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三年级下册9张衡

时间:2019-05-14 15:2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S版三年级下册9张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S版三年级下册9张衡》。

第一篇:S版三年级下册9张衡

S版三年级下册《张衡》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事。课文通过对地动仪发明过程的介绍,赞颂了张衡认真研究实践的精神和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整体设计意图:

由于本文介绍的内容与同学所处时代较远,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课前布置搜集张衡的资料地震知识,为理解课文打基础。设计第一课时从古代发明引入,简介张衡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先鼓励默读全文思考重点写了他什么事情,然后引导讨论,抓住几个重要问题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学生自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从阅读中感悟、体会。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学习作者的写法,引导学生仿写,最后是学生理解张衡的贡献和发明地动仪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会认“录、铜”等生字,会写“杰、吉”等生字,掌握“杰出、贡献”等词语。

3、鼓励学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张衡,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课文中的难写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吗?那大家了解张衡吗?

2、简介张衡: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爱科学,有多重大的发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张衡的故事。

3、板书课题:《张 衡》。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识字解词是 字音,读通句子。

②看课文讲的是张衡的什么事。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杰出

吉利

征兆

记录

研究

分析

仪器

形状

酒坛

贡献 ..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张衡,我国东汉人。)

2、张衡是一个什么人?他做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张衡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发明了地动仪。)

3、地动仪有什么用途?它管用吗?(能测定地震,它及时测定了地震。)

4、你从课文中还知道了什么?

四、质疑:默读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下节课共同解决

五、教师指导书写生字、组词。

板书设计:

9、张衡

东汉

科学家

地动仪

测定地震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记()状()洒()析()征()纪()壮()酒()折()证()

3、选词填空:

发生

发明

发现

①他认真记录产,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②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③这个故事()在离现在差不多两千多年的东汉时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全面理解文学内容。

2、了解地动仪的价值和作用。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张衡的伟大。

4、辅导词句练习和仿写练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主要讲谁?是什么时候什么人?他发明了什么?有 什么用途?)

二、深入感悟: 默读要求:(1)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张 衡的?重点写了他什么事?

(2)注意课文里的新词语,体会它们在句子里的意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默读中思考,理清课文条理。)

2、引导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1)课文说张衡是我国东汉人,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东汉”是什么时候?“杰出”是什么意思?

(东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朝代,距离现在有差不多两千年 “杰出”是不一般、很出众的意思)

(2)地震有哪些危害?当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震的?张衡是怎样看待地震的?

(房屋倒塌,人畜死伤。当时人们看作不吉利,认为得罪了鬼神。张衡不相信鬼神,他细心考察和认真研究地震,发明了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3)地动仪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测定地震的?

①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课件演示地动仪的构造、作用。

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地动仪构造的?

(整体→部分,上→下)(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准确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5---7自然段)

(5)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伟大的意义?(8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你敬佩张衡吗?为什么?

3、老师总结全文:张衡的发明不仅对我国的科学事

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能够准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而且张衡的 发明还告诉人们,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自然现象。这种科学的 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四、布置作业。

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东西。

五、板书设计:

9、张 衡

东汉 杰出 科学家

整体----部分 热

地动仪 上----下 爱

准确测定 科 意义:最早的,卓越贡献 学

第二篇: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9

《花喜鹊和小乌鸦》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同时初步认识下滑音和

波音记号。2,这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

格进行深思,并且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实实做人。

二、教材分析:《花喜鹊和小乌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6册第二课的一

节歌唱课,这是一首轻快而诙谐的儿童寓言歌曲。歌词是一个寓言,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与小乌鸦的“品格”,前者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却

“还真有人夸”,后者说真话“不掺半点假可也有人讨厌他”。这是作者对现

实生活中不正常现象的写照,发人深思。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叙述性音

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地表达了两只鸟的形象,两处的“呀

哈哈”是发自内心的笑声,耐人寻味。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这首儿童寓言歌曲的情绪。

2、处理歌曲中的修

饰符号,并有感情的表演唱。

四、教学难点:

1、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音的唱法,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2、歌曲中音程跳跃大,要求同学用听唱法完成歌曲。

五、教学准备:电教平台、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听音乐进课室

1、师生问候。

2、发声练习,用花喜鹊和乌鸦的叫声唱下旋律。13531-小

乌鸦:Wu wu wu wu wu-花喜鹊:呀呀 呀 呀 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

叫 “花喜鹊”和“小乌鸦”,而他们之间有一个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吗?

(学生回答:想!)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看视频。旁白:在某一农村里,一位农民伯伯正在为秋天的收成而烦恼着。他在农场里走来走去,嘴里不断地

说着:“今年的收成会是怎样呢?”这时候一只花喜鹊飞来了,它说:“农民

伯伯,你可不用忧愁,现在的麦苗都已经长得够好了!你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就等着秋天的丰收吧!”农民伯伯听了后开心地笑着说:“哈哈,是吗?是

吗?”就在这时,小乌鸦也飞过来了,他看了看麦苗说:“虽然现在的麦苗看

上去是很好的,但是农民伯伯你一定要在麦田上加上保护膜,要不台风来了就

损失惨重!”农民伯伯有点不怀疑的态度,说:“你说的话可信吗?”师:同

学们,究竟花喜鹊和小乌鸦谁能正真帮到农民解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

首《花喜鹊和小乌鸦》,答案就在歌曲里面了!(设计意图:用故事的方式导

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后面揭开寓言故事的道理做好铺垫。)

三、三听三唱,学唱歌曲

1、三次聆听歌曲①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

情绪。师:听一遍录音,从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和速度?(学生讨论、回答)(情绪:活泼地,速度:稍快)②打开课本,聆听第二遍录音。师:

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现在我们听第二遍,看看大家有没有听出什么新的发现?找一找有没有咱们以前没见过的标记。(学生举手回答)听完第二遍后,师: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细,那么为什么这个作曲家要把这两个标记写上去呢?

它们到底会让歌曲发生什么变化?大家请听教师作一个示范!(设计意图:师

较为明显地通过对比做示范,使学生感受带上标志时,使歌曲的感觉发生了如

何的变化。)师:就是有了它们两个特别的朋友,歌曲马上变得活泼、幽默、风趣。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下滑音,波音)师:它们名字分别

叫下滑音和波音,都是用来修饰它所在的音符,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这句。(师

引导学生一同唱有下滑音和波音的这个乐句,这样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现出花喜

鹊和小乌鸦的形象。)③听教师范唱一遍,把教师换气的地方用笔标上换气记

号。(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聆听发现出,教师换气的地方也正是休止符出现的地方,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活泼。)

2、教师教唱①教师钢琴伴奏,要求

学生用la音轻声模唱。(设计意图:用稍慢的速度模唱歌曲旋律,启发学生用

富有弹性的声音把两种性格不同的小动物心情表现出来。)②教师再次用钢琴

伴奏,师生分句演唱歌曲,随范唱学唱歌词。③师生再次演唱,学生唱好下滑

音和波音,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

四、分小组歌唱比赛师:这首歌曲里面两个主人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现在我们分男女同学进行比赛,“花喜鹊”由女同学演唱,“小乌鸦”则由男

同学演唱。比赛完之后,教师点评。并让学生找出歌词中最能表现花喜鹊和

小乌鸦性格的句子。(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歌唱比赛对歌曲的认识又进一步加

深,在这时让他们自己找出描写两只小动物性格的句子,为后面引申这则寓言

故事的道理埋下伏笔。)

五、教师总结刚开始故事的幻灯片再次打开。师:但是突然一阵闪电从天

边划下,狂风开始向这边袭来。如果你是哪位农民伯伯的话,当初能接纳小乌

鸦的意见,那么现在的麦田会怎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师:那么通过这首

歌曲,你们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呢?(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再作

补充。)师:其实在很多农村里,乌鸦被叫做“不详之鸟”,因为人们都觉得

他满身乌黑,而且嘴大且直,所以人们都讨厌他,相比之下人们比较喜爱喜鹊。喜鹊被人们称为报喜鸟。但是他们的性格就和他们的样子一样吗?并不是的,乌鸦从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仗义执言、一是一、二是二,勇于报忧,相反喜

鹊却是自以为是,满嘴谎言。那么你们喜欢谁呢?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寓言故

事的道理吗?(做人要踏踏实实,而不应该一个华而不实。)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都通过自己的想法把这个道理总结出来了,让我们带上感情再唱一遍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集合思想的渗透;等量代换思想的渗透。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的“分类”,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启蒙。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三上“测量”单元中的“生活中的数学”一课中介绍的“曹冲称象”等都等量代换的思想在生活中的原型。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熟悉的题材,问题引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注重直观。例题和练习中都是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教学重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教学难点:

1、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2、充分利用学具,主题图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108一10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出示“嘉年华”游乐园代币)谈话:

在“嘉年华”游乐园,一个代币5元,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12个代币,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多少钱?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2、情境出示P109“做一做”:

一只猪的质量和两只羊的质量相等,一头牛的质量和4只猪的质量相等,问两头牛的质量相当于几只羊的质量?

3、四人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有困难,可通过摆学具,比较容易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4、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

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

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 △=□+□+□△=?□=?

(2)○+□=91△+□=63△+○=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五、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集合思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二)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卡片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 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棒,相信大家一定会越学越好。

五、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反思:

第四篇:张衡评析

《张衡》教学评析

今天,我听了刘丹老师讲的《张衡》一课,它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讲这一课时,教者紧紧抓住本单元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写了什么,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和本课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紧紧相联。并仿照第四自

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组织有层次地设计教学。通过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有以下几方面感受。

1、因为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所以教者从对张衡的了解入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张衡的杰出,从而进入探究过程。老师的问题有的放矢,使学生说的内容没有漫无边际,从而体会张衡的精神品质。

2、围绕中心,教者通过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及张衡思想、态度、观点的深刻对比,从而突出人物的热爱科学的思想品质,并抓住重点词语帮助理解,如“都、不仅、还、许多”等同时重视朗读的指导升华情感。

3.在教学中,刘老师重视词语意思不同的教学,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语。

4、本课最为可取的是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用文本的语言解答,这样很好的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5.仿写的指导练习中选取孩子身边最为熟悉的物品,并将文中所学到的学法运用其中,恰好的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6.在总结全文的地方,教者很好的过渡到课后链接,从而在朗读后体会到张衡的贡献,引导更多的课外阅读。

总之,本节课可取之处很多,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5、课后让学生说想说的话,时间太紧没有给学生评价,也没有激发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6、整堂课指导朗读不到位,重视的学生的理解感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朗读,三年级学生还是以读为主,在熟读的过程中体会会更加深刻。

第五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9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阅览时间

8:30

~

12:00

14:00

~

17:30

一、填一填。

(28分)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它的体重仅二点八克,横线上的数写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贝贝的身高是13();(2)一张数学报的面积约是22();

(3)爸爸早上锻炼30();(4)一个苹果重约约150();

(5)一架飞机重约15(),每时可飞行980()。

3.☆÷6=15……△中,△最大可以是();当△最大时,☆是()。

4.14:00

~

17:30也就是下午()到下午

()。图书馆全天开放()。

5.6分=()秒

8000克=()千克

240分米=()米

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在○里填上“>”“<”或”=”。

0.99元○1元

1时○100分

39厘米○3分米

2千克○1800克

3800○3080

21×32○12×32

7.一根细绳刚好围成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找规律填数。

(1)1.6,2.4,3.2,(),()。

(2)2005,2010,2015,(),()。

二、判一判。

(5分)

1.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也一定有0。

()

2.推拉抽屉的运动是平移。

()

3.小明在小方的东面,小方在小明的南面。

()

4.99乘一个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5.正方形对折2次后,面积是原来的12。

()

三、选一选。

(5分)

1.正方形有4个()。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下面的年份中,()年的二月有29天。

A.2016

B.2014

C.1900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米,究是2分米,长是()分米。

A.3

B.30

C.300

4.一杯果汁,小明喝了它的25,还剩下()。

A.25

B.35

C.15

5.要使56÷7的商是三位数,口中可以填()。

A.7

B.6

C.5

四、算一算。

(28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8分)

100-29=

3000+500=

104×5=

56÷4=

15×6=

806÷2=

+

=

=

2.用竖式计算。(8分)

705-63=

65×37=

824÷8=

7-1.4=

3.脱式计算,(9分)

130×6÷5

186+108÷6

15×(300-286)

4.列式计算。(3分)

?人

24人

五、动手做一做。

(5分)

1.按分数涂一涂,圈一圈。(3分)

2.如果每个小方格边长是1厘米,请你画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2分)

六、解决问题。

(29分)

1.长途汽车站有6个售票窗口同时开放,4时共售出486张票。照这样计算,这些窗口12时能够售票多少张?(5分)

2.有一块菜地,其中

种西红柿,其余的地种黄瓜。(6分)

(1)种黄瓜的地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2)哪种菜地的占地面积大?

售票处

成人票40元

儿童票25元

3.王老师带30名同学去参观极地海洋馆。用800元买门票够吗?(5分)

4.一间长方形会议室长12米,宽6米,如果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铺完这间会议室地面,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砖?(5分)

5.下面是三(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8分)

三(1)班同学身高情况(厘米)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125

133

142

128

158

132

130

138

147

133

151

142

155

146

134

151

150

140

152

130

139

145

155

137

136

146

154

156

138

132

129

141

143

150

130

145

(1)根据上表完成下图。

(2)全班最高的同学是()厘米,最的是()厘米。

(3)三(1)班一共有()人。

(4)观察上图,你还能看出哪些信息?

下载S版三年级下册9张衡word格式文档
下载S版三年级下册9张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说课稿范文合集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的说课题目是《张衡传》。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展示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课文讲授的考虑,特别要解决为什么重点讲这篇文章......

    《张衡传》

    【学习目标】 1、了解文本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把握重要文言词句的含义。 2.学习张衡才高而不骄尚,不慕权贵,孜孜不卷,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

    三年级下册思品9~13课教案xin

    9.不说话的朋友 施教日期:2015年 月 日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

    湘少版三年级下册 Unit 9教案

    Unit 9 what’s the weather like?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目标 1.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单词windy,cloudy;snowy,weather,sunny,rainy. 2.句型:能初步运用“What’s t......

    三年级语文9 文档(推荐阅读)

    三年级 语文 滕少琴 24、《香港,璀璨的东方之珠》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含义。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介......

    三年级下册范文大全

    第一单元 键盘作用大 第一课认识新朋友 教学目标:1、键盘分区 2、认识键盘 3、熟记常用的特殊功能键 教学重点与难点:键盘分区、特殊功能键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张衡》S版语文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张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要求掌握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