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经济学角度探讨北京雾霾问题
张雯雯41230075 王淑欣41230066 马一嘉4123
用经济学角度探讨北京雾霾问题
北京连日来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溯源、反思、问责„„多角度讨论之后,“如何防治”逐渐成为探讨的焦点,“行动起来”亦逐渐成为各方的共识。其中,“以经济手段推进环境治理”又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
环境治理成本谁买单?
“同呼吸”,但并未“共命运”。
污染会切实影响到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空气是每个人都无差别共享的,但利益却是被个体所获取了。
经济学家叶檀认为,雾霾是高污染GDP的代价,损失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利益则被汽车厂、石油厂、水泥厂、木材厂和煤电厂等企业拿走。如果没有税收、环境交易等方面的正确激励制度,污染GDP狂欢还将继续。“污染折价的时代已经到来。”叶檀说。
多位经济学界人士抱持相同的逻辑和观点——资源性企业必须缴纳高额的环境税与资源税,以弥补所带来的环境损失。
和所有公共工程一样,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依照逻辑,这部分成本应由前述“利益获取者”们承担。
以经济杠杆来推动环境治理,成为被广泛讨论的课题,也被认为是“预计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手段。
“经济手段是遏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性措施,应当在有关资源产品价格中纳入环境成本,建立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原全国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这方面至少已有两个成功案例。
骆建华介绍说,2004年开始实行的脱硫电价政策,以及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试点、近10年来全面推行的污水处理费征收政策是近年最成功的两个案例。这两项政策调动了企业脱硫的积极性,推动了城市兴建污水处理厂的进程,极大地刺激了脱硫和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对“十一五”期间国家顺利完成SO、COD减排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何拨动经济杠杆?
“未来应借鉴上述两项政策的成功经验,环境政策更多地着眼于经济手段,充分发挥价格信号的引导、调节作用,加快推动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进程,逐步建立环境价格形成机制。”骆建华说。
骆建华称,环境商会近期已将相关建议提交给国务院有关部门。比如:推行污染减排的综合电价政策。200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1.5分/千瓦时脱硫电价政策,2011年国家发改委
张雯雯41230075 王淑欣41230066 马一嘉4123
又出台0.8分/千瓦时脱硝电价政策。考虑到中国城市PM10和PM2.5污染严重的现状,并考虑电价政策的公平性,环境商会建议尽快出台0.2分/kW?h除尘电价政策,并进一步调整脱硫脱硝电价政策,依据脱硫脱硝成本核算,将高硫煤脱硫电价调整至1.8分/千瓦时,低硫煤脱硫电价调整至1.1分/千瓦时,脱硝电价调整至1.0分/千瓦时等,使电价补贴与污染治理成本相符。
在环境税制改革方面,环境商会也建议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工业COD三个税种,税率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均为2元/千克,COD为3元/千克。
环境税,也被称为生态税、绿色税。它是20世纪末国际税收学界才兴起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部分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有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5种。2011年12月,财政部同意适时开征环境税。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但还不够完善。今后应逐步完善环境和生态税费制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首席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国平表示。
据了解,目前,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环境税制,而且环境税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环境政策中的主要手段。
“最佳手段”未必能一步到位
即使环境税被广泛认为是推进环境治理的最佳手段,但这个“最佳手段”未必能一步到位、发挥作用。
纵观世界范围内环境税的发展演变,也经历了数个阶段和数十年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环境税主要体现为“补偿成本”的收费。主要基于“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要求排污者承担排污行为的成本。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环境税种类日益细化、增多(如二氧化碳税和二氧化硫税等均在这个时期出现),功能上综合考虑了引导和财政功能。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环境税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推行利于环保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环境税制改革。
而在我国,可以说目前甚至连“补偿成本”原则都未能全面覆盖。
“目前的阶段不是推行绿色税收最佳时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总体处于下行,企业承受的负担较重,政府也在强调结构性减税,这种情况下推出会遇到很多障碍,即便推行的初衷很好,是绿色低碳发展,张雯雯41230075 王淑欣41230066 马一嘉4123
但站在每一个利益主体角度去看待,对企业而言也是增加负担。因此,绿色税收应选在企业承受力较强、经济增长处于上行的阶段推出,效果才会更好。
“新型税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需要实践经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也表示,任何一个好的理念或制度,其实施都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相关社会群体适应。
周宏春认为,在绿色税制的推行中,至少要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如何体现“税中性”原则。“税中性”是世界各国税收通用原则,关键是在倡导结构性减税背景下,增设绿色税种如何平衡税赋水平,在哪些方面减税需有相应的研究和政策。二是如何保证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绿色税制本意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和促进绿色消费等目的,能否实现预期目标需实践检验。三是公众的理解。绿色税制与原有环境税和环境费的关系、一般基层税收人员能否正常征收、被征是否被理解,都需实践检验。
第二篇:雾霾问题
1.雾霾何时进入公众视野?
初见:2009年的中国
2009年6月,有媒体报道,位于北京朝阳区的美国驻华大使馆自设了空气检测站,专门检测PM2.5的数据并在Twitter上公布。这时,中国官方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中还只到PM10,国人对PM2.5这个词比火星还陌生。
交锋:2011年的大使馆、企业家和微博客
2011年10月底,美国驻华大使馆在新浪微博的官方帐号发出一条微博:“北京空气质量指数439,PM2.5细颗粒浓度408.0,空气有毒害„„”其后,围绕“中国为什么不公布PM2.5值?”“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数值能否代表整个北京?”,一场PM2.5大讨论迅速展开:《专家称不要相信美国使馆》《北京市环保局称PM2.5监测数据暂不公布》《专家称PM2.5不符中国经济与气候》《南京误发PM2.5数据相关部门称无权单独表态》《环保部:PM2.5将纳入空气质量监测,拟2016年实施》《环保部鼓励重点地区提前推“PM2.5”》。
大卫·罗伯茨,来自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亚洲分部的前区域战略顾问,也是作为美国驻日本大使在日本福岛事件复苏时期的科学顾问。在进入美国国务院之前,罗伯茨就活跃于大洋两岸的理论物理学界。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2008年,北京受到污染众所周知,但我们并不了解污染的严重程度。那一年,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开始在屋顶上安装空气质量检测仪,并每个小时自动在推特上公布监测值来告之美国公民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这是在中国首次对极高危空气污染物的数据进行关注,PM2.5是一种细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这些颗粒小到可以穿透肺部,甚至进入血液,从而导致严重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事实上,专家最近发现,全球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疟疾和艾滋病的总和。
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2010年的官方报道中:北京的空气质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环保署空气质量指数的边界值,到了一个相当差的程度。通过第三方程序,该推特不经意的非外交推送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人们被大使馆所公布的数据可靠性所吸引,这可以帮助他们根据空气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带孩子去户外玩耍之类的事件。
这份数据描述的情况比中国政府对外公布的要不乐观一些。北京居民对国内的空气质量监测措施表示十分不满,并向政府官员施压使其承认问题的严重性,促使他们对此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
一开始,中国政府以“这样的推送阅读是违法的”为由向大使馆施压让其停止发布数据。幸运的是,大使馆坚持了自己立场。最终,中国政府妥协并开始建设有效的监测系统。在2013年初,成功地在70多个城市建立了约500个PM2.5监控站。同年,中国承诺将投入数亿美元用于空气净化,开始实现主要城市的排污减排。
通过北京大使馆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做出的努力,这一举措于2013年扩大到中国的四个主要城市,其次意外之喜是它为科学家提供了第一批实时PM2.5数据。
2013年1月1日,环保部正式将PM2.5列入空气监测指标中。
2013年1月,北京频繁出现极端雾霾天,PM2.5污染受到广泛关注。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左右,北京市PM2.5的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2.伦敦,日本,洛杉矶治理雾霾
1、法律法规保驾。作为世界两大法系之一英美法系的重要 代表国家,英国在治理城市环境方面的法律建设可见一斑。早在 1875年,英国政府就曾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尝试减少城市污染,但 为发展所需,治理力度并不足以在实质上改变伦敦的空气质量, 直到20世纪中叶“伦敦烟雾事件”的爆发,才迫使英国政府决心 整治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同时也开始了伦敦的生态文明建设。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依据该法案, 伦敦开始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在城 市中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可产生烟雾的燃料;冬季采取集 中供暖,推广电力和天然气的使用,将重工业和发电厂等煤烟 污染大户迁出市区。1968年,英国政府颁布法案,要求工业企业 建造高大的烟囱,以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1974年,政府出台了 《控制公害法》,设置囊括空气、土地以及水源等多领域的保护 条款,并规定了工业燃料的含硫上限。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燃 煤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伦敦的雾霾天气一年比一年减少。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气污染的源头也在不断变化。从 20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取代燃煤成为伦敦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针对汽车交通的一系列举措随之逐步推出。1993年开始,所有在 英国出售的新车都被要求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 染;2003年2月,伦敦市政府划定市中心约20平方公里范围为交通 拥堵区,对周一至周五早7点至晚6点进入该区域内的机动车征收 “交通拥堵费”,该费用则用于发展伦敦公共交通系统。这些措 施不仅降低了市区交通拥挤程度,也大大减少了城市空气污染 源,可谓一举两得。此外,政府还鼓励居民购买低排气量汽车,同 时推广高效清洁的发动机技术以及使用天然气、电力或燃料电 池的低污染汽车。
2、绿色产业随行。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 导低碳经济的国家,政府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十分明 确,无论是科技政策的制定还是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划,都紧紧围 绕着这一思路展开。按照英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 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40%的电力将来自绿色能源。如 今,英国已经是全球近海风能开发利用最充分的国家,其对太阳 能的推广利用也正在全面展开。英国政府鼓励低碳城市的建设,伦敦则在英国低碳城市建设 中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早在1989年,为了减少污染,伦敦市政 府就关闭了英国工业时代的象征、曾为英国最大发电厂的伦敦巴特西发电厂。而如今,人们在伦敦很难看到还有什么冒着烟的 烟囱。作为英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伦敦的支柱产业中有在 全球占重要地位的金融服务业、有让各国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 业和零售业、有独树一帜并引领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有依托 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高科技产业,但唯独缺少了传统意义上 的工业。摒弃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使得伦敦在发展经济的 同时能够保持着能耗的持续降低,也使得伦敦的环境在一天天变 好,伦敦人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3、环保理念领路。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产业 方向的选择,伦敦治理城市空气污染行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英 国人不断强化的环境意识。政府鼓励环保,人人做好环保,可以 说,环保理念的普及和发扬才是保证伦敦摘掉“雾都”帽子的深 层原因。
英国是最早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之一,2007年,伦敦颁 布了《气候变化行动纲要》,设定了以1990年为基准,到2025年 要减排60%的减碳目标。在此大框架下,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时 都会考虑到碳排放的问题。比如制定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 “绿色评级”的政策,鼓励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放;再 如推广智能电(煤气)表项目,鼓励民众合理利用能源,节约使用资 源。而环保理念则在政府的有意和民众的配合下不断在全社会 宣扬和渗透。
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个性不羁,这位骑自行车上下 班的市长常有惊人之举,为众多伦敦市民所喜爱,而其对环保理 念的宣扬对如今伦敦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他所推崇 的伦敦自行车租赁项目即使得越来越多的伦敦人改变了交通习惯。
美:效的措施。
(一)成立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机构 1.美国环境保护署
自1970年以来,EPA一直致力于营造一个更清洁、更健康的环境。其职责包括制定全国的环保法规,进行相关科学研究,以及向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全国分为3类:达标区、不达标区和无法判定区。其中,不达标区被划定为大气质量控制区,必须实行州实施计划(简称SIP),以达到并保持大气质量标准。
EPA将美国50个州划为10个大区,每个大区设立区域环境办公室,由它们作为EPA的代表,对所辖大区的综合性环保工作进行监督,在这些州内代表EPA执行联邦的环境法律、实施EPA的各种项目,协调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以促进跨州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加州属第九大区管辖。2.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实现联防联控
1946年,洛杉矶市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地方空气质量管理部门——烟雾控制局,并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工业污染气体排放标准和许可证制度。一批工厂被迫关闭或迁往其它城市,但空气污染状况依然存在。人们开始意识到空气污染不单是一个城市的问题,相邻城市和地区必须共同参与,在更大范围内控制空气污染。1947年,尽管遭到石油公司和商会的竭力反对,洛杉矶县空气污染控制区成立,成为全美首个负责空气污染控制的管区,给所有的工业都设置了空气污染准入制度,这是美国第一个和大气污染防治有关的区域管理项目。随后10年里,加州南部橙县、河滨县和和圣伯纳蒂诺县也先后成立相同的组织。1967年,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ARB)成立,其使命包括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防止公众接触空气中的污染源,为遵守空气污染的规则和条例提供创新性方法等。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制定了全美第一个总悬浮颗粒物、光化学氧化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其它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由于空气的流动性,污染源与受害区域并不一致。为了实现跨地区合作应对空气污染,合理分摊治污费用,1977年由位于南加州地区的洛杉矶县、橙县、河滨县和和圣伯纳蒂诺县的部分地区联合成立了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负责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对区内企业和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统一监管。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成为区域联防联控的典范。SCAQMD制定和实施“空气质量管理计划”,促使本地区恪守联邦和州清洁空气标准,同时还制定诸多规则以减少各种来源的排放,包括特定类型的设备、工业流程、涂料和溶剂,甚至消费性产品。向许多企业和行业发布可以确保符合质量的规则。SCAQMD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以确保符合这些要求。SCAQMD在所辖区域内38个位置持续监控空气质量,在出现空气质量不佳时能及时通知公众。SCAQMD主要负责控制空气污染的静态来源。这些来源可能包括从大型发电厂和炼油厂到街角加油站的任何场所。大约有28400家企业在SCAQMD许可下运营。许多消费性产品也被认为是静态来源,包括建筑涂料、家具清漆以及数以千计含挥发性溶剂的产品。
(二)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洛杉矶空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框架包括联邦、州、地区(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和地方政府四个不同层次。各级政府根据其权限和职责制定相关空气质量法规和政策,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并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全面、适用于区域空气治理的策略。
1.联邦政府出台《清洁空气法》 在联邦政府层面,美国环境保护署负责制定全国性的空气保护法规,监管各个州的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路面机动车辆,火车、飞机和船只等移动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监督州政府制定和推行各项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1970年,联邦政府通过了《清洁空气法》,它是从1955年的《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的《清洁空气法》、1967年的《空气质量控制法》发展而来的,1977年、1990年又对其进行了两次修正。《清洁空气法》是一项全国性的立法,具有广泛的约束效力,被视为一座里程碑。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列出了空气污染物质名单,制定了车辆的认证、检测、减排配件应用等多项制度,对燃料的生产也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该法案设立了联邦环境保护署,除了赋予其实在的管理权力外,法案还规定环保署可以对污染空气的行为提起民事和刑事诉讼。这些都在未来的空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97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对6种空气污染物进行管制,当时人们对污染物的概念是“总悬浮颗粒物(TSP)”,即所有飘浮在空气中的颗粒。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一些粒径更小的颗粒物,尤其是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因此,1987年美国环保署废除了总悬浮颗粒物的标准,制定了PM10的标准。并开始展开了更小的颗粒物,即PM2.5的科学研究。1997年,美国环保署首次增加了PM2.5的标准,要求各州年均值不超过1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不超过65微克/立方米。2006年,PM2.5的日均值收紧至35微克/立方米。2.州及地方政府层面的法案 三)引入市场机制
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污企业进行管制。加州实行比美国联邦更加严格的标准,如美联邦将排污100吨以上的企业认定为主要污染源,而加州明确排污10吨以上就按主要污染源予以监控。
如何用市场的手段治理空气污染,一直是人们思考的方向。SCAQMD推出了RECLAIM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目前纳入交易机制的约有300多家工厂,由SCAQMD对其排污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其排放额度分配依据10多年前的估算量而得出,并且每年递减,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空气污染。排放指标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公开挂牌交易,目前每年交易额约10亿美元。这种做法,对控制固定污染源较有效果。
(四)开发空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
因为深受空气污染之害,加州在监测空气污染方面领跑全美。如1970年率先测PM10;1980年测废气中的铅和二氧化硫;1984年测PM2.5;1990年分析PM2.5的化学成分等。加州在开发先进技术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也一直居领先地位。1953年,加州空气污染控制改革委员会推广涉及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包括减少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创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柴油卡车和公交车使用丙烷作为燃料、放缓增长重污染工业、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等。加州还成立机动车污染控制局,负责测试汽车尾气排放并核准排放控制装置。20世纪60年代加州在全美率先实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措施。1975年加州要求所有汽车配备催化转换器。20世纪70-80年代,加州环保机构鼓励使用甲醇和天然气取代汽油,这样会减少一半的汽车烟雾排放量。
1987年,加州空气质量管理机构通过了一项汽车公乘计划,以减少空气污染。该机构从1993年开始通过回收项目来全面控制每个设施的烟雾排放量,他们还将开发更为广泛的交易计划来提高排放交易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1988年,加州空气质量管理局成立了技术进步办公室来帮助私营企业加快发展低排放或零排放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包括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零VOC涂料和溶剂、遥感、可用替代燃料的重型车辆和机车。其中,SCAQMD在开发治理空气污染先进技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包括:
——资助零排放燃料电池和混合技术作为小汽车、巴士和其它车辆的动力。——提供超过1亿美元的州和地方资金,帮助把柴油拖船、建筑设备和重型卡车转换为低排放量和清洁燃料型运输工具。
——资助研究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运动员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五)不同时期采取的具体措施回顾
早期控制措施:40-50年代初,规范露天垃圾燃烧、禁止后院焚烧、减少工厂烟雾排放、削减炼油厂二氧化硫的排放等。
50年代以后:通过削减炼油厂和加油操作过程中的油气挥发减少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及公共汽车采用丙烷代替柴油;减缓重污染企业的发展;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60年代空气质量规章制度的实施显著地减少了排放,治理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化工溶剂、垃圾填埋场有毒气体、热电厂氮氧化物、处理动物工厂的排放。60-70年代重点机动车:加油站油气回收、催化转化装置、机动车强制排放检测。
70年代开始,淘汰含铅汽油的使用。
直到80年代,重点都放在控制以下6种污染物上:臭氧、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铅。
80年代要求石化企业提供清洁汽油。90年代提出了清洁车辆和燃料的目标。
1977年成立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开展跨行政区域协同污染治理。
80年代末还采取措施控制特殊有毒污染物,如:六价铬,石棉,以及已知破坏地球的平流层臭氧的氟氯化碳(即氟利昂)。1987年采取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交通共乘方案。
90代初,不再是简单控制工厂烟囱和汽车尾气,将重点放在了运输和市场激励措施上。
1992年实施了区域清洁空气市场激励方案(RECLAIM)。包括大约330家主要排污企业,排放包括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燃烧的副产品,都是形成臭氧和颗粒物污染的组成成分。
2003年,联邦政府尚未要求强制性达到PM2.5标准时,加州率先制订了强制性标准(12μg/立方米,2006年联邦标准15.0μg/立方米)。
控制直接排放源措施:工业及商业固定源和燃烧设施、家庭壁炉和采暖、机动车(新排放标准、新的汽柴油标准、严格的油气回收措施)、非道路动力机械、施工工地(减少土方施工、抑尘措施)、道路铺装、农业。
控制二次污染物的措施:控制NOX(锅炉、发电设施、发动机、家用炉具、热水器)及VOC 排放(建筑涂装、溶剂使用)。强调企业和公众的社会责任和参与。标准(加州标准):PM10年均值标准为20μg/立方米,日均值为50μg/立方米;PM2.5年均值为12μg/立方米,日均值为35μg/立方米。
3.北京治理雾霾
1.
坚持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煤烟型污染控制取得新进展。2011年北京市将锅炉“煤改气”(800蒸吨)
工程列入了政府实事项目。2.有力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老旧车淘汰卓有成效。北京市制定并实施了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方案,1月~11月,全市共转出、报废20.2万辆。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执法人员对上路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开展路检路查,11月抽检车辆56.14万辆次,处罚违规车1002辆,劝返外地违规车5894辆,严控超标排放机动车上路。3、优化产业结构,工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深化。继续推进2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工作和继续加强对工业排放污染的监管等控制煤烟污染,检查了50多家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情况。继首钢搬迁后,今年北新建材完成整体搬迁,燕山石化公司完成2#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除尘工程。加强煤质和锅炉排放监管、继续巩固平房“煤改电”示范区的工作,加强对经营性小煤炉、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4、多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扬尘污染控制力度。为减少建筑渣土运输车车辆带泥土上路行驶,在全市30多家建筑工地示范安装了转轮式高效洗轮机,检查了200多处工地扬尘污染情况。5、针对10、11月重污染天气多发的特点,市环保局和有关部门、企业已经制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将在出现连续重污染天气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主要包括:道路清扫、洒水;排放大的企业自行减排、启动企业应急措施等,一般在连续2天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时启动预案。据报道[6],截至2011年12月17日,北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累计达到274天,完成了北京市政府年初确定的75%(274天)的任务,各项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到2011年12月为止,一级天数72天,比去年增加22天,增长440%以上;比举办奥运的2008年全年还多11天,创历史最好水平。但是,目前还只是较低水平的,距离公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居民对治理PM2.5污染热情达到新高度。2011年10月、11月为北京市雾霾天气多发时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2011年10月,北京市空气质量较往年有所下降;2011年11月,北京市空气质量较往年有所上升。
制度完善(pdf)
’完善总量控制制度。当前,我国大气污染 防治法中规定的总量控制制度仅适用于环境质量未 达标区域、国务院批准的酸雨控制区和 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大气环境。当前我国大气污 染物交易制度,范围大都仅及于 出台政策时间:1年 技术:4年 首先承认治理雾霾既需要技术,又需要制度 分析技术能够治本 且制度不能治本 制度控制污染物的有缺点 制度分为两种:{推广相关制度} {单纯制度,强制性:出现问题如利益冲突(结构改进)短期适用(关工厂)} 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技术和制度并行,我们要弄清哪个更重要,技术更重要,雾霾成因是。(污染物排放)最重要的是降低排放物污染程度。其最佳方法为技术 北京雾霾调查报告 工程造价班:董凯、王欣 辅导老师:秦老师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 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形成要素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具体危害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雾霾治理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主任科员连爱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北京市四分之一的PM2.5是“输入性”的,四分之三则是北京地区“自产”。其中,汽车尾气对此的“贡献率”在22%以上。因此,汽车尾气是北京PM2.5防治的重点“打击”对象。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重点排减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强联水泥、平谷水泥二厂等均实现全部停产,水泥行业也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任务。 同样,为了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可以在城外带尘车辆(运煤车和其他长途车等)入城时在城市关口收费站边设立喷水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在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后的终端罚款机制而没有入城时的清理预防机制。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扬尘构造治理要求,缺乏预防机制的行为才是构成雾霾形成的第一源头,施工工地和经济发展数量及规模仅仅是二阶污染。 我国不少城市环境治污目标仍然偏离颗粒性雾霾治理。多年来,我们在环境治污方面向西方标准看齐,如长期把欧 2、欧 3、欧4甚至欧5标准付诸监管细则,不符合上述排污尾管标准的车辆不能出厂,不达标的烟囱推倒、迁移,但这些管理细则只是对气体性污染有效。对于颗粒性污染大户——黄土平高原地区污染构造形成的任何理解,几乎仍在我们城市管理部门的理解能力之外。 预防措施 1.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因为雾霾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2.外出戴口罩 3.多喝茶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6.多吃蔬菜 7.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7] 8.开车注意车速 9.出门时,做个自我防护,佩戴专门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过滤PM2.5,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10.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11.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12.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13.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14.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因能力有限,所以大多来源图书馆查询和网上总结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13~2014学年《自然辩证法概论》 between man and nature 绪论 1.1自然辩证法原理[1](1)和谐原理。所谓和谐原理,就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它的哲学依据主要是对立中的统一、差别中的一致这一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2)守恒原理。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守恒是一种转化关系。物质运动转化的能力是永恒恒不变的。当一种物质运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运动时,必定按照反向关系进行,即转化中必定同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变化,有得必有失,有增必有减,有合必有分,有进必有退,有新必有旧,有生必有死,等等,而且它们之间在量上保持恒定比例。 (3)方向原理。“所谓方向原理,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方向的,并且方向是各式各样的。这个原理包括如下两个要点: 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种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界”。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及其社会。其次表现在:自然为人类提供生产的原料。 再次表现在:自然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的建构。 总之,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产生依赖于自然,人类的存在也依赖于自然。这不仅表现在对物质产品的依赖上,也表现在精神和意义世界的依赖上。这种人对自然的深刻的依赖性必然使得自然能够以其自身必然的方式支配、控制着人类。这也要求人在与自然交往的时候,一定得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持与自然的和睦、美好地相处。否则,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这种惩罚与报复的结果将不仅使人的生物意义的存在受到威胁,也必将使人的意义世界瓦解。 (2)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3] 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虽深刻地依赖着自然,自然也因此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着自然,而是可以凭借着人自身主体的能动性对自然进行能动地改造的。事实上,人的实践活动正是实践主体有目的地作用和改造实践客体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之所以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是因为实践的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的,是由主体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的特性决定的。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主体对实践的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的思想,确立了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和中心地位。在实践过程中,主体虽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却能不断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能力,以自觉能地的活动来打破客体的限定,不断超越现实的客体创造新的属人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也不断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到客观对象身上,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同时,客体也在被改造的过程中,以被消费的形式把自己的能量以各种形式转移到主体身上,影响和改变着主体,成为主体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一个部分,实现着“客体主体化”。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也就是说,主体通过生产实践实现着主体的客体化,通过对自然及其加工产品的消费实现着客体的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都是在人的能动的主观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雾霾的危害 2.1 雾霾的概念[4]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霾的意思是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2.2雾霾的来源 2.2.1 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2.2.2 人为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日常发电等 2.3 雾霾的危害 2.3.1 对健康的危害[5] 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吸入人的呼吸道后会导致呼吸道感染。2.3.2 对经济的危害[6] 雾霾天气直接影响飞机航班以及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全社会的工作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对人身的伤害,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就间接地影响了经济效率 利用自然辩证法来分析和解决雾霾问题 3.1 雾霾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在古代是没有雾霾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虽然古人也是用煤炭,但大自然本身存在自净能力的,森林可以对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以及有害气体具有吸纳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这其实就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的和谐原理,即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古代人们的行为,没有超出大自然所承受的范围,基本上是和自然界和谐共处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没有打破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而由于如今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中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必然要求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而工业化虽然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却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毒气体,而它们有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自净能力,那么没有被吸纳的粉尘和有毒气体就会在大气中富集,从而为雾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就说明人们的行为已经超出大自然的承受范围,不 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从而打破了上面提到的和谐原则。一言以蔽之,雾霾问题产生的实质就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雾霾问题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首先,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具有深刻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表现在:(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然为人类提供生产的原料;(3)自然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的建构。也就是说,人类的产生依赖于自然,人类的存在也依赖于自然。这不仅表现在对物质产品的依赖上,也表现在精神和意义世界的依赖上。这种人对自然的深刻的依赖性必然使得自然能够以其自身必然的方式支配、控制着人类。这也要求人在与自然交往的时候,一定得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持与自然的和睦、美好地相处。否则,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因此,雾霾问题就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要求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因为他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如果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大的经济成果都将变得黯淡无光。 然而,面对雾霾问题,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这就是我要讲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 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解决,力争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首先,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比如,森林资源为全民所有资源,它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消纳空气污染物,对其应集约利用,禁止乱砍滥伐,这样就可以明确其产权归属与用途,同时做好监管工作,使其向着有利于环境净化、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其次,划定生态红线。政府部门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另外要严格监管工厂的废气处理,必须达到一定安全指标之后才能排放,而相关负责干部有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应对其进行处分; 摘 要:中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建筑工地的大量扬尘是造成雾霾现象日趋严重的经济学原因。雾霾诱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负效应,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加以治理。关键词:雾霾;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化。 雾霾是近年来显著影响城市和区域的一种空气污染现象,直接表现为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含量严重超标,pm2.5是造成城市雾霾的元凶。今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已经发生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2013 年 1 月 13 日 10 时35 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1 月 28 日,中国气象局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修订,首次将 pm2.5 作为发布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雾霾天气里,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受到影响,出行安全受到威胁,各大医院就诊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大幅增加,住院病号稳增不减,商场中的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成了最热销的产品。雾霾天气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寻求其原因并采取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雾霾产生的经济学原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状况。雾是指因水汽凝结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其本身不构成大气污染。霾一般呈黄色或灰色,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水平能见度大于一公里但小于十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pm2.5。 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的持续积累。由于城市大气气压较低、风速较慢,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在低空中不断聚集无法扩散,较高的空气湿度使雾滴与细颗粒物结合形成较大的混合颗粒,过密的区位布局导致城市间的污染互相传导,推进污染形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废气的排放、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建筑扬尘而综合引致的。 (一)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长期以来,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天然气和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已由 1990 年 7.2%上升到 13%,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没有改变。2011 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4.8 亿吨,其中煤炭和石油两者所占比重到达 87%。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能源结构特征,其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大。2011 年,由于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约为 1 864.4 万吨,烟尘为 603.2 万吨,粉尘 448.7 万吨。同时,由于中国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煤炭工业整体技术欠发达,能源利用率低,部分能源以颗粒污染物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构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工业,2011 年总产值为 18.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26%,占 2011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39.86%。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水泥等 200 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冶金等重点行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工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环境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工业废气构成了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增加,大体上呈指数趋势上升。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由 1999 年的 12.68 亿吨增加到2010 年的 51.91 亿吨,年均增长 13.67%,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可比价)2.52 个百分点。2011 年,中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 70%,排放的二氧化碳为 61.9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总量为 0.59 亿吨。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建材、冶金、石油炼化、火力发电、化工和重型装备制造占工业总比重达 79%,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污染占全国总污染的 60%以上。由于环保控制不利,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 (三)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农业机械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 2011年 6 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 2.17 亿辆,车辆的急增使道路出现拥挤,行车速度降慢,当车速低于 20km/h 或缓慢行进时,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明显增大。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5 226.8 万吨,其中氮氧化物 599.4 万吨,颗粒物 59.8 万吨,碳氢化合物487.2 万吨,一氧化碳 4 080.4 万吨。汽车尾气的污染,不仅是造成城市雾霾的重要推手之一,其中主要颗粒物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四)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扬尘。 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立交桥穿梭、高楼林立、建筑工地上塔吊和脚手架相映衬的景象应接不暇,搅拌机、渣土车马达轰鸣。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筑工地扬尘导致 pm2.5 的大量产生。2011 年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为 1 088.13 亿元,房屋建筑面积达 85.2 亿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为 2.207 万亿元。然而,很多施工单位环境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现场没有严格有效的管理,使得建筑施工扬尘大范围飘散,空气水平能见度降低,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二、雾霾的社会经济效应。 雾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 gdp1.2%。由于空气混浊,能见度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平时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城市交通受阻、航班延误、停开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产业更是损失巨大。1 月 29 日,北京、青岛、杭州等机场航班受到严重影响,天津、山东、河北、湖南、湖北省市约 30 余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通行受阻。对于农户来说,连续的雾霾天气使农作物生长减慢,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户利益受损。同时,雾霾治理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环保部公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八个重点工程项目,涉及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黄标车淘汰、油气回收、扬尘综合整治等方面,总投资需求约 3 500 亿元。然而,因为空气环境污染,人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呼吸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慢性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以往癌症患者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如今提前了十五至二十年,青壮年没有健康的体魄工作,将导致社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加重,这方面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同时,空气质量监检测设备和环保产业也开始兴起,在资本市场上,pm2.5 的相关概念股开始被市场关注。然而,雾霾经济的微小利润无法与环境污染的重大损失相比,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断不可取。 三、治理雾霾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全面规划,科学发展,切实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这些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政府监管。积极扶持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物排放,淘汰一些技术落后、能耗物耗高、严重污染环境且无市场前景的产业,大力扶植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各地政府依法对各区域的工业废气、废物排放以及建筑扬尘排放进行监管,制定规章,严格奖惩。20 世纪,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大气污染现象。1956 年英国发生大雾后,国家立即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采取关闭部分市内发电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烟囱高度进行强制性规划、加强污染处罚力度等措施,大雾天气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理。美国在20 世纪 70 年代借助于排放权交易机制,三十年间减排了约47.6%的二氧化硫。在中国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要专门针对雾霾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立法,并表明了他的看法:政府若下决心,治霾不超十年效果明显。 (三)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促进能源体系多元化。 煤炭长期以来占据着中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想要在短时期内改变这一格局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应根据中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创新,逐步降低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的消耗比例,促进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2011 年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7 659.5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6%。全国煤层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1 421.7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27.5%。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具有以气代油、以气代煤的良好资源基础。同时,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 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 2 200 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源,共计约十亿千瓦。大力开发以风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核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作为解决中国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体系改造的方向,逐渐优化能源结构,在保证对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标准下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双赢的局面。 (四)改变工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重化工业总体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集聚性。过密的工业布局,使有限的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分配,加重地区环境污染的隐患。优化中国工业布局,加强地区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建立产业分工和转移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在固增长的同时,注重中国重点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坚持远近结合、内外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改善体制机制,在传统产业中注入创新元素,促进其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支柱产业。对于大中型企业要保持其原有优势,增强内在增长动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中小型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中小企业突破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将企业做精做专,努力将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数量增长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快速发展。 (五)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由于中国城市公交系统不完善,市民的出行受到限制,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公交系统进行多方面的资源配置,完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减少市区部分车流量,使交通环境保持顺畅。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的品质和燃烧的效果,改进燃料品质、提高燃烧效率、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汽车,控制汽车排放污染。同时,由于汽车的自净化能力会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变长和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降低,有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车辆准入制度和监控体系,明确规定达标车型核查及机动车的市场准入工作,严控超标排放机动车上路。多举并行,最大程度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六)控制、降低建筑工地扬尘。 对于建筑工地施工的扬尘,各地政府应规范、细化相应的标准和法规,依法对施工企业进行约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倡清洁生产,积极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建筑工地周围应设置遮挡围墙,防止有害气体的流出,施工现场内应进行定期洒水以降低扬尘,对于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用相关材料进行覆盖处理,覆盖剂的选择应根据污染最小化原则,禁止在施工场地内焚烧。施工场所内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工地围墙等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四周环境清理干净整洁。参考文献: [2] 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4] 吴进红。开放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 耿国彪。十面霾伏谁来拯救我们的天空[j].绿色中国,2013,(2)。 [6] 邓志茹,范德成。中国能源结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6)。[7] 叶吉文,杨洋,沈国栋。低碳经济下中国优化能源结构的策略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0,(6)。第三篇:北京雾霾调查报告
第四篇: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中国雾霾问题
第五篇:雾霾的经济学分析