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分析报告写作规范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报告写作规范
研究一个企业,分析其物流战略,并探讨这个企业的物流战略有什么待改进的地方
一、案例素材的准备
1.案例素材的收集
案例素材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如通过本人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的企业等)获得。
2.案例素材所涉及的单位,建议原则上为珠三角经济区域的某一企业,对特别有现实意义的案例,也可以是针对某一行业。
3.案例素材应真实可靠,应取得所在单位负责人的支持与同意。应不违反有关的法律或损害所在单位的利益。必要时可对该单位的名称、有关人物的真实身份及姓名、相关数据等进行掩饰性处理。
二、案例分析报告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按顺序包括下列内容: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ABSTRACT(KEYWORDS)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基本要求 1.封面
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课程论文的封面格式确定。2.标题
应在25字以内,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的内容。
3.中文摘要(Abstract)在300字以内。摘要是对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述。它应使人不 阅读学位论文全文即可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和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论文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内容和结论。要突出本文的新见解和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5.关键词(Keyword)论文关键词一般3至8个,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标准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左下方。词之间用逗号分隔。
6.英文摘要
与中文摘要相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7.正文
(1)字体:Times New Roman。
(2)字号:章标题14,加粗,节标题12,加粗,正文12,不加粗。(3)章节:章节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排,正文分到第四级,例如:1—1.1——1.1.1——1.111。各节标题不得置于页1面最后一行;章节标题编号最后一个数字末不带小圆点;标号与标题名称之间只空一个字符距离。标题分两行时章序号行段前和章标题行段后各空一行(2倍行距)。每一章均从新的一页开始。行距:章标题2倍,前后空0磅;节标题1.5倍,前后空12磅。
(4)段落:采用小四号(12)字,两端对齐书写,段落各行均顶格书写。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
(5)页码编号格式采用阿拉伯数字。
7.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只出现一至三级标题;排版上,每次级标题行首比上级标题缩进两个字符。
目录如超过1页,双面打印。8.附表和附图
附表和附图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之后。在正文中出现的图表均居中,图表必须自己制作,不得复制粘贴。
所有图表需Table/Figure1-1(第1章,表或图1)的形式标注主题和资料年份、出处等来源信息,不得标注为:来自内部资料。附表表号、表题居中,居于表之上,字体:Times New Roman,11。附图图号、图题居中,居于图之下,字体:Times New Roman,11。图表资料来源需要顶格标注Source: 9.脚注
只能用脚注。采用小五号字,按两端对齐格式书写,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均空0磅。脚注的序号按页编排,不同页的脚注序号不需要连续。序号采用“①,„„,⑩”样式,全文格式要统一,正文处脚注序号“①,„„,⑩”的字体是是“上标”,脚注处脚注序号“①,„„,⑩”的字体是“正文”,不是“上标”,序号与脚注内容文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符,脚注的段落格式为:单倍行距,段前空0磅,断后空0磅,悬挂缩进1.5字符;字号为小五号字,汉字用宋体,外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中外文混排时,所有标点符号(例如逗号“,”、括号“()”等)一律使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但小数点采用外文状态下的样式。
10.页面设置
学位论文一律要求A4纸双面打印。页面设置为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3.17厘米,右3.17厘米。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以中文文献、英文文献、网站资料、其他资料的顺序按字母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执行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主要录入格式为:
(1).专著
专著是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4]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2).连续出版物
连续出版物是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评论[J].1936,1(1)-,北京:地质出版社,1936-.[2]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3).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是指专著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源文献主要责任者.源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是指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2005-07-12].http://
.(6).文献类型标志代码如下:
普通图书 M,会议录 C,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代码如下: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
11.附录
附录是在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⑴ 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
⑵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
⑶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须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二)案例分析报告的结构 1.引言或前言
⑴ 研究目的(要分析和解决什么问题?);
⑵ 研究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的普遍适用性、研究观点的生命力、研究的重要性等);
⑶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或步骤); ⑷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2.案例描述
事件、过程、情节、问题与困惑等。具体说,要对所研究的案例的概况、发展演变过程等进行详细叙述,重点是要提出存在哪些问题,尤其是要明确关键问题是什么? 3.案例分析
运用所学过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或障碍存在的原因。如果发现有些问题是现有理论难以解释分析的或别人未曾深入研究的,则应进一步分析探讨。4.解决方案:在对问题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系统思路,如:提出战略目标,对策措施和实施途径等。⑴ 改进的内容 ⑵ 改进的途径 ⑶ 改进的方法 5.结论与启示
⑴ 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及其产生的新原因; ⑵ 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式; ⑶ 提出了哪些新的研究内容与新的观点; ⑷ 研究结果有何借鉴和推广意义;
⑸ 主体部分要求图表清晰,叙述流畅,纸面整洁,章节有序,层次分明。
第二篇:《营销案例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报告写作规范
《营销案例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报告
专业________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指定案例分析(四号黑体)
(一)案例简介(小四号黑体)
1.XXX标题(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二)案例分析(小四号黑体)
1.XXX标题(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二、模拟案例分析(四号黑体)
(一)案例描述(小四号黑体)
1.XXX标题(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二)案例分析(小四号黑体)
1.XXX标题(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行间距:最小值17磅;页码居中
尽量控制在4页内
全班收齐后,按学号顺序排列,左侧装订在一起(请用打印室的厚钉书机装订)
第三篇:《行政案例分析》考核论文写作规范
城市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
[案例]
[新闻一]3月17日的晚上十点,一个普通的年轻人——27岁的湖北籍公民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途径这里,被警察带走,原因是他身上没有携带有效证件,可能当时的孙志刚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小小的疏忽,竟然给他的命运带来了无法承受的转折。根据广州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有合法证件、正常居所、正常收入来源但未随身携带证件的,经本人说明情况并查证属实后,收容部门不得收容,但是有工作有住所的孙志刚,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也告诉了黄村街的民警,甚至孙志刚的朋友,带着孙志刚的身份证和钱,前来办理保释手续,但是种种努力始终没能让孙志刚离开这家派出所,在派出所孙志刚呆了一个晚上,他还做过什么样的努力,他的心情怎么样,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告诉我们了,3月18日,也就是第二天,孙志刚还是被送到了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事后广州市警方承认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但是这一做法的错误所给孙志刚带来的伤害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在黄村街派出所呆了一个晚上之后,3月18日孙志刚被送到了这里,当天上午孙志刚的一个朋友接到了孙志刚从这里打来的电话,孙志刚几乎是在哀求他的朋友尽快前来保释,他的朋友把这一情况,反馈到了孙志刚所在的公司,当天下午当孙志刚公司的负责人办好各种手续前来保释的时候,由于过了下班的时间,他必须等到第二天再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当天晚上的11点30分,孙志刚从这里被送到了收容人员救治站,从时间上来估算,孙志刚在这里呆了整整一个白天,对这样一个27岁的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他应该有很多机会为自己的身份,为自己的收入、为自己的住所进行申办,但是事实上他始终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3月18日的晚上11点30分,孙志刚被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送到一家医院,这是一家专门救治收容人员的医院,究竟是什么样的病痛使孙志刚来到这里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黄村街派出所、在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孙志刚都向他的朋友发出了求救的信息,但是在这家医院孙志刚却没有向外界发出任何的求救的呼声,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使孙志刚保持沉默。
事实上是3月19日,孙志刚的朋友通过电话查询到这家医院,并向医院提出保释孙志刚的时候,被院方拒绝了,院方的理由是只有孙志刚的家人才有资格这样做,而孙志刚已经不能等到他家人的到来,就在第二天,也就是3月20日的上午十点钟,孙志刚因为抢救无效死亡,从3月17日的晚上十点到3月20日的早上十点,孙志刚就这样走完了自己27岁人生历程的最后一段路程。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资料来源:北大未名http://.cn/c/2003-07-02/00081259648.shtml有删减)1
[解读]
收容遣送制度最早实施于195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收容国民党散兵游勇、妓女、吸毒者和流浪乞讨人员等。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于家居农村流入城市乞讨、城市居民中流浪街头乞讨、其他露宿街头生活无着的人员予以收容、遣送。同年10月15日,民政部、公安部印发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施细则》,详细表述了具体实施办法。既对被收容人员提出了认真回答工作人员的询问、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等要求,同时也规定了收容遣送站工作人员守则,如:不准打骂、体罚和虐待被收容人员;不准敲诈、勒索、没收、侵吞被收容人员的财物;不准任用被收容人员担任管理工作,等等。此后,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其中,1999年颁布的《北京市收容遣送管理规定》表示,对于流浪乞讨的,露宿街头、生活无着的,在本市无合法居所、无正当生活来源的以及流落街头无人监护的精神病患者或者智力严重缺损等人员,依照国家规定予以收容遣送。《规定》同时界定了收容遣送机关的法律责任,提出“收容遣送机关及其人员,侵犯被收容遣送人员的合法权益的,被侵害人可以向上级公安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控告、申诉;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应当说,在这五十余年的时间里,收容遣送制度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城市形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运动的进行,涌入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收容遣送制度逐渐演变成了治安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法律加以监控,从而不时出现侵犯人们基本权利的行为。孙志刚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正是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并最终促使成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以及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
孙志刚事件暴露出收容遣送制度的诸多弊端:
1、变“自愿”为“强制”。各地设立收容遣送站的初衷主要是两点:一是收容救济因无力自行解决衣食住行而流落街头的生活困难人员,二是强制性地收容、遣送患有精神病,或流浪乞讨、影响城市秩序的人员。前者属于服务性质,必须以自愿为原则;后者属于监管性质,带强制性。而在实际执行中,收容遣送站的一切行动几乎都带有强制性,如罚款、限制人身自由、强迫从事一些劳动等等。
2、在实际操作中收容遣送的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严重侵犯了广大农民工的人身权益。根据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及民政部、公安部共同发布的《实施细则》的规定,收容对象主要是三类人:家居农村流入城市乞讨、城市居民中流浪街头乞讨以及其他露宿街头生活无着的人员。在实际执行中,收容遣送范围常常被随意扩大,从流浪乞讨人员到所谓的“三无人员”,再到三证不全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常常成了收容遣送的主要对象。一些农民工来到城里,来不及找到合适的工作和住所,未及办理“暂住证”、“务工证”等临时性证件,就被视作“三无人员”予以收容遣送。未被收容遣送者也常常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3、违背了收容制度的本质。正如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综合处一位负责人所说,收容制度本来就是救济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前沿部分,是对救济对象提供的一次性、临时性的紧急庇护。因为有弱势群体或者因为遭遇变故突然返贫的人群需要救济,收容制度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职能。它可以为缺乏生活保障的人员提供基本生存服务,并为一部分不良行为的人员提供约束。因此,作为一种救济制度,怎么能对救助对象采取强制行为呢?而现实生活中偏偏出现了强制性的“救济”。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被不恰当地纳入了同一个管理机构。这看似为社会管理所需,但实际上属于一种行政法规授权的模糊性。这种做法,实际上给玩忽职守和滥用权利者在执行中留下了漏洞,进而
导致某些社会制度的蜕化和变质。
孙志刚案发生后仅仅三个多月,国务院就废除了旧的收容遣送制度,实施新的收容救助办法。这一新办法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更具人文关怀。北京行政学院袁达毅副教授认为,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进步。他说:“国务院制定新的条例,将原来的‘收容遣送’转变为‘救助’,法规名称的变化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人权的尊重与保障,”“我希望这一新法规的内容与它的名称一样,以保障人权为出发点,做到尊重人、以人为本。”新办法改变了以往强制实行收容、救济,并进一步加以遣送的不当做法,而强调自愿性的“救助”服务,尊重管理对象的个人意愿,注重保障其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和人道主义的关怀。
2、改“强制”为完全的“自愿”。以前的收容遣送,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辅以铁栏杆、铁栅栏等带有监所模式的设施,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新办法提出了全新的自愿救助原则,取消强制手段,把救助完全作为一种自愿行为。有关人员只要符合救助条件,就有获取国家和政府救助的权利,而救助站必须提供及时的救助,不得拒绝;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也不受限制,从而使救助站真正成为来去自由的开放式管理。
3、恢复救助制度的本质。早在2003年年初,天津市已在将收容站改变为纯粹的救济服务机构方面做出了一些可贵的尝试。该市的收容遣送站率先实行“全开放”服务模式:凡“困顿”在天津的农民工和儿童等人员都可以自愿到收容站,接受站方提供的食宿,而且“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收容站还为愿意在天津务工的农民工推荐就业岗位,发给市内交通费,以便农民工自行找工作;对于不愿在天津务工又无钱返回原籍的人,资助其返乡。这一做法,回归了收容站社会管理功能的角色本位。新办法正式从制度层面对此种做法加以确定,从而恢复了救助制度的本质。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变革也将导致收容遣送站现有管理功能的弱化甚至缺失,这就是对于患有精神病,或流浪乞讨、影响城市秩序的人员,收容站原本具有管理职责,必要时需加以强制性的收容、遣送,但新办法中,由于自愿原则的确立以及公安机关的撤出,其管理功能大大弱化。这需要通过一些制度性变革来予以适当的弥补。
[启示]
1、折射制度问题。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与收容救济办法的实施,反映出制度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北京行政学院袁达毅副教授说:“我们要从制度层面上来分析当前的收容遣送法规,从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上提出改变才能根本杜绝类似孙志刚事件的发生。”他特别提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症结:“制度的衰变问题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规定扩大了工作人员的权力,有的地方为了个体的利益,原有的制度被扭曲。这就体现了地方执法的种种问题。”“我希望它(指新办法)对于具体程序、内容及监督措施有明确、严密的全国性统一规定。”“另外,健全监督制度是百姓权利的保证。老百姓要加强自身的权利意识,执法人员要加强宪法意识。”应该说,制度上的不完善是导致公民基本权益常遭侵犯的深层次的原因。旧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际上赋予了行政部门具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力。这与我国宪法以及《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是不符合的。一部违宪、违法的行政法规能照样实施,这反映出我国依法行政意识以及制度的欠缺。
2、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在我国,尽管政府部门是最主要的公共管理主体,但广大公民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主体与利益主体日趋多样化,唤醒与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同时公民文化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公民参与管理的能力;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步推进,特别是政府职能向社会的下放、转移与归还,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这一事件中,公众的参与显示出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03年5月14日,作为普通公民的三位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的俞江、中国政法大学的滕彪、北京邮电大学的许志永)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去传真,认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有关规定违反宪法,建议人大对之审查。它是我国公民第一次依据《立法法》规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有关法规进行违宪审查的举动,以民间形式启动了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违宪审查权的程序。尽管,由于国务院法制办的快速行动,违宪审查最终未能启动,但该项行为对于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所起的推动作用,则是很明显的。
3、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应对。作为公共管理对象的公共问题,事关大众的利益,并且大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无论其决策或执行,都应该及时、尽快地做出。可以说,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为此树立了一个范例。这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正如中国改革杂志社社长温铁军所说:“从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从英雄政府时代进入了平民政府时代。像孙志刚案经媒体的报道,社会的强烈反响,学界的反应等等,被具有平民时代平民政府特色的领导班子所采纳,并且从谏如流,迅速改变原有制度,这是平民时代平民政府的表现。”这种平民政府,才更是公众的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责。
4、法规执行中的弊病。中国人民大学杨建顺教授认为,就其本身而言,被废止的《收容遣送办法》并没有太多的不妥之处,其法规所表达的“救助”原则甚至具备了当时难能可贵的现代性,我们应该肯定其立法宗旨。但是,其执行程序上的欠缺导致了地方执法的种种问题。对于新的“救助办法”,我们希望能够在执行纪律和法律责任上有更严格的规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指出,这个制度如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多方质疑,更主要还是执行过程中严重变形,甚至成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敛财手段,演变成了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收容遣送制度在执行中明显存在歪曲执行、扩大执行以及野蛮执行等问题,从而酿就那么多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收容悲剧。
5、政府的管理应强化服务意识。在这次法规的变更中,我们已经看到以前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的管理色彩已经转变,以“救助”为目的的新办法体现出社会本应具备的人文关怀和管理主体的服务色彩。这也应当是政府管理长远的发展趋势。
总之,旧的收容遣送制度是被废止了,新的救助办法已经开始实施。这一变化,最大的收益对象将并不是所谓的流浪乞讨人员,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入城市的广大农民。这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人口流动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生机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许多应运而生的问题。有理由相信,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的作用!
[思考题]
1、简要叙述城市收容遣送制度。
2、城市收容遣送制度为何终结?
3、试论孙志刚事件与城市收容遣送制度之间的关联。
第四篇:法律硕士案例分析报告指导性规范格式
法律硕士案例分析报告指导性规范格式
发布时间:2011-7-7 15:24:22 访问量:4443
一、选题范围
可以选择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司法典型案例、仲裁典型案例或者市场典型交易案例展开研究,也可以选择一类以上事件或案例展开研究。
二、报告内容
所有报告均应为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分析论证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事件或案情简介及争论的焦点问题
事件或案情简介应当做到事实完整、要素齐备、行文简洁、层次清晰,涉及个人隐私的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以避免出现与事件或者案件原始材料相同的当事人名称、地名等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内容(事件或案件原始材料应当附随报告提交,并注明来源或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
事件或案情简介不超过1000字。
在事件或案情简介之后,应当根据事件或案情中的争议与分歧,归纳并提炼出事件或案件争议的焦点问题。
2.焦点问题的分析
该部分应当紧密结合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综合运用法学理论、专业知识、法律规定以及文献资料,对焦点问题逐一展开分析。
对焦点问题的分析,应当观点明确、论证详实、说理充分、逻辑严密。分析过程应当具体地记录或描述思考、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以便充分展示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3.研究结论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应当在本部分提出处理事件或案件的建议,或者提出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三、论文打印格式要求
法律硕士案例分析报告的打印格式,执行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的规定。
刑事法律诊所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情介绍
某日深夜0时许,被告人丁某驾驶汽车,沿一座拱桥下坡时,由于拱桥桥面的自然供起遮挡视线,加之天黑,丁某未发现醉倒在拱桥另一侧下坡桥面的被害人李某,将李某碾压于车下。事后,丁下车查看,发现有一人躺在汽车下,想将被害人从车下拉出,但没有拉动,被告人就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将被害人从车底拉出来丢弃在路边,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李某后来被他人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法医鉴定,李某是由于内脏损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交警大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认定死者李某趴在桥下坡约5米(桥全长14米)处偏右位置,经开车试验,该位置在汽车上桥时是不能发现的,而在汽车从桥顶下坡,如果是夜里,就较难发现,即使发现也肯定来不及采取措施。
二、案情分析
本案主要有两个争议:
1、丁某撞人行为的定性,是否属于意外事件
2、丁某逃逸行为应如何界定。
(一)丁某撞人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根据这一规定,所谓意外事件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行为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行为人无罪过且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虽然从法医的鉴定结论中可以认定,被害人李某的死亡和丁某的撞人行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交警大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和试验的报告材料里可认定,丁某撞人的主观状态既非故意也非过失,而是因为拱桥本身的构造和事故发生时天黑的客观原因以及被害人李某醉酒的主观过失造成的。这个有一个质疑:作为一个的司机,在下坡的时候肯定应当要减缓速度,注意安全,若是司机尽到这个注意义务,那么即使撞人了,被害人李某也不至于由于内脏损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是不是李某主观上也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呢? 被害人李某本身存在一定的过错,深夜醉酒倒在危险的地方。一般正常的人都不会选择在距离拱桥下坡处较近的位置躺着,那里是属于较为危险的地段。司机以自己的惯常思维,也无法能预料到桥下坡约5米处偏右位置会躺着一个人,尤其还是在深夜。法医的鉴定报告中说明了被害人李某并没有当场死亡。即使司机减缓速度(深夜,如果周围不安全,司机也不敢放太慢的速度),若撞的是要害部位,也不能避免给被害人李某造成严重伤势的后果。是被告人丁某对被害人的遗弃给本身受害的李某增加死亡的几率。而且法律不应当强人所难,实际情况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并且依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没有断定被告人丁某造成损害的结果是故意或过失的证据,应当作出对被告人丁某有利的裁定和判决,不应当丁某在撞人行为上违反了交通运输法规。因此,在此案中,被告人丁某的撞人行为应当认定为意外事件。
(二)丁某逃逸行为应当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
1、首先,基于第一点的判断,由于被告人丁某的撞人行为是意外事件,因此,可以排除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意外事件的区别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失和客观方面是否违法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主观上有过失,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行为人没有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是由于不能预见、不能抗拒、不能避免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则不存在罪过,不能认定为犯罪。
《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从法条中分析,交通肇事罪主要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由于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对事故后果的发生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因过于自信轻信能够避免。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这是交通肇事的原因,同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还必须造成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被告人丁某的撞人行为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并且被告人丁某在客观方面并没有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界限,主要看行为人有无违章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主观上有无过失,这种过失同发生的重大事故有无必然联系。综上所述,被告人丁某逃逸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2、被告人丁某的逃逸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
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后果,但主观上却放任这种危害行为的发生,从而导致当事人死亡,则行为人犯的是是间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杀人罪中的行为人在认识意识上是明知危害行为可能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后果发生,意志因素是主观上对危害行为持放任态度,结果当事人因该危害行为而死亡。被告人丁某发现有一人被其撞伤后,想将被害人从车下拉出,但没有拉动,于是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将被害人从车底拉出来丢弃在路边,驾车逃离现场。被告人丁某将被害人李某丢弃在路边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呢?是知道李某未死,害怕承担责任而逃离,还是心里觉得李某死了,害怕而逃离呢?若是前者,被告人丁某的逃离显然是明知自己的丢弃也许会造成本已重伤的李某因未及时得到救助而死亡,却对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不作为态度,最终导致被害人李某因未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被告人丁某构成了间接故意杀人罪。如果是后者,那么被告人丁某构成的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首先,前者对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是轻信可避免,并且希望死亡结果不要发生,也即行为人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持否定态度的,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后者则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听之任之,持放任态度。其次,前者对死亡结果认为可以避免,是有所依据的轻信;而后者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时没有任何根据的。
被告人丁某对被害人李某是具有救助义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二款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而丁某却不对李某进行作为义务,对丁某的现状听之任之,并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中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持否定态度的心理状态。即使被告人丁某主观上认为李某死了,害怕而逃离,但是,没有对李某判断是生是死而大意逃离仍然是被告人丁某的过错,即使李某死亡,丁某仍然不应当丢弃被害人李某,应当由医生对李某的生死进行评断。
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在这不应当得到适用。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含义是在对事实存在合理疑问时,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裁定。张明楷教授认为此原则有以下几种适用界限:(1)只有对事实存在合理怀疑时,才能适用该原则;(2)对法律存在疑问时,应根据解释目标与规则进行解释,不能适用该原则;(3)在立法上就某种情形设置有利于被告的规定时,对被告人的有利程度,应当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根据;(4)在对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认定存在疑问时,应进行合理推定,而不能适用该原则宣告无罪;(5)虽然不能确信被告人实施了某一特定犯罪行为,但能够确信被告人肯定实施了另一处罚较轻的犯罪行为时,应择一认定为轻罪,而不得适用该原则宣告无罪。
对当事人的听之任之的主观心理的推断是合理的,不论被告人丁某是认为丁某已死还是未死,对与李某来说,最坏的结果就是死亡,而被告人丁某却放弃了给李某一丝生存的机会,选择了最坏的结果,那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律不能强人所难,但是也必须合理公正。综上所诉,被告人丁某的逃离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第五篇:法律硕士案例分析报告指导性规范格式
法律硕士案例分析报告指导性规范格式
发布时间:2011-7-7 15:24:22 访问量:1562
一、选题范围
可以选择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司法典型案例、仲裁典型案例或者市场典型交易案例展开研究,也可以选择一类以上事件或案例展开研究。
二、报告内容
所有报告均应为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分析论证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事件或案情简介及争论的焦点问题
事件或案情简介应当做到事实完整、要素齐备、行文简洁、层次清晰,涉及个人隐私的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以避免出现与事件或者案件原始材料相同的当事人名称、地名等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内容(事件或案件原始材料应当附随报告提交,并注明来源或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
事件或案情简介不超过1000字。
在事件或案情简介之后,应当根据事件或案情中的争议与分歧,归纳并提炼出事件或案件争议的焦点问题。
2.焦点问题的分析
该部分应当紧密结合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综合运用法学理论、专业知识、法律规定以及文献资料,对焦点问题逐一展开分析。
对焦点问题的分析,应当观点明确、论证详实、说理充分、逻辑严密。分析过程应当具体地记录或描述思考、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以便充分展示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3.研究结论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应当在本部分提出处理事件或案件的建议,或者提出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三、论文打印格式要求
法律硕士案例分析报告的打印格式,执行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