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论文

时间:2019-05-14 15: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文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文化论文》。

第一篇:水文化论文

浅谈对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发展的依靠,滋养着大地万物。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庞大的大象,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当然也包括人类本身。故而,水文化可以说是始于地球上第一滴水的诞生。水,诞生之后,作为生命之源,为地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与此同时也谱写着悠久的水文化史并用其文化影响着周围的一切事物。继而,从古至今,人们或悲伤或快乐皆借水寄情,而且从水中体会出不少哲理和真理。现今了解水文化,解读水文化,不仅是对水的研究,对水的思索,更多的是了解并认识水文化的发展与影响,思考水的特质与精神,并加以学习与发扬。

关键词:水文化;源泉;哲学;失意;归家;年华;风水;

引言:水已然存在于这个世界数万年,走过了无数个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这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也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牺牲为我们奉献,而我们又对其文化了解多少呢?其实了解水并不难,它就在你手边身边,在你身体里流淌,有生命的地方她就在!故而它的文化必将何其丰富多彩。

一、水,作为万物之源水,滋养着大地一切生物。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也是如此。在地球表面上,除了高山、丘陵、平原之外,水要占绝大部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可知,地球表面70%是由水构成的,而且在生物各组织部分的元素中,水也是占有最高的比例的。对于人类,水供给我们饮用、烹饪、洗涤,假若一天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便会陷入困境。中国人自古对水的重要性就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视水为宇宙间形形色色生命的根本源泉,例如,在《周礼·天官·冢宰篇》中有“凡王之馈„„饮用六清”,而“六清”即为水、浆、醴、酴、医、酏,也就是水、米汤、酒酿、凉汤、浊浆及薄粥,这说明我们最基本的“食”是与水有密切关系的。自有历史记载开始,水就一直是农作物丰收的主宰,水量充沛,湿度适宜,自然农作物就会丰收,这样农家就有足够的粮食养家糊口,社会就能安定和谐。所以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这该是长期经验累积的总括,并且具有相当写实的实践意义。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霖”是人生四大乐事之一,并且还居于首位。试想没有水用来活命,其他的“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及“金榜题名时”,恐怕都无从谈起。

二、正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所以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承都有赖于水的滋养。古代中国人观于水,思于水,感于水,领悟了许多有智慧的哲思,正如孔子所谓的“智者乐水”,则道尽了其中奥妙。再者,我们也可以说,水是中国人智慧的催化剂,是中国人精神食量的源头,是中国人一切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古代中国人观水所激发的智慧火花,值得细细品味,深入思索。

三、水的种种特质无不蕴含着人生的哲学。水,宽厚能容。水,似柔软,似没有任何物质比它更柔软,故而有“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水亦坚韧,且有“滴水穿石”之说,故而,水,柔中带刚,刚柔并济。一滴水的力量是很微弱的,既解不了口渴,又承载不了大船,但其积聚起来,力量就不容小觑了。亦如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积成大海,负大舟就在于它能居于下流,能容纳一切,贵在“容”。由水及人,楚汉相争中,项羽虽有智慧但不能“容才”故败于谦卑虚己能容的刘邦。所以,人有时候不必太逞强,要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君子务本的典范。即使万里长城再伟大,它也是先由一块砖砌成的。万事万物总有从微小开始,才能逐渐成就壮大。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盲本者如是,是之取尔”,也就是流水奔腾入海不舍昼夜地流动,途中虽偶逢坑洞,但最终能够奔向大海,这主要是因为其源头生机盎然,永不干涸,只有这样才不会停滞不动。这就是水不懈入海的根本,就是生命永不停息的泉源,有为的君子应该有这种务本归源的精神。只有根茎稳固,才能通达四方,生命才能长长久久,永远芬芳,故而我们 学习“饮水思源”,“不忘本”,讲求“知恩图报”,并将其作为人的人格特质来要求。对此推本求源,竟是古人从对水的观察中所获得到的灵感,并如此一代传一代,作者简介:马双(1990—),女,河南南阳人,学生,工程管理*** 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可见有源头才能江水长流,有源头文化才会有强轫的生命,民族生命才能千秋万世而常新!水,引人联想,发人深思。杜甫面对楼外江水,联想所见虫鸡相食,以《缚鸡行》抒发宇宙万物得失难以估量,说出人世间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得失本是相伴而随的,人们要以“得之,我幸也,不得,我命也”的态度去面对的人生哲理。

四、水用其自身的特质或品性引导着人们,激励着人们,与此同时她还在用自身承载着千古以来人们寄托的情感,或失意悲伤,或思乡归家。人生为生活,为事业,为幸福,不免要遭受挫折,或背井离乡,或漂泊无依,种种不顺必然让人感情抑郁,需求寄托或释放。纵观古今,水成为人们情感寄托或释放的首选。孔圣人与张道济都曾在仕途失意时,寄情于把失意的心安顿到海水中去,以海水荡平心头的失意。再者孟浩然,虽满腹经纶却无人问津,壮志难酬的失意可想而知,他亦是将此失意的情结寄托于洞庭湖水。再言杜甫观江水奔流入海,不思其故、不恋其源,只知向前奔流,毫不犹豫,绝不回头的决绝,不禁感念他的心与这滚滚的江水不同,江水的波涛只知流向远方,不归故土,而他的归心却不可阻拦。再有王安石的“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误把他乡当故乡,这是“归心似箭”的远游者常具的心态。

五、水能影响人的心情,能寄托人的情感,同样的它也影响着人的心境,或无牵无挂,或空灵,或闲适。裴迪有诗云:苍苍落日对,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溪水长,诗人游兴更长,纵使天空向晚亦不知归,一颗无牢无挂的心,显露净尽,且以不系之舟来表现心灵的无牵无挂,更是妙不可言。韦应物,在雨后初晴时于郊外溪流泛舟,“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落花飘旅衣,归流澹清风。”绿野之上,一湾清流,轻烟淡淡,尽兴游玩,心清神爽,俗务的纷扰,一并化为乌有,心境无不空灵自然。徐照,逐溪泛舟,悠然赏景: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其闲适自得之情显而易见。

六、年华的流逝以水来比拟,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水无形,寸光亦无形。流水—去不回,时光亦消逝不再。水自本性似乎就与时光相契合,扯也扯不开,分也分不离。诗人杜牧伫立汉江之畔,放眼望去,江水轻渺迷蒙,春水荡漾,滔滔东去,“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年华的流逝,易老的人生,“时不我待”的生命之感不禁油然而生。江水是不变的,它在月夜里流淌,年年如斯,岁岁如斯。人生是变化着的,今天非昨日,前水非后水。以易变易逝之年华,临永恒如斯之江水,怎不令人生起无限惆怅?何景明在《秋江词》中,更是以向前流去的一江碧水,表露了其对于年华的逝去几乎达到恐惧的感受。

七、水不仅系人的情感、寄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境感悟,而且它还与人们的住宅方位风水有着一定的联系。正因为如此,自古至今人们对住宅等都颇注意风水,且十分注意水对其的影响。清人范宜宾在为郭璞《葬书》作注时也突出强调了风水中水的重要地位,他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所以古人修葺宅院,庙宇,甚至是墓穴都要请风水先生给选一个风水好的位置,以免冲撞了神明给家里带来不幸。这之中,相水成为了重中之重,且规矩繁多,原则很强,譬如“上品之水应回环澄清,既源远流长,而又至此止而不流,朝对山脉的真龙”。就连人们常说的“傍山依水”都还有讲究:“山以得水为面,故不得水者背也”。种种的这些足以证明水在风水中的重要地位了。

八、水孕育了生命,滋养着万物,用它的柔哺育每一个有生命的细胞,用它的刚克服所有的棱角障碍,它的包容大度,无私奉献,创新求知贯穿在它存在的每一个角落,鸣响在任何一个有思维的生物的耳畔。当然,水不仅孕育了生命,它还孕育了文明,丰富了文化。对于人类,它给予的不仅是包容大度的抚慰,更是无私无畏的馈赠。它以博大的对大千世界开放的胸怀,携土拈沙,沉积泥沙,涤荡万物,明澈乾坤,不惜为己之身驱所污,换来寰宇世界之明净。

九、水是伟大的。千百年来,它一路走来,不曾迟疑,留下数以亿计的哲思,承载不计其数的情感纠结。对它的文化的解读仍在继续,更多的精彩等待着你我的发现。参考文献:

[1] 楚流.水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2] 刘四运.水科学与水文明[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第二篇:浅论水文化

浅论水文化

摘 要:水文化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武汉市作为“江城”和“百湖之市”,具有独特的水文化优势,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水文化的研究,对武汉市水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 水文化 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大河文明’,能称得上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大重庆,武汉应立足自然生态,做足长江文章。”

其实,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就有不少名著名篇名家都是从水的角度来认识武汉、赞美武汉的。《尚书》记载:“江汉朝宗,其流汤汤。”《诗经》记载:“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崔灏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千古绝唱。诗仙李白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让武汉第一次有了江城的美誉。后来,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中也写道:“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第一江城”的地位。

水不仅是文人墨客关注武汉的重要方面,也是江城政治经济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体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江城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联云:“昔日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孙中山先生不仅把武汉三镇的情况熟记于心,而且几次要把武汉作为中国定都的最佳地方。他曾说“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北控,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毛泽东对武汉的水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不仅描写出了武汉的气势,更为武汉今后以水而兴指明了道路。当代中央领导人也非常看中武汉,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纳入规划战略。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总体规划首页中明确表述:“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这些都肯定了武汉的江水特色,显示了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目前武汉市的水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举一个例子来说:武昌东湖与西湖相比,为什么一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究其原因,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一直被人们认定为是活着的吴越文化的“博物馆”,而东湖的文化多流于表面,缺乏历史的品位。“水文化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落后局面,只有加大水文化开发的力度,才能提升武汉的文化品质,创出城市特色。

本文仅对水文化之于武汉的建设提几点粗浅的意见:

1.把水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中要注意水功能的合理分区,并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保障武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流域功能区划和武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

2.把水文化溶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中,挖掘和突现其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武汉市重点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今后在这个方还要继续面努力,争取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一步一景”,并且每个景观都是水文化象征的“有独特内涵”的江城。

3.把水文化展现在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中,二者相互促进。亲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武汉独特的对外吸引力之一。因此,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时候,应注意开发水域旅游,使旅游者能在游览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江城的水特色,这也是武汉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晓水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水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促进武汉的水文化发展。

5.武汉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进行武汉市水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刘星原.《湖北水利水电》2005年第1期.

[2] 《“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江苏水利》2005年第8期.

[3] 《荆州市水文化初探》.邓翔,秦军.《规划广场》.

第三篇:水文化【古诗词】

登鹳雀楼 咏鹅

(唐)王之涣(唐)骆宾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雪 池上

(唐)柳宗元(唐)白居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清明 惠崇《春江晓景》

(唐)杜牧(宋)苏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 小池(宋)王安石(宋)杨万里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第四篇:水的论文

黄河治理方略论文

摘要:治黄方略为我国历代安民的决策课题。本文针对“水少沙多”这两点黄河难治的症结,指出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为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同时提出了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增加黄河过洪能力,小浪底水库也可乘机排沙入海。

关键词:黄河 治理方略 泥沙引言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

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

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说大地旱得好象起火燃烧,山川干枯。显然如此干旱的气候之下,很难存在良好的植被。

我们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框框,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如修筑控制性拦沙工程、淤泥坝系及必要的挡土墙,变沟壑为平地;也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使一座座高耸的峁峁梁梁填充沟壑,变坡地为相对平原。同时,辅以必要的生物措施。这些措施把经多年治理如今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20%、而入黄泥沙却占总入黄沙量80%左右的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6]。在这种失去了侵蚀地理环境的“平原”之上,水土流失被遏制,该地貌类型区入黄泥沙可减少70~80%(实际上入黄泥沙不可能也不需要减少100%,否则将会使下游河道遭受较强的冲刷,特别是给河口三角洲地区带来很大麻烦)。

只有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入手,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才是黄河治本之策,而且这决非很久之后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立即动手,分步实施,10多年足矣。在这些具备涵养水源条件的人造“黄土平原”上,再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不远的将来就不难实现“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从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来说,这完全是可行的。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向西部战略转移,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讲,这也是十分必要的。3 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

相传我国上古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历经沧桑,黄河近代水资源日趋贫乏,其水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大量资料表明,水少是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升高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黄河难治的另一症结。模型试验发现,洪水机遇减少是黄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缩、过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从水资源角度讲,黄河是惟一流经干旱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的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流域内地域广阔,环境多样,土地与矿藏丰富,因水资源贫乏而制约着发展,因此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问题。花园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77mm,相对于全国平均径流深276mm的28%,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因此,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开源,即从外流域调水济黄,增补黄河有效水资源量,这是适应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为此可利用黄河以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自汉江丹江口水库始,沿途把汉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经河南南阳、平顶山、许昌等地,在郑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黄河,并利用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调节。尔后,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现有的共产主义引黄工程和位山引黄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经很大)、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方案的调水作用。从而减轻黄河水供需压力,达到解决下游断流、保证输沙用水量、改善下游河道淤积状况之目的。如果调水规模有保证,不但能缓解河北有关地区用水紧张局面,还可再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满足原中线南水北调方案对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可主要考虑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应缓解了黄河中上游水资源短缺的不利局面。并且小浪底水库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则,相机调水北上。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黄,沿途干渠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区域平交,与该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除发挥相应的供水作用外,特别是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还将产生其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一,通过优化调度,将淮河、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量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遂大为减轻。其二,调洪水入黄,可冲刷黄河下游河道,扩大主槽断面面积,提高过洪能力,减少下游河道淤积。赵业安等专家的研究结果[8]及我们开展的模型试验资料[7]表明,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少沙多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适应是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调洪水入黄,使流量与含沙量相适应,“大水带大沙”时,才能取得最好的输沙减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发挥综合利用效益的保证[10],小浪底水库可借分洪调水之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应增加了水库极为宝贵的库容。加大了水库调节能力,极大地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总之,如此调水对黄河防洪减淤乃至整个黄河治理都能产生巨大效益,同时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国土面积,并有利于当地海上石油变为陆地开采,其意义甚为深远。

为弥补汉江下游枯水期用水,可修建引江济汉工程,即从荆江沙市附近自高而下向汉江下游开渠调水,为节省渠道长度,并便于调蓄,引江济汉工程可经过长湖。初步选在沙洋镇以下作为入汉江江口,入江口位于规划梯级之一的兴隆枢纽上游,以便于调节。荆江年均径流量大且较稳定,汛期长达半年之久,故引水补汉是有保证的,同时洪水期还可减轻荆江防洪压力。结语

治理黄河方略必须针对“水少沙多”这一症结进行科学制订。为使黄土高原地区入黄沙量大大减少,应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这一治本之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为缓解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的供水作用,并通过黄河以南构成的“串联水库”的调度,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扩大黄河下游河道过洪断面,同时将小浪底水库乘机所排泥沙输送入海,提高该水库的综合效益。本文提出的治黄方略,不仅把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治理对策,而且还把临近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防洪与用水问题等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调配。

第五篇:水法论文

王某非法采砂案例论文

俞佳炎 201497141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水工14-4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和各项建筑蓬勃发展,砂石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价格也一路上涨,由于利益驱使,非法及过度采砂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一个全国普遍的问题,而因之造成了堤防破坏、损毁农田、威胁防洪安全,甚至引起社会不安定因素,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应严肃对待非法、过度采砂,充分认识其严重危害,并采取相应的积极对策,为合理、合法采砂,经济发展与河流健康运行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非法采砂、过度采砂、行洪、水土流失、生态破坏、规划、监管 [前言]:近年来,随着国家水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水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一、二级干支流河道的非法采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由于基建及市政项目、房地产开发等对砂石资源的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中小河道砂石资源的无序开采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公路铁路跨河桥梁上下游禁采区内滥采乱挖,造成河床下降、堤脚冲刷、边坡失稳、桥梁承台暴露等防洪及工程安全隐患,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2年2月20日,南通市通州区水政监察大队在巡查中发现有人在长江通州区五接镇段大李港口下游500米水域实施采砂吹填。经初步调查了解,采砂吹填行为是某施工队经营者王某所为,且无长江采砂许可证,有违反《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一款之嫌。在多次教育、制止无效的情况下,依照《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报请局领导批准,于 2012年3月5日决定立案查处。经查,自2012年2月16日至3月13日,当事人在未取得长江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沪嘉“106”号(单船2台泥浆泵采砂动力为60马力)等采砂船三条擅自在长江通州区五接镇段大李港口下游500米水域实施采砂,约采砂6600立方米; 2012年4月4日至5月23日,约采砂100000立方米。累计采砂约106600立方米。2012年7月15日,该局依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当事人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采砂机具,并处壹拾伍万元罚款”的水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也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经催告,当事人仍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该局于2012年11月23日依法向通州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请求法院强制被申请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缴纳壹拾伍万元罚款及每日按罚款数额3%加处的罚款壹拾伍万元。法院受理了该局的强制执行申请,并以(2012)通非诉行审字第0798号裁定准予强制执行。2012年12月20日,当事人缴纳了壹拾伍万元罚款,加处的罚款法院仍在执行中。

[结论]适当开采河道砂石不仅不会对河流造成大的影响,还有利于河道疏浚,但非法、过度采砂则会造成各种资源、生态、社会问题,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正视非法、过度采砂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下载水文化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文化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工艺设备论文

    浅谈农村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等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

    孟子与水文化

    浅谈孟子与水的的关系孟子(约公元前390年—前305年),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作为亚圣,孟子不仅继承、弘......

    水文化和水精神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讲话精神 ——君寿堂企业开办文化大讲堂 主讲人:许君寿(董事长) 第一讲 水与文化的关系 2015年1月26日—2月7日,......

    水文化于诗歌

    水文化于中国诗歌 ——夏智慧 摘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其意是“美好的道德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咀嚼先哲的“四字”真言,别有一番滋味:水,原来具备......

    调研水文化水保工作汇报

    水文化与社会发展—甘肃治灾水利效应研究 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10月12日) 一、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全县共辖14个乡(镇)、1个经济......

    水文化科技节活动方案

    “水韵山湖”第四届水文化科技研究节活动方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活动主题:灵动的水 二、活动时间:12月23日~12月31日 二、活动目的: 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

    关于水的论文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

    水与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与环境保护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明古国,拥有着广袤的地势和数以万计的河流湖泊,因此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据悉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