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小说对话的翻译

时间:2019-05-14 15:1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小说对话的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小说对话的翻译》。

第一篇:浅谈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小说对话的翻译

浅谈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小说对话的翻译

摘 要: 本文结合《还乡》三译本中的对话实例,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了小说对话的艺术效果。文学文体学的理论为研究小说对话翻译提供了有益思路,从词汇、句法、修辞等层面研究小说对话翻译,进行译本赏析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文学文体学 小说对话 艺术效果 翻译

对话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于人物话语的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注意。在柏拉图的《共和国》第三卷中,苏格拉底区分了“模仿”和“讲述”这两种方式,其中“摹仿”就是人物间的直接对话。英国文体学家利奇和肖特在《小说文体论》一书中指出:“对小说中人物对话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更高层次的作者和读者间‘对话’的理解”(Leech,G.N.& Short,M.H.2001:288)。对话在小说中能起到塑造人物形象、描写客观环境、推动情节发展的艺术效果,成为小说风格承载的重要载体。风格的传达,是文学翻译中最敏感而又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许钧,1992:174)。小说翻译中,对对话语言翻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翻译这个“传达”过程是否“完好无损”。

目前,哈代的《还乡》总共有七个全译本,本文选取其中影响较大的三个译本,分别是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王实味译,岳麓书社1994年版;王守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1.对话能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

在绝大多数小说中,对话(直接引语)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直接引语:笔者注)的直接性与生动性,对通过人物的特定话语塑造人物性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申丹,1998:323)。亚里士多德说过:不同阶级的人,不同气质的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个性化对话描写不仅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及文化修养,做到“言如其人”,而且能揭示其心理状态,更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灵魂的挖掘。

例1:“Tis worse than the poorest do.And I shouldn’t have cared about the man,though some may say he’s good-looking.”

(1)“这还赶不上那些顶穷的人家哪。再说,那个男的,虽然有人说他长得不错,俺可觉得不怎么样。”

(2)“这样结婚真比最穷的人还要鄙陋。而且,我也不会喜欢那样一个男人,虽然有些人许会说他是很好看的。”

(3)“这连最最穷的人家都不如。至于那个男人,虽然有人说他长得帅,我可不太喜欢。”

这里的那个“男人”指韦狄,这段话是苏珊·南色说的,爱敦荒原上一个没有文化的胖农妇,她外表粗俗,更心直口快。她对朵荪嫁给韦狄觉得愤愤不平,这是在大伙闲聊时她对这件事发的一通牢骚。以上三个译本均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所指意义,至于对人物形象“神”的传递,译文1(张谷若译)要稍胜一筹。“赶不上”,“顶穷”,“长得不错”,“俺”及“不怎么样”这些方言味很浓的口语生动地刻画

出一个没有文化,心直口快,甚至有几分粗鄙的当地农妇形象。“俺”是汉语里的一个方言词,张老用这样一个方言词“圈定”了苏珊的身份,精妙传达了原作中的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这些人物的对话中出现了很多拼写不规范的威塞克斯方言,张老用山东方言对译,创造性地解决了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的冲突,达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

2.对话能达到描写客观环境的艺术效果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交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环境。对话描写的运用,不仅能丰富表达的手段,而且能通过当事人之口使作品更引人入胜。

例2:“Tis very lonesome for ’ee in the heth tonight,mis’ess”,said Christian,coming from the seclusion he had hitherto maintained.“Mind you don’t get lost.Egdon Heth is a bad place to get lost in,and the winds do huffle queerer tonight than ever I heard’em afore.Them that know Egdon best have been pixy-led here at times.”

(1)“今儿晚上,你一个人在荒原上走,不觉得孤单吗,太太?”克锐从他一向躲藏的地方跑出来说。“你可要小心,千万可别迷了路。在爱敦荒原这个地方上,一迷起路来,可真不得了;加上今儿晚上这个风,刮得又真邪行,俺从来没听见刮过这样的风。就是那些跟荒原顶熟的人,有的时候,也会遇到鬼打墙。” p这段话出自克锐之口,描写了夜晚的爱敦荒原的“邪乎”。通过一个在荒原上生活了多年的人的口道出了荒原的阴郁,冷酷,气候的反复无常,为小说的故事背景营造出了些许悲怆的氛围,使作品更生动逼真。三个译本都体现出了荒原的这种“邪乎”,但译本1的语言更活灵活现,口语化的表述也更符合人物的身份。

3.对话能达到推动情节发展的艺术效果

小说中的对话绝不是对小说篇章的一种点缀,它必须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对话不仅能使小说的故事情节衔接得更紧密,而且能使故事情节描绘得更生动。

例3:“Young Clym Yeobright,as they call him,is coming home next week to spend Christmas with his mother.He is a fine fellow by this time,it seems.I suppose you remember him?”...“In that rookery of pomp and vanity,Paris,I believe.”(1)“他们都管他叫克林·姚伯的一个青年,要在下礼拜来家和他母亲过圣诞节。现在他好像是一个漂亮的青年了。我想你还记得他吧?”……

“我想是在那销金窟、虚荣市、熙攘纷扰的巴黎吧。”(2)“少年克林姆·岳伯莱,如他们对他的称呼,下礼拜要回家来同他母亲过圣诞节了。他现在像该是个漂亮小伙子呀。我想你许还记得他吧?”……

“在一个奢侈和虚荣的垃圾坑,巴黎,大概是。”(3)“大家都称他为克林·约布赖特的一个青年,下星期要回家跟他母亲一起过圣诞节。好像现在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了。我想你还记得他吧?”……

“我想,是在那浮华虚荣的熙攘之地,巴黎。” 引文是游苔莎的外祖父与她的一段对话。老舰长得知克林要从巴黎回来过圣诞节,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外孙女。言谈中他对克林充满了赞誉之词,而对奢华生活充满向往的犹苔沙听说英俊的克林在巴黎生活,便对克林充满了好奇。这段

漫不经心的对话为后文犹苔沙有意接触克林埋下了伏笔。吸引犹苔沙的不仅是克林英俊的外表,还有大都市巴黎。在这段对话里,作者着笔墨渲染了这两点,译文应精心翻译这两点。比较而言,译文1译得更精彩,尤其是用“销金窟、虚荣市”译“rookery of pomp and vanity”,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好地传达了原文的神韵。而译文2中“垃圾场”是贬义,用在此处明显不恰当。译文3又略显简略,匆匆一笔带过,没有把作者的意图充分传达出来。

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对话的艺术效果呢?下面分层次探讨小说对话的翻译。

1.从词汇角度

小说对话的用词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的,身份、性格等不同的人物说话中使用的词汇有显著差别。另外,不同的作者在使用词汇的种类、语体色彩及频率上都存在差异。词汇使用的差异成为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也是体现作者创作风格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对话中词汇的翻译也要考虑到作者用词的特点,在追求正确传达词汇的所指意义的同时,也要兼顾词汇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特征及作者的写作风格。

在小说《还乡》中,以阚特大爷、费韦、克锐等为代表的爱敦荒原上的土著人,他们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哈代用威塞克斯方言表现这些人的言语风格和身份。在他们的谈话中出现了很多书写“不规范”的方言,张谷若先生创造性地用山东方言对译威塞克斯方言,使得原作中这些“地域性”特征很明显的人物形象在译作中也很好地展现,对于原作读者和译作读者来说,他们获得了相近的阅读体验。

2.从句法角度

在这里句法层面主要包括句式的使用及句子的复杂程度等。对话的艺术效果的传达主要是在这个层面,应在对话翻译中予以重点关注。由于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使用倒装、被动等句式的情况也比汉语常见。在翻译中,在保证人物语言特点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语言应尽量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当然,不同的人在说话时句式或句子的长短方面会有一些差别,这也可能是作者“有意安排”成为该人物的一个特点。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应顺应作者的这种意图,尽量保留话语表达的某种特点。

3.从修辞角度

对话翻译中修辞艺术效果的传达是难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效果是可以复制或近似复制的。例3中,张谷若先生把“rookery of pomp and vanity”译成“销金窟、虚荣市”等。对于那些很难传达的修辞手法,译者可采用一些变通的手法,尽量近似地传达原文的修辞或联系效果,切不可对原文对话中的修辞手法“熟视无睹”,这样译出来的译文即使译出了原文内容,在形式和风格乃至艺术价值上也与原文相距甚远。

第二篇:从文体角度来教学

从文体角度来教学《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课文大多是一般记叙文,有时也少量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议论文这种文体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为人民服务》作者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可能本文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有关议论文的课文。如何进行本篇课文的教学?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本课教学我想重点让学生感知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结合本文来理解这些特点尤为重要。本文的论点:为人民服务。论证过程: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第1自然段);然后结合当时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第2自然段);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3自然段);三是搞好团结,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第4、5自然段)。什么是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本文中有关李鼎铭先生是出“精兵简政”就是举例论证。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有关司马迁“人固有一死„„”一个段落,要树立革命的生死观一段就是道理论证。

第三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谈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谈英语习语的翻译

摘 要: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固定意义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习语,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差异上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习语;翻译策略

习语是一种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固定意义的表达方式,它包括成语(set phrases)、俗语(colloquilisms)、格言(saying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s)、典故(allusions)等。《柯林斯英语大词典》对于习语的定义是无法通过其单个词汇的累加来预知其含义的一组词(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

ing cannot be predicted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1]以倾盆大雨为例,(It was raining)cats and dogs.)。习语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或教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包含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2]因此,正确的翻译英语习语首先因熟悉它与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及其内涵。

一、英汉习语的差异

(一)地理环境。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四面环海。历史上他们的捕鱼业非常发达,且热衷航海,因此他们的习语中有大量与捕鱼,海洋相关的词汇,相反,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因其农业发达,习语中则有大量的农业耕种相关的词汇。比如“to drink like a fish”,直译是“像鱼一样喝水”,意译则为“牛饮”意指很能喝酒;“as mute as fish”表示像鱼一样无声无息,即“默不作声”。又如“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 直译是“别人的沉船就是你的航标”,意译则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同时,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中国则四季鲜明。因此在涉及到与季节相关的习语上,应该结合其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才能在更好的把握其特定文化环境下语言的翻译和理解。以春风为例,英国的西风带来的是大西洋的温暖气流,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西风即春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著名诗句“Oh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正是对春风的赞颂。而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东风才是春风,有诗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群体的习惯和准则的总和,群体人员的创造和遵循是其存在的前提基础”。[3]以英汉两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宠物习俗为例,英国四季变化不大,全年不冷不热,主要食物是面包(bread)黄油(butter)等,由此产生了很多与这些食物相关的习语。比如:take the bread out of some

one’s mouth,直译是“把面包从某人嘴里拿走”,但了解其面包为主食后,我们就可以意译成“抢别人的饭碗”,同样,bread and

butter(面包和黄油),意译则为“谋生之道”。

宠物作为我们的老朋友,与我们的关系特别密切,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4]狗在西方国家被看做是最忠诚的朋友和家庭的成员,因此与狗相关的英语习语通常用来描述人类的行为,大都没有贬义。比如用“lucky dog”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则意译成“凡人皆有得意日”。相反,狗在汉语文化中则是一种遭人厌恶鄙视的对象,比如中文成语“鸡鸣狗盗”、“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等。

(三)宗教信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英汉语言中就有大量富有宗教色彩的习语。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奉耶稣为全人类的救世主,由此出现了许多与上帝(God)及其宗教经典《圣经》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理解成“自助者天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就翻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又如“turn the other cheek”直译过来是“转向另一边脸”,这样翻译出来读者无法理解其含义。此习语出自《路加福音》第6章,第27至29节(Luck 6:29):But to you who are listening I say:

Love your enemies; do good to those who hate you; bless those

who curse you; pray for those who treat you spitefully.If anyone

hits you on the cheek,offer the other also; is anyone takes your

coat,let him have your shirt as well.(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要爱你们的仇敌;善待恨你们的人;祝福诅咒你们的人;为凌辱你们的人祷告。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这是耶稣告诫他的信徒不要和恶人作对,后人便用这个习语比喻毫无怨言地忍受侮辱和伤害,不还击别人对自己的攻击。与西方宗教信仰不同的是,中国人信奉佛教,故语言中有很多与“佛”相关的习语,如“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等。

(四)历史典故。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的人名地名也造就出大量的习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语其中的意义却非常深远,因此在翻译的处理上绝不能单单累加单个词语的字面含义,而应翻译其背后的深意。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直译过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似乎没有问题,但如若了解其背后典故,古罗马由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镇逐步地扩张到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为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才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比喻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也可译成汉语成语“殊途同归”。又如“to meet one’s Waterloo”就不能直译成“遭遇滑铁卢”,而应结合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的惨败取其深层含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或汉语成语“一败涂地”,读者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以汉语中的“破釜沉舟”为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了解其背景,方能知晓其比喻义为“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长久以来,希腊―罗马神话作为希腊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西方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5]大量的习语由蕴含在这些神话故事背后的典故构成。以习语定义中的“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为例,在北欧神话中,猫被认为可以影响天气。驾着风暴而来的女巫据说就是化身为猫的。而狗和狼则是风暴神欧丁的随从,其中狗是风的象征。因此,这个习语才被翻译成“下倾盆大雨”而不是下小猫小狗。又如“Achiles’ heel”,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The Iliad)。特洛伊战争中,Achilles率领希腊联军阵营最骁勇善战的一支军队。在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将他倒提着浸泡在冥河里,因此全身刀枪不入。可因为手捏着他的后脚跟没泡到水,因而成了唯一的弱点。最终Achilles被特洛伊城的巴里斯王子(Paris)一箭射中后脚跟而阵亡。因此Achilles’ heel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成“某人的脚后跟”而取其引申义“致命伤,最大的弱点”。汉语言中同样有许多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的习语的,如“守株待兔”、“夸父追日”、“叶公好龙”等等。

二、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习语翻译的关键是在译文中表现其源语言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意义。比较常用的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法等。

(一)直译法。直译是指译文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保留其表达方式,比如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原文的民族特色等,使读者能体会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感受,而广为译者采用。比如“armed to teeth”直译成“武装到牙齿”;“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译成“趁热打铁”;“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石二鸟”;等。因为中英民族作为人类都有着类似的生活模式和阅历,对于这类习语,用直译的方法既生动形象,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意译法。由于中外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一味的直译就有一定局限性,这种情况下,为了正确传达原文意义,应该采取意译法。所谓意译法,就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文大意进行整体翻译的一种翻译方法。比如“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直译过来是“一说到魔鬼,他就出现了”,但如若译成“说曹操,曹操到”,读者便可在汉语中更好的感受到与原文语义相同或相似的效果。又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直译是“两个脑袋胜过一个脑袋”,显得刻板不够灵活,意译成“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就生动得多。再说“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直译是“人人袖子里都有一个傻瓜”,读者会觉得困惑难懂,意译成“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就清楚明了多了。

(三)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句为例,翻译成“约翰忠实得斋日不吃荤,凡事都循规蹈矩,是个可以信赖的人。”在英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旧教与新教的激烈斗争,旧教曾规定教徒在斋日可以吃鱼,而新教则反其道而行之,拒绝在斋日吃鱼以示忠心。因此,英国人用“eat no fish”表示忠心。这里译者把它直译为“斋日不吃荤”,再将其所蕴涵的意义用“忠实”表达出来,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色彩,又方便译文读者理解,也算得上是较为巧妙的翻译。

英语习语以其精辟、形象、生动的特点,牢固地确立了它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6]由于英汉两大民族间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的巨大差异,透视出其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单理解其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了解其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整体性和比喻性,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综合灵活多样的翻译技巧来处理源语言。并谨记从语义等值出发这条翻译原则,小心谨慎,避免望文生义,才能在最小程度上减少读者阅读困惑和最大程度上了解文化精髓,把人类语言的智慧准确的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Z].William Collins Sons & Co.Ltd.2003.[2]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 Worsley.The New Modern Sociology [M].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8:129

[4] 杨芳.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92

[5] 段寒,谢丹平.浅析英语习语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J].邢台学院学报,2008(23):34

[6]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04

第四篇: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对鲁滨逊性格特征的分析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怀旧情绪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 On Ambiguity of Human Conversations The Influence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A Brief Analysis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Cat in the Rain An Eco-Critical Approach to Moby Dick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 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汉英数字文化比较及其翻译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人物象征主义的运用 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

浅析“红”和“黑”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及语义对比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 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特点分析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

从《店员》解读作者双重身份的矛盾心理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45 从习语翻译看文化空缺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我弥留之际》中三个儿子的悲剧为例 48 从“爱的习惯”看多丽丝•莱辛笔下的两性关系 49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51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53 论中英日常礼貌用语的差异 54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55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

浅析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57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58 中华老字号英译顺应论分析

An Analysis of F.Scott Fitzgerald’s “Babylon Revisi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60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63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Two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the Age of Innocence 6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66 On Self-destruction of Laura in Flowering Judas 67 The Rose in the “Heights”—An Analysis o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68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69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对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71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72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73 《嘉莉妹妹》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 74 从自我认同角度再析《简爱》 75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77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78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 and “Wuthering Heights” 80 浅谈《圣经》故事与英语学习81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浅议中国菜名的英译 85 中美道歉语的跨文化研究 86 论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The Destruction and Degeneration of Heroines in William Faulkner’s Works 88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89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90 试析流行文化对美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91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92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93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94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95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96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98 论《红字》中的道德观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101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102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103 以篱笆和围墙看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105 埃德娜的觉醒——对《觉醒》的心理女性主义分析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107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08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Jo Rejects Laurie’s Proposal of Marriage in Little Women 111 人文主义思想在《皆大欢喜》中的运用 112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113 浅析《小妇人》中马奇太太的教育方式 114 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广告语言特点分析 115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 116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 117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的讽刺艺术比较

Resonant Effect of Dialogues in Lolita on Readers 119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20 全身反应法在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1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s: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123 中英文商标翻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24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5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126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蝇王》中的象征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30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131 斯佳丽,在逆境中成长

论《暮光之城•暮色》中英译汉的词类转译 133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134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源于真爱的结合:简爱的婚姻对当代人的启示 136 从目的论看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 137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 139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40(日语系毕业论文)义务教育的发展—就择校问题进行的探讨 141 爱情至上——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 142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143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45 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 146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148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149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 151 英文电影名称翻译中文化顺应的影响 152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153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Slang and Their Social Functions 154 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侦探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写作手法 155 中式菜谱的翻译

156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157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158 关于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报告 159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 160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161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

162 On 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163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164 The Reasons Why Robert Cohn is Despised by All in The Sun Also Rises 165 A Tactics Study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Basic Education Stage 166 《老友记》中的对话分析

167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68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69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70 BB电子商务安全

171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2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173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174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175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中式菜名英译(开题报告+论文)176 浅析《还乡》中爱格敦荒原的象征意义 177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 178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17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0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新析 181 从操纵理论看儿童文学的复译 182 浅析张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

183 肢体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184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185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

186 On the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Little Women 187 英汉称赞语回应的对比研究

188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89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190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性格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191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192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193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 194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195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96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 197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

19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9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200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第五篇: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2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4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幽默 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另类古典小说-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之畅销解读 7 浅析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叙事时间 8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9 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教育失败 10 从文化的角度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1 《紫色》所体现的“黑人性” 12 简爱性格研究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 15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从释意派理论看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17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18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中译本比较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20 伊莉莎白和凯瑟琳不同性格及命运的分析 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 22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3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5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27 浅谈外贸英语的翻译标准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美国黑人英语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30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法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32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34 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与对策

Rhetoric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ors 36 浅谈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 38 比较研究广告中中美文化差异

黑人英语与非裔美国黑人文化的研究 40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及对策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 42 浅析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现象 43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44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 45 学生性格与口语能力初探

论《看不见的人》黑白文化矛盾体 47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48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50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1 英语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52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54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55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 56 政论文的英译特点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59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60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Vague Langu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63 On Hardy’s Meliorism: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4 论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 65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66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68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 69 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0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 7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72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73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74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 77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78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80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81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关联理论在公示语英译中的应用

Awakening of the Black Women’s Self-consciousness—A Study of Four Major Female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Images in Beloved 84 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86 An Analysis on the Flexibility of Gulliver’s Personality 87 从跨文化角度论商标的翻译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婚姻观的剖析 89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互译 90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

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应用体现 92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 93 从懒和熵的视角论《去十九号房间》中苏珊的罪 94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浅谈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谎言”的运用对其情节、语言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英汉习语对比研究及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97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 98 《洛丽塔》的悲剧分析 99 斯嘉丽:独特的新女性

论小说《苔丝》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汉译 102 《木马赢家》中父亲的缺席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乐时代的新潮女郎 104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106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108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圣经原型解读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111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夜与日》看女性同性爱主题的写作模式 112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13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114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 116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118 浅析英语新词的构成与翻译 119 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21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22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123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 124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

谈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礼貌原则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选秀文化对比研究——以达人秀为例 127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129 “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 130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从模因论角度下谈广告语的仿译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133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34 从美学角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135 论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虚无主义 136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罗伯特•弗罗斯特与陶渊明田园诗歌对比研究 138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 139 翻译的对等性研究及其应用

论“黑”字所体现的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

对比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和盖茨比的梦想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143 《藻海无边》中边缘女性的生存与救赎 14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145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 146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 149 以名词动用为例分析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隐喻 150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51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

152 Translation of Gududeqi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ian Zhongshu’s Realm of Sublimation 153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

154 《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

155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156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 157 浅谈商务英语句法特点及翻译技巧 158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 159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160 威廉福克纳与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女性角色分析 161 英汉语复合词结构特征比较探析

162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163 二元对立模型在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的应用 164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165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的演说词 166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167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

168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

169 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0 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71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172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Wives and Daughters and North and South by Elizabeth Gaskell 173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174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17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176 《纯真年代》中艾伦•奥伦斯卡和梅•韦兰的人物命运分析 177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

178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79 肢体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180 Social Causes for Tess’s Tragedy 181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 182 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

183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 184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185 《天边外》的悲剧分析

186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187

188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189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其翻译研究 190 美国牛仔和牛仔文化

191 The Function of Symbols in the Feminist Novel Possession 192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193 浅析苔丝之死

194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195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196 A Study on Differences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A Case Study of The Joy Luck Club 197 词组词汇学习方法

198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 199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200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下载浅谈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小说对话的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小说对话的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衡阳市五中 王培霖 爱美是人的天性。从摇篮曲中露出甜美笑靥的婴儿到“钓胜于鱼”的老翁;从古代的“锄者忘其锄”的农夫,到维纳斯像前的学生,都足以证明:......

    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张玲 2009年9月,山东卫视公共频道推出了省级地面频道第一个专家点评类节目——《新闻三家谈》,秉承着“新闻之道,民生为先”的理念,《新闻三家......

    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生减负

    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生减负 1.激发内部学习兴趣: (1)正确的内驱力--明白了解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推动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而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内驱力的定义,作......

    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以《小时代》《何以笙箫默》为例 姓名:吴妙蓉 班级:2012级物流管理 学号:2012020401073 摘要:畅销小说向来是影视剧改编的热门,金庸、古......

    从莫言获奖的角度谈语言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从莫言获奖的角度谈语言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科目:语言学 班级:英语教育(一)班 作者:李永莉 从莫言获奖的角度谈语言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化的传承。语言......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T......

    从法学角度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市场经济规划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建立有限、民主、高效的政府、笔者围绕准行政行为谈政府机构改......

    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范文模版]

    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 信管1141104040422陶云川 在很多情况下,人数的确决定了力量的大小,所以才有“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俗语的出现。但如果没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