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之我见(共5则)

时间:2019-05-14 15: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国关系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国关系之我见》。

第一篇:大国关系之我见

大国关系之我见

在2010年8月,网络是有一个流传颇为广泛的关于大国的比喻,说世界就是一个大班级,美国是班长,中国是团支书,还有一些其他大国的比喻,这个比喻之所以流传很广,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这几个真实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就基于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一点我个人的分析。

1.美国

班长,家里有钱,人长得也强壮,学习成绩很好但也爱打架,做事蛮横无理,班里同学一般都不敢顶撞他。和副班长关系不好。

根据今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的亲切谈话,我个人认为美国班长已经意识到团支书的力量正在崛起,所以打算与团支书合作,把团支书稳住,自己还是要坐稳班长的席位。

2.俄罗斯

副班长,学习成绩好,全班最高大,上学期光和班长顶着干。后来家里出事:分家!现在做事很消极,但在班级里有一定的影响力。

前段时间关于乌克兰的事件,美国与俄罗斯再次出现矛盾,他的副班长地位是基于前苏联的根基,与中国关系相对较好。

3.英国

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好。家里也很富。班长的跟屁虫,做事没主见,啥都听班长的。前些天和班长把伊拉克打了一顿。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现在怎么会是班长的跟屁虫,我觉得英国这些年虽然看似平淡了些,但看看他给中国香港留下的一堆烂包袱,就知道也不是个傻子,太会利用形势。

4.日本

无职位,学习成绩很好。思想品德很{巨}差,人龌龊鬼点子多,上学期因为欺负人、抢东西被班长带人狂揍,被打成半身不遂,伤好后不思悔改,现在又开始“惦记”团支书家的鱼缸了。

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曾在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担任过日本首相,他推行的廉价日元政策目前看起来颇有成效,但真正的结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5.朝鲜

无职位,团支书同桌,学习成绩差,嘴却很硬,经常得罪班长,班长几次扬言要揍他,碍于其同桌团支书才没动手。

其实朝鲜不算大国,不论是经济还是国土甚至是人口都算不上大国,但是随着金正日的上台,朝鲜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它会不会是第二个崛起的中国呢?

6.中国

团支书。幼儿园、小学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毕业时由于贪睡、不爱出门运动、体质差常被欺负。上学期和本学期进步很快。有正义感,该出手时不手软。上学期为了同桌朝鲜和班长打了一架。现在成绩进步很快,身体锻炼的也较好,常常做梦都想收拾几个人出出气,因怕影响学习成绩而经常忍气吞声,班长为此很“担心”。

相对于中国前两年的飞速进步,中国经济发展在今年略显放缓,但我个人觉得,放缓是必然的,中国不可能一直保持速发展,这种一味追求数字好看的发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有隐患的发展。比如今年的房地产问题,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一年,积极与其他国家建交,强力制腐,推行中国梦,包括股市回苏,这都是人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的强有力的证据。

中国强,让每个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都骄傲!

第二篇:大国关系论文

我看大国关系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格局继续在朝着有利于多极而不利于单极的方向演变,这是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努力的调整着与各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之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冲突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样在平衡竞争与合作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以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但同样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处理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尤为应当小心谨慎。以下就是我对当今世界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一个浅薄理解,其中以中国与各国关系的阐述为重,并附以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的各大国之间关系的概要。

(一)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尽管美国至今在全球力量对比中仍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随着近年来其单极霸权战略的连连受挫,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有所下降,其中“软”实力衰退的迹象更是十分明显。从美国自身的状况来看,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来自海外的投资逐年减少,目前已从当年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在国际事务中,美国越来越难以做到独行其是,相反倒是迫切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战胜全球恐怖主义。而在伊朗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上,美国同样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合作。从全局来看,美国的战略地位离其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二)大国关系的多样化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明确意识到它们在维护世界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合作以及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共同利益,大国之间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大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当前它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竞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简单地用“合作”、“竞争”或“对抗”这样的概念来说明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恐怕都不够全面。这在中美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从美国的对华战略来看,它一方面意识到与中国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因此需要与中国建立一种“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担心中国的崛起而要把中国看作“未来竞争对手”加以防范与遏制。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演变典型地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多样化这样一种新的特点。

(三)国际体系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几乎惟一和最基本的行为体,因为很难设想还存在组织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其他形式。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形式不仅存在,而且其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大体上,活跃于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国际组织。从性质上,它们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IGO)和非政府组织(NGO);从层次上又可以分为全球性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北约、欧盟、东盟)。另一种类型是跨国公司。显然,新的非国家行为体的大量出现和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的现实,需要人们以一种新的多维视角重新审视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

(四)国际政治的经济化

在当前国际关系的现实中,经济已成为最大的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表现十分明显:第一,国家间实力竞争的重心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和科技领域,从一种外在的占有,转向内在的参与,第二,经济交往包括经济上的合作与摩擦,日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趋增强,也不允许一个国家关起门来单独发展。因此,经济交往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中心内容,过去是根据国际政治利益的需要来调节国际经济交往,现在是根据国家经济利益来调整国家间政治交往。第三,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政局的稳定,一个政党能否赢得人民的信任,关键是看能否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经济是最大的政治。

此外,与中国利害相关的重要大国关系还有:美俄关系反复多,美日关系炒作多,美欧关系暗算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第三篇:大国关系的论文

一直以来,大国关系都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传统的大国关系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国之间需要发展成为一种以合作共赢为主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型和大国互动变化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新型大国关系首先是为了发展中美友好关系而提出的,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使命。

一、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其必要性

中国的迅速崛起,使得世界国际秩序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中美关系显得备受关注,代表传统守成大国的美国以及代表新兴大国的中国在处理双边关系时必须要有意识的避免传统的新旧大国之间的对抗性战争的发生。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美国与中国都肩负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在局部争端问题上,两国需要合力塑造地区机制,明确共同责任义务。

二、中美具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

第一,从中美建交的历史来看,两国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多年来,世界局势和两国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美关系的基本面良好,即使在大变革背景下,两国也没有发生全面对抗,更没有发生过战争。反而两国关系发展越来越亲密,两国最高领导人交流、沟通十分频繁。

第二,两国皆有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愿望。2012年2月1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美时首次代表中国提出了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愿景。此后,胡锦涛主席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以及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与奥巴马总统会晤中又对新型大国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奥巴马政府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做出了较为积极的呼应。

第三,两国经济利益关系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关系加深,在经济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新型关系,中美关系也不例外。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经济,体现在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同样,中国如果抛售美国国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也是沉重的,直接影响美元的国际地位。

第四,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常常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议题。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议题需要中美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上,世界上任何国家或组织都无法逃离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样,也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人民必须联合起来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作为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美中两国更应该在应对经融危机问题上积极合作,履行大国责任。

第五,中美双方的核心利益互不冲突。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都充当着世界的领导者,一直在为维护其领导地位做努力。中国并没有对美国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中国虽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了,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是无法和美国媲美的,对美国的领导地位完全不构成威胁。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尝试。习近平主席用三句话对其内涵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第一句是“不冲突、不对抗”,第二句是“相互尊重”,第三句是“合作共赢”。

不冲突,不对抗,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前提。不冲突、不对抗的宣示,就是要顺应全球化潮流,改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预期,解决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不信,构建对中美关系前景的正面信心。

相互尊重,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世界是多样的,中美作为两个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各异,同时又利益相互交织的大国,我们只有相互尊重对方人民选择的制度与道路,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与关切,才能求同存异,实现两国的和谐相处。

合作共赢,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必由之路。中美双方在双边关系各领域都有着广泛合作需求和巨大合作潜力。中美只有始终坚持合作,不断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如何看待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2013年9月20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题为“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讲。对于如何构建并实现新型大国关系,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二是大力促进务实合作。三是积极加强人文交往。四是不断加强在国际地区热点及全球性问题合作。五是重点加强亚太事务合作。

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理应成为双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共识。中美双方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迫切的是要在三个领域有所行动:

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新型大国关系最核心的内涵是双方和平共处,而当前大国关系中军事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三是要寻求在新的领域开展合作,比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中美不率先垂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无从谈起。

四.总结

时代在发展变化,大国关系的模式也在发展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国必须要担负起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合作解决全球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总之,中美双边关系的不断想前发展是必然的,争端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鉴于双方的现实状况和国际的大背景,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大的冲突。所以说,中美关系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总趋势是充满希望的。

第四篇:警民关系之我见

警民关系之我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警察的位置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前移,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警民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警民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特别是公安机关在自身建设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警营开放日”、“局领导接待日”、“特邀监督员制度”等。这些工作的开展,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对于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都起到了催化作用,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逐步回升。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警民关系的胶着状态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的警民关系不尽人意,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群众工作职能淡化,基础薄弱,部分民警特权思想依然存在,加之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高位的,一但得不到满足,就产生逆反心理,对公安民警产生厌恶心态,以至对整个公安队伍产生信任危机和感情危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主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贯彻专门机关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的重大举措,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影响我国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社会治安不好,群众责怪公安。当前,我国体制在转轨,社会在转型,贫富悬殊拉大,社会就业不充分,社会矛盾多,管理漏洞多,犯罪诱因增多,因而社会治安复杂。尽管刑事案件发案整体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在高位运行,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2.后勤保障不足,与民争利。公安机关保障不足是普遍现象,尽管地方财政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基层一线的办公办案经费仍十分紧张,为保运转,一些基层单位不得不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加大创收力度:一是拉赞助,二是部分案件办案经费由案件单位来支付。

3.特权思想重,群众颇有看法。由于长期形成的陈旧的执法观念在少数民警中没有得到彻底扭转,特权思想作祟,存在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现象。少数窗口单位的民警没有摆正“服务者”位置,对前来办事群众动辄给脸色看。由于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一些群众怕与公安机关打交道,就算是失了窃遭了抢甚至不想报案。原因一是不信任公安局,认为报了案公安局也破不了,不如不去。二是去报案,有时遇到民警态度不好,甚至出现处警推诿,爱理不理的现象,自己受了害还要受“哽”,干脆不去。

4、非警务活动过多,将民警推向群众对立面。现在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过多过滥,如工商、税务、医药、卫生、城管、交通等部门整治市场,国企私企开工挂牌、竣工典礼,甚至连部门、单位、学校组织的一些营业性的活动都要求公安局派人保卫、警卫。这使得十分紧张的基层警力不堪重负,正常的业务工作受到冲击、影响。城市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城市管理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维稳工作压力加大,在处置此类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很多时候将公安民警推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5、新闻宣传监督出现偏差,误导群众思想。新闻监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公安工作,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隐漏。少数新闻媒体一心想制造轰动效应,对公安机关一些工作失误,公安民警一些违法违纪问题特别敏感,盯住不放;甚至添油加醋、虚构情节,以迎合人们猎奇、看热闹的心理。

6、公安承诺与现实效果有反差,群众对此失望。公安机关在警务活动中提出

一些很好的口号和承诺,如“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困难找警察”等,而在目前基层警力、装备、人员素质的条件下,这些承诺难以兑现。如同一时间内出现多个求助报警,而我们的基层警力、装备不能都满足,出现延误,群众对此就不理解,怪我们“不作为”。此外由于法律缺乏明确职责界定,公安机关要在承办轻伤案件、民间纠纷上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原因之一是走其它司法途径要收取相关诉讼费用,而找公安处理分文不取。基层警力缺、装备差,面对如此多的事务,根本做不到事事都让群众满意,势必造成群众不理解,进而对公安机关产生不信任。

面对如此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打击防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社会治安状态是群众评警的“睛雨表”。和谐警民关系首先就是要为百姓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把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小事做好。一方面要坚持严打不动摇,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势态,压缩犯罪空间,让黑恶势力不敢抬头,让黄赌毒不敢露面,让盗抢犯罪不敢伸手,始终让犯罪分子感到公安的可怕,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防控,始终树立“防止一起案件比破获一起案件成本低,比多破一起案件社会效益好”的理念,创新警务机制,实施“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巡防战略,把防范工作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二)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形势下的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加强调研,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群众在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民警能及时给予最热情的帮助。

(三)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一是要针对执法中各个方面和环节,制定和完善执法制度和程序规范,并严格遵行,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不统一和执法随意性的问题;二是落实执法责任,把执法工作的职责、权限落实到各警种和各执法岗位,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仅要明确公安机关内部各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而且要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内外监督合力。从而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勤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的方针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加强公安队伍思想建设和先进性教育,大力加强民警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民警综合素质;要注重警察职业道德对警民关系的巨大作用,帮助民警确立道德信念,并在工作实践中,把道德信念变成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赖。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真正把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成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党和人民群众更加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五)加强宣传工作,不断引导舆论导向。宣传工作是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事务中的重要部分,是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连接的纽带。因此,我们要主动保持与媒体的经常性接触,借助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稳定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宣传队伍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正面宣传让群众更多地了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加深群众对警察的感情,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强化民警的为民服务意识,提高高管工作绩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先

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突破,改变传统的“管制型”执法思维。坚持 “服务在先”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严格执法,采取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措施,竭诚为民服务,使群众真正信服,从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构建和谐的警民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全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做出不懈的努力。真诚互动,才能良性发展,只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警爱民、民拥警的和谐警民关系一定会建立,警民鱼水情深的和谐局面终将到来。

第五篇:医患关系之我见

医患关系之我见

【摘要】

医患关系是随着医疗服务而诞生的,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的互相交往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双方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目前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反映现代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法律等内容的社会关系。本文就现今医患关系的形式、原因以及处理办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关键词】

医患关系

和谐 尊重

沟通

信任 医患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据报道,患方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另据报道,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其中致伤、致残90人。此类事件如此之多,表明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更是值得探索和研究。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紧张、矛盾突出,其成因很复杂,其实医患双方都有问题,同时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从医务人员方面看:

1、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自身的责任大、压力大,然而收入相对低,导致心理失衡。

2、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差,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方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3、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重仪器检查、治疗等客观操作,很少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无意中把患者“物化”。患方因素:

1、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大部分患者认为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期望的目的。有不少患者认为,到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医院有义务、更应该有能力治好自己的疾病。究其根本原因是患方对医疗行业、对医学科学的认知不够,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现代医学水平现在达不到,将来很长的时期内也达不到治愈任何疾病的程度。

2、患者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也有患方在诊疗过程中采取先入为主,稍有不妥即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患方中不少患者对医方存有戒备心理,出现了对医方与其谈话和诊疗措施进行录音或记录的怪现象。社会因素:

1、过去城镇职工是公费医疗,现在因医疗体制改革,患者自身需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尤其是重病、慢性病个人付费更多,心中有怨气,医务人员可能就成了“出气筒”。

2、社会舆论对医院的片面指责,媒体的爆炒和不正确的引导,导致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和不信任。另一方面,“病人就是上帝”这种说法的误导,将患者和医务人员没有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医患之间的关系,只是当前医疗大环境中的一个方面,但对于医生、病人、社会等方方面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很多医院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试图探索解决方案来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矛盾。其实,说来说去,医患关系始终是人与人的关系,要重拾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和微笑,我们就必须从“人”出发,挖掘彼此之间的感情,寻找心灵的互通,医生和病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是追求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一项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离不开医患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就我而言对提高改善医患关系有如下几点建议: 对于矛盾主体之一的医生应做到

1、医护人员应把救死扶伤作为天职。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论是希波克拉底传统,还是我国医学传统,都把医生的义务作为绝对要求提出。医护人员的工作对象就是病人,病人最大的期望就是医生能为他们能除病痛,健康得以恢复。所以说救死扶伤是天职,是每个医生不可推卸的职责,“医以天下生民为已任”。所有医务人员只有明白了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尊重和珍惜生命存在的意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

2、要有学识渊博、技能上精益求精的远大志向,才能用精湛的技术去实现我们的理想。纵观古今,一个卓有成就的医生,不仅医技精湛,而且精通各种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在和病人进行交流时,很容易说服病人,被病人所接受,往往让人感到医道高明和医德高尚,并且受到人们尊敬,正如古人所说:“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不精则杀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科学越来越发达,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病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每一位学医之人,应有精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只有博学众长,孜孜以求,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为人们解除病痛,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贡献。

3、高尚的医德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德的好坏,与医生的职业爱好、理想、情操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

4、医务人员形体语言是医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体现医患互尊的重要方面。

5、医生在接诊时应主动患者和患者交流,询问病情。但是现在的医生怎么做的呢?患者来了连一句“你好,请坐”也没有,开口就问“怎么了”,患者问多了还嫌烦“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等,这是长期以来“只见病不见人”的现象,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马库尔等在调查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问候虽然只是双方接触中非常简朴的环节,但却会对两者关系产生持久影响。”因此,在患者进入诊室开始,礼貌的问候一声,患者就会感到温暖和亲切,当患者感到温暖的同时,你同样受到患者的尊重了。

6、医生应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时常自省自悟。医生在为病人诊查的时候,必须从容镇定,不急不缓,临床上许多差错事故的发生,十有八九是因为工作马虎所致。差错事故没了,纠纷也就没有了,医患关系当然就和谐了。从医之人,在诊疗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一个人犯点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悔悟。闻过则改,善于总结,吸取教训,就可成为更高明的医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理瀹骈文》中要求的那样:为人正直,有德性气节,不可放荡;心宽厚,不可刻薄,处处以情理相体,胸中清静,慈祥;要用功,博观经史,明理应事,若终日闲散,不学无术,精神难振,要积善,毋为损德之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技艺日精、德望日高,成为被同事推崇,受患者爱戴的好医生。

而矛盾的另一方患者应做到:

1、相信科学、尊重知识与医生共建和谐医患关系。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医患关系在当前显得十分紧张。其实,医生和病人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互依存的,是共同抗御病魔的战友,而不是“敌人”。现在除了医疗体制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对医生的期望太高了,尤其在一些生死的大事上,其实医生也无能为力,毕竟医生不是救世主,所以,病人及其家属也应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医生,理解医生的难处和苦衷,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人们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患者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常常疏忽大意,有点小毛病的时候不去治疗,拖到自己实在受不了了才去医院,这样不仅要浪费很多的医疗费用,而且治疗效果有时也很不理想,病人及其家属往往迁怒于医生,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医学心悟》中说“病家误,早失计,初时抱恙不介意,人日虚分病日增,纵有良工也费气。”

3、既然选择了,就充分相信自己的医生。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是关系到自身安危的大事,患者在选择好医生后,就应该信任医生的治疗。现在很多时候,一个检验结果或一个手术建议,患者要到多家医院重复检查,待得到相同的医嘱后,才能决定是否按医嘱吃药或手术。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等治疗效果的要求也极高,希望100%的完美,一旦达不到要求,先是纠缠,然后就是官司。所以,病人对于医生是否信任,对疾病的治疗影响极大。

当然,由于人们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治疗效果不好,其原因还有:讳疾忌医、病不择医,缺乏警惕性而上当受骗,久病而自持有理的现象,就不一一赘述,这都是影响诊断和治疗的弊端,也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应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也越来越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一般诊疗中的医学技术问题已经不成问题。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就应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多起来。其实,在疾病面前,生命因不可预测而变得脆弱,因此,我们每个医护人员都要学会沟通,要主动沟通,要善于沟通,一句简单温暖的问候语,一个亲切的微笑,都可以完成一个感情的传递和交流,让病人增强对你的信任和信赖感。

参考文献:

【1 】王建琴,王启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相关因素浅析.现代医学杂志,2006,2 【2 】黄裕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

【3】谭宗梅,刘国秋等.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和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5)

【4】张京航,王晓燕.医患关系现状的医方因素及对策研究[J].医院院长论坛,2009,3(2)

【5】傅忠宇,徐青龙.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年6月15日

【6】吕志远.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及成因解析[J].经济师,2009(5)

【7】丁子琴.完善城镇医疗保险体系 努力构造和谐社会[J].环渤海经济瞭望

下载大国关系之我见(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国关系之我见(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

    解读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守成大国。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也是最具代......

    专题六大国关系(精)

    专题六大国关系 一、中日关系 (一古代 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唐太宗贞观年间,日本遣唐使来唐: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 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视......

    如何构建大国关系—中美关系

    一、总论: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概念解释 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领导人就共同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需要注意的是,美、日等国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焦虑感显著上升,在......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所所长袁鹏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2年初习近平访美时提出:要把中美关系塑......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领导人就共同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需要注意的是,美、日等国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焦虑感显著上升,在......

    和谐医患关系之我见

    和谐医患关系之我见 摘要:现阶段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的改革、观念的转变催化产生了当前医患关系的冲突。但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