”等史书类型以外,重要的史书类型在这个时期都先后创立起来了。史学在这一历史时期,已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在学术领域里,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的史学是“文胜于质”的,不少史著都具有山林风月之色和佛玄鬼神之气。《竹书纪年》的出土与整理,发现了一些从来所不知道的史料,有力地纠正了过去对古史的一些错误说法,对古史研究上有十分重大的贡献。

25、《读通鉴论》思想倾向、宗旨、材料要旨(材料)以辩证的思想评论历史,史论中寓有政论。王夫之的史学思想:提出了“理势合一”和“趋时更新”的进步史观,又强调“以史为鉴”,以“求治之资”。他的代表作《读通鉴论》和《宋论》,往往以辩证的思想评论历史,史论中寓有政论。

26、魏源的“三世说”:治平世、生平世、太平世。

下载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 1试述国际贸易的作用 2简述国际分工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3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4试述对外贸易政策积极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 5简述侵略性贸易保护主义的特......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1.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

    西方史学史读后感

    读后感 在读《西方史学史》中,读到了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些内容,很有感触。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爱德华·吉本所写,吉本出生于英国萨里郡的普特尼镇一个英国绅士家庭,生活富足。......

    史学史名词解释[5篇模版]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

    总结西方史学史

    第一章 古典史学(希腊史)1、 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他的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

    近现代史学史 梁启超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浅谈梁启超与史家四长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文学活动家和......

    《中国史学史》读书笔记.doc

    史学理论读书笔记 从远古传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读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看中国史学发展 文学院中文系08级1044408029 徐卫明 [摘 要]白寿彝主编,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

    西方史学史教学大纲[精选合集]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史学史 一、 说明 (一)课程性质 《西方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