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
之一:本科教育怎么样?
为全面了解中国社会及教育转型期大学教育教学情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7年启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将教育质量评估重点从高教资源投入转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项目至今扩展为“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的跨学科团队共同进行,目标是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涵盖大学生成长背景、学习过程、就业和发展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评价系统。近三年全国已有近百所院校、超过10万名大学生参加了这一调查。
本研究是“2011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报告”之一。以“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为工具。基本思路是通过测量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来预测其学习结果,用改进学校教育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收获。结构性问题包括国际可比的五项教育过程指标(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具有诊断功能的教育环节指标(课程教育认知目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学生课程学习行为、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等);反映学生学习态度的“厌学/向学”指标;表现教育结果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收获三个维度)及“在校满意度”指标。
2011年,清华课题组通过院校分层抽样、学生分年级完全随机抽样方式,在全国36所代表性样本院校(包括“985”、“211”和地方本科院校三类)获得43621名本科生调查样本,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这些数据。本报告将用五个专题研究来呈现和分析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状况及问题。
一、中国本科教育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研究发现:从反映教育过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表现来看,我国“985”院校本科教育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既存在差距,也各有所长。
二、资源配置格局等于教育质量格局吗?
研究发现:院校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
三、大学教育的过程性因素与学生先赋性因素影响的关系如何?
研究发现:大学“教育性”因素比学生“先赋性”因素对其教育收获和在学满意度的影响更大。
四、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状况与收获如何?
研究发现:大学的“教育性”因素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如农村家庭背景学生、女生等)的学业和价值观增值尤为明显。
五、院系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效果如何?
研究发现:大学院系层面教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表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收获。
之二:就业状况又如何?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有多高,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怎样的地位?调查显示,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为72%;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中部和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东部和西部;大学毕业生最想进入政府和国企;自主创业比例仅达4%;英语成绩、综合素质对提高工资作用明显。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名牌大学毕业生优势明显。
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数据。本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
一、高校毕业生起薪有多高?
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差异有多大?
三、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工资有何影响?
四、家庭背景对工资有何影响?
五、大学质量对工资有何影响?
六、对策建议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一——本科教育怎么样?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6-19 清华大学课题组
表1 教育性指标和先赋性指标对学生“教育收获”的预测
已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如何?从反映大学教育过程质量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表现来看,以“985”院校为代表的中国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同类大学相比,既存在差距,也各有所长,中国研究型大学重科研投入、轻人才培养付出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不同区域和类型院校的学情状况显示,院校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大学的“教育性”因素比学生的“先赋性”因素对其教育收获和就学满意度的影响更大;大学教育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业和价值观增值尤其明显;大学院系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学习性投入和教育收获的重要途径。
最近二三十年,中国通过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经济改革开放和教育发展实践,不仅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也打破高等教育数量扩张纪录。2010年,中国高校在校生数已达310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5%。
为全面了解中国社会及教育转型期大学教育教学情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7年启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将教育质量评估重点从高教资源投入转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项目至今扩展为“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的跨学科团队共同进行,目标是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涵盖大学生成长背景、学习过程、就业和发展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评价系统。近三年全国已有近百所院校、超过10万名大学生参加了这一调查。
本研究是“2011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报告”之一。以“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为工具。基本思路是通过测量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来预测其学习结果,用改进学校教育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收获。结构性问题包括国际可比的五项教育过程指标(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具有诊断功能的教育环节指标(课程教育认知目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学生课程学习行为、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等);反映学生学习态度的“厌学/向学”指标;表现教育结果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收获三个维度)及“在校满意度”指标。
2011年,清华课题组通过院校分层抽样、学生分年级完全随机抽样方式,在全国36所代表性样本院校(包括“985”、“211”和地方本科院校三类)获得43621名本科生调查样本,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这些数据。本报告将用五个专题研究来呈现和分析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状况及问题。
一、中国本科教育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研究发现:从反映教育过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表现来看,我国“985”院校本科教育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既存在差距,也各有所长。
“985”院校是我国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本研究以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中的研究型大学(RU/H)为参照系,对比分析我国“985”院校学生在反映教育过程质量的“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上的表现。
对两类大学学生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及效果量分析发现:在校园环境支持度指标上,中美研究型大学无实质性差异;在教育经验丰富度指标上,两国高年级学生无实质性差异,低年级学生有较小差异,“985”院校学生表现好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上,两国院校低年级学生无实质性差异,而高年级学生,美国研究型大学略好于“985”院校;在生师互动水平和学业挑战度上,无论高、低年级,“985”院校学生得分均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且存在中度及以上差异。
对生师互动水平的小题项进行分析发现:“985”院校学生“和老师一起做研究”得分高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但“学习表现得到任课老师及时反馈”、“与任课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两项却大大低于美国同类大学。调查数据显示,28%的“985”院校学生反映其学习表现从未得到老师的及时反馈(美国同类院校约8%);55%的“985”院校学生从未与任课老师讨论过自己的职业计划(美国同类院校约25%)。这两项指标代表了生师“学术性互动”和“社会性互动”行为。已有研究证明,两类生师互动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排名及学生个体社会性能力发展产生正向作用。
“985”院校“和教师一起做研究”本科生比例显著高于美国研究型大学,而“学习表现得到任课老师及时反馈”、“与任课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存在明显不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研究型大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投入、轻人才培养付出。本科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固然也是生师互动的重要方式,但不能替代老师对学生学业和人生规划的指导。大学生是“形成中的成人”学习者,而且即将从学校进入职场,教师及时反馈其学业表现并指导其职业规划,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职业特性的集中体现。加强生师互动是为学生的成才与成人。
本调查主要通过三方面问题考察学业挑战度:一是直接测量学生的学习行为,如“阅读及写作量”、“学习时间投入量”等;二是测量学生感知的课程质量,主要考察课程高阶认知目标(分析、综合、判断、应用)在课程中的强调程度;三是考察院校政策环境,如“院校是否强调学业投入”等。调查数据反映出中美研究型大学在这三方面各有优劣。差异显著性检验及效果量分析发现:“985”院校学生在“长篇论文写作量”和“周均课外学习时间”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美国同类院校;在院校“强调学业投入”的政策环境方面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在指定书目的阅读量上,两类院校也无实质性差异。“985”院校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差距最大的是高阶认知目标在课程中的强调程度:不仅总得分显著低,而且,四项高阶认知目标在高、低年级的变化趋势上,美国研究型大学所有高阶认知目标的强调都随年级增长而显著提高;但“985”院校,只有“运用”呈现这一趋势,其他高阶认知目标随学生年级增长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
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学习对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认知目标,特别是具有创新特质的高阶认知目标的达成度,是现阶段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资源配置格局等于教育质量格局吗?
研究发现:院校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
我们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教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教质量的结果性指标,考察不同区域和类型高校的教育质量。由于在教育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两方面,“区域”和“院校类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因此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分析。
就教育过程质量而言,东部地区的“985”院校学生表现最佳,五大可比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地方本科院校,和“211”院校相比,也在学业挑战度和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上显著胜出。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表现异军突起,虽仍在教育经验丰富度上不及“985”和“211”院校,但是在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尤其是生师互动水平上得分显著高出。
在“985”院校内部,东部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水平最高,中部学生的投入水平总体较低,除“学业挑战度”以外的四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低于西部的“985”院校。在“211”院校群体中,东部学生学习性投入水平优势明显,中部和西部学生投入水平趋向接近,仅在学业挑战度上存在差异。在地方本科院校中,东部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水平最低,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校园环境支持度这四项指标上得分都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学生,仅在“教育经验丰富度”上显著优于西部,与中部院校学生水平无差异。
在教育结果质量方面,“985”院校内部,东、中、西部的教育结果质量差异较大:东部学生的教育收获及满意度全面领先,中部学生也在多数指标上显著好于西部。“211”院校群体,区域间教育结果质量差距缩小,东部学生的优势体现在能力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上;中部和西部学生所有指标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和中部学生报告的“价值观收获”显著高于东部学生。
总体来说,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一个群体,学生在教育结果质量上表现出的内部差异较小,东、中、西部学生在总体教育收获、知识收获和能力收获三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东部学生的优势体现在在校满意度上,西部学生则体现在价值观收获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的教育收获和满意度均基于学生问卷的自我报告,其得分高低受到学生自我学业期待、大学前教育经历、教育起点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但也正因如此,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增值”效应才更具意义。
通过分地区、分院校类型描述本科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质量,本报告挑战了人们对于东、中、西部以及“985”、“211”、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及本科生学习状态的固有思路和刻板印象。传统的高等院校分层(分类),往往以资源投放或成果产出为指标或标准,因此,“985”院校、“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在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学术产出、学术声誉、财政经费等方面呈现出阶梯式甚至层级性特点,但当我们从“教育教学过程”考察本科教育质量时,尤其是突出学生视角后,院校层级式分布特征被打破,我们看到了不同类型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地方本科院校在生师互动水平上好于“985”和“211”院校;西部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过程质量并不输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院校学生在价值观上更有收获等。总之,虽然中国存在高教资源区域/院校类型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高教资源配置格局与人才培养质量格局之间具有复杂关系,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院校应该更自信、有效地发挥各自优势,履行人才培养使命。
三、大学教育的过程性因素与学生先赋性因素影响的关系如何?
研究发现:大学“教育性”因素比学生“先赋性”因素对其教育收获和在学满意度的影响更大。
社会科学的研究早已揭示出,人的发展及地位获得的同时受先赋性因素(生理遗传及社会出身)和获致性因素(学习、教育、职业等)的影响。教育作为获致性因素对人的发展产生作用主要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必须凝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本研究为概括学生的背景因素,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家庭住房档次五个变量构建起“社会经济地位指标”(SES),和学生的性别、民族、来源地等一起作为学生先赋背景因素指标;用教育认知目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课程学习行为、课外拓展性学习和向学/厌学五项作为教育性指标;以两类指标为自变量,以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为因变量,考察多种因素对教育产出的预测作用大小。
首先,综合所有院校的回归模型显示:教育性因素和先赋性因素的所有自变量都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且回归系数均为正,即对“教育收获”均有正影响。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因素为课程学习行为和向学/厌学,两者共同对“教育收获”的预测率为33.8%。整个模型对“教育收获”的预测率为40.4%(在0.01水平上显著)。可以说,在整体模型中,教育过程性指标对“教育收获”的预测率远远高于先赋性因素。
进而,我们将总体“教育收获”分为“知识收获”、“能力收获”和“价值观收获”三大部分,区分不同院校类型(“985”院校、“211”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分别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发现:三个分模型中,学生的先赋性因素对“教育收获”的影响都比教育性因素低。具体而言,对学生总体教育收获、在校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校园环境支持度;对知识收获影响最大的是学业挑战度;对价值观收获贡献最大的是教育经验丰富度。
这一发现凸显了教育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对院校教育教学改进具有实践意义。它意味着院校可以通过努力,如改善学习环境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创造人际互动和支持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和意义感等,实现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增值,提高学生的在校满意度。
四、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状况与收获如何?
研究发现:大学的“教育性”因素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如农村家庭背景学生、女生等)的学业和价值观增值尤为明显。
无论是上述回归模型分析,还是综合使用学生先赋背景因素与教育过程性指标对其教育收获影响的其他方法,我们都发现,学生的性别、城乡、社会经济地位等先赋因素不同对其在校期间的教育收获和满意度确有影响,这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存在的重要表征。但是,更重要的发现是: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而言,教育仍然是“实现平等与发展目标”的重要、可信赖的工具。例如,不论在何种类型院校中学习,女生的GPA(平均学分绩点)都显著高于男生;“985”院校的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GPA上没有显著差别;“211”院校农村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城镇学生;一般本科院校农村学生的成绩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说,社会经济地位不是显著影响因素。
关于大学生活与学生价值观收获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报告的价值观收获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特别是在认识自我方面,女生的收获显著高于男生。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认识自我是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使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正确认识自我。人只有学会认识自我,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大学教育对提高女生自我认识影响更大说明:教育可以超越个人先赋性因素,为女性的发展赋权。关于城乡学生差异分析显示,虽然总体上城市生源学生报告的价值观收获高于农村生源学生,但报告自己在价值观收获上有“较大提高”的比例,农村生源学生高于城市生源学生。这再次说明,虽然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个体先赋性因素和后天教育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教育的获致性收益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尤为重要。教育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不仅通过赋予知识、提高能力,还通过改变其自我认识,形成新的价值观。
五、院系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效果如何?
研究发现:大学院系层面教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表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收获。
作为大学基层组织的学院、系所,是大学落实教育目标、实践育人理念的前沿阵地,也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最富活力的场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正是通过院系的培养计划、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以某“985”院校的工业工程系为例,该系近年来致力于推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改革,将不同层级的认知能力融入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中,并将整体教学目标定位在积累知识、传播知识、运用和创造知识上。其中,积累知识不只是简单记忆,还包括总结经验、汇集对同类知识的兴趣及后续力,这就要求学生综合不同观点、信息或经验;经过分析、批判及整合消化后对知识进行应用;创造知识则要求师生增量式创造,跨学科创造和革新性创造。该系特别强调高年级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刺激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整体课程设计下,该系学生在课程认知目标达成上的得分显著优于该校平均水平,而且清晰呈现出随年级增长,课程中高阶认知目标(分析、综合、判断、运用)上升、低阶认知目标(记忆)下降这一符合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规律的走势。
再以某校的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该院自2008年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每名大学生一进校就有一位老师作为导师,每学期和导师至少有两次面对面交流,内容不仅限于学业,还包括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等。这样的制度设计和改革实践有效促进了该院高频次、深入、多样化的师生互动,也使学生在生师互动指标上的得分显著高出该校平均水平,尤其是“和任课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和任课老师讨论人生观、价值观”、“和任课老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工作(比如社团活动、迎新等)”的三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良好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规划、解决问题等高阶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在学满意度。访谈中该系一位大三的学生说,与导师关于未来发展的讨论让她收获很多,使她在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规划方面有了更清晰认识。统计显示,该院学生在自我规划、解决问题等能力上的收获及在校满意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出该校平均水平。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无论是国家要求,还是大学规划,只有具体转化为院系(专业)层面的改革举措、落实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才能真正惠及学生。
“大学之本在于学”,让我们不仅信仰,而且践行!
课题主持人:史静寰
报告执笔人:史静寰、赵琳、王鹏、文雯、张羽
(http://news.tsinghua.edu.cn)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二——就业状况又如何?
清华大学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2年6月26日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有多高,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怎样的地位?调查显示,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为72%;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中部和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东部和西部;大学毕业生最想进入政府和国企;自主创业比例仅达4%;英语成绩、综合素质对提高工资作用明显。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名牌大学毕业生优势明显。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毛入学率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30万,“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倍感压力,毕业即失业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便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也难以达到100%的就业率。
为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问卷的设计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专家的意见。问卷中不仅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还包括了高考成绩,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就业信息等。问卷详细询问了大学毕业生所获录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关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数据,从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数据。本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报告对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对中国大学生的毕业起薪给出客观评价。其次,根据就业地区、行业、部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和起薪差异。第三,我们从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出发,考察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第四,围绕家庭背景对初始工资的影响展开分析。第五,大学质量对工资的影响,尤其关注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起薪差异。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起薪有多高?
研究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在整个社会的工资层级中处于较低水平。
截至2010年6月,在接受调查的6059位应届毕业生中,有4105人寻找过工作,求职率为68%。这其中有2965人收到过录用通知,求职成功率为72%。统计结果表明,201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初始工资为2153元。大学生起薪的个体间差异明显。具体来看,69%的毕业生月起始工资在2000元以下,最低仅为每月500元。仅有3%的毕业生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最高达40000元。
2010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67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096元。本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月平均起薪2153元正好介于两者之间。虽然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工资高于农民工工资,但在整个社会的工资层级中,仅能达到中等偏下收入水平。
大学生曾经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而现在大学生的光环正在褪去,大学生正从令人仰慕的“天之骄子”演变成“平民”。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工资,不考虑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但无疑这样的起薪水平不容乐观。大学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但数据显示大学教育回报率并不高。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得到劳动力市场的认可,能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这是目前大学生薪酬结构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因此,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现存问题,转变人才培养机制,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就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水平高等教育体制,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差异有多大?
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就业,且东部工资更高;不同专业的工资差异明显;外资企业收入最高,而自主创业比例较低。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域划分,我们分别考察工作地域的工资水平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工资水平较高。大学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求职,月平均工资为2262元。有25%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求职并最终获得录用。这四个城市月平均工资为2529元,高出其他地区27%。西部地区月平均工资为2048元,高于中部和东北。这很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导致高端人才需求量增加,西部地区企业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优秀人才。然而,中部、东北发展相对滞后,人才需求增速相对缓慢,工资水平较低。
因为东部地区有着更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许多毕业生执意选择在一线城市寻觅发展机遇,不愿到二三线城市就业,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虽然西部地区也在近年采取人才引进措施,为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了待遇,但是效果仍然不是非常明显。因此,促进人才在地域间的流动就成为就业引导的重要环节,这对促进地区间经济平衡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的积极性都大有裨益。
不同行业的薪酬待遇有明显差别。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业薪酬水平位居第一,月平均工资为3067元。IT业位列第二,为2588元。排名第三的是文化传媒及体育事业,为2416元。电力行业位居第四,为2377元。金融业和制造业持平,均为231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和医疗行业起薪较低,月平均工资不到2000元。
在强调应用性和技术性的行业中,工资水平较高,而在偏基础理论的行业中,工资水平较低。虽然这种行业间的薪酬差异极大地受到市场导向,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有关系,但是这种薪酬结构必然会吸引学生蜂拥至高工资行业,容易造成部分行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且导致基础学科领域的“边缘化”和人才“空心化”。
不同类型的单位工资也存在差别。统计结果表明,收入最高的是外资企业,月平均工资达到2741元。国有企业月平均工资为2238元,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工资略低,为每月2112元。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等其他类型企业的月平均工资都在2000元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仅有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且他们的月平均收入只有1700元。
问卷询问了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类型,发现学生最理想的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到了总数的六成以上。而工资较高的外资企业却并不受学生的追捧,这可能与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职工的良好保障和福利有关。虽然仅有4%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但在求职意愿中有18%的毕业生愿意自主创业。另外,大学毕业生最不愿意去的是集体企业。
从实际情况来看,毕业生分布最多的却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到了37%和36%。政府部门主要实行公务员录取限制,因而占比大大下降。进入外资企业的毕业生比重为10%。
从就业部门的分布来看,国企、政府机关已成为毕业生眼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国有部门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对毕业生非常有吸引力。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却不被学生看好,许多未能进入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的学生才最终选择去民营企业。在这种追求职业“稳定”的趋势下,大学生往往就忽略了职业的“挑战性”。然而大学生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这样的就业格局对整个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虽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很低。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要培养自主创业激情,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还有待落实。从调查样本来看,想要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虽不在少数,但是实际创业的比例却很低。自主创业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壁垒和艰辛,积极有力的政策扶持会大大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英语成绩、社会交际能力对毕业生工资有正向作用,仅靠学分绩难以获得高薪,实习经历对提高工资无益。
英语成绩对大学生工资水平有重要影响。在调查样本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排名前20%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516元,高出其他毕业生18%,由此可见英语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重要性。
优秀的社会交际能力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带来正回报。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213元,高出其他毕业生约8%。这表明参加社团和学生活动不仅锻炼了个人社会交际能力,而且这种社会交际能力对未来求职很有帮助。另外,身为党员的大学毕业生比非党员毕业生工资高出5%。
然而,“尖子生”工资不如一般学生。根据学生个人对自己大学学分绩的评价,调查发现班级排名前20%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027元,低于其他学生10%。大学期间从事兼职或实习对提高工资没有帮助。数据显示,大学期间从事过勤工俭学、校外兼职或实习的学生,工资反而较低。未参加实习的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315元,高出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10%。这是因为大学生出去实习大多为了增加工作经历,为简历增光添彩,而实际上实习生难以接触核心业务,参与实习也仅仅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因此对提高劳动技能实际上没有帮助,反而挤占了正常的学习时间。
高学分绩并不意味着好的就业待遇,英语能力与社交能力强的学生更受企业的青睐。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培养学生如何获得更高的成绩,提供给学生各类实习机会。许多学生也一味追逐学分绩,对实习趋之若鹜。但事实表明,学生的英语能力、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处理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而这些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
虽然大学期间学生积极为就业积累人力资本,但是积累人力资本的途径不同,会对大学毕业生工资产生不同影响。本报告的发现引起了我们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机制的反思。何种类型的大学生会受到雇主的青睐,大学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如何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平台,以促进其在就业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这些都对调整大学生培养机制,向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有重要参考意义。
四、家庭背景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优越的家庭背景对工资有积极影响,好的家庭出身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
好的家庭背景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学生在就读大学前的户口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背景。调查发现,读大学前为城镇户口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250元,高出农村学生约8%。以家庭收入作为家庭背景的度量,同样发现,家庭人均收入排名前20%的学生,其毕业后月平均工资为2540元,高出其他家庭学生约25%。父母中至少一方具有行政级别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486元,高出其他学生约18%。
家庭背景对工资的作用可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一方面,好的家庭背景可能带来更好的家庭生活条件,改善学生营养,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为子女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调查显示,有25%的毕业生在求职中有家庭或熟人帮忙,其中有73%的学生认为“关系”对求职有帮助。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无法改变,但这种家庭背景的优势会进一步加重教育资源分配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公平,给后天公平的实施带来许多困难。
一个好的社会应当保持合理的代际流动性,而教育是代际流动的关键途径之一。优越的家庭背景能够带来更高的工资,从而使得优质资源在家庭内部传递。当良好的家庭背景渗透到教育领域,就能够使子女有更高的平台,从而扩大教育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因此,加强社会资源的流动性,尤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投入,对缓解社会不平等意义深远。
五、大学质量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着更高的回报,名牌大学工资溢价在女生和城镇学生中体现明显。
在教育资源局部密集却又整体匮乏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为了追逐良好的教育,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会把名校毕业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部分企业甚至明确表示仅招聘某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对其他的毕业生则不予考虑。
就读名牌大学是否有更高的回报呢?这里我们将211院校(含985院校)定义为名牌大学。结果表明,名牌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427元,高出普通院校毕业生工资约28%,也就是说,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着28%的工资溢价。
名校效应往往会随着学生的性别、户口类型等因素而变化。哪些学生从入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首先,女生就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入读名牌大学的女生起薪是每月2293元,而入读普通大学的女生起薪是每月1671元,前者高出了37%;对男生而言,该差距只有17%。尽管如此,整体而言,女生的平均工资仍然要低于男生。其次,来自城镇的学生就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城镇学生就读名牌大学比普通大学多获得了40%的工资,而农村学生就读名牌大学只多获得18%的工资。
就读名牌大学是每个高考学生的梦想,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经济回报也十分可观。因此,在中国入读名牌大学依然是回报率很高的教育投资。这为家长竭尽全力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理由,也说明政府长期对名牌大学倾注的大量投资达到了成效。
六、对策建议
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培养理念,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大学、学生共同应对就业挑战。
201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8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高考人数的连年下降,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趋于平缓,但国内外经济增长的放缓,依然给未来就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大学、学生共同应对就业挑战,尽早采取措施改进大学生就业状况。
学校要加强就业引导,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发挥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不应该是在毕业期间才开展的指导,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授人以鱼”提供一些招聘信息,需要长期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长期就业目标。同时,毕业生应当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和特点的工作,而不是盲目“扎堆”热门地区或行业。
政府要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大学毕业生正是最富有创新意识和朝气的群体,很多创业的想法之所以没有能够付诸行动,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支持。虽然各级政府积极呼吁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相关的配套措施仍待落实。同时,大学可以针对创业需求,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利用校友资源给予支持和指导,使学生对创业流程、必要条件有充分认识,使其能够在跨出校园甚至在读期间就能够顺利实现创业梦想。
大学生要从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积累人力资本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单一地强调学分绩的重要性,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兼备专业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受到雇主青睐。学校的教学设置和课程模式要注重培养多样化发展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也要培养能够应对挑战、积极创新的通识人才。
最后,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要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虽然先天的家庭背景优势无法改变,但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给予农村地区学生、贫困学生扭转“出身”的机会,对促进社会资源的流动,缓解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意义重大。
大学毕业生正从“天之骄子”演变成“平民”,这是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面临着的考验和挑战。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就业价值观,特别是缓解大学生就业时对热门地区、行业的“扎堆”现象;调整教育理念和培养机制,专注于培养兼具过硬专业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家庭、学校、地区间的流动。这些都是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的未来不只在于经济的增长,更在于教育的进步,人才的培养,“软实力”的增长。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中国长久的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课题主持人:李宏彬
报告执笔人:李宏彬、吴斌珍、施新政、孟岭生、王洋、谢洁玉
第二篇: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就业状况又如何?
清华大学课题组
《 光明日报 》2012年6月26日 15 版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有多高,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怎样的地位?调查显示,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为72%;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中部和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东部和西部;大学毕业生最想进入政府和国企;自主创业比例仅达4%;英语成绩、综合素质对提高工资作用明显。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名牌大学毕业生优势明显。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毛入学率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30万,“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倍感压力,毕业即失业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便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也难以达到100%的就业率。
为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问卷的设计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专家的意见。问卷中不仅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还包括了高考成绩,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就业信息等。问卷详细询问了大学毕业生所获录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关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数据,从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数据。本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报告对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对中国大学生的毕业起薪给出客观评价。其次,根据就业地区、行业、部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和起薪差异。第三,我们从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出发,考察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第四,围绕家庭背景对初始工资的影响展开分析。第五,大学质量对工资的影响,尤其关注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起薪差异。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起薪有多高?
研究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在整个社会的工资层级中处于较低水平。
截至2010年6月,在接受调查的6059位应届毕业生中,有4105人寻找过工作,求职率为68%。这其中有2965人收到过录用通知,求职成功率为72%。统计结果表明,201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初始工资为2153元。大学生起薪的个体间差异明显。具体来看,69%的毕业生月起始工资在2000元以下,最低仅为每月500元。仅有3%的毕业生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最高达40000元。
2010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67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096元。本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月平均起薪2153元正好介于两者之间。虽然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工资高于农民工工资,但在整个社会的工资层级中,仅能达到中等偏下收入水平。
大学生曾经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而现在大学生的光环正在褪去,大学生正从令人仰慕的“天之骄子”演变成“平民”。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工资,不考虑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但无疑这样的起薪水平不容乐观。大学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但数据显示大学教育回报率并不高。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得到劳动力市场的认可,能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这是目前大学生薪酬结构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因此,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现存问题,转变人才培养机制,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就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水平高等教育体制,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差异有多大?
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就业,且东部工资更高;不同专业的工资差异明显;外资企业收入最高,而自主创业比例较低。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域划分,我们分别考察工作地域的工资水平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工资水平较高。大学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求职,月平均工资为2262元。有25%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求职并最终获得录用。这四个城市月平均工资为2529元,高出其他地区27%。西部地区月平均工资为2048元,高于中部和东北。这很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导致高端人才需求量增加,西部地区企业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优秀人才。然而,中部、东北发展相对滞后,人才需求增速相对缓慢,工资水平较低。
因为东部地区有着更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许多毕业生执意选择在一线城市寻觅发展机遇,不愿到二三线城市就业,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虽然西部地区也在近年采取人才引进措施,为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了待遇,但是效果仍然不是非常明显。因此,促进人才在地域间的流动就成为就业引导的重要环节,这对促进地区间经济平衡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的积极性都大有裨益。
不同行业的薪酬待遇有明显差别。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业薪酬水平位居第一,月平均工资为3067元。IT业位列第二,为2588元。排名第三的是文化传媒及体育事业,为2416元。电力行业位居第四,为2377元。金融业和制造业持平,均为231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和医疗行业起薪较低,月平均工资不到2000元。
在强调应用性和技术性的行业中,工资水平较高,而在偏基础理论的行业中,工资水平较低。虽然这种行业间的薪酬差异极大地受到市场导向,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有关系,但是这种薪酬结构必然会吸引学生蜂拥至高工资行业,容易造成部分行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且导致基础学科领域的“边缘化”和人才“空心化”。
不同类型的单位工资也存在差别。统计结果表明,收入最高的是外资企业,月平均工资达到2741元。国有企业月平均工资为2238元,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工资略低,为每月2112元。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等其他类型企业的月平均工资都在2000元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仅有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且他们的月平均收入只有1700元。
问卷询问了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类型,发现学生最理想的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到了总数的六成以上。而工资较高的外资企业却并不受学生的追捧,这可能与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职工的良好保障和福利有关。虽然仅有4%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但在求职意愿中有18%的毕业生愿意自主创业。另外,大学毕业生最不愿意去的是集体企业。
从实际情况来看,毕业生分布最多的却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到了37%和36%。政府部门主要实行公务员录取限制,因而占比大大下降。进入外资企业的毕业生比重为10%。
从就业部门的分布来看,国企、政府机关已成为毕业生眼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国有部门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对毕业生非常有吸引力。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却不被学生看好,许多未能进入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的学生才最终选择去民营企业。在这种追求职业“稳定”的趋势下,大学生往往就忽略了职业的“挑战性”。然而大学生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这样的就业格局对整个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虽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很低。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要培养自主创业激情,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还有待落实。从调查样本来看,想要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虽不在少数,但是实际创业的比例却很低。自主创业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壁垒和艰辛,积极有力的政策扶持会大大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英语成绩、社会交际能力对毕业生工资有正向作用,仅靠学分绩难以获得高薪,实习经历对提高工资无益。
英语成绩对大学生工资水平有重要影响。在调查样本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排名前20%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516元,高出其他毕业生18%,由此可见英语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重要性。
优秀的社会交际能力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带来正回报。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213元,高出其他毕业生约8%。这表明参加社团和学生活动不仅锻炼了个人社会交际能力,而且这种社会交际能力对未来求职很有帮助。另外,身为党员的大学毕业生比非党员毕业生工资高出5%。
然而,“尖子生”工资不如一般学生。根据学生个人对自己大学学分绩的评价,调查发现班级排名前20%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027元,低于其他学生10%。大学期间从事兼职或实习对提高工资没有帮助。数据显示,大学期间从事过勤工俭学、校外兼职或实习的学生,工资反而较低。未参加实习的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315元,高出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10%。这是因为大学生出去实习大多为了增加工作经历,为简历增光添彩,而实际上实习生难以接触核心业务,参与实习也仅仅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因此对提高劳动技能实际上没有帮助,反而挤占了正常的学习时间。
高学分绩并不意味着好的就业待遇,英语能力与社交能力强的学生更受企业的青睐。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培养学生如何获得更高的成绩,提供给学生各类实习机会。许多学生也一味追逐学分绩,对实习趋之若鹜。但事实表明,学生的英语能力、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处理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而这些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
虽然大学期间学生积极为就业积累人力资本,但是积累人力资本的途径不同,会对大学毕业生工资产生不同影响。本报告的发现引起了我们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机制的反思。何种类型的大学生会受到雇主的青睐,大学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如何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平台,以促进其在就业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这些都对调整大学生培养机制,向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有重要参考意义。
四、家庭背景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优越的家庭背景对工资有积极影响,好的家庭出身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
好的家庭背景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学生在就读大学前的户口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背景。调查发现,读大学前为城镇户口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250元,高出农村学生约8%。以家庭收入作为家庭背景的度量,同样发现,家庭人均收入排名前20%的学生,其毕业后月平均工资为2540元,高出其他家庭学生约25%。父母中至少一方具有行政级别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486元,高出其他学生约18%。
家庭背景对工资的作用可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一方面,好的家庭背景可能带来更好的家庭生活条件,改善学生营养,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为子女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调查显示,有25%的毕业生在求职中有家庭或熟人帮忙,其中有73%的学生认为“关系”对求职有帮助。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无法改变,但这种家庭背景的优势会进一步加重教育资源分配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公平,给后天公平的实施带来许多困难。
一个好的社会应当保持合理的代际流动性,而教育是代际流动的关键途径之
一。优越的家庭背景能够带来更高的工资,从而使得优质资源在家庭内部传递。当良好的家庭背景渗透到教育领域,就能够使子女有更高的平台,从而扩大教育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因此,加强社会资源的流动性,尤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投入,对缓解社会不平等意义深远。
五、大学质量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着更高的回报,名牌大学工资溢价在女生和城镇学生中体现明显。
在教育资源局部密集却又整体匮乏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为了追逐良好的教育,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会把名校毕业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部分企业甚至明确表示仅招聘某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对其他的毕业生则不予考虑。
就读名牌大学是否有更高的回报呢?这里我们将211院校(含985院校)定义为名牌大学。结果表明,名牌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427元,高出普通院校毕业生工资约28%,也就是说,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着28%的工资溢价。
名校效应往往会随着学生的性别、户口类型等因素而变化。哪些学生从入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首先,女生就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入读名牌大学的女生起薪是每月2293元,而入读普通大学的女生起薪是每月1671元,前者高出了37%;对男生而言,该差距只有17%。尽管如此,整体而言,女生的平均工资仍然要低于男生。其次,来自城镇的学生就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城镇学生就读名牌大学比普通大学多获得了40%的工资,而农村学生就读名牌大学只多获得18%的工资。
就读名牌大学是每个高考学生的梦想,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经济回报也十分可观。因此,在中国入读名牌大学依然是回报率很高的教育投资。这为家长竭尽全力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理由,也说明政府长期对名牌大学倾注的大量投资达到了成效。
六、对策建议
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培养理念,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大学、学生共同应对就业挑战。
201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8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高考人数的连年下降,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趋于平缓,但国内外经济增长的放缓,依然给未来就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大学、学生共同应对就业挑战,尽早采取措施改进大学生就业状况。
学校要加强就业引导,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发挥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不应该是在毕业期间才开展的指导,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授人以鱼”提供一些招聘信息,需要长期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长期就业目标。同时,毕业生应当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和特点的工作,而不是盲目“扎堆”热门地区或行业。
政府要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大学毕业生正是最富有创新意识和朝气的群体,很多创业的想法之所以没有能够付诸行动,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支持。虽然各级政府积极呼吁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相关的配套措施仍待落实。同时,大学可以针对创业需求,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利用校友资源给予支持和指导,使学生对创业流程、必要条件有充分认识,使其能够在跨出校园甚至在读期间就能够顺利实现创业梦想。
大学生要从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积累人力资本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单一地强调学分绩的重要性,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兼备专业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受到雇主青睐。学校的教学设臵和课程模式要注重培养多样化发展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也要培养能够应对挑战、积极创新的通识人才。
最后,在教育资源的配臵方面,要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虽然先天的家庭背景优势无法改变,但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给予农村地区学生、贫困学生扭转“出身”的机会,对促进社会资源的流动,缓解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意义重大。
大学毕业生正从“天之骄子”演变成“平民”,这是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面临着的考验和挑战。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就业价值观,特别是缓解大学生就业时对热门地区、行业的“扎堆”现象;调整教育理念和培养机制,专注于培养兼具过硬专业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家庭、学校、地区间的流动。这些都是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的未来不只在于经济的增长,更在于教育的进步,人才的培养,“软实力”的增长。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中国长久的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课题主持人:李宏彬
报告执笔人:李宏彬、吴斌珍、施新政、孟岭生、王洋、谢洁玉
第三篇: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调研报告近代以来,学校校园围墙内的教育几乎成了正规教育的惟一代表,教师课堂讲授儿乎成了正规教学的惟一形式。然而远程教育的兴起突破了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远程教育以其举世瞩目的进展和成就赢得各国教育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事。但是,其历史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 19 世纪中叶。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20 世纪以来,随着电力的普及和大众媒介的广泛应用,多种媒体教学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及至世纪之交,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远程教育的又一次巨大进步。
一.中国远程教育的起源 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而函授教育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英国这个近代产业革命和资本土义的故乡,也是近代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故乡。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对各种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压力。因此,就有了近代学校的出现,有了成人教育的出现,也才有了远程教育的出现。
函授教育就是利用印刷教材和通信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函授教育首先发生在职业技术培训。1840 年,英国人伊萨克·皮特曼将速记教程函寄给学生,他被认为是函授教育的始祖。大学层次开展函授高等教育的起源则与英美历史上的“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有关。新大学运动第一个有影响的成果就是 1836 年创建的伦教大学。1849 年对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是个重要的年份,伦教大学在这一年首创校外学位制度。1858年,修订后的伦教大学校外学位制度更加开放,并将适用范围推广到全世界。于是,各种函授学院在英国应运而生,为注册报考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学生提供函授教学辅导。伦敦大学校外学位制度为世界树立了一个采用自学、函授、业余夜校等方式发展校外高等教育的范例。因此,1849 年可以看作是世界远程高等教育的诞生年份。对各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第二个历史事件是发源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推广运动。英国剑桥大学在 19 世纪 60 年代首先倡导大学推广运动,为校外学生开设扩展课程教育。此后,牛津和其他大学相继仿效。美国的大学推广运动始于 1862 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和一批授地大学的创建。这些大学的著名口号是:“州即校园”,成为北美远程高等教育的发源之一。这一系列的发展,也为现代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当然,远程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孕育而生。
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学校制度诞生的历史时期。1902年蔡元培先生等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编写教科书和仿通信教授法刊行丛报。这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的函授教育,即我国远程教育的起源。1914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创设了函授学社,这是我国开设最早的函授学校。
在我国,应用各种视听技术媒体开展以成人为对象的各种社会电化教育和以学校学生为对象的正规学校电化教育也是起始于20世纪初。自20年代起开始利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此后,广播、电唱、录音等也逐渐引进和发展起来。陶行知即自20年代起就倡导电化教育并身体力行。他不仅在他组织规划的教育活动中利用幻灯、无线电收音机和活动电影,而且租用无线电电台举办教育广播。1936年7月,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并在全国建立了81个电影教育施教区。1937年7月,成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播音
教育指导区41个。1937年后,许多省市也相继建立电化教育组织。1940年,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起步期,也是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和准备期。
二.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三大阶段
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函授高等教育为代表
20世纪50年代,作为第一代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的代表——函授高等教育得以创建,当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为先驱的普通高校创建函授部和函授学院。这也是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其技术代表和特征是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我国函授高等教育在新中国的兴起有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原因。新中国政府将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看做是提高当时干部和工农的理论、文化和专业水平,培养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大批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1954年,教育部在“东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视察报告”中指出:函授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件确立了函授教育在所有普通高校中的地位。直至1955年,有7所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共注册函授学生4390人。1955年2月,中国函授教育有了第一批专科毕业生共1600人。1956年,厦门大学创办了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为对象的海外函授部。从1955年至1957年,高教部和教育部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函授教育的法规,对函授教育的指导原则、任务、目标、开设专业、学期、学生对象、人学考试、教学要求、学制和管理体制作了明确的规定。1957年,已有58所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共计有函授学生35000人。在60年代上半期,函授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1965年,开展函授教育的普通高校达到123所,包括理工、农林、医药、文科、艺术、财经、政法、师范和体育各科大学,开设专业138种,注册函授学生189000名,相当于当年普通高校在校生的28%。当年函授教育招收新生74000名,毕业生16000名。从1955年到1965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函授毕业生80000名。
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广播电视教育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我国远程教育不仅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开始了形态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广播、电视逐渐成为远程教育的手段和媒体。与此同时,相对独立的远程教育主体(机构)也应运而生,即在天津、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哈尔滨等中心城市,相继成立了广播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于1960年2月的北京电视大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开创历史的城市电视大学。由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任校长。至此,我国开始了远程教育的第二阶段即广播电视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远程教育是指在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基础上,利用广播电视(卫星和微波)、录音录像、电话电传和计算机以及电信传播等媒体开展的远程教育。可以说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是第二阶段远程教育的技术代表和特征之一。从1960~1966年,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电视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仅北京电视大学一家就培养毕业生8000多名,另有50000人次单科结业。不幸的是,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中,无论是函授教育还是电视大学都被迫中断。
直至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中断的高等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才得以重建和繁荣。1978年,经过10年“文革”浩劫的中国,文化经济接近崩溃,中国处于百业待兴的局面,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社会又急需大量的人才,光靠需要高投入的普通高等院校来培养是不可能的。此时,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区的彩
色电视网已经建成,举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利用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加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提议引起了充分的重视。1978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当时的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首届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行方案》。1979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建立,是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端,形成了从中央到省、直辖市、地市级、县级的分级办学、管理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系统。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到1985年,共有注册全科专科生67.4万名,分别相当于同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其他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0%和64%。与此同时,高等函授教育的重建和发展也被提上日程。1980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工作会议,明确了对加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同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在组织全日制大学教育的同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开展函授和夜大学教育。实践证明,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函授和夜大学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而且效益高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所有单位和部门都应该充分重视成人高等教育和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要在中国充分发挥高等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作用。”上述“意见”对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政策、任务、办学形式、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经费、毕业生的就业和待遇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而为中国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健康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1980年,重建函授教育的普通高校只有69所,注册学生总数162134名。自那以后,中国的高等函授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86年,提供函授教育的普通高校达到371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35%。开设高等函授教育专业286个,占普通高校开设的全日制专业总数的35%。其中:工科类147个,农林类38个,财经类28个,师范类27个,文艺类18个,理科类16个,其他专业12个。1986年共有注册学生414685名,其中本科生139000名,专科生276000名。1986年6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函授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过去30年来的工作经验。
1997年2月,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校函授教育暂行条例》。这是中国高等函授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为高等函授教育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要向应届高中毕业生提供高等函授教育。“条例”还提出了各级各类函授教育计划的制订、函授教师队伍、课程材料和辅导站三项基本建设的指导方针。1988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向成人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暂行条例》,并规定其适用于高等函授教育。1997~1998学年,共有635所普通高等学校提供高等函授教育。另有4所独立函授学院。1996~1997学年的注册学生数是896300名,招收新生286400名,毕业生212300名。
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现代远程教育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远程教育在经历了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两个发展阶段后,进入了以网络教育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阶段。这一阶段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纷纷开展以双向交互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为技术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推进开放性和现代化建设、与普通高等学校联合办学方面取得
了重大进展;我国政府决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远程教育网络,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我国加快建设国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以及我国产业界和全社会对开放与远程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长。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从高等教育起步的。1994年,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由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共同筹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并建成中国教科网(CERNET)。教科网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起步。1996年,清华大学等普通高校提出要开展双向交互式远程教育,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同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在黄山召开。在黄山会议上,全国电大教育工作者在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性质和定位、形势和任务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明确了实现“共建系统、共享资源、共创辉煌”新战略的基本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在21世纪初将广播电视大学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做好两项命题:不断扩大电大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实现教学现代化;实行两项试点:以注重开放和个体化学习为特征的注册视听生教育和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简称专升本);加强两项基本建设: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和多种媒体远程教学的教材建设;坚持和扩大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的基本方向,即四多:多层次、多规格、多学科和多形式;以及四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面向农村地区。1997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清华大学则在1998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8年春,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函授大学校长游清泉提出提案“加快发展远程教育,构建我国远程教育的开放体系”。1999年,我国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列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并拿出3.6个亿,专门用于支持现代远程教育。同年3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作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的第一批试点院校。此后,试点院校数目不断扩大,至2001年,试点高校扩大到68所。另外,1999年教育部还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9月,“CERNET 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2000年12月前完成CERNET 高速主干网的建设,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需求。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并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意见,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如可以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多少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等。2001年开始我国以网络教育为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启动。据2004年数据,我国远程教育投资占教育信息化总体投资的21.2%,达到70亿元。2005年有调查显示,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超百亿元。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第一次写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这表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社会共识。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发文,正式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示范项目;至此,全国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达280万。至2007年,我国远程教育基本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今天,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网络学习。
三.当下,远程教育的利弊
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我们今天的教育面临严重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的进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迎接挑战,反战信息时代的教育中,远程教育以其特有的观念.思路.手段和方法将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时代将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上网络的烙印,教育亦然。教育网和校园网的建立,为人们检索文献、学术交流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那么,网络课程究竟会怎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呢?会不会在发展的同时带来一些负面作用?
远程教育的特点:
1、开放性 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供的是师生异地同步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对象都是开放的,学习者不受职业、地区等限制,这将有利于解决偏远地区受教育难的问题,有利于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均衡的教育机会,为“教育公平”成为现实提供了物质支持;现代远程教育不受学习时间的限制,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接收需要的教育信息,获得自己需要的教育内容,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学习。现代远程开放性的特征,还带来了远程教育大众普及性的特点,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开发灵活多样的课程,提供及时优质的培训服务,为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2、技术先进性
远程教育的实现必须依靠媒体技术为支持,没有现代教育技术或传播技术,就没有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是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的技术特征,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快速传递的速度和优质传输效果,提高了远程教育的质量。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远程教育的交互功能,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及时反馈,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形象生动,有利于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习者潜能的发挥,启发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3、自主灵活性
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学习的要求,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主权。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使被动的接收变成主动的学习,把传统的“教”为主的教育方式,改变为“学”为主,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它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按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的需要和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4、资源共享性
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各种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实现了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可以集成利用人才、技术、课程、设备等优势资源,以满足学习者自主选择信息的需要,使更多的人同时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
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学习不必为学生安排集中授课,更不必为学生解决食宿交通等问题,方便了学生学习,节约了教育成本。
远程教育的优势: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两大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教育向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转变。
显然,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适应这样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学,表现手法单一,填鸭式灌输约束了学生的主观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平面表现和单纯的语言解释往往使学生的想象出现偏差。网络教育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来传递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及视频信息,将真实世界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加速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手、眼、耳的协调动作,刺激大脑兴奋,不断强化记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远程教育体现出如下一些优势。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与老师分离,学习过程完全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实现,须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自我设计学习过程(网络课程借助交互提出学习建议),直至达到学习目的。学习的过程是在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激发灵感的状态下进行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个性。远程学习可以灵活地支配时间,并且不受任何限制,只要具备基本上网条件即可实现。学习过程是个体行为(初学阶段)到群体行为(讨论阶段)再到个体行为(自测)。与传统学习过程——群体行为(教师授课阶段)到个体行为(作业考试)比较,突出了个体作用。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形式变化,而是为个性化素质教育创造条件。突出个性意味着个人创新,由此形成的思维灵活性及思维表达新颖性是传统授课方式达不到的。传统授课方式使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被约束在教师对知识建构之上,实现的是思维求同。网络课程中学生面对有机联系的结构,实现的是思维求异。这无疑是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
3、学生协作精神的提高。网络课程的各种交互作用使学生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完全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学生与学生、学生于教师的交流,避免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羞于张口的现象,增强了协作学习的弹性。交流区域的扩大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汲取他人之所长。交互方式的多变性激发了参与的兴趣,使学习过程始终在一种兴奋的情绪下进行。
4、利于学生终身学习。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知识量的膨胀和交叉学科的涌现,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需要满足社会人才的要求,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的时代,不论个人的意愿如何,终身学习是需要。网络教育以其跨地域、跨文化、跨时空的优势,最大限度到底满足人们随时学习知识的要求,这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
远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1、网络课程缺乏情感交流。传统的授课方式,当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着潜在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书本以外的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教师诙谐幽默的授课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得学生因此加深记忆,以至终身难忘。当使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使,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冷冰冰不动声色的、毫无感情的物体,如何赋予这些客观物质以丰富的情感交流能力,这对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2、网络课程带来的自闭性。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是一个相对自闭的环境。纯粹的网络学习是通过一套网络设备完成相互交流,无形中减少了与人群的直接接触。虽然网络可以将整个世界展现在其中,但毕竟是一个世界,应该承认能完全代替现实。因此应当有机地将网络课程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才不至于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同时隔离了个体与群体的联系。
3、网络课程带来的其他副作用。首先,网络课程的学习易产生疲劳。面对一个固定的机器,眼睛长时间盯视屏幕会带来视疲劳;使用终端时,身体的固定、姿势加上有时枯燥的学习内容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往往是人们放弃网络学习的主要原因。这就是要求网络设备的设计者要从多方面考虑,网络课程的设计者也应该特别注意实现设计的多样性。其次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上课听讲,下课思考的,这种习惯会对网络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尽管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段,人们也需要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
四.总结
顺应时代的发展,远程教育势必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力求更好,妥善解决普及远程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发展调研报告
如何构建长效机制 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
得好、流得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战略决策,旨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具有深厚感情的新农村建设接班人及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如何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对于大学生村官建设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以教育培训为重点 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
为使大学生村官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角色,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我认为县镇两级组织部门可以为村官创造点条件。
1.任前集中教育 采取现场观摩体验、集中理论辅导、座谈交流提高等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任前培训,引导大学生村官充分做好思想、生活、知识等方面的准备,确保能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面貌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
2.加强日常教育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乡镇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定期组织参加专题培训,或学习农村实用法律法规、或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以期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3.鼓励继续深造 拓宽党校这一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我党教育之利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参加党校函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以落实待遇为保障 确保大学生村官待得住
1.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工资、福利待遇,真正能使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干得安心。
2.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处理,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为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确保大学生村官待得住。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确保大学生村官干得好
1.完善培养带教制度 明确规定每名大学生村官培养带教责任人,制作带教培养计划书,确保带教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实行档案动态管理各个乡镇统一建立村官档案,包括工作基本情况,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总结,考核结果,奖惩措施等,切实有效的动态管理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增强考核依据。
3.严格请销假制度 规定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期间不得随意离岗,严格限制大学生村官在上级部门服务时间,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在村动态。
4.完善大学生自管会制度 制订大学生自管会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定期召开网络会议(崇明的实际情况,集中开会不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5.为大学生村官实践提供平台 根据本乡镇的特点,组织大学生村官参与到实践项目中来,在实践中将强锻炼,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促进其尽快成才。
6.坚定发展村官交流媒介 坚定组建我县大学生村官网站,月报,要求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定期书面报告思想、工作状况、调研报告等,每半年组织一次座谈会表彰先进,以期提高村官工作热情。
四、以引导落实为基础 确保大学生村官流得动
明确我县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真正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有所作为;引导到期大学生村官开展分流工作,积极为其创造进一步发展条件;各个乡镇拿出一部份空余岗位给予大学生村官;创新提拔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村官进行破格提拔,确保大学生村官流得动。
大学生村官是新兴的产物,只有打破传统思路,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搞好村官工作,为新农村的长期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为祖国的发展寻找适合的党政接班人。
第五篇:大学生“中国梦”调研报告
大学生“中国梦”调研报告
“中国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每个人也有自己小小的梦,他们的梦是什么?国富民强还是家庭幸福?不管是什么,都是这个梦想给人力量前行,也是这个梦想让我们不断奋斗的理由。每个人都是带着梦想来到这个世界的,所以梦想是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东西,是黑暗中一盏照亮前进的路的指明灯。一个人没有梦想就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梦想生活就如淡水,不知因何而求,更不知求之为何。只有不断地奋斗,梦想才能得以延续,我们的梦想才能飞得更高,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造梦者!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把个人梦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加强自身修养、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学好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我们的中国梦奋斗,在将来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做贡献,让青春得以展现,让自己的热血为国家和民族燃烧!”
我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加深广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识,更坚定学生对于自身梦想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目标,应该加大对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让各界人士都能接受到中国梦的洗礼,使中国梦思想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为了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调查结论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习近平主席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附录
关于大学生“中国梦”的调查问卷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以及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我部组织了这次针对全校学生的调查活动,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协助。为保证信息真实可靠,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您的回答将代表众多和您一样的城院学子。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1、您的性别A 男B 女
2、您的年级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3、您觉得您此时此刻有梦想吗? A 有B没有C不清楚
4、下列关于梦想的说法,您认同
A现在这个年代,很容易实现梦想B通过努力奋斗,梦想可以实现C梦想只是空想罢了,根本无法实现
5、你认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难不难?
A 不难B 一般C 非常难D 不清楚
6、您知道“中国梦”一词是在什么时候成为热点词的吗? A“十八大”期间B “两会”期间C 春节期间
7、您如何理解中国梦()
A 中国人的梦想组合而成B 民族的复兴与繁荣C 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足D 大同社会E 像美国一样称霸世界
8、你是怎样认识你自己心中的“中国梦”的?(可多选)A 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B 国家富强,民族兴旺 C 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9、您认为“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
A 难度很大,不可能完成B有难度,但可以克服C 很容易
10、您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做些什么?A努力学习,进一步求知B早日参加工作,挣钱养家C力量太小,什么也做不了
11、您认为阻碍中国梦实现的因素有哪些?
A 贪污腐败比较严重B贫富差距过C 环境污染严重D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12、为实现中国梦或是您个人梦想,从现在开始,您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